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1-3節(jié)運動的描述;運動的快慢;長度、時間及其測量(共18頁)_第1頁
第十二章第1-3節(jié)運動的描述;運動的快慢;長度、時間及其測量(共18頁)_第2頁
第十二章第1-3節(jié)運動的描述;運動的快慢;長度、時間及其測量(共18頁)_第3頁
第十二章第1-3節(jié)運動的描述;運動的快慢;長度、時間及其測量(共18頁)_第4頁
第十二章第1-3節(jié)運動的描述;運動的快慢;長度、時間及其測量(共18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年 級初三學(xué) 科物理版 本人教新課標(biāo)版課程標(biāo)題第十二章 第1-3節(jié) 運動的描述、運動的快慢、長度、時間及其測量編稿老師伊志強(qiáng)一校黃楠二校李秀卿審核鄭炳松一、學(xué)習(xí)(xux)目標(biāo): 1. 知道(zh do)什么是參照物。 2. 理解運動(yndng)和靜止的相對性。3. 知道速度的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4. 能用速度公式進(jìn)行簡單計算。5. 會測量長度,知道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二、重點、難點:重點:機(jī)械運動的概念;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怎樣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等。難點:參照物的概念及其選擇;認(rèn)識物體運動的相對性;建立速度的概念;用頻閃攝影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誤差;誤差

2、和錯誤的區(qū)別。三、考點分析:本節(jié)的內(nèi)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下表所示:內(nèi)容和要求考點細(xì)目出題方式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理解)聯(lián)系生活實際,恰當(dāng)?shù)剡x擇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填空、選擇題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和意義填空、選擇、計算題速度的單位換算速度公式的應(yīng)用長度與時間(掌握)結(jié)合生活實際測量長度填空、選擇題結(jié)合生活實際測量時間誤差和誤差分析1. 機(jī)械運動(jxiyndng) 定義(dngy):物理學(xué)中把物體(wt)位置的變化叫做機(jī)械運動。 特點:機(jī)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2. 參照物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我們把假設(shè)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作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

3、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jié)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不僅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可能不同,其運動形式也可能不同。如果參照物選擇得當(dāng),將有利于問題的解答,簡化解題過程。3. 速度的理解:(1)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2)公式:vs/t(3)兩個單位的換算:1m/s 3.6 km/h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當(dāng)物體通過的路程相同時,比較它們所用的時間;所用的時間越短,運動速度就越快。(2)當(dāng)物體運動的時間相同時,比較它們通過的路程;通過的路程越長,

4、運動速度就越快。上面提到的方法稱為控制變量法。(3)當(dāng)物體通過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都不同時,可以用速度公式進(jìn)行計算,即用求出單位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來比較。4. 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速度不變,物體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特點: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是相等的。在任何時刻、任何一段路程內(nèi),速度也都是相等的。計算: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速度的大小與s、t的大小無關(guān),但用公式求速度的大小是一條捷徑。5. 變速直線運動: (1)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2)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反映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3)平均速度可用公式(平均速度 總路

5、程/總時間)求出。(4)計算平均速度時,公式中的路程s和時間t要一一對應(yīng),不能張冠李戴,因為不同路程(或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可能不同,因此計算平均速度時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時間)內(nèi)的。6. 幾種基本的速度計算類型:(1)往返問題。做此類題需注意路程是距離的兩倍。(2)隊伍過橋問題。做此類題需注意路程等于隊長加橋長。(3)追及和相遇問題。做此類題用相對速度會更加簡單。追及:相對速度為兩者之差;相遇:相對速度為兩者之和。(4)列車時刻表。會看到站時間和發(fā)車時間,計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是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5)圖象類問題。注意看清是vt還是st圖象。易錯點:平均(pngjn)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如

6、:上山4m/s,下山(xi shn)6m/s,求全程(qunchng)平均速度(4.8m/s)7. 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單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納米(nm)1km103 m 1dm 101m 1cm102 m 1mm103m 1m 106 m 1nm109 m例0.5km mm 7m dm(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會選:觀察、認(rèn)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最小分度值;會放:尺要放正,零刻度線(也可以某一長刻度線為起點)與被測物體一端對齊,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會讀:視線正對刻度線(視線垂直于刻度尺),讀出準(zhǔn)確值和估計值;

7、會記:準(zhǔn)確值 估計值 單位。8. 時間的單位:秒,符號s1h60min3600s 1min60s 1ms0.001s103s 1us0.000 001s106s9. 誤差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產(chǎn)生原因: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減少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jìn)測量方法。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錯誤不該發(fā)生并且能夠避免,誤差永遠(yuǎn)存在不能避免。10. 特殊的測量方法(1)累計法(測多算少):比如:一張紙的厚度、一枚硬幣的厚度、細(xì)銅絲的直徑等(2)以直代曲法:比如:圓柱體的周長、盤狀蚊香的長度、地圖上鐵路線的長度等方法:將柔軟的無彈性的細(xì)線與被測部分重合,并在

8、細(xì)線上標(biāo)出與被測彎曲部分重合的起、終點,然后把曲線拉直,用直尺測出其長度,即為被測物體的長度。(3)平移法:長方體的對角線、球體的直徑、圓錐體的高度等方法(如下圖所示):知識點1:參照物例1. 電影(dinyng)閃閃的紅星主題歌的前兩句歌詞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wiwi)青山兩岸走”,試說明這兩句歌詞(gc)各是以什么為參照物來描述運動的?思路分析:本題中涉及到竹排、青山等物體。在第一句中,觀察的對象是“竹排”,若以另一物體“青山”作標(biāo)準(zhǔn),竹排是運動的(江中游),所以青山是參照物;在第二句中,觀察的對象是“青山”,若以另一物體“竹排”作標(biāo)準(zhǔn),青山是運動的(兩岸走),所以竹排是參照物。答

9、案:青山、竹排例2. 怎樣解釋法國飛行員在空中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思路分析:本題的研究對象是子彈,射出的子彈在空中飛行時,由于受到阻力影響,速度將逐漸減小,當(dāng)子彈到達(dá)飛行員和他駕駛的飛機(jī)(駕駛艙不密閉)旁邊時,如果子彈正好與飛機(jī)同向,且飛行的速度相同(或差不多),選飛機(jī)為參照物,因子彈與飛機(jī)之間沒有位置變化,所以子彈相對于飛機(jī)來說就是靜止的,飛行員順手把它抓住自然就不會受到傷害。答案:選飛機(jī)為參照物,因子彈與飛機(jī)之間沒有位置變化,所以子彈相對于飛機(jī)是靜止的,相對于飛行員也是靜止的,所以飛行員能抓住飛行的子彈。舉一反三:如下圖所示的六架戰(zhàn)機(jī)以相同的速度列隊飛行。此時,若以戰(zhàn)機(jī)下面的白云為參

10、照物,戰(zhàn)機(jī)上的飛行員是_ 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戰(zhàn)機(jī)為參照物,其他戰(zhàn)機(jī)是_的。思路分析: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必須先選定參照物,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靜止的。答案:運動 靜止例3. 在一條行駛得十分平穩(wěn)的船的甲板上,頭尾分別立有兩個靶子。有兩名射手(shshu),一個在船頭,一個在船尾,用同樣的槍支同時向?qū)γ姘凶由鋼?,問誰的子彈先打中靶子?(設(shè)子彈飛行速度相同)思路(sl)分析:本題若選河岸(h n)為參照物,則在船頭射出的子彈除有一速度外,船尾的靶子還有一個迎著子彈的速度(船行速度);在船尾射出的子彈除有一速度外,船頭的靶子還有一個遠(yuǎn)

11、離子彈的速度(船行速度)。顯然,按上述思路是很難得出正確答案的。若選行駛的船為參照物,人、靶子都是靜止的,本題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用同樣的槍支射出的子彈相對于船的速度相等且不變,因此站在船頭、船尾的人同時向?qū)γ姘凶由鋼魰r,兩人射出的子彈將同時擊中靶子。答案:用同樣的槍支射出的子彈相對于船的速度相等且不變,因此站在船頭、船尾的人同時向?qū)γ姘凶由鋼魰r,兩人射出的子彈將同時擊中靶子。例4. 下列兩個物體可認(rèn)為是保持相對靜止的是( )。A. 地球和太陽 B. 一列直線行駛的列車中的1號車廂和5號車廂C. 人行走時的左腳和右腳 D. 火箭發(fā)射離開地面時火箭和其運載的衛(wèi)星思路分析:判斷兩個物體是否保持相對靜

12、止,只要看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改變。地球不斷地繞著太陽運轉(zhuǎn),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人在行走時左腳和右腳不斷地前后交替,相對位置也發(fā)生改變;直線行駛的列車中的1號車廂和5號車廂雖然相對地面都在運動,但彼此的相對位置并沒有發(fā)生改變;同理D項中火箭和其運載衛(wèi)星的相對位置也沒有發(fā)生改變。答案:B,D。例5. A,B,C三列火車在同一個車站,如下圖所示,A車上的乘客看到B車向東運動,B車上的乘客看到C車和站臺都向東運動,C車上的乘客看到A車向西運動,那么站臺上的人看到A,B,C三列火車各向什么方向運動?思路分析:B車上的乘客以B車為參照物看到C車和站臺都向東運動,而實際上站臺相對于地面是靜止

13、的,可判定站臺上的人看到B車是向西運動的。A車上的乘客以A車為參照物看到B車向東運動,則可判定站臺上的人看到A車也在向西運動,且比B車運動得快。C車上的乘客以C車為參照物看到A車向西運動,則相對于站臺,C車有可能向西運動,且比A車,B車運動得慢;C車有可能靜止不動,還有可能向東運動。答案:站臺上的人看到A車向西運動;B車也向西運動,且比A車慢;C車有可能靜止,有可能向東運動,還有可能向西運動,且比A車、B車都慢。點評(din pn):當(dāng)有多個參照物時,可根據(jù)運動和靜止的相對(xingdu)性進(jìn)行思維遷移,逐個分析判斷被研究物體相對于各選定參照物的運動情況。例6. 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guān)于甲、乙

14、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qngkun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 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C. 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向右運動 D. 甲車可能靜止,乙車向左運動思路分析:圖中的房子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煙向左飄,說明此時有向左吹的風(fēng)。對于甲車來講,甲車上的小旗向左,有三種可能:一是車不動,風(fēng)把小旗刮向左;二是甲車向右運動,風(fēng)相對于甲車向左,把小旗刮向左;三是甲車向左運動但運動的速度小于風(fēng)速,此時風(fēng)仍能把小旗刮向左。對于乙車來講情況相對簡單,風(fēng)向左刮,要使乙車上的小旗向右飄,只有使乙車向左運動且車速大于風(fēng)速;如果乙車向左運動的速度等于風(fēng)速,則小旗不飄(因為此時風(fēng)與

15、乙車相對靜止);如果乙車向左運動的速度小于風(fēng)速,則小旗向左飄。答案:D。舉一反三:在2008北京奧運圣火傳遞活動中,現(xiàn)場某記者同時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隨風(fēng)飄動的旗幟和附近的甲、乙兩火炬照片,如圖所示。根據(jù)它們的飄動方向,可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甲火炬一定靜止B. 甲火炬一定向右運動C. 乙火炬一定靜止D. 乙火炬一定向左運動答案:D知識點2:運動的快慢例1.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兩種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請借助圖中的短跑比賽來說明這兩種方法:a圖表明_;b圖表明_。思路(sl)分析:比較(bjio)物體運動的快慢通常(tngchng)有兩種方法:在相同時間內(nèi)比較物體通過的路程;在相同的

16、路程內(nèi)比較物體運動所需的時間。解答過程:由圖可以看出他們運動的時間是相同的,但他們所通過的路程不相同,所以由圖可以表明: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長,物體運動越快。由b圖可以看出他們通過的路程是相同的,但他們所用的時間不相同,所以由b圖可以表明:在通過相同的路程時,物體所用時間越短,物體運動越快。例2 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車限速為40kmh. 一位女士因開車超速被警察罰款,下圖是警察和這位女士的一段對話。請你利用所學(xué)的物理知識,幫助警察向這位女士解釋被罰款的原因。解答過程:由于該女士不明白速度的物理意義,60公里每小時指的是汽車行駛的速度,而不是7分鐘所通過的路程. 60kmh大于40kmh,所以

17、被罰款。例3. 下面速度中最快的是()A. 1m/s B. 66m/min C. 3.5km/h D. 單位不同無法比較思路分析:分別將1m/s和66m/min換算成km/h,簡單的方法是先比較A、C,因為1m/s3.6km/h,所以AC,再比較A和B,1m/s60m/min,所以AB,故選B。答案:B例4. 運動會上,100m決賽的中間過程中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jié)果他們同時到達(dá)終點。關(guān)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 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 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wf)比較答案(d n

18、):C例5. 用“頻閃攝影(shyng)”可記錄物體相隔同樣時間的不同位置,下圖所示是甲、乙兩個網(wǎng)球運動時的頻閃照片。甲中網(wǎng)球相鄰兩位置距離相等,由照片可知,_ 球做勻速直線運動,_球的速度越來越大(選填“甲”或“乙”)。答案:甲 乙例6. 觀察下圖甲可知汽車做_直線運動;觀察蘋果下落時的頻閃照片(圖乙),可知蘋果做_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思路分析:物理學(xué)中,觀察圖像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認(rèn)真分析和收集圖像中所提供的各種有用信息。從甲圖中可以看出,汽車在各個1s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并不都相等,因此在整個路程中做變速直線運動;頻閃照片每兩張間的時間間隔是相同的,但從圖像中可以發(fā)現(xiàn),每

19、兩張相片間的距離是不同的,也就是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蘋果下落的路程是不同的,因此蘋果也是做變速直線運動。答案:變速 變速例7. 在機(jī)場高速公路的入口處有一標(biāo)志牌,如下圖所示,出租車要盡快趕到機(jī)場,在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至少行駛多少分鐘才能到達(dá)?解答過程:此處距機(jī)場50km即s50km,100的單位為km/h 即v100km/h,故至少行駛0.5小時。舉一反三(j y fn sn):一輛轎車在水平路面(lmin)上勻速直線行駛,轎車上的速度表如下圖所示,求:(1)轎車行駛(xngsh)的速度是多少ms(2)在2min內(nèi)轎車行駛的路程是多少km?思路分析:要會看速度計,了解實際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單位

20、是km/h ,另外注意時間單位的換算,2min120s。答案:25m/s,3km。例8. 一列長為140m的列車以72km/h的速度穿過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個列車車身在隧道的時間為42s。求:(1)隧道的長為多少? (2)從列車的車頭進(jìn)隧道,一直到車尾出隧道,一共需要多少時間?思路分析:過橋型問題分兩類 完全通過SS車 S橋 完全在橋上SS橋S車答案:(1)980m(2)56s例9. 甲乙兩物體運動時間之比為3:2,路程之比為2:3 ,它們的速度之比為_。答案:4:9例10. 一個物體以15m/s行駛了路程的一半,用10m/s行駛完了后一半,它行駛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答案:12m/s例11.

21、 某小組同學(xué)分別測出了甲、乙兩電動小車做直線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并依據(jù)數(shù)據(jù)作出了相應(yīng)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a、b所示。(1)觀察(gunch)圖a可知(k zh),甲車在做_ _直線運動。甲車通過(tnggu)0. 6米的路程所用時間為_秒。(2)觀察圖b可知,在AB對應(yīng)的時間段內(nèi),乙車通過的路程為_米。(3)比較圖a、b可知,甲車的速度_ _乙車的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1)勻速 6 (2) 1.2 (3)小于例12.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與時間的關(guān)系為st,在下圖中,甲、乙兩直線分別是兩運動物體的路程s和時間t關(guān)系的圖象,由圖可知兩運動物體的速度大小關(guān)系是( )

22、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條件不足,無法確定思路分析:利用速度圖象、路程圖象分析問題時,注意每一點都有對應(yīng)的路程、速度和時間。本題我們可以用兩種方法來進(jìn)行分析。方法(1):時間相同比較路程,如下圖(a),在圖中取運動時間相同的A、B兩點(看橫坐標(biāo)的時間)。根據(jù)公式,甲、乙兩物體運動的時間相等,s甲大(看縱坐標(biāo)的路程),所以甲大;方法(2):路程相等比較運動的時間。如下圖(b),在圖中取運動路程相同的C、D兩點,根據(jù)公式,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路程相同,但t甲小,所以甲大。答案:A例13. 甲乙兩同學(xué)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下圖所示,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A. 甲同學(xué)

23、(tng xu)比乙同學(xué)晚出發(fā)4s B. 4s8s內(nèi),甲乙(ji y)兩同學(xué)(tng xu)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 0s8s內(nèi),甲乙兩同學(xué)通過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乙兩同學(xué)的速度相等答案:A、B、C例14. 汽車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其主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司機(jī)不能立即停車。研究發(fā)現(xiàn),司機(jī)從看到情況到踩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yīng)時間;在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jìn)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yīng)距離;從踩剎車到車停止,汽車還要前進(jìn)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制動距離。如圖所示。下表是一個機(jī)警的司機(jī)駕駛一輛保養(yǎng)得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yīng)距離和制動距離。(

24、1)利用上表數(shù)據(jù),算出該司機(jī)的反應(yīng)時間大約是 s;(保留兩位小數(shù))(2)由這個測試可見, 是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3)請在下圖中畫出從司機(jī)看到情況開始計時,到汽車停止的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運動的t圖像。(不需準(zhǔn)確描點)答案(d n):(1)0.660.68 (2)車速(ch s) (3)知識點3:長度(chngd)的測量例1. 讀出下圖中物體的直徑,并填寫在橫線上_思路分析:此題考查長度的基本測量及特殊測量方法平移法。易錯點有二:一是起始刻度是2不是0;二是不要忘記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1.08cm 例2. 同一物體長度的五次測量結(jié)果分別是:17.82厘米,17.79厘米,17.81

25、厘米,17.28厘米,17.81厘米,五次結(jié)果中( )是錯誤數(shù)據(jù),在求平均值時應(yīng)_,平均值為( )。A. 17.28厘米; B. 17.79厘米; C. 17.81厘米; D. 17.8125厘米; E、17.82厘米思路分析:在進(jìn)行數(shù)據(jù)處理時,錯誤數(shù)據(jù)要去掉,在算平均值時才能減小誤差。另外最后的平均值要取估讀到的位數(shù)上,不能多取。如17.8125cm中,0.0025是沒有意義的。答案:A,去掉,C例3. 如圖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一條形金屬片長度的情形,該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屬片的長度分別是:A. 1cm、5.50 cmB. 1cm、8.30 cmC. 1mm、8.30 cmD. 1mm、2.80

26、 cm答案(d n):D例4. 為了測出細(xì)銅絲的直徑,某同學(xué)(tng xu)把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 如圖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測得這32圈的總寬度(kund)為cm,可算出細(xì)銅絲的直徑約為mm。思路分析:將金屬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若干圈,測出金屬絲繞圈的累積長度L,再除以長度L對應(yīng)的匝數(shù)n,即可求得金屬絲直徑dL/n。答案:5.0 1.6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同一個物體,它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完全取決于我們所選擇的參照物要學(xué)會利用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學(xué)會利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要掌握利用間接測量法來測量速度以及利用路程和時間來計算速度。我們要注意利用學(xué)過的知識來解決身邊有

27、關(guān)速度和長度測量的問題。一、預(yù)習(xí)新知第十二章 運動和力 第四節(jié)、力 第五節(jié)、牛頓第一定律 第六節(jié)、二力平衡二、預(yù)習(xí)點撥1. 力有哪些作用效果?請用課本上的實例說明。2. 力的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力的作用效果?請舉例說明。3. 什么是力?如何來直觀的表示出力的三要素?4. 什么是 “慣性” ?“慣性” 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5. 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是什么?6. 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為什么還會有物體保持靜止?fàn)顟B(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7. 什么是二力平衡?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是什么?(答題時間:60分鐘)一、填空題 1. 給下列測量記錄補(bǔ)上單位:一根火柴的長度約為40 ;南京長江二橋全長21.97 ;

28、一位初二的學(xué)生脈搏跳動10次的時間約為0.2 。 2. 使用(shyng)刻度尺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 。一張紙的厚度(hud)約70微米 米。某同學(xué)測得物理課本(kbn)的長度為26.12厘米,則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 1998年,清華大學(xué)范守善小組成功地制備出直徑為350 nm,長度達(dá)m量級的氧化稼半導(dǎo)體一維納米棒,使我國在國際上首次把氧化稼制備成一維納米晶體。50 nm_mm m。 4. 最簡單的機(jī)械運動是 。 5. 起重機(jī)將一箱貨物在5秒內(nèi)從地面提升到15米高處。在這一過程中貨物做 運動,這時貨物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合 千米/小時。6. 火車站并排停著兩列火車,

29、車上的乘客都說自己的車相對地面是靜止的,過段時間,甲車上的人說甲車相對地面是靜止的,乙車上的人卻看到甲車在向后運動,乙車上的人是選_為參照物的。7. 一汽車在九江至南昌高速公路上行駛,汽車的速度表指針在數(shù)字100附近左右擺動,表的下部有“km/h”字樣。以這樣的速度,車在遇到“距南昌120km”的路牌至遇到“距南昌40km”的路牌之間需要 分種。8. 汽車在長100千米的公路上行駛,前50千米的速度為20米/秒,后50千米的速度為10米/秒,汽車在這100千米公路上的平均速度為 米/秒。9. “刻舟求劍”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圖所示. 鄭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而求得劍,是由于他不懂得 這一物理

30、知識所致。10. 汽車以25 m/s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jī)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緊急情況,經(jīng)過0.5s(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開始制動剎車,司機(jī)的反應(yīng)時間)開始制動剎車,又經(jīng)過4.5s滑行60m汽車停止。則從司機(jī)發(fā)現(xiàn)情況到車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m/s。11.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詩句中先后選擇的參照物是_和 。二、選擇題12. 一只粉筆的長度最接近( ) A. 1米 B. 1分米 C. 1厘米(l m) D. 1毫米(ho m)13. 使用拉伸了的軟塑料尺測物體(wt)的長度,測量的結(jié)果將 ( ) A. 比真實值偏大 B. 比真實值偏小 C. 不受影響 D. 和真實值完全一樣

31、14. 下列長度單位的換算正確的是( ) A. 9.6nm9.6103m9.6103mB. 9.6cm9.6cm10mm96mmC. 9.6cm9.6cm1096mmD. 9.6cm9.6100dm0.096m15. 測量地圖上一段鐵路線的長度,應(yīng)該選用的一組器材是 ( )A. 刻度尺 B. 刻度尺和三角板C. 細(xì)線和刻度尺 D. 量角器和刻度尺16. 汽車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駛,1分鐘通過1200米路程,則汽車的速度是( )A. 1200米/秒 B. 72米/秒 C. 60米/秒 D. 20米/秒17. 短跑運動員5秒跑了50米,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米/秒,汽車的行駛速度是54千米/時,三者速度

32、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 ( )A. 汽車,羚羊,運動員 B. 羚羊,汽車,運動員C. 運動員,汽車,羚羊、 D. 運動員,羚羊,汽車18. 甲乙汽車同時從相距10千米的兩地出發(fā),相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車速度為54千米/時,乙車速度為10米/秒,它們相遇時 ( )A. 兩車通過的路程相等 B. 甲車比乙車多走2千米C. 甲車比乙車少走1千米 D. 甲車走了7千米,乙車走了3千米19. 敦煌曲子詞中有詞一首,“滿眼風(fēng)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xì)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其中,以船為參照物的一句是 ( ) A. 滿眼風(fēng)光多閃爍 B. 看山恰似走來迎 C. 仔細(xì)看山山不動 D. 是船行20. 從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可知( )A. 速度與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與時間成反比C. 速度不隨時間或路程而變化 D. 速度決定于通過的路程和時間21. 一輛小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在第1s內(nèi)通過了10m,第2s內(nèi)通過20m,第3s內(nèi)通過30m,則這輛小車 ( ) A. 在第1s內(nèi)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B. 在這3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在這3s內(nèi)做變速直線運動 D. 只在第2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三、實驗與簡答題22. 在海難打撈中,沉船定位和測量海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