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目標:1、掌握外毒素與內毒素的生物學特性及致病特點2、掌握細菌的侵襲力及致病機制3、熟悉感染的來源與傳播方式細菌的感染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學習目標:細菌的感染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致病性(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細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毒力(virulence):致病菌的致病性強弱程度。毒力常用半數(shù)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或半數(shù)感染量(median infective dose,ID50)表示。即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通過指定的感染途徑,能使一定體重或年齡的某種動物半數(shù)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細菌數(shù)或毒素量。一、 細菌的致病機制M5細菌致病機
2、制與感染邱鄺2致病性(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細菌能引起感染一、感染的成因和來源(一)感染成因:病原體 宿主免疫力 環(huán)境因素(二)感染來源外源性病人帶菌者帶菌動物內源性:條件致病醫(yī)院獲得性感染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一、感染的成因和來源(一)感染成因:病原體 宿主免疫力 環(huán)境一)細菌的毒力二)細菌侵入的數(shù)量三)細菌侵入的部位二、細菌的致病機制(重點)侵襲力毒素莢膜粘附素侵襲素外毒素(exotoxin)內毒素(endotoxin)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4二、細菌的致病機制(重點)侵襲力毒素莢膜粘附素侵襲素外毒素(一)毒力物質 (1)侵襲力莢膜和微莢膜粘附因子侵襲素致病菌能突
3、破宿主皮膚、粘膜生理屏障,進入機體并在體內定居、生長繁殖和擴散的能力,稱為侵襲力。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5(一)毒力物質 (1)侵襲力莢膜莢膜和微莢膜:抵抗吞噬細胞吞噬抵抗殺菌物質的作用抗相應抗體和補體的作用例如:莢膜肺炎球菌、炭疽芽孢桿菌等不易被吞噬C吞噬殺滅微莢膜A群鏈球菌的M蛋白、傷寒桿菌的Vi抗原、某些大腸桿菌的K抗原等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6莢膜和微莢膜: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6黏附因子牢固粘附是感染的首要條件本質:具有黏附作用的細菌結構菌毛粘附素:G-菌的菌毛非菌毛粘附素:G+菌菌體表面如膜磷壁酸、粘附蛋白等。特點:組織粘附的選擇性(特異性)如:淋球菌菌毛尿道等特定組織
4、上 皮細胞表面受體沙門菌、霍亂弧菌借助菌毛附著于腸上皮腹瀉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7黏附因子牢固粘附是感染的首要條件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 菌毛 膜磷壁酸與粘附蛋白等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8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8侵襲素作用:溶解細胞、破壞組織等意義:抗吞噬;利于細菌擴散常見侵襲性酶類A群鏈球菌產生的: 透明質酸酶、鏈激酶、鏈道酶:利于細菌擴散,毒素吸收致病性葡萄球菌產生的:血漿凝固酶:抗吞噬作用。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9侵襲素作用:溶解細胞、破壞組織等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外毒素內毒素(一)毒力物質 (2)毒素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0外毒素(一)毒力物質 外毒素1
5、來源: 及菌產生方式:多數(shù)胞內合成后分泌至胞外 少數(shù)為菌體裂解后釋放成分:蛋白質性質: 不穩(wěn)定,不耐熱,58601h可破壞結構 兩個亞單位亞單位(active)毒性部位亞單位(binding)與細胞結合部位。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1外毒素1來源: 及菌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 外毒素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2 外毒素2抗原性:強。外毒素-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機體 脫毒類毒素(毒性消失,抗原性保留)毒性作用:強。對組織器官有選擇性毒害作用,引起特殊的臨床表現(xiàn)。如:破傷風外毒素神經(jīng)組織肌肉痙攣肉毒毒素神經(jīng)組織肌肉松馳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3外毒素2抗原性:強。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
6、鄺13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4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4C. tetani破傷風 This baby has neonatal tetanus. It is completely rigid. Tetanus kills most of the babies who get it. Infection usually happens when newly cut umbilical cord is exposed to dirt CDC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5C. tetani破傷風 This baby has neo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6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6
7、外毒素分類神經(jīng)毒:破傷風痙孿毒素、肉毒毒素等細胞毒:白喉毒素、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1、A群鏈球菌致熱毒素等腸毒素:霍亂腸毒素、葡萄球菌腸毒素等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7外毒素分類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72、內毒素來源: 菌產生方式: 胞壁成分,菌體裂解后釋放成分: 脂多糖(LPS,類脂)性質: 穩(wěn)定,耐熱,16024h才被滅活抗原性:弱,不能經(jīng)甲醛處理制成類毒素毒性作用: 較弱,毒性作用相似,臨床表現(xiàn)類同:發(fā)熱,微循環(huán)障礙,休克等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82、內毒素來源: 菌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脂多糖(LPS) 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9脂多糖(LPS) M5細
8、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19內毒素的毒性作用1發(fā)熱反應:內毒素單核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釋放內源性致熱原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熱。白細胞反應:內毒素誘生中性粒細胞釋放因子刺激骨髓釋放白細胞外周白細胞增多。傷寒桿菌例外(WBC )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0內毒素的毒性作用1發(fā)熱反應:內毒素單核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內毒素的毒性作用2內毒素血癥與內毒素性休克:內毒素刺激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 表現(xiàn):微循環(huán)衰竭、低血壓、缺氧、酸中毒(例PG問世初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內毒素激活凝血因子,廣泛性小血管內凝血。凝血因子消耗后又激活溶纖維蛋白酶,皮膚粘膜及內臟出血。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1內毒素的毒性作用
9、2內毒素血癥與內毒素性休克:內毒素刺激血管活外毒素與內毒素的主要區(qū)別區(qū)別要點外毒素內毒素來源及部分菌菌存在部分從活菌分泌出,少數(shù)菌崩解后釋放細胞壁組分,菌裂解后釋放化學成分蛋白質脂多糖穩(wěn)定性5860 ,1h被破壞160 ,2-4h才被破壞毒性作用強,對組織器官有選擇性毒害效應,引起特殊臨床表現(xiàn)較弱,各菌的毒性效應大致相同,引起發(fā)熱、WBC增多、微循環(huán)障礙、休克、DIC等抗原性強,刺激機體產生抗毒素;甲醛液處理脫毒形成類毒素弱,刺激機體產生的中和抗體作用弱;甲醛處理不形成類毒素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2外毒素與內毒素的主要區(qū)別區(qū)別要點外毒素內毒素來源及部分(二)細菌侵入數(shù)量及部位數(shù)量:毒力愈
10、強,引起感染所需的細菌數(shù)量愈小途徑:適當部位、途徑 例:破傷風桿菌芽胞深部創(chuàng)傷、厭氧環(huán)境 傷寒沙門菌經(jīng)口進入 結核分枝桿菌多途徑(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創(chuàng)傷)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3(二)細菌侵入數(shù)量及部位數(shù)量:毒力愈強,引起感染所需的細菌數(shù)三 .感染的傳播方式與途徑1、呼吸道感染:吸入飛沫或灰塵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4三 .感染的傳播方式與途徑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42.消化道感染(如霍亂)3.創(chuàng)傷感染4.接觸感染(淋病等)5.節(jié)肢動物叮咬感染(鼠疫、恙蟲病等)6.多途徑感染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52.消化道感染(如霍亂)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5隱性感染顯性感染帶
11、菌狀態(tài)四.感染的類型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內毒素血癥毒血癥菌血癥敗血癥 膿毒血癥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6隱性感染四.感染的類型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內毒素血癥毒血癥菌血癥全身感染毒血癥:細菌局部繁殖,產生的外毒素入血,如白喉、破傷風等內毒素血癥:以大量內毒素入血為特征,(革蘭陰性菌崩解后)菌血癥:細菌通過血流播散(如傷寒早期)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7全身感染毒血癥:細菌局部繁殖,產生的外毒素入血,如白喉、破傷敗血癥:在血液中繁殖并產生毒性產物癥狀:高熱、皮膚和粘膜瘀斑、肝脾腫大等(如鼠疫耶氏菌引起敗血癥)膿毒血癥:化膿性細菌入血、擴散引起全身其他器官化膿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8敗血癥:在
12、血液中繁殖并產生毒性產物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9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29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0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0檢測病原菌的致病作用與其 、 以及 等因素有關。 病原菌的致病力的強弱程度為毒力,構成毒力的物質基礎是 和 。細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引起嚴重中毒癥狀稱為A.毒血癥 B.敗血癥 C.菌血癥 D.膿毒血癥 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1檢測病原菌的致病作用與其 、 以及M5檢測內毒素的特性下列哪項說法是錯誤的A.耐熱 B.經(jīng)甲醛處理可成為類毒素C.菌體裂解后釋放 D.沒有明顯的組織選擇性 E.作用相似內毒素的主要化
13、學成分是A.脂多糖 B.核心多糖 C.磷壁酸 D.肽聚糖 E.以上都不是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2檢測內毒素的特性下列哪項說法是錯誤的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檢測構成細菌侵襲力的主要因素是A.莢膜及其他表面結構物質和侵襲素B.內外毒素 C.熱原質D.細菌的芽胞 E.質粒思考題:試述細菌的侵襲力與菌體哪些結構與產物有關,舉例說明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3檢測構成細菌侵襲力的主要因素是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3細菌感染的病原學檢查法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4細菌感染的病原學檢查法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4細菌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查法細菌學診斷病原菌檢測病原菌成分檢測血清學診斷(抗體
14、的檢測)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5細菌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查法細菌學診斷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細菌學診斷1、病原菌的檢測標本采集與送檢病原菌的檢查方法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6細菌學診斷1、病原菌的檢測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6標本的采集與送檢原則無菌操作感染部位、病變部位采集標本不同時間采集不同標本盡量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檢查特異性抗體,采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4倍有診斷價值。血清標本應-20保存及時送檢多數(shù)細菌標本應冷藏送檢。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應注意保溫,床旁接種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7標本的采集與送檢原則無菌操作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7病原菌的檢查方法示蹤性檢測
15、形態(tài)學檢查 分離培養(yǎng)生化試驗 血清學鑒定致病力和藥敏測定動物實驗毒力檢測藥物敏感試驗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8病原菌的檢查方法示蹤性檢測致病力和藥敏測定M5細菌致病機制與形態(tài)學檢查細菌染色檢查法革蘭染色法(Gram stain)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熒光染色暗視野檢查(darkfield examination)用于檢查活菌、螺旋體及其動力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9形態(tài)學檢查細菌染色檢查法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39直接涂片鏡檢形態(tài)與染色性具有特征的病原菌可直接染色鏡檢,根據(jù)典型形態(tài)、排列、染色性做初步診斷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40直接涂片鏡檢形態(tài)與染色性具
16、有特征的病原菌可直接染色鏡檢,根據(jù)病原菌的分離培養(yǎng):菌落大小形態(tài)顏色表面性狀透明度溶血性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41病原菌的分離培養(yǎng):菌落大小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41生化反應 糖發(fā)酵試驗 H2S試驗 枸櫞酸鹽利用試驗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42生化反應 糖發(fā)酵試驗 H2S試驗 枸血清學鑒定利用含已知的特異性抗體的免疫血清,對細菌(志賀菌屬、沙門菌屬)進行群和型的鑒別常用方法是玻片凝集試驗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43血清學鑒定利用含已知的特異性抗體的免疫血清,對細菌(志賀菌屬動物實驗常用動物小鼠豚鼠家兔接種途徑皮內皮下腹腔靜脈腦內鼻腔灌胃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44動物實驗常用動物
17、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44藥物敏感試驗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方法紙碟法、試管法、小杯法和凹孔法最低抑菌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能夠抑制培養(yǎng)基內細菌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最低殺菌濃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是指能夠殺滅培養(yǎng)基內細菌的最低藥物濃度。MIC和MBC的值越低,表示細菌對該藥越敏感M5細菌致病機制與感染邱鄺45藥物敏感試驗Antimicrobial susceptib病原菌成分檢測抗原的檢測用已知的特異性抗體檢測未知的細菌抗原成分方法有玻片凝集試驗、協(xié)同凝集試驗、間接血凝試驗、乳膠凝集試驗、對流免疫試驗、酶免疫技術、免疫熒光技術和同位素標記技術等核酸的檢測 核酸雜交PC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分期購車銀行合同范本
- 兼職廚師勞務合同范本
- 代理建賬合同范本
- 入職各種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南a2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
- 介紹客戶返利合同范本
- 農村住房建筑合同范本
- 勞務合同范本英文
- 農田托管合同范本
- 凍庫修理合同范本
- 2024年宜昌伍家新城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1套
- 2024年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新版
- DL-T 1476-2023 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規(guī)程
- 飛灰處置及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備案拿地
- 2024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大綱
- 免疫治療皮疹護理查房
- 小學六年級開學第一課課件二篇
- 2024年棉柔巾行業(yè)市場趨勢分析
- 2024年邵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老年期譫妄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