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3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單元雙基雙測(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師大版_第1頁
2021-2021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3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單元雙基雙測(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師大版_第2頁
2021-2021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3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單元雙基雙測(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師大版_第3頁
2021-2021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3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單元雙基雙測(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師大版_第4頁
2021-2021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3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單元雙基雙測(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師大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9-2020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3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單元雙基雙測(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師大版PAGE PAGE 34第三章 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測試卷(B卷)(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2019河北初二期中)如圖,懸掛于O點的輕繩下端系有小球,不計阻力,它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A、B兩點之間來回自由擺動,當小球從A點擺動到B點時,若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則小球?qū)ⅲ?)A在B點保持靜止 B沿AB弧的切線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C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D豎直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A【解析】由題意知,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A、B兩點之間來回自由擺動,A、B兩點為最高點

2、,小球在兩點的重力勢能最大,速度為零,當小球擺到B點時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頓第一定律知,小球?qū)⒈3朱o止狀態(tài),故A正確,BCD錯誤。2(2019河北初二期中)在平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的列車車廂里,如果你豎直向上跳,下落后,落點在( )A起跳點的前方 B起跳點的后方 C起跳點上 D都有可能【答案】C【解析】列車勻速直線運動時,人從車廂地板上豎直向上跳起時,人由于慣性仍然保持與列車相同的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所以會落在起跳點上。3(2019廣東初二期中)如圖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20s時間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整個20s時間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

3、度是3m/sC物體在510s內(nèi)的速度是4m/s D物體在05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1020s內(nèi)的速度大【答案】D【解析】A由圖知,05s內(nèi)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5至10s內(nèi)物體靜止,而10至20s時物體也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做變速運動,故A錯誤;B物體在020s內(nèi)的平均速度v2m/s;故B錯誤;C物體在510s時間內(nèi)圖象是水平直線,物體靜止;故C錯誤;D05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20m,則速度為:v14m/s;1020s內(nèi)物體物體通過的路程為20m,速度為v22m/s;由計算結(jié)果可知,05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1020s內(nèi)的速度大;故D正確。4(2019宣武外國語實驗學(xué)校初二期中)正在運動著的物體,

4、如果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時消失,則它將( )A立即停止運動 B逐漸慢下來,最后停止運動C可能改變運動方向 D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D【解析】正在運動的物體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將所有外力同時消失,則物體將不受力,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將保持自己原來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BC錯誤,D正確。5(2019宣武外國語實驗學(xué)校初二期中)在田徑賽場上,劉翔奮力沖到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這是因為( )A劉翔失去了慣性 B劉翔具有慣性C劉翔不再受力的作用 D劉翔的慣性大于運動阻力【答案】B【解析】A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性質(zhì),慣性并不是外界施加給物體的,不存在獲得和失去之說,故A是錯誤的;B慣性是物體本身所具

5、有的一種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故B是正確的;C劉翔奮力沖到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劉翔具有慣性,此時仍然受到力的作用,故C是錯誤的;D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性質(zhì),不是一種力,不能和力進行大小比較,故D是錯誤的。6(2019四川省巴中中學(xué)初二期中)在勻速直線行駛的火車車廂里,坐著位乘客, 他發(fā)現(xiàn)自己正上方頂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這滴水將落在( )A此乘客當時所在位置的前面 B此乘客當時所在位置的正下方C此乘客當時所在位置的后面 D此乘客當時所在位置的左側(cè)【答案】B【解析】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是指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在勻速直線行駛的火車的車廂里的乘客,他正上

6、方的小水滴由靜止開始下落,水滴由于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即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者說與火車相對靜止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小水滴會落在乘客當時所在位置的正下方,故B正確,ACD錯誤。7(2019福建湖坑中學(xué)初三期中)某物體從地面上某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 s-t 圖像如圖所示。對物體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A物體在 6s 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 15m B以地面為參照物,物體在 2-4s 內(nèi)靜止C物體在前 2s 內(nèi)和后 2s 內(nèi)的速度相等 D物體在 6s 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2.5m/s【答案】C【解析】A由st圖象可知,當t=6s時,路程s=15m,即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故A

7、正確;B由st圖象可知,在24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其速度為0,則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靜止,故B正確;C物體在前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5m,后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5m=10m,即在相等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不相等,根據(jù)v=可知,則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不相等,故C錯誤;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確。8(2019蘭州市外國語學(xué)校初二期中)如圖(a)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觀察到如圖 (b)所示的現(xiàn)象,由此可判斷( )A小車突然加速運動 B小車保持勻速運動動C小車突然減速運動 D小車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減速運動【答案】C【解析】AD.由于木塊

8、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突然加速運動時,木塊底部也隨之加速,而木塊的上部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所以木塊會向后傾,與(b)圖不符,故AD錯誤;B. 若小車保持勻速運動動,木塊沒有變化,會保持圖(a)的狀態(tài),不會出現(xiàn)圖(b)的現(xiàn)象,故B錯誤;C.當小車突然減速運動時,木塊底部也隨之減速,而木塊的上部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所以會出現(xiàn)如圖(b)所示的現(xiàn)象,即向前傾,故C正確;9(2019泉州第十六中學(xué)初二期中)關(guān)于物體的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跳高運動員起跳前要助跑,是為了增大慣性 B運動員具有慣性所以跑到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C賽車沒有慣性所以能快速

9、啟動和剎車 D足球靜止時沒有慣性,踢出后才具有慣性【答案】B【解析】A跳高運動員起跳前要助跑,使自己處于運動狀態(tài),當起跳后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故跳的較高,是利用慣性,但不能增大慣性,慣性與速度沒有關(guān)系,故A錯誤;B跑步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停下來,是由于慣性的緣故,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故B正確;C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有關(guān),故C錯誤;D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性質(zhì),一切物體都有慣性,運動的物體和靜止的物體都有慣性,故D錯誤。10(2019安徽初二期末)甲、乙兩同學(xué)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兩

10、同學(xué)在015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在010s內(nèi),乙同學(xué)的速度為10m/s,且v甲v乙C甲同學(xué)和乙同學(xué)在015s內(nèi)的平均速度相等 D乙同學(xué)在1020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C【解析】A. 據(jù)圖可知,乙同學(xué)在1020s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錯誤;B. 據(jù)圖可知,010s內(nèi),甲、乙的運動圖象是一條斜線,表示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乙同學(xué)速度是: ,v甲v乙,故錯誤;C. 據(jù)圖可知,015s內(nèi),甲同學(xué)的平均速度是:,故正確;D. 據(jù)圖可知,乙同學(xué)在1020s內(nèi)位置沒有變化,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錯誤。11(2019貴州中考真題)關(guān)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憑空想象出來的 B物

11、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 D如果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D【解析】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科學(xué)推理得出的,當然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故A錯誤;B由牛頓第一定律知,物體不受力時,會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的運動可以不受力,故B錯誤;C由牛頓第一定律知,物體不受力時,會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D由牛頓第一定律知,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運動的物體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12(2019浙江中考真題)甲、乙兩物體運動時,路程與時間關(guān)系的s-t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甲為曲線,乙為直

12、線,在t=5秒時兩線相交。則由圖像可知( )A兩物體在t=5秒時一定相遇 B兩物體在5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體做曲線運動,乙物體做直線運動 D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做勻速運動【答案】D【解析】As-t圖象中兩線相交表示兩物體通過的路程相等,若兩物體不是同時出發(fā),則t=5s時不能相遇。故A錯誤; B由圖象可知,兩物體在5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甲等于乙。故B錯誤; Cs-t圖象僅描述直線運動,甲物體的運動圖象是曲線,表示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乙物體的運動圖象是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由圖象看出甲物體的圖象是一條曲線,表示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線,表示乙物體

13、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3分)13(2019四川初二期中)如圖所示,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為50kg的小車,但沒有推動,小車的重力為_,受到的摩擦力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N,如果此時小車受到的外力都同時消失,小車將處于_狀態(tài)。(g取10N/kg)【答案】500N 等于 靜止 【解析】小車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用大小為20N的水平推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車,但沒有推動,說明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小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推力與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的大小,即20N;如果此時小車受到

14、的外力都同時消失,則物體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即靜止狀態(tài)。14(2019四川初二期中)交通法規(guī)定,乘坐汽車時,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這是為了防止汽車突然減速,乘客由于_,身體向前傾倒而造成傷害;假如正在行駛的汽車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車將會處于_(填“靜止”“勻速運動”“加速運動”或“減速運動”)狀態(tài);靜坐的乘客相對于汽車是_的?!敬鸢浮繎T性 勻速運動 靜止 【解析】乘客原來和車一起向前運動,汽車突然減速時,車由快速運動突然變成慢速運動,而乘客由于具有慣性,繼續(xù)保持原來速度向前運動,容易向前傾倒而造成傷害;汽車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是正在運動著,因此,在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后,汽車將沿外力消失的一瞬間的方向和

15、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汽車行駛過程中,坐在車上的乘客相對于汽車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是靜止的。15(2019四川初二期中)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物體的運動不需要_,斜向上拋出一個籃球,假設(shè)球在運動過程中外力突然消失,球的運動狀態(tài)是_?!敬鸢浮苛砭S持 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斜向上拋出一個籃球,假設(shè)球在運動過程中外力突然消失,球的運動狀態(tài)會是沿原來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16(2019張家港市梁豐初級中學(xué)初二期中)如圖所示,在行駛的列車內(nèi)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氣泡水平儀,水平儀的氣泡突然向前移動

16、,由此可知,列車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發(fā)生的變化是_(選填“加速”或“減速”)【答案】加速【解析】當汽車勻速前進時,液體和汽車一起勻速前進,氣泡在水平儀中間,當汽車加速運動時,液體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汽車后方運動,把氣泡擠向汽車行駛的方向;當汽車減速運動時,液體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汽車行駛的方向運動,把氣泡擠向汽車行駛的反方向。17(2019天津市濱湖中學(xué)初二期中)滑板車是小學(xué)生喜愛的玩具之一。用腳向后蹬地,滑板車會沿地面向前運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_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車的速度會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滑板車在水平地面上靜止且人的兩腳站立在滑板車上時,滑板車受到的支持

17、力與_是平衡力(選填“人的重力”、“車的重力”、“人與車的總重力”)?!敬鸢浮肯嗷?運動狀態(tài) 人與車的總重力 【解析】(1)用腳向后蹬地,滑板車會沿地面向前運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如果不再蹬地,由于摩擦阻力,滑板車的速度會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3)滑板車在水平地面上靜止且人的兩腳站立在滑板車上時,滑板車受到的支持力與“人與車的總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18(2018湖北初二期中)我國高鐵總路程居世界第一,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紅和父母外出旅游,她們乘坐的高鐵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駛,旁邊平行鐵軌一列普

18、通列車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駛,小紅發(fā)現(xiàn)自己超過普通列車用的時間為16s。以小紅為參照物,普通列車向_(選填“南”或“北”)行駛,普通列車的長度為_m?!敬鸢浮勘?800 【解析】由題知,高鐵和普通列車都向南運動,且高鐵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車的速度,所以,小紅為參照物。普通列車向北行駛;高鐵和普通列車的相對速度:,根據(jù)可得,普通列車的長度為:。19(2019江蘇初二期末)如圖所示,當鐵錘松動時,握住錘柄迅速向下撞擊堅硬的地面,錘頭會緊緊地套在木柄上,這是因為錘柄撞擊地面,錘柄由_變?yōu)開,錘頭由于_仍要繼續(xù)向下運動。【答案】運動 靜止 慣性 【解析】將錘子倒著舉起來向下撞擊時,原來錘頭和錘柄

19、都處于運動狀態(tài),當錘柄碰到堅硬的地面后變?yōu)殪o止,而錘頭由于慣性仍然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下運動,故此時錘頭能緊緊的套在錘柄上。20(2019揚州中學(xué)教育集團樹人學(xué)校初二期末)“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如圖所示,甲、乙兩圖是同一輛玩具小車兩次不同運動的頻閃照片,頻閃燈的閃光時間間隔為1s,圖中數(shù)字的單位為cm。根據(jù)照片記錄的小車位置,回答下列問題:(1)甲圖中小車做_直線運動,乙圖中小車做_直線運動(選填“加速”、“勻速”或“減速”);(2)乙圖中小車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_m/s;(3)物體的運動情況常??梢杂脠D象來描述,圖丙中能反映甲圖小車運動情況的是_(選填“A”或“B

20、”)【答案】勻速 加速 0.75 A 【解析】(1)甲圖中,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相同,故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圖中,小車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變大,做加速直線運動;(2)乙圖中小車前2s 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3)甲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距離與時間成正比,即s-t圖象為一過原點的直線,圖丙A中能反映甲圖小車運動情況;而B圖為v-t圖象,表示速度逐漸變大。故圖丙中能反映甲圖小車運動情況的是A。21(2019廣東初二期末)甲乙兩輛車同時向西行駛,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則甲車的速度為_kmh,若乙車長10m,則完全通過350m的某一大橋所用時間是_s: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_(選填“東”或“西

21、”)行駛。 【答案】108 18 東 【解析】由圖象可知,當t甲=10s時,s甲=300m,當t乙=12s時,s乙=240m,甲車的速度:,乙車完全通過大橋行駛的路程s=s車+s橋=10m+350m=360m,需要的時間;v甲v乙,由于甲、乙兩輛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同時向西行駛,甲車的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所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在向東運動。22(2019石家莊一中實驗學(xué)校初二期末)甲乙兩輛車同時向西行駛,它們的st圖象如圖。則乙車的速度為_m/s,若甲車長5m,則完全通過長75m的一座橋用時間是_s;車上的乘客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對面的乘客是靜止的,但是相對于窗外的景物是運動的,這說明運動和靜止具有_;汽

22、車必要時會鳴笛是利用了聲音能傳遞_【答案】12 4 相對性 信息 【解析】根據(jù)圖像知,乙車在10s時通過的路程為120m,則速度:;甲車在6s時通過的路程為120m,則甲車的速度:,甲車完全通過橋行駛的路程:s=L車+L橋=5m+75m=80m,所用時間:;車上的乘客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對面的乘客是靜止的,但是相對于窗外的景物是運動的,這說明運動和靜止具有相對性;汽車必要時會鳴笛,是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23(2019山東中考真題)如圖,騎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當詩人孟郊騎馬看到百花紛紛向后退去,是以_為參照物。西安到洛陽路程約為360km,乘坐動車約需2個小時

23、;若古人騎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則大約需要_小時。【答案】馬(或自己) 20 【解析】詩人孟郊騎在馬上以馬(或自己)為參照物,百花與馬(或自己)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百花是運動的,即看到百花紛紛向后退去;5m/s=53.6km/h=18km/h,根據(jù)v可得所用的時間:t20h。24(2017甘肅中考真題)甲、乙兩同學(xué)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進行,他們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判斷_同學(xué)運動較快,開始運動時兩同學(xué)相距_m,圖中的a點表示_?!敬鸢浮考?10 甲同學(xué)追上了乙同學(xué) 【解析】(1)由圖象可以看出,在時間為5s時,甲同學(xué)運動25m,乙車運動25m10m=15m;相同時間內(nèi),甲

24、同學(xué)通過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學(xué)運動得快;(2)由圖象可知開始運動時,甲同學(xué)從0m出發(fā),乙同學(xué)距離甲出發(fā)點前10m,故相距的距離為10m;(3)由圖象可知,圖中的a點表示兩同學(xué)相遇,即甲同學(xué)追上了乙同學(xué)。三、實驗探究(本題包含8道題,共43分)25(2019北京人大附中初二期中)小暢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實驗時,讓小車從同一斜面_由靜止開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速度;(2)如圖所示的三種情況,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時運動狀態(tài)最容易改變,是因為該表面粗糙程度最大,導(dǎo)致小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3)結(jié)論:表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進而推理得出:如

25、果運動物體不受力,它將做_;(4)通過該實驗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_的原因。(5)如圖所示,讓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運動到C點時,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則小球會沿_路線繼續(xù)運動(選填“a”、“b”、“c”和“d”)。【答案】同一高度 勻速直線運動 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 b 【解析】(1)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速度,需要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3)由實驗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由此可以推理,當小車不受摩擦力,那么就沒有阻力可以改變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了,小車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即做勻速直線運動;(4)由上述實驗現(xiàn)象可得: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

26、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5)在圖中,讓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運動到C點時,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則小球?qū)鰟蛩僦本€運動,會沿b路線繼續(xù)運動。26(2019江西南昌二中初二期中)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頂端自由下滑到底端,使小車分別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運動,小車滑行的距離如圖所示:(1)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_ (2)當小車在水平木板表面上運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A小車受到向前的慣性力和木板對小車的阻力B小車受到的重力和小車對木板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小車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對小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因為小車在減速,

27、所以不存在平衡力(3)該實驗可以推理得出: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為0時,小車將_。在大量類似實驗基礎(chǔ)上,牛頓等科學(xué)家經(jīng)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它是人們公認的物理學(xué)基本定律之一,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yīng)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上,自由落下了一顆炸彈。下列給出了幾種炸彈落地前與飛機位置關(guān)系的情形,如圖所示。請回答:A不計空氣阻力,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guān)系為_圖。B實際上,由于空氣阻力的存在,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guān)系為_圖。(4)本實驗推理可知_(選填“A”或“B”)觀點是正確的。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5)本實驗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科學(xué)推理可以得到牛頓

28、第一定律,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還有_(填“A”或“B”):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B探究影響液體蒸發(fā)快慢的因素【答案】初速度 C 做勻速直線運動 乙 甲 B A 【解析】(1)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初速度,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滑下;(2)A、小車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故A錯誤;B、小車受到的重力和小車對木板的壓力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它們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小車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對小車的支持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D、小車在減速,水平方向上不受平衡力,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3)木塊在粗糙水平面

29、上受到的阻力越大,前進的距離越近,在光滑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前進的距離越遠。由此可以推理: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為零時,將永遠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A、不計空氣對炸彈的阻力,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炸彈具有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炸彈與飛機的速度相等,它們相對靜止,由圖示可知,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guān)系為乙圖。B、實際上,由于空氣阻力的存在,在水平方向上,炸彈由于受到空氣阻力作用,炸彈速度小于飛機速度,由圖示可知,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guān)系為甲圖。(4)由實驗結(jié)論可以得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但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必須要有力,故B說法正確。(5)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30、時用到了科學(xué)推理法,同樣,在研究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的實驗,也采用了科學(xué)推理法;研究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采用了控制變量法,故A符合題意。27(2019湖南師范大學(xué)附屬濱江學(xué)校初二期中)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讓小車自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同一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運動的距離如圖所示。(1)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靜止自由下滑的目的是:_;(2)結(jié)論: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_,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3)推理: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永遠做_?!敬鸢浮啃≤嚨竭_水平軌道的初速度相同 小 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

31、】(1)在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使小車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同,這也是控制變量法的要求;(2)由實驗現(xiàn)象可知,物體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大;(3)由實驗現(xiàn)象進行推理可得出: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做勻速直線運動。28(2019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qū)第三初級中學(xué)初二期中)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讓小車自斜面頂端從靜止開始滑下,三次實驗現(xiàn)象如下圖所示,比較小車沿水平面運動的距離。請你觀察實驗現(xiàn)象思考后回答:(1)為了得出科學(xué)結(jié)論,三次實驗中應(yīng)使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_(選填“相等”或“不等”)

32、,即小車應(yīng)從斜面上的_處釋放。 (2)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一次,這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_有關(guān)。 (3)進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是絕對光滑的(即小車不受摩擦力),則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_運動?!敬鸢浮肯嗟?同一高度 粗糙程度 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1)為了比較小車運行的距離與阻力的關(guān)系,因此要使小車在斜面的低端具有相等的(水平初)速度,就應(yīng)使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2)在這三次實驗中,第一次實驗小車在毛巾表面上運動的距離最短,這表明小車在毛巾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毛巾表面要比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粗糙,所以這就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

33、關(guān)。(3)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木板表面運動的距離最遠,這是因為木板表面比較光滑,小車所受摩擦力較小的緣故。由此我們可以推理得出: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即小車不受摩擦力,則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29(2019四川初二期中)劉偉同學(xué)為了探究“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斜面小車實驗。(1)在實驗中劉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在滑到水平面時_ 劉偉采用的研究問題的方法是_。(2)從甲、乙、丙三次實驗小車所停位置情況看,_圖中小車所受阻力最大。(3)劉偉知道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科學(xué)推理是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之一,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運動的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

34、線運動。運用了這一方法的還有下列實驗(_)A.合力與分力 B.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C.真空不能傳聲 D.平面鏡成像特點【答案】速度 控制變量法 甲 C 【解析】(1)當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時,其到達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這里用到了控制變量法;(2)在這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毛巾表面上運動的距離最短,這是因為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車在甲圖中受到的阻力最大;(3)A合力和分力的效果可以直接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進行比較,是直接實驗驗證得出結(jié)論的,不符合題意;B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是通過觀察物體的形變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利用了轉(zhuǎn)換法,不符合題意;C在實驗時,

35、隨著玻璃罩內(nèi)空氣的減少聲音逐漸減小,可以推理當是真空時,聲音就會消失,是通過實驗進行科學(xué)推理的,符合題意;D平面鏡成像實驗可以利用兩根相同的蠟燭和刻度尺及平面鏡進行分析得出規(guī)律,實驗可以驗證,不符合題意。30(2019永城市實驗中學(xué)初二期中)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時,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車,如圖所示:(1)實驗時要固定斜面,并讓小車從斜面上_(選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_.(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結(jié)論: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_ (選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_ (選填“遠”或“近”).(3)在我們已學(xué)的物理知識中,也有用到這種“實驗推理”的研究方法,如_ (列舉一例).(4)小車在水平面最終停下來,是受到了_ (選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答案】同一 速度相同 小 遠 真空不能傳聲 非平衡力 【解析】(1)在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應(yīng)采用控制變量的思想,即保持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所以,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下滑,其的目是,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保證小車的速度相同;(2)根據(jù)題意知道,毛巾、棉布、木板的粗糙程度依次變小,阻力變小,由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速度減小的越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