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形象以及英雄特質(zhì)_第1頁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形象以及英雄特質(zhì)_第2頁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形象以及英雄特質(zhì)_第3頁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形象以及英雄特質(zhì)_第4頁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形象以及英雄特質(zh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形象以及英雄特質(zhì)在三國的眾英雄人物中,劉備的軍事才能不如孫權(quán),更不如曹操;計謀與此二人也不可同日而語。但他卻也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一份執(zhí)著的追求,完成了一份霸業(yè)。所以劉備一直是一個令后人爭論的謎,這個謎就像他的字玄德一樣,當(dāng)真是玄之又玄。劉備身為漢靖帝之后中山靖王之玄孫,這等漢室貴胄,在一出道時卻是一無所有,一文不名,靠富商出資招募軍隊,之后東奔西走地寄人籬下,反復(fù)無常地投靠他人。盡管這樣,他所到之處還是能受到許多人的尊重和款待,這與他是漢室之中少之又少的貴胄,禮賢下士的作風(fēng),最主要的是他也是英雄,這些都是分不開的。同時,劉備起自微賤,非有尺寸可以憑借,完全靠他堅忍不拔的主觀

2、努力,藉亂世而成英雄。三國演義敘寫了公元18年4到28年0間的歷史故事。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漢末魏、蜀、吳三國在這段90余年的歷史。據(jù)統(tǒng)計,三國演義寫了124個0人物。由于作者羅貫中先生寫書的立場就是從封建社會的道德思想出發(fā),以劉姓為正統(tǒng),以蜀漢為中心,蜀漢與曹魏的矛盾為主要矛盾,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蜀、魏、吳三國之間政治、軍事、外交諸方面的計爭,竭力吹捧劉備。這里先不去深究羅貫中先生創(chuàng)作的三國演義的感情傾向性,主要是對劉備的形象盡量去做一個客觀的描述,通過對劉備形象和英雄特質(zhì)的分析,看看,能否給我們一些啟示。一、劉備生平劉備(公元16122年3),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三國時期蜀

3、漢開國皇帝,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劉備雖然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但是他父親早死,家境貧寒,與母親賴販草鞋、織草席度日,生活非常艱苦。劉備從小就志存高遠(yuǎn),在爾虞我詐的三國亂世中,他以卓越的品質(zhì)、謙遜的作風(fēng)招攬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關(guān)羽、張飛、糜竺、簡雍、孫乾等),雖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但最后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終成大事,建立蜀漢,從一個賣草鞋的變成昭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二、劉備的形象(一)仁義在三國的眾多英雄人物之中,劉備可謂是重仁義的典型,羅貫中先生不惜筆墨大力塑造他的這一形象特點。這一形象正好吻合當(dāng)時社會人們對君主的理想要求,再加上有一個背負(fù),奸臣”、,奸賊”罵名的曹操

4、相對照,就更顯示出了劉備的,仁義”。而劉備之所以能和曹操、孫權(quán)相抗衡,形成鼎足之勢,就是憑借著,仁義”之心贏得的,人和”。兄弟之義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兄弟的兄弟之情義在三國中可謂是典型,也成了后世學(xué)習(xí)、效仿的范本。他們?nèi)俗?,桃園結(jié)義”以來,始終以義為先,以,救國扶鋮;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為己任(出自三國演義第一回)。關(guān)張二人忠心耿耿地跟隨劉備打天下,劉備也始終待二人如親兄弟,甚至比親兄弟還親。所以他們?nèi)嗣x上是兄弟,后來是君臣。但實際上,關(guān)羽、張飛也是王。劉備曾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不管劉備說這話是真心的還是為了收買此二人之心,但畢竟是從劉備嘴里說出來的,確有此事。而且從劉備日后對二人

5、的情義上也確實做到了極至。當(dāng)關(guān)羽敗走麥城,被孫權(quán)身首異處。在劉備未得知此噩耗時,曾做一夢,夢見關(guān)二爺泣哭相告,愿兄起兵,以雪他被殺之恨。三國演義在八十一回中對此有較詳盡的描述,等聽到兄弟的死訊后,先是處死了不肯發(fā)兵的劉封和孟達(dá)(劉封是劉備義子劉封武力過人,性格剛烈,他跟隨劉備征戰(zhàn)天下,頗有戰(zhàn)功。但是,劉備立親生兒子劉禪為繼承人后,劉封便遭到排擠,被派到邊城,與孟達(dá)一起駐守上庸。后來,關(guān)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劉封出兵夾擊曹魏,但是劉封未能擅自出兵,關(guān)羽兵敗后,孟達(dá)又叛漢投魏,劉封也兵敗歸成都,劉備聽取諸葛亮的建議,責(zé)難劉封,并賜劉封死。),而后舉兵,最后兵敗白帝城。這一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對關(guān)羽的

6、感情之深。劉封雖不是劉備的親生兒子,但他卻有兒子的名份。劉備卻因兄弟的死遷怒于養(yǎng)子,而且連他最信任,奉為軍師的諸葛亮的話都不聽了。一意孤行要為兄弟報仇,勉強舉兵,最后導(dǎo)致了對蜀國生死存亡的敗局。自己也隨兄弟而去。君主之仁劉備是歷史上少有的仁君,也是封建社會人們對君王的理想要求。陳壽三國志中記載“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風(fēng),英雄之器也”。劉備從小就有君之心,在兒時就對旁人言,我為君主,當(dāng)乘此車蓋”。他一直清楚,國以民主本”,外御寇難,內(nèi)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讀音:u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開始出現(xiàn),延續(xù)到戰(zhàn)國時期。而食,而且也始終這么去做。最典型有兩個故事。一則是說有人看

7、出劉備當(dāng)世英雄,日后必有一番作為,會對其不利,所以曾派人去刺殺他。刺客因感劉備之仁義,不忍殺他,并具實相告。從這里足見劉備確實仁義,而且不是只對兄弟、下屬。第二則在三國演義中可謂是濃墨重彩,好好地渲染了一番。那就是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百姓都聞劉玄德之仁義,無論玄德成敗,都舉家跟隨。這對大多數(shù)的人來說,該是一件很好的事,說明得人心。但對當(dāng)時的劉備而言,無疑是一種負(fù)擔(dān)。因為劉備既無多少兵馬,又無穩(wěn)固的地盤。他連自己都很難立足,更無能力去保護眾多百姓。但劉備卻始終堅持一點,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也正有了這一點,才為三足鼎立賺到了資本人和。后人有詩贊曰:臨難仁心存

8、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至今憑吊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還有一件事,在三國這么多轟轟烈烈的事中,實在不值一提,但它同樣反映了劉皇叔,仁義”之名遠(yuǎn)播。徐州牧陶謙因病危,想讓位于劉備,劉備顧今兄弟之情,三番幾次推托。徐州百姓聞言,擁擠府前哭拜曰:,劉使君若不領(lǐng)此郡,我等皆無能安生矣!簡單的這么一句話,道出了當(dāng)時老百姓的肺腑之言,道出了當(dāng)時社會的動蕩,道出了那時的領(lǐng)導(dǎo)者的不仁,更道出了劉使君的仁義。這時的劉備也才明白了自己身上的擔(dān)子是如此的重,同時也更加確信了自己的前進道路以民為體,做一名仁愛之君。劉曹對比在三國演義中不難發(fā)現(xiàn),曹操給人的形象是奸”,曹操的寧可我負(fù)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fù)我”的人生信條以及

9、曹操做事非??瘛?。這些與劉備的仁愛”相比,就更加上了一個層次。曹操會整天擔(dān)心有人會害他,而且夢游殺侍從”、錯殺呂伯奢一家”等等事件在三國中屢見不鮮。這與連刺客對劉備都不忍心下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凸顯了劉備的仁義。(二)堅忍劉備的忍術(shù)在三國時期是少見的,我們不說他以漢室皇叔的身份肯屈于人下,甘心受人軀使;就他那份英雄氣概、雄心壯志,能在二十多年的歲月中隱忍不露,這份忍術(shù)就很值得后人另眼相看。三國演義第十四回中,劉備屯兵徐州,呂布兵敗去投,劉備念其窮途來投,收其于小沛。而當(dāng)劉備領(lǐng)命去討伐袁術(shù)之時,呂布乘隙攻取徐州,讓劉備暫居小沛。此種背信忘恩之人,在旁人看來簡直是人人得而誅之,而劉備卻言:備欲

10、讓兄久矣。這的確不可思議,難道劉備真有相讓之意?或者說劉備真的什么都不計較?當(dāng)然不是,細(xì)想之下,你也會不禁為劉備的小不忍則亂大謀”而稱道。因為當(dāng)時的劉備根本沒有把握奪回徐州,所以只能忍,只能不斷尋找機會。正因為如此劉備才不至于令呂布懷疑而危及自身,最后還是利用曹操使呂布白門樓殞命。(三)劉備的智慧劉劉劉備雖然用兵不像諸葛孔明那樣能運籌帷幄,也不像曹操那樣通曉兵法。但劉備卻能使那些通曉兵法,用兵如神者為其所用,而且是死心踏地跟隨。這就是劉備與眾不用的地方,也是他成就偉業(yè)的一種高明手段。劉收民心為智劉備走的是人和”這條路,收買民心是出了名的,而且他也走對了這條路。劉備除了漢室宗親這塊金字招牌能凸現(xiàn)

11、出自己的正統(tǒng)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一言一行都以民為上。其中,劉玄德攜民渡江”是最具典型性的。不過這不是裝出來的,在那樣危機四伏的情境下,連妻兒都丟下不管,但卻偏偏要帶著老百姓一起逃跑。這份愛民之心當(dāng)真是難能可貴,怪不得后人有云:先主弘毅寬厚。收“人”心為智這里的,人心”所指的是,人才之心”。劉備手下文武眾多,很多還是當(dāng)世佼佼,真可謂人才濟濟。而且他手下的這般人物對他可謂是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為什么呢?這不是因為劉備的勢力比曹操、比孫權(quán)要強,而是劉備能對其手下給予充分的發(fā)展空間,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能更好地為自己服務(wù)。最典型的有兩個:一是趙云,趙將軍在當(dāng)陽被劉備徹底收買,就那么一個看似真

12、,摔”的動作,使這個三國時期唯一的長勝將軍感激涕淋,無以為報,只能為劉備出生入死以報知遇之恩了。還有一個說是諸葛軍師了,劉備對他可謂是信任到了極點,三顧茅廬”不用再說,有時甚至把諸葛亮的地位擺得比他自己的還高,諸葛獨坐正中,劉備旁側(cè)坐而下。用人之智劉備帳下能人極多,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不遜于北居的曹操。劉備文有當(dāng)世奇才、怪才的孔明和龐統(tǒng),還有徐庶、司馬徽等當(dāng)世名士,再不濟也還有糜竺之輩;武有關(guān)、張、趙、馬、黃五虎將,無不一身武藝,獨擋一面,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之后又有魏延,姜維。這么些個能人,能在他帳下為他賣命,靠的是什么,這就是劉備的獨到的用人策略。一是重用諸葛亮根據(jù)三國演義中的描寫,蜀

13、國的創(chuàng)立,三國鼎立的出現(xiàn),都是因為有了諸葛亮這個軍師。這似乎有些夸大了,但有這么個說法,可見諸葛亮在這其間的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諸葛亮在被劉備請出隆中,放下他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之前,其實已是大有聲名了,他也知道有曹操這么一位梟雄,有孫策、孫權(quán)這么一號人物,但他為什么就不出山去為他們出謀劃策呢?雖然三國演義中有一段,三顧茅廬”的故事,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愿效犬馬之勞。這可不是真正的原因,光靠劉備的誠意是打動不了諸葛亮的,難道曹操等想成大事的就沒有誠意嗎?其實真正的原因在于劉備能善于利用每個人的特長,而且是能充分地發(fā)掘別人的潛能,這是其他

14、人所無法比擬的。諸葛亮就是看到劉備這一點,因為當(dāng)時在曹操帳下已有眾多的謀臣,而且曹操生性多疑,這樣就很難將他的特長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也就很難實現(xiàn)他的人生抱負(fù)。但他知道劉備當(dāng)時是急需人才輔助,一定會將所有事情放手交給他,這就給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業(yè)平臺,盡展所長,這才不負(fù)他的遠(yuǎn)大抱負(fù)。二是不計前嫌、用人不疑在劉備的帳中,有許多文武官員曾經(jīng)是敵方陣營中的人物,這些人物經(jīng)劉備予以信任培養(yǎng),成為了劉備集團中不少核心人物。黃忠原是曹魏的裨將軍(最低一級將軍名號。通常都由校尉或都尉升遷,裨將軍通常都有權(quán)參與軍中帳議,是在軍事行動中輔助軍中統(tǒng)帥的重要幕僚,三國均臵。),歸附劉備后,定軍山一役,勇冠三軍,封為后

15、將軍,后來更成了五虎上將,據(jù)歷史記載,劉備稱帝后,將有功之臣,無論文武都一律封為將軍,而真正被封為正將軍的就只有兩人,黃忠就是其中的一位。法正,時稱,奇有智術(shù),著見成敗”,原是劉璋的軍議校尉;戰(zhàn)將馬超,在往奔漢中時,聞劉備英名,密書請降”(三國志法正傳馬超傳);還有如董和、許靖、劉巴,李恢、楊洪等著名文武官員,原先也都是曹操劉表劉璋的部屬,在他們歸降之后,都得到劉備充分的信任和培養(yǎng),壯大了劉備集團的力量,為劉備創(chuàng)建和鞏固蜀漢政權(quán),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三、劉備是真英雄劉備是不是英雄,那其實是不用懷疑的,劉備是英雄??催^三國演義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劉備沒有男子漢的氣魄,整天哭哭涕涕的,簡直是個窩

16、囊廢。其實這樣理解完全錯了,試想在當(dāng)時的這么一個動蕩的年代,一個沒有男子漢氣魄的人能有什么作為呢,更不用說創(chuàng)造出,三足鼎力”的局面了。一個沒有勇氣的人能有這么多的能人為其賣命嗎?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也就是說劉備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了。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最初其實是一個以武將的形象出現(xiàn)的,三英戰(zhàn)呂布”、,征黃巾”、,伐董卓”、,討袁紹”等等。雖然他的武藝在當(dāng)時是相當(dāng)?shù)钠接埂5且驗檫@平庸的武功,卻更顯其勇于站在別人前面,勇于與人作斗爭。,三英戰(zhàn)呂布”(三國演義第五回)寫道: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zhàn)。呂布何許人也,號稱三國時的第一勇將,能從他手下過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古人也曾有詩云:

17、梟雄玄德掣雙鋒,抖擻天威施勇烈。還有,斬車胄”、,怒打督郵”、,火燒博望坡”、,定西川”等無不是勇的表現(xiàn)。雖然在羅先生的書中將一些原本屬于劉備的東西移花接木到了關(guān)、張甚至到是孔明身上,但這樣的描寫就是另一種表現(xiàn)了。想劉備武不如曹操,文不過孫權(quán),這樣一個人能做與他們一樣,甚至更難做到的事,勇”字當(dāng)之無愧。(一)英雄之氣魄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劉備沒有男子漢的氣概,更不用說是英雄了。因為在書中所看到的劉備往往是哭哭涕涕,四處逃竄。計謀比不過曹操,武功也甚是平平。其實書中是想表現(xiàn)出劉備的英雄氣概的,雖然筆墨并不多,甚至你不仔細(xì)研讀根本不可能發(fā)現(xiàn),但書中確實很好地表示出來了。據(jù)史書記載,

18、劉備在很小的時候就曾說過,我為天子,當(dāng)乘此車蓋”之類的話。雖然這話聽起來有些,反”意,或者認(rèn)為是小兒之戲言。但小小年紀(jì)的劉備能說出這樣驚人的話語,著實讓人不得不對他另眼相看,怪不得他叔叔會說,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而在劉備臨死前,他知道在他身邊只有諸葛亮可委以重任,所以臨終前遺言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我們且不管他這話是真是假,或者說是為了讓諸葛亮更死心踏地的為他賣命,單憑這幾句話足可見他的政治眼光和無人能及的宏大氣魄。劉備經(jīng)常在人前哭,在戰(zhàn)場上跑,但,哭、跑”也并不代表就不是英雄,哭也是作為一個政治家必不可少的一個手段。曹操可算

19、是一代,英雄”吧,或者說是一代,梟雄”。但他哭得不比劉備少,不比劉備慘,既然曹操能哭,那劉備就更應(yīng)該哭了。劉備一出道時,不用說沒兵沒權(quán),連知道他的人都很少,袁術(shù)就曾說過他不知道世上還有劉備這么一號人物,而當(dāng)劉備聽說有人向他求救,他就高興得不得了,說,世上還有人知道我劉備的”。其實劉備除了哭之外還是有豪情萬丈、血氣方剛、努發(fā)沖冠的時候的。但作為整天寄人籬下的劉備他卻不能處處表現(xiàn)自己。否則不會生存下來。呂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只能說劉備是用另一種方式表現(xiàn)自己英雄的一面,是一種更為深沉的英雄之氣,是一種從骨子里透出的英雄氣。正是這種英雄氣才會吸引關(guān)、張趙等武將及諸葛亮、龐統(tǒng)這樣的曠世奇才為其所用

20、,成就大業(yè)。(二)英雄之靈魂一種無形精神,一種堅忍不拔的毅力。這在三國中劉備是一個最突出表現(xiàn)者。在曹操、孫權(quán)、劉備三家中,沒有一個人像劉備那樣經(jīng)過數(shù)十次的挫折才成就偉業(yè)的。應(yīng)該說劉備經(jīng)歷最坎坷,但劉備并沒有因此放棄。從二十幾歲東奔西走一直到四十幾歲迎諸葛亮出山為止,這么長時間的不斷奮斗,這能不表明他的那種英雄魂嗎?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魏書說,當(dāng)時呂布的部下也看出劉備不是什么省油的燈,便對呂布說,劉備,反復(fù)難養(yǎng),宜早圖之”可是呂布不聽,后來果然死在劉備手上。劉備也曾多次感嘆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每每想及自己的處境,都會黯然哭泣。但傷心難過之后的他卻從未懈怠。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講,我們換一個政治家的

21、眼光來看的話,所謂,反復(fù)難養(yǎng)”不正說明劉備的確是英雄嗎?(三)英雄之義氣三國演義從題目中我們就不難看出,義”是這部小說所要表達(dá)的一塊重要內(nèi)容。從,桃園三結(jié)義”開始,羅貫中先生可沒有少花筆墨在這個上面次日,于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guān)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jié)為兄弟,則同心協(xié)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侍旌笸粒瑢嶈b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這只是,義”之開始。關(guān)羽和張飛自從跟了劉備以后,一跟就是一輩子,真可謂把自己的一生都給了漢室,更確切地說是給了劉備。關(guān)羽為了念及他們的兄弟之情,兄弟之義,放下曹操對他的知遇之恩,

22、帶著兩位嫂嫂千里走單騎,過五關(guān)斬六將,回到兄長劉備的身邊。雖然后來劉備成了一方霸主,但對兄弟的,義”卻是眾多帝王所不及的。按照史書上的記載,在家里,劉備對他的兩個兄弟一點架子都沒有,和他們一起吃飯,一起睡覺,讓兄弟兩個和他平起平坐。書上的記載叫做,寢則同床”,就是劉備經(jīng)常是跟他這兩個兄弟睡在一張床上的,這就是英雄之義,這就是兄弟情誼。三國中還有一個精彩的畫面,深深地吸引著讀者,也引出了眾多學(xué)者專家的大討論?!皠渌骸边@出戲更是將劉備的重義發(fā)揮到了極致。不管劉備是否真摔,是否只是想收買人心,這已不必再論。劉備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優(yōu)點是多方面的,如愛民愛才、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他能將一大批優(yōu)秀的政治、軍事人材收為己用。他的“愛民”理念為他贏得了眾多的人心,創(chuàng)造了與曹操、孫權(quán)所擁有的,天時”、,地利”相對抗的,人和”的局面;,愛材”則使他能得到文治武功的幫手;,知人善任”是劉備經(jīng)營國家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每個人的潛力,使他們更好地為他服務(wù),為國家服務(wù)其中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諸葛亮這一人才的引進,據(jù)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前遺言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這是一種何等的信任,在當(dāng)時封建社會皇位,父傳子”的背景下就更加難能可貴了。諸葛亮正是有感于劉備的這種知遇之恩和前所未有的信任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