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古詩意思_第1頁
上冊古詩意思_第2頁
上冊古詩意思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秋浦歌(我)頭上的白發(fā)足足有三千丈(長),只因愁思無窮無盡也像這樣長。不知道在明亮的鏡子里的我,從什么地方得來這滿頭蒼蒼白發(fā)?2塞下曲二注釋: 塞下曲一一古代歌曲名。這類作品多是描寫邊境風光和戰(zhàn)爭生活的。 驚風突然被風吹動。 引弓一一拉弓,開弓,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白羽一一箭桿后部的白色羽毛,這里指箭 沒一一陷入,這里是鉆進的意思。 石棱石頭的邊角。譯文: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得搖擺不定,颯颯作響,將軍以為野獸來了,連忙開弓射箭。天亮去尋找那只箭,已經深深地陷入石棱中。賞析:這首邊塞小詩,寫一位將軍獵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記載當時名將李廣事跡的李將軍列

2、傳。原文是:“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zhmg)石沒鏃(箭頭),視之,石也?!痹姷那皟删鋵懯录陌l(fā)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風大作,草叢被驚得刷啦啦起伏抖動;蛙人起落處恍恍惚惚有一頭白虎撲來。這時,將軍正從林邊馳馬而過,他眼疾手快,拉滿弓一箭射出,后兩句寫事件的結果是:第二天清晨,將軍記起昨晚林間的事,順原路來到現(xiàn)場,他不禁大吃一驚: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見被他射中的原來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謶指心欢自谀抢铮侵Π子鸺股钌钽@進石棱里去了!請注意箭射入的部位,是窄細的尖突的石棱!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藝??!有人要問,將軍射老虎,干嗎不當時就看結果,還要等第二天早晨?

3、原來的故事并沒說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頭呀!這,就是詩人的藝術處理了。第一,這樣可以表現(xiàn)將軍的自信,從來是百發(fā)百中,這一次還怕它死不了跑掉嗎?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觀性,讓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當夜就看,固然也能發(fā)現(xiàn)是一場誤會,但很難取得現(xiàn)在這樣的畫面一般的鮮明效果。詩,最注重含蓄,最講究意在言外??吹皆娭屑胧拿鑼?,我們會油然聯(lián)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將會射成什么樣子?如果在戰(zhàn)場上射擊敵軍兵馬呢?于是,一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zhàn)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我們眼前了。3. 塞下曲三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注釋:1. 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2. 月黑:沒有月

4、光。3. 單于(chdnyu):匈奴的首領。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統(tǒng)帥。4. 遁:逃走。5. 將:率領。6. 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7. 逐:追趕。譯文: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落滿身上弓刀。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4. 登樂游原唐朝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厩把浴康菢酚卧翘瞥娙死钌屉[的作品,這是一首登高望遠,即景抒情的詩。詩中首二句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適”。后二句寫登上古原觸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種享受和滿足。“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二句,素來人們多解為“晚景雖好,可惜不能久

5、留,既有感嘆詩人身世之感,亦有時事之嘆,令人無限惋惜、無限感慨。注釋:樂游原:又名樂游苑,在長安東南,地勢較高,登原可以眺望長安城,漢宣帝曾在此修樂游廟。長安志:升平坊東北隅,漢樂游廟。注云:漢宣帝所立,因樂游苑為名。在曲江北面高原上,余址尚有。,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寬敞。京城之內,俯視指掌。向晚:傍晚。意不適:心情不舒暢。古原:即樂游原,是長安附近的名勝,在今陜西省長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只是:只可惜,但是?!痉g】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駕車登上樂游原,心想把煩惱遣散。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將要結束?!举p析】這是一首登高望遠,即景抒情的詩。詩中寫傍晚

6、心情不舒暢,驅車郊游,去樂游原解悶時的感受。前兩句寫傍晚登樂游原的原因與目的。原來在傍晚感到心情煩悶,于是產生去長安著名的游樂區(qū)散散心解解悶的動機,終于乘車去了。下聯(lián)緊承上聯(lián),這后兩句就是寫到了樂游原后的所見所感。因為是“向晚”去的,所以看到的自然是晚景?!跋﹃枴迸c開頭的“向晚”呼應,“無限好”是對樂游原晚景的贊嘆,遼闊的原野、金色的夕照、繽紛的晚霞,西望長安,在夕照中,晚嵐繚繞,朦朧縹紗,猶如海市蜃樓,奇幻可愛,令人陶醉。但這時天色漸漸昏暗,景色漸漸模糊,于是猛然醒悟,原來這“無限好”的“夕陽”,很快就要消失了,令人無限惋惜、無限感慨不禁發(fā)出了“只是近黃昏”的感嘆。本為消愁而來,結果卻是愁更

7、愁。這一感嘆,使最后兩句成為千古名句,獲得象征意義,至于象征什么,歷來眾說紛紀,或說是身世之感,或說是時事之嘆,或說二者兼而有之。紀旳說:“百感茫茫,一時交集,謂之悲身世,可;謂之憂時事,亦可?!?.有約趙師秀南宋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詩文: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遠遠近近那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出蛙聲陣陣。已約請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一晃就過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桌面,等著客人,只看到燈花隔一會兒就落下一朵,6.題臨安邸下一朵,6.題臨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注釋:1題:寫。臨

8、安:南宋的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焊?官邸,旅店,客棧。這里指旅店。2. 休:暫停、停止、罷休。3. 暖風:這里不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風,還指由歌舞所帶來的令人癡迷的“暖風”一一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風。熏:(煙、氣等)接觸物體,使變顏色或沾上氣味。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貴族。4. 直:簡直。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原北宋都城。詩意:青山之外還有青山,高樓之外還有高樓,湖中的游客皆達官貴人,他們通宵達旦與歌舞女一起尋歡作樂,紙熏金迷,這種情況不知何時才能罷休?暖洋洋的春風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們忘乎所以,只圖偷安宴樂于西湖,竟把杭州城當成了

9、汴梁城。賞析: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墻壁上,不但通過描寫樂景來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審美境界中,蘊含著深沉的意蘊。同時,詩人以諷刺的語言中,不漏聲色地揭露了“游人們”的反動本質,也由此表現(xiàn)出詩人的憤激之情。詩的頭句“山外青山樓外樓”,意思是說,山外有青山,樓外有高樓。詩人抓住臨安城的特征重重疊疊的青山,鱗次櫛比的樓臺。這樣首先描寫了祖國大好山河,起伏連綿的青山,樓閣接著一個,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從詩歌創(chuàng)作來說,詩人描寫山河的美好,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樂景。接著寫到:“西湖歌舞幾時休?”意思是說,西湖邊輕歌曼舞何時才罷休?詩人面對國家的現(xiàn)實處境,觸景傷情。這樣美好的大好山河,卻被金人占有

10、。詩句中一個“休”字,不但暗示了詩人對現(xiàn)實社會處境的心痛,更為重要的是表現(xiàn)出詩人對當政者一味“休”戰(zhàn)言和、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茍且偏安、一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憤慨之情。在詩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時是多么希望這樣的歌舞快“休”了。這里,詩人運用反問手法,不但強化了自己的對這些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之情,也更加表現(xiàn)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而產生的憂傷之感。后兩句“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風熏得游人醉”中的“游人”在這里不能僅僅理解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tǒng)治階級。這句的意思是說,溫暖的風熏得“游人”陶醉。這句緊承上“

11、西湖歌舞幾時休”而來。詩人面對這不停的歌舞,看著這些“游人們”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現(xiàn)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風”一語雙關,在詩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淫靡之風。在詩人看在,正是這股“暖風”把“游人”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忘記了自己的國家正處于危難之中。其中的“熏”、“醉”兩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個“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場面的龐大與熱鬧,為“游人們”營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圍。接著一個“醉”字,承接上一個“熏”字,把那些縱情聲色的“游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刻畫得惟妙惟肖。一個“醉”字,給讀者以豐富的審美想象空間,感受到“游人們”在這美好的“西湖”環(huán)境中的丑態(tài)。()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詩人為了進一步表

12、現(xiàn)出“游人醉”,在結尾中寫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來建都于汴梁,時已為金侵占。就是說,紙醉金迷中,這些“游人”們簡直把杭州當成了故都汴州!這里,詩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義的。因為“西湖”雖在杭州,但說到“西湖”,人們就感覺到是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處,而且也僅僅是杭州的一個景點。而詩人用“杭州”,就很好地與宋都“汴州”(“汴州”已經被金人占有)對照。在對照中,不但引出“汴州”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義的名稱,而且更有助于抒發(fā)詩人的情感一一揭露那些“游人們”無視國家前途與命運,沉醉在醉生夢死、不顧國計民生的卑劣行為,同時,也表達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及其對統(tǒng)治者只

13、求茍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的憤怒之情。7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朝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厩把浴壳镆箤猿龌h門迎涼有感二首是宋代愛國詩人陸游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落筆寫銀河西墜,雞鳴欲曙,渲染出一種蒼茫靜寂的氣氛,表現(xiàn)了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寫大好河山,陷于敵手,以“望”字為眼,表現(xiàn)了詩人希望、失望而終不絕望的千回百轉的心情。詩境雄偉、嚴肅、蒼涼、悲憤?!咀⑨尅繉裕禾鞂⒁??;h門:竹子或樹枝編的門。迎涼:出門感到一陣涼風。天漢:銀河。愴:悲傷。三萬里:長度,形容它的長,是虛指。河:指黃河。五千仞(re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計算長度的一種單

14、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二十三厘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華山。一說指北方泰、恒、嵩、華諸山。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極高。摩:摩擦、接觸或觸摸。遺民:指在金占領區(qū)生活的漢族人民,卻認同南宋王朝統(tǒng)治的人民。淚盡:眼淚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慘、痛苦。胡塵:指金的統(tǒng)治,也指胡人騎兵的鐵蹄踐踏揚起的塵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國古代對北方和西方少數(shù)民族的泛稱。南望:遠眺南方。王師:指宋朝的軍隊?!痉g】三萬里黃河東流入大海,五千仞華山高聳接青天。鐵蹄下遺民欲哭已無淚,又一年盼望官軍收失地?!捐b賞】組詩的第一首落筆寫銀河西墜,雞鳴欲曙,從所見所聞渲染出一種蒼茫靜寂的氣氛?!耙辉嬴Q”三字,可見百感已暗集毫端。三

15、四句寫“有感”正面。一個“欲”字,一個“愴”字表現(xiàn)了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感慨。第一首以沉郁勝,第二首則以雄渾勝。第一首似一支序曲,第二首才是主奏,意境更為遼闊,感情也更為沉痛。“三萬里河”指黃河,“五千仞岳”,有人說是泰山,因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歷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禪,用黃河與泰山作為中原大好山河的象征似乎是再恰當不過的了;賴漢屏認為岳指華山,理由是黃河與華山都在金人占領區(qū)內。陸游詩中的“岳”是指華山,可以從宋史陸游傳以及陸游的詩詞中找到證據(jù)。宋史陸游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炎宣撫川、陜,辟為干辦公事。游為炎陳進取之策,以為經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始。”從中可以看出陸游收復中原

16、的策略,就是通過四川進入隴右,先奪取長安,然后憑借關中的屏障進攻退守,像秦一樣收復中原。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陸游把這么多心思用在這一塊土地上,可見他的主張是橫貫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始終的,那么“五千仞山上摩天”中的岳指華山自然就最恰當了?!叭f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兩句一橫一縱,北方中原半個中國的形勝,鮮明突兀、蒼莽無垠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奇?zhèn)邀惖纳胶?,標志著祖國的可愛,象征著民眾的堅強不屈,已給讀者以豐富的聯(lián)想。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敵手,使人感到無比憤慨。這兩句意境擴大深沉,對仗工整猶為余事。下兩句筆鋒一轉,頓覺風云突起,詩境向更深遠的方向開拓。“淚盡”一詞,千回萬轉,更含無限酸辛。眼淚流了

17、六十多年,怎能不盡?但即使“眼枯終見血”,那些心懷故國的遺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馬隊揚起的灰塵,隔不斷他們苦盼王師的視線。中原廣大人民受到壓迫的沉重,經受折磨歷程的長久,期望恢復信念的堅定不移與迫切,都充分表達出來了。以“胡塵”作“淚盡”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結句一個“又”字擴大了時間的上限。他們年年歲歲盼望著南宋能夠出師北伐,可是歲歲年年此愿落空。他們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們忘記得干干凈凈!詩人極寫北地遺民的苦望,實際上是在表露自己心頭的失望。1當然,他們還是不斷地盼望下去。人民的愛國熱忱真如壓在地下的跳蕩火苗,歷久愈熾;而南宋統(tǒng)治集團則正醉生夢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國恨家仇丟在腦后,

18、可謂心死久矣。詩人為遺民呼號,目的還是想引起南宋當國者的警覺,激起他們的恢復之志。全詩以“望”字為眼,表現(xiàn)了詩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轉的心情。這是悲壯深沉的心聲。詩境雄偉、嚴肅、蒼涼、悲憤,讀之令人奮起。8. 尋隱者不遇唐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注解云深:指山深云霧濃?!卷嵶g】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采藥去了山中。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蹤?!驹u析】這是一首問答詩,但詩人采用了寓問于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致。其言繁,其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以白云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

19、欽慕高仰。這首詩有人認為是孫革所作,題為訪夏尊師9.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注釋:1山郭:山城。2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掛的幌子。譯文:千里江南,到處鶯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至V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賞析: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扒Ю嵇L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痹娨婚_頭,就象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

20、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搖蕩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于這種繁麗,不同于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于一個角落,而是由于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于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云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

21、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于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后兩句?!澳铣陌侔耸?,多少樓臺煙雨中?!睆那皟删淇?,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是怎么回事呢?這是因為千里范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于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

22、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xiàn)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于迷蒙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澳铣倍指o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八陌侔耸笔翘迫藦娬{數(shù)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筑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后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

23、刺說”,認為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fā)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fā),而不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并不等于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討厭。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游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和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云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而浮起那么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10. 江上漁者宋范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注釋:1漁者:捕魚的人。2但:只3愛:喜歡4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5君:你。6一葉舟:像漂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