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通報投稿指南_第1頁
科學通報投稿指南_第2頁
科學通報投稿指南_第3頁
科學通報投稿指南_第4頁
科學通報投稿指南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通報投稿指南科學通報(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是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雜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 致力于快速報道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消息、進展, 點評研究動態(tài)和學科發(fā)展趨勢. 要求文章短小精悍, 可讀性強, 能在比較寬泛的學術領域產(chǎn)生影響. 科學通報中文版創(chuàng)刊于1950年, 旬刊, 每月10日、20日、30日(2月最后一天)出版. 科學通報是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shù)據(jù)庫和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的源期刊, 同時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 根據(jù)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4年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 科學通報的影

2、響因子為1.337, 總引頻次為8524.科學通報連續(xù)3屆榮獲國家期刊獎, 連續(xù)10屆獲得“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稱號. 2011和2013年連續(xù)2屆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 2013年榮獲“中國百強報刊”稱號. 科學通報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 原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創(chuàng)刊于1966年, 半月刊, 每月15日、30日(2月最后一天)出版. Science Bulletin是SCI核心期刊, 同時被Academic Search Alumni Edition, Chemical Abstracts, Current Contents/Physi

3、cal, Chemical and Earth Science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bstract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Pollution Management, Google Scholar, Inspec, Pollution Abstracts, SCOPUS, Water Resources Abstracts, Zoological Record等國際著名檢索系統(tǒng)和數(shù)據(jù)庫收錄. 根據(jù)2014年JCR公布的數(shù)據(jù),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影響因子為1.579, 總引頻次為10429.

4、1 用稿原則 投給科學通報的文章必須未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發(fā)表過或投稿中, 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 是自然科學基礎理論或應用研究的最新成果; () 有重要科學意義, 屬國際研究熱點或前沿課題; () 有創(chuàng)新(新思路、新方法、新認識、新發(fā)現(xiàn)等); () 對本領域或(和)相關領域的研究有較大的促進 作用; () 就內(nèi)容和寫作風格而言, 對大同行或非同行科學家都有可讀性和啟發(fā)性. 2 欄目設置及基本要求 科學通報中文版設有4類11個欄目. 評述類進展: 評介當前迅速發(fā)展的某個研究領域或方向的突出進展, 歸納總結該領域近期取得的最新成果, 分析其創(chuàng)新性和科學意義(不超過6個印刷面, 附300

5、字左右摘要, 參考文獻不超過60條). 評述: 介紹某一重要研究領域的重要成果, 評論研究現(xiàn)狀, 提出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議. 要求作者在該領域從事過系統(tǒng)的研究工作, 或者所做工作與該領域的研究緊密相關(一般不超過10個印刷面, 附500字左右摘要, 參考文獻不超過120條).論文類快訊: 迅速、簡要地報道具創(chuàng)新性和新穎性的科研成果(不超過4個印刷面, 圖表不超過4個, 附300字左右摘要, 參考文獻不超過30條). 論文: 報道具創(chuàng)新性、高水平和重要科學意義的最新科研成果(一般不超過7個印刷面, 圖表不超過8個, 附500字左右摘要, 參考文獻不超過60條). 討論類社論: 快速評介近期在國內(nèi)外

6、重要刊物上發(fā)表的重要研究成果, 以及國際和國家級的重要科技獎項的研究成果(不超過2個印刷面, 可包含1個圖, 參考文獻不超過10條). 觀點: 對重要科學問題、科研管理政策或國家重大科技規(guī)劃進行介紹并予以評論, 對科學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等理論問題提出看法, 對科學通報發(fā)表的文章進行討論和答辯(4個印刷面).消息類 簡報: 簡要介紹發(fā)表在科學通報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上的論文及快訊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1個印刷面, 可含1個圖, 不列參考文獻).科學新聞: 報道國內(nèi)外重大科技新聞、科研信息、重要科研項目、我國科學界近期的重要學術活動以及重要學術會議等(不超過1個印刷面).科學訪談

7、: 對重要科學人物、國內(nèi)外重點實驗室進行專訪(不超過2個印刷面). 3 寫作要求 文章應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邏輯嚴密、結構簡明; 避免使用多層標題; 文字、圖表簡練; 論述深入淺出、表達清楚流暢; 專業(yè)術語運用準確, 前后一致. 題目應簡短、準確并包含必要信息, 緊扣主題, 能引起讀者的興趣, 并方便檢索; 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題目, 不用“的研究”、“的意義”、“的發(fā)現(xiàn)”、“的特征”等詞;回避生僻字、符號、公式和縮略語. 一般不超過24個漢字, 英文不超過20個單詞. 不使用副標題. 盡可能不使用標點符號, 十分必要時可用冒號. 作者和作者單位在論文中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應該是對論文工作有實質(zhì)貢獻

8、的人員, 應對文中的論點和數(shù)據(jù)負責. 國外作者的姓全部大寫, 名首字母大寫(如KLARKE Hugh J.). 署名單位必須是該項研究的實際完成單位. 單位名要寫全稱, 同時提供單位所在城市名和郵政編碼. 如果作者分屬不同單位, 使用上角數(shù)字標示作者所屬單位序號, 并請?zhí)峁┩ㄓ嵚?lián)系人的E-mail. 通訊作者應確保所有作者同意署名、同意作者排序. 保證文章的科學性, 未一稿兩投. 摘要應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 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能夠脫離全文閱讀而不影響理解. 避免使用過于專業(yè)化的詞匯、特殊符號和公式. 摘要中不能出現(xiàn)參考文獻序號. 英文摘要不是中文摘要簡單的翻譯, 應概括介紹文

9、章的研究背景、方法、結果和結論, 需400詞左右.關鍵詞用于對研究內(nèi)容的檢索, 應緊扣文章主題, 使用規(guī)范的主題詞, 一般為58個.基金資助項需列出資助基金來源, 并注明項目批準號. 格式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資助”. 基金名稱要寫全稱.正文應以描述文章重要性的簡短引言開始. 專業(yè)術語應有定義, 符號、簡略語或首字母縮略詞在第一次出現(xiàn)時應寫出全稱, 使用非標準縮寫詞應定義說明. 行文簡潔易懂, 避免過多使用數(shù)學模型、數(shù)學推導或太過晦澀的專業(yè)術語. 引言應簡要回顧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學問題的研究歷史和現(xiàn)狀, 簡要介紹相關研究背景. 明

10、確地給出本研究的目的以及創(chuàng)新點, 提出本文要解決的問題, 扼要交代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術手段等. 此部分不加標題, 不必介紹文章的結構. 避免與文題及摘要文字上的雷同. 材料和方法主要是說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過程, 描述應簡單清楚, 引用相關文獻. 每段段首加上以()標示的標題, 標題后接排正文. 結果與討論應簡明扼要地展示研究結果或?qū)嶒灁?shù)據(jù), 對研究結果進行總結和討論.結論給出論文的主要結果, 預測可能的發(fā)展和應用等.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進行文內(nèi)標注和文后著錄, 即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 序號用方括號括起, 置于文中提及的文獻著者、引文或敘述文字末尾的右上角.4 投稿

11、要求 投稿前請先閱讀投稿指南(通常刊登于每年第可以索取本刊最近出版的電子樣刊. 為了縮短您稿件的發(fā)表時間, 請仔細按以上要求修改您的稿件.請使用在線方式投稿: 訪問本刊網(wǎng)站, 進入“在線投稿系統(tǒng)”. 首次投稿時需注冊一個“作者賬戶”, 注冊完成之后, 按照提示與引導進行投稿. 在“投稿說明”一欄中請簡要說明本工作的研究背景、 創(chuàng)新性與科學意義, 并請從“用稿原則”的5個方面說明來稿為什么適合在科學通報上發(fā)表. 請務必認真填寫投稿說明, 它將直接影響審稿人對稿件的初篩和評審. 請詳細填寫第一作者和聯(lián)系作者的有效聯(lián)系方式. 作者須推薦35位該領域的國內(nèi)外專家作為評審人, 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審稿人,

12、 以備稿件送審時參考. 文件要求: 文字通欄排列, A4規(guī)格, 10 pt字, 1.5倍行距, 并標出行號, word或PDF文件均可. 圖表插入文中. 文件大小不超過5 M. 必要的補充數(shù)據(jù)(比如一些大的數(shù)據(jù)表, 以及有關方法的詳細描述)可以作為附加文件同時上傳, 文章錄用后這部分內(nèi)容作為附加材料在網(wǎng)絡版發(fā)表. 中文稿應有一份英文的概要, 要求包括稿件的英文標題、摘要、關鍵詞、作者姓名及單位, 單列1頁, 列于文稿的最后.當系統(tǒng)收到您的稿件后, 會發(fā)出一份回執(zhí), 回執(zhí)中為您提供一個稿件編號. 它是這篇稿件的唯一標識, 今后與編輯聯(lián)系時, 請使用該編號. 本刊不接受email投稿. 本刊不接受

13、一稿多投之文章, 如發(fā)現(xiàn)此類投稿, 我們將通知作者單位和對方期刊, 并將作者列入黑名單. 5 有關說明稿件的評審 每篇稿件首先由編輯和編委初篩, 初篩的評判標準一般是: 文章是否能引起讀者的廣泛興趣、科研成果是否新穎, 是否具有廣泛的意義. 專業(yè)性太強, 讀者面窄的工作不適合科學通報. 若稿件未通過初篩, 一般將在7天內(nèi)通知作者. 通過初篩的稿件將由編委會組織23位甚至更多的同行專家進行評審, 并做出錄用與否的決定. 評審過程大約需要30天. 評審結束后, 無論錄用與否, 編輯部將及時向作者轉(zhuǎn)達評審意見. 作者若在60天內(nèi)沒有收到編輯部有關稿件的取舍意見, 請及時與編輯部聯(lián)系. 稿件的可讀性文

14、章經(jīng)過評審后, 編輯會對文章進行推敲、潤色, 以使文字和圖表更具有可讀性, 對于同行專家和非同行專家來說, 都易于理解. 同時讓文章符合本刊的要求. 稿件錄用之后 稿件排版后, 我們會以E-mail方式給作者發(fā)出校樣及收取版面費的通知, 并要求作者在收到后2日內(nèi)將校樣返回. 如果作者要離開原通訊地址, 務請及時通知編輯部. 封面文章科學通報選用當期一篇科學意義較為突出的文章的插圖或照片設計封面, 用作封面的彩圖應畫面美觀, 有明確的科學意義. 歡迎投稿時提供彩色封面的建議. 文章的署名 科技論文的署名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 通訊作者應保證每一位作者在投稿前都讀過這篇文章, 并同意署名. 署名及

15、其排序在投稿后不可隨意更改. 向科學通報投稿, 意味著該稿件通訊作者接受了這樣一份責任: 保證所有的作者都同意在稿件上署名, 都看過并同意稿件的內(nèi)容, 也同意將其投給科學通報. 任何署名的改變要有全部原作者簽名同意的書面材料. 如果確有必要說明兩個以上的作者對成果的貢獻是相同的, 可用一個“*”標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 并注明“同等貢獻(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著作權 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圖、表、照片、公式、數(shù)據(jù)等)時, 務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guī)定指明其出處.稿件被錄用后, 全體作者必須簽署“著作權轉(zhuǎn)讓聲明書”, 將該論文(各種

16、語言版本)所享有的復制權、發(fā)行權、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轉(zhuǎn)讓給科學通報的出版單位中國科學雜志社. 全體著作權人授權中國科學雜志社根據(jù)實際需要獨家代理申請上述作品的各種語言版本(包含各種介質(zhì))的版權登記事項. 論文刊出之后 論文出版后, 編輯部將贈送1本樣刊. 如果作者需要更多的樣刊和紙介版抽印本, 請向編輯說明, 但需加收一定費用. 為擴大論文影響, 歡迎作者積極向編輯部提供同行專家名單, 我們會把全文PDF文件發(fā)送給這些專家. 在線出版稿件通過評審后, 將在提前在線出版. 中文版全文下載網(wǎng)址: , 預訂科學通報的“Email Alert”服務, 即可在第一時間獲得中文版

17、當期目錄. 新聞發(fā)布服務科學通報已成為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旗下新聞網(wǎng)站EurekAlert的會員, 該網(wǎng)站為全世界6000多位注冊記者提供科學新聞. 同時科學通報與中國科學報之間簽有科技新聞報道合作協(xié)議. 我們會把具有新聞價值的研究成果在文章正式出版前推薦給全世界的科學記者, 以促進優(yōu)秀科研成果的迅速廣泛傳播. 費用說明 投稿時不需要交納審稿費. 除約稿外, 文章錄用后需交納版面費. 凡有彩圖的頁面需收取彩版印刷費, 1000元/面. 6 體例規(guī)范名詞的使用: 名詞應以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 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相關學科名詞為準. 尚未通過審定的名詞可選用相關學科的規(guī)范, 如醫(yī)學主

18、題詞表(MeSH). 尚未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 文內(nèi)第一次出現(xiàn)時注明原詞和注釋, 請勿使用自造的、不規(guī)范的簡稱. 已有通用簡稱的名詞, 如在文稿中多次出現(xiàn), 則初次出現(xiàn)用全稱, 括號內(nèi)注明簡稱, 以后出現(xiàn)時可用簡稱, 如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 外文名詞除專用名詞(如人名、地名、學名)外一律用小寫. 數(shù)字的使用: 數(shù)字作為量詞及序詞, 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 如“1個、2種、3次”等. 固定詞語中作詞素的數(shù)字用漢字, 如二倍體、十二指腸、三維等. 應注意有效數(shù)字的取舍, 測得的數(shù)據(jù)不得超過其測量儀器的精密度. 請認真核實, 確保來稿中各項數(shù)據(jù)的準確無誤. 計量單位和符號: 遵照國家法定標準及有關國

19、際規(guī)定規(guī)范使用量和單位的名稱、符號, 如: L(升), mL(毫升), s(秒), min(分鐘), h(小時), d(天), lx(勒克斯)等. 濃度單位用摩爾濃度表示, 如: 1 M硫酸應為1 mol/L硫酸, r/min (轉(zhuǎn)速)不用rpm表示, 壓力單位應換算為Pa或kPa表示, 血壓單位可用mmHg表示, 但第1次出現(xiàn)時應注明與kPa的換算關系, 土地面積單位應將“畝”換算為m2, 等等. 正斜體的使用: 正斜體的使用主要是為了便于區(qū)分, 避免誤解. 涉及統(tǒng)計學的字母用斜體, 如F, T, t檢驗, P值, (xS, n=6)等. 取代位的元素如N, O, P, S等, 表示手性化合

20、物空間構型的S, Z等, 化合物標位的字母如o-(鄰位), p-(對位), m-(間位), iso-(異)等; 公式中的變量如平衡常數(shù)K及速度常數(shù)k均為斜體, 但不變的常數(shù)如e, 以及少數(shù)縮寫如RSD, AUC, MRT為正體; 生物拉丁學名用斜體, 體內(nèi)(in vivo)、體外(in vitro)用斜體. 圖表的使用: 圖、表和文字應恰當配合, 三者內(nèi)容不應重復. 圖表力求少而精, 并具有自明性. 顯微鏡照片應具長度標尺. 圖題、表題需同時用中英文表示, 圖表中的內(nèi)容要用中文表示. 圖和表應按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編號, 并置于文中相應位置. 圖插在正文內(nèi). 表用三線表. 圖表中物理量符號和單

21、位符號之間以“( )”分隔, 如“t (min)”. 分成幾部分的圖形用小寫(a)(b)依次標記. 圖件的格式: 請?zhí)峁┛尚薷淖煮w字號的原始矢量圖. 下列格式之一均可: (1) *.cdr; (2) *.ai; (3) *.eps; (4) *.org; (5) *.xls等. 圖的分辨率單色圖(位圖)要求像素在1200 dpi以上; 灰度圖要求像素在600 dpi以上; 彩色圖必須是CMYK在300 dpi以上. 論文插圖經(jīng)規(guī)范縮放后, 其幅面 尺寸不應超過版芯尺寸: 一般串文圖的寬度為37 cm; 通欄版的寬度為1015 cm. 線條要粗細分明, 同類線型粗細應一致; 箭頭的長短、尖端和燕

22、尾寬窄要適當; 刻度線居內(nèi)或居外; 漢字為幼圓, 英文字為Arial, 字體顏色為黑色, 字高統(tǒng)一為7 pt. 每幅圖單獨存一個文件(由多個分圖組成一幅圖時請做成個文件), 打包成zip文件后上傳到圖片文件位置. 如果文件較大, 可以通過email發(fā)送給編輯. 公式以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 并用圓括號括起置于公式右側.7 參考文獻著錄體例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請參考國家標準GB/T 7714-2005執(zhí)行. 簡要說明及示例如下: () 西文人名一律“姓”全拼在前, “名”縮寫在后, 名縮寫不加縮寫點, 姓、名中間加空. “姓”首字母大寫, 余小寫; “名”只寫首字母, 大寫, 兩縮寫名間加空. 外國

23、人名中間有連字符的, 照加, 前空后不空; 中國人名, 中間一般不加連字符. () 引用多位作者合著的文章時, 列前3位作者, 加“等(et al)”. () 西文文章題目中, 首詞和專有名詞的首字母大寫, 其余一律小寫. () 刊名按照ISO規(guī)范縮寫, 不加縮寫點. 如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應寫為Chin Sci Bull,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應寫為Sci China Life Sci. () 西文書名和論文集名中實詞首字母一律大寫, 介詞和連詞為小寫, 但首詞和4個字母以上的介詞首字母應大寫.() 每條文獻中各項必須齊全, 并要

24、特別注意以下容易忽略的項目: 論文集編者姓名、論文集書名、專著和論文集的出版城市及出版社、起止頁碼等. () 非正式出版物不能作為參考文獻. () 互聯(lián)網(wǎng)主頁(網(wǎng)址)不作參考文獻, 放在正文中. () 涉及到的中文文獻要有對應的英文譯文, 一般為先英文, 后中文; 文題后需注明文種, 如“(in Chinese)”.() 英文版上引用非英文期刊或?qū)V鴷r, 在文獻的后面注明文種, 如“(in Chinese)”. 示例期刊1Hu C H, Hu W P, Zhang F B, et al. Sediment resuspension in Lake Taihu, China. Chin Sci

25、Bull, 2006, 51: 7317372Liu W S, Qin M K, Qi F C, et al. Analysis on the Meso-Neozoic subsidence and uplift history of the periphery of Ordos basin using apatite fission track (in Chinese). Uranium Geology, 2008, 24: 221232 劉武生, 秦明寬, 漆富成, 等. 運用磷灰石裂變徑跡分析鄂爾多斯盆地周緣中新生代沉降隆升史. 鈾礦地質(zhì), 2008, 24: 221232注意: 1)

26、引用增刊論文時, 卷號后注明“(增刊)或(Suppl)”. 2) 已被接受但尚未發(fā)表的論文, 缺年、卷(期)、頁碼中任一項的, 注明“已接受(in press)”. 專著1Zhao Z Y, Liu C Y.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occurrence of sedimentary basins in North China Craton (in Chinese). Xian: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 1990. 2540 趙重遠, 劉池陽. 華北克拉通沉積盆地形成與演化及其油氣賦存. 西安: 西北大學出版社,

27、 1990. 25402Sambrook J, Russell D. Molecular Cloning : 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 Cold Spring Harbor: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1注意: 第一版不用列出.論文集1Altpeter F, Fang Y D, Xu J, et al. Comparison of transgene expression stability after Agrobacterium mediated or biolistic gene transfer int

28、o perennial ryegrass. In: Hopkins A, Wang Z Y, Main R, et al, eds. Molecular Breeding of Forage and Turf.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 255260注意: 第一版不用列出.會議論文集1Shelton R D, Holdridge G M. The US-EU race for leadership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29、 In: Jiang G H, Rousseau R, Wu Y S, eds.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 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2003. 289296 2Sun X J, Wu Y S. Holocene vegetation history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the Dianchi lake area, Yunnan Province (

30、in Chinese). In: Article Collection of China-Australia Quaternary Symposiu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7. 2841孫湘君, 吳玉書. 云南滇池地區(qū)全新世以來植被及環(huán)境變遷歷史. 見: 中國-澳大利亞第四紀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7. 2841注意: 非正式出版的會議論文集只能作為腳注.學位論文1Huang L.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research on plant-water relations in arid desert area (in Chinese). Doctor Dissertation. Bei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