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當代文學史復習資料2018年2月8日第1頁文學史名詞解釋1 1、 “雙百”方針19561956 年 5 5 月 2 2 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要在文藝界和科學界實行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1 1 分)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的陸定一于 19561956 年 5 5 月2626 日在中南海專門向有關人士作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報告。(1 1 分)在談到文學藝術時,陸定一對這一方針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闡述?!鞍倩R 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簡稱“雙百”方針,其具體內容按照陸定一的解釋是:“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fā)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2 2 分)“雙百”方針對發(fā)
2、揚學術民主與藝術民主,對繁榮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科學 文化事業(yè),具有重要作用。(1 1 分)2 2、 第一次文代會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簡稱第一次文代會。(1 1 分)1949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來自解放區(qū)和國統(tǒng)區(qū)的文藝工作者代表會師北平, 于 7 7月 2 2 日至 1919 日舉行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1 1 分)在這次大 會上周恩來作了長篇政治報告。郭沫若、茅盾、周揚、傅鐘分別作了為建 設新中國的人民文藝而奮斗、 在反動派壓迫下的斗爭和發(fā)展的革命文藝、新的人民文藝 、關于部隊文藝工作的報告,介紹和論述了國統(tǒng)區(qū)、解放 區(qū)、部隊的文藝運動情況,建立了全國
3、性的文藝組織。(1 1 分)這些報告和大會代表們的發(fā)言一致確認: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講話 是指導新中 國文藝工作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的文藝為人民大眾首先是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 成為新中國文藝運動的總方向。(1 1 分)與會代表達成的這一共識,也就為新中國 當代文學的批評理論及創(chuàng)作確立了基調。這次會議的召開,它在中國當代文學史、藝術史和其他專史上都應占有一定 的位置,標志著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結束,中國當代文學的開始。(1 1 分)3 3、 新寫實小說“新寫實主義”是開端于8 80 0 年代后期的一種小說思潮, 在9 90 0年代的文學格 局中,新寫實小說在其初期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1
4、1 分)新寫實“不同于歷史上已有的現(xiàn)實主義,也不同于現(xiàn)代主義先鋒派文學, 而是近幾年小說創(chuàng)作低谷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文學傾向”。它們“仍以寫實為主要特征,特別注重現(xiàn)實生活原生態(tài)的還原,真誠直面現(xiàn)實,直面人生。雖然從總體 的文學精神來看新寫實小說仍可歸為現(xiàn)實主義的大范疇,但無疑具有了一種新的 開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鑒現(xiàn)代主義各流派在藝術上的長處”。(4 4 分)4 4、第四次全國文代會19791979 年 1010 月 3030 日-11-11 月 6 6 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在北 京召開其主要內容是:第一,肯定了“十七年”文藝路線基本是正確的。第二,重點闡述了新時期文藝如何更
5、好地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問題。第三, 對文藝發(fā)展的道路作了明確指示。 要求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地在人民 的生 活中汲取素材、主題、情節(jié)、語言、詩情和畫意,用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奮發(fā) 精神來哺育自己,這就是我們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根本道路。”第四,闡述了發(fā)展新時期文藝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措施,以及黨領導文藝工 作的正確方法。 認為文藝是一種“復雜的精神勞動, 非常需要文藝家發(fā)揮個人的 創(chuàng)造精神。寫什么和怎樣寫,只能由文藝家在藝術實踐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決。 在這方面不要橫加干涉?!钡?頁第四次文代會標志著社會主義文學藝術繁榮發(fā)展的新時期已經開始,對文藝 事業(yè)的進一步繁榮昌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5
6、 5、“三突出”原則這是由于會泳提出、后來經過姚文元改定的所謂創(chuàng)作原則:“在所有人物中 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實踐證明這是違背文學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幫派文學創(chuàng)作原則,曾對中國當代文學造成廣泛而不良的影響。6 6 革命樣板戲是建國后一體化文學體制下戲曲革命化的極端產物。(1 1 分)代表劇目有沙家濱等。革命樣板戲的創(chuàng)作理論中體現(xiàn)了一元化的毛澤東革命文藝路線、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則。(2 2 分)革命樣板戲雖然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導致了 文革文藝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機械復制現(xiàn)象,從
7、而基本上閹割了藝術創(chuàng)造的生 命力,直接阻礙和破壞了新中國文學和文藝的發(fā)展。(1 1 分)7 7、 第四種劇本是劇作家劉川對 19561956 年前后出現(xiàn)在中國劇壇的一批戲劇的概括。 這些劇本突 破了當時劇壇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而顯示出某些特色。被稱作“第 四種劇本”的,主要有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簫橫吹。此外,李超 的開會忙等劇作,因其相似的創(chuàng)作傾向,也被看作是“第四種劇本”。8 8、 “傷痕”文學是打到“四人幫”后出現(xiàn)的第一個文學思潮(1 1 分),主要表現(xiàn)在“文革” 時期受到摧殘的人們的遭遇和創(chuàng)傷(1 1 分),以劉心武的班主任為標志,由 盧新華的傷痕而得名。(1 1 分),代
8、表作家還有諶容的人到中年等。傷 痕文學以寫真實為特征,對文學恢復現(xiàn)實主義精神傳統(tǒng)具有積極的作用。(1 1 分)、 反思文學繼傷痕文學之后出現(xiàn)在當代文壇上的又一文學現(xiàn)象, 從政治、社會層面上還原“文革”的荒謬本質,從一般地揭示社會謬誤上升到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比之傷痕文學,其目光更為深邃、清醒,主題更為深刻,帶有更強的理性色彩。代表 作主要有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古華的芙蓉鎮(zhèn)等。1010、尋根文學尋根文學以現(xiàn)代意識觀照現(xiàn)實和歷史,反思傳統(tǒng)文化,重鑄民族靈魂,在表 現(xiàn)手段上既有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手法,又運用現(xiàn)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 豐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蘊。代表作品有韓少功的爸爸爸等。1111
9、、先鋒小說指 8080 年代中后期文壇上出現(xiàn)的注重創(chuàng)新、大膽超越傳統(tǒng)、強調藝術性的創(chuàng)作群體。先鋒小說對敘述方式和語言形式進行了大膽探索,以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為開端,其主要代表作家是馬原、余華、北村等。1212、新歷史主義”小說新歷史小說中的“歷史”,是指無法指認、沒有具體時間背景的“歷史”,是一種主觀現(xiàn)象中的虛擬“歷史”, 它在小說中更多地是被精神化、 情緒化和象 征化了的,而當它作為人類生存處境的象征時,甚至具備了濃厚的現(xiàn)實意義。女口: 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米、余華的呼喊與細語等小說。1313、歸來詩人第3頁隨著一批批冤假錯案的平反,詩壇出現(xiàn)了一個龐大的“歸來”詩人群。他們 包括“七月”派詩
10、人綠原、牛漢等,在“反右派”斗爭中被處置的詩人艾青、公 劉、邵燕祥、流沙河等也包括 5050 年代退出詩壇的九葉詩人。他們特別關心社會 問題,在詩歌內容的歷史反思與藝術的個性化方面,為詩歌的發(fā)展作出了探索。1414、朦朧詩朦朧詩派興起于 2020 世紀 7070 年代初,是伴隨著文學全面復蘇出現(xiàn)的一個新的 詩歌藝術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當時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一統(tǒng)詩壇的 局面,為詩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時也給新時期文學帶來了一次意義深遠的變 革。(2 2 分)北島、顧城、舒婷等是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1 1 分)他們在詩中 對現(xiàn)實意識進行思考。(1 1 分)1515、第三代詩人8080
11、年代中后期出現(xiàn), 也被稱為“新時代詩人”, “后新詩潮”, “后朦朧詩”。“第三代詩人”試圖反叛和超越朦朧詩,重建一種詩歌精神,這種精神不是英雄 悲劇的崇高、理性自我的莊嚴、人道主義的感傷,而是建立在普通人平淡無奇的 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中的個體的感性生命體驗。于是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成 為后新詩潮的總體特征。體現(xiàn)在語言實踐方面,則具有反意象、反修辭和口語化 的特點。代表作品有:韓東的有關大雁塔,于堅的感謝父親等。1616、探索戲劇探索戲劇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現(xiàn)實主義的原則之下合理地借用現(xiàn)代派戲 劇的技巧,豐富了現(xiàn)實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推動了現(xiàn)實主義戲劇的發(fā)展,如:屋外有熱流、絕對信號等。第二類是
12、在主流戲劇類型之外,充分借鑒現(xiàn)代主 義的戲劇探索,無場次、多聲部組合式、小說式結構、寫意劇等,如野人、魔方等都屬于此類。1717、現(xiàn)實主義沖擊波指的是現(xiàn)實主義小說創(chuàng)作, 在 9090 年代中期之后由于河北的“三駕馬車”一 談歌、何中、關仁山一的崛起而進入一個新階段, 被人稱為“現(xiàn)實主義沖擊波”。1818、女性主義小說指 8080 年代中期以后出現(xiàn)的我國女性作家描寫女性獨特的社會、情感經歷、 帶有鮮明的女性性別特征小說。對女性的自我認同與男權話語的抗拒是其中新價 值取向。代表作家有陳染等。1919、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這一概念來源于蘇聯(lián)、19531953 年 9 9 月第二次全國文代
13、會將 其確定為我國文藝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最高準則。(2 2 分)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主要內容 有三個方面:一是要求藝術家從現(xiàn)實的革命發(fā)展中真實地、歷史地和具體地去描 寫現(xiàn)實;二是藝術描寫的真實性;三是用社會主義精神從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勞動 人民。(3 3 分)2020、茶館是老舍在新中國成立后戲劇創(chuàng)作的精品,它不僅是老舍戲劇的代表作,也是 中國當代戲劇的經典之作,同時是北京人藝劇院演劇藝術的卓越代表。(2 2 分)茶館的藝術構思很獨特,它的重要特征表現(xiàn)為使用了 “反描法”、“側面透露法”以及“人像展覽法”方法。在藝術結構上則采用了縱橫交錯、虛實結合的“坐標式”結構。(3 3 分)2121、 隨想錄這是巴金
14、的晚年之作。作者以時間為序將其編為隨想錄。隨想錄是第4頁作家叩問、探索、總結歷史之旅與新路歷程的實錄, 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內 容和獨特的文體意義,成為新時期重要的散文創(chuàng)作成果之一。2222、 知青文學“知青”出身的作家, 是 8080 年代文學的重要支柱。 他們的創(chuàng)作, 在當時獲得 “知青文學”的命名。第一,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 第二,作品的內容, 主要有關“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 但也包括他們后來 的生活道路,如返城以后的情況。2424、 文化散文文化散文作為一股文學思潮形成并逐漸成熟于 8080 年代后期至 9090 年代初期, 是9090 年代“散文熱”
15、中最重要的表現(xiàn)領域。(1 1 分)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創(chuàng)作主 體寫作時采用一種文化視角,“以二十世紀人文科學和藝術哲學的最新成果為觀 察工具,避免先賢們的偏頗,文化批判鞭僻入里”,使散文寫作“攀上了一個新 的思想高度和深度”。(2 2 分)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2525、 “兩結合”在當代文學中,兩結合指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革命的 現(xiàn)實主義是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生 活、表現(xiàn)生活。革命浪漫主義是在現(xiàn)實的基礎上, 用想象夸張表現(xiàn)崇高的革命理 想,以鼓舞人民的斗志,抒發(fā)政治理想。2626、 開拓者家族開拓者家族是蔣子龍在小說中塑造的系
16、列人物形象,具有相似的思想風貌和 主導性格,是一群積極投身于改革大潮中的當代英雄。如:喬光樸、車篷寬、解 凈、牛宏、武耕新等。2727、 “三紅一青一創(chuàng)”“三紅一青一創(chuàng)”指紅日、紅巖、紅旗譜、青春之歌和創(chuàng) 業(yè)史這四部作品。(2 2 分)這些文學作品都是以 19191919 年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 到 1941949 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段歷史生活為題材,并且在主流意識形態(tài)關于這段 歷史“本質規(guī)律”的規(guī)范性理論指導下,按照主流文學話語的創(chuàng)作規(guī)范敘述這段 歷史生活的。(2 2分)這些小說具有鮮明的形態(tài)特征,并呈現(xiàn)出高度同一性的審 美形態(tài)。(1 1 分)第5頁二、文學史簡答題1 1、 以百合花為例,談
17、談茹志娟小說的藝術特色。1取材和切入生活的角度別致:不正面寫戰(zhàn)爭或社會主義的建設生活, 而 以其為背景,著力揭示戰(zhàn)士和群眾的美麗心靈。2塑造的人物多不是高大英雄,而是平凡的、成長中的人,又多為女性; 善于把握人物內心世界的一起伏、一回旋,并以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予以表現(xiàn)。3具有一股濃濃的抒情味:善用第一人稱敘事,便于抒情。4風格:在俊逸中透露出鋒芒,委婉中隱含著剛勁。(須結合百合花分析)2 2、 以受戒等為例,談談汪曾祺小說的散文化和詩化特征。1淡化情節(jié),以散文隨筆的筆調,娓娓敘說著一個個優(yōu)美動人的小故事。2寓人生哲理于凡人小事之中,寓真善美于平庸瑣碎的事件描寫之中, 平和 淡泊,意味無窮。3詩化的
18、小說語言,簡潔明快、紆徐平淡,流暢自然,生動傳神。如:受 戒中明海與小英子的對話。3 3、 陳奐生形象陳奐生是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勤勞善良、質樸節(jié)儉、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 老一代農民。 陳奐生的性格典型地表現(xiàn)了中國廣大的農民階層身上存在的復雜的 精神現(xiàn)象。他的形象是一幅處于軟弱地位沒有自主權的同時物質精神又發(fā)生了一 定變化的農民的畫像,是歷史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變革相交融的社會現(xiàn)象的文學典型。具 體而言,包括兩點:第一,反映了新時期農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巨大變化。第二,表現(xiàn)了封建意識、極左路線危害的嚴重性和改造國民的艱巨性。4 4、 創(chuàng)業(yè)史梁三老漢形象及其典型意義梁三老漢是創(chuàng)業(yè)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國老一
19、代農民的典型。在舊社會他 經歷了發(fā)家成夢的辛酸史,解放后他憑直覺感激新社會給他帶來新的希望, 但這 希望不僅僅是做一個三合頭瓦房院的長者。作為背負著幾千年私有觀念的小生產 者,他傾向于個人發(fā)家致富。當梁生寶不愿聽從他的安排而組織起互助組時, 他 便自發(fā)的反對集體事業(yè),同妻子大吵,發(fā)泄對自己兒子的不滿,暴露了自私、落 后、狹隘、保守地小生產者意識。(2 2 分)同時,他 2 2 又具有普通農民勤勞、善 良、樸實的品質。土地的獲得,痛苦的回憶,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 上接近梁生寶及其所從事的事業(yè)。(2 2 分)其性格具有明顯的兩重性,是一位動 搖于集體致富與個人發(fā)家致富兩套道路中間的人物。
20、從這個形象的塑造中,我們 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一個真正的中國農民性格的本質內容。梁三老漢精神世界的復雜性,是老一代中國農民的藝術寫照,具有典型意義。(3 3 分)5 5、 紅旗譜中朱老忠形象及其意義第一,家族乃至階級的世仇,孕育了他強烈的反抗性。第二,2020 余年闖蕩江湖的傳奇經歷,造就了他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義性。 第三,不尋常的人生磨難,曲折的斗爭歷程,使他逐漸加深了對現(xiàn)實生活的 認識,養(yǎng)成了“出水才看兩腿泥”的堅韌性。朱老忠形象突出的性格特點是他的階級性、民族性、時代性。階級性表現(xiàn)為他的愛憎分明。民族性表現(xiàn)為:豪爽、講義氣。 時代性表現(xiàn) 為他思想的與時俱進。5 5、紅旗譜鮮明的民族風格第
21、6頁(1 1) 紅旗譜在藝術上重視文學的民族形式。(2 2) 刻畫人物形象,既采用白描手法,讓人物自身的言行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又 適當吸收了西方小說心理描寫細膩的長處(3 3) 在語言方面,小說從詞匯到語法、都注意語言的個性化、口語化、生活化. .(4 4) 小說還注意描寫中國北方農村的風俗畫與風景畫。7 7、 青春之歌中林道靜的形象意義作者通過林道靜這一人物的性格發(fā)展,揭示了舊中國知識分子走向革命道路 的主要特點:他們接受革命常常是從個人遭遇和理論認識開始的, 他們從民族矛 盾進而認識階級矛盾,從求個人解放到爭民族解放,從個人奮斗、幻想個人英雄 式的事業(yè),到參加集體的階級斗爭、革命的英雄主義;
22、從對勞動人民自上而下的 人道主義同情到同呼吸共命運的階級感情。并且,作品通過林道靜的“成長”來 指認知識分子唯一的出路。8 8、 楊朔散文特色:代表作品有荔枝蜜1 1 、力圖選用各種題材表現(xiàn)生活的激流和時代的風貌。2 2、講究藝術構思: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寓大于小,寓遠于近。3 3、注意創(chuàng)造詩的意境:借景抒情。4 4、講究藝術結構:曲徑通幽,卒章顯志??傊?,他善于從一切事物中發(fā)掘出宏大的政治意義,喜歡用“寓意”的手法。9 9、 秦牧散文創(chuàng)作特色:1 1 、熔知識性與思想性于一爐。2 2、把“形散”與“神聚”結合起來。做到寓控制于放縱。(形散神聚)3 3、 富有情趣和幽默感。4 4 、語言流利酣
23、暢,凝煉生動,富有親切感。1010、馬原小說的敘事的特點(1 1)將小說完全視為語言的游戲, 切斷了通往意義和價值的道路。 如把作者 自己引入作品,基本語式是“我就是那個叫做馬原的漢子”一一虛構(2 2)“元小說”敘事手法;將敘事過程納入敘事之中。(3 3)敘述的平面化和故事的拼接性疊紙鷂的三種方法1111、新寫實小說的審美特征新寫實小說的作者大都具有反英雄、 反典型的意識,他們力圖表現(xiàn)普通人物、 下層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擁有著原動的活潑的生命力。他們所表現(xiàn)的內容 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經歷或遭遇的東西,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人情世 故、喜怒哀樂都在新寫實小說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2 2
24、分)新寫實小說與以 往的寫實小說的最大的一個區(qū)別是作家審美態(tài)度的客觀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 力。新寫實在敘事時多以非典型、無必然聯(lián)系的“生活流”的寫作方式為主,讓 人物、事件、場景按照生活的本來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現(xiàn), 于是,在新寫實小說中, 既無駭人聽聞情感對生活原相的過度干預。 于是,新寫實小說往往不存在一個貫 穿于故事始終的中心情節(jié),而多半是有一些散落的瑣碎故事拼接而成的。(5 5 分)1313、白鹿原中白嘉軒的形象(1 1)是農耕社會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2 2) 強烈而鮮明的族長意識仁愛的長者、嚴酷的家長。 (3 3)把“耕讀傳家”視為治家、治族的辦法與策略。1414
25、、9090 年代小說的藝術特征1.1.注重對現(xiàn)實生存狀態(tài)的展示,采取日?;瘮⑹龇绞?;第7頁2.2.注重個體經驗和個體特征的呈現(xiàn);3.3.尋求多種藝術樣式、手法的融合,呈現(xiàn)出自覺的文體意識;4.4.重視民間和傳統(tǒng)審美趣味的回歸。1515、簡述莫言紅高粱的藝術創(chuàng)新:1情節(jié)結構的非邏輯化。敘述人稱的自由轉換。獨特的悲劇美感。瑰麗神奇的語言。1616、高加林人生的悲劇性(一) 、事業(yè)上的悲劇。在工作中,他兢兢業(yè)業(yè),一帆風順。然而,他得罪 了黃亞萍的對象,終因走后門找上工作一事而被辭退。(二) 、高加林的愛情悲劇。高加林的愛情主要有兩個女性形象,一個是地 道的黃土地上的姑娘劉巧珍,一個是城里的有文化的女
26、子黃亞萍。1 1 、和劉巧珍的愛情悲劇。2 2 、和黃亞萍的愛情悲劇 。三、文學史分析論述題1 1、 試述你對小說白鹿原的史詩性品格的理解。(1 1)把歷史事變、歷史思潮落實在普通百姓繁衍生存的感性層面, 形成混沌而感性的歷史意識與歷史敘述。 小說既充分顯示了歷史的宏闊性、 復雜性,又表 達了作者對“本質”歷史的懷疑。其歷史感性飽滿、有血有肉。小說中白鹿兩家 幾代人為爭奪白鹿原的統(tǒng)治權而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話劇。(2 2)濃郁的文化意識和文化品格,其人物設置和意象描寫都具有鮮明的文化象征意義。朱先生是小說中最具文化深度的人物,被喻為濟世蒼生的白鹿(圣人)?!鞍茁勾濉边@一地名則與原
27、始人類文化中的自然神靈和神話傳說相連?!鞍茁埂?成為貫穿小說始終的一個重要的文化原型,作為原始的神話意象。(3 3)豐滿鮮明的人物群像,且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白嘉軒是著墨最多的人物。作者從文化著眼,對這個人物做了新開掘,使之成為由小農經濟與儒家文化共生 的、代表著鄉(xiāng)土文明的“白鹿精魂”的具體承擔者。他同時又是一個封建正統(tǒng)的 衛(wèi)道士。(4 4)藝術探索的氣魄和力度。小說總體上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但又吸納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和象征主義手法。 幾乎被神化了的朱先生,更是似真似 幻,仿佛是天地之神能先知先覺,甚至算計到幾十年之后紅衛(wèi)兵會挖他的墳。2 2、 老舍的茶館主題和藝術成就主題:茶館的主要目的
28、是“埋葬三個時代”清朝末年、軍閥混戰(zhàn)、解放 前夕,清朝政府、北洋軍閥、蔣介石這三者先后登上歷史舞臺,打著不同的旗號, 但是反動本質是一脈相承的。這三個時代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災難, 一個比一個 深重,壓迫和剝削人民的手段一個比一個狠毒。 這樣罪惡的時代,最終是逃不脫 被毀滅、被埋葬的命運的。從而反面揭示了歌頌新時代的主題。藝術構思:第一、它的重要特征是使用了“反描法”(作者對他要闡發(fā)的主題,引而不發(fā),而只在反面大做文章,讓觀眾在反面的否定的感受中,自然趨向正面的主題。)第二、使用了側面透露法(以小見大,以個別表現(xiàn)一般,別出心裁地選擇 了北京的一個普通的大茶館。這個茶館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又
29、是一個各色 人等均可出入的地方。同時茶館也有象征的意味,小小的茶館成了大中國的一扇第8頁“窗口”,或是舊中國的一個縮影。)第三、采用了人像展覽式的方法來結構全劇、展開場面和刻畫人物。第四、藝術結構上:采用了縱橫交錯、虛實結合的“坐標式”。 第五、茶館成功地使用了“單純化的個性語言”,三五兩言就勾出了 人物形象的輪廓來。3 3、 巴金隨想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講真話,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貫穿隨想錄整部書 的總主題。(2 2 分)在書中,巴金對史無前例的文革進行了憤怒的揭露,痛斥的 控訴和深沉的思考,提出應該給這場空前的歷史大悲劇作總結。隨想錄正是從一個側面對這場民族性災難的殘酷現(xiàn)
30、實作了深刻再現(xiàn),真實記錄了中國一代知識分子在這場浩劫中的心靈軌跡。巴金的反思其實際尚不止于文革,其思想的觸 角和批判的鋒芒還伸向了文革之前的十七年。(2 2 分)隨想錄的獨特與深入 之處是其對文革的反省從一開始就與巴金向內心追問的懺悔意識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受害者那樣簡單的把一切責任都推向了四人幫,因而認為粉碎四人幫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2 2 分)與堅持講真話相適應,巴金在藝術上追求的 是樸實無華、自然天成。(1 1 分)4 4、 建國初期的文藝思想斗爭和經驗教訓1.1.關于電影武訓傳的討論(1950-19511950-1951)一九五一年對電影武訓傳的討論與批判,是建國以后文藝界反
31、對所謂“資 產階級唯心主義”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藝術運動和文藝思想斗爭。2.2.對紅樓夢研究的批判(1954-19551954-1955)對紅樓夢研究中主觀唯心論的批判,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二次大規(guī)模的文 藝運動和文藝思想斗爭。3.3.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19551955)建國以后關于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是文藝路線上繼批判電影武訓傳和 紅樓夢研究中資產階級唯心論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思想斗爭。5 5、 創(chuàng)業(yè)史的思想、藝術特點及其局限性思想:作者通過梁家兩代人不同創(chuàng)業(yè)道路及其結局,概況了中國農民的生活 歷程,反映了他們要求改變苦難命運的強烈愿望,指出了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 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
32、體化道路,農民才能夠徹底翻身,實現(xiàn)自己 的創(chuàng)業(yè)理想。藝術特點:(1 1)結構復雜,氣勢恢宏;(2 2) 善于將細節(jié)描寫、心理描寫與哲理性議論結合起來塑造人物群像;(3 3) 善于使用對比手法,在矛盾沖突中突出和展示人物性格。局限:政治理念過重,有圖解政治之嫌;對人物主要采取階級分析法,人物 的豐富性和矛盾性展示不夠。5 5、青春之歌成為經典的原因(1 1)青春之歌通過了盧嘉川、江華、林紅幾個英勇不屈的共產黨員的形 象告訴讀者,黨的優(yōu)秀兒女曾經怎樣地忠心耿耿、艱辛斗爭、為革命事業(yè)、為今 天的我們廣大人民的幸福生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最后,這部小說還通過林道 靜這個人物形象的具體事實,指出了當時的
33、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只有在黨的領導 之下,把個人命運和人民命運聯(lián)結為一, 這才是真正的出路;指出了小資產階級 知識分子必須經過思想改造才能真正為人民服務。(2 2)青春之歌中出現(xiàn)的知識分子的形象,較之過去的作品有了很大的發(fā)展。而林道靜形象的完成是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摸索過程進行了總結,做出了答案。這正是青春之歌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所在。第9頁(3 3)作家嚴格按照生活邏輯和性格邏輯, 脈絡清楚地寫出了林道靜性格發(fā)展和思想變化的過程。它從反抗封建包辦婚姻、要求人的尊嚴和個性解放到謀求全 民族的解放,從同情勞動人民到為勞苦大眾的利益而奮斗, 從天真幼稚的少女到 堅定成熟的革命者,是她性格發(fā)展之必然,生活發(fā)展
34、之必然,也是時代潮流使然。 林道靜的道路概括了那個時代不甘受人擺布而成為封建婚姻犧牲品的覺醒了的 青年知識女性的人生之路。因此,這個藝術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意義和美學價值。(4 4)青春之歌 通過青年學生林道靜從一個單純、 軟弱的姑娘經過多重戰(zhàn) 斗洗禮成長為一個共產黨員的道路,形象地說明了知識分子和工農群眾相結合的 必要性和艱苦性,這使它成為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教科書, 在讀者中產生過強烈 的影響。6 6 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第一次:“五四”時期,“人的覺醒”第二次:70-8070-80 年代,“女性意識的覺醒”第三次:9090 年代,“個人化寫作”、女性主義思想。7 7、 白鹿原的“史詩品格”首
35、先,小說的構架非常宏大,作家把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歷史變遷全部 納入到自己的藝術視野,以“白鹿村”這個舞臺為藝術的支點,通過對白、鹿兩 族人物命運的刻畫,真實凸現(xiàn)了“歷史”的豐富、神秘甚至荒誕的一面;其次,小說的深度在于作家對特定歷史狀態(tài)下的人生命運與人性內涵進行了 深刻的探索,并成功的揭示了歷史演變的偶然性以及歷史與人性的特殊觀念。再次,白鹿原還是一部具有濃郁文化意識和文化品格的巨著。小說無論 從人物設置,還是意象描寫上都具有鮮明的文化象征意義。最后,除了內涵上的史詩性之外,白鹿原在藝術探索方面的氣魄和力度 也與史詩性極其相符。8 8、 楊朔、秦牧、劉白羽的散文異同秦牧散文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美學
36、原則是追求豐富的知識性,知識趣談中寄寓深 刻的思想性。秦牧注意以雜文的短小精悍、生動活潑的體制,批判丑陋、匡正時 弊、宣揚真理、贊頌新事物,使之發(fā)揮戰(zhàn)斗的作用。在處理題材和突出主題上迂 回曲折,把許多新鮮的事物、知識穿織在一起,自然地表達出來。重視語言修辭, 在酣暢淋漓、親切懇摯中引入大膽的想象,在豐富華麗的詞藻中傾入熱烈的事情。楊朔散文著力于一種嚴峻的思考、哲理的詩化、深摯的愛戀的詩的意境創(chuàng) 造。楊朔散文民族性很顯著。他注意反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側影, 描寫人 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贊頌他們的胸襟和氣質?!霸娭杏挟?,畫中的詩”的同時又閃耀著五色斑斕的時代色彩。講求藝術構思,注重創(chuàng)造詩的意境,講
37、求藝術結構。劉白羽的作品雄渾、豪放。于哲理思索中含深沉,于感情噴薄中露豪邁, 于布局謀篇中顯瀟灑,于征辭選字中見絢爛。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抒情氣氛、 詞藻華麗的語言,構成了他獨特的風格。劉白羽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向往, 對真理的追求總是情不自禁的流露, 使文章富有渾厚的情感。劉白羽的散文結構 講究瀟灑跳脫和嚴謹簡練的結合。劉白羽筆墨熱烈,粗獷而又華美。容情于景, 介意書寫壯懷激烈的激情,錯落有致的結構。9 9、 朦朧詩的創(chuàng)作特色1打破現(xiàn)實主義審美模式。由寫實轉向寫意,有具體轉到抽象,有明晰轉 向模糊,著重于表現(xiàn)多變、曲折和復雜的主體世界。2打破過去詩歌線性因果或單向直抒的方式,以主題情感和
38、情緒流動的內 在曲線結構作品,情感呈散點輻射狀態(tài),主題的多義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過 去的平面第10頁狀態(tài),在結構上實現(xiàn)了真正的自由。3多用象征、暗示、同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確性, 閃爍的意念、跳躍性的轉折切換、瞬間感傷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1010、余秋雨散文創(chuàng)作的特色1 1、 從理性回到感性,同時,在這種回復的過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國與理性 王國的自由切入與轉換。(1 1)千方百計的將理性結晶還原成一個個具體可感的情感符號。(2 2)鐫刻著無數(shù)歷史人物的足跡與印記的文化名城,風景與空間存在。(3 3)已經升為某種象征符號,凝聚著厚重文化內涵的物象。2 2、 作家擯棄了傳統(tǒng)散文托物言志單一主題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外籍人員用餐管理辦法
- 維修質量風險管理辦法
- 電廠燃料采購管理辦法
- 后勤職工培訓課件
- 肝膿腫護理課件下載
- 肝臟生理功能課件中醫(yī)
- 福州八上期中數(shù)學試卷
- 肝病用藥護理課件
- 肝病心理護理課件下載
- 高中學考往年數(shù)學試卷
- 2025年濟南綜??毓杉瘓F有限公司公開招聘(22名)筆試備考試題參考答案詳解
- 機加工工藝培訓
-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qū)中考數(shù)學真題試卷(含答案)
- CT增強掃描造影劑外滲的預防與處理
- 深靜脈置管的維護與護理
- Unit 2 Home Sweet Home 第6課時(Project Reading Plus) 2025-2026學年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孤獨癥業(yè)務管理制度
- xx公司獎金管理制度
- 勞務服務購買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2030年中國生物醫(yī)學材料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彈簧鋼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