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至淮安段高鐵施工組織設計_第1頁
連云港至淮安段高鐵施工組織設計_第2頁
連云港至淮安段高鐵施工組織設計_第3頁
連云港至淮安段高鐵施工組織設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建鐵路連云港至鎮(zhèn)江線連云港至淮安段初步設計(送審稿)第二十六篇施工組織設計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工程設計證書綜合甲級A111001755工程勘察證書綜合甲級011005-KJ2014年9月北京編號:新建鐵路連云港至鎮(zhèn)江線連云港至淮安段初步設計(送審稿)第二十六篇施工組織設計院長總工程師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文 件 編 制 單 位: 工程經(jīng)濟設計院編寫:官正本復核:王焰澤專業(yè)負責人:官正本院(副)總工程師:馬紹辰項目總工程師:趙路集團總工程師:張慶河序號123456789文件分發(fā)單位及份數(shù)表文件分發(fā)單位份數(shù)鐵路總公司計劃統(tǒng)計部2鐵路總公司建設管理部1鐵路總公司工程設計鑒定中心5

2、鐵路總公司工程管理中心2上海鐵路局1上海鐵路局寧啟復線電化工程建設指揮部2工經(jīng)院2集團檔案室存檔2備用1合計18編號附注01-02電子文件1 份03電子文件1 份04-08電子文件1 份09-101112-13電子文件1 份14-15電子文件1 份16-17電子文件1 份18電子文件1 份7目錄一、概述1( 一 ) 設 計 依 據(jù) 、 范 圍 及 設 計 年 度.1(二)可行性研究審批意見的主要內容及執(zhí)行情況2( 三 ) 工 程 概 況.2二、建設項目所在地區(qū)特征6( 一 ) 自 然 特 征.6( 二 ) 交 通 運 輸 情 況.14( 三 ) 當 地 建 筑 材 料 的 分 布 情 況16(

3、四)沿線水源、電源、燃料等可利用.18( 五 ) 其 他 與 施 工 有 關 的 情 況.18三、施工總工期、分期修建意見及施工區(qū)段的劃分18( 一 ) 施 工 總 工 期 及 其 依 據(jù)18( 二 ) 工 期 保 證 措 施.18( 三 ) 分 期 、 分 段 修 建 意 見19( 四 ) 施 工 區(qū) 段 劃 分 意 見.20(五)控制工期工程、施工條件困難工程及特別復雜的工程所采取的措施21(六)分年度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及總投資22(七)分年度需要的主要勞動力、材料及機具數(shù)量22四、施工準備工作23(一)施工準備23(二)砂石和道砟備料24(三)臨時工程24五、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順序、進度

4、、工期及措施25( 一 ) 路基工程25( 二 ) 橋 涵 工 程.27( 三 ) 鋪 架 工 程.30( 四 ) 房 屋 工 程.32( 五 ) 站 后 工 程.32六、解決施工與行車干擾的措施.35(一)解決施工對通過能力影響所采取的必要措施35(二)充分利用行車間隙時間合理組織施工的意見35(三)保護行車安全和施工安全鎖采取的防護措施36七、材料供應計劃36( 一 ) 采 用 的 運 輸 方 案36(二)主要材料的數(shù)量、來源及運輸方法37八、臨時工程40( 一 ) 大 型 臨 時 工 程 設 計 原 則.40(二)鐵路便線、便橋的修建地點,標準和工程量40( 三 ) 汽 車 運 輸 便

5、道 方 案 設 計.40( 四 ) 大 型 臨 時 輔 助 設 施 的 設 置 意 見41( 五 ) 臨 時 通 信.49( 六 ) 施 工 供 水 方 案.50( 七 ) 施 工 供 電 方 案.50( 八 ) 過 渡 工 程 措 施.51(九)永久工程和臨時工程結合的意見.52九、施工環(huán)保措施53十、施工安全措施54十一、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54附表:55附圖:55一、概述(一)設計依據(jù)、范圍及設計年度1設計依據(jù)(1)2013 年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計劃(鐵計20131 號文附件 4)。()2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2013 年 8 月 27 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新建連云港至鎮(zhèn)江鐵路項目建議書的

6、批復(發(fā)改基礎20131636 號)。()3鐵路總公司鑒定中心2014 年 3 月關于新建鐵路連云港至鎮(zhèn)江線可行性研究評審意見。()4鐵路總公司鑒定中心2014 年 5 月關于新建鐵路徐州至淮安至鹽城可行性研究審查意見(初稿)2設計范圍( 1) 正線1)連鹽線董集站DK93+150 至 DK117+800,線路長度113.724km,其中包含斷鏈:連鹽線DK94+735.0243=連鎮(zhèn)線DK1+650,長鏈93085.0243 m。DK21+388.6237=DK25+400,短鏈4011.3763m。2)董集右線繞行段落: DK1+700= 右線 YDK1+700 YDK5+731.5962

7、=DK5+731.5965,線路長度4.0316km,其中包含斷鏈:連鹽線DK94+745.0794=連鎮(zhèn)線DK1+700,長鏈93045.0794m。3)淮安東右線繞行段落:DK104+500=右線 YDK104+500YDK109+049.7306=DK109+050,短鏈0.2694m,線路長度4.5497km。( 2) 連云港地區(qū)相關工程:1) 連云港東客整所0.77km。12) 隴海線連云港站站改工程(含連云港反發(fā)線)。3) 臨洪油庫專用線0.42km。4) 遠期連淮線跨薔薇湖近期實施段2.9km 橋梁梁下工程。3設計年度近期 2030 年,遠期2040 年。(二)可行性研究審批意見

8、的主要內容及執(zhí)行情況1審批意見與本段工程相關的主要內容1) 全線施工總工期按4.5 年安排。2) 同意采用機械架梁、單枕法鋪軌的鋪架方案。全線原則上按設置2處鋪軌基地分析;下階段,設計應結合沿線地形及橋梁分布情況,合理設置鋼筋混凝土簡支梁制存場,控制工程投資。3) 工程沿線當?shù)亓蠀T乏,設計應擴大料源點的調查范圍,并加強取樣化驗工作,保證項目實施的需要。4) 大臨工程應嚴格按照原鐵道部鐵建設2006113 號文規(guī)定設置,并做好大臨復墾工作。2執(zhí)行情況按意見執(zhí)行。(三)工程概況1線路概況新建鐵路連云港至鎮(zhèn)江線連云港至淮安段位于江蘇省南北縱向中軸線上,北起蘇北連云港市,南至蘇北中心城市淮安市,途經(jīng)連

9、云港市灌云縣、灌南縣、淮安市漣水縣、淮安市。連云港站(含)至淮安東站(含)運營長度 143.139km,連云港站至董集站段利用連鹽線29.415km,新建連運港至淮淮安段董集站至淮安東站至設計分界DK117+800 段工程建筑長2度 113.724km,其中連云港市境內 48.502km,淮安市境內 65.222km。全段主要以橋梁為主,本段工程中正線長度113.724 公里,正線(左線計)大中橋梁 85.172 公里(以左線計),占 74.9%;正線區(qū)間路基20.346公里,正線站場路基8.206 公里。2主要技術標準( 1)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2) 正線數(shù)目:雙線;( 3)最大坡度:

10、 20;( 4) 設計行車速度: 250km/h;( 5) 正線線間距: 4.6m;( 6) 牽引種類:電力;( 7) 動車組類型: CRH 動車組;( 8) 到發(fā)線有效長度: 650m;( 9) 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 10) 行車指揮方式:綜合調度集中。3既有線改建情況( 1) 連云港東站連云港東站為地區(qū)東部城區(qū)的客運站及路港交接站,單復線橫列式站型,隴海正線向東至連云站為單線,向西往新沂方向為復線。站中心里程為 K12+971.7,主要辦理旅客列車的始發(fā)終到、貨物列車的到、發(fā)及調車等作業(yè),集裝箱貨場、院前專用線及內聯(lián)庫專用線的取送調車作業(yè)。該站有到發(fā)線及交接線 17 條(含正線

11、1 條,旅客列車到發(fā)線 5 條),有效長為6881184m;站房位于線路左側,有 500×12×1.25m的基本站臺1 座,500×12×1.25m 的中間站臺 2 座;車站東端有牽出線1 條,機待線1 條,60 萬噸貨場 1 處,配有貨物線 3 條,廟嶺港區(qū)、堿廠、院前儲運庫及內聯(lián)3庫等專用線接軌;徐州端有機待線1 條。本次設計維持車站到發(fā)場既有規(guī)模。改建平山客整所為動車存車場,設存車線 5 條(含連鹽線工程1 條),有效長滿足 520m。圖 26-1 連云港東站布置圖( 2) 連云港站連云港站為地區(qū)內主要客、貨運站,位于連云港市新浦區(qū),站中心里程為

12、K35+095,是連云港地區(qū)主要客流集散地,主要辦理客貨列車的到發(fā)及通過作業(yè),臨洪油庫專用線的取送調車作業(yè),磷礦電廠專用線的車輛交接作業(yè)。油庫專用線及電廠專用線在車站徐州端咽喉接軌。在建連鹽線分上、下行引入連云港站后,連云港站進行改擴建,改建后的規(guī)模為:設到發(fā)線 12 條(含正線 4 條,旅客列車到發(fā)線 7 條,貨物列車到發(fā)線 1 條);設 550m×12m×1.25m 基本站臺 1 座, 550m×12m×1.25m 中間站臺 3 座;設 12m 寬旅客天橋、地道各 1 座,行包地道 1 座。將磷礦電廠專用線改至連鹽線海州站接軌,在既有新浦線路車間和橋

13、梁工區(qū)位置新建維修車間,內設大機停放線、卸料線、軌道車庫線以及接觸網(wǎng)作業(yè)車庫線 1 條。拆除貨場,油庫專用線暫時按接在客站上設計。車站北側預留高速車場,規(guī)模為 2 臺 6 線。本次設計,連鎮(zhèn)鐵路近期與連鹽鐵路共線引入連云港站普速場,遠期4與徐連鐵路分線引入北側預留高速場。近期實施車站北側高速場站臺1 個(450×12×1.25m)、到發(fā)線2 條(有效長650m),與普速場聯(lián)通,辦理鎮(zhèn)江方向客車的始發(fā)終到作業(yè);在徐州端咽喉增設下行反向發(fā)車線1 條,接軌于連鹽下行正線,以改善徐州端咽喉連鹽線站前立折作業(yè)條件,避免切割隴海正線;改建臨洪油庫專用線以滿足與反向發(fā)車線的立交跨越條件。

14、圖 26-2 連云港站布置圖4全線主要工程分布情況連淮段新建正線長度為113.724(雙線);相關工程建筑長度6.709 公里;遠期跨薔薇湖特大橋下部2.9 公里。其中:( 1)董集(含)至淮安東至設計分界( DK0+000DK117+800 )新建正線全長 113.724km,主要工程數(shù)量:1) 征地拆遷工程征用永久用地5927.8 畝,臨時用地4488.8 畝;拆遷廠房14.56 萬平方米,拆遷民房36.17 萬平方米。2) 路基工程區(qū)間路基土石方282.81 萬方,區(qū)間路基長度為20.345 公里, 13.90 萬方/區(qū)間路基公里;站場土石方325.72 萬方,新設車站4 座, 81.4

15、3 萬斷面5方/站。3) 橋涵工程橋梁 29 座共 94904.68 延長米,其中單線特大橋7 座共 14634.86 延長米,雙線特大橋13 座 79275.68 延長米;大橋1 座共 288.72 延長米;單線中橋 2 座共 222.36 延長米,雙線中橋4 座共 397.7 延長米,四線連續(xù)剛構中橋 1 座 85.36 延長米;框架橋中橋10 座 17107 頂平米;框架小橋19 座5447.4 頂平米;新建圓涵 25 座 854.22 橫延米;新建框架涵124 座 3316.74橫延米;改建框架涵2 座 40.97 橫延米;架設雙線簡支箱梁2302 孔,單線簡支箱梁梁417 孔 。4)

16、 軌道工程正線鋪軌233.558 公里,站線鋪軌18.351 公里,鋪岔84 組,鋪面碴62.98 萬方。5) 站后四電工程鋪設通信光電纜 380.219 條公里;聯(lián)鎖道岔 84 組;道岔融雪 25 組;電力線路 424.48 條公里;接觸網(wǎng) 732.81 條公里。6) 房屋工程站房 4 座 16500 平方米,生產(chǎn)及生活房屋23317 平方米。7) 主要大型臨時工程全段共設置簡支箱梁制(存)梁場4 處,鋪軌基地1 處。相關工程詳見附件“主要工程數(shù)量匯總表”。二、建設項目所在地區(qū)特征(一)自然特征1地形地貌新建鐵路連淮線從連鹽線董集站接軌,途經(jīng)江蘇省灌云、灌南、漣水、6淮安等縣、市,沿線跨越沭

17、河、沂河、新沂河等多條河流,地勢總體上西高東低。沿線通過濱海平原、黃淮沖積平原等地貌單元。( 1) 濱海平原區(qū)主要分布在起點至灌南一帶(DK0+000DK46+000 )。地形平坦、開 闊。自西南向北東傾斜,水系發(fā)育,河渠縱橫,交織如網(wǎng),地面高程 28m, 相對高差 26m。村落密集,農(nóng)耕發(fā)達。( 2) 黃淮沖積平原區(qū)主要分布在灌南至淮安一帶(DK46+000 設計終點)。地形平坦、開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一般地面高程815m,相對高差17m。地表水系發(fā)育,河渠縱橫。村落密集,農(nóng)耕發(fā)達,交通便利。2工程地質( 1) 地層巖性沿線出露地層主要為第四系地層,零星分布元古界變質巖系,由新至老敘述如下

18、:1) 第四系全新統(tǒng)( Q4)分布于沿線,成因以沖積、海積為主,人工填筑層次之,巖性以黏性土、粉土為主,砂土次之。厚度變化較大,一般厚度1020m,局部厚度達 35m。巖性描述詳述如下:人工填筑層( Q4ml)人工填筑土( Q4ml1 ):主要分布于水塘、河流堤壩和道路表層,褐黃色,厚度 0.510m。成分以粉質黏土、黏土、粉土為主,黏性土硬塑為主, 粉土稍密中密,級普通土。沖積層( Q4al)廣泛分布于濱海平原、黃淮沖積平原,主要為黏土、粉質黏土、粉土、粉細砂。7海積層( Q4m)廣泛分布于濱海平原、黃淮沖積平原,主要為淤泥質黏土、淤泥質粉質黏土。湖積層( Q4l)廣泛分布于黃淮沖積平原,主

19、要為淤泥質黏土、淤泥質粉質黏土、粉質黏土。2) 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Q3)沿線廣泛分布于第四系全新統(tǒng)之下,主要由沖積形成,巖性主要為黏性土、粉土、砂類土。厚度50150m 以上,往南、往東越厚。3) 第四系中更新統(tǒng)(Q2)本次定測勘探中局部勘探孔揭示,主要為沖湖積形成,巖性主要為黏性土、粉土、砂類土。4) 第四系下更新統(tǒng) (Q1)本次定測勘探中局部勘探孔揭示,主要為沖湖積形成,巖性主要為砂類土。5) 上第三系( N)主要分布于淮安一帶,本次定測勘探中局部勘探孔揭示,主要為沖湖積形成,巖性主要為黏性土、粉土、砂類土。6) 下元古界膠南群( Pt1)主要分布于灌云一帶,本次定測勘探中局部勘探孔揭示,大

20、部份被第四系覆蓋。( 2) 地質構造本線路所經(jīng)地區(qū)大致以灌南燕尾港一線為界,南北分屬兩個大的構造單元。北區(qū)屬中朝準地臺魯東古隆起之連云嘉山隆起帶,南區(qū)屬揚子準地臺蘇北凹陷區(qū),兩區(qū)地質構造特征有顯著差異。北部地區(qū)分布著由前震8旦系的一套中深變質、經(jīng)多次混合巖化作用而成的變質巖系所組成的基底層,褶皺及斷裂很發(fā)育;南部由古生界地層形成的單斜構造為主,并為深厚第四系地層所覆蓋。線路范圍內推測隱伏斷層有:)1新二島 -小伊山西側正斷層(F1):位于新二島 -伊蘆山、小伊山西側-范灣一線,斷層延伸長度 70 km,走向 55°60°,傾向北北西,上部覆蓋層厚 50120m。)2南崗 -

21、灌云 -洋橋東側正斷層( F2):位于洋橋鎮(zhèn) -老當鋪 -灌云、南 崗南側 -周莊一線,斷層延伸長度7375km,走向 55°60°,傾向南南東,上部覆蓋層厚 50120m。)3淮陰 -響水口斷裂( F3):在近場區(qū)內該斷裂呈北東向沿碩湖、灌南東、小窯、響水、沂河一線分布,上部覆蓋層厚50120m。線路經(jīng)過區(qū)為深厚第四系地層所覆蓋,構造對擬建鐵路影響較小。( 3) 不良地質沿線不良地質現(xiàn)象主要有飽和粉土及粉細砂地震液化、地面沉降等。1) 飽和粉土、粉細砂地震液化沿線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 地區(qū)內,地面以下至20m 深度范圍內的第四系飽和粉細砂、粉土為地震液化層。表 2

22、6-1地震液化段落分布表起迄里程長度 ( km ) 地層巖性頂板深 度( m ) 厚度( m )DK36+23 5DK38 +0101.775粉土、粉砂310212DK38+12 0DK38 +2000.08粉土5724DK41+44 0DK44 +6783.238粉土315310DK92+00 0DK11 6 + 00013.9粉土、粉砂02210匯總8.9932) 地面沉降根據(jù)連云港市地質災害防治規(guī)劃(20062020 年)、淮安市地質9災害防治規(guī)劃( 20112020 年),連云港、淮安地區(qū)普遍存在區(qū)域地面沉降,主要發(fā)生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初期,之后處于延續(xù)發(fā)展階段,近幾年來已基本趨于穩(wěn)

23、定。受區(qū)域地下水開采的影響,主采層水位有所下降,沿線普遍存在地面沉 降 。 其 中DK0DK81 、 DK99DK117+800 段 累 計 地 面 沉 降 量 在100300mm,主采層水位埋深一般在 2030m;DK81DK96 累計地面沉降量大于 300mm,主采層水位埋深大于 40m,沉降速率均小于 510mm/a。( 4) 特殊巖土沿線的特殊巖土主要為軟土、松軟土及填土。1) 軟土沿線濱海平原、黃淮沖積平原廣泛分布軟土。巖性為淤泥、淤泥質粉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深灰色,軟塑至流塑,軟土成因主要為海積,包括濱海相、瀉湖相沉積;軟土地段頂板埋深在 112m 之間,軟土厚度 0.522m,

24、全線廣泛分布情況見下表:10表 26-2軟土分布段落特征表段落里程軟土分布度 ( kmDK0+000DK5+4305.43DK5+430DK7+8002.37DK7+8 0 0 DK27 +9 0020.1DK27+90 0DK33 +2805.394DK33+28 0DK39 +0005.72DK39+00 0DK39 +1500.15DK39+15 0DK41 +6502.5DK41+65 0DK41 +9500.3DK41+95 0DK44 +6802.73DK46+60 0DK52 +3605.76DK52+36 0DK55 +1102.75DK55+11 0DK57 +7952.68

25、5DK57+79 5DK59 +7001.905DK82+15 0DK83 +7001.55DK84+00 0DK87 +7003.0DK87+70 0DK92 +3004.6DK92+30 0DK10 1 + 5009.2DK1 07 +170DK 1 08+3001.13DK1 09 +100DK 1 13+6004.5合計81.774長地層巖性)淤泥淤泥淤泥、淤泥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淤泥質黏土淤泥質黏土軟塑流塑粉質黏土軟塑流塑粉質黏土軟塑流塑粉質黏土軟塑流塑粉質黏土淤泥質粉質黏土淤泥質粉質黏土軟土層厚)分布情況度( m59

26、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714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59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35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17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410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13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411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14連續(xù)分布27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1.55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1.57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213.4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0.54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15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0.54.5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14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713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322連續(xù)穩(wěn)定分布2) 松軟土沿線濱海平原、黃淮沖積平原連續(xù)分布松軟土,主要巖性為黏土、粉質黏土、粉土、粉砂,厚度0.510m。3) 填土11主要為填筑土、素填土和雜填土,填筑土(粉質黏土)主要分布于公路、鐵路及鄉(xiāng)村道路路堤,厚28m,雜填土、素填土主要分布于城市及村莊附近,厚約15m

27、。3水文地質( 1) 水文特征線路通過地區(qū)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河流、水渠縱橫交錯,地下水發(fā)育。按含水巖組的巖性,組合關系以及地下水的賦存條件、水理性質、水力特征將線路沿線的地下水類型分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其中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又分為孔隙潛水、孔隙承壓水。1) 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含水巖組幾乎遍布全區(qū)濱海平原區(qū)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灌云 -灌南一帶,區(qū)內地形低洼平坦,其間分布發(fā)育有多個層次的含水砂層,據(jù)含水層的水力性質和賦存的介質條件,區(qū)內第四紀松散巖類孔隙水可劃分為兩個含水層。黃淮沖積平原區(qū)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漣水 -淮安楚州一帶,地勢由北向南、由西向東傾,因受下伏基底隆起的影響,其間

28、分布發(fā)育有兩個含水層組。2) 基巖裂隙水主要分布于灌云、淮安一帶,含水層主要為片麻巖、砂巖。( 2) 沿線水質對混凝土侵蝕性評價沿線大部分地區(qū)地表水、地下水水質較差。本次對沿線不同地貌單元地下水、地表水取代表性樣品進行了水質化學分析,參照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TB10005-2010、J1167-2011)綜合判斷,沿線的地表水大部分地段對混凝土結構具硫酸鹽侵蝕,化學環(huán)境作用等級H1,部分溝渠可達 H2;具氯鹽侵蝕,一般環(huán)境作用等級L1,部分溝渠可達L2 。地12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硫酸鹽侵蝕,化學環(huán)境作用等級H1,部分段落可達H2 級;具氯鹽侵蝕,環(huán)境作用等級L1 ,部分段落可達L2

29、級;具二氧化碳侵蝕,環(huán)境作用等級H1。4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根據(jù)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qū)劃圖及中國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qū)劃圖( GB183062001),結合沿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及工程設置情況,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分區(qū)劃分如下表:表 26-3 地震動參數(shù)劃分表、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分區(qū)序號里程范圍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地震動反應譜特g(m/s2)度征周期分區(qū)1CK0+000CK44+7000.10七度2CK44+700CK92+1000.05六度3 區(qū)3CK92+100 設計終點0.10七度5水系沿線地表水系極為發(fā)育,根據(jù)江蘇省水利區(qū)劃分成兩個主要水系:廢黃河

30、以北納入沂、沭、泗水系,地處沂、沭、泗水系下游,是沂蒙山區(qū)的“洪水走廊”,地表水的匯集沖刷,由南向北依次形成了灌河口、埒子口、 臨洪口等為主要出??诘淖匀凰担饕恿饔兴N薇河、善后河、鹽河、新沂河、六塘河等,由西往東徑流入黃海;廢黃河以南納入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排泄淮河洪水入海的廢黃河、蘇北灌溉總渠及淮河入海水道等。6氣象線路經(jīng)過連云港市、灌南縣、灌云縣、漣水縣及淮安市,為溫帶亞熱帶、濕潤半濕季風氣候區(qū),四季氣候分明。屬暖溫帶季風氣候,瀕臨黃海,海洋調節(jié)作用非常明顯,因而雨水豐沛,雨熱同季,日照充足,無霜期較長。鐵路工程氣候分區(qū)屬溫暖地區(qū)。13年平均氣溫 13.914.7 ,最高氣溫 35.

31、740.2,最低氣溫-19.7-10.6,最熱月( 7 月)平均氣溫 26.530.9,最冷月( 1 月)平均氣 溫 -3.50.7 。 年平 均降水量 883.61036.4mm , 年 最大 降水 量1312.42448mm,月最大降水量 487.9653.8mm( 78 月份),年最小降水量 297594.8mm 。 年 平 均蒸發(fā) 量824.11584.6mm ,年 最 大蒸 發(fā)量1 6 8 1. 9 1 9 9 8. 5 m m 。土壤最大凍結深度 00.25m。詳見下表:表26-4 主要氣象資料匯總表氣象臺(站)連云港市灌南縣灌云縣漣水縣淮安市氣象要素歷年年平 均氣溫( )14,1

32、14.314.614.713.9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0.237.937.137.535.7歷年極端最低氣溫()-18.1-14.3-1 1.3-10.8-10.6歷年最冷月平均氣 溫()0.3-3.2-5.80.70.6歷年年平均降水量( )883.6926.4884.11036.41018.6歷年年平均蒸發(fā)量( )1584.61370.6824.11254.4935.8歷年年平均風速(m/ s )2.72.82.21.92.5歷年最大風速( m/ s )31.530.730.423.813.7主導風向ES ENEEN ENENE歷年平均相對濕度( % )7175747370最大積雪深度()

33、241310無9年平均降雪日(天)10108.44.59平均雷天日數(shù)(天)25.527.430.328.328土壤最大凍結深度( m )無無無 0.050.1 1(二)交通運輸情況1鐵路項目區(qū)域內可利用的鐵路主要有,既有南北走向的新長線、膠新線和東西走向的隴海線、寧啟線,以及在建鐵路連鹽線。新長線、膠新線在新14沂站與隴海線相連;寧啟線在海安站與新長線接軌;在建連鹽線自隴海線連云港站引出,于新長線鹽城北站相連;本項目起于在建連鹽線董集站,于淮安東面新設淮安東站。在工程施工時,通過上述鐵路可將主要材料運至既有鄰近的車站,再轉運到工地。表 26-5 相鄰鐵路主要技術標準表鐵路正線牽引機車牽引到發(fā)線

34、有閉塞線別區(qū)段年度質量效長等級數(shù)目種類類型類型( t )( m )東隴徐州北客SS9、海 連 云既有級雙線電力50001050自動貨 HXD線港膠新膠州內燃 ,DF 4 、 3500/850 預留半自既有級單線預留電線 新 沂DF 8B40001050動化青連青 島設計年度級雙線電力動車組50001050自動線北 贛HXD連鹽贛 榆設計年度級雙線電力動車組50001050自動線北 鹽HXD既有級單線內燃DF 44000850 預半自新長新沂留 1050動線 長 興設計級雙線電力客 SS950001050自動年度貨 SS4宿淮宿州內燃預留半自既有級單線電化DF 450001050線 淮 安動既有

35、級單線內燃DF4B3500850半自動寧啟南京客SS9、線 南 通在建級雙線電力動 車 組50001050自動貨HXD2公路江蘇省路網(wǎng)交錯,運輸較為發(fā)達,線路經(jīng)過地區(qū)國道、省道四通八達。沿線各市對公路基礎設施進行重點建設,通車里程有較大增長,公路標準也有很大提高,初步形成了主次結合、設備齊全,快捷安全的公路網(wǎng)絡。區(qū)域內主要公路有連霍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徐宿高速公路、寧連高速、徐連高速,國道 104、 206、310、 311、204。本工程利用與線路走向相同的既有國道、省道作為工程材料運輸?shù)闹饕ǖ?,線路遠離公路地段15通過整修既有縣鄉(xiāng)道路或新建施工便道以滿足施工要求。3航道本線通過我國主

36、要的水網(wǎng)地區(qū),內河運輸比較發(fā)達,沿線多處等級航道對線路的橋梁要求較高,其中較突出的有鹽河、牛墩河、東門河、六塘河等。對有通航要求的河流,按通航等級要求凈空標準辦理,詳見下表。表26-6 連淮段跨越內河航道一覽表序號河道名稱規(guī)劃航道等規(guī)劃通航凈空級凈 寬 ( m )凈 高 ( m ) 級707.5 級707.51鹽河 級707.5 級505.5 級707.52牛墩河 級3553東門河 級5054柴米河 級607.55北六塘河 級3556老六塘河 級505.57南六塘河 級607.5(三)當?shù)亟ㄖ牧系姆植记闆r工程沿線資源缺乏,工程用建筑材料、填料一般需依托當?shù)亓己玫墓?、水運條件自其他地區(qū)采購。

37、1中粗砂本線所經(jīng)地區(qū)中粗砂資源分布較少,產(chǎn)地主要分布在宿遷市駱馬湖,儲量豐富,所產(chǎn)河砂含泥量少,質量較好,以中粗砂為主,施工時可通過國道、省道和既有鄉(xiāng)村便道及施工便道運至工地,亦可在沿線砂石碼頭采購汽車運至工地。2石料當?shù)厥腺Y源分布較少,連云港市石料場主要分布在連云區(qū)江莊和大島山,淮安市石料場主要分布在盱眙縣河橋鎮(zhèn)。施工時可通過國道、省道和既有鄉(xiāng)村便道及施工便道運至工地,亦可在沿線砂石碼頭采購汽車運至16工地。3道砟道砟由安峰鎮(zhèn)等地采石場供應,可生產(chǎn)花崗巖一級、特級道砟,可經(jīng)汽車運輸至存碴場,再通過工程列車運至工地,建議在鋪軌前提前做好儲備工作以滿足施工需求。4填料沿線路基填料所需A 組土料

38、源缺乏,需通過外購遠運。5生石灰沿線沒有生石灰供應,當?shù)亟ㄔO工程所用來自山東臨沂,以汽車運輸為主,設計考慮由沿線銷售點或碼頭采購,汽車倒運至工地。6 磚沿線各市、縣均設有磚廠,生產(chǎn)的標準磚及多孔空心磚均可以滿足車站房屋等工程的建設需求。7粉煤灰本項目所經(jīng)連云港、淮安地區(qū)的發(fā)電廠均有粉煤灰銷售,質量和數(shù)量可滿足本工程的需要。表 26-7沿線主要砂石來源表序號供應點名 稱與線路相左右距離供應范圍對位置側( km)1安峰山采石場DK 0+000左0.5DK0 +000DK1 17 +8002西山、丹霞石場DK 3+750左20DK0 +000DK11+32 03大島山石場DK 3+750左35DK0

39、 +000DK11+32 04連云港港西碼頭連云港站左35連云港地 區(qū)相關工 程5灌南肖二橋石碼頭DK45+90 0左5DK11+32 0DK62+87 56灌南鹽河三橋碼頭DK45+90 0左12DK11+32 0DK62+87 57漣水新港碼頭DK079 +850左5DK62+87 5DK88+17 58淮安天昂碼頭DK99+50 0右2DK88+17 5DK1 17 +80017(四)沿線水源、電源、燃料等可利用1施工供水線路通過地區(qū)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河流、水渠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地表水豐富。施工用水可就近取水或打井取水,經(jīng)過城鎮(zhèn)范圍可利用自來水。2施工用電線路所經(jīng)連云港、淮安等地

40、用電網(wǎng)較為發(fā)達,電力資源豐富,沿線路附近 10KV 及 35KV 電力線分布較為廣泛,施工時可以從附近的10KV 電力線“ T”接引用地方電源為主,自發(fā)電為輔。3施工用燃料沿線燃料供應比較充足,施工機械所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購買。(五)其他與施工有關的情況經(jīng)初步調查,本線所經(jīng)地區(qū)未發(fā)現(xiàn)區(qū)域性傳染病和對施工人員身體健康有影響的污染性水源。但近年來由于流動人口眾多,流感、甲肝、乙肝等常見傳染病仍然存在,施工時各單位應注意保持生活和生產(chǎn)環(huán)境衛(wèi)生,堅持殺蟲滅鼠,注射流感、甲肝、乙肝等相應疫苗。三、施工總工期、分期修建意見及施工區(qū)段的劃分(一)施工總工期及其依據(jù)本項目施工總工期受五峰山長江特大橋控制,根據(jù)鐵

41、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指南(鐵建設 2009226 號)指定的單項概算指標,結合本工程施工組織方案,主橋采用主跨 1036m 鋼桁梁懸索塔, 3#、4#主橋墩(含主塔)施工期為 21 個月,纜索系統(tǒng)施工及鋼桁梁架設需工期 19 個月,路面工程 2 個月。達到鋪軌條件工期需42 個月。根據(jù)長江橋工期安排,全線18設置兩處鋪軌基地(董集、揚州南站) ,其中揚州南站鋪軌基地待長江橋完工后 3 個月鋪軌至丹徒站,全線貫通后的四電延續(xù)配套工程及聯(lián)調聯(lián)試等工序需 9 個月,建設總工期 4.5 年。(二)工期保證措施全段建設工期遵循“統(tǒng)籌規(guī)劃、科學組織,重點先行、分段展開,均衡生產(chǎn),有序推進”的指導思想合理安排

42、;高度重視、優(yōu)先處理對工程影響大的征地拆遷、重大遷改等因素,創(chuàng)造工期保證的良好外部環(huán)境;抓住實施性施組動態(tài)調控、施工合同硬化監(jiān)管、工程進度信息化管理和進度管理激勵制度四項保障措施,確保工期節(jié)點可控;以橋梁下部結構與特殊結構梁鋪軌架梁站后工程為主線,妥善安排好各時間接點的搭接,為全段工期的實現(xiàn)提供保障。1施工準備參與建設的相關單位與沿線地方政府多方合作,順利推進征地、拆遷工作,各種管線路的改移、鋪軌基地、制存梁場、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填料集中拌合站、臨時供電線路、臨時便道工程盡快實施,縮短施工準備時間,以便全線能正常按期全面開工。2路基工程(1) 本線填料缺乏,開工后應盡早確定取土場位置,簽訂相關協(xié)議。(2) 對靠近架梁起點、施工難度大、沉降穩(wěn)定時間長的路基段,安排先期開工,在不影響鋪軌和架梁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留足路基沉降穩(wěn)定的時間。(3) 路基填筑施工受氣候因素影響較大,在雨季氣候條件下,不宜進行路基施工。施工組織安排應充分利用路基施工的最佳季節(jié),合理組織施工隊伍,統(tǒng)籌安排土石方調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