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_教學設計示例_第1頁
孔乙己_教學設計示例_第2頁
孔乙己_教學設計示例_第3頁
孔乙己_教學設計示例_第4頁
孔乙己_教學設計示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孔乙己教學設計示例第一課時()明確目標1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這一特定社會環(huán)境的作用。2理清情節(jié),認識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二)整體感知:凡讀過魯迅小說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讀過孔乙己的人,無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這個遭到當時社會冷漠的苦人兒的形象。大作家巴金說,孔寫得多好啊!日本一位名作家說,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藝術典型。據魯迅先生的朋友孫伏園回憶,魯迅先生自己也說過,在他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中,最喜歡孔乙己。為什么魯迅最喜歡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怎樣一個藝術形象?魯迅先生怎樣運用鬼斧神工之筆來精心塑造這個形象呢?1聽課文錄音,要求學生勾畫出生字詞。結合課下注釋及工具書查清字詞。(1)應掌握的字:闊綽(

2、chu)舀(yo)羼水(chn)綻(zhn)拭(sh)蘸(zhn)打折(sh)(2)應掌握的詞:不屑置辯:認為不值得辯論。置辯,辯論。頹唐:精神不振作。2速讀全文,理清小說三要素:人物:孔乙己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魯鎮(zhèn)咸亨酒店)情節(jié):開端、發(fā)展(第4段至第9段)高潮(第10段至第11段)結局(第12段至第13段)(三)教學過程1了解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1)提問思考:孔乙己這個人物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生活的呢?泛讀課文(第1段至第3段)要求:(1)劃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2)這個環(huán)境有什么特征呢?時間:“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由創(chuàng)作小說的1918上溯二十多年,那是十九世紀末,也就是清朝末年。那距辛亥革

3、命還有十多年,科舉制度還沒有廢除。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咸亨酒店。(酒店是舊社會各階層往來聚會場所,是清末社會的一個縮影。)酒店的顧客有著不同的特征:“長衫”和“短衣”、“房里”和“柜外”、“坐吃”和“站喝”貧富懸殊,對比鮮明。(2)討論“踱”為何不能換成“走”?“踱”字活現出闊綽的長衫主顧養(yǎng)尊處優(yōu),悠閑自得的神態(tài)。(3)進一步討論為什么要用這么多的篇幅來寫孔乙己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酒店里等級森嚴,酒客和掌柜的勢利冷漠的環(huán)境正是孔乙己所處的環(huán)境,揭示了他悲劇的必然性。2理清情節(jié),認識孔乙己的悲慘遭遇就在這等級森嚴,勢利冷漠的環(huán)境里,一個“笑”字引出了主人公孔乙己,孔乙己有什么可笑之處?他特殊在什么地方?

4、指名朗讀第4段“孔乙己是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做孔乙己?!币螅何闹心囊痪湓捫蜗蠖爬ǖ乜坍嬃酥魅斯厥馍矸荩窟@是怎樣的一種特殊身份?作者對孔乙己的肖像語言特征的描寫暗含著怎樣的潛臺詞?明確:“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這句話形象而概括地刻畫了主人公的特殊身份?!罢局染啤闭f明什么?孔乙己生活貧困,無法要酒要菜,慢慢坐喝,經濟地位和“短衣幫”一檔?!按╅L衫”說明什么?孔乙己硬擺讀書人的架子,思想上羨慕上層階級,輕視勞動人民,不愿與“短衣幫”為伍。他喝酒方式和衣著的矛盾,“站著喝酒而穿長衫”成了他特殊社會地位的最鮮明的標志?!拔┮坏摹闭f明在酒店只有他一人是這樣,他和酒店的上層和下

5、層都有距離。他成了孤獨的,多余的,可愛的人。作者接著以凝煉的筆墨刻劃了孔乙己第一次出場的肖像,描繪了孔乙己的語言特征,它告訴我們孔乙己是怎樣的人?孔乙己是一個好逸惡勞,窮困潦倒,飽受凌辱、迂腐不堪的悲劇人物形象。學生活動:這個特殊的人物與周圍的哪些人之間發(fā)生了哪幾件事情呢?速讀4-11段,看課文選取了孔乙己的哪幾個生活片斷來展開情節(jié)的。(1)與酒客護短(第4、6段)(2)與“我”教字(第7段)(3)與“孩子們”分豆(第8段)(4)與“丁舉人”被打(第9段)(四)總結、擴展魯迅先生通過咸亨酒店格局和酒客不同層次將孔乙己定位在一個上不靠天下不著地的層次,他成了一個迂腐清高、死要面子、好逸惡勞的社會

6、多余的人。學生活動:結合當代社會現實,青年人讀書考不上大學后,種種做法如:重者想不開自殺,輕者感到生活的渺茫,從此一蹶不振,你認為應怎樣看待讀書,聯(lián)系孔乙己一文。第二課時()明確目標1掌握刻劃人物的描寫方法,深入把握人物性格特點。2認識小說的主題。(二)整體感知引導掌握刻劃人物的描寫方法,深入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小說塑造人物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從表現人物的手法上看有: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等;從表現人物所采用的角度上分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1護短一事是孔乙己到店后所發(fā)生的第一件事,是情節(jié)的開端。思考:眾人取笑孔乙己的哪幾件事?孔乙己的反應有什么不同?神態(tài)有什么變化?從中反映出孔乙己怎樣的

7、性格特征?人們對孔乙己的取笑是一步緊一步,一層進一層,先笑他偷書;再奚落他沒有進學。動作描寫:排出九文大錢的“排”的含義:表現的不止是動作,還有動作的神態(tài),可見他在只花四文錢的短衣幫面前顯闊的得意炫耀的神情。語言神態(tài)描寫:當別人揭穿事實時,他窘得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竊”與“偷”本是本義詞,只是語言色彩不同,可孔乙己寧可承認“竊”,決不承認“偷”。在他看來“竊”比“偷”似乎高一等,何況他“竊”的是和讀書人關系密切的“書”,這就更高了一等了。這種強詞奪理,自我解嘲式的語言正是孔乙己所獨有的。這反映了他“自命清高”(麻木不仁,迂腐不堪)的思想

8、性格。神態(tài)描寫:當人們接著說道:“你怎么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時,他“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層灰色”??滓壹耗樕媳砬樽兓羁痰卣故玖怂膬刃氖澜纾阂宰约荷頌樽x書人為榮,以沒有過學為恥??滓壹簤裘乱郧蟮氖亲x書做官,卻一生未能“進學”,這成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別人毫不留情地直戳他這塊精神上的傷疤,正是擊中了他的要害。2孔乙己受盡了人們的取笑,感到孤苦寂寞,只好向孩子們說話,以尋求一點人生的溫暖,分角度朗讀(讀7、8段),劃出孔乙己的表情、動作和語言。表現了孔乙己怎樣的性格?善良,待人熱情,迂腐不堪。3第9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結構上看:承上啟下,內容上看說明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沒有地位,是一個

9、無足輕重的人。4不過也有人會提起他,為什么會提起他呢?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柜因為結賬,才發(fā)覺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因此引出了掌柜與酒客的對話,交代了孔乙己“被打”的經過。(1)這是從什么角度來寫的?(2)孔乙己悲慘遭遇告訴人們一個什么樣的問題?明確:(1)側面描寫。(2)科舉制度造成了知識分子的兩種命運:爬上去的就可以行兇作惡,作威作福;沒有爬上去的,只得任人欺壓、凌辱??滓壹簞t是后一種人。他在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毒害下,精神上受到摧殘,肉體上也成了殘廢,這有力說明了孔乙己的悲劇是封建科舉制度造成的,小說通過孔乙己的悲慘遭遇,控訴了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罪惡。5孔乙己被打之后,還來過一次酒店,范讀第11

10、段,(1)劃出孔乙己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2)思考:和第一次到店相比,孔乙己有什么變化?先前的“青白臉色”現變得“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毕惹吧聿母叽?,跟孩子們說話要彎下腰去,現在盤著兩腿,坐在蒲包上,不能站立,跟別人講話須仰面,先前人家嘲笑他,他常常臉紅脖子粗地為自己辯解,現在卻不十分爭辯,只是用眼睛“懇求”掌柜不要再提他的斷腿,但他仍死要面子,以腿“跌斷”來遮掩,不過說話聲音極低,斷斷續(xù)續(xù)。先前他在“短衣幫”面前是“排出九文大錢”,現在只能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這種鮮明對比,顯示孔乙己的遭遇更為悲慘??滓壹簭摹靶Α甭曋谐鰣?,最后又在“笑”聲中,“坐著用手慢慢”走去了。這“笑”中沒有憐憫和同情,人與人關系那么冷漠。(三)分析小說主題1孔乙己悲慘一生的結尾如何?死?!按蠹s”“的確”,這兩個詞表面矛盾而含義是深刻的。說“大約”是因為二十年來沒有人知道孔乙己的生死,說“的確”是從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形來推斷他肯定活不下去。文章最后著力描寫孔乙己欠酒店十九個錢,似乎沒有錢人們再不會想起他,這十九個錢似乎表示著他存在的全部價值。當這十九個錢從粉板上抹去時,孔乙己便永遠從冷漠殘酷的社會消失了。2總結主題。(略)學生活動:自由朗讀情節(jié)的高潮部分,體會對文章主題的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