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勞倫斯小說《兒子與情人》中人性的異化_第1頁
論勞倫斯小說《兒子與情人》中人性的異化_第2頁
論勞倫斯小說《兒子與情人》中人性的異化_第3頁
論勞倫斯小說《兒子與情人》中人性的異化_第4頁
論勞倫斯小說《兒子與情人》中人性的異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勞倫斯小說兒子與情人中人性的異化摘要:兒子與情人是勞倫斯早期的成名作。歷來人們對它的主題眾說紛紜,不同于國外學者多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來研究作品。本文主要從人物關系,尤其是家庭倫理關系的角度出發(fā)來探討工業(yè)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飛速發(fā)展對人的異化。分別從人與他人、自我、社會幾個方面來深入的探討異化的表現以及異化的深層次原因。所謂的物質文明的發(fā)展壓抑束縛了人的自然個性將現代文明的罪惡和丑陋暴露了出來,這也表現這作者自己的道德觀,呼吁著自然人性的回歸對我們當今建設和諧社會,建立道德的評價尺度有重要的意義。關鍵詞:母子關系;異化;倫理Abstract:Sons and lovers is Lawrence

2、s early works. Traditionally people opinions vary of its theme, is different from foreign scholars to come from Freuds psychoanalysis research work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material civilization of human alienation mainly from the character relatio

3、nship, especially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ethics relationship. From people with others and self, social aspect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deep-seated reason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ienation and alienation. So-called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repressive shackles of mans natural ch

4、aracter expose the evil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ugly, this is the authors own morality, calling for the natural humanitys return to our todays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establish the moral evaluation scale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and so

5、n ,alienation, ethical緒論:整個西方自從二戰(zhàn)以后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社會經濟結構巨變。人在這樣的社會中生存倍感壓抑,這也加重了人的異化感。而20世紀現實主義作家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從理性與情感、倫理與道德各個方面將人性的各個方面展示出來。而其中人性的異化更是作者關注的重點。勞倫斯的小說冷峻的直面現實對英國社會的各方面進行了理性的批判。這不僅對當時而且對現今也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結合小說當時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親身經歷以及借鑒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對其研究,將讓人們看到遙遠的世紀前的文學作品在東方這個陌生的土地上也將放出不一樣的光彩。不同于國外學者多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角度探討作品的

6、主題,國內作者更注重從家庭和社會的角度去解讀作品,更讓作品找到了適宜生存的土壤,與此同時我們發(fā)現在整個研究中更多的是注重對異化原因背景的探討,而本文更從異化的表現探討并且結合原因和背景展示了一個被畸形母愛束縛的男子試圖掙脫最終失敗的故事,以及產生的根源,這對我們建設和諧社會有一定的現實借鑒。 HYPERLINK javascript:; 一、兒子與情人中人異化的表現 HYPERLINK javascript:; 勞倫斯作為世紀之交的一位杰出作家。F.R.利維斯稱他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創(chuàng)作天才,英語文學的大家之一。” 1 同時他的一生也留下來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兒子與情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主要描述

7、了礦工莫雷爾一家的生活,這與他本人的成長經歷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也是自然倫理道德思想最好的體現。 HYPERLINK javascript:; 勞倫斯出生于英國諾丁漢郡,他的父親是一位煤礦工人,而他的母親則出 身于中產階級家庭。由于出身的階級不同,父母二人基本上形同陌路。 HYPERLINK javascript:; 這一點貫穿于他創(chuàng)作生涯的始終,同時這一點在他的小說兒子與情人中有明顯的體現。勞倫斯本人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就注定了他和別人的不一樣,父母的每一次爭吵與冷漠都會讓他的心靈多一層防備與冷漠,因此與母親的關系越來越近。至于父親則當成是敵人一樣的存在,甚至恨不得父親死去。這種支離破碎的家庭關

8、系貫穿在他的創(chuàng)作和人生當中。 HYPERLINK javascript:; 在勞倫斯看來是社會或他人跟他對立,他認為階級是一道鴻溝,人類之間美好的東西被他所吞滅。2這種觀點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作為一位著眼現實與人性的作家而言,他認為英國的悲劇就在于工業(yè)文明所帶來的丑陋,鄉(xiāng)村被摧毀。而要打破丑陋的牢籠讓一切重歸自然就要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工業(yè)文明使人性中最普遍最美好的東西發(fā)生了改變甚至喪失,夫妻之間沒有真情 ,爭吵不斷。 HYPERLINK javascript:; 丈夫毀了妻子,妻子又毀了兒子們,兒子又毀滅了他的女人。由此下去,一代一代的惡性循環(huán),正是人性異化的開始,敏感的作家對此

9、感到十分的痛心,因此他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從家庭關系、兩性關系入手來探討工業(yè)文明對人的異化,希望以此喚醒自然人性的回歸。 HYPERLINK javascript:; 在英國工業(yè)文明的飛速發(fā)展帶來了人性的扭曲,人的美好的自然的欲求得不到滿足。人被異化成了與人性的和諧相對而言反面的異己力量而存在,勞倫斯在其自傳體代表作兒子與情人中就從家庭關系入手通過倫理和社會道德幾個方面不遺余力的批判了物質文明和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帶來的人性的異化,從而呼喚著自然人性的回歸,而本文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工業(yè)文明對人的異化。1.社會與人社會對人的異化主要表現在作為社會的整體對個體人的異化,二者是一種對立的關系,在勞倫斯

10、看來他懷疑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對人類所起的進步作用,認為物質文明有抑制人的生命本體,甚至是扼殺人的人性的危險,在現代社會,工業(yè)文明的進步所帶來的物質文明已經成為了人類進步的最大的威脅,人被生存的世界所制約,最終走向了異化。在兒子與情人中的許多情節(jié)來自于作者本人居住過的伊斯特伍德礦區(qū)的生活,書中的情節(jié)大多是取自與作者自己的生活原型,小說中保羅的母親是一個出身于中產階級家庭的知識女性,而父親是一個在下層社會掙扎生存的普通工人,階級的極大差距雖然是他們不幸生活的開始,然而歸根結底悲劇的根源在于這個被異化的社會折射到人身上就不言而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小說開始的第一章講述莫雷爾夫婦的早年婚姻生活,其中對他們所

11、居住的礦區(qū)生活有過這樣的描寫, HYPERLINK javascript:; “河洼地隨后取地獄街而代之了。地獄街這一帶全會些茅草屋頂,鼓鼓凸凸的村社,坐落在青山小巷的小河邊。住在那里的礦工都在兩塊莊稼地以外的一些礦坑里干活?!?這一段著名的描寫是對礦區(qū)環(huán)境的描述,過去的自然鄉(xiāng)村已經被工業(yè)文明現代化所沖擊,坑坑洼洼的地面以及小河給全書奠定了一個灰色的基調,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有了些零零落落的成排的村社,這便是伊斯特伍德村的初始。而后接著視野一變,寫到“大約在60年前,情況驟變。從開始的河洼地到地獄街再到一場大火把地獄街燒的干干凈凈,新來的采礦公司于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修建了住宅,遠遠看過去就

12、像是幾個大方塊。原來的河洼地由開始到后來的發(fā)展就像是一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史,隨著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現代化逐漸將觸角從城市的廠房里伸到了農村,農村的自然環(huán)境被破壞。宗法制農村的原始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改變,農民從勞動者變成了煤礦工人,原始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發(fā)生了改變,人與社會由和諧共生變得對立,人要獲得生存就要不斷地從大自然攫取,就要被這個資本主義社會所改變著。全書第一章花費了大量的篇幅描寫了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讓讀者對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有所了解,同時也是貫穿全書的一個重要線索。貫穿了莫雷爾一家的生活也貫穿了一家?guī)讉€孩子的命運。還是在書中的第一章寫到“最終,莫雷爾太太鄙視她的丈夫了。她親于孩子;她疏于

13、孩子的父親。他已經開始無視她;他家已無新穎可言。她痛苦的對自己說,他這個人沒有膽氣。他在此刻感覺到事情已經成這樣。2這一段描寫的雖是莫雷爾夫婦的家庭生活,但是卻形象的表現了夫妻之間的冷漠本該是其樂融融的一家人卻變得彼此敵視與冷漠,這是工業(yè)文明帶給人的束縛,工業(yè)文明時期人成了機器的奴隸,作為一家之主的莫雷爾下井工作,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長時間的壓抑讓他不得不依靠酒精來緩解自己的壓力,然而與他出身不是同一個階級的妻子對此不夠理解,夫妻之間沒有感情的基礎,或許曾經有過,如今也只是搭伙過日子。工業(yè)文明摧殘了美好的人性與人情,這正是人性異化的一個表現,夫妻不是夫妻,生活不是生活完全是為了活著,這樣的人生

14、不問生存的意義,這正是社會對人的異化的表現。2.人與人在兒子與情人中除了從直觀的角度表現工業(yè)文明對人性的異化與扭曲之外,還從更加細微的角度入手,從家庭關系的層面寫了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夫妻間、母子間、男女間錯綜復雜的感情。首先,從夫妻感情而言,由于一時的生理吸引而走到一起的莫雷爾夫婦當然是不幸福的,出身階級的差異、性格的差異、愛好的差異、以及生活習慣足以令二人相互敵視,但是在莫雷爾的婚姻中,妻子沒有經濟能力只得依附著丈夫生活,即使在厭惡還是生活在了一起。從小的家庭生活給予了保羅很大的影響,讓他對婚姻本身就有一種恐懼,因此在面對米里亞姆的示愛,以及以愛之名的拯救,他退縮了,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已經讓他沒

15、有了完整的愛人的能力,這不能不說是家庭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劇。其次,從母子關系而言,這也是小說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在兒子與情人張九禹先生的譯版序中就寫到小說中一共涉及到了三種“愛”:保羅與母親的“俄狄浦斯之愛,保羅與米里亞姆的精神之愛、保羅與克萊拉的占有之愛。這三種愛極具破壞性,本身也是傷痕累累,這或許與父母殘破的婚姻有關系。2其中保羅與母親的俄狄浦斯之愛歷來是學者們關注的重點,然而作品還有更深層的內涵。兒子與情人刻畫的是一個在畸形母愛束縛下掙扎著要走向精神獨立然而卻失敗的故事。小說的開頭追述了礦區(qū)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莫雷爾夫婦早年的婚姻生活,這似乎是一個背景,巨大的差異讓他們之間沒有絲毫幸??裳裕钡?/p>

16、兒子威廉、保羅出生以來一直是爭吵不斷。在莫雷爾看來孩子并不是自己愛情的結晶,對丈夫愈加鄙視,于是把全部的心血注在了兒子們身上。張禮龍?zhí)岢觥敖洕鐣匚灰彩菍е滤麄儽瘎〉囊粋€重要因素”。3由于夫妻二人不屬于同一個社會階層,生活中的矛盾一觸即發(fā)。莫瑞爾太太看不起她的礦工丈夫,不希望她的兒子們將來也被困在這種生活里,于是她盡自己的努力想要擺脫這種生活,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兒子們身上。對任何企圖奪走兒子的人如臨大敵,因此間接造成了兒子愛情生活的不幸。因此出于本能的占有欲,莫雷爾太太對大兒子威廉的女朋友是橫豎看不順眼,在巨大的壓力之后威廉去世,不得已的悲痛之后,她認識到自己應當關注珍惜活著的而不是懷念

17、那已經不在了的,于是便將全部的目光投入到了小兒子保羅身上。由于從小目睹了父母生活的不幸福,保羅本能的對父親有一種排斥而親近母親,從小體弱多病的保羅更黏母親,甚至認為母親蹲下身來頭偏向一邊的姿勢美麗極了,在他認識了米里亞姆之后,還是不自覺得會用母親來和她對比。而后來在認識了米里亞姆之后,少女的羞怯以及精神上的共同與理解讓他一度想和米里亞姆建立起來親密的關系,然而卻遭到了母親的反對?!八缫讶∠掠差I和領帶,光著脖子,現在打算起身去睡覺。他彎著腰去親吻母親時,母親摟住他的脖子,把臉偎貼在他的肩上哭了起來,一陣抽噎嗚咽完全不像她的聲音,使他痛苦不已?!?HYPERLINK javascript:; “

18、我受不了啦。我可以容忍別的女人但不是她。 HYPERLINK javascript:; 她不給我回旋余地,一點兒回旋余地也不給”他撫摸母親的頭發(fā),嘴貼著他的喉嚨。4這一段的描寫是在母親得知保羅和米里亞姆的交往之后的表現,完全不像是母子間的交往,而是情人之間的言語。保羅痛苦的向母親表白自己并不喜歡米里亞姆。至此母子之間的關系就超出了一般的界限,甚至在保羅不更事的時候說過,多么想自己是母親的大兒子,那樣就可以看見一個更年強的媽媽,甚至幻想過在父親去世后,和母親一個保姆一個生活在一個大莊園,由此看出對母親不一般的依戀與別樣的感情是他人生走向毀滅的開始。甚至在文中有這樣的描述,保羅送給母親禮物時,母親

19、的表現宛如戀愛中的少女。5這種畸形的母子關系似乎從一開始是就注定了保羅的悲劇,無論是和米里亞姆的精神之愛還是和克萊拉的占有之愛都帶這母親的影子生活著,所以保羅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工業(yè)文明的進步造成的人與人關系的異化,夫妻間沒有感情,母親依賴兒子,兒子憎惡父親,和諧的人性關系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最后,從情人之間的關系來看,保羅有過兩段感情。初認識的是農場的米里亞姆,她們一家人都很喜歡這個健康有活力的小伙子,甚至讓討厭他的米里亞姆的兩個兄弟也漸漸喜歡上了他,于是成了這個家庭的???,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個姑娘或許和他是最合適的。相當的年紀,一樣的愛好興趣、以及共通的靈魂,這一切讓許多個在農場散步

20、的夜晚也變得美好起來。在與米里亞姆的戀愛中,米里亞姆對保羅的感情顯得更加炙熱,也似乎更為主動,因此保羅似乎就有了隨便發(fā)脾氣的權威,過后又后悔不已,然而下一次又是周而復始的發(fā)脾氣,米里亞姆則一直忍受他,但是她和保羅之間的感情僅僅是一種精神上的相愛,她厭惡任何來自肉體的接觸,因此這一段并不和諧,不對等的感情終究是要破滅的,即使后來走投無路絕望至極的時候,米里亞姆來到他身邊愿意與他結婚,拯救他,保羅還是毫不留情的離開了她。這一切當他遇到了克萊拉之后就發(fā)生了變化,克萊拉完全不同于米里亞姆,她有活力而且富有激情。這一點吸引了困苦壓抑的保羅,似乎他的壓力著這里找到了宣泄的突破口。兩人在同一個喬丹工廠工作,

21、書里寫道,“克萊拉瘋狂的迷戀著保羅,一有機會,她就想撫摸他。”來自克萊拉的愛太過熱烈與放縱,它讓保羅忘記了母親的壓力,忘記了結婚,兩人盡情的享受著來自情欲的烈火。然而與克萊拉的縱情聲色終歸讓他回到了現實,他和克萊拉之間找不到一點精神的相同,這注定了他們之間最終也只得分手。6在這場男女關系的角逐里,無論是與自己的母親還是米里亞姆抑或是克萊拉,他們之間的愛都是完整的,最終沒有得到理想的結局。因此學者萬莉認為在兒子與情人中不僅表現了兩性愛情,米里亞姆和母親是保羅人生路上的導師,幫助保羅走向了精神上的成熟。 HYPERLINK javascript:; 7作者借此表達了對工業(yè)文明的批判,工業(yè)文明摧毀了

22、人與人之間的正常的和諧的關系,使人性變得萎縮,這正是人性扭曲、異化的根源所在。3.人與自我在兒子與情人這部小說問世以來,對它的主題歷來有很多爭議,其中最多的無異于人的異化以及對和諧人際關系的追求,其中也自然而然的包含著現代人對自我的發(fā)現與回歸。在工業(yè)文明時期,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被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不復存在,現代人在物質文明的影響下,出現了精神上的虛無感和空虛感。因此作者在小說中隱含的表現了對自我的發(fā)現與回歸。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保羅從小親近母親,加之體弱多病,因此形成了敏感憂郁的性格。在母親的影響下對父親有著本能的反感,然而作品中卻多次透露出對父親的欽佩,尤其是在保羅與米里亞姆分手之后

23、,并沒有按照母親的想法真正的回到她的身邊,而是與克萊拉開始了交往。 HYPERLINK javascript:; 這一行為隱隱約約是在證明著自己的男子氣概,勞倫斯曾經在隨筆中寫道,我們的父輩們失去了本能中對生命之流和生命實體的控制?!边@也是為什么我們的父輩被母輩斗敗的原因。8勞倫斯在這里也表現了對父輩們所代表的原力的肯定。 HYPERLINK javascript:; 表現在作品中具體現在作品中分就體現在保羅在母親的的教養(yǎng)下被異化為“半男人”,同時也表現了對造成人異化、人主體性喪失的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的批判。9因此書中的保羅一直在尋求擺脫畸形的母愛束縛,可是說整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fā)現與尋找的過程

24、。在與米里亞姆和克萊拉兩個女性的交往也是它自我救贖的一個部分,在米里亞姆身上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在教授法語課程和談論繪畫的過程中逐漸發(fā)現了自我,在關于保羅和米里亞姆的描寫場景設置多在農場、田野、意象也多是花和月亮、夜晚等,這都給這段精神之戀蒙上了一層浪漫的色彩。可是僅僅有精神的戀愛是遠遠不夠的,在米里亞姆看來,保羅并沒有真的愛過她?!耙恢币恢本褪沁@樣??!”她叫道?!拔覀冮L期以來一直就在爭斗你竭力要擺脫我?!薄皬臎]有過!”她叫道;“從沒有過!你總想擺脫我。”“不是總想開始的時候并沒有!”他爭辯說。“一直都是從一開始都是一直就是這樣!”2這是一段米里亞姆和保羅的爭吵,在米里亞姆看來真正的愛情不是這樣

25、,彼此間相互慰藉更像是朋友為而不是戀人。而與克萊拉的交往中得到了肉體的歡愉,隱隱的包含著對平淡生活抗拒的刺激,然而他在克萊拉那里僅僅得到情欲的滿足,在精神上根本沒有辦法溝通,最終也只得離開克萊拉,將肉體和精神割裂開本來就是不會得打幸福的,保羅在母親、米里亞姆、克萊拉三個女性之間輾轉、猶疑,帶著對生命之流最原始的向往,渴望找到自己心中最和諧的生存方式,渴望發(fā)現在我,然而在母親去世后,他離開了家鄉(xiāng)去了城市,他仍然是迷惘的,尋找仍然是迷茫的,所有的一切都在迷茫中等待著探索。二、異化的深層表現:母子倫理關系的沖突和困境兒子與情人有著豐富的主體內涵,但就在表現工業(yè)文明、機器生產對人性的異化而言,出來在表

26、現人際關系以及人的迷惘,自我尋找的不可能以外,最深入的切入點就是它涉及到了倫理與道德的層次,這一點不僅在當時的社會具有討論的意義,在當今社會也值得我們思考,如何做到倫理道德、理智與情感的統(tǒng)一,也是作品所要宣揚的一個觀點。1.靈與肉的沖突作為勞倫斯的成名作,兒子與情人講述了一段畸形母子關系,同時也揭露了導致這種倫理困境產生的沖突。在保羅童年的時候,母親莫瑞爾夫人對兒子的過分溺愛,家庭生活的不幸福讓她將擺脫礦工生活的唯一希望寄托,同時大兒子威廉過世以后更是將全部的情感和關愛也傾注在他的身上。對于兒子保羅而言,母親是他最親的人也是他唯一的依靠,于是對母親產生了強烈的依賴,而對母親的依賴,讓他變得猶疑

27、寡斷,影響了男子氣的形成具有了女性的氣質,最終這種母子關系阻礙了兒子保羅獨立人格的形成。而在這種母子關系投射到保羅的戀愛中的時候,導致他陷入了靈與肉的雙重困境中,保羅對母親的過分依賴讓他無法和米里亞姆建立起來親密的關系,在女友身邊的時候總想著要回到母親的身邊,總覺得是在背叛母親,似然有時候他也覺得苦惱無奈不已,但是他無能為力,而在于克萊拉的交往中這種狀況依然延續(xù)了下來,不同的是母親對此持不同意見,她可以忍受兒子和克萊拉在一起,而卻是沒有辦法接受米里亞姆。在她看來克拉拉只是在身體上占有兒子,他最終還是會回到自己身邊。而米里亞姆一旦在精神上占有了保羅,他就再也不會回到自己身邊。在母子關系的影響下,

28、保羅并沒有獲得獨立的人格,沒有繼承到來自父母的愛,因此在感情上也是層層受挫,一方面米里亞姆只需要保羅的精神,另一方面克萊拉充滿情欲火焰的愛又讓克萊拉著迷,但是難以獲得內心的安寧。因此感情與肉體的分離,靈與肉的不和諧讓保羅陷入了更深的困惑與沖突中。而這種沖突歸根結底的原因在于工業(yè)文明對人的異化,工業(yè)文明使男子變成了機器的奴隸,男人們又在家庭上毀滅了女人的美好幻想,母親們又將希望寄托自兒子身上,兒子又渴望在女友那里得到救贖與自我,于是這種畸形的人際關系最后會毀了每一個人。工業(yè)文明對人的異化到了一種類似于瘟疫的地步,讓人生畏卻又無能為力,在這里一切的掙扎都是徒勞的。就像胡亞敏說的,“保羅的成長過程以

29、及他的情愛初體驗都是人所面對的一種生存困境,一種來自生活的壓抑?!?0在這里靈與肉的問題被作家尖銳的提出來了,這也是作品深層次所要表達的內容,作者以此呼喚著這個時代靈肉和諧的人際關系與理想人性的復歸。2.理智與情感如果說作品更深層次要表達的是靈與肉的矛盾,那么另一個所要表達的方面就是理智與情感的沖突和對立。 HYPERLINK javascript:; 工業(yè)文明對自然人性的扼殺、理性對情感的拒斥,是產生倫理困境的基本原因,也是母子關系之所以走到絕境的重要原因。作品中莫瑞爾夫人受到工業(yè)文明的影響,輕視看不起自己不懂文化的丈夫,而健壯的丈夫也被資本主義礦場所摧殘,莫瑞爾夫人在感情和心理上日益疏遠丈

30、夫,導致了兩性關系的破裂。 HYPERLINK javascript:; 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兒子保羅過分依戀母親,并在自己成年后的感情生活中再次陷入靈與肉分離而帶來的沖突中。 HYPERLINK javascript:; 所以,工業(yè)文明對自然人性的扼殺,理性對情感的拒斥,是將保羅與母親置于林立困境的根本原因。工業(yè)文明的機械化、單一化,導致人對自然本性的背離,在這一趨勢之下,家庭也難以幸免,保羅就會陷入母親與父親各自代表的文明與自然、理性與情感的不同倫理力量對抗中,不得不在父母之間進行抉擇,在靈與肉之間輾轉。11與此同時解釋這種倫理困境之后的沖突才是作家所最關心的焦點,保羅的母親深知兒子以后必然

31、是要結婚的,但是卻不愿意承認自己將要失去兒子的事實,在這里理智給情感讓路了。情感的泛濫與理智的不節(jié)制最終讓母子關系演變到了無路可退的地步,這時候在母親去世后,沒有了情感支柱的保羅悲劇的結局也就不可避免的發(fā)生了。作品也就達到了它的批判的高度。在這個被資本主義文明所主宰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僅僅是生存的關系,人甚至喪失了作為人的理性,在情感和欲望的支配下,一切都朝著與倫理和理性相悖的方向發(fā)展。靈與肉分離、理智和情感的分裂,都使得現代人的生存無比艱難,在尋找自我的路上迷茫。以至于一旦放任自己的欲望,不受理性的節(jié)制,最終只會走向悲劇和毀滅。兒子與情人就是揭示了一個在畸形母愛束縛下的男子如何試圖擺脫母親的束

32、縛,嘗試尋找自我然而最終失敗的故事,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屬于非理性的勝利,是物質的勝利。這樣的結局或許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然而卻無形揭示了那個社會的生存規(guī)則,縱使不道德、不合理的規(guī)則需要打破,那也需要與之無休止的斗爭。人是理性的動物,最終能找到與這個荒誕世界對抗的捷徑,達到理智與情感的統(tǒng)一。三、異化的原因探究1. 非理性文化視野下人的異化20世紀以后的作家除了關注描寫自然以外更加在關注人所生存的社會現實。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的飛速發(fā)展以及物質的極大豐富都使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危機,同時也加深了人在這樣的大時代之下的異化感與陌生感。12再者,西方當代自然科學的成就也強化了人的非理性意識,雖然自然科學

33、為解釋人類社會的未知有重大意義,然而它卻不能很好地解釋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類的關于精神的、情感的、道德的、信仰的種種問題和矛盾就難以得到解決,反而加重了這方面的危機,因此人就滑向了非理性的深淵,走 向了異化。人的異化是20世紀西方社會典型的現象,也是一時代之社會精神的藝術表達,就之于文學來看則有了更加深刻的內涵,它揭示了在這個工業(yè)化的社會人所面臨的種種危機與矛盾以及其產生的根源,從而表現了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揭露與批判。12同時代有很多偉大的作家在其作品中涉及到了這樣的主體,其中不乏一些經典之作。其中勞倫斯的 兒子與情人沒有從重大社會現實入手而是從家庭關系、人與自然的矛盾、倫理道德

34、、感性與理性的角度入手揭露了在這樣的社會中人被異化被毀滅,人主體性的喪失,從而將批判的眼光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2.異化的原因一個偉大的作家總是在他的作品中盡量的描繪整個社會和時代的變化,在其中隱含了他的個人特點和時代風貌,這就是體現在作品中的時代風格和作家個人風格的結合。作為他那個時代英語文學中的大家,勞倫斯無疑清楚的明白他的作品要表達什么。他的作品一直以細密而幽微的細節(jié)描寫和心理描寫見長,在展現異化現象本身的同時也結合時代背景剖析了現象背后的本質,因此本論文雖然主要從家庭關系以及倫理道德的角度探討了兒子與情人中工業(yè)文明對人的異化,然而作者更加關注的是產生這種異化的深層原因。(1).理性的缺失

35、首先要探討異化的產生原因,首當其沖的是社會原因。在作家生活的時代,英國隨著工業(yè)革命的興發(fā)逐漸的成為了一個強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伴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整個社會的思想道德發(fā)生了變化,整個社會自傲、自大以及虔誠,這種精神在社會初期可能確實產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作為一個作家,勞倫斯卻敏感的看到了其中隱含的享樂主義、自私、人的異化等種種的弊端。13這些另勞倫斯感到不可置信,因此他始終以自己的的態(tài)度探討整個社會的道德。勞倫斯反對工業(yè)文明社會對人的束縛,他認為無情的工業(yè)化擴張雖然表面上一片繁榮景象,但卻摧殘了人類的本性。 HYPERLINK javascript:; 所謂的“文明”使自然人失去了生活的活力

36、和自發(fā)性,暴露了現代文明的罪惡面。因此他的道德態(tài)度指向明確的提出回歸自然,人的自然欲求不受束縛的實現,但并不是回歸一種無知的蒙昧的狀態(tài)而是有理性條件下的回歸,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對理性的回歸。工業(yè)文明、機器大生產使人終日困在工廠里勞作,人被束縛成了機器的奴隸,彼此之間冷漠相視,整個社會金錢至上。勞倫斯認為這是不道德的,因此他提倡一種自然的道德觀。(2).和諧自然倫理觀的缺失其次工業(yè)文明對人的異化在作品中表現在三個方面,而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卻是上一代人不幸福的生活導致,父母之間不是因為愛而結合在一起,當激情消退之后,留下的卻是無法彌補的生活裂痕,這種不道德的婚姻是作品中保羅悲劇的原因,也是導致他異化

37、的原因。因此勞倫斯從性倫理的角度入手,從自己的親身體驗出發(fā)表達了他對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反抗,追求一種和諧的性愛關系,追求靈與肉的統(tǒng)一。在他的作品兒子與情人中作者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曾經告誡讀者,他的文中有另一個自我。14莫瑞爾太太是一個出身于中產階級家庭的知識女性,本身就有著良好的修養(yǎng),在她的第一段朦朦朧朧的戀情宣告終結以后,在一場晚會上認識了莫瑞爾。莫瑞爾年輕充滿了活力,于是這個年輕的礦工一下子抓住了蓋特魯德的眼光,他那渾身散發(fā)出來的活力與光芒讓還是少女的她不禁的淪陷,于是他們陷入了熱戀之中,很快就結婚了。而婚后雖然也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長爭吵開始了。本身就是兩個階層的人結合,

38、雙方又不想為了彼此而妥協,加之家庭經濟狀況的拮據,讓彼此不得不面對現實。莫瑞爾太太也試想過改造丈夫,但是都以失敗告終。這一段本不是由于相愛開始的婚姻 ,僅僅是因為生理上的吸引,外貌的喜歡而走到一起,兩人沒有精神的共鳴與相同就像行尸走肉一樣搭伙過生活,這樣不和諧的婚姻是不會長久的。父母的關系影響到了孩子們,威廉的戀愛失敗,最后在壓力之下走向了死亡。保羅的兩次戀愛最終也都無疾而終,與米里亞姆有愛無性的愛情,與克拉拉有性無愛的戀情?;蛟S這都不能稱之是愛情,而是一種反抗與嘗試,然而在母親的壓力之下最終走向失敗。 HYPERLINK javascript:; 就像勞倫斯在散文性與可愛中寫道“性與美是不可分的。”15只有二者結合才能達到至美的境界。所以,書里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幸福的,而悲劇的根源就是莫瑞爾夫婦的結合開始,無愛的婚姻是家庭悲劇的根源,是一代代走向毀滅的導火索。所以,勞倫斯在作品中警醒人們作為人的自然欲求,性不應該是被壓印的,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