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_第1頁
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_第2頁
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_第3頁
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_第4頁
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某科學家做“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時,對噬菌體的DNA用32P標記,讓其中一個已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未標記的細菌,最后釋放出100個噬菌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可以證明DNA是主要 的遺傳物質B.最后釋放出的100個噬菌體中,有98個噬菌體 的DNA含32PC.標記噬菌體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 菌體D.標記噬菌體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再用此細菌培養(yǎng)噬菌體 2某研究人員模擬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S型細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細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細菌DNA

2、酶高溫加熱后冷卻加入S型細菌的DNA注射入小鼠S型細菌DNA酶高溫加熱后冷卻加入R型細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個實驗中小鼠存活的情況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3科學家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質和多糖等物質,將S型菌的DNA加入到培養(yǎng)R型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結果發(fā)現其中的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而加入蛋白質、多糖等物質的培養(yǎng)基中,R型細菌不能發(fā)生這種變化。這一現象不能說明的是()AS型細菌的性狀是由其DNA決定的B在轉化過程中,S型細菌的DNA可能進入到R型細菌細胞中C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DDNA是遺

3、傳物質4赫爾希和蔡斯通過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以下實驗步驟的先后順序為()用分別含有35S和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 利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用噬菌體分別與含有35S和32P的細菌混合培養(yǎng) 放射性檢測 離心分離A B C D5在艾弗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用DNA酶處理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的DNA并與R型菌混合培養(yǎng),結果發(fā)現培養(yǎng)基上僅有R型菌生長,設置本實驗步驟的目的是()A證明R型菌的生長并不需要S型活細菌的DNAB用以補充R型菌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C直接證明S型菌DNA不是促進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因素D與“以S型細菌的DNA與R型菌混合培養(yǎng)”的實驗形成

4、對照6有人試圖通過實驗來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細胞的一些過程,設計實驗如圖:一段時間后,檢測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對結果的預測中,最可能發(fā)生的是()選項放射性S元素P元素A全部無全部含32S全部含31PB全部有全部含35S多數含32P,少數含31PC少數有全部含32S少數含32P,多數含31PD全部有全部含35S少數含32P,多數含31P7下列有關核酸與遺傳物質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DNA是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B有的生物種類的遺傳物質是RNAC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遺傳物質,其中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其中DNA是主要的

5、遺傳物質8.(雙選)現有兩組數據:豌豆中的DNA有84%在染色體上,14%在葉綠體中,2%在線粒體中;豌豆的染色體組成中DNA占36.7%,RNA占9.6%,蛋白質占48.9%。以上數據表明 ( )A.染色體不是DNA惟一的載體 B.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C.DNA能傳遞遺傳信息 D.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9. (雙選)下列有關生物體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豌豆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遺傳物質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C.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含有磷元素 D.HIV的遺傳物質水解產生4種脫氧核苷10下圖中,煙草花葉病毒(TMV)與車前草病毒(HRV) 的結構如A、B,侵染作物

6、葉片的癥狀如C、D。 (1)用E去侵染葉片F時,葉片F患病的病狀與      相同。(2)F上的病毒的蛋白質外殼是以     為模板,以       為場所合成的,所需的氨基酸來自       。(3)E的子代病毒的各項特性都是由      決定的。(4)本實驗證明     _&

7、#160;        。11下圖為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T2噬菌體專性寄生在大腸桿菌細胞內)的實驗,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上述實驗對下列問題進行分析:錐形瓶中的培養(yǎng)液是用來培養(yǎng)_的,其內的營養(yǎng)成分中是否含有32P?_。(2)對下列可能出現的實驗誤差進行分析:測定發(fā)現在攪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8%的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養(yǎng)時間較短,有部分噬菌體_,仍存在于_。當接種噬菌體后培養(yǎng)時間過長,發(fā)現在攪拌后的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復制增殖后的噬菌體_。(3)請你設計一個給T2噬菌體標記上32P的

8、實驗:配制適合培養(yǎng)大腸桿菌的培養(yǎng)基,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_,作為合成DNA的原料;_;在培養(yǎng)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T2噬菌體,其體內的_被標記上32P。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

9、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

10、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

11、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

12、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

13、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

14、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

15、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

16、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

17、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

18、,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桿菌不含有(2)沒有侵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中從大腸桿菌體內釋放出來(3)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在培養(yǎng)基中接種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再接種T2噬菌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DNA第1節(ji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9 DDCADDC AB BC10.(1)車前草病毒致病癥狀;(2)HRV的RNA;作物葉片F細胞的核糖體;作物葉片F細胞內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遺傳物質。11:(1)大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