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蒸發(fā)蒸騰量計算公式_第1頁
作物蒸發(fā)蒸騰量計算公式_第2頁
作物蒸發(fā)蒸騰量計算公式_第3頁
作物蒸發(fā)蒸騰量計算公式_第4頁
作物蒸發(fā)蒸騰量計算公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物蒸發(fā)蒸騰量計算公式一、采用彭曼一蒙蒂斯(PenmanMonteith )法計算參考作物蒸發(fā)蒸騰量( ET0 )1、彭曼一蒙蒂斯(PenmanMonteith )公式彭曼蒙蒂斯 ( PenmanMonteith ) 公式是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 ( FAO, 1998) 提出的最新修正彭曼公式,并已被廣泛應用且已證實具有較高精度及可 使用性。P-M公式對參考作物的蒸發(fā)蒸騰量定義如下:參考作物的蒸發(fā)蒸騰量 為一種假想的參考作物冠層的蒸發(fā)蒸騰速率,假想作物的高度為0.12m ,固定 的葉面阻力為 70s/m, 反射率為 0.23, 非常類似于表面開闊、 高度一致、 生長 旺盛、 完全覆蓋地面且不缺水的綠

2、色草地蒸發(fā)蒸騰量。PenmanMonteith 公式:0.408A(R - G) +Y 90J U (e - e )Et _nT + 273 2 a d ( 1 )o _A + y (1 + 0.34U )2式中 ET 參考作物蒸發(fā)蒸騰量, mm/d;0a 溫度飽和水汽壓關系曲線在T處的切線斜率,kPaT-i ;A4098-eA _a( 2)(T + 237.3)2T平均氣溫,cea飽和水汽壓, kpa;e _ 0.611exp (17.27T )( 3 )aT + 237.3Rn凈輻射,MJ/( m2d )/R _ R -Rnnsnl( 4 )R 凈短波輻射,MJ/ ( m2d);nsRnl

3、凈長波輻射,MJ/( m2d);R 二 0.77(0.25 + 0.5n/N)Rnsan實際日照時數(shù),h ;N最大可能日照時數(shù),h ;N 二 7.64WsWs日照時數(shù)角,rad ;W = arccos(- tan屮-tan 5) s屮地理緯度,rad ;S日傾角,rad ;5 = 0.409 - sin(0.0172 J -1.39)J日序數(shù)(元月1日為1,逐日累加);R 大氣邊緣太陽輻射,MJ/( m2d);aR = 37.6 - d (W - sin屮 sin5 + cos* cos5 - sin W )ar ssd 日地相對距離;rd = 1 + 0.033cos(2n J)r365R

4、= 2.45x 10-9 -(0.9n/N + 0.1)-(0.34-0.14 丁)-(T4 + T4)nldkx kned實際水汽壓,kpa ;e (T ) + e (T )1RH 1RHe = d mind max = e (T )max + e (T)mind22 a min1002 a max100RH 日最大相對濕度,;maxT .日最低氣溫;Cmin( 5 )( 6 )( 7 )( 8 )( 9 )( 10)( 11)( 12)ea(Tmin)Tmin時飽和水汽壓( 5 )( 6 )( 7 )( 8 )( 9 )( 10)( 11)( 12)ed(Tmin)Tmin時實際水汽壓,k

5、pa ;RH 日最小相對濕度,;minT 日最高氣溫,Cmaxea(Tmax)Tmax時飽和水汽壓,kpa ,可將Jax代入(3 )式求得;ed(Tmax)Tmax時實際水汽壓,kPa ;若資料不符合( 12) 式要求或計算較長時段 ET0, 也可采用下式計算 ed, 即e = RH /dmean50 50 +e = RH /dmeane (T ) e (T )a min a maxRH平均相對濕度,;meanRH + RHRH =MAXMnmean2在最低氣溫等于或十分接近露點溫度時, 也可采用下式計算 ed, 即=0.611exp(TmiN237-3Tks最高絕對溫度,K ;Tkn最低絕對

6、溫度, K;T = T + 273Tkn最低絕對溫度, K;ks mAxT = T + 273kn minG土壤熱通量,MJ/ ( m2d);13)14)( 15 )( 16 )( 17 )對于逐日估算 ET0, 則第 13)14)( 15 )( 16 )( 17 )G = 0.38(T - T )( 18 ) TOC o 1-5 h z dd 1對于分月估算 ET0, 則第 m 月土壤熱通量為: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G = 0.14(T T )( 19)mm 1Td、Td 1分別為第d、d-1日氣溫,C;d d-1Tm、Tm-1

7、分別為第m m-1日氣溫,C;20)Y濕度表常數(shù),kpaC-i ;20)Y = 0.00163P / 九P氣壓,kpa ;P = IOP = IO29”)5.2621)Z計算地點海拔高程,m ;入潛熱,MJkg-i ;九二 2.501 - (2.361 x 10-3) T( 35 )u22m 高處風速, m/s;u 二 4.87 - u /ln(67.8h -5.42)( 36)2hh風標高度,m ;uh實際風速,m/s。2、 實際作物需水計算, 根據(jù)試驗測定的蒸發(fā)蒸騰量和計算的參考作物蒸發(fā)蒸騰 量, 分析確定作物系數(shù) ( Kc) 和土壤水分修正系數(shù) ( Ks) 后, 可計算實際作物 需水量

8、。ET 二 K ETET 二 K ETc c 0 as 0K作物系數(shù);K土壤水分修正系數(shù);ET0參考作物騰發(fā)量;ETcs0c作物需水量;ETa任意土壤水分條件下的作物騰發(fā)量。a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1926年Bowen從能量平衡方程出發(fā),提出了計算水面蒸發(fā)的波文比-能量平衡模型。 該方法的兩大理論支柱是能量平衡原理和邊界層擴散理論。 假定植物和土壤是一個蒸發(fā)界面,水分子可以從此界面逸出而進入大氣,那么,對于這個面的垂直方向上的能量收支平衡可用下式描述:R - G 二 H + 九 ET(1)n式中 R 太陽凈輻射;nG 土壤熱通量;H 感熱通量 ;九-ET 潛熱通量,九一水汽化潛熱,ET 植物蒸

9、發(fā)蒸騰量。波文比定義為2)3)綜合式( 1) 和( 2) 可得:3)X-ET 二式( 3) 即為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估算植物蒸發(fā)蒸騰量的公式, 其關鍵在 于波文比0的確定。根據(jù)經驗關系, 感熱通量、潛熱通量可表示為:X-ET 二-P aC k 竺Y v dz式中 P 空氣密度;aC p空氣定壓比熱;k 感熱交換系數(shù) ; hk 潛熱交換系數(shù);vY 濕度計常數(shù) , 約為 0.66根據(jù)雷諾相似原理,假定感熱和潛熱的交換系數(shù)相等,即k =k ,合并式hv(2)、式(4)和式(5)可得:8T / dzAT(6)p =y=y(6丿de / dzAe式中AT上下空氣溫度差(T);e上下飽和氣壓差。Rn -

10、GRn - G九(1+ Y竺)(7丿利用波文比系統(tǒng)測得R , G , AT和Ae后,就能夠計算出該區(qū)域的潛熱通 n量和相應的植物蒸發(fā)蒸騰量。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素以物理概念明確、計算方法簡單而著稱, 且對大氣層 沒有特別的要求和限制。 該法只需要兩個高度的要素觀測值 , 不用求湍流交換 系數(shù), 而且精度較高, 可作為其他蒸發(fā)蒸騰量測定方法的準判別標準 。 但是, 使用波文比系統(tǒng)觀測的區(qū)域要具有開闊 、均一的下墊面, 且天氣平穩(wěn)少變, 輻 射和風速都沒有過于劇烈的變化。 該模型長期以來得到了較好的應用 , 但在下 墊面極為潮濕或平流逆溫條件下, 計算結果偏低, 精度下降。三、彭曼綜合法公式Penm

11、an 修正公式根據(jù)能量平衡原理、水汽擴散原理和空氣導熱定律等提出并經多次修正的,1979年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FAO)推薦的修正公式為:p0 A R + 0.26(e - e )(1 + Cu )P V ns a2+1.0式中P0海平面平均氣壓,hPa ;P計算點平均氣壓,hPa ;為飽和水汽壓一溫度曲線上的斜率(mbar/C);丫 一濕度計常數(shù),約為0.66 ;e 一空氣中實際大氣壓( mbar);ae 一飽和水汽壓( mbar);su2 一2 m 處的風速,若用氣象站常規(guī)的觀測高度的風速則需乘以 0.75 的風 速修正系數(shù),m/s ;C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有關的風速修正系數(shù)。四、布萊尼克雷多公

12、式ET = c p (0.46t + 8)式中ET0月平均參考作物蒸發(fā)蒸騰量(mm/d );t平均氣溫(C);P月內日平均可能日照時數(shù)占全年可能日照時數(shù)的百分比;c根據(jù)最低相對濕度、日照時數(shù)、白天風速確定的修正系數(shù)。五、水汽擴散公式利用近地面大氣層中的湍流交換規(guī)律為基礎, 其形式為:ET 二 p k0(u 一 u ET 二 p k02 12 1 ln(z / z )P 21式中u2分別是Z、z2兩個高度上的風速;qq2兩個高度上的比濕;P空氣密度;k卡曼常數(shù)。六、水量平衡法水量平衡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據(jù)計算區(qū)域內水量的收人和支出的差額來推算植物蒸發(fā)蒸騰量,屬于一種間接的測定方法。水量平衡方程式如下

13、:P +1 + W - ET - D 二 AWeP = P R = a Pe式中pe有效降雨量;I灌溉水量;W地下水補給量;ET植物蒸發(fā)蒸騰量;D深層滲漏量;W階段內土壤含水量的變化;P實際降雨量;R地表徑流損失量;a降雨人滲系數(shù),其值與一次降雨量、降雨強度、降雨歷時、土壤性質、 地面覆蓋及地形等因素有關。七、稱重式測筒測定作物蒸發(fā)蒸騰量蒸發(fā)蒸騰量計算公式:G G + G + G GET =12mpc1-2S式中ET|_2階段蒸發(fā)蒸騰量,mm ;G1時段開始時的土壤容器總重量,kg ;G2時段末時的土壤容器總重量,kg ;G 時段內向土壤容器內的灌水量, kg;mG 時段內落入土壤容器內的降水

14、量, kg;pGc時段內土壤容器中的土表及底層排水量之和,kg ;S土壤容器內的水平截面積,m2。八、a值法大量灌溉試驗資料表明 , 水面蒸發(fā)與作物需水量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關系。 因此, 可以用水面蒸發(fā)量這一參數(shù)來計算作物需水量 。 其計算公式如下:ET = a E0或ET =aE + b0式中ET某時段作物需水量,以水層深度mm計;E0ET同時段的水面蒸發(fā)(E601型蒸發(fā)皿或80cm 口徑蒸發(fā)皿測定值),以水層深度mm計;a作物需水系數(shù),即作物需水量與水面蒸發(fā)量比值,隨作物生育階段而改變,由實測資料確定,一般條件,水稻0.8 1.57 ,小麥0.3 0.9 ,棉花0.34 0.9 ,玉米 0.33 1.0 ,谷糜 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