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早春栽培技術_第1頁
西葫蘆早春栽培技術_第2頁
西葫蘆早春栽培技術_第3頁
西葫蘆早春栽培技術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葫蘆早春栽培技術原文 崔穎黎,梁世強摘要:為使早春西葫蘆豐產豐收,從選擇適宜的品種和栽培形式、培育壯苗、定植、田間管理及采收等方面對西葫蘆早春栽培技術進展總結和介紹。關鍵詞:早春;西葫蘆;品種選擇;壯苗培育;田間管理近年來,西葫蘆早春栽培形式開展很快,但由于目前市場上西葫蘆品種混雜、育苗程度參差不齊、缺乏完善的管理技術等原因,導致西葫蘆產量、品質差異很大。為使西葫蘆豐產豐收,現(xiàn)將西葫蘆早春消費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介紹如下,以供消費者參考。1選擇適宜品種消費上早春栽培多項選擇用早熟、適于密植、產量較高、耐寒、耐濕、抗病性強的品種,如珍玉10號、曼谷綠2號、珍玉小荷等。2選擇適宜的栽培形式西葫蘆在炎

2、熱季節(jié)病毒并白粉病嚴重,目前尚無特效藥防治,只能提早栽培,以避開高溫時期,減輕減緩發(fā)病,爭取在發(fā)病前收獲大局部產品。目前消費上多采用露地早熟栽培和薄膜小拱棚短期覆蓋栽培形式。2.1普通栽培于當?shù)亟K霜前57d進展露地直播,播種后5565d開場收獲,采收期3040d,生長中后期病害較重,產量偏低。2.2露地早熟栽培于當?shù)亟K霜前2030d在陽畦內育苗,終霜后進展露地定植,矮生類型行距80100、株距4050,每6672種植1500株,定植后2530d開場收獲,采收期5060d。2.3薄膜小拱棚覆蓋栽培于當?shù)亟K霜前60d左右在溫室內育苗,終霜前30d左右在棚內定植,畦寬1.5,雙行栽植,株距4050。

3、定植前扣棚烤地,終霜后1015d撤除棚膜變?yōu)槁兜叵M,同時進入收獲始期,采收期60d以上,中棚、大棚栽培可參照小拱棚栽培進展。假設在棚膜上加蓋草苫,還可適當提早定植和采收時間。另外,采用地膜覆蓋栽培也有早熟增產的效果。3育苗西葫蘆早熟栽培多采用陽畦或溫室育苗,苗齡2530d,生理苗齡為34葉1心。3.1苗床準備苗床應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方便、沒有種植過瓜類作物的地塊。一般采用營養(yǎng)缽護根育苗,用1份腐熟干雞糞2份未種植過瓜類作物的田土混勻配制成營養(yǎng)土。3.2浸種催芽經過包衣的種子一般不催芽,其他種子假設有必要,可用55的水進展溫湯浸種,然后在30的條件下催芽1224h,當胚芽長1左右時即可播種。3

4、.3苗期管理要點西葫蘆幼苗生長快,根系興旺,但斷根后緩苗慢,因此苗齡宜校西葫蘆幼苗葉片肥大,為防止擁擠,苗間距要大,以1012見方為宜。為防止幼苗帶帽出土,覆土以2左右為宜。西葫蘆幼莖易伸長,秧苗易徒長,出苗后應控制苗床溫、濕度,苗期盡量不澆水,或采用噴水方式補水,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溫10左右;育苗后期應加強幼苗低溫鍛煉,防止幼苗徒長。4定植前的準備幼苗定植前,應提早1015d將小拱棚覆蓋薄膜,密閉保溫,以促進土壤化凍和土溫進步,最好選用防霧滴農膜,以進步棚膜透光率。定植田經過秋耕和冬季凍垡、曬垡后,于翌春土壤化凍后每6672鋪施腐熟農家肥50007000kg、磷酸二銨2030kg作底

5、肥,然后將土壤及時翻耕做畦,采用壟作或高畦栽培,單行種植的畦寬為60,雙行種植的壟間距為140150,最后覆蓋地膜。5定植當棚內夜間最低溫度穩(wěn)定在57、土壤10處地溫穩(wěn)定在810時即可定植。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適宜定植期多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華北地區(qū)夜間棚外不覆蓋草苫時,定植期多在3月中下旬,夜間棚外覆蓋草苫時,定植期可提早到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確保定植后幼苗不發(fā)生冷害的前提下盡可能提早定植。春早熟栽培適宜的定植密度為每6672栽20002200株,株行距為45556070。短蔓型西葫蘆由于耐熱性差,北方地區(qū)春早熟栽培時常因后期遇到夏季高溫而使植株生長適期有限,因此適當加大栽培密度有利于進步早期

6、產量、總產量和經濟效益。選擇晴天中午定植有利于緩苗,采用水穩(wěn)苗法定植可進步土壤濕度。6田間管理論文網(wǎng)6.1環(huán)境調控定植初期應注意增溫保濕,可在小拱棚北側設置風障,必要時在夜間覆蓋草苫,并注意晚揭早蓋,定植至緩苗前棚內溫度低于30時不宜通風。緩苗后可適當通風,草苫早揭晚蓋,以延長光照時間,但由于植株生長前期外界溫度仍然較低,通風量不宜過大,適當進步棚內白天溫度有利于防止夜間溫度過低。進入盛瓜期后,外界溫度和光照條件改善,棚內溫度可保持在白天2025,夜間1416。白天溫度過高易誘發(fā)病毒病和白粉病等,并造成植株過早老化、生長勢衰退,因此當外界夜間氣溫穩(wěn)定在14左右時,便可撤除小拱棚棚膜。6.2水肥

7、管理小拱棚春早熟栽培不宜蹲苗,因為植株生長期外界氣溫較低,棚內溫度變化幅度較大,尤其是夜溫偏低,植株不易出現(xiàn)徒長。緩苗時可輕澆1次水,6672隨水沖施尿素或硫酸鉀20kg左右,以促進緩苗發(fā)棵。緩苗后應及時補充水肥,以促進植株盡早結瓜。第1雌花開放后34d,當瓜長到達810時,植株生長即進入結瓜期,是加強水肥管理的標志,一般自根瓜坐住后每57d澆1次水,每隔15d追肥1次,每次每6672追施氮磷鉀復合肥2530kg。6.3植株調整根瓜坐住前,應及時摘除植株基部的少量側枝。隨著植株的生長,莖蔓因逐漸伸長而倒伏,為保持田間透光性良好,應及時引蔓,讓所有植株莖蔓沿壟畦按同一方向朝前一棵植株基部延伸,如

8、東西向做畦,那么生長點應朝向南方,有利于充分受光。植株生長中后期莖葉不斷增加,基部葉片由于離地面過近,光照弱、濕度大,易成為病源中心,因此當根瓜采收后可予以摘除。6.4防止化瓜西葫蘆單性結實才能差,尤其在生長前期溫度較低、通風量較小的情況下,依靠自然授粉難以保證田間坐果率,易出現(xiàn)化瓜,因此必須進展人工授粉。選擇上午剛剛開放的雄花和雌花進展授粉,此時花粉發(fā)芽力及子房受精才能強,有利于進步結果率,注意授粉量必需充足,花粉在柱頭上要涂抹均勻,否那么易使畸形瓜增多或坐果率下降。由于矮生型西葫蘆雄花數(shù)量有限,進入結瓜盛期后,花粉量難以滿足人工授粉的需要,因此也可用2,4-d或番茄靈等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使用濃度分別為2025g/l或3050g/l,處理時間以上午9時前后為好,處理方法是將藥液均勻涂抹在花柄、或柱頭、或子房基部,注意藥液使用濃度不要過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