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課件(共16張PPT)_第1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課件(共16張PPT)_第2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課件(共16張PPT)_第3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課件(共16張PPT)_第4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課件(共16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2022/8/9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么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燃燒。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仁人之心它的源頭就在孟子32022/8/9王語暴以好樂 庶幾 有諸 獨樂樂孰樂 臣請為王言樂管籥之音 疾首蹙頞羽旄 則王矣 yshjzhYu llWilyucmowng生字認讀自主學(xué)習42022/8/9梳 理 文 意5 1莊暴見孟子,曰:“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p>

2、曰:“好樂何如?” 2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3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4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介詞,表示被動告訴介詞,把取獨差不多兼詞,之乎副詞,只6 5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6曰:“可得聞與?” 7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8曰:“不若與人?!?9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10曰:“不若與眾?!比—毆q如疑問代詞,哪一個語氣助詞,歟那么不如7 11“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

3、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介詞,替,給動詞,彈奏全,都最痛苦的地步介詞,在取獨8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國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詞尾,的樣子動詞,稱王,成就王業(yè)或許憑什么92022/8/91、齊宣王“變乎色”說明什么? 齊王變了臉色,并稱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樂,只是世俗之

4、樂。齊王變了臉色,固然是“慚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為自己不喜歡先王之樂而愛好世俗之樂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張先王之樂反對世俗之樂的,他正面承認自己愛好世俗之樂,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場對立起來了。表明這時的談話氣氛并不融洽。探 究 文 本102022/8/9 儒家學(xué)者把樂分為兩類: 一類是先王之樂(也就是古代圣賢之君的音樂), 一類是世俗之樂。 孔子等儒家學(xué)者認為,先王之樂有助于克己復(fù)禮、修身養(yǎng)性或協(xié)和社群關(guān)系。俗樂的種類異常繁多,其共同本質(zhì)則是有悖于儒家追求的政教倫理目的儒家學(xué)者認為這種音樂能使聽者放蕩無節(jié),甚至流于淫濫。所以他們對俗樂的批評不絕于耳,或者一言以蔽之曰“淫”,或謂之

5、“亂世之音”等等。但是,上層統(tǒng)治者卻往往喜歡俗樂。在孟子和齊宣王這番對話大約一百年之前,魏文侯就說自己聽古樂昏昏欲睡,聽俗樂卻不知疲倦。 112022/8/92、“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痹谡麄€論辯過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庶幾乎?!辈粌H迎合了齊王,引起了齊王的興趣,改變了談話的氣氛,而且巧妙地把談話由音樂引入政治領(lǐng)域。然后再補充一句“今之樂猶古之樂也?!奔仁浅薪育R王“先王之樂”“世俗之樂”之言而來,又改變了原來的概念,進一步轉(zhuǎn)換話題。先王之樂、世俗之樂和“古之樂”“今之樂”既相同又不同,兩者雅俗的區(qū)分明顯,無論今樂古樂,都有雅有俗。在偷換概念中,孟子巧妙

6、地轉(zhuǎn)換了話題?!捌鋵?,今樂古樂何可同也?但與民同樂之意,則無古今之異耳。”(朱熹孟子集注)避開容易引起齊王反感的音樂的雅俗問題,借題發(fā)揮,巧妙地把音樂話題轉(zhuǎn)為政治話題,既不喪失自己對音樂的一貫立場,又把談話引入了自己想說的領(lǐng)域。122022/8/93、孟子是如何調(diào)控與齊王談話的氣氛的?引入話題轉(zhuǎn)換話題直切正題得出結(jié)論投其所好請君入甕形象生動水到渠成由談樂(yu)而言樂(l) 正反對照引出與眾樂樂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實行仁政,與民同樂,可王天下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132022/8/94.體會談話中的兩層鋪墊的作用。 這兩層鋪墊就是孟子的兩次提問“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和“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和齊宣王兩次回答 “不若與人。”和“不若與眾。” (作用:說這話的前提是齊王忍不住主動地說“可得聞與?”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闡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確,一是蓄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加重談話氣氛,誘導(dǎo)齊王在思想上趨向自己與民同樂的觀點。)寫作特色1.孟子在論證中善用比喻。以欣賞音樂和打獵為喻,形象生動,易于接受 。152022/8/9通過對比手法展示了兩幅畫面: 悲景圖:舉疾首蹙頞而相告 樂景圖:舉欣欣然而相告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2.孟子在論證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