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醫(yī)學課件兒童少年保護認識與實務分享剖析_第1頁
2022醫(yī)學課件兒童少年保護認識與實務分享剖析_第2頁
2022醫(yī)學課件兒童少年保護認識與實務分享剖析_第3頁
2022醫(yī)學課件兒童少年保護認識與實務分享剖析_第4頁
2022醫(yī)學課件兒童少年保護認識與實務分享剖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童少年保護認識與實務分享高雄縣家扶中心社工督導:張允中 1第一頁,共三十五頁。張允中簡歷*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畢業(yè)*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畢業(yè)*高雄縣家扶中心社工督導*正修科技大學幼保系講師*高雄縣社工專協(xié) 第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監(jiān)事*臺灣性學會 第二屆理事*高縣家扶中心中崙社區(qū)服務隊、岡山展愛隊義工督導*慈惠護專 志工社指導老師*臺北、高雄張老師 督導*曾獲95年第三屆高雄縣社工專協(xié) 社工專業(yè)人員表揚-家庭服務獎*曾獲救國團張老師-金手獎2第二頁,共三十五頁。兒童保護的由來1874年Mary Ellen事件始末 1874年一名九歲女童Mary Ellen,遭受其養(yǎng)父母的長期不當對待

2、的消息,被一位負責紐約市貧民工作的社工員發(fā)現(xiàn), Mary Ellen遭受到身體的毒打、被鐵鍊栓在家中且經常挨餓,社工員向警察機關求援,但並無法令規(guī)範,警察機關無法受理,社工員遂向動物虐待預防會社求救。3第三頁,共三十五頁。兒童保護歷史及立法1963年制定通報法的範例,使得兒童保護正式成為政府政策。1974年通過兒童虐待防治與處遇法案,並提出兒童虐待的定義:對十八歲以下兒童有照顧義務之人,因疏忽或不當作為,使兒童遭受身體、心理、或性虐待的傷害,兒童之健康及福祉因而受到傷害或威脅。4第四頁,共三十五頁。臺灣兒童保護歷史及立法臺灣於62年訂定兒童福利法70年代民間團體的積極運作 民間團體運用媒體力量

3、,喚起社會大眾對兒童保護相關議題的覺醒,使兒童保護成為民間團體對政府強力訴求的政策。82年兒童福利法修正公布實施 政府為宣示保護兒童最佳答案利益,為兒童保護政策的主要法源依據(jù),明確規(guī)範兒童最佳答案利益優(yōu)先、責任通報制度、國家代行監(jiān)護/親權等兒童保護概念。5第五頁,共三十五頁。臺灣兒童保護歷史及立法92年合併兒童福利法與少年福利法 因應社會變遷及擬定相關法案補充原兒童福利法之缺乏,另考量兒童及少年之需求與問題。 這項法案賦予政府介入家庭,保護兒童及少年的公權力,內容包括:虐待發(fā)生時,政府必須介入調查評估與處遇、兒童人身平安受威脅時,政府採強制性或公權力的介入、提供家庭維繫或家外安置服務、父母責任

4、及媒體限制等方面的規(guī)範。6第六頁,共三十五頁。臺灣兒童少年保護方案美國:1960年享利肯普(Henry Kempe)發(fā)表受 虐兒童癥候群開始受到重視。臺灣:民國76年家扶基金會開始倡導兒童保護 觀念,本中心自78年7月正式接受高雄縣 政府委託此方案,並成立兒保專線,提供 兒童緊急救援,庇護安置,並巡迴各地進 行兒童保護宣導。92年開始,高雄縣兒少保護工作邁入新紀元,由政府公權力站在兒保第一線,家扶中心社工人員則進行第二線的輔導服務工作。7第七頁,共三十五頁。兒童少年保護工作的意涵廣義:其目的在保護孩童生長環(huán)境中的平安,終止任何危害孩子身心發(fā)展的不良待遇,以降低或減少各種傷害。狹義:是指外人、父

5、母、主要照顧者或家庭中的成員對未成年的孩子有虐待、遺棄、疏忽等情事發(fā)生,以致剝奪兒童少年的根本生存權益及影響身心發(fā)展時,政府國家需運用公權力介入,以保護之。兒童少年保護以孩子為主體,著重在家庭為理念。8第八頁,共三十五頁。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一、受虐人數(shù)根據(jù)內政部兒童局的統(tǒng)計,95年全國兒童少年受虐保護個案高達10,094人;受虐兒童少年人數(shù)平均每年增加一成,每55分鐘就有一個孩子受虐。96年全國兒童少年受虐保護個案為5,727人。97年全國兒童少年受虐保護個案為5,835人。9第九頁,共三十五頁。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二、施虐者身份施虐者有8成以上是孩子的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年別總計父母(養(yǎng)父母)照

6、顧者親戚機構同居者其他937837532149430361976569498976690764478114136729510094743763947442385939613566 9842 665 667 29 340 9569713703 10054 714 782 22 304 120110第十頁,共三十五頁。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一、受虐人數(shù)年別合計兒童(人)少年(人)896,0594,0931,966906,9274,4662,461916,9024,2782,624928,0135,3492,664937,8375,7962,041949,8977,0952,8029510,0946,9

7、903,1049613,5668,9624,6049713,7038,7584,945 11第十一頁,共三十五頁。相關法令規(guī)範兒童及少年福利法:92年5月28日公佈 所謂的兒童指未滿幾歲之人?少年是指幾歲以上未滿幾歲之人?家庭暴力防治法87年6月24日公佈性侵害犯罪防治法:86年1月22日公佈12第十二頁,共三十五頁。責任通報制兒童少年福利法規(guī)定,以下人員具有責任通報之義務:醫(y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及其他執(zhí)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yè)務人員。以上人員知悉有兒童少年遭受虐待之情事,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需向主管機構通報。13第十三頁,共三十五頁。虐待的類型身體虐待精神虐待

8、性虐待疏忽 14第十四頁,共三十五頁。1、何謂身體虐待?指任何人對兒童施予過當?shù)墓芙袒驊土P,或任何非意外性、持續(xù)性之身體傷害,導致兒童死亡、外型損毀、任何身體器官功能損害者。15第十五頁,共三十五頁。1、社會大眾之區(qū)分正當管教- 父母基於愛及 管教,偶而以 手掌打孩子臀 部-管教不正當管教- 用拳頭或工具 毆打孩子容易 導致傷害部位- 虐待16第十六頁,共三十五頁。2、管教與虐待之認知區(qū)別管教: a.正向、支持的 方式,示範或 告訴孩子何者 當為 b.對待孩子是善 意、寬容虐待: a.動輒以憤怒、 負向情緒加諸 於子女身上 b.對待孩子方式 是威嚇及嚴苛 17第十七頁,共三十五頁。2、何謂精神

9、虐待?指任何人對兒童施加持續(xù)、嚴重的排斥或不當待遇,如對兒童不關心、刻意忽視、時常怒罵、挑剔、批評、恐嚇、輕視、過分要求等,導致兒童之智能、心理、行為、情緒發(fā)展受阻礙。18第十八頁,共三十五頁。3、何謂性虐待 ?指任何人對兒童進行性侵犯、性剝削或利用兒童拍製猥褻之影、圖片,使兒童受到身體及心理侵犯和傷害。19第十九頁,共三十五頁。4、何謂疏忽 ?該做而沒做:未提供足夠食物、衣 物、住所、醫(yī)療照顧、義務教育等根本需求。不該做而做:利用兒童行乞、犯罪、參與妨害健康的活動、供應有礙身心之影片、出版品、帶兒童出入不當場所、縱容其養(yǎng)成抽煙、喝酒、藥癮等不良習性。 (兒少福法規(guī)定幾歲以下兒童或需特別看護之

10、兒童少年不得使其獨處) 20第二十頁,共三十五頁。4、何謂遺棄 ?被父母或親友刻意拋棄、不負照顧責任之兒童。棄嬰。21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五頁。暴力的循環(huán)婚姻暴力與兒童虐待的合併發(fā)生率約40%。 代間遺傳發(fā)生率約30%50%。虐待家庭的歷史中最一致的特點是 虐待、疏忽、失職的模式一代傳一代。 今日的受害者可能是明日的加害者。 22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五頁。兒少保護的預防概念預防勝於治療非強制性服務早期介入,防止兒少身心受傷害落實社區(qū)為基礎的預防工作23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五頁。兒童少年保護預防工作初級預防:教育及宣導 對一般民眾和兒少虐待發(fā)生率高的危險群做積極的預防工作,即預防兒少受傷害事件發(fā)生 。

11、次級預防: 早期發(fā)現(xiàn)兒少虐待個案,加以適當處置以縮短問題的期間,減少傷害的程度。如通報、強制性親職教育。 三級預防: 對已發(fā)生兒少虐待個案之身心障礙予以復建,減少其身心不良後果,並預防再虐待事件發(fā)生,以終止暴力循環(huán)。24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五頁。兒童少年保護預防工作實施對象兒童少年本身家庭學校社區(qū)社會25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五頁。兒童少年保護系統(tǒng)網絡國內各縣市家庭暴力防中心的出現(xiàn)代表著保護性服務資源集中於公部門的濫觴。113專線的出現(xiàn)也整合了保護性個案求助窗口。 26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五頁。兒童少年保護系統(tǒng)網絡社政系統(tǒng)教育系統(tǒng)醫(yī)療衛(wèi)生就業(yè)服務系統(tǒng)司法警政系統(tǒng)家人、親友鄰居、鄰里社區(qū)發(fā)展協(xié)會社區(qū)關懷

12、據(jù)點宗教團體教會、寺廟志願團體社區(qū)社團急難救助團體及個人家防中心/11327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五頁。社政單位 保護網絡之建立及受理通報。通報個案之訪視調查與緊急救援。家庭處遇計畫之訂定與實施。保護個案之安置與後續(xù)追蹤輔導。個案資料之建立及管理。協(xié)調、整合相關機構及督導轄內托兒所、安親班配合兒童保護工作。其他兒童及少年保護應辦事項。28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五頁。教育單位 向主管機關通報疑似兒童及少年虐待或疏忽個案。辦理就學、轉學。提供必要之心理、行為及課業(yè)輔導。配合社工人員訪視、調查,提供相關資料與必要協(xié)助。督導轄內各級學校及幼稚園辦理保護工作。加強親職教育,提昇親職效能。配合執(zhí)行兒童及少年輔導計

13、畫。其他兒童及少年保護教育事項。 29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五頁。警政單位 1、受理民眾報案,並向主管機關通報。2、協(xié)助社工人員進行訪視調查、緊急安置及強制治療之執(zhí)行。3、保護社工人員及兒童少年之平安。4、督導所屬機關辦理保護工作。5、必要時協(xié)助醫(yī)療院所執(zhí)行驗傷採證工作。6、其他應配合辦理之兒童及少年保護事項。30第三十頁,共三十五頁。衛(wèi)生醫(yī)療單位 1、向主管機關通報疑似兒童及少年虐待或疏忽個案。2、提供平安、獨立之就診環(huán)境及相關醫(yī)療措施。3、提供相關之就診資料或證明文件。4、督導所屬醫(yī)療院所辦理保護之醫(yī)療工作。5、其他應配合辦理之兒童及少年醫(yī)療事項。31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五頁。民政單位 提供戶籍

14、資料。協(xié)助辦理無戶籍兒童及少年之出生登記或其他戶籍事項登記。其他配合兒童及少年保護戶政事項。32第三十二頁,共三十五頁。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緊急生活扶助父母一方或緊護人失業(yè)、經判刑確定入獄、罹患重大傷病、精神疾病或藥酒癮戒治父母離婚或一方死亡、失蹤父母一方因不堪家庭暴力或有其他因素出走父亡母雙亡或兒童及少年遭遺棄,其親屬願代為撫養(yǎng)未滿十八歲未婚懷孕或有未滿十八歲之非婚生子女其他經評估確有生活困難,需予經濟扶助。33第三十三頁,共三十五頁?;訒r間 世界上有許多事可以等待, 但孩子是不能等的,他的骨在長, 他的血在生,他的意識在形成, 我們對他的一切不能以明天 他的名字是今天 感謝聆聽與提問34第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