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蘇州博物館新館_第1頁
貝聿銘蘇州博物館新館_第2頁
貝聿銘蘇州博物館新館_第3頁
貝聿銘蘇州博物館新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貝之園-貝聿銘新作蘇州博物館新館(縮寫本)貝之園-貝聿銘新作蘇州博物館新館(縮寫本)方振寧/撰文攝影蘇州有那么多園林,園連園,可說是園林之城”??墒堑搅爽F(xiàn)代,蘇州沒有一座新園。而剛 剛在10月竣工,由美國華裔建筑家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就是現(xiàn)代蘇州唯一的新園。貝聿銘把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視作職業(yè)生涯中最大的挑戰(zhàn)。這件對傳統(tǒng)中國文化進行轉譯 的建筑作品,表達他對故鄉(xiāng)的鄉(xiāng)愁。他即接續(xù)了蘇州園林和文化的神韻,又圓了這位“蘇州 之子”跨世紀的夢想。那就是貝聿銘終于實現(xiàn)要在他的出生地蘇州,留下滿意的作品。這就 是在此把這座新館稱為“貝之園”的緣由。11月初的某日周六,我來到晚秋的蘇州,這是相隔20

2、年的再見。而這次是尋貝老的心作,它 讓我感覺身在畫圖中。閱讀貝聿銘的建筑,最好把這座建筑的關鍵詞作為文章的入口。留白蘇州博物館新館位于歷史保護街區(qū)的忠王府的西側,北接拙政園,占地面積約10750平方米。 從街上看去,建筑群體的高度和與它連接的忠王府的高度相同,只是在造型和色彩上有微妙 的差別。由于貝聿銘的設計大量留白”,因此從遠處看上去,建筑非常明亮。那些勾勒白墻 的粗細不等的框架和屋頂,都統(tǒng)一在深灰色中,只是和周圍那種接近黑色的蘇州傳統(tǒng)民居色 彩略有不同,這種在色彩上的定調,決定了新建筑和環(huán)境的基本關系,即是協(xié)調還是沖突。布局新館建筑群由三大塊構成。中心部分是入口處、大廳和博物館花園;西部為

3、展區(qū);東部為現(xiàn) 代美術畫廊、圖書館、教育設施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入口位于中軸線南端,進入主入口之 后便到了主入口庭園,再進入大堂,沿中軸線向北就是主庭院,主庭園水中有涼亭”,還有 一條水上小路橫跨西東于池上。通過西廊可到西部的博物館主展區(qū);而通過東廊就進入東部 的次展區(qū)和行政辦公區(qū)。這種以中軸線對稱的東、中、西三路布局,顯然是意識到和新館東 側的忠王府格局相互印襯的設計。在大堂可以眺望隔池的巨大影壁,壁前的假山石不是蘇州園林中那種代表性的多孔假山石, 而是摹仿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中的遠山而排列。尺度博物館新館采用地下一層,地面一層為主,主體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內;中央大廳和 西部展廳安排了局部二

4、層,高度16米,都沒有超出周邊古建筑的最高點。貝聿在設計展廳的尺度是為藏品量身定做,他觀察到蘇州博物館的藏品很豐富,雖然比較精 致但器形不大,這樣在設計時就不能不考慮文物的尺寸。然而展廳之所以被設計成許多幾十 平方米大小為一個單元的小房間,也是考慮到蘇州博物館館藏文物數(shù)量有限,但要能夠讓觀 者的視線集中,讓文物和展示空間形成有機的關系,所以采取了這種書齋欣賞的尺度。結構在新館建筑的構造上大量使用玻璃,和采用開放式鋼結構,是對中國傳統(tǒng)建筑那種壓抑的“大 屋頂”設計是一大革新,貝聿銘雖然沒有全部采用平屋頂這種現(xiàn)代主義風格建筑類型的套路, 但是那些出來的“頂”,實際上是為了采取頂光,讓強烈的陽光折射

5、到展廳中,既有利于觀眾 觀賞展品,又有利于保護文物。此外,中央展廳頂部是以米字形鋼結構構成,完全沒有任何支撐,然而嵌在結構中的石材, 每塊重達三四百公斤。它在風格上和整體建筑當然非常協(xié)調,但是這不僅是出于美學考慮, 而是結構的原因,通過精密計算之后,只有這樣的幾何形體變化才能進行力的轉換,在這樣 一個既定空間中承重負荷。讓貝聿銘來設計,他都會關心到最細致的部分,包括采用對文物沒有損害的無熱光纖來做照 明,這次的室內設計部分,包括陳列展覽設計都由貝聿銘本人親自審定,以保證內外風格和 所有功能的諧調統(tǒng)一。色彩我們印象中的江南水鄉(xiāng)建筑和庭園的色彩,就是黑白灰三色成調。因此貝聿銘選用顏色均勻 的深灰色

6、石材做屋面和墻體邊飾,協(xié)調白墻,整體色調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粉墻黛瓦,但是由于 設計的格局大大革新,所以就成為詮釋傳統(tǒng)建筑的一種實驗。在和忠王府古建筑群接壤的地 方,我看到在色彩上的微妙差別。忠王府為白墻黑瓦,而新館為白墻灰瓦。如果說,新館中 有顯眼的色彩跳出來,那就是竹林的自然色。光光,在貝聿銘的建筑設計中占有相當重要的角色,無論是他為法國盧浮宮設計的玻璃金字塔, 柏林的歷史博物館新館,還是日本的美秀美術館,讓自然光進入室內是所有這些博物館建筑 的精髓。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無論是斜射到墻上的光,還是投射到地面上強烈的光,其光的投射范 圍形狀都非常的銳,那是由于先有貝聿銘造型設計的銳,這就是光和形的關系。鏈

7、接現(xiàn)代主義風格的新館鏈接緊靠它的忠王府古建筑是最大的挑戰(zhàn)。新館和忠王府只留一路之 隔,但是兩建筑的高低幾乎完全相同,建筑在黑和灰兩種色彩上一致,然而新館可以說是建 筑傳統(tǒng)風格的提煉版。此外,在“紫藤園”里西南方與東北方各植一棵紫藤。貝聿銘特別要求從文徵明當年手植的紫 藤上,修剪枝蔓在園中進行嫁接,以此來延續(xù)蘇州文化的血脈,也是他試圖用一種視覺化的 方式,將現(xiàn)代情感鏈接傳統(tǒng)文人之心?,F(xiàn)代藝術進入博物館是貝聿銘的力推,這個展出空間并不大,但是選擇了半個世紀以來,三 位國際上著名現(xiàn)代藝術家趙無極、蔡國強和徐冰的作品,從而顯示現(xiàn)代藝術是傳統(tǒng)藝術的延 續(xù)。材料石材,是新館建設中使用最多的材料,耗用了將近

8、80立方米的石材。蘇州傳統(tǒng)屋頂鋪的都是 小青瓦,但是貝聿銘認為,小青瓦容易破碎漏雨,而且要經(jīng)常更換,為了找到合適的感覺, 設計者用水在這些石材上一遍又一遍地澆淋,最終選取了產(chǎn)于山西與內蒙古交界地帶的中 國黑”花崗石。據(jù)說這種石材,晴天是灰色的,下雨后就變成黑色,太陽日照之后又變成了 深灰色。窗窗是中國庭院和園林中的“眼”,蘇州園林的窗有多重功能。采光只是一個方面,其實它還是 借景時的裁剪風景的取景框,然而它又是流動空間的通道,窗上各種仿真圖案的花格,又讓 人產(chǎn)生各種聯(lián)想,有著詩一樣的意境。我們可以把新館中的窗規(guī)成幾個類型:正方形、六角 形、三角形、花瓣形、長方形。觀者通過這些窗截取到室外的風景

9、,以增加體驗的層次。池池,在庭園中是空間意義上的“留白”,也是整個新館的“空心”之處,因為“池”,只可以觀, 而不可以入。我們參觀博物館,好像是圍繞這個池的巡禮,不是嗎?在平面上圖可以看到這 個池,占據(jù)了整個建筑群中幾乎四分之一的面積,所以我說這是一座庭園,而非傳統(tǒng)意義上 的博物館建筑。園中園“紫藤園”是園中園。這個正方形之園,最有特征的是園中一顆大紫藤,紫藤攀上藤架,它不 是通常的竹架,而是由64個正方形構成的一個大正方形金屬框架。通透的架上平均安有64 個小燈,可以想像,當夜幕降臨時,這些小燈就像天上的繁星包圍著紫藤,然而這是一顆有 著文人文徵明的“血緣”的紫藤。超級積木縱觀貝聿銘后半生的

10、設計,最小單元大都以幾何形為基礎開始繁衍,正方形是造型的模數(shù)。 無論是香港中國銀行大廈,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還是現(xiàn)在的蘇州博物館新館,都是沿著正 方形網(wǎng)格演變和劃分更多的塊面。一個正方形拉一條對角線,可以隨便切出兩個三角形,這 就是貝聿銘設計的秘密。盡管變化無窮,都是隨著這樣的模數(shù)演變,因而這種模數(shù)可以控制 更大的局面。我們看到的新館,實際上是一些抽象符號和形體的組合,它猶如一個超級積木 形,而游者就像在魔方中穿行。規(guī)模蘇州博物館新館2003年11月奠基開工,經(jīng)過四年的設計和施工,于2006年10月6日中秋日開 館,這是貝聿銘親自選定的日期,意思為大團圓??偼顿Y3. 39億元人民幣,包括新館建筑 和忠王府古建筑群,總建筑面積達2. 65萬平方米,其中新館建筑面積占1萬余平方米。共有 大小展廳32間,文物展示面積3600平方米,展品大約為1160件(組)?;厥滓业接^察新館的最佳角度,我以為就是回首。這需要走出中央大堂,來到與它完全相反的 一面,這樣就可以看到水天一色,建筑實和虛的對比的美妙。在建筑和池水形成萬般靜謐的 風景中,打破水面的寂靜是那些漂浮著的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