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內(nèi)科新理論新技術(shù)慢淋_第1頁
復旦內(nèi)科新理論新技術(shù)慢淋_第2頁
復旦內(nèi)科新理論新技術(shù)慢淋_第3頁
復旦內(nèi)科新理論新技術(shù)慢淋_第4頁
復旦內(nèi)科新理論新技術(shù)慢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預后因素與治療研究進展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血液科 許小平2CLL單克隆小淋巴細胞(類似成熟淋巴細胞)增殖 低度惡性(惰性)B 細胞起源CD5歐美多見 我國少見老年發(fā)病3臨床表現(xiàn)與實驗室檢查起病緩慢 多無自覺癥狀淋巴結(jié)腫大 6080輕中度脾大 5070胸骨壓痛少見常合并 AIHA 和 ITP疾病進展出現(xiàn)貧血、血小板減少終末期可轉(zhuǎn)化為 PLL 或 Richter 綜合征4臨床表現(xiàn)與實驗室檢查(一)血象 持續(xù)淋巴細胞增多(4 周以上) 白細胞計數(shù)10109/L 淋巴細胞比例增高,絕對值 5109/L(二)骨髓象 增生活躍或極度活躍 淋巴細胞40,以成熟淋巴細胞為主5臨床表現(xiàn)

2、與實驗室檢查(三)免疫學檢查CD5、CD19、CD23、CD79陽性CD20 弱陽性Cyclin D1 陰性(四)染色體 1/31/2患者有核型異常,17p6臨床分期(Rai 分期)分期標 準中位存活期0血和骨髓中淋巴細胞增多150月0淋巴結(jié)腫大101月 脾臟腫大,肝臟腫大或肝脾腫大71月 貧血(Hb110g/L)19月 血小板減少( 100109/L )19月7臨床分期( Binet 分期)分期標 準中數(shù)存活期A血和骨髓中淋巴細胞增多, 3個區(qū)域的淋巴組織腫大10年B血和骨髓中淋巴細胞增多, 3個區(qū)域的淋巴組織腫大7年C與B期相同外,尚有貧血(Hb,男110g/L,女100g/L )或血小板

3、減少( 100109/L )2年5個區(qū)域:頭頸部、腋下、腹股溝、肝、脾8治 療Rai 0期 Binet A 期 2 W化療: 體重減少10發(fā)熱、盜汗; 進行性脾腫大; 淋巴結(jié)進行性腫大或直徑10cm; 進行性淋巴細胞增生,2個月內(nèi)增加50; 激素治療后 AIHA 或 ITP 反應差; 貧血和血小板減少出現(xiàn)或加重。9 CLL 研究新進展95以上的病例為 B 細胞克隆性增殖以往認為存在5的病例為T細胞克隆性增殖的CLL(T-CLL)。但2001年與2008年WHO發(fā)表的造血淋巴組織腫瘤分類中已不再列出T-CLL這一疾病類型,并將CLL和B細胞小細胞淋巴瘤(SLL)歸屬于同一疾病實體,命名為CLL/

4、SLL。IW-CLL(2008)診斷標準1. 外周血 B 淋巴細胞 5109/L,血涂片顯示不典型細胞不大于 55%。2. 細胞表達: B淋巴細胞抗原(CD19,CD20,CD23)同時 CD5+,而無其他T細胞標記; Ig 輕鏈呈單克隆的 或 型;低密度 SmIg、CD79b、CD20。10單克隆性 B 淋巴細胞增多癥(Monoclonal B-cell lymphocytosis,MBL)外周血存在單克隆性 B 淋巴細胞,但絕對值低于5109/L無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的臨床癥狀,無肝脾淋巴結(jié)腫大等體征大多表現(xiàn)為CLL的免疫表型1112免 疫 表 型積 分10SmIg弱陽性強陽性CD5陽性陰性

5、CD23陽性陰性FMC7陰性陽性CD22/CD79b弱陽性強陽性 CLL 的免疫積分系統(tǒng)13 發(fā)病率下降 ?美國的發(fā)病率1977年 3.3/10萬,1990年 2.3/10萬。發(fā)病率呈下降趨勢可能與人們對CLL的認識逐步提高及疾病分類漸趨完善有關(guān)。我國CLL只占白血病總數(shù)的3。男女比例為1.32.0:1。西方國家發(fā)病年齡高峰為6880歲,我國的發(fā)病年齡高峰為4060歲。14遺傳因素CLL發(fā)病率在白種人和黑種人顯著高于亞洲的黃種人,而且不隨遷居而變化有 CLL或其他淋巴系統(tǒng)惡性腫瘤家族史者,直系親屬中發(fā)病率較普通人群高3倍,并且發(fā)病年齡年輕化有在同一家庭中多人發(fā)生CLL的報道 15Rai 和 B

6、inet 分期的不足長期采用 Rai 和 Binet 分期來估計患者的預后根據(jù) Rai 和 Binet 分期,在新診斷的CLL中,近90%的患者屬于低危和中危組,然而這部分病人的預后和對治療的反應卻不一樣。分期屬于高危組的患者,也有一部分在很長時間里并不需要治療,表現(xiàn)出一個“惰性”的病程。16CLL 預后相關(guān)的免疫標志 標志預后機 理IGVH好CLL分兩種變異型:起源于幼稚B淋巴細胞無IgV基因突變的生發(fā)前期變異型,起源于記憶B淋巴細胞并可產(chǎn)生IgV基因高度變異的生發(fā)后期變異型。ZAP70差CD38差171. Ig重鏈可變區(qū)( IgVH) 基因突變狀態(tài)以往CLL 被認為是由來源于生發(fā)中心前的單

7、一原態(tài)B 細胞(CD5+)構(gòu)成,這些細胞尚未接觸抗原和發(fā)生免疫球蛋白基因突變?,F(xiàn)在發(fā)現(xiàn)有近50 %的CLL 患者的IgVH發(fā)生了突變,表明這部分CLL 細胞克隆來源于生發(fā)中心后的 “記憶B” 細胞。18CLL分為(1)起源于生發(fā)中心前的無IgVH 基因突變型(2)起源于生發(fā)中心后的 IgVH 基因突變型 無IgVH基因突變型患者的臨床病程進行性發(fā)展,臨床分期高,不典型淋巴細胞多,具有不良的核型,對化療反應差和生存期短。 目前認為IgVH 基因突變狀態(tài)是CLL最好的預后指標19 2. IgVH 基因突變狀態(tài)和 CD381999 年,Damle等報道CD38表達率在無IgVH 基因突變和IgVH

8、基因突變CLL分別為63.9和7.3。二者在預測CL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方面具有相似的預后價值, CD38CLL的中位生存期為910年, CD38CLL在隨訪期內(nèi)沒有1例死亡。CD38在病程中表達比較穩(wěn)定,不受化療的影響, 16例CLL在間隔長達6年的時間先后進行2 次以上的檢測,CD38 表達波動 20 %作為陽性臨界值可很好地預測IgVH 基因的突變狀態(tài) 敏感性達91 % , 特異性達100 % , 陽性預測值為100 % , 陰性預測值為87.5 %ZAP-70完全可替代IgVH 基因突變檢測作為CLL最有效的預后指標3. IgVH基因突變狀態(tài)和 ZAP-7021 4. 細胞遺傳學改變由于

9、大多數(shù)CLL 細胞處于G0期,常規(guī)的細胞遺傳學分析僅發(fā)現(xiàn)3050的CLL 患者有染色體異常。Dohner 等應用FISH分析了325 例CLL 外周血淋巴細胞的染色體改變,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82的患者有細胞遺傳學異常。22按出現(xiàn)頻率高低排列依次是 13q -(55) 、11q - (18) 、+ 12q (16) 、 17p-(7) 、6q -(7) 。 17p-和11q-組的病情較其他三組進展快。 在多因素分析中, 17p-和11q-是CLL預后不良的高危因素。23預后指標中位達到需要治療的時間(年)中位生存期(年)染色體(FISH) 13q(僅有此項異常)7.51115 正常核型41015 +12

10、310 11q169 17p124早期CLL達到需要治療的時間及生存期24預后指標中位達到需要治療的時間(年)中位生存期(年)IgVH基因突變 有突變820 無突變4710ZAP70 陰性91020 陽性34810CD38 陰性520 陽性4810早期CLL達到需要治療的時間及生存期25二、CLL的治療1 苯丁酸氮芥 總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OR)4586,但完全緩解(CR)率僅3,且緩解持續(xù)時間較短(平均14個月)作為癥狀較少的老年CLL患者的首選藥物如果應用苯丁酸氮芥后疾病無進展期可達612個月,則可繼續(xù)應用該藥如果用藥后或治療過程中病情加重,則應改用嘌呤類似物如氟達拉

11、濱(fludarabine)等藥物的治療方案262. 氟達拉濱氟達拉濱是嘌呤類似物中單劑治療CLL最有效的藥物。常用方法為每4周的第15天給予25mg/m2 ,共6個周期。初次治療的CLL患者,OR率78,CR率29對于曾用該藥成功治療后復發(fā)的患者,該藥的緩解率仍有較高的有效率;但如果應用烷化劑治療后復發(fā),則氟達拉濱治療只能使29的患者部分緩解,CR率僅有3。27 3. 克拉屈濱克拉屈濱(cladribine,2-氯脫氧腺苷,2-CdA) 治療CLL 與氟達拉濱有相似臨床療效的嘌呤類似物。 用法:0.1mg(kgd)持續(xù)輸注7d 以上或以每日0.12 mg(kgd)輸注2h,連續(xù)5d。 每4周

12、為1個周期,連續(xù)治療6個周期。28 4. 苯達莫司汀 與環(huán)磷酰胺和氟達拉濱無交叉耐藥的烷化劑對23 名CLL 患者使用苯達莫司汀治療,年齡不超過70 歲者,劑量為60mg/m2 ;年齡大于70 歲者,則給予50 mg/m2,連用5d,28d后重復使用??傆行蕿?5(15/20),20名患者中6名達到CR對于進行過大劑量先期治療的CLL患者,每4周的第1和2天給予苯達莫司汀100mg/m2 ,完全和部分緩解比例分別為7/17和5/17。29 5. 利妥昔單抗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是一種抗B淋巴細胞表面CD20抗原的嵌合型單克隆抗體。CLL CD20表達量較其他非霍奇金惡性淋巴瘤低。3

13、01)單藥治療: 375 mg/m2,每周1次,持續(xù)4周。 初治患者的總有效率為58,CR率為9。 復發(fā)和難治患者,OR率為3050,多數(shù)為PR,緩解期為310個月。 將劑量提高至每周2 250 mg/m2,4周后有效率可提高。與烷化劑相比,單用利妥昔單抗有效率未見增高。(2)聯(lián)合治療 FC方案聯(lián)合利妥昔單抗治療102名復發(fā)和難治的CLL患者,OR率達72,其中CR率23。 用法:環(huán)磷酰胺(300mg/m2,d1)、氟達拉濱(25mg/m2,d1-d5),28天為一個療程,共4個療程 在第3個療程加用利妥昔單抗(375mg/m2,間隔一周,共4個療程)。 79名初治的患者中,OR率達95,其中

14、CR率為66。32美國MD Anderson腫瘤中心第1療程 利妥昔單抗 375mg/m2,d1, 氟達拉濱 25mg/m2,d2-d4, 環(huán)磷酰胺 250mg/m2,d2-d4;第26療程 利妥昔單抗500mg/m2,d1, 氟達拉濱和環(huán)磷酰胺劑量同前,但用藥時間均為d1-d3,每4周為一療程。117例難治和復發(fā)患者6療程后OR為73,CR 25,PR 32,在37例CR患者中,12例(32)獲骨髓分子生物學CR。33 6. 阿侖單抗阿侖單抗(alemtuzumab,Campath-1H)重組的人源化抗D52單抗。CD52表達與幾乎所有的正常和腫瘤性B細胞和T細胞,也見于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NK細胞,但不表達于紅細胞、血小板和造血干細胞。阿侖單抗的作用機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