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化學信息給予題_第1頁
初三化學化學信息給予題_第2頁
初三化學化學信息給予題_第3頁
初三化學化學信息給予題_第4頁
初三化學化學信息給予題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初三化學化學信息給予題一.本周教學內(nèi)容:化學信息給予題二.化學信息題的基本特點信息給予題由題干和問題兩部分構(gòu)成,題干部分是信息給予部分,問題部分與題干緊密相關(guān)。它要求學生能根據(jù)試題給出的新知識信息,結(jié)合已學過的化學基礎(chǔ)解決問題。三.化學信息題解題的基本思路要做好信息給予題,應注意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認真審題,獲取信息;二是結(jié)合問題,處理信息;三是依據(jù)有效信息并結(jié)合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镜湫屠}】例1.1985年科學家研制出一種組成為C60的新物質(zhì),關(guān)于這種新物質(zhì)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它是一種單質(zhì)B.它是一種化合物C.它的式量為720D.1個分子中含有60個碳原子解析:C60是一種沒有

2、學過的新物質(zhì),但從其化學式C60容易領(lǐng)悟出:它是由一種元素一碳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所以它不是化合物;C60是由60個碳原子結(jié)合而成的1個分子,它的式量為:12X60=720。因此答案為Bo例2.在通常情況下,一氧化氮是一種難溶于水的無色氣體,它的密度略小于空氣的密度。一氧化氮很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并與水發(fā)生反應。(1)實驗室里,一氧化氮可用法收集,二氧化氮可用法收集。(2) 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是反應。(3)二氧化氮是紅棕色的氣體,這是二氧化氮的性質(zhì)。解析:此題為信息給予題,其特點是在題干中出現(xiàn)若干新的信息。新的信息一般都超出教材的

3、知識范圍,或直接引入生產(chǎn)實踐,或生活中的化學,或科學家的最新發(fā)現(xiàn),要求學生在學習、理解新信息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已學過的知識,通過分析、判斷解決問題。因為NO的密度與空氣接近,且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所以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根據(jù)NO難溶于水的性質(zhì),可用排水法收集。比較NO2nO2的分子組成,由于NO2的分子組成比02多一個N原子,因此可推知no2的密度比。2的密度大。又知N02易溶于水,因此收集N02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1)排水集氣;向上排空氣。2N0+02=2NO2;化合。(3)物理。例3.1860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用通電法首先從蘇打中制得一種金屬,并將其命名為“鈉”。

4、他對鈉做了如下實驗:用小刀切下一下塊金屬鈉,切面呈銀白色,將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與水發(fā)生劇烈反應,并在水面上急速游動,發(fā)出嘶嘶聲,立刻熔化成一個銀白色的小球,逐漸縮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據(jù)以上內(nèi)容,請你歸納金屬鈉的有關(guān)物理性質(zhì):(1) ;;(3) ;(4)。解析:本題是一道閱讀理解題,要求從題目中提供的信息中歸納金屬鈉的物理性質(zhì),不僅考查了學生的自學閱讀能力,還考查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guān)鍵要抓住關(guān)鍵字詞,如“小刀切割”、“浮于水面”、熔化成一個銀白色小球"等去歸納金屬鈉所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光澤、硬度、密度、熔點等。答案:(1)呈銀白色;(2)質(zhì)軟(硬度?。?/p>

5、;(3)密度比水?。唬?)熔點較低。例4,第28屆國際地質(zhì)大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海底蘊藏著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翱扇急笔且环N晶體,晶體中平均每46個水分子構(gòu)成8個籠,每個籠內(nèi)可容納1個CH4分子或1個游離的H2O分子。若晶體中每8個籠有6個容納了CH4分子,另外2個籠被游離的H2O分子填充。則“可燃冰”的平均組成可表示為()A.3CH4H2OB.CH43H2OC.CH46H2OD.CH48H2O解析:“可燃冰”是一種甲烷化合物,要推測“可燃冰”的平均組成,關(guān)鍵是要根據(jù)題目提供的信息推測“可燃冰”中甲烷分子與水分子的個數(shù)比。題目中所提到的“籠”,可使我們聯(lián)想到民間的“燈籠”,以8

6、個“籠”為1個單元,每8個“籠”由46個水分子構(gòu)成,而其中又填充了6個CH4分子、2個H2O分子,所以CH4分子與H2O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6:(46+2)=1:8。所以,正確答案是D。例5,18世紀70年代,瑞典化學家舍勒首先發(fā)現(xiàn)并制得了氯氣(Cl2)。氯氣溶于水可生成鹽酸和次氯酸(HCI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以將有色物質(zhì)氧化成無色物質(zhì)。某同學用滴管將飽和氯水(氯氣的水溶液)逐滴滴入含有酚酬:試液的NaOH溶液中,當?shù)蔚阶詈笠坏螘r,紅色突然褪去。(1)寫出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紅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兩種情況(用簡要文字說明):解析:該題第一問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只需要抓住題目

7、中一開始給出的信息即可書寫:CI2+H2O=HCI+HCIOo第二問則必須利用題目中后半部分的信息加以探索,方可得出答案:向含有酚酬:試液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飽和氯水,飽和氯水中的鹽酸、次氯酸分別與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NaCI和NaCIO(次氯酸鈉)。當NaOH沒有被完全中和時,溶液中不存在鹽酸以及能夠漂白有色物質(zhì)的次氯酸,溶液仍顯紅色,當氯水滴到最后一滴時,紅色褪去的原因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氯水中的酸將NaOH完全中和;另一種可能是最后一滴氯水中的次氯酸將紅色酚酬:漂白。答案:(1)CI2+H2O=HCI+HCIO;(2)氯水中的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使紅色褪去;次氯酸將有色物漂白。例

8、6,碘化鉀(KI)溶液與淀粉液混合時無變化,但遇到如:CI2、NO2、CIO2、SO3,均能跟KI反應生成碘單質(zhì)(而使溶液變藍色(KI溶液與。2無作用)?,F(xiàn)用KCI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熱制取氧氣,所得氣體通入碘化鉀淀粉溶液中,發(fā)現(xiàn)有變藍現(xiàn)象,再將另一些氣體通入AgNO3溶液中,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這些沉淀難溶于稀硝酸。這些實驗有助于解釋用KCIO3和MnO2制得的O2有異樣氣味。(1) KCI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熱所制得的。2中可能混有的雜質(zhì)氣體是。(2) KCI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熱所制得的。2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時,集氣瓶中往往有酸霧出現(xiàn),由此估計,用該方法制得的O2中還可能混有的

9、雜質(zhì)氣體是。解析:雖然CI?、NO2、CIO2、SO3均能跟KI反應生成碘單質(zhì)(I2)而使溶液變藍色,但由于在KCIO3和MnO2的混合物中,不含有N、S元素,因此,。2中可能混有的雜質(zhì)氣體不可能是NO2和SO3,可能是CI2和CIO2。將氣體通入AgNO3溶液中,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氣體溶于水后可電離產(chǎn)生Cl',且有排水法收集時酸霧出現(xiàn),因此用該方法制得的O2中還可能混有的雜質(zhì)氣體是HCl氣體。答案:(1)Cl2和ClO2;(2)HCl。例7.硝酸工業(yè)尾氣中氮的氧化物(NO、NO2)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之一??捎靡韵路椒ㄟM行治理,其主要原理可表示如下:2NO2+2NaOH=NaNO

10、2+NaNOa+H2O2)200克NaOH溶液完全吸收。NO2+NO+2NaOH=2NaNO2+H2O現(xiàn)有a克NO2和b克NO組成的混合氣體,恰好被范圍;(1)欲保證工業(yè)尾氣全部被吸收,則a:b的值應控制在(2)若上述混合氣體41.2克恰好被200克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吸收,且生成NaNO2和NaNO3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4:1,則原混合氣體中NO2與NO的質(zhì)量比為,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解析:(1)依題意可知,當尾氣如果全部是NO2或尾氣中NO2與NO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NO2與NO的分子數(shù)之比1:可生成1個NaNOa分子和1個才可達至ijNaNO2和NaNO3的1:1時,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全部吸收

11、。由此可推知,當尾氣中4623,1,即質(zhì)量比=時,能夠被氫氧化鈉溶液全部吸收。3015(2)由方程式可知,2個NO2分子與NaOH反應后,NaNO2分子,則按方程式反應還需生成3個NaNO3分子,分子數(shù)之比為4:1,而按方程式進行反應,生成3個NaNO3分子,需有1.5個NO2分子和1.5個NO分子參加反應。綜合方程式,當生成NaNO2和NaNO3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4:1時,參加反應的NO?與NO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2+1.5):1.5,其質(zhì)量比為46=322。1.53099八.原混合氣體中含NO的質(zhì)重為:41.2X=9克32.29NO2+NO+2NaOH=2NaNO2+H2O4630980x=13.

12、8克2NO2+92(32.213.8)z=16克yy=24克2NaOH=80zNaNO2+NaNOa+H2O241610000-2000NaOH%=列一種化學試劑來鑒別,該試劑是(A.酚Mt試液B.氯化鋼溶液)C.氫氧化鈉溶液D.硝酸銀溶液20023322答案:(1)大于等于;(2),20%159(答題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自來水生產(chǎn)中通常使用少量氯氣進行殺菌消毒,氯氣與水反應的產(chǎn)物之一是鹽酸。市場上有些不法商販為牟取暴利,用自來水冒充純凈水(蒸儲水)出售。為辨別真?zhèn)?,可用下一?152、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邁德澤維爾(AhmedH.Zewail)

13、,開創(chuàng)了飛秒(10s)化學”的新領(lǐng)域,使運用激光譜技術(shù)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shù)不能觀測到的是()B.反應中原子的運動D.原子核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A.化學變化中的反應物分子的分解C.化學變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3、美國鉞星公司(已破產(chǎn))曾計劃發(fā)射77顆衛(wèi)星,以實現(xiàn)全球衛(wèi)星通信,發(fā)射衛(wèi)星的數(shù)目與鉞元素(Ir)的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目恰好相等。下列關(guān)于鉞元素的各種說法不正確的是()A.C.鉞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為77鉞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77B.鉞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77D.鉞元素是金屬元素4、納米材料被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納米碳管是一種由碳原子構(gòu)成的直徑為幾個納米(1nm=10-9m)

14、的空心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納米碳管是一種新型的有機化合物B.納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燒,生成物是二氧化碳C.納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D.納米碳管在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5、La(中那是一種活動性比鋅還強的金屬元素,它的氧化物為La2O3,其對應的堿La(OH)3難溶于水,而LaCl3、La(NO3)3都易溶于水。則下列各組中的物質(zhì)難以直接反應制得LaCl3的是()A.La(OH)3+MgCl2B.La2O3+HClC.La+HClD.BaCl2+La2(SO4)36、天然氣的主要成分CH4也是一種會產(chǎn)生溫室效應的氣體,對于相同分子數(shù)的CH4和CO2,CH4產(chǎn)生的溫室效應更明顯

15、。下面是有關(guān)天然氣的幾種敘述:天然氣與煤、柴油相比較是較清潔的能源;等質(zhì)量的CH4和CO2產(chǎn)生的溫室效應也是前者明顯;燃燒天然氣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其中正確的是()A.B.只有C.和D.只有7、家用電器中常使用大量的印刷電路板,在制電路板時常用氯化鐵溶液作為“腐蝕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2FeCl3+Cu=2FeCl2+CuCl2?,F(xiàn)向盛有FeCl3溶液的燒杯中,同時加入鐵粉和銅粉,反應結(jié)束后,下列結(jié)果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A.燒杯中有銅、沒有鐵B.燒杯中銅、鐵都有C.燒杯中有鐵、沒有銅D.燒杯中銅、鐵都沒有8、若在宇宙飛船的太空實驗室(失重條件下)進行以下實驗,其中最難完成的是()A.將

16、金粉和銅粉混合B.將牛奶加入水中混合C.將氯化鈉晶體溶于水中D.用漏斗、濾紙過濾除去水中的泥沙9、在19世紀,化學家對氧化錯的化學式有爭議。經(jīng)測定,錯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91,其氯化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233。若氧化錯中錯的化合價與氯化物中的相同,試判斷氧化錯的化學式為()A.ZrO2B.Zr2OC.Zr2O3D.ZrO10、“綠色化學”是當今社會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在“綠色化學工藝”中,理想狀態(tài)是反應中原子全部轉(zhuǎn)化為欲制得的產(chǎn)物,即原子的利用率為100%。在用C3H4(丙快)合成C5H8。2(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過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達到最高,在催化劑作用下還需要其他的反應物是()CO和CH3OH

17、CO2和H2OH2和COCH3OH和H2A.B.C.D.11、近年探測火星形成一個熱潮,相繼有“火星快車”、“勇氣號”飛臨火星上空和登陸火星,使人們對火星的認識有了很大提高?;鹦巧洗髿獾闹饕煞质嵌趸迹?5%),還有少量氮氣、僦氣,大氣壓為67百帕,火星有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火星上溫度極低,為-5C至-90C之間,火星上已發(fā)現(xiàn)有液態(tài)水存在過的證據(jù),根據(jù)以上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在火星大氣中無法傳播B.單質(zhì)鐵在火星上不易生繡C.因為沒有氧氣火星上不可能存在生命D.火星上不會形成風12、航天科學技術(shù)測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氣層的成分之一,化學性質(zhì)與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關(guān)三氧化二

18、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C2O3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33.3%B.C2O3具有還原性C.C2O3充分燃燒的產(chǎn)物是CO2D.C2O3屬于堿性氧化物13、“綠色化學工藝”是預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狀態(tài)是反應物里的原子全部轉(zhuǎn)化到欲制取的產(chǎn)物中,即原子的利用率為100%。下列反應類型中,一定屬于“綠色化學工藝”的是()A.分解反應B.化合反應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14、有關(guān)專家提出了“以廢治廢”的治理污染新思路,并且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冶煉鋼鐵時,為減少煤中硫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是在煤燃燒時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進行固硫(主要是利用氧化鈣與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亞硫酸鈣)。根據(jù)這一原理

19、,有人將造紙廠回收的堿白泥(主要成分:CaCO3和NaOH)摻進煤中進行固硫。用堿白泥固硫時,下列所寫的化學反應可能發(fā)生的是() S+。2點燃SO2 Cag高溫CaO+CO2TCaCO3+2NaOH=Na2CO3+Ca(OH)2 SO2+CaO高溫CaSO3 SO2+2NaOH=Na2SO3+H2OA.B.C.D.15、能源有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自然界以現(xiàn)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為一級能源,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間接制取的能源為二級能源。如氫氣是一種無污染的二級能源,它可由電解水制取。根據(jù)上述內(nèi)容,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電能是一級能源B.水力是二級能源C.天然氣是一級能源D.水煤氣是一級能源二、填空

20、題16、經(jīng)過學習,我們可以初步認識到:化學反應的快慢、現(xiàn)象、生成物等,與反應物量的多少、反應條件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請根據(jù)題目中的提示回答有關(guān)問題。(僅需各舉一例)(1)使用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2)反應物的量不同,反應的現(xiàn)象可能不同:(3)反應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17、臭氧(O3)與滴有酚配的KI溶液反應,生成一種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溶液變?yōu)榧t色,同時發(fā)現(xiàn)有I2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18、硅酸鹽是構(gòu)成地殼巖石的主要成分?;瘜W上常用二氧化硅和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組成。例如:鎂橄欖石(Mg2SiO4)常以2MgOSiO2表示。依照上法表示下列硅酸鹽的組成:高嶺石Al2(

21、Si2O5)(OH)4;鈣沸石Ca(Al2Si3Oi0)3H2O;滑石Mg3Si4Oi0(OH)2。19、Cl2和。2都是活潑的非金屬單質(zhì),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根據(jù)甲烷(CH4)與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試推測在一定條件下,甲烷在充足的C12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20、將氯氣溶于水時,有一部分氯氣跟水發(fā)生以下反應:C12+H2O=HC1+HC1O(次氯酸),寫出氯氣通入消石灰水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1、鋁壺中由于長期燒水而結(jié)了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有位同學就加入了食醋(主要成分為醋酸,可用HAc表示,Ac-為醋酸根離子),除掉了水垢。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但由于反應時間長且食醋過量,

22、還腐蝕了鋁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2、淡黃色固體氮化鎂(Mg3N2)遇水迅速反應生成一種堿和氨氣(NH3),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果將氮化鎂固體投入稀鹽酸中,則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3、某鄉(xiāng)的村民普遍患有一奇怪的疾病,脫發(fā)、失明甚至死亡。經(jīng)中國科學院地化所專家對該地區(qū)水源、植物進行了分析,確定引起疾病的原因是附近礦山亂挖濫采,使水源中含鴕(Tl)元素過高所致。(1)為使當?shù)孛癖姅[脫困境,當務(wù)之急應采取的措施是(2)高純鴕及其合金可作半導體材料,價格與黃金相當。寫出分三步使硫酸亞鴕轉(zhuǎn)化為純鴕的化學方程式。Tl2SO4(溶液)-TlOH(溶液)一蒸干一Tl2O->Tl24、非金屬的氯化物、澳(Br)化物、碘(I)化物常能與H2O發(fā)生劇烈的反應。如PBr3+3H2O=H3PO3+3HBrT。有人利用此反應原理制備少量碘化氫氣體,直接把水逐滴地滴在磷和碘的混合物中,即可連續(xù)地產(chǎn)生HI。其化學方程式是。25、酸雨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燒時釋放出的SO2造成的?,F(xiàn)收集到雨水樣品1份,并每隔一定時間測定該雨水樣品的pH值,數(shù)據(jù)如下:測試時間(小時)01238雨水pH值4.734.624.564.554.55已知亞硫酸是一種易被氧化(生成硫酸)和易被還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