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病理技能訓(xùn)練教程_第1頁
微生物病理技能訓(xùn)練教程_第2頁
微生物病理技能訓(xùn)練教程_第3頁
微生物病理技能訓(xùn)練教程_第4頁
微生物病理技能訓(xùn)練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微生物病理技藝訓(xùn)練教程PAGE :.;PAGE 79PAGE 0目 錄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5999294 第一部分 微生物病理根底知識 PAGEREF _Toc215999294 h 1 HYPERLINK l _Toc215999295 11 鞭毛菌亞門及其所致病害的特點 PAGEREF _Toc215999295 h 1 HYPERLINK l _Toc215999296 12 接合菌亞門及其所致病害的特點 PAGEREF _Toc215999296 h 3 HYPERLINK l _Toc215999297 13 子囊菌亞門及其所致病害

2、的特點 PAGEREF _Toc215999297 h 4 HYPERLINK l _Toc215999298 14 擔(dān)子菌亞門及其所致病害的特點 PAGEREF _Toc215999298 h 7 HYPERLINK l _Toc215999299 15半知菌亞門及其所致病害的特點 PAGEREF _Toc215999299 h 8 HYPERLINK l _Toc215999300 第二部分 微生物病理實驗根本操作 PAGEREF _Toc215999300 h 9 HYPERLINK l _Toc215999301 21 植物病理徒手制片技術(shù) PAGEREF _Toc215999301

3、h 9 HYPERLINK l _Toc215999302 22 培育基的配制和滅菌 PAGEREF _Toc215999302 h 11 HYPERLINK l _Toc215999303 23 植物病原菌的分別和培育 PAGEREF _Toc215999303 h 15 HYPERLINK l _Toc215999304 24 真菌孢子的萌生 PAGEREF _Toc215999304 h 18 HYPERLINK l _Toc215999305 25 植物病原物的接種 PAGEREF _Toc215999305 h 20 HYPERLINK l _Toc215999306 26植物病原生

4、物繪圖技術(shù) PAGEREF _Toc215999306 h 21 HYPERLINK l _Toc215999307 第三部分微生物病理技藝訓(xùn)練 PAGEREF _Toc215999307 h 23 HYPERLINK l _Toc215999308 實訓(xùn)一 植物病原細菌察看 PAGEREF _Toc215999308 h 23 HYPERLINK l _Toc215999309 實訓(xùn)二鞭毛菌亞門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病癥察看 PAGEREF _Toc215999309 h 25 HYPERLINK l _Toc215999310 實訓(xùn)三接合菌亞門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病癥察看 PAGEREF _Toc2

5、15999310 h 29 HYPERLINK l _Toc215999311 實訓(xùn)四子囊菌亞門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病癥觀 PAGEREF _Toc215999311 h 30 HYPERLINK l _Toc215999312 實訓(xùn)五 擔(dān)子菌亞門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病癥察看 PAGEREF _Toc215999312 h 35 HYPERLINK l _Toc215999313 實訓(xùn)六 半知菌亞門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病癥察看 PAGEREF _Toc215999313 h 38微生物病理技藝訓(xùn)練教程第一部分 微生物病理根底知識11 鞭毛菌亞門及其所致病害的特點1、鞭毛菌亞門的主要特點(1)鞭毛菌亞門真菌

6、的共同特征是無性產(chǎn)生具1-2根鞭毛的游動孢子,因此通常稱作鞭毛菌。(2)鞭毛菌有性產(chǎn)生休眠孢子囊和卵孢子。(3)鞭毛菌營養(yǎng)體從原質(zhì)團到無隔菌絲體,屬低等真菌。(4)鞭毛菌大多具有水生習(xí)性,因此只需在高濕、多雨、低洼積水和通風(fēng)透光不好的條件下,侵染植物導(dǎo)致病害。(5)鞭毛菌繁衍時,有的整個營養(yǎng)體全部轉(zhuǎn)變?yōu)榉毖荏w,稱為整體產(chǎn)果,如壺菌;有的只是營養(yǎng)體的一部分轉(zhuǎn)變?yōu)闋I養(yǎng)體,稱為分體產(chǎn)果。(6)游動孢子囊形狀多樣,均可釋放游動孢子。(7)游動孢子具1-2根鞭毛。鞭毛有茸鞭和尾鞭兩種。每個游動孢子具單鞭或雙鞭兩種類型。(8)鞭毛(Flagellum)的構(gòu)造是9+2型。既鞭桿是由9根纖絲組成一個圓筒型體,

7、圓筒型體中心還有2根纖絲。纖絲之間填充有膠質(zhì)鞘。共31條亞纖絲。2、鞭毛菌亞門的致病特點(1)常見病癥:腐爛、斑點、猝倒、流膠。(2)果實上腐爛使果變褐色、呈軟腐狀,病部長出白色綿毛狀或灰白色霜狀霉層。(3)莖基和根部被害使皮層變褐色腐爛。(4)葉上斑點,假設(shè)由疫霉引起,病斑較大,暗褐色圓形水漬病斑;假設(shè)由霜霉引起,病斑較小,黃色至褐色,邊緣不明顯,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后期在病斑上長出白色至灰白色霜狀霉層。(5)病菌以卵孢子越冬,由孢子囊和游動孢子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借雨水和氣流傳播。(6)埋伏期短,可多次再侵染,普通在低溫多雨潮濕多霧、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件下,病害容易發(fā)生。3、與園藝植物

8、有關(guān)的鞭毛菌(1)根腫菌屬Plasmodiophora由根腫菌屬的病菌引起的,在病組織內(nèi)這些呈魚卵狀陳列的是病菌的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囊在寄主細胞內(nèi)分散呈魚卵塊狀,萌生時產(chǎn)生前端有2根鞭毛長短不一的游動孢子。休眠孢子囊對不適宜的環(huán)境順應(yīng)性強,能在土中存活多年,是病菌的初侵染源。2腐霉屬Pythium腐霉是低等的鞭毛菌,無性繁衍在菌絲頂端構(gòu)成孢子囊,孢子囊近球形或不規(guī)那么形,成熟后普通不零落,萌生時產(chǎn)生游動孢子。有性繁衍在藏卵器內(nèi)構(gòu)成一個卵孢子。如引起黃瓜、茄子等幼苗瘁倒病的病菌,都屬于腐霉屬。(3)疫霉屬Phytophthora孢子囊在孢囊梗上,孢囊梗無限生長。孢子囊卵圓形,成熟時零落,萌生時

9、產(chǎn)生游動孢子,或直接萌生長出芽管。有性生殖在藏卵器內(nèi)構(gòu)成一個卵孢子。(4)霜霉科Peronosporaaceae 高等的鞭毛菌,都是植物體上的活體寄生菌,菌絲蔓延在寄生的細胞間,以吸器伸入寄主的細胞內(nèi)吸收營養(yǎng)。孢囊梗有限生長,呈樹枝狀分枝。孢子囊在孢囊梗上構(gòu)成,孢子囊卵圓形,頂端乳頭狀突起,萌生產(chǎn)生游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有性生殖構(gòu)成卵孢子。(5)白銹菌屬(Albugo)活體寄生物,菌絲在寄主細胞間蔓延,以吸器伸入寄主細胞內(nèi)吸收營養(yǎng)。孢囊梗 不分枝,短棍棒狀,密集在寄主表下,陳列成柵欄狀,每一孢囊梗 頂端串生孢子囊。孢子囊橢圓形,成熟后寄主表皮散出如白銹粉。卵孢子壁厚,外表有瘤狀突起。12

10、接合菌亞門及其所致病害的特點1、接合菌亞門的主要特點1菌絲體無隔多核,細胞壁由甲殼質(zhì)組成。2無性生殖構(gòu)成孢子囊,產(chǎn)生不能游動的孢囊孢子。3有性生殖構(gòu)成接合孢子。2、接合菌亞門的致病特點其多為腐生菌,廣泛分布于土壤和糞肥中,少數(shù)為弱寄生菌,可引起果實貯藏期腐爛。知接合菌亞門分2個綱、7個目、約600個種。與園藝植物病害有關(guān)的是接合菌綱、毛霉目、根霉屬。3、與園藝植物有關(guān)的接合菌根霉菌Rhizopus1菌絲興隆,分布在基物上和基物內(nèi),有匍匐絲和假根。2孢囊梗從匍匐絲上長出,頂端構(gòu)成孢子囊,內(nèi)生孢囊孢子,孢子囊壁破散出孢囊孢子。3有性生殖構(gòu)成接合孢子不常見。4黑根霉引起貯藏甘薯軟腐病。13 子囊菌亞

11、門及其所致病害的特點1、 子囊菌亞門的主要特點1營養(yǎng)體全世界發(fā)現(xiàn)32,000種,占真菌的1/3,都是高等真菌,寄生,形狀千差萬別,但共同點是構(gòu)成子囊。子囊(Ascus),子囊孢子(Ascospore)。簡單的僅為單細胞,但大多數(shù)有興隆的菌絲體,菌絲有隔,每個細胞有一個、二個、多個核,壁以幾丁質(zhì)為主,營養(yǎng)體可以構(gòu)成厚垣孢子。有的菌絲可以直接構(gòu)成粉孢子,芽孢子。很多可以構(gòu)成營養(yǎng)菌絲的組織體。2子囊菌的無性繁衍產(chǎn)生分生孢子或孢子器,非常興隆,外形多樣,圓形,卵形,棒形,絲狀,鐮刀形(新月形),蠟?zāi)c形,有單孢,雙孢,多孢。有的有色,有的無色。分生孢子梗:可以分枝或不分枝,散生,叢生,束生,(孢梗束Co

12、remium),有的分生孢子梗著生在簡單的分生孢子痤上(Sporodochium),有的構(gòu)成在分生孢子盤上(Acervulus),有的構(gòu)成分生孢子器上(Pycnidium)。分生孢子作用:在一個生長季可以反復(fù)發(fā)生,是再侵染的來源,“可以遠間隔 傳播,有的高等子囊菌在終身中僅發(fā)生無性,無有性。3子囊菌的有性繁衍子囊:子囊外形有圓形,橢圓形或棒狀。子囊壁有的單層壁,有的雙層壁,有的囊壁成熟后溶解,有的不溶,有的子囊頂有孔口,有的無孔口。子囊有的單個散生,有的多個并列,有的叢生。子囊之間的有的有側(cè)絲。子囊孢子Ascospore:形狀多種多樣,圓形,橢圓形,絲狀,單胞,雙胞,多胞,無色或有色。在子囊內(nèi)

13、陳列的有散生,單列,雙列,并列,螺旋形陳列。子囊果Ascocarp:在子囊外部具一菌組織包被的殼,這種類型的子實體稱子囊果。子囊果的類型A、 閉囊殼完全封鎖呈球形。B、子囊殼球形或瓶狀,頂端有孔口。C、子囊盤盤狀或杯狀,頂端開口大。D、子囊座子囊著生在子座的空腔內(nèi)。2、 與園藝植物有關(guān)的子囊菌(1)外囊菌屬Taphrina無子囊果,子囊平行陳列在寄主外表呈柵狀。無性繁衍是子囊孢子在子囊內(nèi)芽殖產(chǎn)生芽孢子,芽孢子還可繼續(xù)芽殖。常見病狀:畸形,葉片伸展、果實膨大等。(2)白粉菌目 (Eryshiphales) 白粉菌目的真菌普通稱作白粉菌,引致各種植物白粉病(Powdery mildew)。菌絲白色

14、,大都表生,產(chǎn)生吸器汲取植物營養(yǎng)。 主要寄生在葉片上,有的發(fā)生在新梢或芽上。在病部構(gòu)成白粉或小黑點。 無性世代:非常興隆,由菌絲構(gòu)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鏈生或單生,不斷產(chǎn)生。構(gòu)成白粉。 有性世代:寄生后期在菌絲的上部構(gòu)成閉囊殼(小黑點),有附屬絲,便于傳播。閉囊殼內(nèi)有一個或多個子囊,子囊內(nèi)有2-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單孢無色。 寄生專化性:專性寄生,有生理小種,寄主有8435種。有的白粉菌只需一種寄主,而一種寄主可寄生多種白粉菌。如:桑樹有桑表達粉,桑里白粉。柞樹有七種白粉病。白粉病發(fā)生的條件:對溫度要求不嚴厲,干旱地域、潮濕地域都可發(fā)生,白粉菌的孢子在水中反而不易發(fā)芽或破裂,在潮濕

15、的空氣中易發(fā)芽,該孢子浸透壓很高,36-68個大氣壓,因此很易吸收周圍的空氣中的水分。白粉菌分屬根據(jù):閉囊殼附屬絲的外形和殼內(nèi)子囊的數(shù)目。白粉菌閉殼菌:菌絲以吸器吸收營養(yǎng);子囊著生在閉囊殼內(nèi),外部有附著絲;菌絲分化成分生孢子梗,頂端串生分生孢子,呈白粉狀故名白粉菌。(3)核菌主要特點A、這類真菌種類多,形狀變化大,子囊著生在具有孔口的子囊殼內(nèi)。B、子囊殼散生或聚生在寄主的組織中,子囊內(nèi)具8個子囊孢子。C、病害流行是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D、病害病癥:引起樹皮腐爛、潰瘍、瘤腫和枝枯;損害果實引起腐爛和輪紋等病癥。主要種類A、小叢殼屬 Glomerella子囊殼小,球形,半埋生在子座內(nèi);子囊棍棒狀,

16、無側(cè)絲;子囊孢子單孢無色,長橢圓形,稍彎曲。有性世代在自然界很少發(fā)生,無性世代為炭疽菌屬(Colletotrichum)。如棉花炭疽病G.gossypii,蘋果梨炭疽病G.cingulata。B、黑腐皮殼屬 Valsa子囊殼埋生子座基部,有長頸伸出子座;子囊孢子臘腸狀,單胞無色或暗色。無性世代是殼囊孢屬(Cytospora)。只能為害樹皮,不能為害綠色部分。蘋果樹腐爛病。C、囊孢殼屬Physalospora無子座。子囊殼黑色,埋生于寄主組織內(nèi)。子囊較大,棍棒狀,子囊孢子單胞,無色,長度普通大于20um.引起園藝病害如梨輪紋病等。D、間座殼屬Diaporthe子囊殼埋生在子座基部,梨形或球形,黑

17、色,頂端有短喙?fàn)钔黄?。子囊圓柱形,有頂環(huán)。子囊孢子線形多胞。無性世代不發(fā)生。如引起茄褐紋病。4腔菌主要特點A、子囊著生在子座的空腔內(nèi),子囊間無側(cè)絲,子囊具雙層壁 。B、無性生殖興隆,可構(gòu)成各種形狀的分生孢子,對植物危害主要是分生孢子侵染。C、病害病癥:斑點、瘡痂和腐爛。主要種類A、痂囊腔菌屬 Elsinoe子囊在子囊腔中不規(guī)那么散生,每個子囊腔只需一個球形子囊,子囊孢子長圓筒形,3隔4胞、無色。為害植物主要是無性世代,在分生孢子盤上產(chǎn)生分生孢子。(痂圓孢屬Sphaceloma)我國有性世代未發(fā)現(xiàn),主要無性。代表:葡萄黑痘病。球座菌屬GuignardiaB、球座菌屬Guignardia本屬與上屬

18、形狀根本一致,本屬子囊孢子單胞假雙孢。無性世代很興隆,包括在葉點菌屬和莖點菌屬。葡萄黑腐病菌G.biwellii,葡萄房枯病菌G.baccae。C、球腔菌屬 Mycosphaerella子囊座著生在寄主葉片表皮層下;假囊殼為埋生、球形,或扁圓形,孔口扁平或呈乳頭狀突起。子囊孢子橢圓形、無色,雙胞大小相等。無性世代包括許多屬,如葉點菌屬Phyllosticta,莖點菌屬Phoma,尾孢屬Cercospora。代表:禾本科植物黑霉病D、黑星菌屬Venturia假子囊殼很小,外表生有剛毛,埋生或表生。子囊孢子橢圓形,雙胞大小不等,淡色,個別褐色,可為害植物葉片和果實。無性黑星孢Fusicladium

19、代表病害:梨黑星病V.pirina 蘋果黑星病V.inaequelis5盤菌子囊果呈盤狀或杯狀,內(nèi)生子囊。子囊盤有些從菌核或假根菌核上長出,盤菌普通很多不產(chǎn)生分生孢子。盤菌引起植物病害大多腐生,少數(shù)寄生。核盤菌屬 Sclerotinia菌絲體可以構(gòu)成菌核真菌核和假菌核,菌核萌生后可形生長柄子囊盤,子囊棍棒狀,平行陳列,有擬側(cè)絲。子囊孢子橢圓形或仿綞形,單胞無色。無性世代不發(fā)生。寄主范圍很廣,可侵染32科160多種植物。代表:油菜、向日葵菌核病14 擔(dān)子菌亞門及其所致病害的特點 1 銹菌膠銹菌屬Gymnosporangium冬孢子雙細胞,有可以膠化的長柄。沒有夏孢子階段。梨銹病G. haraea

20、num 冬孢子階段在檜柏上,性孢子和銹孢子在梨樹上引起梨銹病。柄銹菌屬(Puccinia)孢子雙細胞、有柄,夏孢子單細胞,小麥銹?。盒←湺掍P病( P. graminis );小麥條銹病(P. striiformis );小麥葉銹病( P. recondite f.sp tritici)。層銹菌屬Phakopsora冬孢子單細胞,無柄,不整齊地陳列成數(shù)層;夏孢子外表有刺。棗層銹菌P. ziziphi-vulgaris 引起棗樹銹病。多胞銹菌屬Phragmidium 冬孢子3至多細胞,壁厚,外表光滑或有瘤狀突起,柄的基部膨大。玫瑰多胞銹菌P. rosae-multiflorae 引起玫瑰銹病。單胞

21、銹菌屬Uromyces 冬孢子單細胞,有柄,頂壁較厚;夏孢子單細胞,有刺或瘤狀突起。瘤頂單胞銹菌U.appendiculatus引起菜豆銹病。柵銹菌屬Melampsora冬孢子單細胞,無柄,陳列成整齊的一層;夏孢子外表有疣或刺。亞麻柵銹菌M.lini引起亞麻銹菌病。2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以雙核菌絲在寄主的細胞間寄生,有吸器伸入寄主細胞內(nèi)。典型特征是構(gòu)成黑色粉狀的冬孢子。黑粉菌分類主要以冬孢子的外形、大小、有無不孕細胞、萌生的方式及冬孢子球的形狀等。引起園藝植物的病害有:茭白黑粉病、慈。3層菌病原菌特征:具較興隆的擔(dān)子果,大多腐生,少數(shù)是植物病原菌。擔(dān)子果如膏藥狀、馬蹄狀、傘狀。層

22、菌常產(chǎn)生有性孢子,很少產(chǎn)生無性孢子。病害主要經(jīng)過土壤中的菌核、菌絲或菌索進展傳播和蔓延。層菌是弱寄生菌,經(jīng)傷口侵入到果樹的根部或枝干的維管束,主要破壞木質(zhì)部,呵斥根腐或木腐。15半知菌亞門及其所致病害的特點1、半知菌亞門的主要特點常見的有4種:1分生孢子梗束synnema:呈束狀,基部聚生在一同,頂部分散,著生孢子。2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很短的分生孢子梗聚集而成,墊狀或瘤狀,其上產(chǎn)生分生孢子。3分生孢子器pycnidium:分生孢子器pycnidium:球形、近球形、瓶狀或不規(guī)那么形的子實體,具孔口,孢子梗聚生其內(nèi)。4分生孢子盤acervulus:菌絲糾結(jié)構(gòu)成盤狀的子實體,有的

23、分生孢子盤中央或周圍具深褐色的剛毛。3、 與園藝植物有關(guān)的半知菌(1)叢梗孢菌粉孢屬(Oidium)分生孢子梗直立。頂部產(chǎn)生菌鍵型的分生節(jié)孢子(粉孢子)。分生孢子串生,單胞無色。引起白粉病,為白粉菌的無性階段 橡膠粉孢(O.heveae )引起三葉橡膠樹的白粉病。輪枝孢屬(Verticillium)分生孢子梗輪狀分枝,產(chǎn)孢細胞基部略膨大;分生孢子為內(nèi)生芽殖型,單細胞,卵圓形至橢圓形,單生或聚生。黃萎輪枝孢(棉黃萎病菌V.albo-atrum )引起棉花黃萎病。青霉屬(Penicillium )分生孢子梗直立,頂端一至多次分枝,構(gòu)成掃帚狀。分枝頂端產(chǎn)生瓶狀小梗,小梗頂端產(chǎn)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

24、子球形、單孢。指狀青霉病菌P.digitatum 引起柑桔綠霉病。葡萄孢屬(Botrytis )分生孢子梗無色,頂端細胞膨大成球形,上面有許多小梗;分生孢子單胞,無色,橢圓形,著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狀?;移咸焰?B.cinerea)引起多種植物灰霉病。褐孢屬(Fulvia )分生孢子梗黑色,頂端或中部構(gòu)成分枝,分生孢子黑褐色,卵圓形、圓筒形或不規(guī)那么形。引起的病害如番茄葉霉病、黃瓜黑星病等。 尾孢屬Cercospora分生孢子梗屈膝狀,青褐色至黑褐色,分生孢子多細胞,線形、鞭形至蠕蟲形。如花生褐斑病、菜豆紅斑病、豇豆煤霉病等。 鏈格孢屬(Alternaria )分生孢子梗深色,頂端單生或串生淡

25、褐色至深褐色、磚隔狀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橢圓形或卵圓形,頂端有喙?fàn)罴毎?。大孢鏈格?A. macrospora )引起棉花輪紋斑病。鐮孢霉屬(Fusarium )大型分生孢子多細胞,鐮刀型;小型分生孢子單細胞,橢圓形至卵圓形。麥類赤霉病,瓜類枯萎病。2黑盤孢菌黑盤孢目真菌的分生孢子梗產(chǎn)生在分生孢子盤上。有的分生孢子盤周圍或分生孢子梗之間具有黑色的剛毛。黑盤孢目真菌引起的病害如蘋果褐斑病、蘋果、辣椒、茄子、黃瓜棉花等的炭疽病等。3球殼孢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單胞,無色,圓柱形至紡錘形。分生孢子著生在分生孢子器內(nèi)。引起的病害如蘋果樹腐爛病、梨干腐病、蘋果及梨輪紋病、棉花褐斑病

26、、芹菜斑枯病、茄子褐紋病等。4無孢菌:除產(chǎn)生厚垣孢子外,不產(chǎn)生任何其它孢子。只需菌絲體,有時可構(gòu)成菌核。第二部分 微生物病理實驗根本操作21 植物病理徒手制片技術(shù)一、實驗?zāi)康?察看植物病害病原物的形狀,進展病原物的分類鑒定,研討受病組織的組織構(gòu)造病變,受病植物組織與病原物的解剖學(xué)關(guān)系以及對于難得一見病原物的保管備用等,都需將資料制成適當(dāng)?shù)娘@微玻片標(biāo)本。因此,徒手制片技術(shù)也是植物病理學(xué)研討的重要手段之一。經(jīng)過本次實驗系統(tǒng)學(xué)習(xí)實際常用的徒手制片技術(shù),為普通植物病理學(xué)和農(nóng)業(yè)植物病理學(xué)的深化學(xué)習(xí)以及以后開展病理學(xué)的有關(guān)研討任務(wù)奠定堅實的制片技術(shù)根底。二、內(nèi)容、資料和方法 徒手制片的方法有整體封藏法、徒

27、手切片法、組織透明制片法和涂抹制片法等多種。限于時間本實驗實際最為常用的整體封藏法和徒手切片法兩種。(一)整體封藏法 對于生長在植物病部外表或培基上的菌絲體、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其他孢子器官以及線蟲等,可直接擇取少許封藏在適當(dāng)?shù)母≥d劑中,在顯微鏡下察看,根據(jù)資料的特點和察看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封藏制片。常用的方法的概括為挑、刮、撥、撕四種。 1挑:對于在植物受病部位或基質(zhì)外表生長繁茂的霉?fàn)畈≡w(如霜霉菌)粉狀病原體(如銹菌、白粉菌)以及培育基上的許多培育菌,可用尖細的解剖針等直接挑取封埋制片,挑取病原體的量,在保證選材典型的前提下,越少越好,以免相互重疊,分辯不清。 取黃瓜霜霉病葉,小麥

28、白粉病葉分別挑取霉?fàn)钗锖头蹱钗镧R檢病原菌的形狀特點。 2刮:對病部病原體稀少,或用放大鏡也難辯認霉層的病害標(biāo)本,可采用兩側(cè)具刀的三角刮針(或可用刀片替代)刮取病原物制片。刮的方法是,用刮針的一刃,蘸浮載劑少許,在病部順同一個方向刮取23次,將刮得的病原蘸在載玻片的浮載劑中封片鏡檢。浮載劑在保證浮載質(zhì)量的前提下要盡量少,否那么少量的病原體在大滴的浮載劑中極易分散漂流,在顯微鏡下難以尋覓。取玉米小斑病葉,在病斑反面刮制片,鏡檢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狀。 3撥:對于產(chǎn)生在植物表皮下或半埋生于基物內(nèi)的病原體孢子器官。如子囊殼、分生孢子器、閉囊殼等,可將病原體連同寄主組織一同撥下,放入浮載劑中,用兩支

29、解剖針,一支穩(wěn)定資料,另一支撥出植物組織,使病原體外露制片。取小麥全蝕病或白粉病標(biāo)本,撥小黑點制片,鏡檢子囊果的形狀。 4撕:對于寄生在植物表皮細胞上的病原真菌,也可以將此有病原物的表皮撕下來制片鏡檢,這種方法不僅能看到病原物形狀,而且可以察看病原物與寄主的解剖學(xué)關(guān)系。 在毛毛雨天自田間取回感染白粉病的麥苗(或在保溫箱中取接種染病的麥苗)。用刀片割破葉背表皮再用小鑷子悄然撕下,放在浮載劑中制片鏡檢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和吸器形狀。(二)徒手切片法 欲察看受病組織病變,病菌侵入和寄主體內(nèi)擴展過程,以及埋生在基物內(nèi)真菌子實體的形狀構(gòu)造等,都需將有關(guān)資料切成薄片,進展鏡檢,徒手切片是最常用的簡

30、便易行的方法,不需求特殊的設(shè)備,而且節(jié)省時間,切成的片子不僅可作暫時察看,也可進一步制成永久性玻片標(biāo)本。 徒手切片的根本器具是剃刀或刀片。切片時先選取資料并作適當(dāng)?shù)男拚?,以左手的食指和姆指捏住資料,中指頂住資料下端,使資料上端突出于手指以上23毫米。右手握穩(wěn)刀,從左向右后方斜向切割。留意刀口必需以資料面垂直。否那么所得切面不正。同時雙手不應(yīng)緊靠身體,而是要活動自若。用臂力均勻地沿刀口后部起拉向前方,延續(xù)切割45片后,用毛筆蘸水悄然沿刀口取下,放入盛有水的淺玻皿中,在此過程中左手握著的資料不要放下,否那么再切時難按原位置拿資料,此外,在切片過程中,必需常用毛筆蘸水潮濕資料,以免資料干涸不便切割。

31、 對于過于柔軟或較薄的資料,可以夾在“夾持物中,進展切片更為方便。新穎胡鮮卜和馬鈴薯塊都可作“夾持物用。實驗室中通常將通草、接骨木或向日葵的莖髓,剪成適當(dāng)大小,浸于70%酒精中備用。 切割一定數(shù)量的薄片后,用移置環(huán)在淺玻皿中選取合用的資料薄片,放在載玻片的水滴中,鏡檢合格者即酒精燈上將水烘干并擺正資料,然后加一滴乳酚油或其浮載劑;放在展片臺上略加熱,鏡檢如無氣泡,即可小心加蓋片,用吸水紙吸除多余的浮載劑,最后貼好標(biāo)簽,平放于切片板上,待枯燥適宜時封固。 徒手切片的缺陷是對于微小或過大,柔軟、多汁、肉質(zhì)及鞏固的資料不易切取,也難制成延續(xù)切片,此外切片的厚薄也難一致。切片機切片即可抑制這些缺陷。三

32、、作業(yè)和思索題 1每人交兩片符合質(zhì)量要求的玻片標(biāo)本。 2整體封藏法和徒手切片法兩種根本徒手制片技術(shù)都在什么情況下運用? 徒手切法制片有什么優(yōu)缺陷? 怎樣處理這種方法本身存在的問題?22 培育基的配制和滅菌一、 實驗?zāi)康?微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都有一定的營養(yǎng)需求,培育基即人工培育微生物、為其生長發(fā)育提供所需營養(yǎng)的基質(zhì)。培育基配好后必需經(jīng)過滅菌方能用于分別培育微生物實驗,因此培育基的配制和滅菌是植物病理實驗室中最根本的任務(wù),經(jīng)過本次實驗學(xué)習(xí)植病實驗室中常用培育基的配制方法和高壓滅菌鍋的運用方法。二、內(nèi)容、資料和方法 (一)培育基的配制 培育基按組成成分及對這些成分了解的程度分為天然培育基、半組合培育基和

33、組合培育基三類,從物理性質(zhì)上又分為液體培育基和固體培育基兩類,培育基的種類不同,配制方法也有差別,限于時間,本次實驗僅配制馬鈴薯瓊脂培育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1馬鈴薯蔗糖瓊脂培育基PSA 這是植病實驗室最常用的培育基(簡稱PSA),主要用于植物病原真菌的分別和培育,有時也用于植物病原細菌。 成分:馬鈴薯200克 蔗 糖 10克 瓊 脂 20克 加水至1000毫升 方法:將馬鈴薯洗凈去皮切塊,加水煮沸半小時,用雙層紗布濾去薯塊,補足水量,參與瓊脂,加熱熔化,再加糖,待完全化后,乘熱用雙層紗布過濾分裝,塞好棉塞高壓滅菌。 馬鈴薯蔗糖瓊脂培育基略帶酸性,培育真菌無需調(diào)理pH,培育細菌那么調(diào)理pH至

34、中性,此培育基留作下次實驗分別培育病原真菌用,故不用調(diào)理pH。 5人分作一組,1、2組各作此培育基500毫升,其中200毫升分裝試管,每管約10毫升,滅菌后擺成斜面;其他300毫升,分裝在3個250300毫升的三角瓶中,每瓶裝100毫升左右,滅菌后妥善保管,留待下次實驗運用。2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NA 這種培育基主要用于細菌的分別和培育 成分:牛肉浸膏 3克 蛋白胨 10克 蔗糖 10克 酵母浸膏 1克 瓊脂 20克 加水至 1000毫升 方法:先將瓊脂加熱熔化于大部水中,再將其它各成分用少量水化開參與,調(diào)理pH至7,趁熱用雙層紗布過濾,分裝,塞棉塞高壓滅菌。 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非常粘稠,不易稱

35、重,稱重時用小燒杯盛裝,以玻璃棒沾取,故要先稱好杯和棒的分量后,再開場沾取浸膏稱重,稱后將杯和棒上粘著的浸膏洗凈于鍋中。 調(diào)理培育基pH至中性的方法如下:配成1N的HCl和NaOH,并另分別稀釋配成1/20 N的HCl和NaOH。取培育基2毫升,加蒸餾水7.5毫升,加指示劑溴百里酚藍指示劑5滴,這時如培育基的測樣呈黃色那么用有刻度吸管參與1/20 N的NaOH假設(shè)呈藍色那么參與1/2O N的HCl,使培育基最后呈草綠色即調(diào)理到中性,此刻所加酸或堿的毫升數(shù)的25倍即等于在1000毫升培育基中所需求參與lN 的NaOH或HCl的毫升數(shù)(留意這次是作500毫升培育基),加蒸餾水稀釋的目的防止調(diào)理過程

36、中培育基凝固。調(diào)理pH至中性的簡便方法是用石蕊示紙。也可以用多孔白色瓷板,在孔中加少量培育基和溴百里酚藍或其它指示劑12滴,根據(jù)顏色反響,在所配的培育液中參與少量lN的NaOH或HCl,然后再取樣測定,如此反復(fù)多次,到達所需求的反響為止。 5人分為一組,3、4兩組各作此培育基500毫升,其中200毫升分裝試管,每管約100毫升,滅菌后擺成斜面,其他300毫升分裝在3個250300毫升的三角瓶中,每瓶裝100毫升左右,滅菌后妥善存放,留待下次實驗運用。 圖: 培育基的分裝安裝與棉塞。A.培育基的分裝 1.正確 2.管內(nèi)太短,外部太松B.棉塞的做法 3.整個棉塞太松 4.管內(nèi)太緊,外部太短松此外,

37、1、2、3、4各組均制備15管試管裝和2瓶三角瓶裝的無菌水。 (二)培育基的滅菌 為了得到某種病原物的純培育,配好的培育基必需經(jīng)過滅菌才干運用,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xué)方法完全殺死器物外表及其內(nèi)部的一切微生物,滅菌與消毒的概念不同,消毒那么是指消滅器物或植物組織外表的某些微生物(能常稱雜菌),而不是消滅一切的微生物。 滅菌的方法很多,植病實驗室常用的有干熱滅菌和高壓蒸汽滅菌兩種方法,普通培育皿、吸管等玻璃儀器用干熱滅菌法進展滅菌。而培育基和實驗用的土壤,那么用高壓蒸汽滅菌法進展滅菌,詳細滅菌方法和步驟如下: 1干熱滅菌法 (1)將培育皿、吸管等玻璃器皿洗凈枯燥后,用舊報紙包好,或裝入特制的鐵筒中(

38、每個吸管用紙包好后裝入鐵筒),包紙時應(yīng)將汲取的一端放在取時先折開的一端,以便取用時手勿觸及要求滅菌的一端。 (2)將包裝好的玻璃儀器擺入電熱烘箱中,彼此間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流通空氣。 (3)關(guān)緊箱門,翻開排氣孔接上電源。 (4)待箱內(nèi)空氣排出到一定程度時,閉上排氣孔,繼續(xù)加熱至一定溫度后,用定溫固定溫度,滅菌溫度普通165175堅持1小時即可。 (5)待自然降溫冷卻后(60以下)才干開門取出玻璃器皿,防止由于溫度忽然下降而引起玻璃器皿碎裂。 2高壓蒸汽滅菌法 高壓蒸汽滅菌法又稱濕熱滅菌,它的原理是利用高壓來提高蒸汽的溫度,到達滅菌的目的,其操作步驟如下: (1)關(guān)好排水閥門放入清水至標(biāo)度為止,

39、留意水量一定要加足,否那么容易呵斥事故。 (2)將要滅菌的培育基、滅菌水等裝入鐵絲籠中,并用牛皮紙蓋好后放入滅菌鍋中,關(guān)上器蓋,旋緊螺旋時,先將每個螺旋旋轉(zhuǎn)到一定程度(不要太緊),然后再旋緊相對的兩個螺旋,以到達平衡旋緊,否那么易呵斥漏氣,達不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3)通電加溫,同時翻開排氣活門,排盡鍋內(nèi)的空氣,即活門沖出的全部是蒸氣時那么表示徹底,此時可封鎖排氣活門,假設(shè)過早封鎖活門,排氣不徹底,也達不到徹底滅菌的目的。通常當(dāng)壓力表指針升至5磅時,翻開排氣活門放氣,降至零點,再封鎖活門。 (4)壓力表的指針上升時,鍋內(nèi)溫度也逐漸升高,當(dāng)壓力表指針升至15磅時,蒸氣溫度相當(dāng)于120121(等于

40、一個大氣壓),此時開場計算滅菌時間,控制熱源,使處于15磅壓力堅持30分鐘,即能到達完全滅菌的目的,然后停頓加溫。 (5)略微翻開一點排氣活門,使鍋內(nèi)蒸氣緩慢排除,然后逐漸開大活門,氣壓徐徐下降,留意勿使排氣過快,否那么會使鍋內(nèi)的培育基沸騰而沖脫或沾濕棉花塞,但排氣太慢又使培育基在鍋內(nèi),受高溫處置時間過長,這樣對培育基也是不利的。普通從排氣到翻開鍋蓋以10分鐘左右為好。 (6)當(dāng)壓力表指針降到零、鍋內(nèi)蒸氣完全排盡時,翻開鍋蓋取出培育基,如需制備固體斜面培育基時,那么應(yīng)趁熱將試管斜放在桌上,上面蓋上報紙以免落灰塵,冷卻后便可收起。 (7)最后將高壓滅菌器內(nèi)的剩余水排出。 (8)抽取上述滅菌的培育

41、基,放入25溫箱中,48小時后不見雜菌生出,便證明培育基已到達滅菌目的,可以運用。 此外,有些培育基在經(jīng)高壓滅菌后,其營養(yǎng)成分容易分解而失去運用價值,此時可采用間歇蒸氣滅菌法,即將培育基放入高壓滅菌器內(nèi),加熱至100,堅持1小時,每天滅菌一次,延續(xù)進展三次,即可到達滅菌的目的,又不至使?fàn)I養(yǎng)物質(zhì)分解。三、思索題 1培育基有哪幾種類別? 各有什么特點和用途? 2干熱滅菌和高壓蒸汽法適用范圍如何? 電熱烘箱和高壓鍋如何操作? 各有哪些運用本卷須知? 3怎樣檢查培育基滅菌能否徹底?23 植物病原菌的分別和培育 一、實驗?zāi)康?在研討病原菌的形狀、生理、生態(tài)以及病原菌對寄主植物的致病性等多種實驗中,經(jīng)常需

42、求病原菌的純培育物。然而,在自然情況下,病原菌通常是與其他雜菌混生在一同的,從受病組織或其他基物中將病原菌單獨分選出來,叫作分別。分別和培育是植病實驗室最根本的操作技術(shù)之一。經(jīng)過本次實驗學(xué)習(xí)植物病原菌分別培育的原理和常用的方法。二、內(nèi)容、資料和方法 (一)分別資料的選擇 分別資料的選擇對分別培育的成敗有著決議的影響,由于在感病植物受害部位的內(nèi)外,要有多種腐生菌,為減少腐生菌的污染,分別所用的病害資料應(yīng)盡能夠新穎,并且最好在病、健交接處選材取樣。病、健交接處,除資料新穎,污染的能夠性小外,病原菌的生活力強、比較活潑,容易分別勝利。 (二)分別方法 病原菌分別的方法因資料不同而異,植病實驗室最常見

43、的方法有組織分別法和稀釋分別法兩種。 1.組織分別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大部分病菌的分別,此法又分為小塊組織分別和大塊組織分別兩種方法。分別以玉米大斑病、小麥根腐病和梨褐腐病為試材進展。 (1)葉斑病類病原菌的分別玉米大斑病病菌的分別 取玉米大斑病病葉,在病、健交界處剪取23毫米長的病組織。用10%漂白粉次氯酸鈣溶液消毒漂白粉溶液現(xiàn)用現(xiàn)配3-5min,時間長短依病組織不同而異,然后直接移至PSA平板培育基上(為防止細菌污染,可在培育基中參與1000ppm鏈霉素10毫升),倒置于2025室溫下,待菌落長出后挑取前緣菌絲,回接于PSA斜面培育基上,在25溫箱中培育,待菌落顏色變深后,在無菌條件下鏡檢能

44、否是玉米大斑病菌,弱僅有玉米大斑病菌的孢子,那么闡明已獲得了純培育,否那么,那么需求繼續(xù)轉(zhuǎn)至斜面培育基上進展純化,直至獲得純培育。 (2)種子內(nèi)部病原菌的分別小麥根腐病菌的分別 選擇典型的小麥黑胚粒34個,在70%的酒精中浸23秒鐘后,以鑷子夾住投入0.1%升汞溶液中外表消毒23分鐘處置時間可自30秒至30分鐘不等,然后取出小麥粒,以滅菌水沖洗3次,再移至已倒好的馬鈴薯瓊脂平板培育基上,留意要以小麥的黑胚部位著靠在培育基上,倒置在25溫箱中培育,待菌落長出后,挑取前緣菌絲于馬鈴薯斜面培育基上培育,培育3-4天后,無菌條件下鏡檢能否獲得純培育。 (3)病組織內(nèi)部病原菌的分別梨褐腐病菌的分別 取梨

45、褐腐病病果沾取95%酒精,用酒精火焰三次消毒后,以在燈焰滅過菌的解剖刀在果面病、健交界處切開,挑取豆粒大小的病組織放到馬鈴薯瓊脂平板培育基上,每皿放34塊,倒置于25溫箱中培育23天。菌絲長出后轉(zhuǎn)至馬鈴薯瓊脂斜面培育基上,培育3-4天后,無菌條件下鏡檢能否獲得純培育。 2.稀釋分別法:稀釋分別法適用于細菌、土壤菌及產(chǎn)生孢子多的真菌等病原菌的分別,本次實驗以白菜軟腐病作為資料進展分類離。 白菜軟腐病最易伴生腐生細菌,分別時需以病組織接種安康菜幫上,經(jīng)數(shù)次轉(zhuǎn)種予以純化,其純化方法是將菜幫經(jīng)多次換水沖洗后,再用無菌水洗三次,切成適當(dāng)大小,放在15厘米直徑的培育皿中,菜幫下襯以吸水紙保溫。用無菌解剖刀

46、挑取病組織少許抹在菜幫的人為傷口上,培育在2025下,經(jīng)1天左右呈現(xiàn)腐爛,如此反復(fù)轉(zhuǎn)種幾次,至病斑純真為止。 分別時,在新的水爛斑邊緣挑取少量病組織在無菌水試管中配成菌懸液,取滅菌培育皿3付,標(biāo)好次序,其內(nèi)各置無菌水1毫升,用移置環(huán)移取菌懸液一環(huán),放在第1皿水中混合均勻,從中挑取一環(huán)稀釋液至第2皿,再以同法稀釋成第3皿,取熔化后冷至45左右的(普通將化好的培育基瓶接近鼻尖,以不燙為度)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每皿倒約15毫升,沿著桌面悄然搖勻,凝固后倒置于2628的溫箱中培育,12日后可見白色,圓形或近圓形直徑為12毫米的菌落,從中選典型菌落用移植環(huán)劃線法移入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育基上培育,每組轉(zhuǎn)4

47、5管,留意過早出現(xiàn)的大型菌落多為腐生細菌。 以上分別實驗也可以劃線法進展,方法是先取兩付滅菌培育皿,每皿倒入約15毫升熔化的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沿桌面悄然搖勻,制成平板,然后用移置環(huán)沾取一環(huán)稀釋好的菌懸液,在第一個培育皿平面培育基的左方長方形區(qū)內(nèi)劃平行線57條,再以此移置環(huán)繼續(xù)向右(和左方小區(qū)內(nèi)的幾條平行線成一定角度)劃57條平行線,依此法劃兩皿,倒置于2628溫箱中培育,12日后挑單個典型菌落移到斜面培育基上,培育待用。 假設(shè)因季節(jié)關(guān)系難得白菜軟腐病試材,那么可用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棉花角斑病、水稻白葉枯病病葉作試材進展分別培育實驗。方法是取新穎病葉,在病、健交接處取幾小塊病組織,以無菌水經(jīng)多

48、次換洗外表消毒后,放在比色板或凹玻片的凹窩內(nèi)(凹窩要經(jīng)兩次酒精火焰消毒),以吸管汲取無菌水滴入窩,并以滅菌的玻璃棒搗碎病組織,靜置幾分鐘可得菌懸液,之后以上述劃線法進展分別,留意葡萄糖對稻白葉枯病菌有抑制造用,故分別稻白葉枯病菌不能用葡萄糖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平板劃線操作表示圖三、實驗預(yù)備 (一)清潔環(huán)境:分別任務(wù)嚴厲說應(yīng)在無菌條下進展,無菌室或無菌箱是分別不可短少的設(shè)備。假設(shè)限于條件實驗只能在普通房間進展時,必需對房間進展徹底掃除,清潔環(huán)境、搞好衛(wèi)生。地上多灑些水,以消除室內(nèi)塵埃,別分開場前預(yù)備好一切用品,防止任務(wù)過程中頻繁走動,以破壞環(huán)境帶來雜菌,任務(wù)臺上鋪好濕毛巾,點燃酒精燈。 (二

49、)實驗資料及用品預(yù)備 本次實驗3-5人一組,請仔細檢查好下試材和用品能否齊備。 1病組織資料 小麥根腐病黑胚粒5粒。 玉米大斑病病葉1片。 白菜軟腐病病幫 3塊(相鄰兩組共用); 梨褐腐病病果 1個(相鄰兩組共用)。 2用品預(yù)備 0.1%升汞溶液(廣口瓶盛裝); 95%酒精(廣口瓶盛裝); 1000ppm鏈霉素; 瓶裝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 瓶裝馬鈴薯瓊脂培育基; 此外,還有以下備品,無菌水1瓶,滅菌培育皿6付,滅菌1毫升吸管2支,解剖剪、解剖刀和鑷子各1把,移植環(huán),移植鉤、酒精燈、琺瑯盤和試管架各1個,毛巾1條,玻璃鉛筆1支及火柴等。四、思索題 1分別植物病原菌常用的方法有幾種? 這些方法適用

50、于分別哪類病原菌? 怎樣分別? 2分別植物病原物時,為什么要選擇新穎病資料,并且在病健交界處取樣? 沒有新穎病資料怎樣辦? 3試分析分別任務(wù)成敗的緣由。24 真菌孢子的萌生 一、實驗?zāi)康?欲了解病菌生活力的強弱,生存期的長短,有效傳播間隔 ,抗藥性的大小,生活史,環(huán)境與發(fā)病的關(guān)系以及有些病菌的種類鑒定等,都必需進展孢子萌生實驗。孢子能否萌生,萌生率的高低,萌生勢的強弱以及萌生的方式等既受病菌本身內(nèi)在的要素影響,也受外界環(huán)境條件制約,因此要到達萌生實驗的目的,必需充分掌握萌生所需的各種條件,本次實驗主要學(xué)習(xí)孢子萌生常用的方法,同時經(jīng)過實驗了解各種孢子萌生所需條件不同。二、內(nèi)容、資料和方法 孢子萌

51、生的方法很多,有些真菌的孢子須用特殊的方法才干萌生,以下僅實驗常用的方法。 (一)懸滴法 1資料:玉米大斑病菌斜面菌種。 2方法:在干凈的蓋玻片中央滴玉米大斑病菌孢子懸浮液一滴,留意滴成圓形,大小適當(dāng),菌懸液濃度以顯微鏡低倍鏡頭每個視野約20個孢子為宜。然后翻轉(zhuǎn)蓋片制成懸滴,并封鎖在特制的玻環(huán)內(nèi),再將玻環(huán)放在底部盛少許水的培育皿中,蓋好皿蓋,放置在2628溫箱中培育,45小時后檢查萌生結(jié)果。 此法也可改用直接用培育皿蓋的里面作懸滴進展,即用玻璃筆在皿蓋里面劃方格,在方格中央滴孢子懸液,然后漸漸轉(zhuǎn)皿蓋。蓋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皿底上,保溫保濕培育,此法的優(yōu)點是簡便,而且適用于大量孢子萌生測定。 (二

52、)液滴法 1.資料:小麥根腐病菌斜面菌種。 2.方法:在培育皿內(nèi)放一“井字或“U形玻璃棒,皿底加蒸餾水少許或襯上吸水紙或加幾個脫脂棉球吸水保濕,玻璃棒上放載玻片,其上分別滴2或3滴小麥根腐病菌孢子懸浮液濃度同(一),蓋好皿蓋,置于2628溫箱中培育,45小時后,鏡檢萌生結(jié)果。 此法也可開展為將配好的孢子懸液直接加在培育皿中進展萌生,普通一個培育皿中加10毫升左右,不能太多,然后直接鏡檢萌生結(jié)果,優(yōu)點是一次可測定大量孢子。 (三)瓊脂培育基法 對于某些不適于直接在水滴中萌生的真菌可采用此法。 1.資料:新采集的帶有夏孢子堆的小麥稈銹病病葉或小麥白粉病病葉。 2.方法:取干凈的載玻片,在熔化并冷至

53、50左右的2%水瓊脂培育基中沾一下,待凝成薄層后,去掉一面瓊脂培育基,將有瓊脂培育基的一面朝上,平放在培育皿的“U形玻棒上,再將稈銹菌夏孢子或白粉菌的分生孢子悄然彈落或涂抹在瓊脂平面上。保溫培育,麥稈銹菌夏孢子培育在20溫度下,麥白粉病分生孢子培育在1012下,24小時后鏡檢萌生結(jié)果。 此法也可以直接在培育皿中做成的水瓊脂平板上進展。(四)載片引濕法 此法用于不適于直接在水滴中萌生的某些真菌。 1.資料:玉米瘤黑粉病菌的黑粉孢子。 2.方法:在培育皿中放一“V或“U形玻璃棒,其上放一載玻片,再取寬1厘米,長4厘米的濾紙條一個放在皿內(nèi)。滅菌后皿底加少許滅菌水,將濾紙條橫放在載玻片上,崩緊,兩端拖

54、入水中,吸滴水,再在紙上滴一滴玉米瘤黑粉病菌黑粉孢子懸浮液,蓋上皿蓋,在25溫箱中培育,逐日檢查萌生的結(jié)果。三、孢子萌生的記載方法孢子萌生是先吸水膨脹,然后長出芽管,通常以芽管長度超越孢子直徑一半(不是正圓形的孢子以短徑為準)作為萌生規(guī)范,記載萌生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萌生率 即萌生一定時間后,隨機取一定數(shù)目(至少500個)的孢子,檢查萌生的孢子數(shù),求出萌生百分率,假設(shè)用該法記錄兩種或幾種不同處置時,要留意嚴厲掌握檢查時間。(二)萌生時間 即測定孢子萌生到達一定萌生率所需時間。 (三)芽管平均長度 即測定一定數(shù)目已萌生孢子的芽管長度,求其平均值。 此外,有些萌生實驗,如藥效測定等,還需留意

55、記錄芽管的寬度外形變化以及能否有分枝等。四、思索題1孢子萌生在植病研討任務(wù)中有什么重要意義? 在作萌生實驗時,特別要留意哪些問題? 2幾種孢子萌生方法各自適用于哪些真菌? 記載孢子萌生的方法有幾種? 各種什么優(yōu)缺陷。25 植物病原物的接種 一、實驗?zāi)康?人工使病原物與寄主植物感病部位接觸,發(fā)明條件使病原物侵入并誘致寄主發(fā)病叫接種,接種是證病過程的重要步驟,在研討寄生景象發(fā)病規(guī)律,測定種類抗病性,藥劑防病效果時都需求接種。因此,接種是植病任務(wù)者必需掌握的根本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 植物病害人工接種方法,是根據(jù)病害的傳染方式和侵染途徑設(shè)計的,植物病害的種類很多、其傳染方式和侵染途徑各異。因此接種方法也不一樣。

56、本次實驗以玉米大斑病,小麥根腐病,小麥稈銹病,梨褐腐病等為內(nèi)容學(xué)習(xí)常用的接種方法。二、內(nèi)容、資料和方法 (一)拌土法(小麥根腐病) 拌土法適于土壤傳染的病害,方法是將消毒的土壤分別裝入兩個小花盆中,其中一盆表層覆以一厘米厚的菌土,菌土是用玉米砂培育菌1份加消毒土5份混合而成,另一盆不接種(不覆菌土)作為對照。將經(jīng)0.1%升汞外表消毒3分鐘并用無菌水洗3次的小麥種子,分別播種在兩個花盆內(nèi),插上標(biāo)牌,注明接種日期,方法病害稱號及接種人姓名,花盆放在室溫下,澆水保濕,遮陰管理,待幼苗出土展開葉子后(大約一周),察看并記載根腐病發(fā)生情況。 (二)噴霧法(玉米大斑病)氣流及雨水傳播的病害常用此法接種,將

57、培育好的玉米大斑病的斜面菌種一支,用移植鉤刮于裝有100毫升無菌水的三角瓶中,用力振蕩,待孢子洗下后,以紗布過濾,并于濾液中參與0.1克中性肥皂,即成孢子菌絲懸液,用衛(wèi)生噴霧器均勻噴布在麥苗上。同時設(shè)一不噴菌液而噴無菌水的作對照,用塑料罩保濕48小時,揭布后正常管理,7天后作發(fā)病調(diào)查。(三)涂抹法(小麥稈銹病) 這也是氣流傳播的病害常用的接種方法,用于禾本科銹病接種。方法是用姆指沾銹菌夏孢子懸液自下向上悄然涂欲接種的小麥葉片,也可先用手指沾水摩擦葉片,使葉表有一層水膜,然后將夏孢子粉抹在上面,以不涂抹孢子懸液或孢子粉的作為對照。塑料罩保濕48小時后揭布,正常管理,7天后作發(fā)病調(diào)查。(四)創(chuàng)傷接

58、種法(白菜軟腐病及梨褐腐病) 創(chuàng)傷接種法是傷口侵入的弱寄生菌常用的接種方法。 1.白菜軟腐?。喝∏谐蛇m當(dāng)大小的白菜幫兩塊、經(jīng)水洗,待水稍干后,以10%漂白粉溶液作外表消毒,分放在兩個滅過菌的上下鋪有吸水紙的培育皿中,用酒精擦過的玻璃棒順著白菜幫打三排不穿透的孔穴。將培育好的白菜軟腐病菌斜面菌種的菌苔以無菌水洗下作成菌懸液。然后,先以滅過菌的獸用注射器汲取無菌水滴于菜幫的第一排內(nèi)孔作為對照,再用該注射器吸菌液滴于第二、三排孔內(nèi)。留意無論無菌水、還是菌液都不要滴的過多。以免流出孔穴,另一培育皿的菜幫以同法處置作為反復(fù)。蓋好皿蓋,置于2628的溫箱中,24小時后檢查發(fā)病情況。 2.梨褐腐?。喝“桌嬉?/p>

59、酒精火焰外表消毒后,用熾熱的解剖刀,在其上切成小手指粗的孔穴35個。取經(jīng)分別純化的梨褐腐病菌菌落填抹在已切好的孔穴中,再復(fù)以飽含無菌水的脫脂棉或紗布,放在密封的枯燥器或標(biāo)本瓶中,枯燥器或標(biāo)本瓶底部裝些水,再將枯燥器或標(biāo)本瓶放于25的溫箱中,以未接菌的作為對照,3天后作發(fā)病調(diào)查。三、接種實驗的察看和記載 仔細察看和記錄是做好接種實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及時正確地分析總結(jié)實驗結(jié)果,必需仔細察看并做詳盡的記錄,如記錄接種時間,接種植物、種類、接種方法、部位、接種用的病菌稱號(包括菌系和生理小種)、來源、繁衍和培育方法(培育基、培育溫度、培育時間)、接種體濃度、接種的方法和步驟及接種后的管理等。 四、思索

60、題 植物接種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舉例闡明如何根據(jù)病害特點選擇接種方法?26植物病原生物繪圖技術(shù)一、實訓(xùn)目的 提高生物繪圖技術(shù)程度,為今后開展病理學(xué)有關(guān)任務(wù)奠定較好的根底。二、繪圖內(nèi)容、資料和方法(一)病原菌形狀圖的繪制以點線法繪制黑白圖的步驟和方法1.初稿的描畫用普通白紙、鉛筆(1H)起稿,先確定圖幅大小,普通要比制版尺寸大一些,但不能超越一倍,制版時再減少,有提高原圖質(zhì)量的效果,當(dāng)然如能精良繪制,亦可原圖制版,如在一張圖上繪出幾個內(nèi)容,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子囊殼,子囊和子囊孢子,那么應(yīng)按圖幅大小求出初稿上各部比例尺寸,其比例大小需按顯微測微尺度量算出。有的目測描畫,有的用顯微繪圖儀描畫(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