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論世與歷史教學_第1頁
知人論世與歷史教學_第2頁
知人論世與歷史教學_第3頁
知人論世與歷史教學_第4頁
知人論世與歷史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知人論世與歷史教學知人論世與歷史教學一、知人論世的內(nèi)涵知人論世一詞,出于?孟子?。?孟子萬章下?有這樣一段話:孟子謂萬章曰:一鄉(xiāng)之善士,斯友一鄉(xiāng)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在孟子看來,有德之士不但要廣交天下有德之士,而且還要上溯歷史與古人交朋友尚論古之人;而與古人交朋友,一方面要通過誦讀他們的詩文、著述,進而知道他們的為人;另一方面還要研究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社會處境。孟子論交友的這番言論,當是先秦社會重視交友之風氣的產(chǎn)物。管仲與鮑叔牙、伯牙與鐘本文由論文聯(lián)盟.Ll.

2、搜集整理子期的友誼,可謂孟子前后人們交友的典范。先秦時期人們之所以重視交友,是因為他們認識到真正的朋友不但可以互相成就彼此的事業(yè)而且可以完善彼此的人格,孔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無友不如己者云云,無不展現(xiàn)了這一時期人們對交友的重視。不僅如此,孔子還認識到朋友是知人的關(guān)鍵,?孔子家語?有這樣一段對話,孔子說我死之后子夏會不斷進步,而子貢那么日益退步。曾子問,為什么會這樣呢?孔子答復說,子夏喜歡與比自己賢能的交友,而子貢喜歡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接著,孔子解釋說,假如不理解兒子怎樣,看看他父親就知道了;不理解一個人怎樣,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不理解君主怎樣,看看他的使者就知道了;

3、不理解一個地方怎樣,看看它的物產(chǎn)就知道了。所謂: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知其地視其草木。這就是孔子提出的知人的一個重要途徑或方法。在孔子看來,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朋友是最為關(guān)鍵的,這一主張得到了荀子的繼承與發(fā)揚。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據(jù)此,荀子指出一個人雖然有良好的天資,但也要有賢師的教誨與良友的相處:有良好的師友相處,就會成為一個仁慈的人;與德行不好的人相處,日久也會變壞。故荀子亦云: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梢?,孟子前后的先秦社會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重視朋友的風氣,人們不僅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而且通過一個人的朋友來鑒別其人品

4、優(yōu)劣,即不知其人視其友。由上可見,孔子、荀子論交友的核心內(nèi)容是道德,孟子亦是如此。實際上,?孟子萬章下?在闡述知人論世之前亦有論交友的言論,曰: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很明顯,孟子認為交朋友交的是品德,其知人論世之說也應(yīng)該與這段話聯(lián)絡(luò)起來加以理解。要之,孟子知人論世之說與孔子、荀子以道德論交友的主張大體一樣,其本義是一種交友、修身和識人的思想與方法。后來,知人論世逐漸超越了?孟子萬章下?的詳細語境,其含義演變?yōu)椋豪斫庖粋€人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也指鑒別人物的好壞、議論世事的得失。二、文學研究與語文教法視野下的知人論世需要指出的是,孟子所謂:頌其詩,讀其書

5、,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后世有學者將孟子的知人論世之說與誦詩聯(lián)絡(luò)起來,認為這是主要針對?詩經(jīng)?提出的,它是理解?詩?的方法以及指導讀?詩?和用?詩?的方法。1因此,不少學者尤其是中小學以及大學老師把知人論世看作一種文學研究的根本范式或教學理論的方法,在文學研究和教學理論尤其是中學語文教學中廣泛運用。從上文闡釋可知,把?孟子萬章下?知人論世作為文學研究的根本范式或教學方法并不符合孟子的原義。朱自清先生?詩言志辨?曾說:知人論世,并不是說詩的方法,而是修身的方法;誦詩、讀書與知人論世原來三件事平列,都是成人的道理,也就是尚友的道理。2朱先生認為知人論世之說為修身、交友之法,以及誦

6、詩、讀書與論世三者并列,這顯然都是正確的;然而,知人當是三者的目的,與上述三者并非并列的關(guān)系。由此可以這么認為,孟子提出知人論世,本義并不是在討論誦詩、讀書與論世,這三者只是成人、交友的手段或方法。由此可見,后人把知人論世也看成理解?詩?的方法,尤其是把知人論世視為文學研究的根本范式或教學理論的方法,都只能視為是后人的發(fā)揮,而非孟子的原意。當然,后世學者把知人論世視為文學研究方法也不無道理;因為,誦詩、讀書與知人、論世之間確實有著深化的關(guān)系。呂藝先生明確指出把知人論世看作單純的修身方法,與誦?詩?、讀?書?沒什么聯(lián)絡(luò),又似乎不妥。他還引用清人吳淇之言說:我與古人不相及者,積時使然。然有相及者,

7、古人之?詩?、?書?在焉。古人有?詩?、?書?,是古人懸以其人待知于我;我有誦讀,是我遙以其知逆于古人。是不得徒誦其書,當尚論其人。這就是說,一方面誦?詩?、讀?書?是我們與古人交流、對話的媒介,也是我們知人論世的憑借;另一方面,知人論世原義雖不是評論作品的方法,其實也可以作為指導讀?詩?和用?詩?的方法,仍屬方法論范疇。1關(guān)于這一點,章學誠在?文史通義文德?中說得更為簡明,他說: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之辭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處,亦不可遽論其文也。在此,章學誠從古人所處時代與詳細處境理解古人之文辭,顯然把知人論世納入了方法論或文學批評的范疇。郭英德先生更明確指出:在孟子那里,由知人論

8、世而尚友是目的,而頌其詩,讀其書那么是手段;后人將目的轉(zhuǎn)移到頌其詩,讀其書本身時,知人論世便成為最重要的手段了。無論知人論世是作為目的還是作為手段,它所強調(diào)的都是作品與作者及社會的聯(lián)絡(luò)和一致性,并要求讀者在這種聯(lián)絡(luò)與一致性中閱讀和理解作品。在這一意義上,孟子實際上提供了一個文學闡釋、文學研究的根本范式,并從而形成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一種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4當然,這個根本范式并非孟子的原意,而是后人符合情理的發(fā)揮。順理成章,由于作品與作者及其所處社會處境具有一致性,作品與作者及其社會處境于是可以互通互解;因此,知人論世不僅成為傳統(tǒng)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也成為閱讀、鑒賞、評價文學作品的根本方法,在中小學

9、乃至大學的教學理論中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尤其是散文詩詞鑒賞、文言文閱讀等教學理論更是如此。吳敏莉就認為比擬視野下的知人論世有助于詩歌鑒賞,例如通過比擬生平境遇,梳理詩情變化;通過比擬詩人個性,把握詩風差異;通過比擬時代差異,感受精神不同。5這顯然把作者的生平境遇、個性特點以及所處時代與作品融為一體了。但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深受時代環(huán)境的影響,都文如其人,包含著虛構(gòu)、想象的文學作品更是如此。這就是說,以知人論世的教學方法分析文學作品是有局限的。不僅如此,語文教學對知人論世的運用帶有極大的隨意性,需要遵循如下根本原那么:尊重優(yōu)秀文學作品超越時空的普適性,不宜過分強調(diào)知人論世;尊重文學作品閱讀的一般規(guī)

10、律,防止先入為主式的知人論世;尊重學生的知識儲藏和閱讀程度,在學生讀不懂的前提下以知人論世為打破口;尊重文學閱讀和人生體驗之間的親密關(guān)聯(lián),在學生讀不透的情況下防止揠苗助長式的知人論世。6可見,作為教學方法的知人論世不可隨意運用,而應(yīng)該視詳細情況而定。三、作為歷史教學思想與方法的知人論世知人論世作為一種教學思想與方法,雖然在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深化的運用,但是在歷史教學思想與理論領(lǐng)域卻應(yīng)用得不多。實際上,作為教學思想與方法,知人論世更合適運用于歷史教學。這是因為,無論是知人還是論世都需要從人物個性、時代背景等歷史事實層面進展探究,而這些對于文學作品往往只是外在因素,文學作品的賞析諸如分析人物形象

11、、情感世界以及藝術(shù)真實等那么應(yīng)該主要從文學自身的內(nèi)在理路來探究。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敘事抒情散文,屬于文學范疇,對其的解讀必須從文學的視角出發(fā),應(yīng)厘清歷史語境與歷史真實,超出歷史語境進入歷史真實,就會把文學作品降低為生活實錄。所以,解讀?背影?應(yīng)該在學生語境文學語境歷史語境中找到平衡點,特別是歷史語境,必須適而不過。7這就是說,知人論世在文學作品賞析中不僅是有限度的,而且還要平衡各種因素。與文學研究或語文教學中知人論世需要兼顧藝術(shù)真實和歷史真實有些不同,歷史研究或歷史教學往往以知人論世的思想與方法再現(xiàn)歷史真實。因此,史學領(lǐng)域的知人論世需要建立在堅實的史料文獻的根底上,通過對史料文獻的選

12、擇、梳理、分析、建構(gòu)以求接近歷史真實。無疑,知人論世在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中具有思想理論的價值與方法論上的價值。例如,?史記李斯列傳?塑造李斯這一歷史人物,就成功運用了知人論世的方法。從知人方面來看,司馬遷用了兩個典型性的小事提醒了李斯好利貪權(quán)、沒有底線原那么的人物個性。第一件小事是李斯年少時,為郡小吏,曾看見廁所中老鼠又臟又瘦,人們唯恐避之而不及;而糧倉中的老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李斯于是感慨道: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在李斯看來,人的賢能與不肖在于他所處的位置,所以他一生都在追求做一個衣食無憂的倉中鼠,然而他一生也正如倉中鼠時刻身處險境而不自知。第二件小事李斯勢力到達頂峰之時兒子皆娶

13、秦公主,女兒那么悉嫁秦公子,有一次兒子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于家,文武百官都前來道賀,門庭假設(shè)市,冠蓋如云。李斯喟然而嘆曰: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騖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那么衰,吾未知所稅駕也!當此時,李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風光無限,他雖然意識到盛極必衰,但趨利的本性致使他無法停頓追求勢力的腳步,以致在腰斬行刑之前居然還與他的兒子說我們?nèi)缃駹恐S狗到東門外追兔子的時機都沒有了??梢?,李斯至死都沒有醒悟他為什么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司馬遷對李斯一生參與的諸多大事未加詳載,而對這兩件小事不惜筆墨,正是因為它們集中表達了李斯的

14、個性。另一方面,從論世角度來看司馬遷亦把李斯的悲劇置于時代大背景下而建構(gòu)的:李斯處于戰(zhàn)國晚期,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尚力、仁義陵遲,至戰(zhàn)國群雄并起,權(quán)謀詭詐愈來愈甚。對此情形,?史記六國年表序?記載道:陪臣執(zhí)政,大夫世祿,六卿擅晉權(quán),征伐會盟,威重于諸侯。及田常殺簡公而相齊國,諸侯晏然弗討,海內(nèi)爭于戰(zhàn)功矣。三國終之卒分晉,田和亦滅齊而有之,六國之盛自此始。務(wù)在強兵并敵,謀詐用而從衡短長之說起。矯稱出,誓盟不信,雖置質(zhì)剖符猶不能約束也。李斯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他從荀子學帝王之術(shù),學成之后向荀子辭行說,當今是游士的天下,時不我待;一個人沒有比窮困更卑賤的了,我不能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窮困之地,我要去游

15、說秦王。李斯一生鄙視卑賤窮困、崇尚權(quán)謀詭詐,顯然與春秋戰(zhàn)國以來各諸侯國無不爭霸尚力、務(wù)在強兵并敵的此時代背景嚴密相關(guān)。從這個意義上說,李斯的悲劇也是歷史開展使然,也可以說時代的悲劇。由上可見,?史記李斯列傳?運用知人論世的思想與方法成功塑造了李斯這一人物形象。所以,假如在歷史教學理論中運用知人論世的思想與方法講述李斯的一生,這不僅能讓我們深化認識到李斯一生悲劇的個性因素而且還能深化社會背景探尋李斯個性形成的時代來由。重要的是,?史記李斯列傳?以知人論世塑造的李斯的人物形象,不僅有著堅實的文獻史料的根據(jù),而且采取了典型性敘事的方法,亦即,司馬遷塑造人物形象選擇最能表達人物個性且又集中展現(xiàn)時代精神的事件,從而將知人與論世有機交融為一體。當然,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以典型性事件來知人論世也是缺陷的:一者,相對于生活活潑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以及波瀾壯闊的社會,史料文獻永遠是不全面的;選擇典型性事件展現(xiàn)人物個性與時代精神一斑窺豹理論上易于操作,實那么非常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