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學設計教上交稿_第1頁
詹天佑教學設計教上交稿_第2頁
詹天佑教學設計教上交稿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詹天佑教學設計新鄉(xiāng)市實驗小學 楊曉瑩教學要求:1、學習課文,了解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fā)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它們的含義。3、結合具體事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華和愛國精神,同時在他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啟迪。4、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動手實驗的能力。5、有感情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難點: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2、順著作者的思路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中的難句及思想內容。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注意語文這門學科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通過讀、議、畫、實踐操作,使學生有足

2、夠的時間琢磨文章內容,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1、同學們,在我們前段學習中,認識了許多矢志不渝的科學家,炸藥之父諾貝爾,當代神農氏袁隆平,大發(fā)明家愛迪生,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科學家,他就是鐵路工程之父詹天佑。【良好的開端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基礎,此處遷移舊知,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并且緊扣本單元的主題“科學精神”】二、商定目標 走進文本1、小組匯報預習情況2、交流討論 3、帶著問題走進課文三、多維互動 探究文本1、學習第2、3自然段。(1)詹天佑接受了什么任務?(2)他都遇到了那些困難?遭受到了怎樣的嘲笑?(3)交流(4)朗讀

3、體會詹天佑長中國人志氣的愛國情2、學習修筑鐵路的部分(1)快速瀏覽課文,想想詹天佑在修筑鐵路時都做了哪些事?(板書: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3、學習“勘測線路”部分。 (1)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第4自然段。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遇到哪些困難?是怎樣做的?是怎樣想的?是怎么說的?想想你從這些詞句中想到什么?體會到了什么?并批注在書的空白處。 (2)學生交流談體會。(3)指導朗讀,感受詹天佑這濃濃的愛國之情及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敬颂帉W生通過合作、探究多維互動,有效地培養(yǎng)了語文素養(yǎng)】四、歸納小結 實踐操作1、學習“開鑿隧道” (1)從勘測線路中,我們可以看出詹天佑具有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及吃苦耐

4、勞的精神,讓我們再來看看詹天佑在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時,又有怎樣出色的表現(xiàn)呢?同學們默讀第5自然段,比較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的不同開鑿方式,完成學習單的第一題。(2)交流討論:居庸關采取的“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方法”八達嶺采取的是“中部鑿井法”(3)小組合作畫示意圖,說明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3)從詹天佑所采用的不同方法中,體會詹天佑創(chuàng)新的精神。2、學習“設計線路”部分。在青龍橋他又遇到了怎樣的困難?他又是如何克服的?(1)小組合作學習:找找并讀讀寫“人”字形線路的句子(2)邊討論邊畫出“人”字形線路。(3)演示火車上山的過程。(4)交流“人”字形線路的作用或好處,體會詹天佑用杰出的智慧和才能報效祖國。3、總結寫法五、生活拓展1、詹天佑帶領工程人員使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創(chuàng)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奇跡。2、讀課文,感受奇跡。3、拓展延伸。4、寫寫我所認識的詹天佑或續(xù)寫“站在詹天佑的銅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