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飛來峰 教學課件_第1頁
登飛來峰 教學課件_第2頁
登飛來峰 教學課件_第3頁
登飛來峰 教學課件_第4頁
登飛來峰 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登飛來峰王安石復習望岳寫景的句子景物特點抒情句子思想感情表現(xiàn)手法人生哲理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高、廣、奇、峻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借景抒情只有登上絕頂,才能俯視一切。只有努力戰(zhàn)勝困難,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與喜悅。飛來峰之景 詩人用“千尋”這一夸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我登上了飛來峰上的高塔,聽人說清晨雞鳴時從這兒能看到太陽升起。飛來峰之景從“聞說”二字推斷,詩人沒有看到。他不寫親眼看到的景物,而寫傳聞之景,為的是

2、突出構思中闡發(fā)哲理的重心。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情色彩的基調。雞鳴日出的燦爛圖景,也是詩人美好前程的象征。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登臨之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轉入議論,其實也有寫景的形式,“不畏”二字,道出了“身在最高層”的獨特感受,觀景難免遇到浮云蔽日,但是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反映詩人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含義: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在最高層。詩人及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著

3、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當過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縣做知縣,任滿以后回江西臨川故鄉(xiāng),途經杭州時,登臨杭州西湖飛來峰,有感而發(fā),寫下這首七絕。這一年王安石正好三十歲。登臨之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浮云:既是實寫也是比喻。“故邪臣蔽賢,猶浮云之障日?!备≡剖切俺嫉拇Q,詩中比喻當時的保守勢力。最高層:字面上指千尋塔的最高層,實則暗喻政治上的最高決策。 登臨之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轉入議論,其實也有寫景的形式,“不畏”二字,道出了“身在最高層”的獨特感受,觀景難免遇到浮云蔽日,施政也有小人當?shù)赖膽n慮,但是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反映詩人為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寫景議論極言其高(夸張)(襯托塔身高聳)登得高望得遠(語意雙關)實虛果因借景說理結構全解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讀詩之啟 這首登高游覽的小詩,乍聽起來,是在談論觀賞自然風光的體會,可細一體味,我們不僅能從中體會到詩人的理想和抱負,更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 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yǎng)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