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學校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1頁
揚州學校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2頁
揚州學校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3頁
揚州學校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4頁
揚州學校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析及全部教案單元人文要素及單元教學內(nèi)容 單元人文要素:科學精神 單元教學內(nèi)容:由文言文二則、表里的生物、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他們那時多有趣啊四篇課文及辯論,習作插上科學的翅膀飛和語文園地組成。編排意圖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方法;培養(yǎng)學生想象的能力,嘗試寫科幻故事。單元語文要素及邏輯關系 單元語文要素:1、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2、展開想象,寫科幻故事。 邏輯關系:本單元的4篇課文,有的是對自然現(xiàn)象的獨特認識和解釋,有的是對日常生活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我身邊的事物展開的探究,有的則是對于未來科技展開的奇特想象,呈現(xiàn)了

2、人們不同的思考與探索。圍繞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這一語文要素,教材做了有層次有梯度的安排。通過精讀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體會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再結合小練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遷移運用,以加深他們的認識,為單元習作做好鋪墊。教學要點與課時安排分類 內(nèi)容 課時 教學要點課文文言文二則21.會寫20個字,會寫37個詞語。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文言文兩則。3.能概括文中事例體會課文與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4.能根據(jù)相關語句體會人物形象,感受探索精神。5.能仿照課文的寫法,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2-3表里的生物2他們那時多有趣啊1口語交際辯論

3、11.能圍繞辯題搜集整理材料,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2.能抓住對方講話中的漏洞進行反駁,用語文明習作語文園地插上科學的翅膀飛2能展開想象,寫出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交流平臺31.回顧6年的語文學習,交流自己養(yǎng)成的良好學習習慣、2.能借助文言文里學過的字的意思,推想詞語的意思。3.能體會引用的好處,并在習作中嘗試運用。4.欣賞趙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門記,了解趙孟頫及其楷書的特點。5.朗讀并背誦關于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名言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單元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文言文兩則。2.能概括文中事例體會課文與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3.能根據(jù)相關語句體會人物形象,感受探索

4、精神。教學難點:能仿照課文的寫法,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點。課時教學課 題文言文二則課型精讀課文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能正確讀寫“援、射”等6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善、之、決”在句中的含義。3.能對照注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故事內(nèi)容。4.兩小兒辯日中,了解兩個小孩的觀點分別是什么,理解他們是用什么方法說明自己的觀點。背誦課文。核心要素1.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2.展開想象,寫科幻故事。教學重點能對照注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故事內(nèi)容。教學難點兩小兒辯日中,理解兩個小孩的觀點分別是什么,明白他們是用什么方法說明自己的

5、觀點。課 時2課時教學準備精讀課文教 學 過 程集體備課二次備課第一課時一、讀通全文,感悟讀法。1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我們小學階段最后兩篇文言文學弈和兩小兒辯日。我們都知道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F(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學弈,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標注出來向老師請教。2.板書:學弈,指導書寫“弈”。3學生自由練讀,把不認識的字標注出來,并在練習本上寫兩遍。4.聽老師范讀,再跟老師讀。(范讀時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學生,激發(fā)誦讀興趣。領讀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感悟語速和斷句方法。)4在學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后,練習熟讀。二、結合注釋,疏通文

6、意1“弈”是什么意思?“學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弈:下棋 學弈:學下棋(板書)2.作者簡介。孟子(約前372-前289) 戰(zhàn)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觀念發(fā)展為“仁政”學說。提出“民貴君輕”說,勸告統(tǒng)治者重視人民,闡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其學說對后世儒者影響很大。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圣”之稱。著作有孟子。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一句話然后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一心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

7、講,可是他心里卻總以為天上有天鵝要飛過,想拿弓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卻學的不如前一個。4同桌互講,相互糾正補充,不懂的記下來。5小組合作,疏通文意。教師指導。6指名說全文大意。三、導悟相濟,突破難點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把你和同學都讀不懂的句子提出來。(結合學生提問重點理解“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1.學生自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畫橫線字的意思。(1)通國之善弈者也(善于) (板書)(2)一人雖聽之(的話),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代詞,代指“鴻鵠”)(板書)指名說說“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意思。你從哪個詞知道射的是“天

8、鵝”呢?(“之”字)3.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從中能得出一個什么道理?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jīng)歷和體會。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奇怪嗎?兩個人一起學習,可是學習效果卻不相同。用書上的話說說原因。 指名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師范讀,讓學生體會,再指出老師停頓的地方然后試著自己讀讀。 4. “為是其智弗若與?”這句意思是什么?思考討論:(1)兩個人同時在最好的老師指導下學棋,為什么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因為一個人專心致志學習,而另一個人三心二意。(2)通過學習,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課文告

9、訴我們學習要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師:哪個詞是第二個人?這句話該怎么讀呢?指名讀,齊讀。四、流利朗讀,積累語言出示全文及朗讀錄音,生邊看邊跟讀體會語感,然后練習朗讀好全文,最后師生合作背誦全文。第二課時1.能對照注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故事內(nèi)容。2.兩小兒辯日中,了解兩個小孩的觀點分別是什么,理解他們是用什么方法說明自己的觀點。3.背誦課文。1、 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請生背誦學弈。2板書課題:兩小兒辯日3介紹資料: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為列御寇的論集。列御寇,戰(zhàn)國時鄭國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許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憂天等,具有很高

10、的文學價值。4理解課題,質疑問難:(1) 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兩個小孩;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兩個小孩辯日這件事。)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他們?yōu)槭裁礌庌q?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教師及時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二、總結學法,明確目標1回顧學習學弈一文的過程,總結學習方法。(1)理解課題,提出問題。(2)讀準字詞,讀通課文。(3)結合注釋,疏通文意。(4)解疑釋惑,體會道理。(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2明確方法,自主學習讀準字詞,讀通課文(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語速要慢,適當停頓,到讀通順為止。(2)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師生及時評價。

11、3.結合注釋,疏通文意(1)對照注釋,弄懂詞句,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3)請學生參考注釋,用現(xiàn)代口語復述故事,并根據(jù)學生復述的狀況進行即時疏通點撥。(譯文如下:孔子到東方去游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鬃釉儐査麄z爭論的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绷硪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

12、嗎?”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3解疑釋惑,體會道理(1)兩小兒為什么爭辯?(太陽是遠是近)(板書)(2)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一小兒的觀點是:“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罁?jù)是:“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他是根據(jù)形狀大小來判斷的。另一小兒的觀點是: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依據(jù)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遠,中午離人近,他是根據(jù)溫度來判斷的。)(3)兩小兒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因為兩小

13、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標準不同,結果也就會不一致。)(4)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孔子答不出來,他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可取嗎?(他能實事求是,不怕露丑,我們應該向他學習。)(5)對兩小兒所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為什么?(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表看法,激發(fā)他們大膽發(fā)表自己見解的積極性。)(教師適時補充資料供學生閱讀:其實太陽早上和中午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遠小近大的原因:早晨和中午的時候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由于視覺的誤差。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則顯得大。日初涼、日中熱的原因: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4學了這個

14、有趣的故事,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1)兩小兒聰明可愛,善于動腦,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質疑,勇于爭辯。(板書:兩小兒:善于動腦,大膽質疑,勇于爭辯)(2)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 盡管學識淵博,可是仍然“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板書: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這對你有什么啟示?引導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三、復述故事,熟讀成誦(1)分角色朗讀課文。(2)學生分組表演故事。(學生自由選擇使用白話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學生背誦課文。直接導入可以讓學生馬上回憶起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可以馬上進入學習狀態(tài)。了解體裁,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形式,能自主朗讀。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

15、詞語,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提高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愛寫字、主動理解詞語的興趣,教會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和理解詞語的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用聲音來刺激學生感官,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留下深刻印象。拓展讀由熟悉的故事改編而來的文言故事,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愛好。板書設計學弈弈:下棋 學弈:學下棋通國之善弈者也(善于)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代詞,代指“鴻鵠”)兩小兒辯日太陽是遠是近兩小兒:善于動腦,大膽質疑,勇于爭辯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練習設計1解釋下列句中劃橫線的詞。使弈秋誨二人弈 ( ) 非然也( ) 思援弓繳而射之 ( )

16、 為是其智弗若與( ) 2下列各句與“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A夫戰(zhàn),勇氣也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蓮,花之君子者也3翻譯:惟弈秋之為聽。譯文: 4本文通過學弈這件小事,作者意圖闡明了一個什么道理?答: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 解釋詞語。 辯斗: 以: 日中:

17、 及: 盤盂: 滄滄涼涼: 孰: 汝: 2.翻譯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決也。 2)孰為汝多知乎? 3.這則故事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答案:1. 辯斗:爭辯,爭論 。 以:認為。 日中:正午。 盤盂:盛物的器皿。圓的為盤,方的為盂。 滄滄涼涼:寒涼。 孰:誰。 汝:你。2. (1)孔子不能做出判斷。(2)誰說你智慧多呢?3.1)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我們應不斷學習。 2)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要敢于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3)我們要學習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學習態(tài)度 4)說明了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會有不同的結果。教學反思教學中我把

18、指導學生朗讀、背誦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課文所寫的事情和其中蘊含的道理并不難理解,難就難在如何讓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確的斷詞斷句把句子讀通順。  在教學中我還注意了以下問題:1.不必采取對譯法。 2.充分發(fā)揮范讀的重要性。3.指導文言文的讀法。4.注重小組討論交流。課時教學課 題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課型精讀課文教學目標1.會寫“域、慣”等12個字,會寫“真理、領域”等20個詞語。2.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并說出自己受到的啟發(fā)。3.能概括文中列舉的三個事例,體會課文是怎樣用事例來說明觀點的;能了解每一個事例的

19、表達順序。4.能仿照課文的寫法,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點核心要素1.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2.展開想象,寫科幻故事。教學重點1.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并說出自己受到的啟發(fā)。2.能概括文中列舉的三個事例,體會課文是怎樣用事例來說明觀點的;能了解每一個事例的表達順序。教學難點1. 能概括文中列舉的三個事例,體會課文是怎樣用事例來說明觀點的;能了解每一個事例的表達順序。2.能仿照課文的寫法,用具體事例說明一個觀點。課 時2教學準備課件教 學 過 程集體備課二次備課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1有很多同學特別崇拜科學家,能說一說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嗎?【出示課件2】

20、2你們知道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學生自由發(fā)言,如:善于思考、勤奮刻苦、鍥而不舍等。)3教師小結【出示課件3】: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史,那些在科學領域有所建樹的人都善于從細微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發(fā)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真理。所以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板書課題)4誰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自由發(fā)言。)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第15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相信同學們學過課文,對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疑問,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

21、之后。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介紹作者【出示課件4】:葉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傳記文學作家,是十萬個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靈通漫游未來,影響較大。2.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3. 出示詞語:【出示課件5】誕生 縱觀 敏感 追根求源 見微知著 鍥而不舍花圃 推理 司空見慣 無獨有偶(1)指名讀詞語。(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全班交流。【出示課件6】司空見慣:看得多了,不以為奇。追根求源:追溯事物發(fā)生的根源。見微知著:微:隱約;著:明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fā)展趨勢。鍥而不舍:鍥,鏤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4.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疏

22、通難讀的句子。5.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把這句話畫出來。三、細讀課文,理清條理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么,給課文劃分段落。2學生交流段落劃分,說明分段理由。第1自然段:提出觀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好之后。第2到第5自然段:證明觀點,舉三個例子來證明。石蕊試紙的發(fā)明。蚯蚓活動發(fā)現(xiàn)大陸與海洋的分布。做夢時眼珠轉動。第6、7自然段:總結觀點。只要見微知著,善于發(fā)問,不斷探索。就能找到真理。3教師對照板書進行小結:這篇課文思路特別明晰,作者開門見山提出自己的觀點,明確指出“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句話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史上

23、,那些定理、定律、學說都是在發(fā)現(xiàn)者、創(chuàng)造者解答了“一百個問號之后”才獲得的,由此引出科學發(fā)展史上的三個有代表性的確鑿事例,之后對三個典型事例作結,強調這三個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卻從中發(fā)現(xiàn)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學發(fā)現(xiàn)的“偶然機遇”只能給有準備的人,而不會給任何一個懶漢。四、布置作業(yè),鞏固提高1熟讀課文。2抄寫生字新詞。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檢查生字:司空見慣 花圃 鹽水 石蕊試紙 搜集 蚯蚓 領域二、細讀課文,交流感悟1【出示課件7-9】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來具體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課文具體寫了三件事:第一件寫的是英國的化學家波義耳偶然發(fā)現(xiàn)紫羅蘭濺到鹽酸會變紅色,最后發(fā)明了石蕊試

24、紙;第二件寫的地質學家魏格納從蚯蚓的分布推論出地球上大陸和海洋的形成;第三件寫的是俄裔美國睡眠研究專家阿瑟林斯基從兒子睡覺時眼珠會轉動這一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了眼珠轉動和做夢的關系。2【出示課件10】再請大家仔細地讀讀這三個事例,看看三段話在寫法上、內(nèi)容上有什么相同點?全班交流,這三個事例中提到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或者發(fā)明的過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地追問;再進行反復的研究和實驗;最后解決了問題,得出了結論。 這三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善于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追根求源,才能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真理。因為“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些事例是科學技術發(fā)展史上三個確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學家們都

25、是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作者表達自己觀點的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發(fā)問不斷解疑找到真理(板書)3你還能列舉出這樣的事例嗎?(學生可能會談到曾經(jīng)學過的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補充:蚯蚓在美國東海岸有,在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qū)也有,而在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魏格納從蚯蚓的分布,推論出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后來裂開了,分為兩個洲。)4課文中哪些語句令你深受啟發(fā),作出標注。5交流令自己深受啟發(fā)的語句,說明從中受到的啟示,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段?!境鍪菊n件11】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這里的“

26、?”是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不斷的追問,“!”是通過探索,解決了疑問,發(fā)現(xiàn)了真理。這個句子把一個抽象的道理,用直觀形象的方法進行表述,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境鍪菊n件12】要你見微知著,善于發(fā)問并不斷探索,那么,當你解決了若干個問號之后,就有可能發(fā)現(xiàn)真理。見微知著:微,隱約;著,明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fā)展趨勢。(板書:見微知著)這句話和課文開頭首尾照應,說理深刻。 這句話用“只要就”的句式說明“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發(fā)現(xiàn)真理的前提條件就是“見微知著”,能從平常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看到本質,并“不斷探索”。【出示課件13】如果說,科學領域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

27、的機遇”只會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這句話對發(fā)現(xiàn)真理的條件作了說明,科學發(fā)現(xiàn)中存在“偶然的機遇”,說明科學真理就存在于我們身邊,它并不神秘;“只會給”說明科學發(fā)現(xiàn)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學真理的發(fā)現(xiàn)是有條件的,那就是給那些 “獨立思考”“鍥而不舍”的人?!罢胬碚Q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就是要敏銳地發(fā)現(xiàn)問題,堅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決問題。三、再讀課文,感悟寫法1默讀全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2小組交流。2全班交流,教師點撥:這篇課文圍繞著“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一觀點,列舉具體事實加以證明。這樣的文章叫做論說文,也叫做議論文,不同

28、于我們經(jīng)常閱讀的記敘文。本文所用的證明事例的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發(fā)問不斷解疑找到真理四、拓展閱讀,隨文練筆【出示課件14-19】下面我們來閱讀千年圓夢在今朝,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哪些科學精神。寫一寫。以學生興趣為出發(fā)點進行提問,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fā)學習興趣。了解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詞語,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提高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愛寫字、主動理解詞語的興趣,教會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和理解詞語的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復習前課,做好銜接。抓住發(fā)現(xiàn)事物的順序來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表達自己觀點的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發(fā)問不斷解疑找到真

29、理。群文閱讀,鞏固提升板書設計15.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發(fā)問不斷解疑找到真理見微知著練習設計一、閱讀片段,回答問題。在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它說明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只要你見微知著,善于發(fā)問并不斷探索,那么,當你解決了若干個問號之后,就有可能發(fā)現(xiàn)真理。當然,見微知著、善于發(fā)問并不斷探索的能力,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正像數(shù)學家華羅庚說過的,科學的靈感,絕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領域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會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1.為什么說“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_2.發(fā)現(xiàn)真理

30、的人必須具備哪些條件?_教學反思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關注 “敏感地意識到”“注意到”“感到很奇怪”以及“認真地研究”“許多實驗”“反復的觀察實驗”等詞句,并三次回扣課文的第2自然段,使學生在反復地誦讀中體會和領悟到“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深刻含義,感受和感悟到見微知著、獨立思考、鍥而不舍、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通過多種形式地朗讀、感悟讓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說說自己讀了課文中的三個事例有什么感受?透過“!”還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蘊含的豐富情感。在此基礎上一詠三嘆再讀課題,讀出自己的感受,此時,學生對課題、對課文的認識也得到了升華。學生在閱讀分享中有所動,與此同時,訓練學生結合課文仿

31、寫,練筆表達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一節(jié)課下來,自我感覺本堂課學習目標基本達成,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錯,但是這堂也不免有些遺憾:高年級學生字詞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在開課的字詞學習的安排確實必要性不大;另外,在引領學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方面,在這堂課上還顯得有欠缺,沒有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感悟。課時教學課 題表里的生物課型精讀課文教學目標1.能正確讀寫“脆、攔”等8個生字。會寫“機器、鐘樓”等17個詞語。2.默讀課文,能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3.能從文中找到關鍵語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4.能夠結合生活經(jīng)歷,與同學交流生活中遇到與文中的“我”類似的趣事。核心要素1.體會文章是怎樣用

32、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2.展開想象,寫科幻故事。教學重點1.默讀課文,能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2.能從文中找到關鍵語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教學難點1.能從文中找到關鍵語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2.能夠結合生活經(jīng)歷,與同學交流生活中遇到與文中的“我”類似的趣事。課 時2教學準備課件教 學 過 程集體備課二次備課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1.同學們,我們見過各種各樣的生物,有天上飛的,有地上跑的,還有水里游的【出示課件2-5】你見過表里的生物嗎? 板書課文題目表里的生物,學生讀。2.本課是著名作家馮至寫的文章,記載了他小時候的趣事,你了解作者嗎?你課下搜集關于他的資料了

33、嗎?馮至(19051993),中國詩人、學者。原名馮承植,字君培,直隸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作品主要有昨日之歌等。3.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二、學習生字,自讀課文 1.檢查字詞預習情況。(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2)說一說這些生字都該注意什么?(學生從字的發(fā)音、書寫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3)教師適當總結。 (4)開火車讀生字詞,并鞏固。琴弦 清脆 添加 拒絕 恐怖 蟋蟀2.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讀。(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認讀生字新詞。(2)把課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文章條理不明顯,教師可直接告訴學生,不要設置障礙。小時候,作者認為“凡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

34、生物”??墒菦]有生命的懷表也能發(fā)出聲音,父親又不讓作者動。(板書:懷表有聲音)一次父親親手撥開表蓋讓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板書:被迷住)父親又一次打開表蓋讓作者看,并告訴他“這擺來擺去的是一個小蝎子的尾巴,一動就要蜇你”。作者證實了自己的猜測。作者逢人就說父親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說了多久。(板書:見人就說)三、指導默讀,提高默讀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境鍪菊n件6、7】小時候的“我”認為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并相信了父親說的表里有個小蝎子在里面。第二課時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2.開火車讀。3.齊

35、讀課題表里的生物4.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深入學習課文 1.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從哪些語句中能體會到作者對表里的生物十分感興趣、充滿好奇?2.再次閱讀課文,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3.指名反饋。學生結合課文相關的句子談體會?!境鍪菊n件-14】他這么說,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安辉S動”,里邊該是什么東西在響呢?我對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樹上的蟬,草里的蟲,都不輕易被人看見,我想:表里邊一定也有一個蟬或蟲一類的生物吧,這生物被父親關在表里,不許小孩子動。(這段話對作者心理描寫非常細膩,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表里的生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在體會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好,讀出作

36、者的好奇和兒童的那份天真。(板書:心理描寫 童真童趣)我那時以為凡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鳥叫得很好聽并且能自動地發(fā)出和諧的聲音呢?(文中的“我”以兒童的眼睛觀察世界,以兒童的思維認識世界,哪里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并且能自動地發(fā)出和諧的聲音呢?充滿了童真童趣。)“我愛聽這表的聲音。”我一邊說一邊向著表伸出手去。父親立刻把我的手攔住了,他說: “只許聽,不許動。”停了一會兒,他又添上一句: 他這么說,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安辉S動”,里邊該是什么東西在響呢?我對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樹上的蟬,草里的蟲,都不會輕易被人看見,我想:這里邊一定也有一個蟬或蟲一類的生物吧。這生物被父親關

37、在表里,不許小孩子動。越不許我動,我越想動,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大段的心理、動作描寫,集中表現(xiàn)了“我”強烈的好奇感,渴望打開那塊表探個究竟。)沒有請求,父親就自動給我看,我高興極了,同時我的心也加速跳動。(動作、心理描寫,表現(xiàn)了“我”強烈的好奇心,以及好奇心將要滿足之時的緊張心情。)我嚇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惡而恐怖的東西,為什么把它放在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證實我的猜測沒有錯:表里邊有一個活的生物。(弄清緣由之后的滿足感。)我想,大半因為它有好聽的聲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沒有這么好的聲音,也許這里邊的蝎子與一般的不同。(在他的心中充滿美妙的東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

38、童真童趣。)我有蟋蟀在缽子里,蟈蟈兒在葫蘆里,鳥兒在籠子里;父親卻有一個小蝎子在表里。(生動的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兒童有趣的內(nèi)心世界,為我們描繪出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子形象。)文章中還有很多這樣的語段,(比如1、6、15自然段)心理描寫夾雜在敘事之中,就像與人傾心交談自己童年的一件難忘的趣事,所以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和他共同感受童年的天真無邪。 【出示課件15】在文中找出這些語言和心理描寫的句子,并體會當時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在體會這些語句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白,心理描寫一是有提示語,易發(fā)現(xiàn)。二是沒有提示語,難分辨,必須仔細閱讀才行。4.標點符號的特點。冒號(冒號在本文出現(xiàn)了多次,應該以此

39、為契機,讓學生掌握冒號的規(guī)范使用)冒號的作用:(1)提起下文(2)提取下文(3)引起下文(4)解釋或說明(5)總結上文以第7自然段為例,冒號在這里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究竟是怎樣一個美麗的世界呢?文章進行了細致的描寫。這段描寫要指導學生朗讀好,并爭取積累下來。分號:并列的兩個分句間的停頓,往往是為說明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時才會使用。第1自然段和16自然段都有這樣的句子。三、拓展練筆作者回憶了童年的發(fā)現(xiàn),雖然這樣的發(fā)現(xiàn)或許是那樣的可笑,但卻是作者記憶中的珍寶,童年的你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吧?請你學習作者邊敘事邊抒情的方法寫一寫。四、作業(yè)【出示課件16、17】1.思考:小時候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2.學習課

40、文中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寫一寫你兒時的一段經(jīng)歷或一個發(fā)現(xiàn)。以問題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初步質疑,激發(fā)學習興趣。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詞語,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提高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愛寫字、主動理解詞語的興趣,教會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和理解詞語的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準備。檢查詞語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是為了與上節(jié)課做好銜接,又是讓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內(nèi)容,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抓住關鍵語句來理解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強烈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每學完一個環(huán)節(jié)后,讓學生帶著感情讀一讀本段課文,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相互促進,

41、相得益彰。課堂總結使學生又一遍回顧了課文,明確了中心,加強了的讀者的閱讀感受。記敘生活也是寫作練筆,讓學生勤于積累,提高語文素養(yǎng)。板書設計表里的生物懷表有聲音 被迷住心理描寫 童真童趣見人就說練習設計一、解釋詞語,并抄寫。和諧: 清脆: 缽: 二、給下面的生字組詞。 秒( )( )憐( )( ) 撥( )( ) 拒( )( ) 怖( )( ) 三、多音字組詞??磌n( )kàn( ) 惡è( ) wù( ) 秘mì( )bì( ) 四、近義詞和反義詞練習。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近義詞:立即( ); 呈現(xiàn)( ); 反義詞:增加( );

42、 拒絕( )。2、讀句子,寫出加點字的反義詞。.它堅硬的表蓋里還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音( )( ) .我看得入神,唯恐父親再把這美麗的世界蓋。( )( ) .沒有請求,父親就自動給我看,我高興極了。( )( )五、默讀課文,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我那時以為凡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并且能自動地發(fā)出和諧的聲音呢?_教學反思 表里的生物一文,敘述了作者小時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經(jīng)歷。他認為“凡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聽到父親的懷表發(fā)出清脆的聲音,就認為里面也一定有一個小生物。他充滿了好奇,可是父親不許他動,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親打開表蓋讓他看,并說這擺來擺去的小東西是蝎

43、子尾巴,他信以為真,見人就說父親有一個小蝎子在表里。文章敘述質樸,就像與人傾心交談自己童年的一件難忘的趣事,所以教師授課時盡量營造這種親切的氛圍,讓學生津津有味地學,興致勃勃地說。 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nèi)化的過程,實現(xiàn)這一內(nèi)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所以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得多,提問得多,大力提倡“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在想象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yǎng)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熏陶?!白髡咝赜芯?,入境始與親?!币?/p>

44、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終追求的教學境界。課時教學課 題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課型略讀教學目標1.用較快速默讀課文,能了解文中所想象得未來的上學方式與現(xiàn)在的不同。2.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未來的學習生活。核心要素1.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2.展開想象,寫科幻故事。教學重點1.用較快速默讀課文,能了解文中所想象得未來的上學方式與現(xiàn)在的不同。2.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未來的學習生活。教學難點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未來的學習生活。課 時1教學準備課件教 學 過 程集體備課二次備課一、情境導入2155年時,孩子們還要去學校上課嗎?他們會不會視紙質圖書為古董?讓我們跟隨瑪琪的故事,一起去暢想一下美好的未

45、來吧。二、自主閱讀讀,檢索信息1.快速默讀課文,講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來上學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學生交流?!把?!”托米說,“我想,這樣的書一讀完,就得扔掉,多浪費呀!我們的電視屏幕一定給我們看過一百萬本書了,可它還能繼續(xù)給我們別的許許多多書看,我可用不著哪天把它扔掉!”在這個熒光屏上,所有的課文都現(xiàn)出來了,還跟著沒完沒了地提問題。這倒也無所謂,最讓她厭煩的是那個槽口她非得把作業(yè)和試卷塞進去的那個口子。她總是要用那種打孔文字像編程序似的把作業(yè)和答卷寫出來。她還只有六歲的時候,媽媽就讓她學會用這種語言和機器教師對話了?,F(xiàn)在未學習方式閱讀紙質書本、老師上課全部是數(shù)字化閱讀、機器人上課2.瑪吉喜歡未

46、來的學習方式嗎?找到相關語句?,旂魇麡O了,她本來希望他把這個機器老師拿走。他們有一次就把托米的老師搬走了將近一個月之久,因為歷史那部分的裝置完全顯示不出圖像來了。4.你喜歡未來的學習方式,還是現(xiàn)在的?或者在你的想象中,你覺得未來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三、合作交流,展開想象1.請同學們大膽想象,未來生活還會發(fā)生哪些變化?2.學生交流。(學生不再需要每天到學校上課、每個人都是一個空間穿梭機,可以穿梭到任何一個地方、與別人交流可以用代碼,或使用腦電波直接交流.)3.把你想象的未來生活畫下來,做成一張海報。四、課堂總結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交流了未來的學習生活是怎樣的,讀完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文章,你

47、是不是對現(xiàn)在的學校、厚厚的課本有了一點珍惜感呢?把你的感想記錄在寫作本上吧!提問激發(fā)興趣??焖贆z索文章信息,快速把握文章內(nèi)容。通過問題引發(fā)思考,然后進行自主閱讀,找到包含答案的句子,能進行自主總結,得出結論,提升閱讀能力,學有所得。大膽想象,交流表達,積累寫作素材。以交流促進想象。點題,培養(yǎng)習作興趣。板書設計17*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現(xiàn)在 學習方式 閱讀紙質書本未來 老師上課 全部是數(shù)字化閱讀機器人上課練習設計一、基礎積累大鞏固1.課文中,幾百年以后,兩個在“機器學校”讀書的孩子,從一本紙張印刷的書中對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有哪些了解?用簡短的語言加以概括。二、閱讀能力大提升2.未來的“機器學?!迸c我們

48、現(xiàn)在的學校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請你結合文章內(nèi)容各舉一例進行簡要說明。三、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3.針對文中介紹的兩種學校,請你提出一個問題,引起大家對改進目前教育的思考。展開你的想象,說說你認為人類理想的學校應該是怎樣的?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想象的略讀課文,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教師對想象作文應該怎么去教,怎么去把握?課文中許多詞句和句子寫得比較簡略,但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擴展性的想象,就會使學生對詞句的理解更加具體深入,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作品的藝術形式要精煉含蓄,這就決定了作者對情節(jié)不能作巨細無遺的描寫,這就給讀者留下一些可供想象與補充的天地。在教學中,我抓住這些“空白點”

49、,啟發(fā)學生用想象去補充。作為教者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想象未來的生活和未來的世界。通過補想,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更深刻,并從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相當篇目的課文含有嚴密的推理過程。如要下雨了驚弓之鳥蝙蝠和雷達等,都直接寫出了推理的過程,是訓練學生推想能力最好的教材。還有一些課文含有推理過程但沒有直接寫出來,如稱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撈鐵牛等,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抓住有關條件把課文中的人物或作者的推想過程想象出來,這對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很有幫助。課時教學課 題口語交際:辯論課型精讀教學目標1.能圍繞辯題搜集整理材料,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觀點。2.能抓住對方講話中的漏洞進行反駁用語文明。核心要

50、素1.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2.展開想象,寫科幻故事。教學重點能圍繞辯題搜集整理材料,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能抓住對方講話中的漏洞進行反駁用語文明。教學難點能抓住對方講話中的漏洞進行反駁用語文明。課 時教學準備教 學 過 程集體備課二次備課一、談話導入,引入辯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辯論嗎?(板書課題)1.辯論,也叫做論辯,在民間,人們把辯論叫做“抬杠”,把進行辯論叫“理論理論”。對于辯論,通常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狹義的辯論是指一種有明確目的,有準備的與不同觀點的爭論;而廣義的辯論則是指雙方或多方因觀點不同而產(chǎn)生不同程度上的言語沖突,它既包括有明確目的,有準備的不同觀點的辯論,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由某種分歧而引起的隨意性的爭執(zhí)。2.我們所使用的是廣義的辯論概念,即辯論是一種雙方或多方觀點對立而產(chǎn)生言語沖突的交際形式。二、介紹辯論類型演講式辯論:實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