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醫(yī)藥適宜技術(shù)培訓精品課件:中醫(yī)技術(shù)推廣_第1頁
2020年中醫(yī)藥適宜技術(shù)培訓精品課件:中醫(yī)技術(shù)推廣_第2頁
2020年中醫(yī)藥適宜技術(shù)培訓精品課件:中醫(yī)技術(shù)推廣_第3頁
2020年中醫(yī)藥適宜技術(shù)培訓精品課件:中醫(yī)技術(shù)推廣_第4頁
2020年中醫(yī)藥適宜技術(shù)培訓精品課件:中醫(yī)技術(shù)推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中醫(yī)技術(shù)推廣中醫(yī)藥適宜技術(shù)培訓刮 痧刮痧是中國傳統(tǒng)的自然療法之一是利用刮痧器具,刮拭經(jīng)絡(luò)穴位,通過良性刺激,充分發(fā)揮營衛(wèi)之氣的作用,使經(jīng)絡(luò)穴位處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起到祛除邪氣,疏通經(jīng)絡(luò),舒筋理氣,驅(qū)風散寒,清熱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增強機體自身潛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刮痧療法刮痧板的形狀橢圓形(呈橢圓形或月圓形,邊緣光滑)、方形(一側(cè)薄而外凸為弧形,對側(cè)厚而內(nèi)凹為直線形,呈方形)、缺口形(邊緣設(shè)置有缺口)、三角形(呈三角形)、梳形(呈梳子狀)等。刮痧板的材料有瓷器類(碗盤勺杯之邊緣)、金屬類(銅、銀、鋁幣及金屬板)、生物類(竹板、蚌殼)水牛角、玉石

2、等為材料制做的刮痧板等。刮痧器具刮痧介質(zhì)刮痧介質(zhì)的種類和作用刮痧油 選中草藥與醫(yī)用油精煉而成,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解肌發(fā)表、透痧止痛、滑潤肌膚等作用。適用于成人,刮痧面積大,皮膚干燥者。刮痧乳 選擇天然植物所合成。有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新陳代謝等作用。宜于兒童、面部刮痧時。刮痧刮痧療法(二)刮痧的操作方法1握持刮痧板法 一般為單手握板,將刮痧板放置掌心,一側(cè)由拇指固定,另一側(cè)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2刮痧的次序 總原則為先頭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1)全身刮順序 頭、頸、肩、上肢、胸腹、背腰及下肢;(2)局部刮順序 頸部刮從頭、頸、肩到上肢;肩部刮從頭、頸、

3、肩上、肩前、肩后到上肢;背腰刮從背腰部正中、脊柱兩側(cè)到雙下肢。刮痧療法3刮痧的方向 總原則為由上而下,由內(nèi)向外,單方向刮拭,盡可能拉長距離。頭部用梳頭法,由前向后;面部由正中向兩側(cè)、下頜向外上;胸部正中由上向下,肋間則應由內(nèi)向外;背、腰、腹部應由上向下,由內(nèi)向外擴展;四肢宜向末梢方向刮拭。刮痧療法4刮痧的手法(1)補瀉法a補法 刮痧板按壓的力度(量)小,刮拭速度慢,刮拭持續(xù)時間相對較長。適于體弱多病,久病虛弱之虛證、對疼痛敏感者;b瀉法 刮痧板按壓的力度(量)大,刮拭速度快,刮拭時間相對較短。適于身體強壯,疾病初期之實證,骨關(guān)節(jié)疼痛者。c平補平瀉法 介于補瀉法之間,刮痧板按壓的力度和速度適中,

4、時間因人而異。適于虛實夾雜、尤宜于亞健康人群或慢性病者。刮痧療法(2)按力量大小分類a輕刮法 刮痧板接觸皮膚下壓刮拭的力量小,無疼痛及不適感,僅皮膚出現(xiàn)微紅色,無瘀斑。適于年老體弱、疼痛敏感部位、虛證者。b重刮法 刮痧板接觸皮膚下壓刮拭的力量較大,以能承受為度。適于腰背,部分脊柱兩側(cè)、下肢軟組織較豐富處,青壯年體質(zhì)較強、實證、熱證者。(3)按移動速度分類a快刮法 刮拭的頻率在每分鐘30次以上.。主要用在刮拭背部、四肢及急性外感病,體質(zhì)強壯者。b慢刮法 刮拭的頻率在每分鐘30次以內(nèi)。適于體質(zhì)虛弱者,主要用在刮拭頭面部、胸腹部、下肢內(nèi)側(cè)等處。刮痧的方法刮痧的順序:按身體的部位,依序為頭頸部、背部、

5、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刮痧力量: 刮拭時用力要均勻、適中,力道應由輕漸重,不可忽輕忽重,同時以能耐受的力道為限,而刮拭的面積盡量能拉到最長。 刮痧方向: 刮痧力量應為單方向用力,回程不刮。刮痧角度: 刮痧器具與皮膚間的角度以45度為宜,不可成推、削之勢,刮拭方向應由上而下、由內(nèi)而外,并保持同一角度,每個部位刮20-30次左右。 刮痧頻率: 刮痧頻率與療程,則依疾病性質(zhì)及患者體質(zhì)狀況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時間,以3-5分鐘為宜。初次刮痧時間不宜過長,且手法不宜過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療法的時間,應間隔3-5天。 刮痧的手法輕刮法:刮痧板接觸皮膚面積大,移動速度慢,下壓刮拭力量小。重刮法:刮痧板接

6、觸皮膚面積小,移動速度快,下壓刮拭力量大,但要在被刮者能夠承受的范圍。揪痧法:用食指、中指的第二指節(jié)或食指、大拇指夾持施術(shù)部位的皮膚與肌肉,一揪一放,直到出痧,用于印堂、天突等特定部位。痧象的判斷痧:體表局部組織潮紅、紫紅、紫黑色瘀斑或者點狀紫紅色小疹子,并經(jīng)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熱感。 如果痧色鮮紅,呈點狀,多為表證,病情輕,病程短,預后良好:若痧色暗紅呈片狀或者瘀塊,多為里證,病情中,病程長,預后差。隨著刮痧的治療,痧痕的顏色由暗變紅,由斑塊變成散點,這就說明病情正在好轉(zhuǎn),治療時十分有效的。 刮痧療法作用刮痧的作用原理a調(diào)整陰陽 刮痧對內(nèi)臟功能有明顯的調(diào)整陰陽平衡的作用,如腸蠕動亢進者,在腹部和

7、背部等處進行刮痧,可使蠕動亢進的腸道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反之,腸蠕動功能減退者,則可促進其蠕動恢復正常。這說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調(diào)整臟腑功能,使臟腑陰陽得到平衡。b活血祛瘀 刮痧可調(diào)節(jié)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diào)節(jié),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組織血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c舒筋通絡(luò) 刮痧療法主要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另外,在刮痧工具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組織的痛閾;第三是通過刮痧板的作用使緊張或痙攣的肌肉得以舒展,從而消除疼痛。同時,刮痧還具有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健脾和胃作用,既可治病又可保健。刮痧療法適應癥5刮痧的適應癥 既能治療內(nèi)科病,

8、又能治療外科、骨科疾病,同時也能治療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有人統(tǒng)計能治療十一大類400多種病癥。典型的如:感冒、發(fā)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痙攣、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病癥。禁忌癥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傷或皮膚有感染瘡療、潰瘍、瘢痕或有腫瘤的部位禁刮?;加醒巡』虬籽。河捎诠勿饡咕植砍溲?,血小板少者應慎刮。 孕婦:特別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則容易引起流產(chǎn)。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腫等患者:這些人刮痧易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注意事項 注意室內(nèi)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回避風扇直接吹刮拭部位; 刮痧出痧后半小時以內(nèi)忌洗澡; 前

9、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刮痧出痧后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并休息1 52 0分鐘。 刮痧治療感冒取穴督脈在背部的穴位;風池(膽經(jīng));風門、肺俞(膀胱經(jīng));孔最(肺經(jīng));足三里(胃經(jīng))。操作器械的準備:刮痧板(應仔細檢查其邊緣有無裂紋及粗糙處,以免傷及皮膚)75%酒精、棉簽潤滑劑:萬花油、精油等各種有潤滑作用的介質(zhì)均可。體位:背部刮痧取俯臥位,四肢刮痧取仰臥位。(1)消毒:用75%酒精消毒刮痧板(2)充分暴露要刮痧的部位,并涂擦潤滑劑(3)手持刮板,先用刮板邊緣將滴在皮膚上的刮痧潤滑劑自下向上涂勻,先對風

10、池、風門、肺俞穴采用局部按揉法,再用刮板薄面約1寸寬的邊緣,沿督脈自上向下刮拭,再刮兩側(cè)的膀胱經(jīng),注意每次刮拭開始至結(jié)束力量要均勻一致,每條經(jīng)絡(luò)或穴區(qū)依病情需要刮20至30次左右。(4)取仰臥位,用刮痧板較尖的一頭對孔最、足三里進行局部按揉,20至30下左右。療程:刮痧次數(shù)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進行第二次刮治。一般刮至感冒癥狀消失即可停止治療。注意事項治療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 每次只治療一種病癥。每次治療時刮拭時間不可過長,嚴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療一種病癥的原則。 治療刮痧后飲熱水一杯 治療刮痧后,一般約 3 小時左右即可洗浴。 皮膚有化膿性炎癥、滲液潰爛的,以及急性炎癥紅、腫、

11、熱、痛者(如濕疹、皰疹、疔、癤、癰、瘡等病癥),不可在皮損處或炎癥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損處周圍刮拭。 拔罐療法拔罐療法拔罐療法(俗稱火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抽吸、擠壓等方法排除罐內(nèi)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于體表特定部位(患處、穴位),產(chǎn)生廣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現(xiàn)象,而達到防病治病,強壯身體為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拔罐療法 玻璃罐 用具:獸角竹罐陶罐金屬罐 抽氣罐 電拔罐 方法:燃火排氣 煮水排氣 抽氣排氣拔罐法的演進 單罐 多罐 拔罐形式 閃罐 留罐 形式: 走罐 藥罐 單獨拔罐 綜合運用 針罐 刺血拔罐拔罐的分類1、按排氣方法分類:火 罐:利用火力排去空氣 水 罐:利用煮水熱力排去

12、空氣。 抽 氣 罐:抽去空氣。2、按拔罐形式分類:單 罐:單罐使用。用于較小的病變范圍或壓痛點。 多 罐:多罐并用。用于病變范圍比較廣泛的疾病。 閃 罐:吸拔后迅速起罐,反復多次。 坐 罐:吸拔后留置一段時間。 走 罐:吸拔后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3、按綜合運用分類: 藥 罐:用藥水煎煮竹罐后吸拔,或在罐內(nèi)盛藥液。 針 罐:扎針后加拔火罐 刺絡(luò)拔罐:用三棱針或皮膚針刺出血后加拔罐。罐的種類罐的種類主要有竹罐 玻璃罐 陶罐 抽氣罐竹罐用直徑35厘米堅固無損的竹子,截成610厘米不同長度磨光而成。 優(yōu)點:取材容易,制作簡便,輕巧價廉,不易摔碎。 缺點:易燥裂而漏氣。玻璃罐用透明玻璃制成,中央呈球形,

13、罐口厚實平滑。分大、中、小3型。 優(yōu)點:質(zhì)地透明,能直接觀察罐內(nèi)皮膚充血、瘀血等情況,吸附力大。 缺點:容易破碎。 陶罐陶土燒制而成。罐口平滑厚實,大小不一。 優(yōu)點:吸附力大,易于高溫消毒。 缺點:質(zhì)重易碎。抽氣罐由抽氣唧筒和帶有活塞的透明塑料罐組成。 優(yōu)點:可隨意調(diào)節(jié)吸附力,不易破損,不會燙傷。 缺點:無溫熱刺激。拔罐療法常見的吸拔方法閃火法:用止血鉗夾住95%酒精棉球,在罐內(nèi)閃火排去空氣,迅速將罐罩在應拔部位。投火法:用小紙條點燃后,投入罐內(nèi)并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架火法:用一直徑23cm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上置酒精棉球,點燃后將火罐扣上。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坐罐:要求主試者用閃火法拔罐,

14、用止血鉗夾住一個經(jīng)95%乙醇浸泡過的棉球,點燃后伸入罐內(nèi)繞1圈迅速退出,并立即將罐口扣在放術(shù)部位,使罐吸附在皮膚上。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過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燒燙灼傷皮膚。閃罐:用閃法火將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復多次地拔住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膚潮紅充血為度。走罐:選用口徑較大、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和施術(shù)部位涂一層凡士林等潤滑油,再用閃火法將罐吸拔住,然后以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向左、右施術(shù)部位往返推動,至較大面積的皮膚出現(xiàn)潮紅為度。針罐:先將針刺入穴位,待得氣后將留置穴位,然后用閃火法,以針刺部位為中心,將罐拔住,約1015min,至皮膚潮紅充血起罐。刺絡(luò)拔罐:在施術(shù)部位消毒

15、后,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地叩刺出血,再拔上火罐,留置1015min后。起罐后擦凈血跡。 起罐操作二、起罐方法 醫(yī)者雙手配合,一手拿罐,另一手用拇指或食指輕輕按下罐口邊緣的皮膚,或?qū)⒐尢刂频倪M氣閥拉起,空氣進入罐內(nèi)后罐即落下。若罐吸附過強時,不可力猛拔,以免損傷皮膚。拔罐療法的適應范圍拔罐法具有通經(jīng)活絡(luò),吸拔經(jīng)絡(luò)中的風寒濕氣外出,還具有引出排膿等作用,適用于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風濕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經(jīng)痛、胃痛、瘍初期未潰時,以及局部皮膚麻木或機能減退的等病癥。 拔罐療法的注意事項根據(jù)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選擇合適的火罐。拔罐時應選肌肉豐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淺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發(fā)較

16、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脫落。體位要適當,拔罐過程中不要移動體位,以免火罐脫落。皮膚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處不宜拔罐。孕婦腹部、腰骶部須慎用。拔罐時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過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燒燙灼傷皮膚。拔罐療法的注意事項拔罐一般可出現(xiàn)局部紅暈或紫紺色,一般不須處理,會自行消退。若留罐時間過長,皮膚會出現(xiàn)水泡,小者當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大的須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起罐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入,罐即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應用針罐時,應防止肌肉收縮,發(fā)生彎針,并避免撞壓針入深處,損傷臟器及血管。故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針罐。使用多罐時,火罐的排列順序不宜

17、太近,以免皮膚被牽拉產(chǎn)生疼痛。應用刺絡(luò)拔罐時,出血量須適當,一般57ml。 (11)拔火罐后不要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 操作方法1.術(shù)前準備 (1) 仔細檢查病人,以確定是否適應癥,有無禁忌。根據(jù)病情,確定處方。 (2) 檢查應用的藥品、器材是否齊備,然后一一擦凈,按次序排置好。 (3) 對患者說明施術(shù)過程,解除其恐懼心理,增強其治療信心。 2.患者體位 病人的體位正確與否,關(guān)系著拔罐的效果。正確體應使病人感到舒適,肌肉能夠放松,施術(shù)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的體位有以下幾種 (1) 仰臥位:適于前額、胸、腹及上下肢前面。 (2) 俯臥位:適于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后面。 (3) 側(cè)臥位:適于側(cè)

18、頭、面部、側(cè)胸、髖部及膝部。 (4) 俯伏坐位及坐位:適于項部、背部、上肢及膝部。 操作拔罐時一手拿罐,一手拿止血鉗,將帶有火焰的酒精棉球,往罐底一閃,迅速撤出,馬上將火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此時罐內(nèi)已成負壓即可吸住。 拔罐時間一般1015分鐘。還應根據(jù)患者的年齡、體質(zhì)、病情、病程以及拔罐的施術(shù)部位而靈活掌握。 拔罐次數(shù)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0次為1療程,中間休息35日。 水泡的處理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涂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艾灸定義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腧穴上燒灼、溫熨等,借灸

19、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jīng)絡(luò)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的方法。 灸法的作用一)溫經(jīng)散寒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可見灸法具有溫經(jīng)散寒的功能。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寒凝血滯、經(jīng)絡(luò)痹阻所引起的寒濕痹痛、痛經(jīng)、經(jīng)閉、胃脘痛、寒疝 腹痛、泄瀉、痢疾等。(二)扶陽固脫扁鵲心書記載:“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眰s病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云:“下利,手足逆冷,無脈者,灸之?!笨梢婈枤庀孪莼蛴撝WC,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虛脫之陽氣。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脫證和中氣不足、陽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陰挺、崩漏、帶下、久瀉、痰飲等。灸法的作用(

20、三)消瘀散結(jié)靈樞刺節(jié)真邪記載:“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diào),弗能取之?!睔鉃檠獛洠S氣行,氣得溫則行,氣行則血亦行。灸能使氣機通暢,營衛(wèi)調(diào)和,故瘀結(jié)自散。臨床常用于治療氣血凝滯之疾,如乳癰初起、瘰疬、癭瘤等。(四)防病保健備急千金要方針灸上云:“凡人吳蜀地游宦,體上常須兩三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北怡o心書,須識扶陽說:“人于無病時,常灸關(guān)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也?!贬t(yī)說針灸也說:“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說明艾灸足三里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稱之為“保健灸”,也就是說無病施灸,可以激發(fā)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長壽不衰。艾灸分類1

21、.直接灸化膿灸、非化膿灸。 2.間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餅灸、黃蠟灸、硫磺灸等。 3.艾卷灸艾條灸4.溫針灸艾灸法1艾炷灸是將純凈的艾絨,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圓錐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點燃而治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麥粒,或如蒼耳子,或如蓮子,或如半截橄欖等。艾炷灸又分直接灸與間接灸兩類。 (1)直接灸瘢痕灸(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強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后,方可繼續(xù)易炷再灸,待規(guī)定壯數(shù)灸完為止。施灸時由于艾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chǎn)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借以緩解

22、疼痛。在正常情況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愈,結(jié)痂脫落后而留下瘢痕。施灸前必須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哮喘、肺癆、瘰疬等慢性頑疾。(1)直接灸無瘢痕灸(非化膿灸)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土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將大小適宜的(約如蒼耳子大)艾炷,置于腧穴上點燃施灸,當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待將規(guī)定壯數(shù)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出現(xiàn)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后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2)間接灸隔姜灸 將鮮姜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

23、,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然后將姜片置于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姜片上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規(guī)定的壯數(shù),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嘔吐、腹痛以及風寒痹痛等,有溫胃止嘔、散寒止痛的作用。(2)間接灸隔蒜灸用鮮大蒜頭,切成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搗蒜如泥亦可),置于應灸腧穴或患處,然后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guī)定的壯數(shù)。多用于治療瘰疬、肺癆及初起的腫瘍等病證,有清熱解毒、殺蟲等作用。(2)間接灸隔鹽灸用干燥的食鹽(以青鹽為佳)填敷于臍部,或于鹽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療傷寒陰證或吐瀉并作、中風脫證

24、等,有回陽、救逆、固脫之力。但須連續(xù)施灸,不拘壯數(shù),以期脈起、肢溫、證候改善。 (2)間接灸隔附子餅灸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diào)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至灸完所規(guī)定壯數(shù)為止。多用于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或瘡瘍久潰不斂等,有溫補腎陽等作用。 2艾條灸 (1)懸起灸 施灸時將艾條懸放在距離穴位一定高度上進行熏烤,不使艾條點燃端直接接觸皮膚,稱為懸起灸。懸起灸根據(jù)實際操作方法不同,分為溫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1)懸起灸溫和灸 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

25、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1015分鐘,至皮膚出現(xiàn)紅暈為度。對于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y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張,置于施灸部位的兩側(cè),這樣可以通過醫(y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diào)節(jié)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1)懸起灸雀啄灸 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并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回旋灸 施灸時,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雖然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zhuǎn)地施灸。(2)實按灸施灸時,將太乙針/雷火針的一端燒著,用布7層包裹其燒著的一端,立即緊按于應灸的腧穴或患處,進行灸熨,針冷則再燃再熨。如此反復灸熨71

26、0次為度。治療風寒濕痹、肢體頑麻、痿弱無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3溫針灸 溫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結(jié)合應用的一種方法,適用于既需要留針而又適宜用艾灸的病證。操作方法是:將針刺人腧穴,得氣后并給予適當補瀉手法而留針時,將純凈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艾條一段長約2厘米左右,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后除去灰燼,將針起出。4溫灸器灸溫灸器又名灸療器,是一種專門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溫灸器施灸的方法稱溫灸器灸。臨床常用的有溫灸盒和溫灸筒。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藥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后,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diào)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27、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對小兒、婦女及畏懼灸治者最為適宜。 艾灸盒(二)其他灸法1燈火灸(burning rush moxibustion)又名“燈草灸”、“油捻灸”、“十三元宵火”,也稱“神燈照”,是民間沿用已久的簡便灸法。方法是用燈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著后用快速動作對準穴位,猛一接觸聽到“叭”的一聲迅速離開,如無爆炸之聲可重復一次。具有疏風解表、行氣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療小兒痄腮、小兒臍風和胃痛、腹痛、痧脹等病證。(二)其他灸法2天灸又稱藥物灸、發(fā)泡灸。是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涂敷于穴位或患處,使局部充血、起泡,猶如灸瘡,故名天灸。所用藥物多是單味中藥,也有用復方,其常用的

28、有白芥子、蒜泥、斑蝥等。 2天灸(1)白芥子灸 將白芥子研成細末,用水調(diào)和,敷貼于腧穴或患處。利用其較強的刺激作用,敷貼后促使發(fā)泡,借以達到治療目的。一般可用于治療關(guān)節(jié)痹痛、口眼喁斜,或配合其他藥物治療哮喘等癥。2天灸(2)蒜泥灸 將大蒜搗爛如泥,取35克貼敷于穴位上,敷灸13小時,以局部皮膚發(fā)癢發(fā)紅起泡為度。如敷涌泉穴治療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療扁桃體炎,敷魚際穴治療喉痹等。 2天灸(3)斑蝥灸 將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或黃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蟲研末,用醋或甘油、酒精等調(diào)和。使用時先取膠皮一塊,中間剪一小孔,如黃豆大,貼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護周圍皮膚,將斑蝥粉少許置于孔中,上面再貼一層膠布

29、固定即可,以局部起泡為度。治療癬癢等。 操作步驟藥物(器械)的準備:艾條、打火機、小口瓶體位:坐位或臥位操作步驟充分暴露施灸部位。點燃艾條,令其充分燃燒。在每個穴位上施懸灸法,每穴5分鐘。術(shù)畢,將剩余艾條放進小口瓶令其熄滅。灸后的處理 施灸后,局部皮膚出現(xiàn)微紅灼熱,屬于正?,F(xiàn)象,無需處理。如因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xiàn)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較大,可用消毒的毫針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針抽出水液,再涂以龍膽紫,并以紗布包敷。如用化膿灸者,在灸瘡化膿期間,要注意適當休息,加強營養(yǎng),保持局部清潔,并可用敷料保護灸瘡,以防污染,待其自然愈合。如處理不當,灸瘡膿液呈黃綠色或

30、有滲血現(xiàn)象者,可用消炎藥膏或玉紅膏涂敷。注意事項施灸時,要注意灸火溫度和病人耐受情況,不可過量。大血管部和肌腱處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應慎用。對于昏迷、局部知覺愚鈍或知覺消失的患者,防止過分灼傷,引起不良后果。尤其對老人、小兒患者更應如此。水泡的處理:如水泡不大,可用龍膽紫藥水擦涂,并囑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數(shù)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過大,宜用消毒針具,引出水泡內(nèi)液,外用消毒敷料維護,也可在數(shù)日內(nèi)痊愈。均應忌酒、魚腥及撫慰性食物。治療結(jié)束后必須將燃著的艾絨熄滅,以防復燃事故發(fā)生。紅外線療法定義:應用紅外線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紅外線療法。一、紅外線生物學效應的機理紅外線理療對組織產(chǎn)生的熱作用、消

31、炎作用及促進再生作用已為臨床所肯定,通常治療均采用對病變部位直接照射。一、紅外線生物學效應的機理近紅外微量照射治療對微循環(huán)的改善效果顯著,尤以微血流狀態(tài)改善明顯。表現(xiàn)為輻照后毛細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紅細胞聚集現(xiàn)象減少,乳頭下靜脈叢淤血現(xiàn)象減輕或消失,從而對改善機體組織、重要臟器的營養(yǎng)、代謝、修復及功能有積極作用 二、紅外線生物學效應的臨床應用、紅外線可被體表淺表組織吸收, 有顯著干燥脫水作用, 使局部組織血液循環(huán)加快, 起到消炎鎮(zhèn)痛作用。、遠紅外線局部輻射具有類似于血管擴張劑的生物學作用 。紅外線治療作用紅外線治療作用的基礎(chǔ)是溫熱效應。在紅外線照射下,組織溫度升高,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物質(zhì)代

32、謝增強,組織細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紅外線治療慢性炎癥時,改善血液循環(huán),增加細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腫脹,促進炎癥消散。紅外線可降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有鎮(zhèn)痛、解除橫紋肌和平滑肌痙攣以及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等作用。在治療慢性感染性傷口和慢性潰瘍時,改善組織營養(yǎng),消除肉芽水腫,促進肉芽生長,加快傷口愈合。紅外線照射有減少燒傷創(chuàng)面滲出的作用。紅外線還經(jīng)常用于治療扭挫傷,促進組織腫張和血腫消散以及減輕術(shù)后粘連,促進瘢痕軟化,減輕瘢痕攣縮等。 適應范圍、軟組織炎:慢性的神經(jīng)炎、肌炎、纖維組織炎及關(guān)節(jié)炎、末梢神經(jīng)炎、腱鞘炎。能顯著減輕局部組織的紅腫,緩解疼痛、瘙癢等癥狀,明顯縮短病程。、創(chuàng)傷修復:手術(shù)傷口修復、燒

33、傷創(chuàng)面修復、外傷修復、軟組織損傷、周圍神經(jīng)損傷、腰肌勞損。能夠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減少炎性分泌,顯著改善創(chuàng)傷局部微循環(huán),有效預防傷口感染,減少疤痕的形成,加快手術(shù)后的康復速度、減少疲勞及倦怠等等。注意事項1)治療時患者不得移動體位,以防止燙傷。 2)照射過程中如有感覺過熱、心慌、頭暈等反應時,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員。 3)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線可射及眼時,應用紗布遮蓋雙眼。 4)患部有溫熱感覺障礙或照射新鮮的瘢痕部位、植皮部位時,應用小劑量,并密切觀察局部反應,以免發(fā)生灼傷。 5)血循障礙部位,較明顯的毛細血管或血管擴張部位一般不用紅外線照射。 TDP療法產(chǎn)品簡介:二十幾年前,中國的科學家們根據(jù)特定電磁波對人體的廣泛效應,成功研制出了一種能治療多種疾病又兼有保健功能,并能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充當家庭醫(yī)生角色的儀器。一九八六年它作為一項科學技術(shù)發(fā)明參加了世界博覽會,并先后榮獲南斯拉夫國際博覽會金獎和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博覽會銀獎,從此,它的使用從中國大陸迅速擴展到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通過醫(yī)療機構(gòu)用于臨床治療至今達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