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二十四第一過渡系元素(二)(鐵、鈷、鎳)_第1頁
實驗二十四第一過渡系元素(二)(鐵、鈷、鎳)_第2頁
實驗二十四第一過渡系元素(二)(鐵、鈷、鎳)_第3頁
實驗二十四第一過渡系元素(二)(鐵、鈷、鎳)_第4頁
實驗二十四第一過渡系元素(二)(鐵、鈷、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來源網絡,口供個人學習參考-來源網絡,口供個人學習參考實驗二十四第一過渡口元素(二)DDDDDDD:1231;2;三、?步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解釋及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驟一、ID1鐵綠色的Fe2+ClJFe2+氧化成Fe3+而呈黃色。鐵(II)的還溶液很快加入KSCN,由于生成了(II原性:轉變?yōu)辄SFe(SCN)J-n而呈血紅色。)、(口口酸色。加入Fe3+nSCN-=Fe(SCN)n3-n(n=16鈷性介質:KSCN,立即)(II酸性的Cl2得到血紅)、水中滴加色溶液鎳(NH4)2Fe(IISO4)2溶液)化合物的還原性(口)堿首先觀察Fe2+生成了氫氧化物沉淀性介質:到白色沉Fe(OH)2為白

2、色。Fe(OH)2的還原除去空氣口,放置,性很強,很容易被空氣氧化生的酸性沉淀很快成Fe(OH)3而呈紅棕色。期間可Fe2+溶液變成棕紅以觀察到一系列顏色變化。中中緩慢加色,其中可間產物Fe(OH)2.2Fe(OH)3為黑入口以觀察到色mL6molL-i白口灰綠Fe2+2OH-=Fe(OH)2(白色)的NaOH。口黑色口4Fe(OH)2+O2+2H2O=4Fe(OH)3沉淀留一棕紅的顏段時間觀察色變化口鈷實驗未觀C02+與C12水不反應。(II)的還口到溶液原性()CO2+溶液中加入Cl2水顏色變化。()a.加入a.Co2+?溶液中加入NaOH后,首CoCl2溶液NaOH后首先生成藍色堿式鹽中

3、加入NaOH。所得沉淀分成兩份。一份置于空氣中,一份加入C12O先觀察到藍色沉淀生成,NaOH過量,得到粉紅色沉淀。b.DOO置在空氣中慢慢轉變?yōu)楹稚?;c.加入Cl2水,很快轉變?yōu)楹稚?。Co(OH)Cl,NaOHDODOCo(OH)2。CoCl2+2NaOH=Co(OH)2+2NaClb.Co(OH)2具有一定的還原性,在空氣中慢慢被氧化為褐色的Co(OH)2。c.加入ClJ很快被氧化:4Co(OH)2+O2+2H2O=4Co(OH)3(棕色或褐色)2Co(OH)2+Cl2+2NaOH=2Co(OH)3+2NaCl口鎳(II)的還原性NiSO4溶液中加入NaOH,所得沉淀分成兩份。一份在空a.

4、Ni2+?溶液中加入NaOH后,得到綠色沉淀。b.DOO置在空氣中沒有變化;a.Ni2+?與NaOH反應生成綠色沉O:Ni20+2OH口=Ni(OH)2b.Ni(OH)2不能被空氣所氧化。c.更強的氧化劑C1J可以將Ni(OH)2氧化為Ni(OH)3而呈黑色:2Ni(OH)2+Cl2+2NaOH=2Ni(OH)3+2NaCl氣中放置,另一份加入Cl2水。c.加入Cl2水后,沉淀較慢變化為黑色,口加熱,轉變加快。結論氫氧化物的還原能力:Fe(OH)2Co(OH)2Ni(OH)2。Fe2+的還原性大于C02+和Ni2+,而氫氧化物的還原性比簡單水合離子強。二、鐵(III)鈷(III)鎳(III)的

5、化合(口)前面留下的Fe(OH)3CoO(OH)和NiO(OH)中加入濃鹽酸。用濕潤的KI-淀粉試紙檢驗產生氣體。a.Fe(OH)3溶入濃鹽酸,KI-淀粉試紙無變化;b.Co(OH)3Ni(OH)3加入濃鹽酸后,KI-淀粉試紙變藍;a.Fe(OH)3與濃鹽酸只發(fā)生酸堿反應;b.Co(OH)3和Ni(OH)3溶入濃鹽酸后,生成的Co3+和Ni3+在水溶液中由于強氧化性不能存在,與濃鹽酸反應釋放C12氣使KI-淀粉試紙變藍。Fe(OH)3+3HC1=FeCl3+3H2O2CoO(OH)+6HCl=2CoCl2+Cl2+4H2O2NiO(OH)+6HCl=2NiCl2+Cl2+4H2O物的氧化性口2

6、)FeCl3FeCl3溶液Fe3司夠氧化I-生成IJ單質溶液中加中加入KII2溶入CClJ紫色。入KI溶溶液后得2Fe3+2I-=2Fe2+I2液,再加到黃色溶入CC14,液,加入震蕩試管CClJ口口管,CC14層呈紫色。結水溶液中Fe3+的氧化力大于I2,而C03+和Ni3+的氧化力大論于ci2。三、()加入硫酸Fe(II)的CN司合物被I2氧化配亞鐵氰化亞鐵后生成Fe(III)配合物,加入Fe2口合鉀溶液中成藍色物后生成了鐵藍。物加入口質。2Fe(CN)J-+IJ的水,搖蕩2Fe(CN)3-+2I-6生試管后,2Fe(CN)63-+3Fe2+=Fe3Fe(CN)6成加入硫酸2-來源網絡,口

7、供個人學習參考-來源網絡,口供個人學習參考-來源網絡,口供個人學習參考口鐵的配合物亞鐵。(2)新配置的(NH4)嚴(SO4)2溶液中加入口水,搖蕩試管。溶液分成兩口,口加入KSCN溶口,向其中一只試管中加入HO22只加入水溶液中加入KSCN觀口不到紅色出現??诩尤雋,2立即得到紅色溶液。查電極電勢可知,Fe2+不能被I2氧化Fe2+?+I2=(不反應)強氧化劑可以將Fe2+氧化成Fe3+,后者與SCN-反應生成血紅0000:Fe2+H2O2=Fe3+H2OFe3+nSCN-=Fe(SCN)J-n(n=16)n結論由于電極電勢.I不能將Fe2+氧化成為。F3,/F2I2/I2成配合物改變了電極電

8、勢,Fe(CN)63/Fe(CN)64B0.357VFe3+,生.因此|I2/I2可以將Fe(II)的氰配合物氧化成Fe(II)配合物;H2O20將Fe2+氧化成Fe3+。()FeCl3溶液中加入K4Fe(CN)溶液6生成鐵藍。鑒定Fe3+離子的反應:4Fe3+3Fe(CN)64-=Fe4Fe(CN)63()FeCl3溶液中加入口水,直至過量得到棕紅色沉淀;加入過量氨水,沉淀不消失;Fe3+在氨水中不能得到配合物,只得到沉淀:Fe3+3OH-=Fe(OH)32鈷的配合物()CoCl2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固體,觀察固體周圍溶液的口色。再加入戊口和乙醚,觀加入KSCN固體后,口體周圍出現藍紫色。

9、加入有機ODDO,有機相為淺藍色。CO2+與SCN-生成藍色配合物,口配合物在水溶液中不穩(wěn)定,在有機相中較為穩(wěn)定。CO2+4SCN-(乙醚)=Co(SCN)42-察有機相顏色???)CoCl2加入過量C02+與氨水反應先生成堿式鹽溶液中加的氨水,沉沉淀,加入過量氨水,得到C02+入口氨口溶解,生的配合物。由于配合物的生成,水,使生成黃色溶使得離子的電極電勢發(fā)生變成的沉淀液。放置長0,00000Co(NH3)j2+氧剛好溶時間后,口化成高價配合物;口。口置。液變?yōu)槌菴oCl2+NH3H2O=Co(OH)Cl+NH4Cl觀察現象。色。Co(OH)Cl+7NH3=H2O=Co(NH3)6(OH)2+

10、NH4C12Co(NH4)6(OH)2+1/2O2+2H2O=2Co(NH3)6(OH)3口NiSO4溶液NiSO4中加a.Ni2+與氨水反應生成藍色配鎳中加入入口水后,合物;的6molL-i的生成藍色b.00不能將Ni(NH3)62+氧化成配口水,所配合物??諡镹i(NH3)63+,所以空0000合得溶液放0000,無變0;物置。再分無明顯變c.加入NaOH后,由于生成了沉成四份,化???,配合物被解離得到藍色沉第一份中加入NaOH淀:加入后,得到綠Ni(NH3)62+2OH-=Ni(OH)2+6NH3NaOH;第二份加入H2SOQ;第三份加水稀釋;第四份煮沸;色沉淀;加入H2SO4后,藍色溶

11、液轉變?yōu)榫G色;加水稀釋,無明顯現象;煮沸:生成淺綠色渾口。d.加入H2sO4后,由于NH3生成為NH+,配合物也被解離得到水4合Ni2+離子:Ni(NH3)62+(藍色)+6H+=Ni2+6NH4+e.將配合物的水溶液加熱,配離子水解得到沉淀:2Ni(NH3)6SO4+2H2O=Ni2(OH)2sO4+10NH3(NH4)2sO4結論C02+可以生成不穩(wěn)定的藍色的配合物Co(SCN)42-,此配合物在有機相中穩(wěn)定性增加。CO2口也可以生成黃色的氨配合物。由于生成配合物之后電極電勢發(fā)生變化,CO2+的氨配合物可以被空氣氧化成Co(NH4)63+(橙色),Ni2+的氨配合物不能被空氣所氧化。Ni2+的氨配合物加酸加堿或加熱都可以破壞??偨Y:鐵、鈷、鎳的主要化合價為和口口。其中氧化態(tài)具有還原性,口口氧化態(tài)具有氧化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