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學第講_第1頁
國際貿易學第講_第2頁
國際貿易學第講_第3頁
國際貿易學第講_第4頁
國際貿易學第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講 H-O理論1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在購買某一商品時愿意支付的價格與最后支付的價格之間的差額。生產者剩余是指生產者在出售某一商品時愿意出售的價格與最后出售的價格之間的差額。 貿易獲利出口貿易獲利分析020002500abc406080DS數量(萬臺)每一臺照相機價格(元)生產者剩余:a+b+c消費者剩余:-(a+b)3進口貿易獲利分析4080120大米數量(萬千克)每千克大米價格(美元)120cabDS生產者剩余:c消費者剩余:a+b+c4第一節(jié) 資源賦予論一、理論背景 資源賦予論又稱“要素稟賦論”,也稱“赫克歇爾俄林模型”,或稱“H-O模型”。資源賦予論是用生產要素的豐缺解釋國際貿易產生

2、的原因和商品流向的理論。 赫克歇爾、俄林簡介。二人都是瑞典經濟學家。俄林是赫克歇爾的學生,他是瑞典著名的經濟學家,是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教授。他還曾長期擔任國會議員和自由黨領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曾任瑞典商業(yè)大臣。 俄林由于在國際經濟關系理論方面做出過卓越的貢獻而榮獲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5貝蒂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瑞典著名經濟學家。從師于赫克歇爾1879-1959),與赫克歇爾一起最早提出了要素稟賦理論,他們的理論被命名為赫克歇爾俄林理論(簡稱H-O定理)。 俄林早年就讀于隆德大學和斯德哥爾摩大學,后來又赴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留學。19

3、24 年任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經濟學教授,曾在美國弗吉尼亞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任客座教授。1977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1979 年8 月于書桌前逝世。6俄林于1933年出版了名著區(qū)際貿易和國際貿易一書。該書被認為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因為俄林在這本著作中所創(chuàng)立的貿易學說被經濟學界譽為是西方國際貿易理論從古典發(fā)展到現代的標志。他的理論模式稱作生產要素比例模式,與李嘉圖的比較成本模式并列為國際貿易中兩大基本模式。7赫俄理論的出現是對李嘉圖國際貿易理論的一種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主要表現在對李嘉圖學說的三個基本假定的否定上。1、否定了李嘉圖學說的勞動是唯一生產要素的假定。俄林則認為,參與商品生產的

4、除了勞動要素外,還包括資本和土地。他認為,僅僅分析勞動要素是不夠的,必須從生產的三大要素在各國的差異分析入手,才能探尋到產生國際貿易的真正原因。82、否定了李嘉圖學說的兩國生產函數(投入量與產出量的比例)不同的假定。 在李嘉圖的分析中,生產1噸葡萄酒在英國需要120天的勞動,在葡萄牙只需要80天的勞動,即生產函數是不同的。 俄林則是假設兩國的生產技術是相同的,投入一定的生產要素都會帶來相等的產出量,即生產函數是相同的。(指生產1噸葡萄酒在兩國需要同樣多的勞動,只是由于勞動價格不同,才使商品的價格不同,從而發(fā)生國際貿易) 3、否定了李嘉圖學說的勞動能在國內充分自由流動的假定。俄林認為,勞動像資本

5、一樣在國內的流動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流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發(fā)生,相對更符合實際情況。 9 三、要素供給比例理論 俄林的要素供給比例理論是資源賦予論的核心理論。這種理論有著嚴密的邏輯分析,可歸納為以下幾個要點: (一)商品價格的國際絕對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直接原因 所謂商品價格的國際絕對差異是指同種商品在不同國家中的價格差異。價值規(guī)律引導著各種商品從價格低的地方流向價格高的地方,商品經營者便會從中獲利。 進出口國都會在這種國際貿易中獲利。 .10(二)各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必要條件 商品價格的國際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直接原因,但并不是凡存在商品價格的國際差異,國際貿易就一定能夠發(fā)生,還

6、必須具備一個必要條件,即交易雙方必須是國內商品價格比例不同。就是說,必須符合比較優(yōu)勢的原則。 為什么各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必要條件?下面從兩個方面論證:一是證明各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國際貿易能夠發(fā)生;二是證明如果價格比例相同,國際貿易不能發(fā)生。 .111、兩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國際貿易能夠發(fā)生 兩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符合古典學派所提出的比較優(yōu)勢原則(比較優(yōu)勢理論包括絕對優(yōu)勢理論和相對優(yōu)勢理論,下面的例子,美英兩國都有絕對優(yōu)勢),因此國際貿易能夠發(fā)生。 舉例分析:假設兩個國家如美國和英國,生產兩種產品如小麥和紡織品,1美元兌換1英鎊,國內的價格比例如表5-1所示: 表5-1 美英兩國

7、商品價格比例不同 美國(美元)英國(英鎊) 小麥 1.00 3.00 紡織品 2.00 1.00 美英兩國國內的商品價格比例是不相同的。美國國內小麥與紡織品的價格比例為12,英國國內小麥與紡織品的價格比例為31??梢?,在美國國內小麥價格便宜而紡織品較貴,在英國國內紡織品價格便宜而小麥較貴。 .12這個交換比例上的差距決定了雙方若按照差距之內的交換比例進行交易,都可獲得利益,從而使兩國間的貿易能夠發(fā)生。也就是說,小麥和紡織品的交換比例在11/213之間,對參加交易的兩國都是有利的。 從這種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兩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的條件下,國際貿易能使交易雙方同時獲利,從而使這種貿易有了發(fā)生的現實基

8、礎。 132、兩國商品價格比例相同:國際貿易不能發(fā)生當兩個國家國內的商品價格比例相同時,國際貿易不會給雙方帶來實際利益,因而也不會發(fā)生。下面的例子可以證明這一結論。 表5-2 美英兩國商品價格比例相同 美國(美元) 英國(英鎊) 小麥 1.00 2.00 紡織品 2.00 4.00 在表5-2中,美國在兩種商品中都處于優(yōu)勢,但優(yōu)勢一樣大,“兩優(yōu)無其重”,貿易難以發(fā)生。 從表中可見,美國國內小麥和紡織品的價格比例為12,英國國內小麥和紡織品的價格比例也是12,兩國商品的價格比例完全相同。這就意味著,在美國國內1單位小麥能交換12單位的紡織品,在英國國內也是1單位小麥交換12單位的紡織品。這種相同

9、的交換比例,使兩國都不能在國際貿易中獲利。 .14 在上例中,對美國來說,在國內1單位小麥能換12單位的紡織品,如果與英國交換紡織品,也仍然只能按這一比例進行,不會比在國內交換的更多;對英國來說,在國內1單位紡織品交換2單位小麥,如果與美國交換小麥,也仍然只能按這一比例進行,并不比在國內交換的更多。這種不會帶來更多利益的交換,兩個國家都不會接受,因而國際貿易不會發(fā)生(最多是暫時發(fā)生國際貿易的關系)。 通過以上正反兩個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兩國商品價格比例相同,國際貿易不能發(fā)生;兩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國際貿易能夠發(fā)生。所以,各國商品價格比例不同是產生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 .15(三)各國

10、商品價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價格比例不同決定的所謂的要素價格就是指勞動、土地和資本這些生產要素的使用費用,或稱為要素的報酬,比如勞動的工資、土地的地租、資本的利息等。 各國要素價格比例,則是指這些生產要素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單位價格比例。所謂生產函數,是指生產某種產品所投入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比例關系。比如,生產1單位小麥需要投入5個單位的土地和1個單位的勞動。俄林的假設:各國生產同一類商品的生產函數是相同的。 .16舉例說明:兩個國家、兩種商品、兩種要素(土地和勞動)現將兩國的要素價格、生產函數以及小麥和紡織品的國內價格比例列表如下:表5-3(1)兩國的要素價格比例不同(美國是1:2;英國是4:1) 美

11、國:土地1美元,勞動2美元;英國:土地4英鎊,勞動1英鎊(2)兩國的生產函數相同 美國:生產1單位小麥需要投入5單位土地和1單位勞動 生產1單位紡織品需要投入1單位土地和10單位勞動 英國:生產1單位小麥需要投入5單位土地和1單位勞動 生產1單位紡織品需要投入1單位土地和10單位勞動(3)兩國的國內商品價格比例不同 美國:小麥:5單位土地x1美元+1單位勞動x2美元=7美元 (1) 紡織品: 1單位土地x1美元+10單位勞動x2美元=21美元 (3) 英國:小麥:5單位土地x4英鎊+1單位勞動x1英鎊=21英鎊 (3) 紡織品:1單位土地x4英鎊+10單位勞動x1英鎊=14英鎊 (2) 兩國國

12、內的商品價格比例不同:美國為1:3,英國為3:2結論:美英兩國的兩種商品價格比例不同是由兩國生產要素價格比例不同決定的。 .17思考題如果兩國的生產函數不同會怎么樣?18(四)要素價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給比例不同決定的 各種生產要素在不同國家中的豐缺程度是很不相同的。供給豐富的生產要素價格便宜,相反,供給稀缺的生產要素價格就昂貴。 比如,澳大利亞地廣人?。?62萬平方公里土地,2012年估算只有2271萬人口)資本較少,因此地租較便宜而資本和勞動力的價格較貴。所以說要素價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給比例不同決定的。 俄林通過以上分析得出了一個著名結論:一國出口的是本國豐富的要素所生產的商品,進口的是

13、本國稀缺的要素所生產的商品。 .19(五)要素供給比例理論小結 這一理論可以簡化為:各國生產要素稟賦(供給)的差異 生產要素價格的差異 商品生產成本的差異 商品價格的差異 國際貿易產生 .20理論進一步證明H-O理論的數學證明1、假設兩國生產函數相同2、假設兩國生產函數不同H-O理論的幾何圖形證明21四、俄林的相互依存理論 俄林的相互依存理論的實質是一般均衡論,即認為任何經濟現象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俄林將相互依存理論運用到了商品價格的決定上,被稱作相互依存價格論,或稱一般均衡價格論。 他分別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分析了價格形成機制。1、需求:決定需求的有兩種因素:一是消費者的欲望、要求和愛

14、好;二是每個人的收入狀況,也影響對商品的需求情況。2、供給:決定供給的也有兩種因素:一是生產要素的稟賦狀況;二是生產的物質條件,比如,生產中是否使用的技術設備較多而勞動力較少,等等。 俄林認為,由上述四個基本因素所構成的價格機制,在同一時間內決定著一個地區(qū)或國家的所有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價格。 .22理論應用世界兩類農產品生產國家:新大陸國家和傳統(tǒng)農業(yè)國家。種植業(yè)土地密集型中國沒有優(yōu)勢養(yǎng)殖業(yè)勞動密集型中國大有優(yōu)勢:花卉;肉類;水產品;林產品;中草藥的原料藥23五、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一)該定理的含義是:商品的國際貿易,即商品在國家間的流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生產要素的流動,拉平各國間的要素價格,

15、彌補國際間要素流動性的不足,減少國際間各種生產要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要素價格差異。 土地、資本、勞動 .24(二)要素價格均等化過程韓國:勞動力多 工資低 資本少 利息率高 于是,韓國的廠商更愿意多使用廉價的勞動力,而不愿多使用資本。結果,韓國生產并出口較多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資本密集型產品則少生產多進口。日本:勞動力少 工資高 資本多 利息率低日本廠商生產和出口情況與韓國相反。 久而久之,韓日兩國的要素價格會趨于均等。 .25(三)要素價格均等化的結果1、對國內經濟的影響。(1)使國內的生產要素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例如韓國,以前是濫用勞動力,現在則是使用更多的機器設備武裝勞動力,提高勞動效率)

16、(2)使國內的分配發(fā)生變化。比如在韓國對日本的貿易中,韓國國內勞動工資水平普遍上升,工人的收入得到提高;資本利率水平普遍下降,資本家的收入隨之減少。2、對世界經濟的影響。(1)使世界范圍內的生產要素得到更有效的利用。(2)使世界各國同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獲得的收入趨于均等。 .26六、資源賦予論簡評(一)資源賦予論的貢獻與創(chuàng)新1、這一理論更接近國際貿易的現實。比如它從生產要素、價格、供給、需求等實際問題入手分析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更接近國際貿易的現實。 2、堅持了比較成本學說的正確思想,且發(fā)展了比較利益理論。俄林的兩國不同的商品價格比例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必要條件的論斷,就是比較成本理論的具體應用。

17、李嘉圖用比較優(yōu)勢理論確定國際分工格局,而俄林用要素稟賦差異分析比較優(yōu)勢的來源。 3、對各國外貿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比如,某種生產要素本國稀缺,則應進口這類要素密集型產品,而不要堅持本國生產,否則將會失去更多的利益。 274、分析方法:將一般均衡方法引入國際貿易理論的分析當中5、排除了各國技術水平差異的假設:認為國際貿易的根本原因是各國資源的賦予程度不同,技術水平或勞動生產率是否相同與國際貿易無關。28(二)資源賦予論的局限性1、資源賦予論用均衡價值論代替了古典學派在國際貿易理論中所堅持的勞動價值論。引入了貨幣因素,使問題變得復雜了。 2、這一學說的主要理論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設條件之上的(例如不存在規(guī)模經濟、各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