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蘇 軾 石鐘山記蘇軾生平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 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壁下泛舟彭蠡( ) 酈( ) 桴( )止響騰 鏗( ) 莫( ) 棲鶻( ) 磔磔( ) 噌吰( ) 罅( ) 識( ) 無射( )窾坎( ) 鏜鞳( ) 如樂( )作焉 朗讀課文,疏通生字詞:ll fknmqhzhzhchnhnxikun
2、kntntzhwyyu石鐘山記蘇軾譯文:水經(jīng)上記載:“鄱陽湖的出口處有座石鐘山在那里?!贬B道元認為(這座山)的下面靠近深水潭,微風鼓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撞擊,發(fā)出的聲音像大鐘一樣。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焉:兼詞,于此臨:靠近。鼓:振動洪:大搏:撞擊,拍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于)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之)也,而況石乎!譯文: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現(xiàn)在把鐘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是:這以:介詞,把置:放鳴:使發(fā)出聲音雖:即使鐘 磬譯文:到了唐朝李渤才開始尋訪它的舊址,在水潭邊上找到兩塊山石,
3、敲擊石頭仔細聽它們的聲音,南邊的那塊山石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的那塊山石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繼續(xù))傳播,余音慢慢地消失。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聲音)響騰,余韻徐歇。始:才訪:尋訪得:找到扣:敲打而:連詞表承接聆:仔細聽函胡:通“含糊”徐:慢得潭上: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譯文:李渤自認為找到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對)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它。能敲打發(fā)出鏗鏘聲音的石頭,到處都是這樣??墒俏┆氝@座山用鐘來命名,為什么呢?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之: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然:但是是
4、:這獨:惟獨以:用名:名動,命名石有聲者:定語后置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研習、思考得 名由 來作 者態(tài) 度作 者依 據(jù)酈道元李渤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人 常疑 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余 尤疑 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對象態(tài)度理由質(zhì) 疑酈說李說疑之尤疑之今而況石乎!石何哉?思考:從蘇軾對前人說法的兩次質(zhì)疑,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什么精神?不迷信古人,不盲目從眾,堅持獨立思考的精神。 譯文: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日,我從齊安乘船出發(fā)到臨
5、汝去,(我的)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府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縣,因而能夠看一看人們所說的(名叫)石鐘的山。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自:從舟:乘船。名狀適:到去因:因而,于是。得:能夠古代紀年法王公年次紀年法:秦襄公八年年號紀年法:漢武帝 慶歷四年 元豐八年歲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 東漢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于)絕壁下。 譯文:寺院里的和尚叫一個小孩拿著斧頭
6、,在雜亂的石頭中間選擇其中一兩處敲擊它,發(fā)出硿硿的聲音,我仍舊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獨自和蘇邁乘著小船,劃到陡峭的山崖下面。使:派其:其中的焉:形容詞尾,同“然”固:仍舊,還是而:連詞表修飾莫:通“暮”,晚上獨:單獨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搏斗,撲上去)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于)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介后),或曰此鸛鶴也。 譯文:巨大的石頭在旁邊聳立著,高達千尺,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撲過來(似)的;而山上棲息的老鷹,聽到人的聲音也受驚飛起來,在高空中鳴叫;還有在山谷中像老人邊咳邊笑(似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
7、鳥。側(cè):名詞作狀語且:一邊 一邊 或:不定代詞,有的,有的人。 譯文:我正心驚害怕想要回去(的時候),卻(聽到)巨大的聲音從水面上傳來,聲音洪亮像(擊)鐘(敲)鼓一樣連續(xù)不斷。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方:正要心動:心驚絕:停止 譯文: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觀察它,原來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縫,不知道它們有多深,細小的波浪涌進洞穴和裂縫,波浪激蕩便產(chǎn)生這種聲音。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偏義復詞),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人:船夫大恐:十分驚恐徐:慢察:細看之:代發(fā)聲之處則:同”乃”,原來是罅:裂縫焉:兼詞”于此”.在這里為:形成 譯文:小船繞到
8、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一塊大石頭正對著水中央,(上面大約)能坐一百來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風浪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的噌吰聲相互應(yīng)和,好像音樂演奏一樣。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yīng),如樂作焉。兩山:上鐘山和下鐘山港口:支流入口處當:正對著空中:中間是空的竅:窟窿作:起,翻譯為演奏 譯文:于是(我)笑著對蘇邁說:“你記得這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聲音,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時的人(稱這座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啊!”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
9、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判斷)。古之人不余欺也(賓前)!”因:于是識:知道之:代下文典故者:表語氣停頓周景王之無射周景王鑄無射鐘一事,記載在左傳魯昭公二十一年,原文是:二十一年春,天王將鑄無射,泠州鳩曰:“王其以心疾死乎!夫樂,天子之職也。夫音,樂之輿也;而鐘,音之器也。天子省風以作樂,器以鐘之,輿以行之。小者不窕,大者不摦,則和于物。物和則嘉成。故和聲入于耳而藏于心,心億則樂。窕則不咸,摦則不容,心是以感,感實生疾。今鐘摦矣,王心弗堪,其能久乎!”這段話大意是說,周景王要鑄無射鐘,尺寸形制設(shè)計好以后,遭到深通樂理樂官州鳩的批評。州鳩認為周景王將死于“心疾”,為什么呢?因為
10、音樂有移風易俗的作用,理應(yīng)由天子所主掌。聲音,是音樂的基礎(chǔ);鐘磬,是發(fā)出聲音的樂器。天子要變易風俗,則制樂器、發(fā)聲音即所謂制音作樂。音樂之道在于“和”,細小的聲音需飽滿,宏大的聲音需渾厚,這樣就與物相和。相和的樂聲入于耳藏于心,內(nèi)心舒展安寧。如果細小的聲音尖利,宏大的聲音失去渾厚,心靈必受沖擊,受沖擊必生疾??;時間一久,不堪承受,就完了。周景王才不聽州鳩那一套,毅然鑄造大鐘“無射”,此鐘果然霸氣,敲起來聲勢驚人。只可惜,無射鐘鑄成的次年,周景王即與世長辭。無射鐘保存到隋朝時被銷毀,蘇軾在石鐘山記里形容水石相擊之聲,有句為“周景王之無射也”,突出了聲音的宏大,至若是否雄渾優(yōu)美,當可付之不問不列。
11、 魏莊子之歌鐘鄭人賂晉侯以師悝、師觸、師蠲,廣車、軘車淳十五乘,甲兵備,凡兵車百乘,歌鐘二肆,及其镈磐,女樂二八。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華。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請與子樂之。” 鄭國人贈給晉悼公師悝、師觸、師蠲三位樂師;配對的攻車、守車各十五輛,盔甲武器齊備,和其他戰(zhàn)車一共一百輛;歌鐘兩架以及和它相配的鎛和磬等樂器;女樂兩列共十六人。晉悼公把樂隊的一半賜給魏絳,說:“您教寡人同各部落戎狄講和以整頓中原諸國,八年中間九次會合諸侯,好像音樂的和諧,沒有地方不協(xié)調(diào),請和您一起享用快樂。”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jīng)過。(寫景運用比喻
12、、擬人等修辭,狀形、摹聲、繪態(tài)。)察 疑時間人物工具元豐三年六月丁丑日夜蘇軾蘇邁小舟作者心理變化過程:笑 心動 笑重點描寫對象:人聲棲鶻磔磔聲若老人咳且笑聲噌吰如鐘鼓不絕聲窾坎鏜鞳之聲營造陰森可怖的氣氛,和下文的“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應(yīng)。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聲如洪鐘古之人不余欺也 譯文:凡事不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憑主觀猜測來判斷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嗎? 酈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說得不夠詳細。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詳;目,耳:名詞作狀語,親眼,親耳臆:名詞作狀語,憑主觀殆:大概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名狀)泊(于)
13、絕壁之下,故莫能知! 譯文:(那些)讀書做官的人終究不愿駕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沒有人能夠了解(石鐘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士大夫:有官職的人終:終究泊:停船莫:沒有誰 譯文:(至于那些)漁夫(和)船工,即使知道(這些)卻(又)不能用文字表達。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所以:的原因 譯文:可是(那些)知識淺薄的人,竟用斧頭敲打(山石)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還)自以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記下這件事,慨嘆酈道元(說法)的簡略,并且嘲笑李渤(見識)的淺陋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
14、,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其實:(古)兩個詞連用。其,那,指示代詞。 實,事情真相,名詞。 (今)一個詞。義為“實質(zhì)上”。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釋疑酈元言之不詳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下漁工樂師雖知而不能言陋者以斧斤考擊求之嘆笑世所以不傳游因質(zhì)疑酈說人常疑之李說余尤疑之游歷解疑夜游見聞大石側(cè)立棲鶻驚飛鸛鶴怪叫水聲轟鳴肯定命名游感總評:不可臆斷有無議論為主敘議結(jié)合集中議論石 鐘 山 記一、(議論) 質(zhì)疑二、(記敘) 解疑三、(議論) 事必耳聞目見, 結(jié)論 不可臆斷有無 酈:水石相搏聲 人常疑之 李:擊石之聲 余尤疑之1、訪問時間,同伴和機緣2、訪問 寺僧3、親
15、訪之見聞4、訪之所得主旨 本文記錄了作者考察石鐘山得名的原因的過程,文中的敘事,議論皆由探尋石鐘山命名的來由而發(fā),卒章顯志,先得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觀點,即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再用“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嘆,一笑點明寫作意圖。 與一般游記的區(qū)別寫作目的 借游釋疑,探索石鐘山的得名原因。貫穿線索 以“疑”為線索,而不是游蹤。寫作方法 以議論為主,理為主,游為賓。“夜探石壁”,既釋了開頭之疑,又為文章結(jié)尾的結(jié)論提供了證據(jù)。 蘇軾平生最講究實際,早年他針對北宋危機的形勢,上書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時代,他認為熙寧新法有些激進,便站在保守派一邊反對,等到哲宗親政,舊黨上臺要徹底廢除新法時,他卻又“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張保留新法的合理內(nèi)容。即使遭貶,也不“隨時上下”,這種可貴的求實精神不僅貫穿在他的政治生溽中,也體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實地考察和因事闡發(fā)。石鐘山記就是在深入調(diào)查后總結(jié)的事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數(shù)學試卷(無答案)
- 農(nóng)夫山泉授權(quán)合同范例
- 市政管道清淤服務(wù)合同范例
- 安裝單位合同范例
- 個人房屋購房合同范例
- 家庭防水質(zhì)保合同模板
- 律師委托調(diào)查合同范例
- 加盟授權(quán)合同模板
- 御府購房合同范例
- 工程消防施工合同范例
-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全流程講解
- 建筑建筑物改造的防雷接地方案
-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英語詞匯
- 冷縮電纜附件
- 【課件】Unit4 Natural disaster 重點詞匯課件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
- 生物安全應(yīng)急處置演練記錄
- 【課件】3.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課件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民族地區(qū)新型城鎮(zhèn)化
- 等邊三角形教案
- 3D數(shù)據(jù)設(shè)計通用規(guī)范
- 急診科常見預(yù)檢分診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