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fā)展(四)_第1頁
專題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fā)展(四)_第2頁
專題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fā)展(四)_第3頁
專題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fā)展(四)_第4頁
專題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fā)展(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0 專題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fā)展(四) 啟蒙運動【課標要求】啟蒙思想產(chǎn)生的背景 孟德斯鳩 伏爾泰 盧梭社會契約論 康德 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知識網(wǎng)絡】一、啟蒙運動發(fā)生的背景(一)背景:1、物質基礎:1718世紀 的發(fā)展2、階級條件: 的壯大3、思想基礎: 對封建神學的抨擊和 對教皇權威的否定4、思想武器: 的突飛猛進和 的產(chǎn)生(二)根本原因:專制制度教權主義 與 之間矛盾的尖銳二、啟蒙運動的含義:啟迪和開導人們的 ,給尚處于黑暗中的人們帶來三、性質:歐洲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 實質: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的斗爭。四、內容特點:高舉 、 ,宣揚 、 ,推崇 和 ,把斗爭

2、矛頭指向 和核心思想:理性主義。理性主義內容:宣揚民主、自由、平等,反對專制王權和教會特權。五、高潮期及運動中心: ,六、代表人物及其主張(一)伏爾泰 1、代表作: ,標志著法國啟蒙運動的真正開始2、基本主張:反對 ,稱教皇為“ ”,號召人民粉碎這個邪惡的勢力,倡導 、 和 。主張建立開明君主制。3、影響:他是 的領袖,他的思想對 產(chǎn)生巨大影響,后世評論“ ”(二)孟德斯鳩 1、代表作: 主張建立君主立憲制,君主掌握行政權。2、基本主張:提出 ,這個學說后來成為 的基本原則(三)盧梭1、代表作: 2、基本主張: 、 、 。主張建立共和制。3、意義:批判 ,否定 ,宣揚 ,保護 ,為 作了充分的

3、思想準備(四)康德1、代表作: 2、基本主張: ,人是自身的目的,尊重他人。3、意義:他是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哲學家。他的 最終確立七、意義:(1)豐富和發(fā)展了人文主義精神,斗爭鋒芒直指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神學,為建立未來社會提出許多設想,具有鮮明政治革命性質,為資產(chǎn)階級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2)對歐洲,抨擊了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破除了人們對天主教會和封建統(tǒng)治的迷信,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自由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3)對法國,為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4)對世界,對北美、拉丁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人民的斗爭提供了思想武器,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知識拓展】啟蒙運動的特點(

4、1)啟蒙運動是一場資產(chǎn)階級的反封建的思想革命(2)啟蒙運動植根于科學精神,具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徹底擊敗了神學權威,摧毀了封建專制的精神支柱(3)啟蒙運動是以資產(chǎn)階級為主體的進步思想的大匯合,具有廣泛、強大的社會政治基礎(4)啟蒙思想家在批判舊社會、舊制度、舊觀念的同時,提出了一整套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構想,提出了資本主義觀念的基本原則,為資產(chǎn)階級革命與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對比類別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背景產(chǎn)生于1417世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發(fā)生在1718世紀資本主義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時期地區(qū)和中心首先從意大利開始,然后擴展到西歐,中心在意大利最早在英國出現(xiàn),隨后發(fā)展到歐洲,中心在法國

5、內容把斗爭矛頭指向天主教會,宣傳人文主義,強調人性;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論和完整的思想體系,只是借用古典文化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停留于對舊秩序的批判把斗爭矛頭既指向天主教會,抨擊教權主義,更指向封建制度,批判專制主義和等級制度。強調理性,提出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學說。已經(jīng)形成了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思想體系。進一步提出了資產(chǎn)階級理想社會藍圖影響把人、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對后來的啟蒙運動有直接的影響,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有力地沖擊了封建專制及其精神支柱的天主教會,為18世紀歐美各國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作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聯(lián)系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

6、運動。啟蒙運動是繼文藝復興之后的歐洲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3理性主義對人文主義的發(fā)展:“理性主義”不僅繼續(xù)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而且要根本變革國家體制,實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人文主義則基本不涉及整個國家制度。 “理性主義”用無神論完全否定了任何宗教與神學,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還披著“神”的外衣?!袄硇灾髁x”為未來的“理性”社會即思想家們的理想社會描繪了一幅藍圖,而且實踐性強。4、1418世紀的西歐,出現(xiàn)三次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1)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和興起的根本原因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2)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特點文藝復興:以復興古典希臘、羅馬文

7、化為名,實際上是資產(chǎn)階級新文化運動。以人文主義為旗幟,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追求自由和幸福。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進行反封建斗爭,挑戰(zhàn)教皇為首的宗教權威,提出符合資產(chǎn)階級需要的宗教理論。啟蒙運動:斗爭矛頭指向封建專制,提出天賦人權、三權分立、主權在民的思想。批判專制主義、教權主義和封建特權,為資本主義社會確立了一套政治構想。(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共同影響沖破了宗教神學的思想束縛,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批判了封建專制主義,有利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資產(chǎn)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練習反饋】1、(09年北京卷)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為近代歐洲的發(fā)展奠定了思想基礎,對二者

8、的共同點表述正確的是( ) A. 反對宗教神權,強調三權分立 B. 反對封建制度,倡導人民主權 C. 反對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 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2、(09年江蘇卷)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相同點是( ) A崇尚理性和科學的結合 B批判羅馬天主教的愚昧統(tǒng)治 C堅持國家權力高于教會 D設計了未來理想的社會制度3、人們將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的思想稱為啟蒙思想,對“啟蒙思想”這一歷史概念最正確的表述是( ) A對舊制度進行了批判,對新社會提出設想的思想 B批判教權主義,提倡個人自由的思想 C批判了專制主義,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權,提倡權利的制約與平衡4、馬克思說,

9、啟蒙思想家“已經(jīng)用人的眼光來觀察國家,并且從理性和經(jīng)驗中而不是從神學中引申出國家的自然規(guī)律”。其中“理性”的含義是( ) A獨立的思考與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權力與黨派的信仰 C國家的意志與精神的寄托 D權威的判斷與歷史的傳統(tǒng)5、孟德斯鳩倡導三權分立的目的是( ) A實行天賦人權 B避免暴君政體 C實現(xiàn)司法獨立 D建立平等社會6、盧梭“社會契約論”:否定了專制特權論證了革命的合理性一定程度揭示了人類不平等的根源否定了宗教的權威( ) A B C D7、啟蒙運動中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實質上反映了( ) A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腐朽和黑暗 B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和自由競爭的要求 C封建統(tǒng)治陷入了全面危機 D

10、封建教會的權威地位業(yè)已動搖8、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的相同之處是( ) A主張推翻封建專制制度 B矛頭指向天主教會,歌頌理性 C倡導建立民主共和制 D資產(chǎn)階級利益要求的反映在近代西方歷史上,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都把天主教作為斗爭的對象,主要是因為() A教會是歐洲封建勢力的主要代表 B教會勢力的發(fā)展嚴重損害了世俗政權的利益 C羅馬教會的勢力擴張損害了各國的民族利益 D當時多數(shù)西方國家實行政教合一政策10、啟蒙學說發(fā)展了人文主義,這主要表現(xiàn)在( ) A反對教權主義和蒙昧主義 B宣傳天賦人權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張建立法治社會11、中國新文化運動和歐洲啟蒙運動的相同之處不包括( ) A運動最初興起都是宣

11、傳資產(chǎn)階級文化 B都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思想解放運動 C都是為了封建思想作斗爭而興起的 D在運動的發(fā)展中其思想潮流發(fā)生了變化12、以下各項屬于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張的有: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反對教權主義和等級制度主張權利平等倡導君主立憲( ) A B C D13、早期啟蒙思想出現(xiàn)時,英國正在進行資產(chǎn)階級革命;啟蒙運動走向高潮的時候,美國、法國發(fā)生了革命。這一現(xiàn)象( )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啟蒙運動的性質說明啟蒙運動與政治革命是相互影響的證明了法國是啟蒙運動的中心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A B C D 14、(07年重慶卷)文藝復興與中國明末清初的啟蒙思潮的相同點是( )有唯物主義思想 有反封建思想 有完整的

12、思想體系 有廣泛的階級基礎A B C D15、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和中國兒童游戲中的“錘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對此種說法你認為( ) A正確,講出了三權分立的實質 B貼切,道出了三種權利之間的關系 C不妥,三種權利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單向制約 D不妥,三種權利的關系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6、建立和諧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我們現(xiàn)代中國的奮斗目標。下列思想對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具有直接借鑒意義的是( ) A.社會契約論建立法制社會 B.文明每前進一步,社會對抗和不平等就加深一步 C.“政治的目的是自由”D.生存權是人的最高

13、的自然權利17、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寫道“中國人的生活完全以禮儀為指南,但他們卻是地球上最會騙人的民族。,每個商人有三種秤,一種是買進用的重秤,一種是賣出用的輕秤,一種準確的秤,這是和那些對他有戒備的人們交易使用的。”對此段話論述不正確的是( ) A孟氏以偏概全 B孟氏的論述為中國統(tǒng)治者推行重農(nóng)抑商提供依據(jù) C孟氏所述中國的事從別人那里得來的 D18世紀的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有負面形象18、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談及孔子的思想時說:“歐洲的王族同商人發(fā)現(xiàn)東方,只曉得求財富,而哲學家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精神的與物質的世界?!狈鼱柼┓Q孔子的學說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他認為中國儒家文化的精神(

14、) A 有利于摧毀基督教的精神枷鎖 B 有利于建立開明的君主制度 C 有利于訂立完備的社會契約 D 有利于建立代議制政體19、有人認為,如同牛頓發(fā)現(xiàn)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樣,西方先哲們也在人類社會同樣發(fā)現(xiàn)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會的中心;第二,個人利益是治理社會的基礎,建立了承認和尊重個人利益的哲學觀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護人民創(chuàng)造財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 A三權分立 B社會契約論 C天賦人權 D人民主權20、對于伏爾泰、盧梭的評判,歌德說:“伏爾泰結束了一個舊時代,而盧梭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時代”,赫爾岑則說得更為坦率:“當伏爾泰還為了文明與愚昧無知戰(zhàn)斗時,盧梭

15、卻已經(jīng)痛斥這種人的文明了?!彼麄兊脑u價主要是針對盧梭的( ) A.天賦人權 B三權分立 C.人民主權 D.人是萬物的尺度21雕塑家羅丹(18401917年)在博物館面對一些人物塑像時,有感而發(fā)說:“瞧!伏爾泰對面的盧梭,目光中含有無限精微氣息,那是十八世紀諸人物的共同性格?!币滥愕耐普?,羅丹所謂的“十八世紀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尊崇人文主義,否定天主教的教規(guī) B提倡歸納或實驗的方法 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類社會的現(xiàn)象 D傾向自由、平等,反對君主政體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明清之際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思想家主要思想黃宗羲(16101695年)認為“君者,天下之大害

16、也”,主張“君臣平等”,顧炎武(16131682年)提出“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人共治”的主張。王夫之(16191692年)揭露歷代帝王把天下作為私產(chǎn)的做法,主張“循天下之公共”材料二 啟蒙運動時期法國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觀點思想家主要思想孟德斯鳩(16891755年)主張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種,分別由議會、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獨立,相互牽制,彼此平衡,以維系國家的統(tǒng)一。伏爾泰(16941778年)倡導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認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國式的開明君主政治。王夫之(17121778年)認為人民應當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約,創(chuàng)立民主共和國,國家的最高權力屬于人民。

17、(1)依據(jù)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張。依據(jù)材料二,概括歸納三人各自的主張。(5分)(2)上述兩種思想對歷史發(fā)展分別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3)中國明清之際的批判思想雖然出現(xiàn)的比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會效果卻遠不如法國的啟蒙思想,為什么?(4分)2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伏爾泰認為, (中國的)皇帝自古以來便是首席大祭司他可能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哲學家,最有權威的預言者,皇帝的御旨幾乎從來都是關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訓中國的法律與倫理道德融為一體,因而成為民眾自覺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在別的國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國,其作用更大,用以褒獎善行。材料二 孟德斯鳩認為,中國的皇帝實際上集政權和教權于一身

18、,可以憑借其雙重權力為所欲為。中國的法律往往與習俗相混,判斷是否違法并無嚴格的依據(jù),罪與非罪、重罪與輕罪,最終都取決于皇帝的意志。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長官,同時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長官。中國是一個專制國家,它的原則是恐怖。材料三 絕大多數(shù)歐洲學者只能通過出版物分享傳教士提供的有關中國的信息,僅有少數(shù)有緣結識在華或曾經(jīng)赴華的傳教士,向他們索取更多有關中國的信息,與他們共同探討有關中國的種種問題。這類直接交往除了少量面對面的交談,主要形式是信件往來。通過各種渠道與在華傳教士建立了通信聯(lián)系的歐洲學者中,最有名的便是著名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另一位與傳教士有很多交往的學者,是法國人弗雷萊。 以上材料

19、均摘自許明龍歐洲18世紀“中國熱”注:18世紀歐洲“中國熱”,由興起到衰落的百余年間,大體相當于中國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期(16611799年)?!罢軐W家”,在18世紀的法語中,含義大體上是賢能的智者。(1)根據(jù)材料一、二,分別指出伏爾泰、孟德斯鳩對中國的看法及其各自的理由。(12分)(2)結合清朝17、18世紀時期的有關歷史,簡要說明你同意伏爾泰或孟德斯鳩看法的理由。(任意選擇其一回答即可,4分)(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伏爾泰、孟德斯鳩對中國看法不同的原因。(8分)22、答案:(1)主張:反對君主專制;(2分) 主張: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權力互相平衡、制約。 伏爾泰平等、

20、自由、民主(或:開明君主制) 盧梭主權在民。(3分)(2)材料一:發(fā)展了儒學的“經(jīng)世致用”思想,對中國近代民主思想產(chǎn)生了一定的啟蒙作用;(2分)材料二:發(fā)展了人文主義;既為西方資產(chǎn)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也提出革命勝利后的政體構想。(2分)(3)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君主專制空前強化;思想文化專制。(4分)23、答案:(說明:本題宜取意、從寬給分,重在語意與參考答案的一致性。)(1)伏爾泰:開明君主制。(2分)理由:皇帝仁慈、賢能、講道德;(2分)法律與倫理道德相融,褒揚善行。(2分)孟德斯鳩:君主專制。(2分)理由:皇帝獨攬大權、為所欲為;(2分)法律與習俗相混、法律取決于皇帝意志。(2分)

21、(2)(答題說明:1只能同意其一,若同意兩者,以答在前面的為準; 2只同意不答理由不給分;答出任意2點即給4分。)同意伏爾泰:康熙崇尚儒家文化,恢復開科取士;康熙加強與蒙、藏民族的團結;階級、民族矛盾緩和。(4分)同意孟德斯鳩:軍機處的設立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中央集權的強化使地方的能動性逐漸喪失;實行閉關鎖國政策。(4分)(3)信息來源有限:(2分)二者都主要通過出版物間接獲取傳教士提供的信息研究中國,并非自己親身體驗得到的第一手材料。(2分)政治主張有別:(2分)伏爾泰主張“開明專制”。孟德斯鳩主張“三權分立”。(2分)材料一:恩格斯說,啟蒙思想家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么

22、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利。思維著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從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權和壓迫,必將為永恒的真理,為永恒的正義,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擠?!辈牧隙阂韵率顷P于戊戌變法后歷史敘述: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西太后帶著光緒逃到西安,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簽訂辛丑和約后,西太后下令實行新政,其內容有編練新軍;廢科舉,建學堂;獎勵民辦工廠;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預備立憲;成立咨政院、咨議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經(jīng)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戊戌政變失敗后,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yōu)楦锩h人。社會思潮的變化:(1)變法理論更加深入人心。人們普遍認為,不變沒有出路,變是古今通理,中國還應該大變、全變。(2)民主思想進一步傳播。維新派只敢講“民權”,承認人民有參與管理政治的權利,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