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中考記敘文考點概述_第1頁
初中語文中考記敘文考點概述_第2頁
初中語文中考記敘文考點概述_第3頁
初中語文中考記敘文考點概述_第4頁
初中語文中考記敘文考點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內容C記敘文考點概述專題導入記敘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jīng)歷和實物的發(fā)展變化為主 要內容的一種文體。記敘文閱讀考點1 .整體感知,概括提取信息10,11,12,13考法:請簡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請簡要概括故事情節(jié);請用簡潔的 語言概括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2 .把握題目、句子、段落的作用 09 , 10,11,12,13考法:.題目、第X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給出作用,從文中找出相應句子3.品詞語,體會作用10,12,13考法:.給出詞語,體會詞語有什么作用、好處.未給出具體詞語,需從文章中查找,并進行賞析4 .抓修辭,賞析語言09,11,13考法:從文中找出一句帶有修辭

2、手法的語句,并結合文章加以分析5 .我描寫,析形象,揣感情09,11,12考法:結合文章探究/簡要分析他/她是個什么樣的人6 .緊扣文本,拓展探究 09,10,12,13考法: 給出文章主旨,問是否贊,并進行探究 依據(jù)文章主題和意境,為文章結尾/文中某段補寫幾句話7 .分析詞句含義,體會技巧10,11考法:文中某句為什么這樣寫,目的是什么?如:“我”見到搖船人時為什么“興致頓時跌落了下來”?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體會加點詞語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8 .理清脈絡,弄清結構知識典例知識要點:文章的表達方式(五種):1.記敘2.說明3.議論4.描寫5.抒情1 .記敘:對人物經(jīng)歷和事物變化所作的交代、陳述。

3、作用:可以把描寫的各個方面聯(lián)成一體,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加深扶著對人物, 時間的理解。在意論文中作為事實論據(jù),用來證明論點。2 .說明:對事物與事理進行的解釋和介紹。作用:使讀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說明的事物和特點。如:這是個紅蘋果。3 .議論: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和評價。作用:1)在議論文中主要是闡述觀點2)在記敘性文體中 先敘后議 見解獨到,令人深思,具有啟發(fā)性。先議后敘使讀者對即將敘述的事物進行思考,引起對下文的注意C3)在散文中對形象的特征或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4 .描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和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的描繪與刻畫。作用:能實現(xiàn)文學形象的具體性

4、、生動性和可感性。5 .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發(fā)由某種媒介觸發(fā)起來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強化某 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作用:表達作者某種強烈的主觀感情記敘順序順敘:按照事情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的。一是完全按時間順序記敘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時間(當天下午一一天黑一一當天夜里一一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兩點一一兩點以后)的推移,記敘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過程;二是以地點的轉換為順序來敘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從作者到東京開始寫起,再寫到仙臺后與藤野先生相處中 的幾件事,最后寫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與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為序來敘述事件如誰是最可愛的人中,作者

5、用三個事例,從三個方面歌頌了志愿軍的高貴品質。 第一個事例重在表現(xiàn)志愿軍戰(zhàn)士對敵人的無比仇恨,第二個事例表現(xiàn)志愿軍對朝鮮人民 的熱愛,第三個事例則展示了志愿軍崇高的精神境界。這三個事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 地告訴讀者,志愿軍是最可愛的人。在敘述一個事例時,由于時間變化與空間地點的轉 換順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幾種順敘的方法兼而有之。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倒敘:將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敘述。倒敘能造成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勝。我們讀過不少倒敘的文章, 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一件小事、回憶我的母親、記一輛紡車等。使用

6、倒敘方法應注意的是:文章開頭交代了事件的結局后,要轉回到事件的開頭,從起因寫 起;在敘述完事件的經(jīng)過后,還要回到結局上來,這樣才能首尾相合、結構完整。作用: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插敘: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插入一些與、主題情節(jié)有關的內容,然后再接著敘述原來的事情。插敘的內容應能對中心內容起補充、 解釋或襯托作用。魯迅的故鄉(xiāng)中有兩處插敘 (插敘一般出現(xiàn)在文章中段,且結構鮮明。)一處是當“我”的母親談到閏土時,作者用“這時候,我的腦海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币鰧ι倌觊c土形象的插敘。另一處是對楊二嫂形象的回憶。這兩處插敘使閏土、楊二嫂過去與現(xiàn)在的不同形象及

7、不 同生活境況形成鮮明對比,充實了文章內容,深入開掘了主題思想。插敘的內容,根據(jù) 中心內容的需要可長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范圍,否則會喧賓奪主、繁瑣累 贅。使用插敘時,要安排好與中心內容的銜接,使過渡自然,內容貫通一氣。作用:使文章結構緊湊;使文章內容豐富;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使情節(jié)曲 折,更吸引人;起著解釋說明的作用。補充:補敘補敘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機組成部分,文章的關鍵之處。沒有補敘,故事情節(jié)上就會出現(xiàn)漏洞,令 人不解。如水滸傳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綱一節(jié),敘述在黃泥崗松林內七個販棗的客商劫走了生辰 綱。看到這里,讀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販棗客商喝得,為什么楊志等人就喝不得?這時,作者不

8、慌 不忙地交代了吳用、晁蓋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紹了使用障眼法、當面吃酒以瓢下藥的經(jīng)過。這樣,通過 補敘使得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見,補敘實際上是在敘述時,故意“藏”去若干片斷,到后面適當?shù)牡?方再把這些片斷“亮”出來,使讀者恍然大悟。通過這一 “藏” 一 “亮”,造成敘事的波瀾。分敘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采用分敘時要根據(jù)文章內容和表達 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時間。強化練習回顧小結C-X專題導入試卷錯題分析:1.對題目的概念理解不清,不知應該怎樣答題2. 答題不夠全面 .題目,句子,段落作用類題目 .修辭,寫作手法等賞析類

9、題目3. 對句子含義的理解和分析知識典例1 .對題目的概念理解不清,不知應該怎樣答題理解=是什么+為什么+用何種手法+體現(xiàn)了什么。例:談談你對題目望美人的理解2 .答題不夠全面.題目,句子,段落作用類題目首段常見的作用:統(tǒng)攝全篇,總領下文;開篇點題,點明中心;引起下文,行文巧妙;欲揚先抑,形成 對比;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突出人物精神品質;渲染氣氛,為全文奠定感情基調;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為 下文作鋪墊、埋下伏筆。如朱自清的背影開頭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題,奠定全文感情的基調。結尾段常見的作用:篇末點題;總結全文、照應前文,使文章結構完整;深化主題,升華感情;

10、提出問 題,引起思考等。中間段常見的作用:承上啟下,引起下文;襯托鋪墊,照應前文;擴展思路,具體展示;豐富內容,深 化主題等。其他語段常見的作用:呼應上文、形成對比、補充說明。標題的作用有很多交代寫作對象,如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交代主要內容,如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放學交代故事發(fā)生環(huán)境,如孫犁的產(chǎn)花蕩;橋在水上作為線索(或暗含線索)貫穿全文,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示主旨(或暗示主旨),如于漪的往事依依;具有象征意義,如海燕;作者感情和思想變化的觸發(fā)點,如最后一課;引用古詩,增添文章的詩意(或文學性);富有哲理,引人深思;有的新穎醒目,吸引讀者;有的制造懸念,吸引讀者。答題方法:一是看標題的

11、表層含義。如解釋標題中某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或點明文章寫作的對象,或概 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是看標題的深層含義。結合全文的內容、主旨來分析,如點明中心、揭示主 旨,表明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作者感情的觸發(fā)點等。三是看結構上的作用。作為線索,貫穿全文。四是看 修辭方法及其表達效果。如運用比喻、擬人、雙關等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寓意含蓄、言簡意豐、發(fā)人 深思、新穎醒目、吸引讀者。五是看表現(xiàn)手法。如象征手法,象征某人或某些品質,或設置懸念,吸引 讀者。強化練習回顧小結C-寫作手法及修辭手法專題導入寫作手法及修辭手法的類型與作用知識典例寫作手法在記敘文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對比、側面襯托、前后照應(首尾呼應)、

12、伏筆鋪墊、欲揚先抑、托物言志(象征)、聯(lián)想與想象、諷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小見大等。 對比:即將兩種對應的人或物進行對照比較。作用:(答題模式)突出了的特點,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 襯托:以次要的人或物襯托主要的人或物。作用:(答題模式)用B襯托A,突出了 A的特點、性格、思想、情感等。 前后照應(首尾呼應):即文章前后內容的關照呼應。作用:(答題模式)這樣寫,是文章的情節(jié)完整,結構更加嚴謹嚴謹,突出了一的中心思想。 伏筆鋪墊:伏筆,是對將要出現(xiàn)的事件作暗示;鋪墊,是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前對其環(huán)境、情緒 緒、氣氛等進行詳盡的描寫。作用:(答題模式)這樣寫與前文/后文的一相照應

13、,增強文章感染力,同時設置懸念,更加吸引 讀者。 欲揚先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欲抑先揚則相反。作用:(答題模式)上下文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更加突出所寫的對象/主旨 象征(托物言志):即通過對物的描寫和敘述,表現(xiàn)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作用:(答題模式)通過對一的描述,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 聯(lián)想與想象:是表現(xiàn)作者主觀色彩的兩種手段。所謂聯(lián)想,是人們在觀察的基礎上由當前的某一事物回憶或聯(lián)想到另一相關事物的思維活動。 所謂想象,就是人們在感知客觀事物的基礎上,對過去經(jīng)驗進行改造,重新組合成新的形象,從而建立起新的有價值的東西的心理過程。作用:(答

14、題模式)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jié)更生動感人。 諷刺:運用比喻、夸張、反語等修辭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批評、揭露、嘲笑。作用:(答題模式)富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語言辛辣幽默。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作用:(答題模式)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作用:(答題模式)突出表現(xiàn)中心,富有震撼力。比如茅盾的白楊禮贊,作者用“白楊樹”象 征北方抗日軍民,用“楠木”象征國民黨反動派,既形象又貼切,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效果。注意:答題時必須結合文章進行做答,

15、不能單純的寫出要點而不結合文章修辭手法(1)比喻明喻:直接明白地用喻體來描寫或說明本體特點:用想、似的、如、宛如、仿佛、一般等比喻詞。例:姑娘的臉像紅蘋果似的。暗喻:.直接將本體到呢溝通與喻體以描寫或說明本體。特點:用 是、成為、成了、等于等動詞做比喻詞。.超常搭配,將本體和喻體直接組合例:建筑是凝固的音樂 我思想的潮水,在放縱地奔流著借喻:不出現(xiàn)本體,也沒有喻詞,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進行描述例:夕陽下的西湖湖面上灑滿了碎銀,波光粼粼,熠熠生輝比喻的作用:對某事物的特征進行比喻,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依次引發(fā)讀者聯(lián)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 對道理進行

16、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幫助讀者深入的理解,使語言生動形象, 富有文米。(2)擬人:將事物或現(xiàn)象當做人來描寫或說明例:小兔子微笑著像小狗問好。擬人的作用:賦予事物以人類的行為特點,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的情感,讓讀者感到所 描寫的物體顯得更活潑、親近,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排比:排比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 通常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 關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句子語氣。例:幸福是陽光,幸福是海水,幸福是廣袤的土地。(3)排比的作用:排比往往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節(jié)奏感強,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 效果,多用于說理抒情。用排比說理,可以把論點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排比抒情 可以把情

17、感抒發(fā)的淋漓盡致。(4)夸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 著意夸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例:他說他自己餓得一口氣能吞下一頭牛片張的作用: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烘托氣氛, 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5)反復:故意使用同一個詞語貨句子等語言單位兩次以上。例:大刀向鬼子們砍去,全國武裝的兄弟們,抗戰(zhàn)的一天來了,抗戰(zhàn)的一天來了反復的作用:強調、突出相關內容,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感染力(6)對比:把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 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例:天是藍的,草是綠的。對比的作用:能把好同壞,善同惡,美同丑

18、這樣的對立揭示出來,突出特點,給人們以 深刻的印象和啟示。(7)設問: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例:闖紅燈對么?當然不對!設問的作用: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有助于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 的思想活動;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8)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例:上課不聽講難道不應該被訓斥么?反問的作用:反問可以加強語氣,發(fā)人深思,激發(fā) 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 的氣勢和說服力,為文章奠定一種激昂的感情基調。一答題方法:文中 句通過()的修辭方法,結合句子對修辭手法進行

19、描述+作用。強化練習經(jīng)過一截短墻,小男生一個接一個爬上去,驚險地走幾步,跳下來;再爬上去,驚險地走幾步, 跳下來11點45分。經(jīng)過一個大鐵門,里頭傳出威武的狼狗叫聲。米夏兒已經(jīng)轉彎,現(xiàn)在只有三個男生了。三個男 生躡手躡腳地走向大鐵門,一接近鐵門,狼狗撲過來,小男生尖叫著撤退,尖叫聲中混著刺激的狂 喜。狼狗安靜下來,小男生又開始躡手躡腳地摸向大鐵門狂喜尖叫著撤退。媽媽看看手腕,12點整??死锼罐D彎,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著地,肩并肩,頭顱依著頭顱在研究地 面上的什么東西。他們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著正方形的書包,像烏龜背著硬殼。地面上有一只黑 色的螞蟻,螞蟻正用它的細手細腳,試圖將一

20、直死掉的金頭綠眼蒼蠅拖走。死蒼蠅的體積比螞蟻起 碼大上20倍,螞蟻工作地非常辛苦。媽媽很辛苦地等著。 12點15分。史提方轉彎。安安踽踽獨行,背著他花花綠綠的書包,兩只手插在褲袋里,嘴里吹著不成調子 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媽媽想,再轉彎就是咱們的麥河街。安安停下來。他看見了一片美好的遠景: 一塊工地。他奔跑過去。媽媽心一沉。工地上亂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鐵釘、掃把、刷子安 安用腳踢來翻去,聚精會神地搜索寶藏。他終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約兩米長的木條。他握住木條 中段,繼續(xù)往前走。12點25分。在離家還有三個門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樹下,仰頭向上張望。這一回,媽媽知道他在等 什么。松樹上住著兩只紅毛

21、松鼠,他們經(jīng)常在樹干上來來去去地追逐。有時候,它們一動也不動的, 就貼在那樹干上,瞪著晶亮的圓眼看來來往往的路人。現(xiàn)在,兩只松鼠就這么定在樹干上,安安仰 首立在樹下,他們彼此用晶亮滾圓的眼睛瞅著對方,安靜得好像可以聽到彼此的心跳。(2013中招放學)品讀上文,從修辭方法方面,結合相關語句進行賞析。(4分)答:“修辭方法”示例?第段中“小男生一個接一個爬上去,驚險地走幾步,跳下來;再爬上去,驚險地走幾步,跳下來” 一句,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孩子們爬短墻的的樂此不疲,表現(xiàn)了“小男生”喜歡冒險的天性。(相關語句,1分;修辭手法,1分;分析,2分。共4分)我清晨早起,神清氣爽,漫步田間,霧靄如紗

22、,黝黑的泥土散發(fā)著芬芳,玉米苗子,在晨露中滋潤 著,晶瑩剔透的水珠在肥厚的葉片上滾動著,大地上那漫無邊際的綠意盡情的向朦朧的霧氣中流淌著, 一株株小苗一縱縱一列列,猶如綠色的波浪,猶如顫動的五線譜,猶如農民們高唱的歡歌,這時,早起 的燕子,在空中翻飛著呢喃著忙碌著上文描寫細膩貼切,請從修辭和用詞兩個角度,品味其表達效果。(4分)答:三個“猶如”領起的句子,運用了排比修辭,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形象的描繪出了小苗的蓬勃生命力和姿態(tài)。(2分)其中“黝黑、晶瑩剔透”細膩的刻畫出了泥土和水珠的富饒和空明澄澈的特點。(2分)C描寫方法專題導入描寫方法及作用知識典例描寫的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寫的方法:外貌描寫、

23、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細節(jié)描寫作用:(1)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以形傳神,表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2)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xiàn)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5)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外貌以 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huán)節(jié)或情節(jié)的描寫。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豐 滿人物形象、連接故事情節(jié)、豐富作品內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有

24、 助于折射廣闊的生活畫面,表現(xiàn)深刻的社會主題環(huán)境描寫方法: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描寫自然景觀如天氣、季節(jié)、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作 用:渲染環(huán)境氣氛,烘托人物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描寫社會狀況或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的布局、陳設。作 用: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渲染環(huán)境氣氛。強化練習經(jīng)過一截短墻,小男生一個接一個爬上去,驚險地走幾步,跳下來;再爬上去,驚險地走幾步, 跳下來11點45分。經(jīng)過一個大鐵門,里頭傳出威武的狼狗叫聲。米夏兒已經(jīng)轉彎,現(xiàn)在只有三個男生了。三個男 生躡手躡腳地走向大鐵門,一接近鐵門,狼狗撲過來,小男生尖叫著撤退,尖叫聲中混著刺激的狂 喜。狼狗安靜下來,小男生又開始躡手躡腳地摸向大鐵門狂喜尖叫著撤退。媽媽看看手腕,12點整??死锼罐D彎,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著地,肩并肩,頭顱依著頭顱在研究地 面上的什么東西。他們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著正方形的書包,像烏龜背著硬殼。地面上有一只黑 色的螞蟻,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