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數上《厘米和米》教材分析_第1頁
(蘇教版)二數上《厘米和米》教材分析_第2頁
(蘇教版)二數上《厘米和米》教材分析_第3頁
(蘇教版)二數上《厘米和米》教材分析_第4頁
(蘇教版)二數上《厘米和米》教材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二數上厘米和米教材分析(蘇教版)二數上厘米和米教材分析目錄單元教材分析單元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及突破策略教學建議課時安排目錄單元教材分析單元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及突破策略教學建議課時單元教材分析 小學數學里,圖形與幾何領域關于測量的教學,是從長度開始的。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本單元只教學厘米和米。這是因為二年級學生的身邊,許多物體的長度用厘米或米計量,他們暫時還沒有能力用千米為單位計量較長的長度,或者用毫米為單位進行比較精密的測量。 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從測量的角度觀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現象的意識,拓展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范圍,感受數

2、學與生活的聯系;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進一步學習長度、面積和體積等圖形集合部分的內容打好基礎。單元教材分析 小學數學里,圖形與幾何領域關于單元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操作和觀察,初步認識線段的一些特征,能正確地識別線段,會選擇合適的工具畫線段。2.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厘米和米作單位測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會畫指定長度(限整厘米)的線段,能合理估計一些線段或物體的長度,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4.使學生在相關的學習活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單元教學目標

3、1.使學生通過操作和觀察,初步認識線段的一些特征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認識線段,初步感知線段的基本特征,建立正確而清晰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教學難點:建立正確的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測量和估計線段或物體的長度。教學重難點重難點突破策略注意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建立相關的概念。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1米的實際長度表象。比如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實際測量和估計的能力,鞏固有關長度單位的概念。重難點突破策略注意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課時安排厘米和米( 課時) 練習十例1:線段的初步認識(1課時)

4、例2例4:認識厘米(1課時)例5:認識米(1課時)1共4課時課時安排厘米和米( 課時)例1:線段的初步認識(1課時)教學建議 教學線段,讓學生感知它的特點,認識它的圖形,形成線段的表象。 例1教學線段的概念,設計成這樣的線索:在現實的情境里引出線段,并用圖形表示,初步感知線段把物體的直的邊、折紙得到的折痕等看成線段,體會線段有長有短,初步形成線段的表象利用直尺畫線段,進一步體驗線段的特點。教學建議 教學線段,讓學生感知它的特點,認識它的 教學線段,讓學生感知它的特點,認識它的圖形,形成線段的表象。(1) 在現實的情境里引出線段,并用圖形表示,初步感知線段?!爸薄笔蔷€段的顯著特征,“有兩端”是線

5、段的重要特點。認識線段要知道它是直的線,有兩個端點。例題的圖畫里,一根線任意放在桌上是彎曲的,用手捏住線的兩端把它拉緊,它就“直”了。聯系這個現象,教材用描述性的語言指出: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首次引出“線段”這個名詞,十分明確地指出線段是直的線,有兩端?!跋胂胱鲎觥钡?題,在給出的四個圖形里識別哪些是線段、哪些不是線段,要把這些圖形分別與頭腦里線段的表象進行比對,根據是不是“直的線”和有沒有“兩個端點”,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斷。凡是直的線,并且有兩個端點,都是線段;不直的線都不是線段。 教學線段,讓學生感知它的特點,認識它的圖形,形 教學線段,讓學生感知它的特點,認識它的圖形

6、,形成線段的表象。(2) 把物體的直的邊、折紙得到的折痕等看成線段,體會線段有長有短,繼續(xù)感受線段的特點。 教材提出問題“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 可以讓學生在教室里物體的邊上尋找,應該要求他們指出物體的哪條邊,說說為什么可以看成線段,并指出其兩個端點。體現了概念學習的“具體化”環(huán)節(jié)。 折紙得到的折痕可以看成線段,因為折痕也符合線段的特點。教材先對折正方形紙,把折痕看成線段,再要求學生折出更長的和更短的折痕。一方面體會每一條折痕只要是直的,且都有兩個端點,則都能看成線段。另一方面從折痕有長有短,體會有的線段長些,有的線段短些,感受每一條線段都是有長度的。 教學線段,讓學生感知它的特點

7、,認識它的圖形,形 教學線段,讓學生感知它的特點,認識它的圖形,形成線段的表象。(3) 利用直尺畫線段,進一步體驗線段的特點。 用尺畫線段是為了讓學生再次體驗線段的特點,進一步熟悉線段的圖形。為什么沿著直尺的邊可以畫出線段?這是應該思考和討論的一個問題:因為直尺的邊是直的,沿著它的邊能夠畫出直的線。怎樣畫線段?這是應該思考和討論的另一個問題:因為線段有兩個端點,所以在畫出的直的線上要表示出兩個端點。 “想想做做”25題圍繞直觀認識線段而設計。第2題在三角形上和多邊形上找出線段,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兩點:一是這些圖形都是線段圍成的,圖形的每一條邊都是線段;二是三角形由3條線段圍成、四邊形由4條線段圍

8、成、五邊形由5條線段圍成幾邊形由幾條邊圍成。第35題的教學要注意兩點:一是“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既是題目的要求,更是一個規(guī)律。二是要指導學生用直尺畫線段。讓學生學會利用直尺畫線段,是培養(yǎng)最初步的畫圖能力。 教學線段,讓學生感知它的特點,認識它的圖形,形2 教學1厘米,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 度觀念。例2教學厘米,著重讓學生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例題要求學生想辦法量一量課桌面有多長。這時,還沒有教學長度單位,也沒有教學用尺測量長度。因此,學生只能自己尋找工具,自己設計測量方法。例如,用文具盒、鉛筆等沿著課桌面的長邊一點一點地量。由于各人使用的工具不同,導致測量

9、結果的表述不一致。正如教材圖畫里的7拃長、5個鉛筆盒長、4本數學書長等。教材設計這項活動有兩個目的:一是體驗長度是可以測量的,二是體驗相同的測量工具和長度單位,才能得出一致的測量結果,從而導出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尺”和常用單位“厘米”。認識厘米的教學分四步進行。2 教學1厘米,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2 教學1厘米,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 度觀念。(1) 在直尺上認識1厘米。教材安排學生拿出尺,看看1厘米有多長。為此,首先要幫助學生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吹匠呱系?、1、2等數以及標注的“厘米”二字,明白刻度“0”到“1”之間的長是1厘米,刻度“1”到“2”之間的長也是1厘米

10、(2) 用手指比劃1厘米。用手指比畫1厘米,是通過動作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用兩個手指比劃1厘米不是一件很簡單的活動,學生比較準確地比劃1厘米,需要多次進行“比劃驗證調整”,才能越做越好。(3) 尋找長度大約1厘米的物體。尋找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是借助熟悉的物品,強化1厘米的長度觀念。(4) 理解幾厘米。很多物體的長度不是1厘米,而是若干厘米。學生在認識1厘米的基礎上,還需要認識幾厘米。2 教學1厘米,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3用尺量物體的長度,畫整厘米長的線段。教學這兩道例題,還要注意兩點。(1) 量長度和畫線段,一般從直尺的“0”刻度線開始。當然,從其他刻度線開始也是可以的。教

11、學應以前者為主,適合大多數兒童運用。(2) 使用直尺量長度和畫線段,其操作方法應該是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和總結出來的。 “想想做做”第1題,圖畫呈現了量長度時正確使用直尺和錯誤使用直尺的案例,讓學生發(fā)現并改正錯誤,也是正確使用直尺的教學。第2題給出兩條長度不同的線段,要解決的問題是“哪條線段長?長多少厘米?”,必須 要理解“一條線段比另一條線段長多少”的含義。這點理解,對豐富線段的認識有積極意義,對以后使用線段圖也有積極作用。3用尺量物體的長度,畫整厘米長的線段。教學這兩道例題,還要注4 教學長度單位“米”,通過多種途徑體會1米有多長,建立1米的表象,學習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1) 引出“米”。

12、教師可以直接指出:“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通常用米作單位?!边@就是說,如果用厘米作單位來測量較長物體的邊的長度(像黑板的長、教室的長等),會很麻煩。如果用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就方便得多。這也是教學米的原因。(2) 感受1米有多長。教材設計了四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層次是觀察并認識米尺,知道這樣的尺長1米,感受1米比1厘米長許多。第二層次是通過多次操作,體會1米的長度。第三層次是張開兩臂比劃1米,把前面操作中獲得的關于1米的長度體驗,用自己的肢體表達出來,經過多次“比劃檢測調整”,形成1米的初步表象,并保存在記憶之中。第四層次是尋找長度大約是1米的物體,豐富1米的長度觀念。4 教學長度單位“米”,通過多種途徑體會1米有多長,建立4 教學長度單位“米”,通過多種途徑體會1米有多長,建立1米的表象,學習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3) 探索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1米=100厘米”是兩個長度單位的關系。教材沒有直接給出這個進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米尺上看看、數數,發(fā)現1米剛好是100厘米,寫在教材上面。得出米和厘米的進率,既教學了一個數學知識,還通過100個1厘米是1米,間接體驗了1米的長度。4 教學長度單位“米”,通過多種途徑體會1米有多長,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