歐姆定律測試題_第1頁
歐姆定律測試題_第2頁
歐姆定律測試題_第3頁
歐姆定律測試題_第4頁
歐姆定律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七章歐姆定律測試題(A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UI1(12昆明)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到公式R= 。關于這個公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一導體的電阻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同一導體的電阻與通過它的電流成反比 C同一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它的電流的比值不變D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 2(12蘭州)下列哪兩個電阻并聯(lián)時,等效電阻最?。?( )A30與15 B20與25 C10與35 D5與403圖3中的電源由4接干電池串聯(lián)而成,R1=3,R2=6.開關閉合后電壓表示數(shù)是 ( )A2V B3V C4V D6V4圖4是小強在“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時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

2、的圖象.下列結論與圖象相符的是 ( )A電阻一定時,電流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 B電阻一定時,電壓隨電流的增大而增大 VS2S1R1R2ASR1R2IR0圖 3 圖 4 圖 5 圖 6VR1R2C電壓一定時,電流隨電阻的增大而減小 D電壓一定時,電阻隨電流的增大而減小AA5圖5中電源電壓不變。若S閉合時 的示數(shù)為0.8A、S斷開時 的示數(shù)改變了0.5A,則兩個電阻阻值之比R1:R2等于 ( )A13:5 B3:5 C5:3 D5:136圖6中電源電壓不變。當S1閉合S2斷開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3V;當S1斷開S2閉合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9V. 則兩個電阻阻值之比R1:R2等于 ( )A1:3 B3:1 C

3、1:2 D2:17某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20V時,通過的電流為1A。若將電壓改為5V,則通過它的電流和它的阻值分別為 ( )A0.25A和20 B1A和20 C0.4A和10 D1A和1000UbaI8(12武漢)a、b兩個電阻的I-U圖象(即電流-電壓圖象)如圖所示。若將它們并聯(lián)接入電路,則 ( )AIa>Ib BIa<Ib C總電阻隨電壓的升高而減小 D總電阻隨電壓的升高而增大9將“16 1.5A”和“22 0.5A”的兩個定值電阻串聯(lián),允許加的總電壓最大可達( )A57V B41V C35V D19V10(12湖州)如圖是小明設計的四個體重計的電路原理圖,你認為可行的是 (

4、)A B C DVsRR0VsRR0AsRR0AsRR0AVAVPAR1R211閉合圖中開關后,在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滑動的過程中 ( )VA 的示數(shù)變小 的示數(shù)變大 B 的示數(shù)變大 的示數(shù)變小 LPAVsRC兩表的示數(shù)都變小 D兩表的示數(shù)都變大A12圖中電源電壓為5V,燈泡標有“5V”字樣,閉合開關后移動變阻器V滑片時燈泡始終不亮, 示數(shù)為零, 示數(shù)為5V。電路故障可能是( )AA燈泡斷路 B 斷路 C變阻器斷路 D開關接觸不良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2分)sPbR0RaAA13圖中電源電壓恒為3V,,R0=10,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20。在開關閉合后滑片P由a端移至b端的過程中, 示

5、數(shù)的變化范圍為 .15小華測量某燈泡的電阻時,測得燈泡中電流為0.3A、兩端電壓為3V。0U/VbaI/A2.04.00.40.2若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后燈泡兩端的電壓變?yōu)?.5V,則流過燈泡的電流為 A。14(12聊城)張陽同學在探究通過電阻的電流跟它兩端電壓的關系時,用 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如圖所示的U-I圖象,中a的阻值為 。將a、b串聯(lián)接在電壓為3V的電源上,電路中的電流為 A。16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越小通過的電流越 ;導體電阻一定時,若導體兩端電壓變?yōu)樵瓉淼?倍,則通過導體的電流變?yōu)樵瓉淼?倍。17(12綿陽)為了探究電阻串聯(lián)后總電阻與分電阻的關系,在下面4個圖中,應先后將 R

6、甲 乙 丙 丁RR×RR(選填“甲、乙”、“甲、丙”或“乙、丙”)接入丁圖中。實驗結論是在兩種情況下開關閉合后,通過觀察、比較燈泡的亮暗程度后得到的。燈泡較亮的那一次,接入的電阻較 (選填“大”或“小”)。18一個燈泡的正常工作電壓和電流分別是6V和0.2A,現(xiàn)使用10V的電源,要使它正常工作,應該給它 聯(lián)應該阻值為 的電阻。三、計算題sR2R12A1A1A2A19(12重慶)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壓電壓保持不變,電阻R1的阻值為20.閉合開關后電流表 、 的示數(shù)分別為0.3A和0.2A。求電源電壓U和電阻R2的阻值四、實驗探究題R乙A30.20.4020.6013-0.6甲abcd

7、P-3A0.6V315-+-20(12福州)某實驗小組用圖甲中的器材來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1) 連接電路前,開關應該 。(2) 小新將實物連成圖甲所示電路,其中有一處連接錯誤,請在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并將電路加以改正。(3) 改正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2V,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R的阻值為 。(4) 此時若換上10的電阻后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shù)將變 。要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仍為2V,應將變阻器的滑片向 (選填“a”或“b”)端移動。(5) 電路連接正確后開始實驗時,小芳同學發(fā)現(xiàn),移動變阻器的滑片時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有示數(shù),她確認開關已閉合,

8、那么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21某同學測量2.5V小燈泡的電阻時,連接的電路如圖所示(1) 圖中有一處錯誤,此錯誤將導致 現(xiàn)象。請在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并將電路加以改正。電路改正后閉合開關前,應將變阻器的滑片置于 (選填“a”或“b”)端.(2) 實驗過程中得到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芍?,第1次測得燈泡的電阻為 ,3次測得的阻值不一樣,原因可能是 。+V315+-3A0.6abdc實驗次數(shù)12 3電壓U/V2.02.52.8電流I/A0.200.240.2522某實驗小組用下列器材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V15-S+-3A-R電源(電壓恒為4.5V);電流表和電壓表各一只;開關

9、一個;定值電阻三個( 5、10、15);滑動變阻器兩只( 20 2A、50 1A);導線若干?!咎岢鰡栴}】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及導體電阻的大小有什么關系?【猜想】(1) 導體的電阻一定時,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2) 導體的電阻一定時,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二次方成正比(3) 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實驗過程】(1) 根據(jù)實物電路畫出電路圖。(2) 小琴正確接線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流表有示數(shù)、電壓表指針超過量程。她操作時的錯誤是 。(3) 小琴改正錯誤后繼續(xù)實驗。她通過改變某一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測得表一中的一組電流、電壓值。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

10、猜想 是正確的。表 一 表 二電壓U/V1.21.62.02.42.8電流I/A0.120.160.200.240.28電阻R/51015電流I/A0.300.150.10(4) 小紅在驗證猜想(3)時,先后用三個電阻做實驗,每一次都是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1.5V時記下電流表的示數(shù),得到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她使電壓表示數(shù)保持不變的方法是: 。(5) 小華做實驗時,重新設計了電路,保持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V,得到了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也驗證猜想(3)。小華與小紅的實驗相比,不同之處是: ?!局R拓展】(1) 小琴實驗時,選擇的是 的電阻。(2) 小紅實驗時,選擇的變阻器的規(guī)格是 。第十七章歐姆定律測試題(B卷)一、選

11、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通過人體的電流過大會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兩手間的電阻約2K,穿干燥膠鞋時手與地間的電阻約800K。若分別加220V的電壓,則前一種情況通過人體的電流是后一種情況的( )A2倍 B400倍 C220倍 D800倍aU/V2.01.03.0I/A0.40.50.30.20.100.6b2在某一溫度下,連接在電路中的兩段導體a和b中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中信息可知 ( )Aa導體的電阻為10 Bb 導體的電阻為10 Ca導體兩端電壓為3V時,通過a導體的電流為0.3A Db導體兩端電壓為3V時,通過b導體的電流為0.6AAS2S1R1R23圖中電源電壓保持不

12、變,當只閉合S1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2A,兩開關都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8A。兩個電阻阻值之比R1:R2等于 ( )A1:3 B3:1 C2:3 D3:24圖4中R1=2,電流表示數(shù)為0.3A,電壓表示數(shù)為6V,則電阻R2的阻值為 ( )A20 B18 C10 D8AVVAVA5圖5是童童設計的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圖.其中彈簧上端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相固定,金屬板a、b間用可以伸縮的導線連接,R1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后,當壓力F增大時,電流表 和電壓表 示數(shù)的變化情況是 ( )A 變大 變小 B 變小 變大 C都變大 D都變小圖 4 圖 5 圖 6 圖 7.FabVR1R2PSASR1R2VASR

13、1R22A1APRSVA2A1A6圖6中R1=10,電流表 的示數(shù)為0.3A、 的示數(shù)為0.5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過電阻R2的電流為0.5A B電阻R2的阻值為15 C電源電壓為4.5V D電阻R2兩端的電壓為6V7(12泰安)圖7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后將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動時 ( )A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大 B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 C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不變 D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8(12黃岡)2012年黃岡市利用如圖所示的“坐位體前曲測試儀”對初中生進行身體柔韌性測試,被測試者向前推動滑塊,推動的距離越大儀器的示數(shù)就越大。王琦同學設計了一種模擬電路,當變阻器的滑片向

14、右滑動時,電表示數(shù)增大。圖中四個電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AAVV滑塊9某同學做實驗時將器材連成了圖9所示電路。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兩個燈泡都不亮,電壓表有示數(shù)。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兩燈都斷路 BL1斷路、L2短路 CL1短路、L2斷路 D兩燈都短路10圖10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兩開關都閉合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shù)分別為9V和1.5A,只閉合S1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6V。則R1和R2的阻值是 ( )-+V15+L2L1R1R2VAS2S1A傳感器RV圖 9 圖10 圖11 圖12SVAPR1R2A6和2 B63 C4和2 D4和311二氧化錫傳感器能應用于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濃度的

15、檢測,它的原理是其中的電阻隨一氧化碳濃度的增大而減小。將這種傳感器接入圖11所示電路中,當傳感器所處空間一氧化碳濃度增大時,電壓表示數(shù)U和電流表示數(shù)I發(fā)生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 )AU和I都變大 BU和I都變小 CU變小I變大 DU變大I變小12圖12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為4.5V,定值電阻R1=5,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20,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3V。則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范圍為 ( )A010 B020 C520 D2.510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13一導體兩端的電壓為12V時,通過的電流是0.2A,它的電阻是 。當它兩端電壓為6V時,它的電阻是 ,此時通過它的

16、電流是 A。14(12山西)電路元件甲和乙中的電流與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14所示。由圖可知,甲的電阻是 。若將兩電阻并聯(lián)接入電壓為2V的電源兩端,干路中的電流是 A。乙甲甲U/V213I/A0.40.200.6乙A6VS3S2S1R1R2U/VI/A0圖14 圖15 圖16 圖17SR01A2AA30.20.4020.6013-0.615圖15中R1=6、R2=9。若開關都閉合,電路將 ;若閉合 ,R1和R2并聯(lián);若只閉合S3,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 A。16在探究“電阻中的電流跟它兩端電壓的關系”時,應保持 不變。某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了圖16所示圖象。由圖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2A1A17(12株洲)

17、在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因缺少電壓表,小軍利用兩個電流表和一個阻值為10的定值電阻R0,同樣測出了小燈泡的電阻,原理如圖17甲所示。實驗中,小軍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3A,而 的示數(shù)如圖17乙所示。則燈泡兩端的電壓為 V,電阻為 。PSR0RA18圖中定值電阻R0=10,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開關閉合后,當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在中點和右端點時,電流表示數(shù)分別為0.3A和0.2A,則電源電壓為 V,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 。三、實驗探究題(7+9+10=26分)19我們已經進行過“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的實驗甲 乙U/V0I/AI/AR/0(1) 請在方框中畫出該實驗的電路圖.(2) 由于電路中

18、電流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探究某一因素變化對電流的影響時,必須保持其它因素不變,即采用 法。甲、乙兩圖是某實驗小組在探究過程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圖象,其中圖 表示電壓不變時電流隨電阻變化的圖象,圖 表示電阻不變時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象。(3) 探究過程中,使用滑動變阻器的目的是 和 。(4) 實驗結論 ; 。20小榕同學探究“一段電路中的電流跟電阻的關系”時,設計了圖甲所示的電路。(1) 請根據(jù)小榕設計的電路,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乙中實物的連線。(2) 小榕將第一次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將電阻R由10更換為20,調節(jié)變阻器使滑片P向 端移動,直到 。此時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丙所示,

19、請將電流值填入表格中。(3)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小榕得出的結論是:電流跟電阻成反比。請你寫出對以上探究過程的兩點評價意見: 。甲 乙 丙-3AV15-+bacdRe6VPSR0VARA30.20.4020.6013-0.序號電壓/V電阻/電流/A14100.4220-3AV15-+bacd21(12蘭州)如圖是某同學在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連接的電路圖,(1) 若按此電路進行實驗,則閉合開關后調節(jié)變阻器滑片,電流表的示數(shù)將 ,電壓表將 (選填“發(fā)生變化”或“不發(fā)生變化”)。(2) 檢查時發(fā)現(xiàn)abcd四根導線中有一根連接錯誤,這根導線是 。(3) 糾正錯誤后進行實驗,測得表格中的幾組數(shù)據(jù)。第三次實驗

20、時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其示數(shù)為 A,待測電阻的阻值為 。A30.20.4020.601(4) 接下來將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閉合開關后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示數(shù)接近電源電壓,出現(xiàn)這種故障的原因可能 是 。SRAR0Pb彈簧拉環(huán)a四、計算題(10分)22右邊上圖是小明設計的電子拉力計的電路原理圖。圖中與彈簧固定的金屬片P能在長為5cm、阻值為25的電阻絲R上無摩擦地滑動,定F/N200100300L/cm4206值電阻R0的阻值為5,電源電壓為3.0V,電流表量程為00.6A。當不拉拉環(huán)時,P恰在R的a端,彈簧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系如下圖所示。(1) 電路中連入R0的目的是 。(2)

21、此拉力計的零刻度應標在電流表 A刻度處。(3) 通過計算說明,電流表0.6A刻度處對應的拉力值為 N。 第十七章歐姆定律測試題(A卷)UI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12昆明)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到公式R= 。關于這個公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同一導體的電阻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同一導體的電阻與通過它的電流成反比 C同一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它的電流的比值不變D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 2(12蘭州)下列哪兩個電阻并聯(lián)時,等效電阻最小? ( D )A30與15 B20與25 C10與35 D5與403圖3中的電源由4接干電池串聯(lián)而成,R1=3,R2=6.開關閉合后

22、電壓表示數(shù)是 ( A )A2V B3V C4V D6V4圖4是小強在“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時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圖象.下列結論與圖象相符的是 ( C )A電阻一定時,電流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 B電阻一定時,電壓隨電流的增大而增大 VS2S1R1R2ASR1R2IR0圖 3 圖 4 圖 5 圖 6VR1R2C電壓一定時,電流隨電阻的增大而減小 D電壓一定時,電阻隨電流的增大而減小AA5圖5中電源電壓不變。若S閉合時 的示數(shù)為0.8A、S斷開時 的示數(shù)改變了0.5A,則兩個電阻阻值之比R1:R2等于 ( C )A13:5 B3:5 C5:3 D5:136圖6中電源電壓不變。當S1閉合S2斷開時

23、,電壓表示數(shù)為3V;當S1斷開S2閉合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9V. 則兩個電阻阻值之比R1:R2等于 ( C )A1:3 B3:1 C1:2 D2:17某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20V時,通過的電流為1A。若將電壓改為5V,則通過它的電流和它的阻值分別為 ( A )A0.25A和20 B1A和20 C0.4A和10 D1A和1000UbaI8(12武漢)a、b兩個電阻的I-U圖象(即電流-電壓圖象)如圖所示。若將它們并聯(lián)接入電路,則 ( D )AIa>Ib BIa<Ib C總電阻隨電壓的升高而減小 D總電阻隨電壓的升高而增大9將“16 1.5A”和“22 0.5A”的兩個定值電阻串聯(lián),允許加

24、的總電壓最大可達( D )A57V B41V C35V D19V10(12湖州)如圖是小明設計的四個體重計的電路原理圖,你認為可行的是 ( C )A B C DVsRR0VsRR0AsRR0AsRR0VAVPAR1R211閉合圖中開關后,在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滑動的過程中 ( A )VAA 的示數(shù)變小 的示數(shù)變大 B 的示數(shù)變大 的示數(shù)變小 LPAVsRC兩表的示數(shù)都變小 D兩表的示數(shù)都變大A12圖中電源電壓為5V,燈泡標有“5V”字樣,閉合開關后移動變阻器V滑片時燈泡始終不亮, 示數(shù)為零, 示數(shù)為5V。電路故障可能是( A )AA燈泡斷路 B 斷路 C變阻器斷路 D開關接觸不良二、填空題(每空

25、2分,共22分)sPbR0RaAA13圖中電源電壓恒為3V,,R0=10,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20。在開關閉合后滑片P由a端移至b端的過程中, 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為 0.10.3A .15小華測量某燈泡的電阻時,測得燈泡中電流為0.3A、兩端電壓為3V。0U/VbaI/A2.04.00.40.2若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后燈泡兩端的電壓變?yōu)?.5V,則流過燈泡的電流為 0.25 A。14(12聊城)張陽同學在探究通過電阻的電流跟它兩端電壓的關系時,用 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如圖所示的U-I圖象,中a的阻值為 10 。將a、b串聯(lián)接在電壓為3V的電源上,電路中的電流為 0.2 A。16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

26、導體的電阻越小通過的電流越 大 ;導體電阻一定時,若導體兩端電壓變?yōu)樵瓉淼?倍,則通過導體的電流變?yōu)樵瓉淼?2 倍。17(12綿陽)為了探究電阻串聯(lián)后總電阻與分電阻的關系,在下面4個圖中,應先后將 甲、乙 R甲 乙 丙 丁RR×RR(選填“甲、乙”、“甲、丙”或“乙、丙”)接入丁圖中。實驗結論是在兩種情況下開關閉合后,通過觀察、比較燈泡的亮暗程度后得到的。燈泡較亮的那一次,接入的電阻較 小 (選填“大”或“小”)。18一個燈泡的正常工作電壓和電流分別是6V和0.2A,現(xiàn)使用10V的電源,要使它正常工作,應該給它 串 聯(lián)應該阻值為 20 的電阻。三、計算題sR2R12A1A1A2A19

27、(12重慶)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壓電壓保持不變,電阻R1的阻值為20.閉合開關后電流表 、 的示數(shù)分別為0.3A和0.2A。求電源電壓U和電阻R2的阻值(6V,30)四、實驗探究題R乙A30.20.4020.6013-0.6甲abcdP-3A0.6V315-+-20(12福州)某實驗小組用圖甲中的器材來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1) 連接電路前,開關應該 斷開 。(2) 小新將實物連成圖甲所示電路,其中有一處連接錯誤,請在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并將電路加以改正。(3) 改正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2V,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R的阻值為 5 。

28、(4) 此時若換上10的電阻后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shù)將變 大 。要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仍為2V,應將變阻器的滑片向 a (選填“a”或“b”)端移動。(5) 電路連接正確后開始實驗時,小芳同學發(fā)現(xiàn),移動變阻器的滑片時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有示數(shù),她確認開關已閉合,那么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定值電阻斷路 (其它答案合理即可)。21某同學測量2.5V小燈泡的電阻時,連接的電路如圖所示(1) 圖中有一處錯誤,此錯誤將導致 燈泡不亮 現(xiàn)象。請在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并將電路加以改正。電路改正后閉合開關前,應將變阻器的滑片置于 b (選填“a”或“b”)端.(2) 實驗過程中得到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p>

29、知,第1次測得燈泡的電阻為 10 ,3次測得的阻值不一樣,原因可能是 燈泡中電流隨它兩端的電壓升高而增大(或燈絲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V315+-3A0.6abdc實驗次數(shù)12 3電壓U/V2.02.52.8電流I/A0.200.240.2522某實驗小組用下列器材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V15-S+-3A-R電源(電壓恒為4.5V);電流表和電壓表各一只;開關一個;定值電阻三個( 5、10、15);滑動變阻器兩只( 20 2A、50 1A);導線若干。【提出問題】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及導體電阻的大小有什么關系?【猜想】(1) 導體的電阻一定時,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

30、比(2) 導體的電阻一定時,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二次方成正比(3) 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實驗過程】(1) 根據(jù)實物電路畫出電路圖。(2) 小琴正確接線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流表有示數(shù)、電壓表指針超過量程。她操作時的錯誤是 閉合開關前沒有把變阻器阻值調到最大 。(3) 小琴改正錯誤后繼續(xù)實驗。她通過改變某一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測得表一中的一組電流、電壓值。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猜想 (1) 是正確的。表 一 表 二電壓U/V1.21.62.02.42.8電流I/A0.120.160.200.240.28電阻R/51015電流I/A0.300.150.10(4) 小

31、紅在驗證猜想(3)時,先后用三個電阻做實驗,每一次都是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1.5V時記下電流表的示數(shù),得到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她使電壓表示數(shù)保持不變的方法是: 移動變阻器的滑片 。(5) 小華做實驗時,重新設計了電路,保持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V,得到了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也驗證猜想(3)。小華與小紅的實驗相比,不同之處是: 小華把電壓表接在了變阻器的兩端 ?!局R拓展】(1) 小琴實驗時,選擇的是 10 的電阻。(2) 小紅實驗時,選擇的變阻器的規(guī)格是 50 1A 。第十七章歐姆定律測試題(B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通過人體的電流過大會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兩手間的電阻約2K,穿干燥膠鞋時手與地間的電阻約

32、800K。若分別加220V的電壓,則前一種情況通過人體的電流是后一種情況的 ( B )A2倍 B400倍 C220倍 D800倍aU/V2.01.03.0I/A0.40.50.30.20.100.6b2在某一溫度下,連接在電路中的兩段導體a和b中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中信息可知 ( B )Aa導體的電阻為10 Bb 導體的電阻為10 Ca導體兩端電壓為3V時,通過a導體的電流為0.3A Db導體兩端電壓為3V時,通過b導體的電流為0.6AAS2S1R1R23圖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只閉合S1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2A,兩開關都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8A。兩個電阻阻值之比R1:R2

33、等于 ( A )A1:3 B3:1 C2:3 D3:24圖4中R1=2,電流表示數(shù)為0.3A,電壓表示數(shù)為6V,則電阻R2的阻值為 ( B )A20 B18 C10 D8VAVAVA5圖5是童童設計的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圖.其中彈簧上端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相固定,金屬板a、b間用可以伸縮的導線連接,R1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后,當壓力F增大時,電流表 和電壓表 示數(shù)的變化情況是 ( B )A 變大 變小 B 變小 變大 C都變大 D都變小圖 4 圖 5 圖 6 圖 7.FabVR1R2PSASR1R2VASR1R22A1APRSVA2A1A6圖6中R1=10,電流表 的示數(shù)為0.3A、 的示數(shù)為0.

34、5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A通過電阻R2的電流為0.5A B電阻R2的阻值為15 C電源電壓為4.5V D電阻R2兩端的電壓為6V7(12泰安)圖7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后將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動時 ( C )A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大 B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 C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不變 D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8(12黃岡)2012年黃岡市利用如圖所示的“坐位體前曲測試儀”對初中生進行身體柔韌性測試,被測試者向前推動滑塊,推動的距離越大儀器的示數(shù)就越大。王琦同學設計了一種模擬電路,當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電表示數(shù)增大。圖中四個電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C )A B C DAAVV

35、滑塊9某同學做實驗時將器材連成了圖9所示電路。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兩個燈泡都不亮,電壓表有示數(shù)。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 B )A兩燈都斷路 BL1斷路、L2短路 CL1短路、L2斷路 D兩燈都短路10圖10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兩開關都閉合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shù)分別為9V和1.5A,只閉合S1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6V。則R1和R2的阻值是 ( B )-+V15+L2L1R1R2VAS2S1A傳感器RV圖 9 圖10 圖11 圖12SVAPR1R2A6和2 B63 C4和2 D4和311二氧化錫傳感器能應用于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濃度的檢測,它的原理是其中的電阻隨一氧化碳濃度的增大而減小。將這種傳感器接入圖

36、11所示電路中,當傳感器所處空間一氧化碳濃度增大時,電壓表示數(shù)U和電流表示數(shù)I發(fā)生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 A )AU和I都變大 BU和I都變小 CU變小I變大 DU變大I變小12圖12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為4.5V,定值電阻R1=5,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20,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3V。則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范圍為 ( D )A010 B020 C520 D2.510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13一導體兩端的電壓為12V時,通過的電流是0.2A,它的電阻是 60 。當它兩端電壓為6V時,它的電阻是 60 ,此時通過它的電流是 0.1 A。14(12山西)電路元件甲和乙中

37、的電流與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14所示。由圖可知,甲的電阻是 5 。若將兩電阻并聯(lián)接入電壓為2V的電源兩端,干路中的電流是 0.6 A。乙甲甲U/V213I/A0.40.200.6乙A6VS3S2S1R1R2U/VI/A0圖14 圖15 圖16 圖17SR01A2AA30.20.4020.6013-0.615圖15中R1=6、R2=9。若開關都閉合,電路將 短路 ;若閉合 S1、S2 ,R1和R2并聯(lián);若只閉合S3,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 0.4 A。16在探究“電阻中的電流跟它兩端電壓的關系”時,應保持 電阻 不變。某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了圖16所示圖象。由圖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導體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它兩端電壓成正比 。2A1A17(12株洲)在測量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因缺少電壓表,小軍利用兩個電流表和一個阻值為10的定值電阻R0,同樣測出了小燈泡的電阻,原理如圖17甲所示。實驗中,小軍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3A,而 的示數(shù)如圖17乙所示。則燈泡兩端的電壓為 1 V,電阻為 5 。PSR0RA18圖中定值電阻R0=10,電源電壓保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