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樣思考》專題備教策略_第1頁
《像山那樣思考》專題備教策略_第2頁
《像山那樣思考》專題備教策略_第3頁
《像山那樣思考》專題備教策略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一朵花微笑,為一片草駐足蘇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必修一像山那樣思考專題備教策略袁衛(wèi)星一、專題概說人類之所以生存得如此美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湖光山色可以寄情,還有許多草木蟲魚足以相伴。拉斯金說,在每一只動物的眼睛里都有一片模糊的影像和一點人 性的閃光,通過這點奇異的光亮,他們的生命在警惕并渴望了解我們之所以能夠控制他們的那個偉大的奧秘,它要求人類承認它們是生物中的伙伴,如果不是靈魂的伙伴的話。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的確,“征服自然”是人類最狂妄的一句話。人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他只不過是大自然中 的一個部分,生物鏈上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他不是自然的中心, 萬物的主人;他和其他生物在地球上享

2、有同等的生存權利,他的生存和其他生物密切相關。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像山那樣思考”帶有祈使、號召意味,號召我們思考應該如何與自然為友,和自然相處。 尤其在自來水、純凈水取代了 “曲水流觴”、“一方天井”;高速公路、立交橋取代了 “十笏茅齋”、“曲徑通幽”;汽笛馬達、卡拉 0K湮沒了陣陣鴿哨、聲聲牧笛;有線電視、寬帶網(wǎng) 絡插足書香家庭的今天,思考如何與自然唇齒相依,休戚與共。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也許只是一脈清流,一帶遠山;也許只是一鉤新月,一汀白沙;也許只是一次風的偶然,把 蒲公英的種子吹散;也許只是一聲心的呼喚,百靈鳥撒下半空詠嘆“像山那樣思考”,也許,你更多的是釋然:我們好久沒有對一

3、朵花微笑了,我們也好久沒有為一片草駐足了。 那么,讓我們放下身段,“慢慢走,欣賞啊”,看自己的一顆心,像露珠一樣晶瑩透明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二、文本簡析江南的冬景。郁達夫作為一位“五四”時期的前沿作家,在他的一生中充滿了憂郁,充 滿了離愁,充滿了對明天的恐懼和對昨天的不堪回首。在他濃重深沉的筆法之下,時時流露出赤誠的愛國憂民之心; 在他遠離家鄉(xiāng)的凄苦生活之中,常常隱藏著生活情感的壓抑。 然而在江南的冬景中,我們看到是充滿著生機的情調(diào),充滿著春之將至的美的冬景。這美的 冬景暖融融的,一掃郁達夫其他作品的憂郁和寂寥,甚或頹廢。這和作品的寫作年代有關。 該文創(chuàng)作于1935年,是郁達夫南遷杭州之后

4、寫就的。1933年4月,“為王映霞他到杭州去”(汪飛白)。到杭州后,郁達夫深居簡出,每天讀書,寫作,會友,過了一段十分平靜的日 子。直至1935年秋,郁達夫傾囊所有,建起“風雨茅廬”,期望與愛人一起趨避亂世。 因此, 在江南的冬景中,我們看到的是帶著閑適的郁達夫,語句清新、語調(diào)舒緩地向我們描述 江南冬景的清朗,多方位展開對比,多角度反復渲染,字里行間寫滿了“美好”二字。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西地平線上。原名西地平線上的三次落日,編入教材時有刪節(jié)。文章記寫了西地平線 上動人心魄的三次落日,脈絡分明。這三次落日都可以稱為“雄偉的風景”,乃“世間之大美”。它讓我們感受到,西部是一處別樣的風景,西部

5、有一種特別的生存。有評論認為,作 者高建群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詩風格,是中國文壇罕見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義色彩的寫作者。當三次落日的景象如三幅巨畫展現(xiàn)于我們面前,我們需要追尋的,或許正是“理想”,或許正是“崇高”。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赤壁賦。赤壁賦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所作?!盀跖_詩案”使昔日的廊廟之器,一下子淪為戴罪之身。而“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真可謂“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這次貶謫,深深打擊了蘇軾積極入世、忠君報國的心,但也使他完成了一次精神 的自我救贖,由當初的“奮厲有當世志”轉變?yōu)椤耙耘c造物者游”,開始對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進行反思和盤整。赤壁賦中,作者通過記敘自己

6、與“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泛舟暢飲的快樂到懷古傷今的悲切,再到雖身處逆境而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的一種脫變或轉折。這是蘇軾在險惡環(huán)境下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也是今天我們讀者坦然面對人生所經(jīng)歷的一切的一種依照。在寫法上,赤壁賦雖沒有“騷賦”和“律賦”那樣極盡華麗(宋賦有逐漸走向散文化的特點),但它仍然運用傳統(tǒng)的鋪張排比的手法,講究詞采,雜以驕偶韻語。全文情感跌宕,文采飛揚,聲韻和美,宜于誦讀。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始得西山宴游記。永州八記開篇之作。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仕途失意時,并未自暴 自棄,而是將孤獨、苦悶以及對人生的參悟寄寓山水,訴之詩文。他筆下的山水,都具

7、有他 所向往的高潔、幽靜、清雅的情趣。始得西山宴游記記登高暢飲的樂趣,記人與自然的融合,記山勢之高峻,記氣象之闊大,從每日登臨的泛泛而談轉入具體的西山之行,在極細 的描摹后轉入登高遠眺,以作者自身“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感受收束,充滿了主觀情 感色彩,令讀者在這種充滿感情的敘述中獲得人生的啟悟。西山有情,慰藉柳宗元的心靈; 西山有幸,一個耿直文人的精神突圍由此而始?!笆巧街亓?,不與培塿為類”,既是寫山,又在暗示作者遭貶的原因,同時還表明了作者做人的原則:傲視權貴,不與朋黨為伍。柳宗元善于布局謀篇,運用虛實相生、忽敘忽議的方法,使文章開闔變化,意趣無窮。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神的一滴。一百

8、多年前的美國獨立日,一個叫梭羅的美國人住進了一個叫瓦爾登湖的地 方。這一住就是兩年零兩個月。也就在那些日子里,梭羅開始了他的瓦爾登湖一書的寫 作。“瓦爾登湖是本靜靜的書,極靜極靜的書,并不是熱熱鬧鬧的書”(徐遲)。這個靜,是寧靜。如果說平靜是成熟,冷靜是沉著,文靜是優(yōu)雅,恬靜是舒適;那么寧靜,則是生活 中真善美的絕佳體現(xiàn)。寧靜不僅是一種環(huán)境氣氛,而且還是一種理念,一種哲學,一種辨別社會行為的坐標,一種人生選擇的向導。瓦爾登湖讓我們找回丟失的寧靜,返回精神的家園。而神的一滴,正是瓦爾登湖的一滴。個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業(yè)用途像山那樣思考。美國生態(tài)倫理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的代表作 沙鄉(xiāng)年鑒中的一則隨筆

9、。 作者開篇就對一聲“深沉的、驕傲的”狼嗥進行特寫,由此引出文章的文眼。作者把詩意的 敘寫和深沉的憂慮雜糅在這聲狼嗥中,給人以強烈的感官震撼。松林、野狼、牧牛人、獵人 對這聲嗥叫的反應, 以及這些淺層的希望和恐懼之后,深刻的、只有山能聽懂的含義,引人懸念,啟人思考:萬物之間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和諧相處,否則就會引發(fā)生態(tài)危機, 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三、教學策略蘇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具有下述特點:專題組織學習材料, 構建多重對話平臺; 人文話題統(tǒng)領專題,促進語文素養(yǎng)提高;以探究為核心,引導學習方式的變革;開放的彈性機制,提供選 擇創(chuàng)造空間。我們在備教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到

10、這些特點,采取適當?shù)牟呗?。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首先,立足專題,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情境可讓散亂的語文學習有個“核”,形成語文學習中的“場效應”。本專題是一個有關自然的專題,但這里的自然并不是孤立的自然,需要我們把它和人的生存聯(lián)系起來思考,弓I出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問題。因此,在這個專題的學習中, 我們必須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一種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化、生活態(tài)情境來開展語文 學習。這個“情境”是老黑格爾所說的“使本來在普遍世界情況中還未發(fā)展的東西得到真正 的自我外線和表現(xiàn)” 的“更特殊的前提”。老黑格爾還說:“藝術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從來就是 尋找引人入勝的情境,就是尋找可以顯現(xiàn)心靈方面的深刻而重要

11、的旨趣和真正意蘊的那種情 境?!保缹W)個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業(yè)用途 其次,扣住文本,組織研習。本專題提供的六篇文章,都可謂經(jīng)典性的閱讀文本,在創(chuàng)設了 專題閱讀對話情境的基礎上, 必須著力引導學生參與閱讀對話,表達交流閱讀的體驗、 感受和思考,側重于提高學生解讀文本、鑒賞作品的能力。同時,也要兼顧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探討問題的意識,引導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研習的同時發(fā)展理性思維和 批判意識。在研習文本的時候,要力求以“語文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語文味”來。要讓學生學 會品詞品句,咬嚼文字;學會圈點批注,評品賞析;學會動情誦讀,掩卷沉思。特別是兩篇 文言經(jīng)典,雖不必一范讀二正音三串講,

12、字字落實,句句翻譯;但也不能丟了文本失了文言, 騰云駕霧在文章的架構、文學的韻味、文化的積淀上。兩篇文章所涉及的文學、文化,及由 此深透的精神、人格,這些語文教育的“靈魂”應該附“體”。這個“體”,在文言文教學中,就是文言本身。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最后,比較閱讀,整合教學。本專題六篇文章分三個板塊。每個版塊的兩篇文章在內(nèi)容及形 式上有一定的相似點。教師可考慮避開傳統(tǒng)教學中“單打一”的模式,采取整合教學手段, 用比較分析、示例導讀等方法引導學生加以對比,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有分析地進行閱讀。比較閱讀的范圍,可以大到作家整個作品風格流派,也可以小到課文具體作品遣詞造句。這種閱讀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學

13、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思維、想象和知識遷移的能力,使之加深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人物形象、結構層次、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等諸方面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閱讀分析能力和文學鑒賞水平。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是,在進行比較閱讀和整合教學的時候, 教師不僅要有課堂目標意識,而且要有課堂目標的達成意識。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四、教學設計板塊一:諦聽天籟。兩篇文章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線上可采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進行整合教學。這兩篇課文都是寫景散文的名篇 ,有許多共同點。在江南的冬景中,郁達夫將自然景物 描寫和民俗描寫結合起來,用簡約的文筆勾勒出了富有人文氣息的情境,鮮明地體現(xiàn)了郁達夫散文的美學特征。西地平線上的作者高建群則以自己

14、的切身感受富有激情與文采地描 述了我國西部令人震撼的 “雄偉風光”一一 落日之美。學生可以通過兩篇課文的整合比較, 學到表現(xiàn)景物特征的方法,品味不同語言風格的特點,感受自然美的多樣。個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業(yè)用途在實施比較的時候, 可采用二重比較。 一是文內(nèi)比較,比如,江南的冬景作了哪些比較? 目的是什么?本文哪些地方是實景,哪些地方是虛景?虛實結合收到了怎樣效果?文章多處引用,如果用自己的話替換,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等等。西地平線上的三次落日有什么不同?寫法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說落日的風景是“雄偉”的?等等。 二是兩篇文章的比較。江南風景與西北風光有何不同的特征?你更(注意這個“更”字) 喜歡哪個景色

15、?你覺得兩篇文章的語言特點有何不同?這兩篇文章的語言互換一下,效果如何?等等。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板塊二:感悟自然。兩篇文章赤壁賦和始得西山宴游記可采用問題導學的方法進行文本研習。兩篇文章都是寫作者在遭貶的人生際遇中,感悟自然,獲得山水之樂。赤壁賦“樂水”,始得西山宴游記“樂山”。山水之樂不在山水,在于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 這一點是設計問題、 引導學生研習的關鍵。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赤壁賦可抓住文章情感發(fā)展的脈絡設計問題。其文章情節(jié)為:明月出,主人樂,簫聲起,客人悲,蘇子發(fā)水月之論,客人喜笑而盡興。其情感發(fā)展脈絡為:扣舷而歌(樂)客吹洞簫(悲),蘇子愀然(悲)客喜而笑(樂)。文中的景物描寫

16、為什么寫得宛如仙境?作者因何而 樂又是因何而悲?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轉喜的呢?“蘇子與客泛舟”與“客有吹洞簫者”之“客”系指何人?采用的“主客問答”手法應如何理解?“變”與“不變”有什么辯證關系?文章 結尾有什么深刻含義?等等。“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清風明月成為療治心病的良藥,一個失意文人自此由一個“政治家”羽化為一個“藝術家”、哲學家”。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始得西山宴游記 的問題導學可從題目出發(fā)。 關于“西山”:課文的描述是,“是山之特出, 不與培土婁為類”;而實際的情形是,“西

17、山”,今湖南零陵境內(nèi),現(xiàn)稱“娘子嶺”,只是 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嶺。課文的描述和實際情形相去甚遠,為什么現(xiàn)實和描寫有如此差距?關于“宴游”:“宴游”是安逸、閑適地游覽,漢書?賈山傳中就有“大臣不得與晏游” 之說。柳宗元平日“宴游”和西山“宴游”在時間、地點、路線、景色、游興上有何不同? 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柳宗兀為什么會對貌不驚人的西山情有獨鐘?西山如何滿足柳宗兀 的“宴游”需求,成為了柳宗元的知音的?關于“始得”:課文明言“始得”有四處,暗言“始得”有一處。“宴游”為什么會從西山“始”? “宴游”于西山又有什么高蹈之“得”? 永州十年,柳宗元最重要的一次 “得”來自西山晏游,柳宗元究竟得到

18、了什么?柳宗元在苦 意悲涼之時,找到了惺惺相惜的知音,在西山“特立”的風骨面前受到“崇高美”的撞擊: 自己的那些失意渺小得如同塵芥,身為物役的俗態(tài)完全可以解脫的,只要保持精神的清潔,“獨釣寒江”又有何妨?這次宴游,不是“形游”,而是“神游”。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值得指出的是,無論是赤壁賦還是始得西山宴游記,均可從文意著眼、問題入手帶動學生誦讀感悟。這個誦讀感悟,可分三個階段,一是“初識”,二是“沉浸”,三是“回味”。 在“初識”誦讀的背后,少不了文言字詞、文言句式、文言知識的積累,少不了學生閱讀淺 易文言文能力的培養(yǎng)。在“沉浸”誦讀的背后,少不了情感表現(xiàn)的把握,如赤壁賦第四 段,讀的時候是要表現(xiàn)出一種消極的意味呢?還是不應該讀得那么消極,平淡些更好,體現(xiàn)出蘇軾已看透了人生?或者要讀得深刻,因為里面有蘇軾深刻的人生感悟?其實都不然,要讀出的是蘇軾的曠達和超脫。在“回味”誦讀的背后,是整合遷移。女口,比較蘇軾赤壁賦與始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