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檢查單的使用 要求 所有檢查單內容的實施必須做到“口到、眼到、手到”,左右座必須核實正確。 正常檢查單 “正常檢查單”按飛行階段編排,用于檢查確認某些關鍵性程序步驟的完成?!罢z查單”僅包括那些如果因為遺漏將對正常操作產(chǎn)生直接不利影響的程序步驟。 執(zhí)行檢查單時,由PNF讀檢查單的“需要執(zhí)行的內容部分”,由PF核實回答檢查單的“回答、執(zhí)行部分”。 飛行機組在完成所有的正常程序后使用正常程序檢查單。飛機起動前,由左座宣布檢查單,右座讀檢查單,左座回答。飛機以自身動力移動時,由操縱飛機的飛行員(PF)宣布檢查單,不操縱飛行員(PNF)讀檢查單,操縱飛機的飛行員(PF)核實并回答。 在回答檢查單
2、時,控制和指示器的位置需經(jīng)目視檢查確認后再回答。當回答與檢查單不一致時,必須終止檢查單,直至該項問題解決后方可繼續(xù)執(zhí)行檢查單。每一項正常檢查單完成后,PNF報告“檢查單完成”。 非正常程序檢查單 在遇到不正常情況時,首先必須保持好飛行狀態(tài),核實系統(tǒng)的工作情況,如有必要,檢查相應的線路跳開關,測試其指示燈,明確原因后方可消除警告。 首先要求機組憑記憶完成非正常程序檢查單的記憶項目,然后PF宣布“檢查單”。 非記憶項目檢查單,由PF宣布“檢查單”,PNF讀出檢查單的全部內容(包括“需要執(zhí)行的內容部分”和“回答、執(zhí)行部分”)。PF核實并回答“回答、執(zhí)行部分”,檢查單完成后,PNF報告“檢查單完成”。
3、 2.0 飛 行 程 序 2.1 操作原則和責任區(qū) 正常程序是為受過訓練的機組設計的。程序的順序遵循了正常的面板巡視路線。根據(jù)正常和輔助程序,每名機組成員都有指定的駕駛艙區(qū)域。從滑行、起飛到著陸、滑回將使用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和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來定義機組成員的責任區(qū),機組成員責任區(qū)以外的措施,應在機長的指令下進行。 2.2 飛機的外部檢查 從登機梯處開始,順時針方向檢查一周。 機組分工 機組成員三個人時,由先飛的副駕駛進行座艙準備,進入座艙后首先打開航行燈、輪艙燈以示機組到位。另一名副駕駛負責檢查飛機外部、加油、拔掉起落架插銷。機長由外到內進行全面檢查。 機組成員兩個人時,按波
4、音標準執(zhí)行,起落架插銷由副駕駛負責拔掉。 2.2.2 機下檢查內容 全溫探頭、迎角指示器、左皮托管完好無損壞,靜壓管的防塵套取下。 機頭整流罩完好。 前輪胎、輪轂外部完好,輪胎壓力夠,前輪轉彎以及液壓導管無破裂、無滲漏。 前輪艙內重點檢查:減震支柱壓縮正常,前輪轉向臂在正常位置,前輪放下紅色標線一致,前輪放下目視孔干凈,前輪收起剎車片完整,無外來物。 起落架支柱壓縮高度正常、艙門密封條完整。 外接電源蓋板蓋好。 右靜壓防塵罩取下。 電子設備艙門關好。 刀型天線完好。 備用靜壓孔無堵塞。 氧氣超壓釋放綠片完好。 前貨艙無外來物。 沖壓空氣折流門打開。 各著陸燈、轉彎燈、天線、窗口檢查無損。 前緣
5、襟翼、完好。 發(fā)動機外部包皮無損并鎖好,進氣道無外來物,葉片無變形、無打傷。(葉片如果有變形、打傷,其程度應在正常放飛標準之內,并有保留單。) 檢查全部飛行操縱面上部無冰霜和雪。 滑油量在規(guī)定范圍內。 前緣縫翼完好。 加油面板蓋好。 油箱通氣孔無堵塞。 航行燈、放電刷完好。 副翼、襟翼、擾流板、外側著陸燈完好。 發(fā)動機尾噴口無損、無外來物。 右主起落架的檢查:輪子完好或輪胎磨損符合標準,沒有扎傷裂紋等,減震支柱壓力正常,剎車盤磨損指示桿符合標準,起落架放好的紅色標志線對齊。 輪艙內設備完好、干凈,各種導管無損壞,A和B系統(tǒng)液壓油箱油量足夠指示超過RF標線、無滲油漏油,艙內無外來物,APU滅火手
6、柄在UP位。剎車蓄壓瓶壓力不小于2800PSI。 后貨艙無外來物。 刀型天線無損壞。 APU滅火瓶紅色和黃色釋放片完好,APU維護艙門鎖好。 負釋壓活門完好無卡阻。 主放氣活門全開位,正釋壓活門完好。 機尾排水口無擦傷。 升降舵、方向舵、安定面完好。 放水活門無堵塞。 左主起落架艙內發(fā)動機滅火瓶兩個,壓力正常。 左主輪、輪艙、發(fā)動機、機身的檢查與右側相同。 加水口蓋板關好。 2.2.3 機上檢查內容 應急手電、手提滅火瓶、氧氣瓶、廣播器、藥箱、應急電臺等緊 急救生設備齊全,符合規(guī)定。 備用滑油2-4罐。 客艙內整潔,無外來物,緊急出口艙門關好。 冬季通過左右窗口檢查機翼上表面無冰霜、雪。 向乘
7、務長和安全員了解其檢查和準備情況。 查閱故障保留單以及機務放行許可簽字。 各類適航文件、飛機手冊、使用手冊、最低設備放行清單、飛機外形缺陷放飛清單、各機場起飛重量平衡表以及快速檢查單齊全。 起落架插銷和空速管套齊全。 2.3 駕駛艙初步準備 2.3.1 駕駛艙安全檢查 電瓶電門接通位(ON),護蓋蓋好。 直流電流表選擇電瓶位(BAT),檢查電壓264伏,電流表指零。 電動液壓泵電門在關閉位(OFF)。 起落架手柄在放下位,三個綠燈亮。 所有的起落架綠燈亮(737-800)。 氣象雷達關。 核實電門彈起。HSI上方方式核實無顯示(737-800)。 232地面電源 檢查地面電源電門打開。 如有地
8、面電源可用,可接通匯流條并核實“匯流條斷開燈”滅。 233火警系統(tǒng)測試 故障/不工作探測檢查 過熱探測器電門正常位。 測試電門保持在故障/不工作位,核實主警告、過熱/探測信號牌、故障、APU探測探測不工作燈亮。 若故障燈不亮,表示故障監(jiān)控系統(tǒng)不工作,若APU探測不工作,APU 探測不工作燈不亮,不得使用APU。 火警/過熱警告檢查 注:當APU運行中進行該項測試前,應告知地面人員。此時在APU地面控制板上的火警燈閃爍,并且火警喇叭響。 測試電門保持在過熱/火警位,核實火警鈴響,同時火警燈和警告燈 以及過熱/探測信號牌均亮。 主火警燈按壓。 核實主火警燈和火警鈴解除。 核實1號發(fā)動機、APU、2
9、號發(fā)動機火警電門,1和2號發(fā)動機過熱燈亮,如交流匯流條有電,核實輪艙火警燈亮。 核實故障燈和探測不工作燈不亮,如故障燈亮,即表明探測環(huán)路不工作。 滅火瓶測試電門檢查。 將測試電門放置1位,核實綠色滅火瓶測試燈亮。松開電門核實燈滅。照此試驗2位。 2.3.3 APU起動(如需要) 檢查電瓶電壓264伏,火警測試正常后方可起動APU。 起動:將APU起動電門扳致“起動位”瞬間保持,然后松開至“ON”位 ,當APU發(fā)電機關斷匯流條燈亮(藍色),APU起動完畢。 接通 APU電源。 注:地面APU工作時,電瓶電門必須保持在接通位,否則APU將停車。APU作引氣源之前,必須先讓APU運行1分鐘。 注:如
10、果在地面要求APU長時間工作,而中央油箱加有燃油,應把左中央油箱燃油泵電門放在ON位,以防起飛前燃油不平衡。 注:當APU正在工作,而且飛機匯流條上有交流電的任何時候,至少應該接通一個燃油增壓泵給APU壓力供油,以延長APU燃油控制組件的使用壽命。 注:APU的循環(huán)啟動時間可能長達135秒鐘。 注意:如果出現(xiàn)多次終止起動的情況,在第二次與第三次起動 之間,需要冷卻五分鐘。第三次起動后,需要等待一小時。 襟翼手柄位置與襟翼位置指示器一致。 2.3.4 “彩虹”檢查 氧氣總開關打開。 P6板電子跳開關全部按入或有符合放行許可的頸圈。 駕駛艙手提滅火瓶扣牢。 飛行記錄器測試。 馬赫空速警告測試。 失
11、速警告測試。 注:由于液壓系統(tǒng)長時間在關位,前緣襟翼可能會自動掉下,而足以產(chǎn)生一個不對稱的信號,導致失速警告系統(tǒng)測試失敗。若發(fā)生這種情況,只需將B系統(tǒng)電動液壓泵接通,使襟翼收起,待襟翼收起后重新測試失速警告系統(tǒng)。 注:失速警告實驗電門要求交流轉換匯流條供電時間超過4分鐘(737-800)。 反推裝置燈滅。 動力管理裝置(PMC)電門兩個均在接通位(ON)。不工作燈(INOP)滅。 EEC電門接通(737-800)。 備用燈滅(737-800)。 旅客氧氣電門正常位,護蓋蓋好,旅客氧氣接通燈(PASSENGER OXYGEN)滅。 氧氣壓力符合機組定員標準。 慣導基準系統(tǒng)(IRS)方式選擇鈕扳至
12、導航位(NAV)。 注:在慣導開始校準之前,飛機必須停住并保持不動,直到校準結束。注意核實兩個直流接通燈(ON DC)亮,三秒鐘后滅,校準燈(ALIGN)亮。 顯示選擇鈕放在航向/狀態(tài)位(HDG/STS)。 前緣裝置信號牌面板測試。 P18板電子跳開關全部按入或有符合放行的頸圈。 排雨劑活門在垂直位,浮標高于標線。 應急斧扣好。 2.4 駕駛艙預先準備 左座或右座 燈光測試試驗 主燈光測試和夜間暗光電門測試按巡視路線檢查,所有的燈光閃亮或亮。使用測試電門或按下某一測試燈,以檢查那些在燈光測試過程中不亮的,在燈光測試期間,駕駛艙松鎖燈及火警燈不需檢查。 主燈光和夜間暗燈光電門按需 FMC/CDU
13、輸入現(xiàn)在飛機實際位置(PPOS) 位置起始頁選擇 使用可用的最精確的信息,在調定IRS位置線上輸入現(xiàn)在位置, 證實方框提示符由輸入的現(xiàn)在位置替代。 左座 撤離繩檢查 確保繩扣接于構架上。 遮陽板和防煙眼鏡放好 氧氣和內話機檢查 音頻選擇板一調定。 按壓飛行內話發(fā)射機選擇器和接收機電門,調節(jié)接收音量和駕駛艙揚聲器音量。 將話筒選擇器放到“MASK”位。 氧氣面板一調定。 檢查面罩存放好,NORMAL/100電門位于100位。 復位/測試滑動手柄壓下并保持。 觀察流量指示器內出現(xiàn)瞬間黃色十字。 應急/測試選擇器按壓并保持。 復位/測試滑動手柄保持向下的同時,按壓應急/測試選擇器。在 流量指示器內可
14、觀察到恒定的黃十字。 按下發(fā)話電門一I/C 在復位/測試滑動手柄保持向下的同時按壓應急/測試選擇器電門,同時按壓話筒電門,可通過駕駛艙揚聲器聽到氧氣流動聲。然后松開/復位所有電門并按需重新放置麥克風選擇器。 飛行操縱面板檢查 所有5個電門護蓋蓋好。 備用襟翼主電門OFF。 偏航阻尼器電門OFF 核實偏航阻尼器燈滅。 儀表和導航轉換電門正常位 導航轉換和顯示電門自動和正常(737-800) 燃油系統(tǒng)檢查 翼梁活門關閉燈暗亮(737-800)。 核實過濾旁通燈滅。 交輸選擇器一關。 核實“活門開”燈滅。 燃油量檢查。 核實所有油箱的總油量符合放行要求。 燃油泵電門OFF。 注:APU工作時,打開一
15、個燃油泵。 廚房電源電門 ON 電氣系統(tǒng) 調定 AC表選擇電門APU GEN 備用電源電門AUTO 發(fā)電機恒速傳動脫開電門保險 恒速(CSD)傳動溫度電門按入 匯流條轉換電門AUTO 跳開關和面板燈光控制 按需 設備冷卻電門 正常位 核實“OFF”燈滅。 緊急出口燈電門 預位 核實護蓋蓋好和“未預位”燈滅。 旅客標牌 調定 禁止吸煙電門ON 系好安全帶電門OFF 風擋刷選擇器 OFF 如果風擋刷不在收進位,將選擇器放到PARK位然后放OFF位。 風擋加溫電門 OFF 在起飛前10分鐘接通該電門。 空速管加溫電門 OFF 大翼防冰和發(fā)動機防冰電門 OFF 核實“活門開”燈滅 液壓 正常 電動液壓
16、泵開,發(fā)動機液壓泵開。 核實電動泵“低壓燈”滅以及:剎車壓力最低2800,A和B系 統(tǒng)壓力最低2800,油量表高于RF位。(737-800無RF指示顯示) 檢查完畢后將電動液壓泵關閉。 增壓指示器 檢查 座艙壓差零 座艙高度機場標高 座艙升降率零 外部燈光電門 按需 點火選擇電門 右點火 注:每天第一次起動時選擇“右點火”,以后起動時交替選擇點火電門。 發(fā)動機起動電門 OFF EFIS控制面板 調定(B737-800至地圖電門) 最低高度(MINIMUMS)基準選擇器 按需(737-800) 選擇無線電(RADIO)或氣壓(BAROMETRIC)位,根據(jù)情況適當調整決斷高度或高度基準(737-
17、800)。 米制(METERS)電門 按需(737-800) 氣壓基準選擇器 調定(737-800) 選擇氣壓高度基準,調整當?shù)馗叨缺碓O定值。 VOR/ADF電門 按需(737-800) 方式選擇器 地圖方式(737-800) 中央電門(CENTRE) 按需(737-800) 距離范圍選擇器 按需(737-800) 活動(TRAFFIC)電門 按需(737-800) 地圖電門 按需(737-800) 導航電門(如安裝) 按需 選擇PMC、ANS左或ANS右位置,作為適用于離場用的導航 系統(tǒng)方式。 MCP板 調定 當 MCP板上選擇一個數(shù)值后,確認儀表板上有相應的顯示。 兩個航道窗調定并交叉檢查
18、 飛行指引儀電門OFF 自動油門電門OFF 航向窗起飛跑道航向 轉彎坡度角限制按需 高度起飛的起始高度或ATC的指定高度 自動駕駛脫開 信標臺電門 按需(737-800無) 時鐘 調定 左飛行儀表 調定 注:必須完成IRS校準。 電子飛行儀表系統(tǒng)EFIS 正確 飛行方式信號牌 空白 飛行儀表指示正確。 選擇V速度前顯示“無V速度(NO V SPD)”故障旗(B737-800) 核實無其他故障旗顯示。 高度表 調定 高度表上的橘色游標調機場標高加1000英尺。(修正海壓),飛場壓時調零。 地圖導航顯示 正確 核實無故障旗顯示。 航路 有顯示,顯示正確 備用儀表 調定 備用地平儀 調定 調定地平線
19、指示,核實姿態(tài)正確。 備用高度表和空速表 調定 調定高度表并核實空速為零。 前輪轉彎電門 正常位 顯示選擇面板 調定(B737-800) 主面板顯示組件選擇器 正常(737-800) 下顯示組件選擇器 正常(737-800) 燈光控制 按需 油量指示器 檢查 如需要按照補充正常程序進行測試。 N1游標參考鈕 壓下 N1游標由FMC控制。 發(fā)動機儀表 檢查 注:只有將起動電門放在地面位才有發(fā)動機排氣溫度,燃油流量,滑油壓力和滑油溫度指針指示和讀數(shù)顯示(B737-800)。 主要和次要發(fā)動機指示 正常 發(fā)動機指示顯示當前狀況沒有起飛限制位的顯示,發(fā)動機滑油量達到放行要求。 發(fā)動機顯示控制面板 調定
20、(B737-800) N1調定(N1SET)選擇器 自動 允許FMC控制N1游標。 燃油流量電門 流率 將電門放在重置位,再放速率位。 速度基準選擇器 自動 使FMC可以控制基準游標。 消耗燃油復位電門 按壓 防滯剎車電門 開(B737-800無) “防滯不工作”燈 滅 自動剎車選擇電門 OFF 雷達 測試并調定 呼叫 調定 減速板手柄 下卡位 反推手柄 壓下 推力手柄 關閉 起動手柄 關斷 停留剎車 剎住 核實停留剎車警告燈亮。 安定面配平切斷電門 正常位 輪艙火警系統(tǒng) 測試 注:在做火警檢查時,如果交流匯電條有電則取消這種試驗。如果APU工作時,完成這種試驗要提醒地面人員,因APU地面控制
21、面板上火警燈閃亮,喇叭響。 測試電門保持在過熱/火警位。 核實警鈴響,主火警和主警告以及過熱探測燈亮。 切斷警鈴電門按壓。 核實火警燈和火警鈴取消。 核實“輪艙”燈亮。 VHF通訊電臺 調定 VHF導航電臺 調定并核實離場電臺 EFIS控制面板 調定 EHIS范圍選擇器 按需 EHIS方式選擇器 地面 氣象雷達電門 OFF 地圖電門 按需 音頻選擇器面板 調定 HF電臺 調定 警告:飛機在加油時,禁止使用HF系統(tǒng)以防傷害地面人員或引起火災。 圓頂燈和面板燈光控制 按需 應答機 調定 ADF電臺 調定并打開 方向舵和副翼配平 檢查 確認電動液壓泵關閉,將方向舵配平左右各打10度,方向舵腳蹬隨動一
22、致,回零;將副翼配平左右各打5度,駕駛盤隨動一致,回中立。 安定面配平超控電門 正常 座椅 調整 使用控制手柄,調整座椅位置以獲得最合適的視線基準位置。 方向舵踏板 調整 把方向踏板調整到可蹬滿舵以及可使用全行程剎車的位置。如果方向舵移動,握住手輪,防止前輪轉彎。 FMC/CDU 調定 識別頁檢查 核實飛機和發(fā)動機型號和導航數(shù)據(jù)有效日期顯示正確。 位置起始頁面選擇 使用可用的最精確信息,在“SET IRS POS”行輸入現(xiàn)在位置。 核實GMT正確,按需要可輸入當?shù)貢r間。 航路頁選擇 輸入公司航路代碼或者起飛和目的地機場,然后輸入航路點和/或航路名的方法進行輸入。 離場頁選擇 選擇現(xiàn)用跑道和離場
23、/過渡程序。 航路頁選擇 核實選擇的離場程序和航路,修正并連接航路,然后生效執(zhí)行。 性能起始頁選擇 核實CDU上顯示的總燃油量與燃油表顯示一致,以足夠用于計劃飛行的使用,輸入無油重量、備份燃油和成本指數(shù)(成本指數(shù)按公司規(guī)定)。輸入巡航高度并核實過渡高度。如需要輸入風速/風向和國際標準大氣溫差或爬升頂點溫度,然后執(zhí)行。 離場頁選擇(如果先前未輸入過) 選擇適當?shù)呐艿篮碗x場/過渡程序。 選擇“航路”頁核實選擇的離場程序,修正并連接航路,然后執(zhí)行。 推力方式顯示 檢查 核實虛線已顯示。 駕駛艙準備右座 撤離繩 檢查 確保繩扣接于構架。 遮光板和防煙眼鏡 存放好 氧氣和內話 檢查 音頻選擇板調定 按壓
24、飛行內話發(fā)射機選擇電門和接收機選擇電門,調節(jié)接收機 電門和駕駛艙揚聲器上的音量。將麥克風選擇電門放到 “MASK”位。(737-800)無此電門,氧氣面罩只要不在“放好位”, 面罩即超控吊桿方式。) 氧氣面板調定 檢查面罩存放好,以及NORMAL/100電門位于100位。 復位/測試滑動手柄壓下并保持 觀察流量指示器內出現(xiàn)瞬間黃色十字。 應急/測試選擇電門按壓并保持 在復位/測試滑動手柄保持向下的同時,按壓應急/測試選擇電門,在流量指示器內可觀察到恒定的黃十字。 按壓發(fā)話電門I/C 在復位/測試滑動手柄保持向下的同時按壓緊急/測試選擇電門,使用麥克風,并可通過駕駛艙揚聲器聽到氧氣流動聲音。然后
25、松開/復位所有電門。 氧氣壓力檢查 氧氣壓力符合機組定員標準。 空調系統(tǒng) 組件按需,引氣接通 空氣溫度選擇器按需 空氣配平電門(如安裝) 開 溫度選擇器按需 “沖壓活門全開”燈亮 循環(huán)風扇電門自動 空調組件電門一個組件自動。 隔離活門電門自動 注:737-800可以選擇雙組件自動位或高流量位,打開隔離活門。 發(fā)動機引氣電門打開 APU引氣電門按需, 接通以供APU起動。 關閉以供外接氣源供氣起動。 增壓系統(tǒng) 調定 飛行高度窗巡航高度 著陸高度窗目的地機場標高 座艙升降率選擇電門(若安裝)三角指標位。 座艙高度窗(若安裝)低于目的地機場標高200英尺 飛行/地面電門地面 增壓方式選擇器自動(以上
26、劃橫線處,數(shù)字式增壓系統(tǒng)無此程序) 核實“自動失效”燈滅 EFIS控制面板 調定(B737-800至地圖電門) 選擇FMC、ANS左或ANS右位置,作為適用于離場用的導航 系統(tǒng)方式。 最低高度(MINIMUMS)基準選擇器 按需(737-800) 選擇無線電(RADIO)或氣壓(BAROMETRIC)位,根據(jù)情況適當調整決斷高度或高度基準。 米制(METERS)電門 接通(737-800) 氣壓基準選擇器 調定(737-800) 選擇氣壓高度基準,調整當?shù)馗叨缺碓O定值。 VOR/ADF電門 按需(737-800) 方式選擇器 地圖方式(737-800) 中央(CENTRE)電門 按需(737-
27、800) 距離范圍選擇器 按需(737-800) 活動(TRAFFIC)電門 按需(737-800) 地圖電門 按需(737-800) 地圖導航顯示正確 核實無故障旗顯示。 航路有顯示,顯示正確 右飛行儀表調定 注:必須完成IRS校準。 電子飛行儀表系統(tǒng)EFIS 正確 飛行方式信號牌空白 飛行儀表指示正確。 選擇V速度前顯示“V1速度(NO V SPD)”故障旗(B737-800) 核實無其他故障旗顯示。 高度表調定 高度表上的橘色游標調機場標高加1000英尺。(修正海壓),飛場壓時調零。 地圖導航顯示正確 核實無故障旗顯示。 航路有顯示、顯示正確。 時鐘調定 近地警告系統(tǒng)測試電門瞬間按壓 核
28、實所目視的G/S(低于下滑道)、PULL UP(拉起)、WINDSHEAR(風切變)和INOP(不工作)警告燈均亮起,并且聽到“GLIDE SLOPE(下滑道)”、“WHOOP WHOOP PULL UP(拉起)”和WINDSHEAR(風切變)聲響警告。 按住該測試電門至少10秒鐘,以測試上述的各項內容以及所有的GPWS的聲響警告。 燈光控制按需 VHF導航電臺調定 調定或核實起飛導航電臺。 EFIS控制面板調定 EHSI范圍選擇電門調定。 活動電門(如安裝)按需。 EHSI方式選擇器MAP(地圖)。 氣象雷達電門OFF。 MAP方式電門按需。 音頻選擇面板調整 座椅調整 使用控制手柄,調整座
29、椅,以獲得最合適的視線基準位置。 方向舵踏板調整 調整方向舵腳蹬到可操縱至滿舵,并能踩全剎車。如果方向舵移動,機長應握住手輪,防止前輪轉彎。 2.5 駕駛艙直接準備 2.5.1 旅客開始登機 左 座 右 座 系好安全帶,戴好耳機。 系好安全帶,戴好耳機。 旅客信號開。 偏航阻尼器電門開、燈滅。 空調組件按需。 燃油泵電門ON中央油箱的燃油只要超過1000磅,就必須將其燃油泵電門打開,以防損壞飛機結構。 核實左座各操作動作是否正確。 風擋加溫電門ON 電動液壓泵電門打開( 如需推出時,A系統(tǒng)液壓泵關、B系統(tǒng)液壓泵開。) 飛行指引電門開(先打開主飛一側的飛行指引,核實其MA燈亮)。 自動剎車選擇R
30、TO。 停留剎車按需若飛機需要推出時,停留剎車松開;若飛機不需要推出時,停留剎車剎住。 口令“開車前檢查單”。 開始念檢查單。 逐句回答并做到“口到、眼到、手到”。 完成后報出“開車前檢查單到飛行文件”。 2.5.2 艙單送到 由責任機長檢查艙單并簽字 左 座 右 座 監(jiān)督檢查右座輸入的無燃油重量的準確性。 檢查核實艙單的準確性,將無燃油重量的準確數(shù)字輸入FMC/CDU。 由機長決定起飛方式和爬升方式。 輸入起飛襟翼(B737-800)N1限制頁選擇(B737-800)輸入外界大氣溫度如計劃使用減推力起飛,輸入假設(選擇的)溫度。如計劃使用減推力爬升,選擇所需方式。 核實減推力的正確性。 按需
31、使用減推力。 核實V1、VR、V2的正確性,速度窗調定V2。 根據(jù)全重查出起飛V1、VR、V2,并輸入FMC/CDU。 用空速表上的游標依次調好V1; V2+15;210(或220或230);VR;80。(737-800自動顯示)。 用空速表上的游標依次調好V1; V2+15;210(或220或230);VR;80。(737-800自動顯示)。 左 座 右 座 核查重心位置和配平單位 設置配平位置 CDU頁面的設置見附錄 檢查飛行文件齊全任務書、放行單、氣象資料、航行通告、艙單、油單和機務記錄本等等。 核實FMC/CDU飛行前準備完成。 口令“開車前檢查單繼續(xù)”。 繼續(xù)念檢查單。 回答檢查單。
32、 完成后報出“開車前檢查單到允許起動”。 2.6 推出開車程序 2.6.1 推出 當飛機需要推出時,注意以下警告: 在安裝前起落架轉向鎖銷之前,如已連接好牽引桿,切勿進行任何電氣或液壓源的變換。任何電源的變化,均可導致前輪轉向作動筒的瞬時增壓,因而引起不必要的牽引桿移動。 左 座 右 座 接到乘務長報告“旅客齊”,核實艙單人數(shù)正確,口令“請示推出開車”。 向ATC請示推出開車。 得到允許推出開車指令后1 打開防撞燈;2 核實停留剎車松開; 1 使用內話機與地面機務人員聯(lián)系2核實停留剎車松開;3通知地面“可以推出” 推出到位后,根據(jù)地面指揮剎住停留剎車。 加強地面觀察。 2.6.2 開車 左 座
33、 右 座 口令“允許起動檢查單”。 1 關閉空調組件;2 檢查APU引氣開、氣源壓力不低于30PSI(737-800無)。 念檢查單,核實動作完成情況。 回答檢查單并“口到、眼到、手到”。 完成后報告“允許起動檢查單完成”。 利用內話、手勢或燈光通知地面 “起動2發(fā)、1發(fā)。” 得到允許后,再次核實停留剎車剎住。 口令“起動2發(fā)”,將起動電門扳到“GRD”位,同時下令“記時”。 記時,監(jiān)控發(fā)動機的工作情況。根據(jù)指示報告“活門開、壓力降(737-800無)、N2有”。 監(jiān)控N2在18-20時,N1轉速上升。 監(jiān)控N2在18-20、N1上升時,報告“N1有”。 左 座 右 座 在下列情況下將發(fā)動機起
34、動手柄提到慢車卡位: N1轉動并 N2達到25或(如果達不到25N2)。在最大起動機轉速下且N2不低于20。(若大約在5秒種內N2的增加量小于1,則達到最大起動機轉速)。提起動手柄后,10秒內發(fā)動機EGT上升。流量、滑油壓力上升,溫度正常。 監(jiān)控左座提起動手柄根據(jù)指示報告“EGT有、流量有、滑油壓力上升?!?N2在46時,起動機脫開、起動壓力回升、起動活門燈滅。N2在56時,起動機脫開、起動活門燈滅。 N2在46時(737-800為56),監(jiān)控起動機電門跳到OFF位。報告“起動機脫開、壓力回升(737-800無)、活門燈滅”。 左 座 右 座 在標準大氣條件下: N1約22、N2約60、燃油流
35、量約720磅/小時、EGT約450時,發(fā)動機進入慢車。 N1約20,N2約59,燃油流量600磅/小時,EGT約410(737-800)。 監(jiān)控發(fā)動機參數(shù)正常。 報告“2發(fā)進入慢車” 以同樣程序起動1發(fā) 重復同樣的程序協(xié)助起動1發(fā) 注:以下情況應立即終止起動:1 發(fā)動機手柄提到慢車前沒有N1;2 發(fā)動機手柄提到慢車后,地面10秒、空中30秒內EGT不上升;3 發(fā)動機手柄提到慢車后,N1、N2不上升或上升很慢;4 EGT急劇上升并超過極限(725);5 發(fā)動機進入慢車后無滑油壓力。 雙發(fā)起動后1 接通發(fā)動機電源;2 打開空速管加溫;3 發(fā)動機防冰按需;4 打開A系統(tǒng)液壓泵;5 檢查右座的開車后的
36、動作;6 口令“起動后檢查單”7檢查并回答檢查單。 雙發(fā)起動后1 兩個空調組件“自動”位;2 APU引氣電門關閉并計時;3 飛行地面電門“飛行”位(如安裝);4 APU按需(737-800)。5念檢查單并核實左座動作。 2.7 滑行 滑行前應調節(jié)好座椅和腳蹬。以便在蹬滿舵時仍能提供最大剎車。滑行過程中,飛行員應把腳放在踏板上,以便隨時使用剎車。機組應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安全滑行上,避免去做無關的動作以及可以在其它時間里完成的任務。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口令“再現(xiàn)檢查” 再現(xiàn)檢查,核實各系統(tǒng)工作正常,符合放行要求。 口令“請示滑行” 向ATC請示滑行,觀察右側無障
37、礙物并報告“右側無影響可以滑行” 收到滑行指令,給地面機務人員手勢請求滑出。打開滑行燈(夜間打開內著陸燈、轉彎燈和滑行燈)。 得到允許后,左手扶手輪,松開停留剎車,柔和增加推力(N1值不大于40),使飛機穩(wěn)步滑行,以不大于10節(jié)的速度離開停機位。 滑至開闊地帶,口令“襟翼5”,直線滑行時握住手輪,左右蹬舵到頭檢查其靈活無卡阻。 聽到口令后將襟翼手柄放到5位,檢查襟翼5,手柄位置、指示器指示一致,綠燈亮;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1 駕駛盤前后左右活動到底,靈活無卡阻;2 安定面配平按艙單設定單位并在綠區(qū);3 核實APU是否需要,若不需要,關閉APU。 注:起飛簡
38、令:起飛簡令是對離港飛機的起飛形態(tài)、飛行航跡、高度限制和起飛時發(fā)生特殊情況時處置的說明,以便機組成員了解PF的意圖,加強機組配合。當起飛或離場程序中的任何方面和正常使用的程序不同時,則需要作附加簡令。這些簡令包括嚴酷天氣、惡劣跑道、特殊減噪音要求、最低設備清單放行或其他必須重申和規(guī)定的機組職責。起飛簡令應盡快完成,一般掌握在滑行或滑行前完成。以免干擾最后的起飛準備。 證實PF起飛簡令預習(機組所有成員應注意聽取PF的起飛簡令)。 口令“起飛前檢查單線上”。 按PF指令念檢查單。 回答檢查單,并核實檢查 完成后報告“起飛前檢查單到線”。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嚴
39、格按規(guī)定速度滑行(直線不大于25節(jié),正常使用1520節(jié),轉彎不大于15節(jié),正常使用78節(jié),停機坪和擁擠地帶不大于10節(jié))。 適時進行旅客廣播。 按規(guī)定“請示進跑道”。 接到同意進跑道指令后口令“起飛前檢查單線下”。 接到同意進跑道指令后1 打開內側著陸燈;打開固定著陸燈(737-800);2 起動電門“連續(xù)位”;3 打開頻閃燈(如安裝);4 自動油門預位;5 應答機開(TA/RA);6 氣象雷達按需。 回答檢查單,并核實檢查 按PF指令念檢查單。完成后報告“起飛前檢查單完成”。 滑進并對正跑道,準備起飛。 向客艙發(fā)出兩聲音響“咚、咚”,表示飛機即將起飛。同時乘務長進行起飛前的客艙安全廣播。 2
40、.8 起飛 正常起飛程序滿足于典型的減噪音起飛要求,如果有些機場有特殊的程序,則需要修改。由于噪音控制的原因,通常建議到3000英尺開始執(zhí)行襟翼收上機動速度,但這不是一項強制要求(大重量除外)。當飛機重量較輕時,其性能通??梢员WC在完成襟翼收上之前,飛機已經(jīng)達到3000英尺的高度。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操縱飛機對正跑道中心線。 向ATC“請示起飛”。 允許起飛1 記時;2 加油門至40N1;3 轉速穩(wěn)定,按下TO/GA電門。 允許起飛1 記時。2 轉速穩(wěn)定報出“穩(wěn)定”。 松開手輪,用舵保持好方向,握住駕駛桿并稍稍向前推。 確保推力手柄加到起飛N1,檢查方式顯
41、示正確,報告“起飛推力調定”。 注:推力調定后,速度在達到V1之前,機長必須握住推力手柄,以備終止起飛時能迅速反應。在頂風極大的情況下,推力手柄可能不會加到全推力N1,此時可按要求人工前推推力手柄。 監(jiān)控發(fā)動機儀表,核實滑油壓力不在黃區(qū)。 速度80節(jié)報出“80”。 核實80節(jié)回答“油門保持”。 速度84節(jié), A/T變?yōu)門HR HLD。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注意V1,在VR時柔和的以每秒2.5-3度的速率抬機頭。 提前5節(jié)報出“V1”,到VR時報“抬頭”,監(jiān)控儀表和PF的操縱動作。 跟住飛行指引或飛行姿態(tài)15度。 正上升率500英尺/分以上,報出“正上升” 核
42、實正上升,口令“收輪”。 將起落架手柄放置UP(收上)位。 監(jiān)視發(fā)動機儀表并交叉檢查 注意高度,報告“400”英尺。 口令“航向選擇”?;蚱渌椒绞?。 按壓航向選擇,檢查方式正確。并回答“接通”。 高度1000英尺,報告“高度1000”。 核實1000英尺,口令“N1、210(220、230)、UP速度(737-800)”。 按壓N1、按PF指令調速。 注意速度,報告“V2+15”。 核實并口令“襟翼1”。 按口令收襟翼手柄,監(jiān)視襟翼和縫翼的收起。 注意速度報告“速度190(200、210)”?!敖笠?機動速度”(737-800)。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核
43、實并口令“襟翼0”。 按口令收襟翼手柄于UP位。 襟翼收光且過渡燈滅,報告“過渡燈滅”。 核實并口令“垂直導航”。 接通垂直導航,核實方式正確。 按ATC指令下令調整航向和高度。 按PF的口令調整航向和高度。 飛向第一航路點后,口令“連接航路”。 CDU放航段頁,按PF口令連接航路,報告“航路連接”。 核實并口令“執(zhí)行、水平導航”。 按壓執(zhí)行鍵和水平導航。 通過過渡高度或ATC指令,報告“過渡高度”。 核實并口令“1013”。調高度表為“1013”。 調定高度表為1013,起落架手柄關斷位(OFF),自動剎車關斷。 狀態(tài)穩(wěn)定,口令“起飛后檢查單”。 自念自答完成檢查單。 核實檢查單的完成情況。
44、 完成后報告“起飛后檢查單完成”。 接通自動駕駛,檢查方式正確并通告“通道接通”。 核實自動駕駛接通,方式正確 注:在自動駕駛接通以前,由PF下口令,PNF操縱MCP板,嚴禁PF一邊人工飛行,一邊操縱MCP板或其它附件。自動駕駛接通后MCP板由PF操縱。 2.9 爬升 在超越障物或之前,保持襟翼收上的操作速度,如果沒有高度和速度限制,則加速到所需的爬升速度,加速到該速度的時間越短,飛行中越省油。按照FMC的正常經(jīng)濟速度爬升,可將航程成本減至最低。 在任何全重條件下,經(jīng)濟爬升速度通常超過250節(jié),在10000英尺以下,F(xiàn)MC爬升速度限制在250節(jié)以下或襟翼收上的操縱速度,以較高的為準。 PF(操
45、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根據(jù)需要選擇爬升頁面1 經(jīng)濟爬升頁(正常情況下使用);2 最大上升率(顛簸或ATC要求時使用);3 最大上升角(特情或限制要求時使用)。 注意收聽ATC指令,經(jīng)常巡視座艙內的各種設備指示。 注意高度,提前1000英尺報告“1000英尺到10000”。 高度10000英尺,關閉內側著陸燈、按需松開肩帶。 按需將系好安全帶電門放“自動位”,松開肩帶。 根據(jù)天氣和飛機活動情況,正確使用雷達和防撞系統(tǒng)(TCAS)。 調好前后方的導航臺(ADF),注意核實航跡。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每爬升一高度,要報出該高度換算成的英尺
46、數(shù),并準確地在MCP板高度窗內調好。 對照米/英尺換算表,核實PF所調高度并報出。到達該高度前,提前1000英尺報告“1000英尺到高度”。 接近巡航高度時,注意檢查增壓系統(tǒng)巡航高度窗、MCP板、FMC所輸入的高度要一致。 核實改平飛以及正確的飛行方式顯示和N1限制顯示。 2.10 巡航 巡航高度的選擇,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與最佳高度接近的高度層,以降低成本。同時注意,操作裕度要求所限制的最大高度,將給出一個到機體抖振或抖桿的特定“g”或坡度角裕度。其標準值是在抖桿或抖振前有1.2g至1.4g的操作裕度或33至44度的坡度角保護。盡管飛機有能力達到或超過所限制的最大高度,但通常不允許
47、這么做,否則將大大增加遇到失速抖振的風險。因此不推薦超過最佳高度2000英尺或接近最大高度1000英尺的飛行。大重量飛行時要尤其重視。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在ATC沒有要求時,一律用經(jīng)濟速度巡航,成本指數(shù)按公司規(guī)定 根據(jù)天氣和飛機活動情況,正確使用雷達和防撞系統(tǒng)。 航路中要及時向地面報告位置,并隨時收聽空中交通管制員的指令。 使用好無線電導航系統(tǒng),調定前后導航臺或使用VOR臺,檢查校準飛機位置。 注意檢查燃油的消耗與平衡,平衡燃油時,應先通報“平衡燃油”,然后做動作。在平油過程中取消主警告燈,在推力手柄上搭一條小毛巾以提醒平油正在進行中。 注意核實PF動作的
48、準確性,并記時。 將主警告燈按滅,同時記時。 平衡結束時,通報“平衡完畢”。 核實檢查。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經(jīng)常輸入新的高空風,以獲得新的導航數(shù)據(jù)。 遇到顛簸時注意調整顛簸速度和顛簸N1值。入云前根據(jù)溫度注意使用發(fā)動機防冰。 經(jīng)常巡視座艙內的各個系統(tǒng),重點監(jiān)控發(fā)動機、電源、增壓系統(tǒng)的工作。 注意使用各類助航設備,經(jīng)常檢查航跡,以防慣導出現(xiàn)的偏差和地圖飄移。 2.11 下降 接近著陸機場區(qū)域時,機組的工作量將會增加,機組應盡可能集中精力,一些管理和不重要的工作應在下降前完成或等到著陸后再完成。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接近著陸
49、機場區(qū)域時,注意提前收聽著陸機場的天氣通播(ATIS)。 調定著陸機場的ATIS頻率,收聽天氣通播并向PF通報天氣通播的內容。 距離下降頂點40海里前開始進行下降準備,并交操縱。防冰按需;1. 核實空調增壓調定(在高原機場著陸時,若使用修正海壓,注意檢查增壓系統(tǒng)面板內座艙高度和著陸機場標高的調定);2. MCP板兩側的著陸航道調好(如沒有收到天氣通播,應調著陸機場的主降跑道方向);3. 自動駕駛接通在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一側;4. 根據(jù)FMC計算的著陸重量選定著陸襟翼;5. 根據(jù)著陸襟翼設定VREF。在速度表上調定游標:VREF、 VREF+15;(737-800自動顯示)。選擇QNH/Q
50、FE(737-800)。6. 高度表橘色游標調好MDA;調定DH;按需調定和無線電/氣壓(RADIO/BARO)最低高度(737-800)。7. 檢查平衡燃油;8. 自動剎車選擇;9. 調定ILS、VOR頻率;10. 調定ADF和通訊頻率。 接操縱并監(jiān)控飛機。 接操縱并監(jiān)控飛機 在PF完成下降準備和進近簡令后,交操縱并完成下降準備??照{增壓調定。1. 著陸時,若使用修正海壓,調定增壓系統(tǒng)面板上著陸機場的標高,座艙高度調定著陸機場標高減200英尺);2. 根據(jù)天氣通播,在CDU上完成進場程序和各高度、速度限制的輸入(如沒有收到天氣通播,應輸入著陸機場主降跑道的進場程序);3 根據(jù)著陸襟翼設定VR
51、EF。在速度表上調定游標:VREF、 VREF+15;(737-800自動顯示)。4 高度表橘色游標調好MDA;按需調定和無線電/氣壓(RADIO/BARO)最低高度(737-800)。 根據(jù)天氣通播、進場圖、進近圖PF下達進近簡令: 注:進近簡令:1 空調增壓調定;2 預計使用號跑道ILS(VOR、NDB、目視)進近,著陸航道;使用號進場程序,過度高度層米;3 自動駕駛通道;4 VREF;5 決斷高度;6 自動剎車選擇;7 ILS(VOR、NDB)頻率;8 遠臺,近臺;9 復習復飛程序、備降方法和其它需要的內容。 注意聽取PF的進近簡令并注意核實PF的每一項動作。 在下降簡令過程中,注意監(jiān)控
52、飛行狀態(tài)、收聽ATC指令。 系好安全帶。 系好安全帶。 收到下降許可指令后: “系好安全帶”電門開; 調整MCP板高度; 選擇下降方式:1 正常情況下使用垂直導航下降,即在垂直導航接通的情況下,按照CDU上計算的經(jīng)濟軌跡下降。在下降頂點前可使用下降截獲(CAPTURE)方式截獲經(jīng)濟軌跡下降。當飛機高于計劃下降軌跡時,不要使用垂直導航下降。 注意收聽ATC的指令并通報全機組,PF的各飛行操縱動作,到達每一個高度層時,提前1000英尺報告“1000英尺到”。 2 也可使用高度層改變(LVL CHG)方式盡快達到所需的高度或 TAC指令的高度、速度限制。3 還可以使用垂直速度(V/S)方式以保持舒適
53、、穩(wěn)定的下降率或保持ATC指定的下降率; 注:下降中可使用減速板增大下降率或保持速度在正常范圍內,使用減速板時,PF應一直將手放在減速板手柄上,這樣可防止將減速板忘記在放出位。不要將減速板放在“下卡位”和“飛行卡位”之間使用,否則飛機可能產(chǎn)生快速滾轉。飛行中禁止將減速板放在“全升起位(UP)”。下降中使用減速板,飛機應有足夠的高度和速度裕度,以柔和完成改平飛。增加推力前先收回減速板。 高度1000英尺以下禁止使用減速板。 下降中注意控制高度,遵循各點的高度限制和ATC的指令。 高度接近10000英尺時,提前1000英尺報告“1000英尺到10000”。 高度10000英尺報告“高度10000”
54、并按需接通內著陸燈。 核實高度10000英尺。 2.12 進近、著陸 下降進近檢查單在通過過度高度層時完成。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通過過度高度層或收到ATC指令下降到場壓或修正海壓時:1調定高度表氣壓值為當時的場壓或修正海壓并交叉檢查,2甚高頻導航電門“人工位”(MANUAL)。 核實過度高度層,報告“過度高度層”。 1調定高度表氣壓值為當時的場壓或修正海壓并交叉檢查,2甚高頻導航電門“人工位”(MANUAL)。 發(fā)出口令 “下降、進近檢查單”。 自念自答完成檢查單。 核實檢查每個動作的完成情況。 完成后報告“下降、進近檢查單完成”。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55、)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利用DME計算并控制好高度,同時掌握好飛機的航跡,按需將水平導航方式(LNAV)轉換為航向選擇方式(HDG SEL)。 注:為防止地圖漂移造成的偏航,不要在進近過程中使用水平導航(LNAV)去截獲盲降。 注意調速時機,嚴格按規(guī)定的襟翼操縱速度放襟翼。 監(jiān)控速度,每一襟翼位置的操縱速度均提前10節(jié)報出。 報告:“速度220”?!敖笠鞺P速度”(737-800)。 核實速度并下令“襟翼1”,“調速190”。“調速襟翼1機動速度”(737-800)。核實PNF的動作,調速190。調襟翼1機動速度(737-800)。 按口令將襟翼手柄放置“1位”,并監(jiān)視襟翼位置指示器
56、和前緣襟翼過渡燈的指示變化。 報告:“速度200”。 “襟翼1機動速度(737-800)。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核實速度并下令“襟翼5”,“調速180”。 “調速襟翼5機動速度”(737-800)。核實PNF的動作,調速180。調襟翼5機動速度(737-800)。 按口令將襟翼手柄放置“5位”,并監(jiān)視襟翼指示器。 注:為保證穩(wěn)定的進近和標準的程序,在ATC沒有明確要求時,應嚴格進近圖上所標示的起始進近點(IAF)位置設定襟翼5。若進近圖上未標示出起始進近點(IAF),其位置規(guī)定為:長五邊進近時不得小于10海里;長四邊進近時不得晚于四轉彎;加入起落航線進近時正
57、切跑道側方;通場加入修正角或起落航線時為跑道上空。防止在大速度、襟翼未放出的情況下切入航向道,而導致錯誤截獲假信號或穿過航向道,造成不必要的進近失敗和安全隱患。 在切入航向道時,切入角小于90度后預位VOR/LOC,報告“VOR/LOC預位”。然后調整好切入角。 核實飛行方式信號牌上白色“VOR/LOC”預位。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注:在切入航向道飛行時,優(yōu)選30的切入角。若角度過大和空速過大,會導致切過航向道,俗稱“甩的過多”。根據(jù)切入特性,在距離航向道中心線5度 前應建立進近方式,否則將不能正確截獲航向道。 監(jiān)控HSI上航道桿移動時通報“航道桿移動”,
58、觀察飛行方式信號牌上“VOR/LOC”截獲,通報“航向道截獲”。 觀察核實PF飛行方式信號牌上“VOR/LOC”截獲,報告“航向道截獲”。 注:PF、PNF的HSI至少有一部在原始數(shù)據(jù)位,若有一部VHF NAV選用VOR/DME時,在盲降截獲后,兩部VHFNAV均調成盲降。 核實航向道截獲,預位“APP方式”并報出“APP預位”,同時調好著陸航向。 ( 注:必須在收到ATC允許進近的指令后方可預位“APP”方式。) 核實飛行方式信號牌上白色“G/S”預位,并交叉檢查。 觀察ADI上下滑道移動時,報告“下滑道移動”。 核實下滑道移動或在五邊7-8浬時,口令“放輪、襟翼15”,同時調速150(16
59、0)、減速板預位。調速襟翼15機動速度(737-800)。 按口令放下起落架、襟翼15,監(jiān)控起落架三個綠燈亮、襟翼指示器指示襟翼放到位。 口令“著陸檢查單”。 起動電門“連續(xù)位”、按壓中央警告窗牌、駕駛艙門松鎖。 (夜間預位外側著陸燈)。念著陸檢查單到襟翼15并報告“檢查單到襟翼15”。 核實并回答檢查單。 下滑道一個點時報告“下滑道一個點”。 口令“襟翼25”。調速140(150)。 按口令放襟翼到25。 觀察飛行方式信號牌上下滑道變綠,報告“下滑道截獲”。 核實飛行方式信號牌,檢查N1游標變?yōu)閺惋w限制。 口令“襟翼30”、“完成著陸檢查單”。調好進近速度。調好復飛高度 按口令放襟翼到30。
60、核實并報告“襟翼30、著陸檢查單完成”。 核實襟翼30,起落架三個綠燈亮。 打鈴二次“咚、咚”,以表示即將著陸。 襟翼40著陸時,按需調定著陸襟翼和進近速度。 注:人工著陸飛行,調定進近VREF時注意風的修正,即:1/2頂風+ 全部陣風修正值(陣風-頂風),但最大不超過20節(jié)。若使用自動油門著陸時,進近VREF不做風的修正。 PF(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PNF(不操縱飛機的飛行員) 交叉檢查核實高度、下滑道準確。 過遠指點標或遠臺,報告“過遠指標”或“過遠臺”并請示著陸。 核實并交叉檢查。 高度1000英尺報告“高度1000”。 注:完成著陸形態(tài)的最低高度為1000英尺。 夜間飛行高度500英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預應力混凝土工程教學課件
- 汽車配套產(chǎn)業(yè)基地項目數(shù)字化方案(參考模板)
- 2025年年健康服務項目建議書
- 2025年低功率氣動閥島用控制閥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達美航空合作協(xié)議書
- 現(xiàn)代能源行業(yè)發(fā)展條件分析
- 2025年轉基因耐貯藏番茄項目發(fā)展計劃
- 西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單元知識點
- 2025年氟炭漆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智能分揀系統(tǒng)項目合作計劃書
- eos5ds-5dsr-im6-zh-佳能相機說明書
- 九年級上冊英語書譯林版單詞表
- 臺球廳桌球俱樂部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課件模板
- 醫(yī)務人員技術檔案
- 2023年鐵嶺市三支一扶筆試真題
- (正式版)JBT 106-2024 閥門的標志和涂裝
- 肺結節(jié)手術的術后護理措施
- 2024版《工程項目現(xiàn)場簽證單、工程委托單》模版
- 節(jié)能環(huán)保抹灰施工管理策略
- 2023年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A卷)含解析
- 上尿路感染教學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