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課題研究背景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研究性學習便是滿足兒童的這種需要,激發(fā)其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沖動和欲望,使他們真正成為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發(fā)揮其探索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在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獲取生動、活潑的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一味地給下一代傳授人類已經(jīng)取得了的科學知識和應用這些知識經(jīng)驗化的技能,而舍棄了獲得這些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其失去了親自探究和發(fā)現(xiàn)知識的鍛煉機會,甚至有意無意地扼殺了人類所具有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于是,教育成為單純傳授而疏遠
2、了探索研究,學習成為單純繼承而遠離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致人們提到學習便理解為知識的傳承,而提到探索、研究、創(chuàng)新的學習,反而感到陌生。(一) 該課題研究基于國際科學課程改革發(fā)展的趨勢。近十幾年來,世界各國都加大了科學課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學生對周圍世界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和需要,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提倡科學課程貼近小學生的生活。日本宮城教育大學附屬中學早在1998年4月就開始實施“課題研究學習”,規(guī)定設計“現(xiàn)實生活的環(huán)境”、“國際理解教育”、“信息”、“健康”四個領域,其中“現(xiàn)實生活的環(huán)境”是“課題研究學習”的主要領域。美國的勞倫斯中學,從1985年開始一直為
3、7年級的學生開設一門“自主研究”課程。該課程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獨立從事某項課題研究。研究要求學生必須自己提出問題,確定研究課題,設計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資料,撰寫研究報告。同類課題的研究在國內也正在興起:如華東師大二附中的“小課題研究”、東北育才學校的“科學實驗室”、上海市七寶中學的“開放性主題活動”和重慶第一中學的“科技活動”各有特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為我們課題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與實踐基礎。但此類研究多在中學領域,小學階段還缺乏實踐研究。就目前所見的關于小課題研究的文章,大都比較概括和理論化,缺少具有操作性的指導。因此急需開展這方面的教學實踐研究。(二)該課題研究基于小學
4、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要求。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時期。1、思維的獨立性不斷提高。隨著身心發(fā)展的逐步成熟,小學生已逐步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別是到了少年初期,對教師、家長和其他成人的依賴不斷減少,獨立思考、獨立操作能力不斷提高,開始有主見起來。2、思維的批判性不斷提高。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對教師、家長和書本的依賴性比較強,認為只要書上寫的、老師家長講的都是正確的,都全盤接受。隨著各方面的逐步成熟,他們發(fā)現(xiàn)老師家長講的、書上寫的不一定合理和科學,開始批判地接受了,表現(xiàn)在學校,就是對老師上課
5、評頭品足。3、思維的深刻性不斷增強。低年級小學生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看問題比較淺,到了五六年級,便出現(xiàn)了初步的抽象思維,逐步能透過現(xiàn)象深入事物的本質,已能預見事物的結果。4、思維的發(fā)散性不斷增多。低年級小學生知識少,經(jīng)驗不足,方法欠缺,思維方式主要是求同思維。隨著知識經(jīng)驗的不斷增多,特別是從三四年級開始,他們已經(jīng)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由于受定勢和習慣的束縛較少,異想天開的新奇念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如果引導得法,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是比較快的,是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的最佳時機。5、思維的能動性不斷提高。小學低年級時,主動思維較少,大多是被動思維,也就是思考的問題都是由老師提出的。到了三四年級,特別是到了五六年級
6、,學生主動思維開始急劇增長。他們不斷認識到創(chuàng)造對象的作用、意義和價值,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意識日益濃厚。(三)該課題研究基于小學科學新課程的背景。每一個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時代的人,從小就明顯地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因此,從小就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于探究,熱愛科學,并樹立社會責任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1、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天資、興趣、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區(qū)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評
7、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2、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茖W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xiàn)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3、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
8、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4、科學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應選擇貼近兒童生活的、符合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趨勢的、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和有利于為他們的人生建造知識大廈永久基礎最必需的內容。這些內容需加強科學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強調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合。5、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這種開放性表現(xiàn)為課程在學習內容、活動組織、作業(yè)與練習、評價等方面應該給教師、學生提供
9、選擇的機會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使得課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經(jīng)驗背景的學生學習科學的需要。這種開放性還表現(xiàn)為,要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wǎng)絡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將學生的科學學習置于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xiàn)象的體驗,并豐富他們的學習經(jīng)歷。6、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評價指標應該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學素養(yǎng)的各個方面;評價方法應該是多樣的;評價主體則應包括教師、學生、家長等。從某一角度說,開展小學生科學小課題研究的實踐,是有效地改變僅以知識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拓
10、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的一種探索。 二、課題研究目標(一)總目標1、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廣泛的實踐探索,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品質。2、改變教師以往偏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尋找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抓手”,進而推進素質教育。3、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于記憶和理解,偏重于接受教師知識傳輸?shù)膶W習方式,幫助他們形成一種主動探求知識,并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4、真正讓學生學會體驗科學研究,形成一種有利于終身學習、發(fā)展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5、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
11、#160;(二)子目標1、課題前期:(1) 學生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2) 學生能根據(jù)假想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3) 學生能根據(jù)活動計劃寫出觀察日記及簡單的課題研究報告。 2、課題后期:(1) 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和現(xiàn)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2) 學生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示探究結果,進行交流,并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
12、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3) 學生能夠客觀地總結評價自己的課題,完整地完成課題。 三、課題研究方法學生“小課題”實踐是相對于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進行教育科研的“課題研究”而言的。小課題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的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從而使他們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有了切實的落腳點,讓學生進入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強調在學習活動展開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有助于探索研究的開放的情景和途徑,使學生圍繞某一主題活動主動地搜索信息、加工處理信息,并應用知識解,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它也說明了在學生中進行課題研究,課題
13、要小、針對性要強、范圍要小的特點。這是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培養(yǎng)科學精神的一種有效方法。根據(jù)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目標,綜合運用以下四種方法:1、行動研究法2、觀察法3、調查法4、經(jīng)驗總結法四、課題研究步驟本課題研究為期1年零8個月,自2004年1月2005年8月,共分三個階段。1、 準備階段(2004年1月2004年4月)學習有關的理論、查閱有關的資料,了解國內外本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進行初步的實驗操作,構建于課題相關的培養(yǎng)目標。2、 實施階段(2004年5月2005年6月)構建教學模式,組織實驗的實施。3、 總結階段(2005年7月2005年8月)進行實驗結果的測量和評價,提交研究報告,請上級專家
14、鑒定。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從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五、課題研究過程(一)研究前期及其輔導前期是小課題研究的起始階段?!傲己玫拈_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有的人說,做好了準備階段的工作就等于完成了一半的課題研究。在準備階段中,認真做好組織學生開展小課題活動流程的研究。1、確定課題學生選題應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生活,應體現(xiàn)自主性,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因此,在實施研究中,我們指導學生選題要遵循以下原則:(1) 選題應具有前瞻性。通常,很多學生在選題時只注意針對現(xiàn)在存在什么問題,就選題研究解決什么問題,卻很少考慮到解決這個問題對未來的意義,這就失去了課題研究的指導價值。因此,前
15、瞻性是選題的首要要求。譬如,白糖為什么會變黃這樣的選題沒有實質意義,缺乏前瞻性。(2)選題要體現(xiàn)生活性。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就是教育”。當代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fā)生在有意義的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fā)生密切關系時,才是有效的。因此,選題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從自身的真實的生活世界入手,做生活的有心人,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如看到同學們愛看動畫,就可以調查“動畫對學生成長的影響”,見到了人們亂穿馬路就引發(fā)“交通呼喚文明”的思考。(3)選題應具有實踐性。小課題研究是由小學生去實踐、完成的,因此,在選擇課題的時候最好不要選擇專業(yè)性較強的課題,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探究,如在教學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時,
16、學生對蠶寶寶的吃喝拉撒都很感興趣,于是我們便引導學生選取感興趣的某一方面進行研究,所以也就有了除了桑葉,蠶寶寶還吃別的葉子嗎?,蠶寶寶生病了怎么辦?等等生動的小課題。正因為這些小課題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淺顯易懂,這使得學生們非常具有成就感,從而更進一步激勵學生深入研究。 2、制定計劃研究方案是小課題順利開展的保證。教師要引導隊員搜集、吸收相關的有用信息,學習借鑒、遷移運用,輔導學生為自己的小課題制定一份具體實施計劃,明確每一階段的工作目標。簡要說來,寫明三項內容:(1)要研究什么?即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可以根據(jù)研究的目標,將研究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操作性很強
17、的探究活動方案。(2)怎樣研究?即研究過程的設計。包括研究的工作步驟、每個階段的目標任務和時間安排、研究的方法等。(3)預計最后的研究成果是什么?是調查報告、實驗報告還是小論文。3、搜集資料對于提出的問題,要以充實的事實求得解答或作出作品。這些“事實材料”的來源:(1)從讀書館、網(wǎng)絡或教師那里獲得。凡是有關的材料越充分越豐富越好,而且盡可能有對比資料,特別是各家之言,可從中作出歸納或選擇。如學生毛詩漫等的抗日戰(zhàn)爭的調查,從圖書館、網(wǎng)絡查閱大量資料,對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進行歸納。(2)社會調查。如學生朱致緯等的對社區(qū)衛(wèi)生環(huán)境污染的調查及治理,它是對自己社區(qū)的實地調查報告。(3)觀察。系統(tǒng)的有目的的觀
18、察。如學生陳穎的鳳仙花的成長,從強烈的好奇心引發(fā)觀察興趣,仔細觀察其短暫的生長過程,分“萌芽長出子葉長出真葉開花結果死亡”,寫得頗有意味。(4)實驗。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實驗、測量,記錄條件、過程、結論。學生王炎看著烏龜拉著玩具滿地跑,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烏龜力氣到底有多大?通過雌雄烏龜?shù)膶Ρ葘嶒?,竟然發(fā)現(xiàn)它最多能拉動相當于其自身重量的10倍多的物體,得出結果:烏龜真不愧為“超級大力士”。在實踐中,對于同一題目,不同的學生查找的資料也不同,閱讀的信息相差也較遠,出現(xiàn)了閱讀的層次性,能者多得,但是,他們都體會到搜集資料的重要性。通過查閱資料,研究“祖國的昨天、今天、明天”課題的學生了解了祖國從古到今
19、的紛繁變化,知道了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發(fā)展歷程;研究“只有一個地球”課題的學生從各種渠道搜尋、查閱,了解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環(huán)境污染數(shù)據(jù),足以震撼人心,警鐘長鳴;研究“花兒為什么會有紅、黃、藍等多種顏色?”學生通過各種百科全書找到花的顏色與色素、花青素、類胡蘿卜有關,而且還動手做小實驗。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們激發(fā)了深厚的閱讀興趣,啟迪了心智,創(chuàng)作欲望強烈。4、得出結論對搜集到的各種信息進行總結,對探究中的實驗結果或觀測記錄提出發(fā)展趨勢或變化規(guī)律。5、評價結果學生完成“小論文、小報告”,在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中比較各自的研究結果,或以圖代文,或數(shù)據(jù)戰(zhàn)士,或引經(jīng)論典開闊視野、展示自我,更對自己的研究結
20、果有了深層次的認識,能客觀地加以評價。當然,學生的這種評價是和他們的發(fā)展水平和掌握的科學知識相適應的。(二)實踐中期及其輔導(1)結合實際,反饋總結第一階段學生實踐情況。組織學生學習相關案例原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強調選題要重視擴展性。學生的小課題研究,學習空間之大,學習內容之廣,使學校教師的指導難以滿足其需要。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開發(fā)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廣大家長中蘊藏著寶貴的知識財富,家庭、社區(qū)、許多場所,是學生獲取研究資料的源泉,各行各業(yè)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舞臺,是研究性學習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在幫助學生選擇課題的時候可以適當考慮以上的因素,因為這樣可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拓寬學生
21、學習空間。學生經(jīng)驗介紹。我們分幾個主題請實踐前期做得較好的學生展示自己小課題,并簡單講述自己實施過程。a動物養(yǎng)殖方面。三年級夏園園同學講述自己在養(yǎng)蠶過程中出現(xiàn)桑葉供不應求的情況,從而探索蠶寶寶除了桑葉外還吃其他什么葉子,精心設計對比實驗,得出結論,寫出了除了桑葉,蠶寶寶還吃別的葉子嗎?片段如下:哎,真是急死我了!我好不容易向同學要來的一小袋桑葉吃完了!照蠶寶寶這樣的吃法,我要從哪里弄那么多的桑葉呢?我得到科學老師那里“求救”才行。老師說,除了桑葉,蠶能吃的葉子還有很多呢!如:生菜葉、白菜葉、萵筍葉不過,蠶寶寶最喜歡的還是吃桑葉。是嗎?我想做個小試驗,看看是不是這么回事!總結分析:桑葉、白菜和生
22、菜,蠶寶寶都喜歡吃。不過,情況也有所不同。綜合上面的記錄,我總結有這么幾點:1、吃桑葉的比吃白菜和生菜葉的要健壯,生長得也快一些,繭子也大一些。(說明絲也吐得多一些。)2、吃白菜葉的蠶寶寶死了一只,另一只也不怎么大。3、結合觀察記錄,查百科全書。書上說:“桑葉里含有大量的水分、豐富的蛋白質、糖類、脂肪、礦物質、纖維素和有機酸。蛋白質、糖類、脂肪和礦物質,是被蠶用來制造蠶絲用的?!?、據(jù)實驗二,蠶寶寶最喜歡吃桑葉。 b植物種植方面。我們讓學生在種植植物中學會觀察植物。譬如種植鳳仙花,我們就是讓學生去觀察鳳仙花的一生。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出了很多生動形象的觀察日記。
23、等待的心情2004年4月5日 星期一 晴 三(5)班 林舒佩星期四下午的科學課,我種了一盆鳳仙花。那天放學后,我回到家里,就已經(jīng)等不及了,我希望我種的鳳仙花能快快長大,長得美麗一些。這幾天,我都按時給它澆水,可鳳仙花太“無情”了,把我的苦心當成“耳邊鳳”,根本不起作用。我每天晚上入睡時,腦里還常常想著鳳仙花,有時還夢見鳳仙花發(fā)芽了,可是一醒來,卻空喜一場。哎,都快五天了!我的鳳仙花,你何時才能發(fā)芽呢?
24、160;鳳仙花終于土了2004年4月17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三(5)班 李依農同學們種的鳳仙花種子早就接二連三地探出了綠油油的小腦袋,可是我的鳳仙花種子盡是靜悄悄的躲在黑暗的泥土里,都半個月了,一點想出來的意思也沒有。我本以為鳳仙花的種子已經(jīng)凍死了。對它失去了信心,可不料,昨晚我在陽臺上無意間,看見了花盆里長出了三棵小草,走近一看“天??!我的鳳仙花終于出芽了!”真是遲來的好消息??! 種子發(fā)芽了2004年4月9日 星期五
25、 天氣:晴 三(3)班 葉志律今天下午放學一回家,我就趕緊跑到陽臺,看見種子發(fā)芽,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它的外形像豆芽,最頂端是青綠色的,中間有一點白色,下面又有一點淡黃色。奇怪的是,過了近2個小時后,我發(fā)現(xiàn)原來白色的部分和黃色的部分都變成了綠色,而且芽也也比起先長高了! 嫩綠色的真葉2004年4月20日 星期二 晴清早,我跑到書架上一看,哇,鳳仙花長出了一對嫩綠色的真葉。真葉現(xiàn)在還很小,和嫩葉剛好形成了一個“十”字形。真葉和嫩葉相比,嫩葉圓一些,沒有明顯的葉脈;而真
26、葉的葉子頭是尖的,葉的邊緣還有一些鋸齒。 三(5)班 周易鋮 2004年5月2日 星期日 天氣:晴鳳仙花和其他花一樣,有嫩葉和真葉,但有些人覺得它們沒什么區(qū)別,但只要你去仔細觀察,一定會有所發(fā)現(xiàn)。今天,我正在為鳳仙花澆水,突然,我的腦海中跳出了一個問題:嫩葉與真葉有什么不同?于是,我拿起放大鏡,尋找著答案。從形狀
27、上看,嫩葉是圓形的,而真葉是橢圓形的,而且一邊有點尖尖的;從顏色上看,嫩葉是淡綠色的,而真葉是綠色的;從外表上看,真葉的葉脈清晰一點,而且邊緣是鋸齒形的,從大小上看,真葉比嫩葉大。通過這次觀察,我不但找到了答案,還知道了怎樣分辨嫩葉與真葉。三(5)班 池一舫 c日常生活、身邊小事物方面。較多的學生對這兩方面比較感興趣,小課題大多涉及這兩方面。四年級李大可同學就向大家介紹了自己做的課題胖人問題。他從“引起肥胖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人算肥胖?肥胖是不是一種?。咳梭w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發(fā)胖?什么是兒童需要營養(yǎng)?肥胖小兒可以多吃零食少吃飯嗎?”一步一步分析、演繹,最后概括出少
28、年兒童正確、健康的飲食觀。葉紅豆同學也非常詳細地向大家介紹了她的關于“合理的早餐”的調查報告。片段如下:一、調查計劃(一)確定調查主題: 怎么樣的早餐最合理?(二)提出調查問題:1、早餐對人體有什么影響?2、早餐在什么時候吃最合適?3、早餐吃什么最合理?(三)確定調查對象:1、老、中、青三個年齡段人群。2、主任醫(yī)生、特級廚師、營養(yǎng)師等專家。3、有關報刊、書籍。(四)確立調查方法:1、問卷調查:對老、中、青三個年齡段人
29、群進行問卷調查。2、訪問調查:對幾位主任醫(yī)生、營養(yǎng)師等專家進行訪問調查。3、資料調查:查找有關書籍、資料進行資料調查。(五)制定調查步驟:1、根據(jù)自己提出的問題設計問卷調查表。(附表1)2、利用春節(jié)拜年、吃正月酒的機會進行問卷調查。3、對問卷結果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4、在家長幫助下走訪各類專家。5、去書店、圖書館以及網(wǎng)上搜集相關資料。6、匯總所有的調查材料,寫出調查總結和收獲體會。二、調查過程(一)調查地點: 阿外樓酒店、景山賓館、瑪利朗快餐店、松臺廣場、溫州電業(yè)局、溫州醫(yī)學院、溫州第一醫(yī)院、溫州第三醫(yī)院、市實驗中學、廣場路小學、滄河小學、自己家和親戚朋友家。(
30、二)調查時間:2月12日-3月1日陸續(xù)對老、中、青三類人群進行調查。2月21日采訪專家黃建平醫(yī)生2月25日采訪專家余清2月28日采訪專家陳玉萍。2月25日-3月2日查找資料,統(tǒng)計數(shù)據(jù)。3月8日3月10日寫調查報告。3月10日3月15日修改調查報告。三、調查結果:問卷調查結果:2月12日-3月1日,總共發(fā)放100張調查卷,收回86張。其中10-28歲的35張,35-49歲的40張,50-68歲的11張。早 餐 情 況 調 查 統(tǒng) 計 表(附表2)師生共同探討課題實施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從而尋求解決辦法。(2)多種途徑發(fā)動學生參與課題利用課堂鼓勵學生全面參與小課題研究。在科學三上教學中有“植物的一生
31、”和“動物的生命周期”兩單元。我們結合課堂教學,鼓勵全體學生開展養(yǎng)蠶和養(yǎng)鳳仙花活動,并將養(yǎng)殖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寫出觀察日記。例如,馮添添同學在日記中寫到:“蠶寶寶的“脖子”上有一個()的標記,就像數(shù)學里面學的小括號。難道蠶寶寶也要學數(shù)學?這個“( )”形的標記到底有什么用啊?” 又如葉志律同學在日子里寫到:“今天,我正在為鳳仙花澆水,突然,我的腦海中跳出了一個問題:嫩葉與真葉有什么不同?于是,我拿起放大鏡,尋找著答案。從形狀上看,芽葉是圓形的,而真葉是橢圓形的,而且一邊有點尖尖的;從顏色上看,芽葉是淡綠色的,而真葉是綠色的;從外表上看,真葉的葉脈清晰一點,而且邊是齒形的;從大小上看,真
32、葉比芽葉大。從厚薄上看,芽葉摸過去厚一點,而真葉有點薄,我都不敢太用力了?!崩眉倨诎l(fā)動學生積極參與,獲取家庭、社會的支持。我們在2004年暑假和2005年寒假分別向學生分發(fā)開展小學科學小課題研究比賽的通知。要求學生在假期里從自身的真實的生活世界入手,做生活的有心人,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如四(2)班同學利用暑期組成課題小組,分工合作,制定調查計劃,擬訂調查問卷,進行采訪,完成了小學生的暑假生活調查報告。在調查報告最后他們向家長、老師提出建議:“你們應該使孩子的暑假勞逸結合,選擇補習班也要考慮孩子們的興趣和愛好,使其快樂學習。盡量安排孩子們參加一些趣味性較強,又有意義的,如夏令營等社會活動,使孩
33、子們的暑假生活充滿樂趣。也應該多陪陪孩子,比如和孩子一起看看書、給孩子講講故事、和孩子玩玩游戲等等。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跟孩子們出去旅游,既使孩子們能夠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又能使孩子們開開眼界。老師也該盡量少布置點兒作業(yè),讓孩子減輕壓力,多布置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這樣,孩子們的暑假才會豐富多彩?!崩玫诙n堂精心指導小課題研究。在每周星期二下午第二節(jié)課后我們組織部分學生進行專門輔導,一起合作寫出了君子蘭怎么了、為什么螞蟻不會迷路、水域的污染和保護等文章。在為什么螞蟻不會迷路中黃凱同學抓住螞蟻的一個特性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我們和學生一起尋找資料,得出科學的結論。片段如下:我觀察螞蟻在樹
34、干或地面上川流不息的忙于搬運食物的時候,它們總是沿著一條從蟻穴到食物的固定路線來搬運。那么為它們?yōu)槭裁床粫诔惭ê褪吃粗g的道路上迷路呢?愿來螞蟻的腹部末端有一些開放的腺體,能分泌一種叫信息素的化學物質。螞蟻在外出覓食時,總是在一段路就把一小滴信息素留在路上。這樣,不管走多遠路都不會迷路的。外出覓食的工蟻,一旦找到美味的食物,便沿著原路回來召喚其他的螞蟻前來搬運,沿著這條路來回搬運食物的螞蟻多了,信息素也就越來越多,氣味也越來越濃,漸漸的行成了一條寬達幾厘米的大道。如果有人在這條道路上用新鮮的泥土把它覆蓋上,螞蟻們就會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利用??x書樂等載體激勵學生參與小課題研究。在
35、讀書樂中開辟“科學小羅盤”欄目,在前言中我們就寫到:“同學們,你是不是把寫科學小論文看得很神秘,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那你就錯了!我們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寫科學小論文雖然是一件很艱辛的工作,卻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我們以此鼓勵學生多投稿。譬如在“小小探索者”版塊,我們曾刊登過為什么螞蟻不會迷路、文竹為什么會快速產(chǎn)生枯葉、海水是咸的,海魚為什么不是咸的等文章??沁@些優(yōu)秀的學生文章,既作為典范,也作為一種激勵方式。此外,我們也推薦學生的一些小課題研究報告到其他教育刊物上。(3)多種方式組織學生開展科學小課題實踐。我們在第一階段學生個人小課題
36、研究基礎上,堅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自由選擇組合方式,輔導員老師適當調配的做法。隊員自己推選研究和組織能力較強的隊員為組長,聘請指導(輔導)老師。按組合方式按研究時間安排1、學生個人科學課題短期課題(35天)3、小組合作式科學課題3、師生互動式科學課題長期課題(兩周一個月)4、班級協(xié)作式科學課題 如開展研討課,促進學生全班協(xié)作式科學課題。何靜老師在教授小學常識第冊的火山和地震改編整合課地震的研究時,老師在上課前給學生提出了研究任務。課件的任務欄清楚的標明角色任務:“為使我們此次的研究工作能順利地進行,請記?。汉献鹘涣鳌C课谎芯?/p>
37、小組成員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地震學家、抗震建筑學家或者地震防救中心專家組,分別對地震進行研究,最后用自己的語言形成的研究小報告。如果研究報告中有動畫文件,建議用powerpoint或網(wǎng)頁等來完成制作?!痹谌蝿諜诶?,老師還明確地指出:研究任務時要時刻不忘“合作”和“交流”。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給學生極大的自主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自己的角色。之后,學生便開始自己的網(wǎng)絡探究工作。學生分成四個行動小組,各小組組內自行分工,共同完成研究任務。經(jīng)過兩個多星期的準備,學生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并用自制課件在研討課上展示交流。(三)總結階段及其輔導小學生科學小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是收獲研究成果的階
38、段??偨Y階段的任務是對研究的全程和結果,進行深入的理性思考,通過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判斷與推理,從而收獲研究成果。與前兩個研究階段一樣,在總結階段中,也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1)學會分析思考,進行全面總結;(2)處理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3)開展結題評價,組織交流研討。1、學會分析思考,進行全面總結。全面總結就是回顧研究的全過程,利用研究中獲得的全部資料,總結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客觀的規(guī)律。課題研究的總結,要圍繞以下三個關鍵性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1)本小課題研究計劃中的研究目標達到了嗎?(2)本小課題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學,是否規(guī)范?(3)本小課題研究積累了什么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39、?提出了什么設想?得出了哪些結論?有哪些收獲?有什么不足和問題?2、處理研究成果,規(guī)范研究報告的撰寫。研究報告是小課題研究的結題總報告,是課題研究成果的集中代表,也是作為評價、鑒定的主要依據(jù)。因此,輔導員老師要引導隊員學會整理資料、加工處理信息,學會以科學規(guī)范而又恰當?shù)姆绞奖磉_研究成果,撰寫好研究報告。研究報告一般應由以下四方面組成:(1)研究概況介紹課題研究的背景、由來和設想,簡要說明研究的目標、研究的計劃與實施的過程。介紹研究的對象、研究的方法與課題組的主要活動。(2)研究成果介紹課題研究取得的各種成果,包括各種觀察、實驗與調查數(shù)據(jù),階段性成果與最終成果。(3)研究結論研究結論是研究報告的
40、核心部分,是理論升華的結晶,每一點結論的文字簡要準確,既以事實作論據(jù),又以理論作解說。(4) 存在問題反思研究過程中的不足與研究方法的不足,提出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六、課題研究效果的測量分析通過一年多的研究實踐,最終目的是期望獲得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從以下兩方面測量學生的反饋信息,以了解實驗效果。階 段喜歡人數(shù)較喜歡人數(shù)不喜歡人數(shù)研究前期103人262人212人研究后期278人195人104人
41、 (一)學生研究課題的積極性。(參與調查人數(shù)577人)從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研究前后期學生對小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明顯發(fā)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做小課題研究(二)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得到極大鍛煉。 為了了解課題研究前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變化,我們采用了威廉斯創(chuàng)造力傾向量表,從四、五年級各隨意抽取學生50名,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進行測量。前測時間:2004年5月20日,后測時間:2005年5月10日。測量結果表述如下:威廉斯創(chuàng)造力傾向測量統(tǒng)計年 級冒險性30(優(yōu)秀人數(shù))好奇性36(優(yōu)秀人數(shù))想象力35(優(yōu)秀人數(shù))挑戰(zhàn)性>32(優(yōu)秀人數(shù))前后前后前
42、后前后四年級1913411744939五年級311164017451343 從上表的統(tǒng)計結果看,開展課題研究后,富于冒險性,愿意接受新事物挑戰(zhàn)的學生數(shù)有了明顯的增加,特別是好奇性和想象力兩項測評分值為優(yōu)的學生數(shù)更是有了顯著增多。七、課題研究成果經(jīng)過一年多的實驗與探索,“小學生科學小課題研究的實踐”實驗已經(jīng)初步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實驗結果表明:在科學教學中,組織學生做科學小課題能激發(fā)學習科學的興趣,有利于調動積極性,更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挖掘,為學生拓寬生活體驗的渠道,使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學習和研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一)小課題研究激發(fā)了學生生活的熱情
43、,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研究過程中,必然涉及社會問題。研究目的就是推進社會的進步,這樣講,似乎有些夸大,其實不然,從小進行“科學研究”,接納自然、社會和人的意義與價值的熏陶,將對其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人生觀大有幫助。學生主動承擔課題研究,感受到自身肩負的責任,就會產(chǎn)生一種學習的內驅力。如今學生的課題涵蓋天文地理,可愛的動物,美麗的地球,神秘的海底世界,家鄉(xiāng)的變化甚至樓下的污水處都成了他們討論的熱點,孩子們多途徑搜集、整理資料,掌握了大量課本以外的知識,展示、交流、答辯促進了溝通,更讓學生學會了與他人,與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相處。稚氣的語言里流露出對生活美好的情感,社會責任感在
44、這里得到升華。如學生趙夏婷婷在節(jié)約用水從我做起中呼吁:“節(jié)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加強用水設備管理,堵塞水的跑、冒、滴、漏?!庇秩鐝埾彝瑢W在完成揭開蜻蜓死亡真正原因一文后,就有體會:“蜻蜓是一種益蟲,還是捕蟲的能手,保護蜻蜓是我們每個小學生都應該做到的。我要把保護蜻蜓的好處向大家宣傳,特別是小學生,不要去捉蜻蜓,傷害幼小的生命。我要向社會上宣傳,讓大家知道人與蜻蜓的密切關系。(二)小課題研究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究探索的體驗,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小課題研究注重讓學生把知識綜合運用到科學探究的實踐中去,親歷運用知識、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深切的體驗,產(chǎn)生積極情感,激發(fā)科學探究的欲望。
45、在學生做課題的過程中,從觀察、實踐、查詢、閱讀以及找觀點、寫文章始終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去篩選材料,去決定研究方向,無不體驗到研究的樂趣。如學生黃迎峰在選定小胖子為什么越來越多課題后,便制定研究計劃,向周圍的同學進行采訪,查閱資料,詢問醫(yī)生,思考分析,研究飲食與肥胖的關系,研究偏食對身體的危害,研究不良飲食習慣對身體的危害,最后撰寫成調查報告。學生通過實踐體驗,不知不覺中在心理態(tài)度、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些人的發(fā)展最深層的認識上有所長進。另一方面,“減負”的負面影響曾一度困擾著家長和教師,作業(yè)少了,課余時間孩子經(jīng)常到游戲廳玩耍等。有了小課題研究,孩子整天忙著上網(wǎng)找資料,多途徑搜集、整理資料,精神生
46、活向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fā)展。(三)小課題研究使學生在探究中學會了學習,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周末,利用寒暑假開放的的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了“活”的更廣闊的求知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自主學習、自主探索、施展才華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這些開放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激發(fā)已有的知識儲存,學習并掌握一些研究的科學方法和技能,形成獲取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池一舫同學在養(yǎng)植鳳仙花的過程中,提出了“中午能不能給花澆水”,然后通過對比研究,觀察實驗,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又如學生陳詩雨的課題中小學生的睡眠生活,她通過課題設計,尋找資料,動手實驗,社會調查等親身實踐,獲得了對社會的直接感
47、受,在研究中,試圖綜合已有的知識來解決正在研究的問題,知識在他們的眼中不再是孤立的,互不聯(lián)系的,而是相互間有不可分的關系,能夠在解決。(四)小課題研究使學生學會了合作與分享。與學科教學相比,小課題研究首先讓學生面臨的就是組員間的合作,共同的課題,不同的分工,資料的互為補充,甚至階段性的結題都離不開集體智慧的結晶。學生為了完成課題研究,小組成員有一定的分工,有摘抄的,有采訪的,有上網(wǎng)查資料的,為了集體的利益學生學會了團結合作,相互體諒,在研究的過程中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如學生在研究地震中進行了很好的分工,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統(tǒng)籌合作。又如學生葉紅豆、朱谷憶合作完成的人類的朋友海豹,令人贊不絕口,她們一起在書上尋找海豹的足跡,一起在網(wǎng)絡搜尋海豹的蹤影,一起整理資料,一起排版設計,找到資料時歡呼雀躍,了解了海豹的悲慘命運時,傷心難過,她們共同品嘗了失敗的滋味,也分享了成功的喜悅。當一本頗有分量的精美的歸納性研究報告出爐時,孩子的成就是不言而喻的。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積極的合作,他們不僅與同學,還與老師、與家長或社會人士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一起收集實證資料,一起觀察事物,合作完成實驗從研究報告的字里行間都隱約透露著這種喜人的合作精神,這無疑對于學生交流與分享研究的信息、創(chuàng)意與成果,養(yǎng)成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是分不開的。(五)小課題題研究培養(yǎng)了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文化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合作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版新型建筑材料鋁合金模板施工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燈具音響設備研發(fā)與銷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承包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合同3篇
- 2025年度煤礦企業(yè)員工勞動合同范本(含試用期管理規(guī)定)4篇
- 專業(yè)高速救援工作人員服務協(xié)議規(guī)范示例一
- 二零二五版珠寶首飾抵押典當合同范本3篇
- 精細化2025年度獨立董事履職責任與權益保障協(xié)議2篇
- 2025年度智能硬件ODM合作協(xié)議模板3篇
- 第七單元第 24 課 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冊歷史同步說課稿(部編版)
- 2024年海口市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綜合能力測試題及答案1套
- 六年級數(shù)學質量分析及改進措施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口算題卡打印
- 2024年中科院心理咨詢師新教材各單元考試題庫大全-下(多選題部分)
- 真人cs基于信號發(fā)射的激光武器設計
- 【閱讀提升】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閱讀要素解析 類文閱讀課外閱讀過關(含答案)
- 四年級上冊遞等式計算練習200題及答案
- 法院后勤部門述職報告
- 2024年國信證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道醫(yī)館可行性報告
- 仙家送錢表文-文字打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