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 北方地區(qū)新教材 黃土高原詳案_第1頁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 北方地區(qū)新教材 黃土高原詳案_第2頁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 北方地區(qū)新教材 黃土高原詳案_第3頁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 北方地區(qū)新教材 黃土高原詳案_第4頁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 北方地區(qū)新教材 黃土高原詳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名稱:黃土高原 新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第三節(jié)世界大的黃土堆積區(qū)黃土高原第1課時 文明的搖籃、風成說教師姓名:曾珍 學校:金牛區(qū)成都十八中教學目標1.讀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和主要地形區(qū)。2.了解黃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黃土風情”。3.結合圖文資料,了解黃土成因和黃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教學重點、難點以及能力目標教學重點讀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和主要地形區(qū)。(二)教學難點結合圖文資料,了解黃土成因和黃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三)能力培養(yǎng)認識黃土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的自然和人為原因,并認識相應的環(huán)境保護與資源開發(fā)的辦法與經(jīng)驗。教學資源和主要教

2、學方法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主要教學方法講授、啟發(fā)、探究和讀圖引導法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教師為主的活動學生為主的活動設計意圖時間情景導入篇“理解運用篇影響氣候的要素1、從上學期開始,我們就在進行中國地理的學習,八年級上冊,我們系統(tǒng)學習了中國的疆域、形地勢、氣候、交通等相關內(nèi)容,從宏觀上整體了解了我們國家的概況。讓我們感受到祖國“江山如此多嬌”。所以這學期,我們重點研究中國區(qū)域地理,帶著各種地理問題進行一次“中國行”,感受祖國如此多嬌的山川河水。這一段時間我們的學習可以命名為“中國行北方的家”,第一站我們?nèi)チ硕宿D的故鄉(xiāng)東北三省,今天我們將整裝待發(fā),進行新一站的旅行。那我們中國行北方的家第二站將

3、去向哪里呢?有請我們的導游代表2、聽了剛才兩位導游代表的介紹,我們已經(jīng)明確了中國行北方的家第二站是要去往黃土高原。而兩位導游同學繪聲繪色的描述,讓我們對黃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獨特的民風民俗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對我們的黃土高原一行充滿期待,那我們該如何前去呢?有請我們的領隊代表,她有話要說3、我們的領隊李雪竹同學說去到黃土高原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是厚厚的黃土和千溝萬壑的大地景觀。有人曾經(jīng)形容如果將黃土高原上的黃土做成1米寬和1米厚的黃土墻,則能從地球到月球一個來回。而黃土高原它也正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qū)下面,就請同學們跟隨老師一起前往我們“中國行北方的家第二站黃土高原”我們注意到剛才領隊李雪竹同學

4、,她前去黃土高原選擇的目的地是名城延安,可能也會有其他同學選擇其他的目的地,比如太原、蘭州、銀川等。于是我們今天黃土高原之行第一個要研究的問題就是:黃土高原的位置和具體分布范圍?這也是我們學習區(qū)域地理首先應該了解的問題。7、活動:在教材24頁圖中找出太行山、烏鞘嶺、長城、秦嶺以及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qū)?(請在圖上畫圈標注)待會兒我會請一位同學把你的教材投影上來我們來看看你找對了嗎?2分鐘以后:現(xiàn)在我請一位同學拿你的教材把你在書上找到的答案投影出來展示給大家看8、剛才那位同學非常準確的在書上的地圖上找到了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剛才我們說領隊同學李雪竹她去黃土高原選擇的是名城延安,而有的同學呢,

5、可能會選擇其他城市,比如蘭州、銀川、太原鄧。那現(xiàn)在我們再通過一張幻燈片來一起看看黃土高原從西向東所跨越的省級行政區(qū)。9、在黃土高原這片黃土地上,奔流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黃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則形成了獨特的“黃土風情”。剛才在我們出發(fā)之前兩位導游代表就向我們隆重推介了黃土高原上的民風民俗,我們現(xiàn)在在一起來回顧一下??偨Y:文明的搖籃黃河流域10、提問:同學們,我們今天前去的這個地方是黃土高原,其實早在80多年前美國記者斯諾就走進了這片黃土地,于是在他的書籍西行漫記中他寫道“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隊的猛犸,有的像滾圓的大饅頭,有的像被

6、巨手撕裂的崗巒,上面還留著粗暴的指痕”,那么斯諾的這句話描述的是黃土高原的什么呢?沒錯,他所描述的正是黃土高原的地貌。所以當斯諾第一次目睹到干奇百怪的黃土地形后,就驚呼這是一塊被“瘋神捏就的土地”由于黃土高原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蝕侵化,所以就形成了這千姿萬態(tài)的黃土地貌。下面我們來看幾種典型的黃土高原景觀。請同學們來對它們進行描述幾種黃土地貌之間的關系?同學們,當我們親眼看到黃土高原的各種地貌后,我們就能理解為什么剛才我們的領隊李雪竹同學會用“千溝萬壑”來形容黃土高原了。顯示數(shù)據(jù):黃土的厚度那么這里的黃土是從哪來的呢?有人說黃土高原是風刮來的,你同意這個觀點嗎?這就是接下來我們要一起探

7、討的的話題黃土的成因。針對黃土的成因,科學家曾經(jīng)提出過多種假設:如“水成說”、“風水雨相說”,“風成說”,其中“風成說”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同時老師也給同學們播放一段視頻來了進一步了解“黃土的形成”。同學們,剛才看到這段視頻其實它也是支持哪個學說的觀點?即認為黃土高原的黃土物質是從中亞、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被風吹過來的。在你們書上26頁的閱讀材料也介紹“風成說”的觀點。還有哪些證據(jù)可以證明風成說的觀點呢?請看教材27頁活動1題,我們一起來探秘黃土“風成說”的證據(jù)。給時間討論每一條證據(jù)說明了什么?14、轉承:既然“風成說”被認為是黃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黃土應該是均勻覆蓋在現(xiàn)在的黃土高原地區(qū),為什

8、么會形成溝壑縱橫的景象?這就是我們下節(jié)課黃土高原行所要探尋的問題。二、嚴重的水土流失1、讓學生讀教材68頁圖“目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進行分組討論,然后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幫助他們進行歸納總結。15、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主要有: 人為因素使得黃土高原的地表結構變得更加疏松,同時也是在破壞地表的植被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植被覆蓋與水土流失之間的關系學生活動2:觀察圖中的植被、水量、泥沙;討論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的關系引導學生完成活動1:“閱讀圖,討論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的關系”。關于這個“水土流失”的實驗感興趣的同學在課下利用相關實驗儀器也可以自己來完(播放一段此實驗的視頻)得

9、出“植被覆蓋率越低,水土流失越嚴重”學生活動3: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兩位同學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同學們先自己梳理一下這兩位同學的觀點,待會我們分別請一位男生和女生來扮演這兩位同學,并把自己陳述的觀點通過抓關鍵詞的形式在黑板上用帶箭頭的版圖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兩位同學的觀點表面看上去矛盾實則都有道理,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引發(fā)和加劇的作用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16.由此黃土高原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qū)之一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會帶來哪些后果呢?我們給出大家三個問題來思考我國是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國家,至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水土流失總面積達356萬平方米。拓展練習題:我國還有哪些地區(qū)存在嚴重的水土

10、流失現(xiàn)象?導游代表介紹有關于“黃土風情”和“黃土文明”的相關內(nèi)容,引入黃土高原的學習學生代表為大家講述前去延安(黃土高原)重點思考的三個問題,引導學生一起思考。學生自主學習12分鐘一位同學代表上講臺來展示學生小結: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跨越省區(qū):青甘寧陜晉內(nèi)蒙古豫通過觀看圖片展示,學生知道黃土高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黃土高原的地貌黃土塬:由厚層黃土組成、面積較大,頂部平坦,侵蝕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區(qū)黃土梁:條狀延伸的黃土地貌類型黃土峁:穹狀或饅頭狀的黃土丘陵黃土塬:侵蝕作用微弱黃土塬被切割而成長幾百米至數(shù)千米條狀地貌(黃土梁)黃土塬和黃

11、土梁經(jīng)長期侵蝕切割(黃土峁)溝谷進一步發(fā)育形成了川(黃土高原的川,小片平原)風成說學生分組討論嚴重的水土流失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溝壑縱橫自然因素主要有:降水(集中、暴雨、)土質(疏松)、植被(稀疏)。人為原因:毀林開墾、修路、采礦學生回答學生代表發(fā)言: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地面物質組成:黃土高原幾乎為黃土所覆蓋,黃土多為風積物,土體疏松、多孔隙,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干燥時較堅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蝕后易崩解,抗蝕力很低。降雨:產(chǎn)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才會產(chǎn)生地表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黃土高原地區(qū)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劇了水土流

12、失。植被。達到一定郁閉度的林草植被有保護土壤不被侵蝕的作用。郁閉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強。而黃土高原恰恰是一個植被極度缺乏的地區(qū)2)人為原因主要有:毀林、毀草、陡坡開荒,破壞了地面植被。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wěn)定的地形。同時,將大量廢土棄石隨意向河溝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帶來的影響:如68頁老農(nóng)所說:1、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下降2、耕地面積減少3、居住地受到影響4、向黃河輸送大量泥沙兩個同學的話都有道理:女孩是站在歷史的角度,而男孩是針對目前狀況來講的,說明黃土高原已經(jīng)形成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性循環(huán),這也說明了人類在這循環(huán)中起到了“引發(fā)”和“加劇”的作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qū):除了黃土高原外還有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南方山區(qū)、華北和東北山區(qū)最后歸納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一般降水量較大,降水季節(jié)差異大,地形一般為山區(qū),地表坡度較大通過學生提前準備的資料,讓他們自己來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