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概略_第1頁
中國歷史概略_第2頁
中國歷史概略_第3頁
中國歷史概略_第4頁
中國歷史概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來源:網(wǎng)絡(luò)1史前時代 HYPERLINK /create/edit/?eid=5349206&sid=5584662&secid=1 編輯本段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高等靈長類中華曙猿在4,50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江南一帶。考古證據(jù)顯示224萬年至225萬年前,中國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的有巫山人、元謀人、藍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這些都是目前所知較早的原始人類蹤跡。中國史前時代的各種文化是經(jīng)過以下幾個階段:以直立猿人為主的舊石器時代早中期(距今約50至40多萬年前),接著進入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以山頂洞人為代表,距今約在20至10余萬年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是裴李崗文化,這一時

2、期屬于母系氏族社會,社會尚無明顯分層。緊接著是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中期,這一時期,社會性質(zhì)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社會貧富分化逐漸加深,同時生產(chǎn)力水平有顯著提高。而以龍山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大約出現(xiàn)在四千多年前。目前考古工作已經(jīng)在長江、黃河流域發(fā)現(xiàn)數(shù)個屬于這一時期的城址群,如中原城址群、江漢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這或許表明在龍山時代,社會的組織形態(tài)發(fā)生較大的轉(zhuǎn)變。根據(jù)現(xiàn)在的考古學(xué)研究,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呈現(xiàn)多元并立的情形:約7,000年到5,000年前在河南省、河北省南部、甘肅省南部和山西省南部出現(xiàn)的仰韶文化便具備使用紅陶、彩陶以及食用粟米和畜養(yǎng)家畜的特質(zhì)。而大約在同一

3、時間,尚有在浙江省東邊出現(xiàn)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邊出現(xiàn)的良渚文化、山東省的大汶口文化。2傳說時代 HYPERLINK /create/edit/?eid=5349206&sid=5584662&secid=2 編輯本段華夏文明形成于黃河流域中原地區(qū)。早期的歷史,口口相傳。神話中有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的説法。三皇五帝傳説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數(shù)千年杰出首領(lǐng)的代表,具體而言有不同的説法。三皇一般指燧人、伏羲、神農(nóng)以及女媧、祝融中的三人。五帝一般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自三皇至五帝,歷年無確數(shù),最少當(dāng)不下數(shù)千年。炎黃蚩尤據(jù)現(xiàn)今整理出來的傳說,黃帝原系炎帝部落的一個分支的領(lǐng)袖,強大之后在阪泉之戰(zhàn)

4、中擊敗炎帝,成為新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之后又與東南方的蚩尤部落發(fā)生沖突,在涿鹿之戰(zhàn)中徹底擊敗對手,樹立自己的霸主地位。后來黃帝的孫子顓頊和玄孫帝嚳繼續(xù)擔(dān)任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帝嚳的兒子堯繼位,他是一名賢君,創(chuàng)立禪讓制,傳位給舜。在舜時期,洪水泛濫,鯀采用堵塞的方法,結(jié)果洪水更厲害了,鯀被處決,他的兒子禹采用疏導(dǎo)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因此被推舉為首領(lǐng)。3歷史朝代 HYPERLINK /create/edit/?eid=5349206&sid=5584662&secid=3 編輯本段排列:朝代-起訖年代-都城-今地-開國皇帝-末代皇帝一、上古【三皇五帝】,存在爭議。三皇五帝年表燧人氏 約公元前10000年

5、在位110年華胥氏伏羲氏約公元前7724年 在位118年女希氏(即女媧氏) 約公元前7000年 在位130年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渾沌氏昊英氏有巢氏(遷 HYPERLINK /doc/5341950.html t _blank 巢湖)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 HYPERLINK /doc/5337733.html t _blank 少典炎帝神農(nóng)氏(少典之子) 前3216年前3077年 在位120年臨魁(炎帝之子) 前3076年前2997年 在位80年帝承 前2996年前2937年 在位60年帝明 前2936年前2888年 在位49年帝直 前2887年前2843年

6、 在位45年帝來(厘) 前2842年前2795年 在位48年帝裹(哀) 前2794年前2753年 在位42年榆罔炎帝 前2752年前2698年 在位55年黃帝(少典之子) 前2697年前2597年 在位101年少昊(黃帝長子) 前2598年前2525年 在位74年顓頊(昌意之子) 前2514年前2437年 在位78年帝嚳(蟜極之子) 前2436年前2367年 在位70年帝摯( HYPERLINK /doc/3829514.html t _blank 帝嚳長子) 前2366年前2358年 在位9 年唐堯(帝嚳次子) 前2357年前2286年 在位72年虞舜(瞽叟長子) 前2285年前2225年

7、在位61年二、有文字可考的朝代列表: HYPERLINK /doc/2154441.html t _blank 夏朝約前2070-1600年 中國學(xué)者一般認為 HYPERLINK /doc/2854518.html t _blank 河南 HYPERLINK /doc/2206160.html t _blank 洛陽二里頭遺址是夏朝 HYPERLINK /doc/4956143.html t _blank 首都遺址,有學(xué)者對此持有疑問。 夏禹 夏桀 HYPERLINK /doc/1699510.html t _blank 商朝約前1600-1046年亳 河南商丘 (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到殷)

8、 河南安陽(商朝也稱殷朝) 后遷朝歌 河南淇縣商湯 商紂 HYPERLINK /doc/2627155.html t _blank 西周約前1046-771年 鎬京 HYPERLINK /doc/1639651.html t _blank 陜西西安 周武王姬發(fā) 周幽王東周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陽周平王姬宜臼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春秋前770-476年 戰(zhàn)國前475-221年 HYPERLINK /doc/1730216.html t _blank 秦朝前221-206年 HYPERLINK /doc/953893.html t _blank 咸陽陜西咸陽 始皇帝嬴政 秦三世嬴

9、HYPERLINK /doc/2815885.html t _blank 子嬰西漢前202-公元8年長安陜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孺子嬰劉嬰新朝公元8-23年 常安陜西西安 HYPERLINK /doc/1422719.html t _blank 新始祖高皇帝 HYPERLINK /doc/1728296.html t _blank 王莽玄漢公元23-25年 常安陜西西安 漢延宗更始帝劉玄趙漢公元23年-24年 HYPERLINK /doc/1193129.html t _blank 邯鄲河北邯鄲 漢帝王郎赤眉漢公元25-27年長安陜西西安 漢昌宗建世帝劉盆子成家公元25-36年 成家四川成都 公孫

10、述東漢公元25220年 洛陽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漢獻帝劉協(xié)三國分為魏蜀吳:魏220-266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高祖文皇帝曹丕 曹奐蜀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劉禪吳222-280年 建業(yè)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quán) 孫皓西晉266-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晉惠帝司馬衷東晉318-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晉安帝司馬德宗十六國304-439 :漢(前趙)、成(成漢)、前涼、后趙(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涼、南涼、北涼、南燕、西涼、北燕、夏等國,另有西燕、冉魏等不記入十六國 HYPERLINK /doc/3519699.html t _bl

11、ank 南北朝南朝 HYPERLINK /doc/5332540.html t _blank 宋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劉準齊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蕭寶融梁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蕭方智 HYPERLINK /doc/2163730.html t _blank 陳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陳叔寶北朝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94年遷都洛陽)洛陽 河南洛陽 魏道武帝拓跋珪東魏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西魏535-556 長安 陜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北齊550-577

12、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 長安 陜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隋朝581-618 長安 陜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HYPERLINK /doc/1660314.html t _blank 唐朝(618-907,含武則天南周政權(quán))長安 陜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唐哀宗李柷五代十國(907-960):后梁907-923 開封 河南開封梁太祖朱晃后唐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莊宗 HYPERLINK /doc/2985686.html t _blank 李存勖后晉936-946 開封 河南開封 晉高祖 HYPERLINK /doc/2041277.html t _blank

13、 石敬瑭后漢947-950 開封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后周951-960 開封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遼國907-1125 (907年建國,國號契丹,后改為遼)皇都 HYPERLINK /doc/1883780.html t _blank 遼寧遼國 耶律阿保機 HYPERLINK /doc/1871058.html t _blank 大理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北宋960-1127 東京(今河南開封) 宋太祖 HYPERLINK /doc/3439727.html t _blank 趙匡胤宋欽宗趙恒南宋1127-1276 臨安 HYPERLINK /doc/4535588.html t

14、_blank 浙江杭州 宋高宗 HYPERLINK /doc/3447363.html t _blank 趙構(gòu) HYPERLINK /doc/985128.html t _blank 西夏1038-1227 興慶府 寧夏 HYPERLINK /doc/937971.html t _blank 銀川元昊 HYPERLINK /doc/3820913.html t _blank 金1127-1234 會寧 HYPERLINK /doc/839458.html t _blank 黑龍江阿城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金末帝(金昭宗)完顏承麟 HYPERLINK /doc/169394.html t _blan

15、k 元朝1271-1368 大都 北京 注: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統(tǒng)一建立蒙古汗國,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8年改國號“元”)元太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HYPERLINK /doc/3512230.html t _blank 明朝1368-1644 HYPERLINK /doc/2510451.html t _blank 北京北京市(定都南京,后遷北京)明太祖朱元璋 明思宗朱由檢 HYPERLINK /doc/400870.html t _blank 清朝1636-1912北京北京市 愛新覺羅皇太極 愛新覺羅溥儀(注: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清

16、太宗于崇德元年改國號“清”;1644年定鼎 HYPERLINK /doc/5168416.html t _blank 中原;清帝 HYPERLINK /doc/5330622.html t _blank 溥儀退位確切時間為1912年2月12日,故清王朝終止實際為1912年) HYPERLINK /doc/1939602.html t _blank 中華民國1912-1949 南京江蘇 HYPERLINK /doc/4375317.html t _blank 南京(注:1912年元旦, HYPERLINK /doc/2414319.html t _blank 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宣

17、告中華民國成立,五色旗為國旗,蔣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4速記方法 HYPERLINK /create/edit/?eid=5349206&sid=5584662&secid=4 編輯本段4.1熟記口令(最簡佳版)1.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又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2.夏商與 HYPERLINK /doc/2627155.html t _blank 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朝代-起訖年代-都城-今地-開國皇帝-末代皇帝朝代起訖年代都城今地開國皇帝/國君

18、三皇五帝黃帝王朝約前2698前2205有熊河南新鄭黃帝姬軒轅 HYPERLINK /doc/2154441.html t _blank 夏朝約前2049-前1577年陽城,斟鄩,帝丘,原,老丘,西河(平陽,安邑,晉陽).大禹姒文命 HYPERLINK /doc/1699510.html t _blank 商朝約前1577-前1046年西亳,商,殷.成湯子天乙西周前1046-前771鎬京陜西西安周武王姬發(fā)東周前770-前256(東周國至前249)洛邑河南洛陽周平王姬宜臼 HYPERLINK /doc/1730216.html t _blank 秦朝前221-前206年咸陽陜西咸陽始皇帝嬴政西漢前

19、202-公元8年長安陜西西安漢高帝劉邦新朝公元8-23年常安陜西西安新始祖 HYPERLINK /doc/1728296.html t _blank 王莽東漢公元25-220年洛陽河南洛陽漢光武帝劉秀魏公元220-265年洛陽河南洛陽魏文帝曹丕 HYPERLINK /doc/655005.html t _blank 蜀漢公元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漢昭烈帝劉備吳公元222-280年建業(yè)江蘇南京吳大帝孫權(quán)西晉公元265-316年洛陽河南洛陽晉武帝司馬炎東晉公元317-420建康江蘇南京晉元帝司馬睿前趙(漢趙、趙漢)304-318平陽山西臨汾高祖光文皇帝劉淵319-329長安陜西西安成漢306

20、-347成都四川成都太宗武皇帝李雄前涼314-363姑臧甘肅武威高祖明王張寔后趙319-351襄國河北邢臺高祖明皇帝石勒前燕337-370龍城遼寧朝陽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前秦351-394長安陜西西安高祖明皇帝苻健后秦384-417長安陜西西安太祖武昭皇帝姚萇后燕384-407中山河北定州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十六國西秦385-431苑川甘肅榆中烈祖宣烈王乞伏國仁304-439后涼386-403略陽甘肅平?jīng)鎏孳参浠实蹍喂饽蠜?97-414西平青海西寧烈祖武王拓跋烏孤南燕398-410廣固山東益都世宗獻武皇帝慕容德西涼407-421酒泉甘肅酒泉太祖昭武王李暠 HYPERLINK /doc/53296

21、04.html t _blank 胡夏407-431統(tǒng)萬城陜西靖邊世祖烈武皇帝赫連勃勃北燕407-436和龍遼寧朝陽高句麗人高云北涼397-439張掖甘肅張掖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冉魏350-352鄴城河北臨漳漢人冉閔*西燕384-394長子山西長子鮮卑族慕容泓*西蜀(后蜀)405-413益州四川成都漢人譙縱南朝 HYPERLINK /doc/5332540.html t _blank 宋420-479建康江蘇南京宋武帝劉裕齊479-502建康江蘇南京齊高帝蕭道成梁502-557建康江蘇南京梁武帝蕭衍 HYPERLINK /doc/2163730.html t _blank 陳557-589建康

22、江蘇南京陳武帝陳霸先 HYPERLINK /doc/3519699.html t _blank 南北朝北魏386-534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420-589洛陽河南洛陽東魏534-550鄴河北臨漳魏孝靜帝元善見西魏535-556長安陜西西安魏文帝元寶炬北齊550-577鄴河北臨漳齊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長安陜西西安周孝閔帝宇文覺隋朝隋朝581-618大興陜西西安隋文帝楊堅 HYPERLINK /doc/1660314.html t _blank 唐朝 HYPERLINK /doc/1660314.html t _blank 唐朝618-907長安陜西西安唐高祖李淵周朝周朝690年17

23、05洛陽洛陽武則天五代十國后梁907-923汴河南開封梁太祖朱晃后唐923-936洛陽河南洛陽唐莊宗李存勖后晉936-947汴河南開封晉高祖石敬瑭后漢947-950汴河南開封漢高祖劉暠后周951-960汴河南開封周太祖郭威前蜀891-925成都四川成都高祖王建后蜀925-965成都四川成都高祖孟知祥南吳892-937揚州江蘇揚州太祖楊行密南唐937-975金陵江蘇南京烈祖李昪 HYPERLINK /doc/5342953.html t _blank 吳越893-978杭州浙江杭州武肅王錢鏐閩國893-945長樂福建福州太祖王審知南楚896-951長沙湖南長沙武穆王馬殷南漢905-971興王府廣

24、東廣州高祖劉龑 HYPERLINK /doc/5340985.html t _blank 南平907-963荊州湖北荊州武信王高季興 HYPERLINK /doc/5336224.html t _blank 北漢951-979太原山西太原世祖劉崇宋北宋960-1127開封河南開封宋太祖趙匡胤南宋1127-1279臨安浙江臨安宋高宗趙構(gòu)遼國907-1125皇都遼寧遼國耶律阿保機 HYPERLINK /doc/1871058.html t _blank 大理937-1254太和城云南大理太祖段思平 HYPERLINK /doc/985128.html t _blank 西夏1032-1227興慶府

25、寧夏銀川景帝李元昊 HYPERLINK /doc/3820913.html t _blank 金1115-1234會寧阿城(黑)金太祖阿骨打 HYPERLINK /doc/169394.html t _blank 元朝1206-1368大都北京元太祖鐵木真 HYPERLINK /doc/3512230.html t _blank 明朝1368-1644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 HYPERLINK /doc/400870.html t _blank 清朝1616-1911北京北京皇太極 HYPERLINK /doc/1939602.html t _blank 中華民國1912-1949南京南京孫中山

26、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10.1北京北京4.2中國歷史朝代背誦口訣【四】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王朝就此完。5帝王全表 HYPERLINK /create/edit/?eid=5349206&sid=5584662&secid=5 編輯本段說明:以下凡加*號的,表示追贈【即追謚,追加的謚號】5.1上古時代5.2三皇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 伏羲氏女媧氏神農(nóng)氏5.3五帝黃帝姬軒轅少昊 姬己摯,又名玄囂,黃帝長子玄帝 姬顓頊,昌意之子帝嚳 姬夋,蟜極之子,黃帝之孫帝摯 姬摯,帝嚳長子,唐堯長兄唐堯伊祁放

27、勛,帝嚳次子虞舜 姚重華,瞽瞍之子,玄帝姬顓頊后裔5.4夏朝說明:夏朝君主,姒姓 HYPERLINK /doc/2423653.html t _blank 大禹姒文命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fā)桀帝 姒履癸,世稱 HYPERLINK /doc/4616321.html t _blank 夏桀5.5商朝說明:商朝,又稱殷朝,其君主為子姓成湯 子天乙太丁外丙中壬伊尹太甲(太宗)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 (中宗)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 (高宗)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紂帝,世稱紂王)5.6周朝5.7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 姬發(fā)周成王姬誦周康王姬釗周昭

28、王姬瑕周穆王姬滿周共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囏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厲王 姬胡周宣王姬靜周幽王姬宮湦周攜王姬余臣5.8東周周平王 姬宜臼周桓王姬林周莊王姬佗周厘王姬胡齊周惠王姬閬周王子 姬頹(也稱王子頹)周襄王姬鄭周王子 姬帶(即王子帶,也稱為甘昭公)周頃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簡王姬夷周靈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貴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周王子姬朝(也稱王子朝)周元王姬仁周貞定王姬介周哀王姬去疾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周威烈王姬午周安王姬驕周烈王姬喜周顯王姬扁周慎靚王姬定周赧王姬延周惠王 姬杰5.9秦朝秦惠文王 嬴駟 HYPERLINK /doc/3122767.html t _blank 秦武王嬴蕩秦昭襄

29、王嬴則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 嬴子楚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嬴胡亥秦三世嬴子嬰(也稱秦王子嬰)5.10西漢漢高祖 HYPERLINK /doc/2554347.html t _blank 劉邦漢惠帝 HYPERLINK /doc/1142218.html t _blank 劉盈漢前少帝劉恭漢后少帝劉弘漢高后 HYPERLINK /doc/1295403.html t _blank 呂雉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 HYPERLINK /doc/5343844.html t _blank 漢武帝劉徹漢昭帝 HYPERLINK /doc/4159799.html t _blank 劉弗陵漢廢帝昌邑王劉賀漢宣帝 HY

30、PERLINK /doc/1323392.html t _blank 劉詢(劉病已)漢元帝劉奭(sh) HYPERLINK /doc/382614.html t _blank 漢成帝劉驁漢哀帝劉欣漢平帝劉衎孺子嬰劉嬰( HYPERLINK /doc/1728296.html t _blank 王莽攝政)5.11新朝 HYPERLINK /doc/1422719.html t _blank 新始祖高皇帝 HYPERLINK /doc/1728296.html t _blank 王莽5.12玄漢漢延宗更始帝劉玄5.13趙漢漢帝王郎5.14赤眉漢漢昌宗建世帝劉盆子5.15成家成家帝公孫述5.16東漢

31、漢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漢和帝劉肇漢殤帝劉隆漢安帝劉祜漢前少帝北鄉(xiāng)侯劉懿漢順帝劉保漢沖帝劉炳漢質(zhì)帝劉纘漢桓帝劉志漢靈帝劉宏漢后少帝弘農(nóng)懷王 HYPERLINK /doc/5149721.html t _blank 劉辯漢獻帝 HYPERLINK /doc/3909778.html t _blank 劉協(xié)5.17三國5.18魏*魏武帝 HYPERLINK /doc/1230843.html t _blank 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齊王曹芳(邵陵厲公)高貴鄉(xiāng)公曹髦魏元帝曹奐5.19蜀(蜀漢)漢昭烈帝 HYPERLINK /doc/5328205.html t _blank 劉備(世稱先

32、主)漢孝懷帝劉禪(世稱后主)5.20吳*武烈帝 HYPERLINK /doc/5345157.html t _blank 孫堅*長沙桓王孫策(孫堅之子,孫權(quán)之兄)吳大帝 HYPERLINK /doc/2047325.html t _blank 孫權(quán)吳會稽王 HYPERLINK /doc/5001557.html t _blank 孫亮吳景帝孫休吳烏程侯 孫皓5.21晉5.22西晉*宣帝司馬懿*景帝 HYPERLINK /doc/217776.html t _blank 司馬師*文帝司馬昭武帝司馬炎惠帝司馬衷趙王司馬倫懷帝司馬熾愍帝司馬鄴5.23東晉元帝 司馬睿明帝司馬紹成帝司馬衍康帝司馬岳穆帝

33、司馬聃哀帝司馬丕海西公 司馬奕簡文帝司馬昱孝武帝司馬曜安帝司馬德宗恭帝 司馬德文5.24十九國成漢*(成)景帝李特*(成)秦文王李流(成)武帝 李雄(成)哀帝 李班(成)幽公李期(漢)昭文帝李壽(漢)末主 李勢漢趙(趙漢)(漢)光文帝 劉淵(漢)梁王 劉和(漢)昭武帝劉聰(漢)隱帝劉粲(趙)秦王劉曜后趙明帝 石勒文帝石弘武帝石虎正帝石世成帝石遵仁武帝石鑒興武帝 石祗冉魏武悼天王 冉閔惠帝冉智前涼*武穆王張軌昭王張實成王張茂文王張駿桓王張重華哀王張耀靈威王張祚沖王張玄靚悼王張?zhí)戾a涼王張大豫后涼*景昭帝呂婆樓懿武帝 呂光隱王呂紹靈帝 呂纂后主呂隆西涼武昭王 李暠后主李歆末主李恂南涼武王禿發(fā)烏孤康王

34、禿發(fā)利鹿孤景王禿發(fā)傉檀北涼文王 段業(yè)武宣王 沮渠蒙遜哀王沮渠牧犍高昌王 沮渠無諱河西王沮渠安周前燕*武宣帝慕容廆文明帝 慕容皝景昭帝慕容俊幽帝慕容暐后燕成武帝 慕容垂惠愍帝慕容寶開封公慕容詳趙王慕容麟昭武帝慕容盛昭文帝慕容熙西燕歸帝 慕容泓威帝 HYPERLINK /doc/3034216.html t _blank 慕容沖昌平王 段隨中帝 慕容覬文帝慕容瑤代帝慕容忠末帝慕容永北燕惠懿帝 高云文成帝 馮跋昭成帝馮弘南燕獻武帝 慕容德末主慕容超胡夏*桓帝劉衛(wèi)辰武烈帝 赫連勃勃德武帝赫連昌平武帝 赫連定前秦惠武帝 苻洪高祖 苻健厲王 苻生世祖 HYPERLINK /doc/4439107.html

35、 t _blank 苻堅哀平帝 苻丕太宗 苻登后主 苻崇后秦武昭帝 姚萇文桓帝姚興末主姚泓西秦宣烈王乞伏國仁武元王乞伏乾歸文昭王 乞伏熾盤厲武王 乞伏慕末代國太祖拓跋猗盧太宗拓跋普根世祖 拓跋始生平文帝拓跋郁律惠帝拓跋賀傉煬帝拓跋紇那烈帝拓跋翳槐昭成帝拓跋什翼犍西蜀蜀王 譙縱5.25南北朝5.26南朝宋武帝劉裕少帝劉義符文帝劉義隆元帝劉劭孝武帝 HYPERLINK /doc/5331667.html t _blank 劉駿前廢帝劉子業(yè)明帝劉彧后廢帝劉昱順帝劉準齊高帝蕭道成武帝 蕭賾郁林王蕭昭業(yè)海陵王蕭昭文明帝 蕭鸞東昏侯蕭寶卷和帝蕭寶融梁武帝 蕭衍臨賀王蕭正德簡文帝蕭綱豫章王蕭棟武陵王蕭紀元帝

36、蕭繹閔帝蕭淵明敬帝蕭方智后梁宣帝蕭詧明帝蕭巋靖帝蕭琮陳武帝 陳霸先文帝陳蒨廢帝陳伯宗宣帝陳頊煬帝陳叔寶5.27北朝北魏道武帝 HYPERLINK /doc/3876752.html t _blank 拓跋珪明元帝 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燾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 拓跋浚獻文帝 拓跋弘 HYPERLINK /doc/2825951.html t _blank 孝文帝元宏宣武帝 元恪孝明帝 元詡幼主 元釗孝莊帝元子攸長廣王 元曄節(jié)閔帝 元恭安定王 元朗孝武帝 元脩東魏孝靜帝 元善見西魏文帝 元寶炬廢帝 元欽恭帝 拓跋廓北齊*神武帝 HYPERLINK /doc/1683135.html t _blank 高歡

37、*文襄帝 高澄文宣帝高洋廢帝 高殷孝昭帝 高演武成帝 高湛后主 高緯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恒范陽王高紹義北周*文帝 宇文泰孝閔帝 宇文覺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靜帝 宇文衍5.28隋隋文帝楊堅隋煬帝 HYPERLINK /doc/1032532.html t _blank 楊廣隋恭帝楊侑隋秦王楊浩隋越王 楊侗5.29唐唐高祖李淵 HYPERLINK /doc/2387870.html t _blank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 HYPERLINK /doc/2772305.html t _blank 唐中宗 HYPERLINK /doc/3398989.html t _blank 李顯唐睿宗李

38、旦5.30南周(武周)南周則天大圣皇帝 武曌【武則天】5.31唐(復(fù)辟)唐中宗 李顯唐殤帝李重茂唐睿宗 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唐順宗李誦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 HYPERLINK /doc/5328952.html t _blank 李曄唐哀帝李柷zh5.32渤海國渤海高王大祚榮渤海武王大武藝渤海文王大欽茂渤海前廢王大元義渤海成王大華興渤??低醮筢原U渤海定王大元瑜渤海僖王大言義渤海簡王大明忠渤海宣王大仁秀渤海寧王 大彝震渤海雍王 大虔晃渤海厲王 大玄錫渤海赧王 大瑋瑎渤海后廢王 大諲撰5.33五代十國5.3

39、4五代后梁太祖 HYPERLINK /doc/2822496.html t _blank 朱溫(朱全忠)郢王朱友珪末帝 朱瑱(朱友貞)后唐*太祖李克用莊宗 李存勖明宗李亶(李嗣源)閔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后晉高祖 石敬瑭出帝石重貴后漢(包括北漢)高祖 劉暠隱皇帝劉承佑湘陰公劉赟世祖劉旻睿宗 劉鈞少主劉繼恩英武帝劉繼元后周太祖 郭威世宗柴榮(郭威義子,實為郭威妻子柴皇后的侄子,過繼后改名“郭榮”,所以有些史書中也寫作“郭榮”)恭帝柴宗訓(xùn)(有些史書中也寫作“郭宗訓(xùn)”)5.35十一國吳越太祖錢鏐世宗錢元瓘成宗錢弘佐忠遜王錢弘倧忠懿王錢弘俶閩國太祖王審知嗣王王延翰惠宗王延鈞康宗王昶景宗王曦殷帝王延政荊南(

40、南平)武信王高季興文獻王 高從誨貞懿王 高寶融荊南侍中高保勖荊南侍中高繼沖南楚武穆王馬殷衡陽王馬希聲文昭王馬希范前廢王馬希廣恭孝王馬希萼后廢王馬希崇南吳太祖 楊行密烈宗楊渥高祖楊渭讓帝楊溥岐國忠敬王李茂貞桀燕(杰燕)桀王劉仁恭燕王劉守光南唐烈祖李昪元宗李璟后主李煜南漢*烈宗劉隱高祖劉巖殤帝劉玢中宗劉晟后主劉鋹前蜀高祖 王建后主王衍(王宗衍)后蜀高祖 孟知祥后主 HYPERLINK /doc/1187326.html t _blank 孟昶5.36遼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遼太宗耶律德光遼世宗耶律阮遼穆宗耶律璟遼景宗 耶律賢遼圣宗耶律隆緒遼興宗耶律宗真遼道宗 HYPERLINK /doc/5348208

41、.html t _blank 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5.37西遼遼德宗耶律大石感天后蕭塔不煙遼仁宗耶律夷列承天后耶律普速完遼末帝耶律直魯古遼恭帝 耶律屈出律5.38宋5.39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炅(趙光義、趙匡義)宋真宗趙恒宋仁宗趙禎宋英宗趙曙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宋徽宗 HYPERLINK /doc/2773687.html t _blank 趙佶宋欽宗趙桓5.40南宋宋高宗 趙構(gòu)元懿太子趙旉(在位僅26日)宋孝宗趙眘宋光宗趙淳宋寧宗趙擴宋理宗趙昀宋度宗趙禥宋恭帝趙顯宋端宗趙昰宋帝昺趙昺5.41西夏*太祖李繼遷*太宗李德明景宗李元昊毅宗李諒祚惠宗李秉常崇宗李乾順仁宗李仁孝桓宗李純佑襄宗李安

42、全神宗李遵頊獻宗李德旺末帝李睍5.42金金太祖完顏旻(完顏阿骨打)金太宗完顏晟金熙宗完顏亶海陵王完顏亮金世宗完顏雍金章宗完顏璟衛(wèi)紹王完顏永濟金宣宗完顏珣金哀宗 完顏守緒金末帝完顏承麟5.43元(孛兒只斤氏)元太祖(成吉思汗) 孛兒只斤鐵木真元睿宗(監(jiān)國) 孛兒只斤拖雷元太宗孛兒只斤窩闊臺馬乃真后(稱制)元定宗 孛兒只斤貴由海迷失后(稱制)元憲宗 孛兒只斤蒙哥元世祖(薛禪汗) 孛兒只斤忽必烈元成宗(完澤篤汗) 孛兒只斤鐵穆耳元武宗 (曲律汗) 孛兒只斤海山元仁宗(普顏篤汗)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元英宗 (格堅汗)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泰定帝 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天順帝 孛兒只斤阿速吉八元文宗(札牙篤汗)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元明宗 孛兒只斤 和世剌元寧宗 孛兒只斤懿璘質(zhì)班元惠宗(烏哈圖汗) 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元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