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東晉詩文研究流變_第1頁
二十世紀東晉詩文研究流變_第2頁
二十世紀東晉詩文研究流變_第3頁
二十世紀東晉詩文研究流變_第4頁
二十世紀東晉詩文研究流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十世紀東晉詩文研究流變20世紀文學史家較早論及東晉詩文及作家的,首推劉師培,他在?中國中古文學史?第四課“潘陸及兩晉諸賢之文中云:“東晉人士,承西晉清談之緒,并精名理,善論難,以劉琰、王蒙、許詢?yōu)樽?,其與西晉不同者,放誕之風,至斯盡革。又西晉所云名理,不越老、莊,至于東晉,那么支遁、法深、道安、惠遠之流,并精佛理,故殷浩、郗超諸人,并承其風,旁及孫綽、謝尚、阮裕、韓伯、孫盛、張憑、王胡之,亦均以佛理為主,息以儒玄;嗣那么殷仲文、桓玄、羊孚,亦精玄論。大抵析理之美,超越西晉,而才藻新奇,言有深致,即孫安國所謂南人學問,精通簡要?世說新語文學?也。故其為文,亦均同潘而異陸,近嵇而遠阮。劉氏對東晉

2、文學特點的闡述,雖簡要卻精辟,沾溉后人,其澤甚遠。魯迅在1927年?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的講演中,也涉及了東晉。他認為稽康、阮籍縱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后來到東晉,空談和飲酒的遺風還在,而萬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卻沒有了。劉勰說:“嵇康師心以遣論,阮籍使氣以命詩。這“師心和“使氣,便是魏末晉初文章的特色。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神滅后,敢于師心使氣的作家沒有了。到東晉風氣變了,社會思想平靜得多,處處都夾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晉末,亂也看慣了,篡也看慣了,文章便平和。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潛。錢基博的?中國文學史?談及東晉文學時指出,永嘉南渡后,玄風大熾,影響之巨,涉及文學。因此,盡管世積亂

3、離,但文章始終表現(xiàn)出一種紆徐雍容平和的相貌。劉勰謂之詩必道德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故知文變?nèi)竞跏狼?,興廢系乎時序;原始以要終,雖百世可知也。但理過其詞,雕潤恨少;而葛洪才章贍麗,自成一子,又嫌縟而傷浚假設乃無雕蟲之功,而探懷以抒,可以陶性靈,發(fā)幽思,言在耳目之內(nèi),情寄埃塵之表;洋洋乎會于風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曠觀者,其惟王羲之、陶潛乎。錢氏所論,符合東晉文壇的實際情況。王瑤于本世紀50年代出版的?中古文學風貌?一書中有?玄言山水田園論東晉詩?一章,是專門研究東晉文學的。該文從玄言詩談起,以郭璞為玄言詩的創(chuàng)始人。認為鐘嶸?詩品?所說的“先是郭景純用俊上之才,創(chuàng)變其體;劉越石清剛之氣,贊成厥美

4、;然彼眾我寡,未能動俗的推論似難成立,因為當時著名的玄言詩人是孫綽、許詢、袁宏諸人。又說玄言詩的缺點在于“理過其詞。不是說詩不能說理,而是理要通過作者的思想感情,用文學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這才是詩。在王氏看來,玄言詩一定要巧陳要妙,蕭條高寄,像偈語似的說理,才是當時的好詩。對于山水詩興起的原因,王瑤認為,永嘉時,名士南渡,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和他們追求玄遠恬淡的心情結(jié)合起來,于是山水美的發(fā)現(xiàn)便成了東晉這個時代對于中國藝術和文學的絕大奉獻。對于玄言詩向山水詩的變遷,王氏認為,并不是詩人的思想和對宇宙人生認識的變遷。老莊其實沒有告退,而是用山水喬裝出現(xiàn)了。與其說是山水詩的改變,毋寧說是玄言詩的繼續(xù)。王氏還認

5、為,陶淵明的田園詩,只是山水詩的另一種形式的開展。王氏的闡述深化而有創(chuàng)見,特別是對玄言詩、山水詩、田園詩三者關系的闡述,乃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劉大杰?中國文學開展史?沒有正式提及東晉文學這一名稱,而僅列陶淵明一節(jié),可見其對東晉文學的不以為然。然其論永嘉文學時所及的郭璞、孫綽、許詢等人,實際上都可算作東晉文學家。劉氏對玄言詩的評價很低,認為除了述道佛的哲理外,更要勉力擬古,于是都變成一種歌訣和偈語了;而且這種玄虛的詩風占領了整個的東晉詩壇,導致詩壇而加寂靜。劉大杰的觀點對1949年以后的文學史著作有較大影響,60年代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和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在東晉文學的評

6、價上,呈現(xiàn)兩個特點:一是涉及較少,二是評價不高。例外的是陶淵明和王羲之,陶淵明研究另有專文闡述,此處只說王羲之。60年代郭沫假設作?由王謝墓志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zhèn)?文物1965年6期認為此序為隋僧智永所作,引發(fā)了一場討論,文物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蘭亭論辨?收錄十八篇文章,主要是傾向郭文的,相反觀點的文章只有三篇。這場討論實際上有某種政治背景,不能算是正常的自由學術討論。80年代起,有一批研究者對這一時期的文學給予了較多的關注,特別是東晉的山水詩,成為研究者關注的一個焦點。李羅蘭?試論我國山水詩的產(chǎn)生?淮陰師專學報?1980年2期認為東晉處于山水詩的創(chuàng)始時期,還未形成較有力的詩派,原因有三

7、:一是有些山水詩受玄言詩的影響,玄氣未除;二是山水詩數(shù)量不多;三是缺乏有影響的作家和作品。道理講得頗為透徹。韋鳳娟?試論魏晉朝隱之風與山水詩的興起?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年1期從魏晉隱逸之風入手,分析山水詩興起的原因,認為在魏晉以來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朝隱風氣,不僅促使人們親睞山水詩,而且也給貌似玄寂超然的山水詩投下了濃重的現(xiàn)實政治陰影。所以,山水詩是世族文人在獨特的政治環(huán)境中形成的處世哲學、生活方式及心理狀態(tài)在文學上的反映。該文角度新穎,也有一定道理。玄言詩的研究走向深化。王毅?魏晉時期的“自然說與晉詩之風貌?文學遺產(chǎn)?1984年4期重點討論了魏晉玄學對晉詩的影響,認為東晉詩歌已反映出求精

8、神與大自然為一體的新自然觀,這在本質(zhì)上與王瑤的觀點一樣。閻采平?玄學人生觀的藝術表達論玄言詩的主旨?文學遺產(chǎn)?1986年5期認為玄言詩的主旨是因循自然人生觀。他的評價是,一方面玄言詩人對于個人的自由與價值的追求盡管有諸多不當,但在漫長的封建專制歷史過程中,是一個了不起的舉動;對于在文學中打破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束縛,著重個人的主觀思想感情發(fā)揮了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玄言詩宣揚了虛無主義的人生觀,讓人無視現(xiàn)實,泯滅差異,退回內(nèi)心,這是一種鴕鳥式的個人主義人生觀,它使文學喪失了其應有的社會根底,削弱了文學的社會作用。王毅的?東晉的玄言詩與山水詩從東晉士人生活看東晉文學特點?中國古典文學論叢?6輯認為

9、,劉勰所說的“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說法是不確切的。他從東晉的社會入手,分析東晉文學中玄言詩和山水詩并存的情況,觀點鮮明,論據(jù)充分,結(jié)論亦頗令人信服。龔斌?玄言詩的流變?華東師大學報?1989年3期對玄言詩進展了比擬系統(tǒng)的分析,將其分成形成、興盛、消退三個時期:正始到永嘉為形成期,建武到義熙為興盛期,義熙以下為消退期。觀點亦比擬新穎。轉(zhuǎn)貼于論文聯(lián)盟.ll.90年代的東晉文學研究進展較大,主要表現(xiàn)為東晉文學全面的綜合的研究,陶淵明研究的系統(tǒng)深化,玄言詩的客觀評價以及其他中小作家的被關注。章培恒、駱玉明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在論及東晉文學時指出,永嘉時,玄學非常盛行,南渡后權力有增無減。士人為了在心

10、理上逃避慘痛的現(xiàn)實,普遍將熱情貫注于哲學領域,這對文學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此根底上形成的主要文學就是玄言詩,最重要代表詩人是孫綽和許詢。該書認為,玄言詩已完全失去了文學興趣,幾乎不成其為詩了,然而在玄言詩中卻又醞釀著一種新的東西,這就是山水詩的萌芽。陶淵明的田園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山水詩的分枝,與玄言詩同樣有直接關系。該書以孫綽的?秋日?詩為例,認為這首詩的寫法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哲理與?答許詢?頗有相似之處,其不同在于有無抒情與形象而這對于詩歌是至關重要的。從如今東晉詩歌來看,把體悟自然與闡述玄理結(jié)合起來的作品仍有不少。詩歌一旦開展到以寫景物為主,或主要通過景物來表現(xiàn)哲理,山水詩便出現(xiàn)了。所以說

11、,從玄言詩到田園山水詩,是一個內(nèi)在的演化過程。這種觀點,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可。羅宗強的?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從廣闊的社會風氣和深沉的文化背景中考察了東晉文學。他認為,永嘉南渡后,豪門世族面對的是一個令他們的驚異的全新環(huán)境。偏安的政局,佛學的興盛,明秀的山水,正在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變他們的心態(tài)。他們也像西晉士人那樣談玄,但興趣卻起了變化;也像西晉士人那樣縱樂,但已經(jīng)漸漸地有了節(jié)制,逐漸雅化了。隨著人生境界、生活情趣的變化,文學創(chuàng)作的傾向、文學思想自然地起了變化。該書對東晉詩歌開展變化的研究,非常細致幽微,如論東晉山水與詩的關系時認為此時的詩歌里,山水的描寫還沒有大量出現(xiàn),也就是說,山水的

12、審美情趣形成在前,山水詩的開展在后。又如在論玄言詩時,特別提出另一類既不談玄,也不談佛,而是討論一般義理的詩,認為這些詩與玄言詩有聯(lián)絡也有差異,不能算玄言詩。這種看法正確與否姑且不管,但至少說明玄言詩在界定上已經(jīng)嚴格細密了。張可禮的?東晉文學衍變的三個階段?是近年來研究東晉文學的力作,該文從縱向上把東晉文學分成幾個階段來討論,提醒了東晉文學開展的流程。第一階段是東晉前期即東晉建立前后到咸和(326-335)中期,前后十幾年。第二階段是東晉中期,大致從咸和中期到太元末年(396),前后七十年。第三階段是東晉的后期,時間大致從太元末年到東晉完畢,前后二十多年。該文的獨到之處是把文學與社會、政治、文

13、化思潮、審美習慣以及與文學相關的其他各種因素聯(lián)絡得非常嚴密,考察得非常細致,結(jié)論可靠穩(wěn)妥。如認為第一階段的文學作品帶有濃重的社會政治意識;第二階段文學崇尚玄虛,對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程度不同的疏離,山水詩的比例明顯增長,更加重視文學的表現(xiàn)形式;第三階段文學衍變的特點是玄言詩的消退和山水詩的興起以及田園詩的產(chǎn)生。諸如此類的闡述,建立在豐富的材料和科學的闡述根底上,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徐公持是近年來對東晉文學進展深化研究的學者,他的?魏晉文學史?用相當?shù)钠U述東晉文學,而且在許多方面有所打破。徐氏認為東晉文學之所以不像西晉文學那么興盛,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文學人才的銳減,使東晉文壇氣象衰颯,格局狹??;二

14、是東晉士大夫崇尚玄學,標榜曠達,談玄風氣很盛,缺乏社會責任感、人生熱情和創(chuàng)作激情。這種觀點準確精當,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徐氏把東晉文學的開展分為三個時期。前期(317-344)文學還未形成較大的規(guī)模和聲勢,缺乏主流性格而呈現(xiàn)出駁雜的狀態(tài);中期(345-396)為玄言詩的高潮期,其間也有寫景詩的出現(xiàn),顯露出新詩歌開展的征兆山水景物詩行將興起;后期(397-420)玄言詩開場衰落,山水景物詩興起。這種劃分使東晉文學的開展脈絡更加明晰。東晉玄學興盛,原因何在?徐氏認為,面對事實上的國家殘破,山河分崩,兩都毀棄,異族入侵,東晉士大夫無論如何通達夷泰,亦難擺脫精神上的困擾與失落。而玄學以其崇尚虛無的本質(zhì)特

15、征,正好給士大夫提供了精神解脫、實現(xiàn)心理平衡的良方。玄學的沖虛靜退精神,正合適于偏安政治及門閥世族閑適生活之需要,而談玄成為東晉士大夫階層思想文化的風氣,歷百年而不衰。西晉玄學家多不習文事,文學之士亦少習玄學,因此造成文學與玄學的疏離。東晉玄學家與文學家的界限已逐漸泯滅,玄學家而兼為文學家者甚眾,因此玄學浸透到文學的諸多方面。玄學影響當時的文學,主要表如今兩個方面。一是在文學的內(nèi)容、情調(diào)、風氣方面,東晉文學尤其是詩缺乏遒勁的風氣,氣質(zhì)上弱于建安;沒有美麗的詞采,藻飾不及西晉。二是促進了玄言詩的產(chǎn)生。徐氏指出,玄學對東晉文學的影響既大,對于其結(jié)果的評價,那么論者多以為弊大于利,鐘嶸、劉勰所云即是

16、。玄言詩之弊,在于以詩談玄,抽象枯燥,淡乎寡味,詩將不詩。故玄言詩之興盛,實為詩歌開展史上的一段歧途。然而,在充分認識玄言詩弊端的同時,亦應看到,玄言詩對東晉詩歌的影響并非全是負面的性質(zhì),至少在以下兩方面起到了某種正面的作用,即促進哲理詩之逐漸成熟和詩歌清虛恬淡風格之形成。徐氏對玄言詩的分析,對于糾正多年來認識偏頗的弊端,有重要意義。前人對玄言詩大多以否認為主,而徐公持通過深化研究之后證明,玄言詩內(nèi)容雖然“平典,但其清虛恬淡的風格特點,卻是詩史上前所未有的,事實上創(chuàng)立了一種全新的詩歌風格,為中國詩歌增添了一種特異的品類。此外,因創(chuàng)作態(tài)度平淡,作品在詞采方面反而呈現(xiàn)出質(zhì)木無文的相貌,與西晉尚麗的

17、文風大相徑庭,這與道家重質(zhì)輕文的主張相吻合。在徐氏看來,從哲學詩的角度看,東晉玄言詩既包含了詩人的社會體驗和人生體驗,亦表現(xiàn)其人生感受乃至哲學遐想。所以,從東晉玄言詩中,可以窺見當時詩人們的特殊內(nèi)心世界,此世界以理性考慮和追求智慧為其根本特色,與玄學清談特點相表里,亦與玄學本質(zhì)觀念相一致。這種詩風,前代所無,是永嘉以來,在東晉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下形成的,因此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沒有玄言詩的出現(xiàn),此種詩風就不會在東晉形成,至少推延產(chǎn)生,從詩歌開展史來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奉獻。徐公持的?魏晉文學史?對以往不太為人注意的一些東晉中小作家也進展了深化的研究,表現(xiàn)出東晉文學研究方面的新拓展。例如湛方生,這一般文學史都不會提及的人,而徐氏卻用一節(jié)篇幅,以數(shù)千字加以評述,使這個早已被人遺忘的詩人重現(xiàn)于文學史,并經(jīng)典地指出,湛方生是東晉文學事實上的完畢者,有了湛方生,陶淵明的出現(xiàn)就不再是突發(fā)的、偶爾的。此前的文學史介紹東晉時,陶淵明就像是荒地上的一株嘉禾,而徐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