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鋒八刀簡介和刀譜_第1頁
破鋒八刀簡介和刀譜_第2頁
破鋒八刀簡介和刀譜_第3頁
破鋒八刀簡介和刀譜_第4頁
破鋒八刀簡介和刀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破鋒八刀簡介和刀譜【來源網(wǎng)絡】破鋒八刀”是中國武術史上最著名的刀術,也是武術上戰(zhàn)場最著名的范例,現(xiàn)把在書籍和網(wǎng)絡上關于 破鋒八刀的資料匯集一下。一、破鋒八刀”和它的歷史“1、西北軍和大刀隊西北軍”是人們對馮玉祥軍隊的通俗稱呼。1925年,馮玉祥任西北邊防督辦,其所屬軍隊改稱西北邊防軍,這就是 西北軍”的由來。1926年9月馮玉祥在五原誓師后,馮系軍隊才 正式被稱為西北軍。馮玉祥的軍隊自第十六混成旅時起,歷經(jīng)國民軍(1924年)、西北邊防軍( 1925年)、國民軍聯(lián)軍(1926年)、國民革命軍(1927年)等多次名稱變化,1930年中 原大戰(zhàn)失敗,殘余部隊被改編為吉鴻昌部第二十二軍、孫連仲第二十

2、六軍和宋哲元二十九軍等部,人們仍習慣稱之為西北軍。西北軍大刀隊正式名稱是手槍隊,由于每人身上背著一把大刀,所以社會上又把它叫做大刀隊”讓日寇膽寒的西北軍和大刀。2、破鋒八刀的歷史人物和歷史馬鳳圖先生(1988-1973),字健翊,回族,滄州東南鄉(xiāng)楊石橋人,幼學儒習武,承家學練家傳劈掛、八極拳,為一代武學大師。1920年馬鳳圖先生率二弟英圖、三弟昌圖及長子廣達赴豫投奔馮玉祥。后定居蘭州。在此期間,馬鳳圖先生和其弟為馮軍編寫了破鋒八刀 和白刃戰(zhàn)術教程,訓練出的大刀隊在抗擊日寇的戰(zhàn)斗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打出了中國軍 人的威風!3、西北軍為什么能百戰(zhàn)日寇而讓日軍膽寒的原因首先大刀對刺刀,屬于針對性訓練,

3、因為西北軍是當時中國部隊中武器比較差的幾支部隊之一(大炮幾門,機槍百挺,也真夠可憐的了,畢竟是幾萬大軍?。蕦浔饕蠓炊叨趯崙?zhàn)中效果明顯,西北軍針對日軍的破鋒八刀”(迎面大劈破鋒刀,掉手橫揮使攔腰。順風勢成掃秋葉,橫掃千鈞敵難逃??绮教袅盟评妆?,連環(huán)提柳下斜削。左右防護憑快取,移步換型突刺刀),更是得到了全軍推廣;其次官兵大都是陜甘大漢,體質好,且西北習武成風,體力過人,吃苦耐勞,人人能打幾下拳,練倆下刀,對實戰(zhàn)的影響頗大,單兵作戰(zhàn)能力非一般軍隊可比擬,以一敵二敵三的例子舉不勝舉;再者西北軍大都是中原大戰(zhàn)后壓縮而成,將士多為老兵和精英,是當年西北軍之精華所在,將官多為降級錄用,軍長

4、任師長,師長任旅長之例比比皆是,故人人會戰(zhàn)能戰(zhàn)好戰(zhàn);二、破鋒八刀簡解破鋒八刀”,顧名思義,就是使用大刀的八套刀法,其每招每式都干凈利落,刀刀可中敵之要害,是專門針對日本鬼子擅刺的特點編制的。”西北軍大刀有其獨特之處,在形制上既不同于明清以來刀身修長近似日本造型的雙手長刀,也與漢代以來的環(huán)首刀以及宋代以來的手刀”有很大差異。西北軍大刀的刀身較寬, 刀頭前銳后方,近似宋代武經(jīng)總要中的手刀,但刀柄加長,而且似漢環(huán)首刀的刀環(huán)。所以,西北軍大刀是環(huán)首刀、 手刀、雙手長刀等傳統(tǒng)刀的綜合。在使用時,西北軍的大刀是雙手握持的,這是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西北軍大刀的技術來源,是傳統(tǒng)的雙手長刀法。所以,刀身 重、刀

5、柄長的形制特點本身就是為雙手運刀所設計的。其次在重量上,西北軍大刀一般在4斤左右,講究 快馬輕刀”。明代雙手長刀重1475克,腰刀為960克,而解放軍騎兵所用馬刀重 1850克,但騎兵用刀,可以借助馬飛馳的沖力攻 擊敵人,所以馬刀偏重并不妨礙其殺傷力。由此可見,西北軍4斤重的大刀,是既能保證有效地砍殺敵人、又不致于過分消耗官兵體力的合適重量?!笔褂眠@種大刀,顯然需要較好的身體素質。事實上,西北軍嚴格的選兵和訓練,保證了其官 兵健壯的體格,而精悍的手槍隊官兵,更是身手不凡。而有了方便使用的大刀和優(yōu)秀的官兵, 還需要進行長期的嚴格訓練,才能使大刀最終成為戰(zhàn)陣制勝的有力武器。在民國將領中,馮玉祥是以

6、善于練兵著稱的,西北軍每天下午4點半到6點訓練劈刀、刺槍和打拳。1925年6月,蘇聯(lián)顧問普里馬科夫在北京鹿鐘麟的司令部里,有幸看到士兵在操練大刀:院內,許多身著白上衣的警衛(wèi)士兵在揮舞大刀,一共作了二十五個劈殺動作,場面非常壯觀。約六百名身體非常結實的青年士兵,飛速地舞動著閃閃發(fā)光的大刀,時而防衛(wèi),時而出擊,練兵場上夯實了的土地,由于六百雙腳的沖擊和跳躍,發(fā)出低沉的聲響?!边@段文字生動地展現(xiàn)了大刀隊訓練的壯觀景象。普里馬科夫所見到的,是西北軍早期軍訓教材劈刀十二法。之后不久,在西北軍第二號人物張之江(1882- 1966)的主持下,馬鳳圖、馬英圖等人編創(chuàng)成 簡便易學的 破鋒八刀”,取代了舊有的刀

7、術教材。1926年初,張之江代替馮玉祥主持西北軍全局,這一易學而實用的刀法迅速推廣到西北軍各部,形成了西北軍自成風格的著名大刀術。三、大刀傳美名在1933年3月的長城抗戰(zhàn)中,西北軍系二十九軍在趙登禹將軍指揮下,浴血奮戰(zhàn)喜峰口, 殲敵5000余人,是 九一八”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勝利,大刀隊因此名聲大震,其威名隨 著一曲激昂雄壯的大刀進行曲而迅速風靡全軍、全國,成為中華民族抗暴御侮的光輝典 范。不久以后,二十九軍的大刀片又一次震懾倭寇:“197年端午節(jié),即七七事變的前夕,駐華北日軍邀二十九軍團以上軍官在北京懷仁堂聯(lián)歡,實際上是一場炫耀武士道精神的現(xiàn)代鴻門宴。氣焰驕橫的日軍軍官酒中起舞,態(tài)度輕狂,

8、恣意挑釁。二十九軍 38師114旅旅長董 升堂和獨立26旅旅長李致遠,都是長城抗戰(zhàn)中令日寇膽寒的名將,二人不甘示弱,先后起 身打拳助興。日軍中佐松島竟拔刀起舞,表演刀法,群倭正襟危坐,凄聲沉吟,局面頓時緊 張起來。此時,曾在喜峰口大戰(zhàn)中率大刀隊夜襲日軍,殺出大刀隊威名的董升堂旅長立刻找來一柄刀刃還帶著缺口的大刀,挺刀與松島對舞。 董旅長雙手執(zhí)刀柄, 鋒刃直指松島,緩步逼近。松島氣沮,只好收刀躬身退場。接著李致遠旅長又下去練了一趟西北軍的破鋒八刀他刀法精熟,左砍右劈,虎虎生風,又有全場中國軍官擊節(jié)助威,日軍雖一個個怒目相向, 終不敢輕舉妄動。聯(lián)歡最后在日軍無奈的嬉戲中收場?!辈痪靡院?,日寇挑起

9、七七事變”,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愛國軍民奮起抗戰(zhàn),原西北軍系各部 英勇善戰(zhàn),幾乎參與了抗戰(zhàn)的每一場惡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大刀隊多次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抗戰(zhàn) 勝利立下了卓越功勛。主持大刀隊訓練的馬鳳圖,在抗日戰(zhàn)爭中寫下了白刃戰(zhàn)歌 ,表達了對前線將士的崇高敬 意和堅定的勝利信心:九一八案未獲平,蘆溝橋畔敵炮鳴。毀公約,破聯(lián)盟,侵平京,略滬寧。嗟我將士齊拼命,焦土抗戰(zhàn)挫兇鋒。海陸空軍機械兵,狂奴迷夢久未醒。山地戰(zhàn),勢 不同,奪彼勢,展我能。白刃肉搏打死仗,猛追直搗蕩寇冢?!蔽鞅避姽俦阅芤源蟮缎g聞名,除了一些客觀因素之外,一批優(yōu)秀的武術家進入西北軍,參與軍隊的白刃戰(zhàn)術訓練,也是西北軍大刀片大顯神威的原因之

10、一。馬鳳圖受命創(chuàng)立白刃戰(zhàn)術研究室,并依托該室成立了新武術研究會,以室主任兼任會長。研究會中有不少滄州籍武術名家,如馬英圖、王子平、洪立厚、劉鴻慶、王桂林等人。這些武術家集思廣益,創(chuàng)編 教材,將武術中格殺效果突出的技術用于軍事訓練,對于提高西北軍的戰(zhàn)斗水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與此同時,在國術氛圍濃厚的西北軍中,有數(shù)量眾多的精通武術優(yōu)秀官兵, 是大刀片發(fā)揮威力的重要基礎:老資格的張之江、 張樹聲、李鳴鐘等都是武術愛好者,佟麟閣、張自忠、趙登禹、吉鴻昌,董振堂、馮治安、劉汝明等高級將領,都是武術好手。而精 通武術的中下級軍官數(shù)量更多。四、破鋒八刀刀法(一)破鋒八刀注解(作者:佚名)迎面大劈破鋒刀

11、,掉手橫揮使攔腰。勢成順風掃秋葉,橫掃千鈞敵難逃??绮教袅盟票祭?,連環(huán)提柳下斜削。左右搬攔憑快取,移步換型突刺刀。注解:迎面大劈破鋒刀,(以快刀搶攻對方頭部或者面門,出招要快,具有突然性,打亂對方陣腳)掉手橫揮使攔腰。(在劈砍一刀后的瞬間,變換換刀和手腕的方向,攔腰砍殺,變換一定要 突然性,使得對方難防并無預見性,更能打亂對方陣腳)勢成順風掃秋葉,(當?shù)吨刂氐呐澈?,不用變換刀的運動方向,順著刀的慣性方向(俗稱:力勢”)成下盤連環(huán)砍殺,身法以腰部使力,成旋風式,攻擊部位在下盤,以腳踝、膝蓋與脛骨這些脆弱部位位置作為目標,要使出掃秋葉的氣勢,連貫,穩(wěn)狠、一氣呵成!這招估計 對付多個敵人時也有效果

12、,下盤一般難防,而身處下盤,對方也難攻。一砍多的典型招數(shù)!)橫掃千鈞敵難逃。(借用腰力這些身體上的力量,以合力的方式橫砍,刀式沉重,猶如下山 猛虎,無法招架,要帶著來人砍人,來刀砍刀的勇猛無畏信心,千鈞的一招,對方是無法招 架的,如果遇見日本刀或者刺刀,連人帶刀一并兩截,是這刀所追求的效果)跨步挑撩似奔雷,(跨出一步,目的應該是避開對方的攻擊,到達攻擊位置,同時挑的目標是直接刺入對方頸部、主身體,撩估計目標是對方手腕等關節(jié)部位,或者陰部(真夠陰狠的), 而奔雷,指的是速度一定要快,要有爆發(fā)性。應了中國古代拳諺中的那句話:不招不架,就是一下! ”)連環(huán)提柳下斜削。(這個動作估計是這套刀法下刀下亡

13、魂最多的一招了,提柳,指的就是用 刀背,格開對方的兵器或者刺刀,而刀背格開的同時,刀鋒已經(jīng)在砍殺位置,這時候下斜削”,一刀斃敵!真的是完美的一擊啊,沒有任何多余動作!主要攻擊目標還是以頸側動脈 或者腰間的腎燈位置為主, 從解剖學上看,其它部位有骨骼阻擋,不好使出一刀必殺的效果, 而這兩個位置,是人類暴露在身體外最脆弱,無骨骼肌肉防護的非常致命部位)左右搬攔憑快取,(防御動作,左右格擋,不知道搬攔指的是僅僅豎著拿刀格擋,還是僅僅 是一個泛指拿刀格擋,憑快取,指的是速度一定要快)移步換型突刺刀。(這招個人估計,要在事先判定雙方的距離,在中距離適當?shù)那闆r下,一 刀刀式揮完后,突然爆發(fā),發(fā)力向前躍出或

14、者跑動這個就是配合突刺的移步,一定要突然, 這個也許是換型所指的, 突然變換招式。然后使出突刺。目標以頸、心窩這些主要目標為主) 總的來說,這套刀術沒有講解每一招該從哪里到哪里,但是,沒有個套路就是實戰(zhàn)的需求, 手對手哪里有時間想,練熟刀式,潛意識的使出來足夠了, 這套刀術不像現(xiàn)在的套路一招一 式刻板定死的,因為現(xiàn)在已不是那個年代,也不需要這些直接致命的招數(shù),它已經(jīng)完成了它自己的歷史使命,并且湮沒在浩瀚的歷史海洋里面。(二)破鋒八刀”刀譜(作者彳失名)破鋒八刀”,是典型的雙手刀法。融會了明代戚繼光辛酉刀法 、程宗猷單刀法選和 清代吳殳單刀圖說等古典刀法的技法精華,包括埋頭刀、攔腰刀、斜削刀、漫

15、頭硬舞等 技法,動作簡捷精煉,大劈大砍,迅猛剽悍,具有明顯的軍旅實用特色,與現(xiàn)在以花法為主 的表演武術有質的區(qū)別。據(jù)被鋒八刀”傳人、蘭州市武術協(xié)會副秘書長、甘肅省體校教練、馬鳳圖先生的嫡子馬穎達 先生的女婿郭乃輝介紹:所謂 破鋒八刀,顧名思義,就是使用大刀的八套刀法,其每招每式,都干凈利落,刀刀可 中敵之要害,是專門針對日本鬼子擅長刺刀的特點編制的。破鋒八刀,共八刀四招,每兩刀為一招,并配有歌訣,全歌共八句,一句一刀。在軍中訓練時,按照 上、二、三、四喊 口令,一步一動,集體進行訓練?!逼其h八刀”刀譜刀訣:迎面大劈破鋒刀,掉手橫揮使攔腰。順風勢成掃秋葉,橫掃千鈞敵難逃??绮教袅盟评妆?,連環(huán)提柳

16、下斜削。左右防護憑快取,移步換型突刺刀?!逼鹗稚眢w左面向前側立,雙腳分開,左前右后成高虛步,左手前平伸,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右 手執(zhí)刀在身體右側,刀尖向后,刀刃向內。1、迎面大劈破鋒刀動作:(1)上步左劈刀:上右腳成右虛步,在運動過程中變右高弓步。左手豎起掌,掌心向右,掌 指向上,然后從下向后擺。單手刀從右后、右上向左下斜劈。等刀劈到左下時,左臂彎曲, 左手在腹部前迎接在右手腕外部,手心向左,手指向上,雙手基本呈交叉形。2、上步右劈刀接跟步下按刀:左腳上半步,成右跪步。單手刀從左臂外側繼續(xù)向左上走,從左上向右下斜劈,一直劈到右膝蓋外側。右手向后上擺,刀劈到左下方時候,右手正好曲臂擺到左肩。然后

17、左手附在刀背上,左手扶刀背,手心向下,手指向右。刀在下劈過程中是向后滑動的, 左手本來在刀中后部,最后停在刀背前部。技擊:此刀是對方刺我,我上步換位,大刀從對方中門側面下劈,故稱迎面大劈。此刀關鍵是右腳上步自然換位使得對方刺刀刺空,我一刀把對方槍隔開, 反手一刀砍對方頸肩膀。 如果我刀劈空,對方一定是先收槍后縮, 在我出擊時出槍反擊。我此時仍需要向前沖,左手放在刀背 上助力向下壓。一邊劈一邊往后收,連劈帶按帶后拉刀。用來壓對方刺來的槍。刀法:其一、劈刀:刀從上向下為劈刀,力達刀刃。刀和手臂成直線。其二、按刀:刀刃向下,有短促的長勁移動。2、掉手橫揮使攔腰動作:(1)上步斜上架刀:向前大步邁出左

18、腳成左弓步,雙手位置不變舉刀架至頭頂前,刀刃向上, 刀尖向左,刀是個斜向的,右手高左手低,右手在頭正前。(2)上步橫抹刀:雙手從上向下向外分張,右手持刀走一個順時針小的極扁橢圓圈從右至左 橫抹,刀與面高,是平抹,左手后平擺,掌心向下,掌指向后,刀抹到身體左邊時左手手心 向下迎接刀柄,握于右手之后,此時上右腳略成右弓步。(3)上步轉身橫掃刀:再上左腳,以右腳前掌為軸右后轉身面向右后方,成右跪步。雙手持刀轉鋒由左至右橫掃出 270度,刀一直要掃到右腰以下到膝蓋位置,重點在于掃腰部的位置。 技擊:此刀是對方刺我,我用刀上架。接著上步用一刀橫抹其頸部,對方收槍急退,我上步轉身斜掃他腰部一刀。刀法:其一

19、、架刀:力點在刀身中部,上架,刀刃向上,肘關節(jié)伸直。其二、抹刀:旋臂,曲肘,邊抹邊用抽,抹對方頸部。3、順風勢成掃秋葉動作:(1)上步撩刀:轉身,向左前動一下左腳成左高弓步,雙手從上向下向外分張,左手掌心向 下,掌指向外,右手單手持刀從右下向左上撩刀,刀與面高,左手由身體左向前下、前上畫 弧線,左手接刀柄握于右手之后。(2)上步掃刀:進右腳成右高弓步,兩手向前推,使得刀從上向下畫一個逆時針小弧線,從 左上向右下斜平掃-基本平掃,刀比腰高大約在橫膈膜位置。技擊:此刀是對方刺我,我上步撩其前手,把對方槍一撩,對方必然縮手,我趁勢掃其上身中段。刀法:撩刀:刀由下向前向上為撩刀,力達刀刃前部,刀要貼近

20、身體。4、橫掃千軍敵難逃動作:(1)上步左平掃刀:左腳向右腳略跟進,與上動構成一個完整的連枝步。身體后坐,把刀豎 起來,刀刃向外,然后放倒,刀刃向前,上左腳跟右腳成左跪步,雙手持刀從右向左橫掃, 刀與腰高。刀走到左腰側前即可。(2)上步右平掃刀:上右腳跟左腳成右弓步,雙手翻轉,雙手持刀從左向右橫掃,刀與腰高。刀走到右腰側前即可。技擊:此刀是我運用腰力橫掃對方腰部,一刀不中再掃一刀。5、跨步挑撩似雷奔動作:(1)左轉身:以右腳尖為軸,左腳向后伸,左轉身。(2)上步挑撩刀:上右腳成右虛步,左手向外向上斜直線分張,先是掌心向下,掌指向前,超過頭頂。從右下至左上挑撩刀。 然后刀向左下運行時, 在此時左

21、手合到刀柄上, 在右手后。 這一挑撩刀不過肩膀,向外側而非外側上,更多的是以挑為主。刀柄高于刀身。(3)上步撩刀:右腳向前邁步,左腳跟上,身體右轉,成右高弓步。雙手持刀從左下至右上撩刀。這一刀是從身體正下方直接撩到正上方,而且柄先動。兩手持刀柄高舉過頭,在頭正前方。技擊:此刀是我以刀挑撩對方握槍左手,隨即撩對方身體側面。是由下向上撩割。刀法:挑刀:力達刀尖,刀臂成一直線。6、連環(huán)提柳下斜削動作:(1)上步撩刀:雙手分張,左手在前,掌指向前,掌心向下。右刀在后,刀刃向下。然后上 左腳成左高弓步,右手刀從右下向左上撩刀,左手從頭頂走到身體左后,掌心向上。(2)上步削刀:上右腳左腳跟進連枝步成右跪步,雙手先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內,手指向右 上,手心向內,再向外分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