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材料設計公司企業(yè)知識產權管理分析_第1頁
半導體材料設計公司企業(yè)知識產權管理分析_第2頁
半導體材料設計公司企業(yè)知識產權管理分析_第3頁
半導體材料設計公司企業(yè)知識產權管理分析_第4頁
半導體材料設計公司企業(yè)知識產權管理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泓域/半導體材料設計公司企業(yè)知識產權管理分析半導體材料設計公司企業(yè)知識產權管理分析xx有限公司目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4856212 一、 知識傳播方式的發(fā)展和當前知識傳播的主要機制及相應的方式 PAGEREF _Toc114856212 h 3 HYPERLINK l _Toc114856213 二、 知識分配概述 PAGEREF _Toc114856213 h 10 HYPERLINK l _Toc114856214 三、 知識消費概述 PAGEREF _Toc114856214 h 11 HYPERLINK l _Toc114856215

2、 四、 知識消費的特征 PAGEREF _Toc114856215 h 15 HYPERLINK l _Toc114856216 五、 注冊商標的取得 PAGEREF _Toc114856216 h 21 HYPERLINK l _Toc114856217 六、 注冊商標的續(xù)展、變更、轉讓和使用許可 PAGEREF _Toc114856217 h 33 HYPERLINK l _Toc114856218 七、 知識產權布局管理 PAGEREF _Toc114856218 h 36 HYPERLINK l _Toc114856219 八、 知識產權維持管理 PAGEREF _Toc1148562

3、19 h 61 HYPERLINK l _Toc114856220 九、 知識產權資產確認 PAGEREF _Toc114856220 h 81 HYPERLINK l _Toc114856221 十、 知識產權投資的成本控制 PAGEREF _Toc114856221 h 93 HYPERLINK l _Toc114856222 十一、 產業(yè)環(huán)境分析 PAGEREF _Toc114856222 h 97 HYPERLINK l _Toc114856223 十二、 半導體材料 PAGEREF _Toc114856223 h 98 HYPERLINK l _Toc114856224 十三、 必要

4、性分析 PAGEREF _Toc114856224 h 100 HYPERLINK l _Toc114856225 十四、 項目基本情況 PAGEREF _Toc114856225 h 100 HYPERLINK l _Toc114856226 十五、 發(fā)展規(guī)劃分析 PAGEREF _Toc114856226 h 106 HYPERLINK l _Toc114856227 法人治理結構 PAGEREF _Toc114856227 h 114 HYPERLINK l _Toc114856228 (一)股東權利及義務 PAGEREF _Toc114856228 h 114 HYPERLINK l

5、_Toc114856229 1、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分配股利、清算及從事其他需要確認股東身份的行為時,由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召集人確定股權登記日,股權登記日收市后登記在冊的股東為享有相關權益的股東。 PAGEREF _Toc114856229 h 114知識傳播方式的發(fā)展和當前知識傳播的主要機制及相應的方式(一)知識傳播方式的發(fā)展從農業(yè)經濟時代到工業(yè)經濟時代再到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傳播一直都在連續(xù)不斷地進行中,它是人類社會不斷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之一。然而,不同時代,知識傳播的方式雖然有著傳承關系,但在不同時期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征。農業(yè)社會,知識傳播主要靠傳播者的言傳身教,靠接受者的模仿、學習。由于當時知識

6、不夠體系化和理論化,多體現為經驗和技能的積累,帶有較強的個性化色彩,不易穩(wěn)定,它們難以被規(guī)?;仄占?。所以在這個時代,知識傳播的形式常常是小規(guī)模的師傅帶徒弟、父親帶兒子的方式代代相傳(吳季松教授稱之為“點對點方式”);知識雖然會隨著知識傳人的靈性、悟性和智慧變得日益豐富和有價值,但往往難以形成龐大的知識體,只能在局部范圍內有所發(fā)展;而且如果該傳人突遇事故身亡,這一知識也會隨之永久地消失。顯然,這種傳播方式傳播的信息量小,主觀性強,帶有較強的壟斷性和排他性,內容也多帶有片面性和保守性,不利于知識的更新和發(fā)展,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何農業(yè)社會經歷了那么漫長的時間。工業(yè)經濟時代,由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fā)

7、展,某一范圍內的知識日益成為特定的理論體系,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具有穩(wěn)定性:這就在知識傳播的方法上的進步創(chuàng)造了條件:規(guī)?;?、組織化傳播知識(吳季松教授稱之為“點對面的傳播方式”)成為可能。該階段知識傳播最主要的路徑和形式就是學校教育,它取代了農業(yè)經濟時代的個體與個體間傳播的方式(盡管這種方式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要形式)。學校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借助于制度化的組織,按照特定的標準化規(guī)范,有計劃、有步驟、分科分級、系統(tǒng)、長期連續(xù)不斷地向被教育者傳播知識:它對工業(yè)革命的完成、人類文明的傳承及經濟發(fā)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除了學校之外,行業(yè)協(xié)會、企業(yè)自身、社會培訓機構、政府和大眾傳媒等對知識的廣泛傳播也起到了

8、積極作用,它們與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知識傳播體系,大大促進了知識、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發(fā)展。這個時期的知識傳播多帶有一定的商業(yè)性,知識傳播的成本較過去相比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在知識產權制度出現以后,受保護的知識產品的傳播已經變成一種商業(yè)行為,其成本遠遠高于一般的知識傳播。知識經濟時代,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及電子計算機的普及,網上虛擬空間成為知識傳播的主要場所,數字技術和智能化的信息網絡將知識傳播帶入一個新的時代,雖然傳統(tǒng)的知識傳播方式依然存在,但點點交互傳播方法漸成主流?;ヂ摼W技術使知識的傳播變得更為快捷、及時、簡便、廉價和有效;傳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在互聯網時代交互轉換,知識壟

9、斷日益變得不可能,知識傳播變得更為自由和開放,傳播的形式、內容日益靈活(如空間在互聯網時代變得不太重要,網上課堂、遠程教育可以完成更多的教育任務)、豐富、生動和真實。這種動態(tài)的方式更利于知識的傳播和創(chuàng)新,利于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但我們也不應忽略的是:正是由于傳播的廉價和便捷,各種無效或有害信息、知識產權侵權和網絡違法與犯罪行為也在與日俱增,它們對社會帶來的危害不容低估。如何趨利避害,充分發(fā)揮這種傳播方式的優(yōu)點,克服其不足,是一個緊迫的課題。(二)知識傳播的主要機制及相應的方式當代社會,知識傳播的主要機制和相應方式有:1、教育機制(包括學校和有關科研機構等),該機制承載著將人類已有的知識文明傳輸給

10、受教育者的歷史使命,讓受教育者在接受人類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成為具備創(chuàng)新知識的人。它是知識傳播最為悠久的機制,是知識傳承最重要的手段。早期教育以言傳身教為主。工業(yè)革命時期以來的教育最大的特點是規(guī)?;逃粩鄶U展,以至于在多數國家已經形成國民基礎教育的普及化。今天,教育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如多媒體教育手段的運用及網絡教育的普及等,大大提高了知識傳播的效率。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對該國經濟發(fā)展和綜合實力的加強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美國強大的歷史、日本明治維新后的崛起、韓國的漢江奇跡及德國統(tǒng)一后的飛速發(fā)展等無不證明了這一點。2、社會培訓機制。它是維系社會持續(xù)創(chuàng)新能力的保障機制,是人,離開高校、科研院所后續(xù)教育

11、的體現,是終身學習的有力支撐。其方式主要是社會培訓機構提供定期(如律師和會計從業(yè)人員年度注冊所需的專業(yè)培訓)或不定期(如各公司選送有關技術或管理人員參加的各種具體技能提升的培訓等)的各相關專業(yè)的有償培訓。3、各種媒體和信息網絡。它們是傳播大眾知識的主要渠道,對現代人的影響十分巨大,對人類的生活幾乎無處不及。如廣播、電視、電話、電報、數據通信、新聞報紙、雜志等每時每刻都在傳播著不同的知識。隨著信息量的激增,不斷改進的媒體傳播日顯重要。而網絡傳播的高效和迅捷,日漸顯示出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為此各國加強了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如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這樣可以加大了信息傳播,產生社會附加值,建立各種知

12、識間的聯系,產生倍增效應。4、商業(yè)傳播系統(tǒng),含出版機制和專利與專有技術轉讓機制。前者主要通過有償方式幫助作者傳播自己的作品,讓社會公眾或特定的讀者群在付出一定對價情況下分享其知識;后者是主要通過技術服務機構,在技術供方和需方之間搭起橋梁,使這種知識的提供者和需求者各取所需,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這四個機制以不同的方式向社會各階層傳播知識。上述每一種機制的傳播都有其自身的特點,且每種傳播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只不過價格高低及表現形式會有所不同。比如,自工業(yè)革命以來,西方發(fā)達國家一直進行的義務性基礎教育被普遍認為是免費的,實際上它們也是有代價的,教師工資及教育設施就是傳播知識的成本,只是費用較低而已。

13、但近年來美國普通教育制度之外私立學校,知識傳播費用很高,其意圖使這些學校受教育者在獲取知識的路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不同于普通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受教育者,以在未來競爭中獲得優(yōu)勢;這是以更高代價來傳播知識,它能滿足部分富有者的需求。在發(fā)達國家目前很完善的職業(yè)培訓系統(tǒng)收費遠遠高于學校普通教育機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及跨國公司觸角的延伸,這種培訓已經蔓延到包括發(fā)展中國家在內的全球;筆者在公司任職期間,曾參加過多次短期職業(yè)培訓課程,其中印象最深的有兩次:一次是1999年11月在上海參加電子商務知識培訓,培訓三天時間,付出培訓費是2000美元;一次是2001年10月參加的項目經理培訓,受訓時間一

14、周(5天),培訓費用是1萬元人民幣;顯然它們都遠遠高于同期高?;蚩蒲性核慕逃M用。出版業(yè)的收入和新聞媒體的間接收入(如廣告收入)都是知識傳播的代價,最終由出版物消費者、新聞媒體閱讀者及廣告商品消費者負擔。專利和技術轉讓系統(tǒng)則是典型的、商業(yè)性的知識傳播系統(tǒng),獲得這些知識要按商業(yè)條件支付技術轉讓費或許可費等,它們往往高于一般傳播方式所付出的代價?;ヂ摼W絡出現之前,金錢財富的占有往往對知識的分配也有著直接的影響,由于知識以傳統(tǒng)載體形式存在,而其費用也較為高昂,甚至在今天,在西方發(fā)達國家,書刊的價格也較高,經濟富裕的人獲得這些載體的機會多于貧窮的人。但互聯網出現后,知識傳播的成本大大降低(一臺電腦,

15、一個終端,與網絡連接起來,以較低廉的上網費用便可獲取無限的知識),電子載體的低廉,使知識更易為人們所分享;分配知識與財富的多少沒有太大的直接關系,使知識的分配變得日益公平??傮w上看,從農業(yè)到工業(yè)經濟,知識傳播的方式日益多樣化,傳播的代價也在逐漸提高。在工業(yè)經濟中知識傳播的代價越來越高,實際上是走上了以財產的占有多寡來分配知識的老路,而信息網絡的知識分配,至少在目前,是以知識占有的多寡來分配知識?,F代社會,知識呈現無限增長的趨勢,這看起來是有益于社會的,但就個人或特定的實體而言,由于精力時間的有限性,他們面臨著一個難題:如何在浩如煙海的知識海洋中選擇出自己所需的知識、技術?這種選擇往往也是要付出

16、代價的。不過互聯網出現以后,知識傳播更為便捷,速度大大加快,它打破了知識壟斷,也降低了知識傳播的成本;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在較為完善發(fā)達的知識傳播體系中,知識傳播的成本將大大降低,該體系中的每一個成員將從中受益,進而利于該體系下的經濟的發(fā)展。知識經濟分配中,政府調控的手段在不斷加強。在工業(yè)社會,財富的分配多是按市場機制來進行的,在“弱肉強食”的競爭中容易導致貧富分化的加??;雖然政府的調控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無法在根本上改變。知識經濟時代,由于用智力資源的投入可解決工業(yè)經濟中出現的資源耗竭與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知識決策對個人和國家均十分重要;為此,政府可以根據知識產品的特性及知識產權的法定性等對

17、知識分配進行較強的干預,如對教育、娛樂等價格由政府通過一定的科學統(tǒng)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保證窮人生活質量;對市場機制在知識分配中進行一定的制約,如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新,以提高它們在知識分配中獲取知識的能力等。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知識的分配較為公平,以推動整個社會創(chuàng)新新知識的能力。我國知識生產者與使用者之間還沒有建立密切聯系,社會中介機構尚未成熟,生產者的傳播意識及生產者與使用者之間的橋梁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些需要政府的引導、介入。要加大知識傳播力度,通過傳播,培養(yǎng)整個社會對知識的興趣,使知識使用企業(yè)在知識的不斷熏陶下,把知識作為武裝企業(yè)、發(fā)展企業(yè)的主要武器。知識分配概述經濟學上的“分配”

18、一般指社會產品分給社會(或國家)、社會集團以及社會成員的過程和形式,其中包括社會總產品的分配、國民收入的分配、個人消費品的分配等。它是社會再生產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有時還指生產資料的分配等。知識的分配或傳播是指科技知識等在不同時代或同一時代在不同空間的擴散,使不同個體之間可以分享知識信息的過程,其使命在于使知識從其擁有者手中傳送到接受者手中,使后者能了解、分享和應用同樣的知識,其主要使命在于擴散知識和提供解決問題的知識投入。知識經濟時代的標志之一就是知識的擴散和知識的創(chuàng)造同等重要,它導致人們對知識分配網絡和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重視程度大大增加。1891但知識的分配是復雜的,既有不同時代之間的分配或分享(主

19、要通過書籍、膠卷或現代電子載體等完成),也有同時代不同空間范圍內的傳播;既有無償的知識傳播,又有有償的知識傳播(如對私人擁有排他商業(yè)使用權的知識轉讓等,如果出于商業(yè)目的,傳播過程中所有者或使用者必須對傳播者付出對價)。本教材主要討論的是同時代的有償的知識傳播(實際上某些無償的傳播在現代條件下也是有償的)。特定知識只能分配給有相應知識的人,在知識經濟社會中的高技術知識則更是這樣;知識分配主要是以掌握知識的多寡、最終也主要靠創(chuàng)新業(yè)績來進行的。所以,擁有知識越多的人,可以分配到的知識就越多,其利用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的業(yè)績可能就大,對他人或組織的依附就弱。知識經濟是以信息網絡為特征的經濟;創(chuàng)新要使不同行為者

20、(企業(yè)、實驗室、科學系統(tǒng)和消費者)之間進行大量交換,需要傳播;傳播是知識經濟有效進行的保證,是知識生產和使用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其意義在于為新知識尋找真正懂得其商品價值并能盡快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使用企業(yè);它是知識交換和消費的前提與基礎。傳播的外在動力是社會需求,內在動力是尋找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知識價值的企業(yè),進而實現自己的價值并獲得回報。它聯系著兩頭:知識生產和知識的使用,起橋梁紐帶作用:其生產是知識傳播、消費的源頭,其是知識價值的最終體現。宏觀角度看,知識的分配是社會供給與需求之間的橋梁,微觀地看,是把具體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知識經濟中,先進而實用的知識相當廣泛;通過傳播,減少知識生產者的盲

21、目性和自我發(fā)展的隨意性,使他們有了明確的方向,也減少知識使用企業(yè)找不到知識的困難,縮短了知識從生產到使用的周期。知識消費概述知識的“消費”在多數場合下就是知識的“使用”,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費。一般商品的“消費”是指滿足某種一次性或持續(xù)性需求后其價值消失或逐漸消失或轉移的活動或過程,如食品、飲料等一次性消費品消費后會永久消失,機器設備因在“消費”過程中將其價值轉移到工業(yè)品中而不斷地折舊,最后會變成一堆廢鐵;農產品因被加工后轉化為其他形態(tài)的商品后而不復存在等。但知識消費或使用后不會消失,不會因價值轉移而折舊或轉化形態(tài)而不存在,它還可以以原態(tài)方式為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消費者繼續(xù)消費,而且消費者在消

22、費知識、滿足特定需求的同時,還能夠不斷創(chuàng)造出新的知識。這些顯然使其有別于一般商品的消費。那么,到底何為“知識消費”?通常認為,消費是人類通過消費品滿足自身各種需要的一種經濟行為和過程,它包括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產生的原因、消費者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的方式、影響消費者選擇的有關因素。它分為生產消費和個人消費。前者指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資料和活勞動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們把生產出來的物質資料和精神產品用于滿足個人生活需要的行為和過程,是“生產過程以外執(zhí)行生活職能”。比照這一定義,我們可將“知識消費”界定為“人類通過知識產品來滿足自身各種需要的一種經濟行為和過程”,意指人們受利益(含物質利益、精神利

23、益等)驅動通過學習和積累、獲取和使用知識的過程。它也可以分為生產性消費與最終消費,前者指因研發(fā)等產生新知識的需要而消費相關知識的行為,如為研究新產品而從他人處購買相關專利技術等就是例子;后者指不會帶來新的知識的消費,如閱讀小說、收看電視劇等,主要為了消遣和帶來一些精神享受等消費行為。知識的消費者是知識的使用者;一般商品的消費者是指為滿足自身需求通過交換獲得并使用產品或服務的個人或組織,需求、購買力和消費行為能力是構成消費者的三要素。與此相對,知識消費者的三要素是需求、獲取知識和使用知識的能力,它具有獲取、創(chuàng)造和轉化知識的能力。但知識需求的動機或動力與一般商品消費不同,它是多元的,一方面是為了獲

24、得新知識,完善自我和發(fā)展自我;另一方面還可獲得物質金錢與更高的精神享受(如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為社會公眾所認可、知曉)。知識消費對消費者的知識儲備等提出了較高要求,如使用高科技產品的消費者,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基礎;同時還要求消費者具有較強的獲取知識、創(chuàng)新知識和轉化知識的能力。成為知識消費者有更高的門檻和更強的行為能力之要求。就購買力而言,金錢不再是決定性因素,而智力因素及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是決定性因素,誰擁有的知識越多,誰就成為知識消費的最大受益者。知識消費的客體(消費對象)是“知識”本身,一般指人類至今為止所創(chuàng)造的所有知識,其中與人類日常行為關系緊密的基礎知識及科學技術、管理行為科學和文化

25、藝術等知識最為重要。它們一般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滿足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需要的一般知識,如不同領域的工作手冊、交往知識、飲食健康、個人電腦中計算機軟件、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它們通常不需要付出太多對價即可獲得。另一是被運用于創(chuàng)造活動和生產活動的知識,如發(fā)明、文學藝術作品、管理知識等;這些知識常能夠在給知識提供者帶來財富(消費者支付給他們的對價)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財富,因此它們通常是要付出對價的。知識消費者也可分為個人、企業(yè)和國家等三類;其中個人是最廣泛的消費者,而企業(yè)消費知識除了給企業(yè)帶來收益(包括物質財富和新知識),也給其員工帶來知識方面的巨大收益:當然企業(yè)消費知識通常與自己的經營范圍相一致,

26、限制于特定的領域。國家作為消費者主要涉及購買龐大系統(tǒng)的知識,用于國防、國計民生的領域,知識的賣方可以是國內的,也可以是國外的。知識消費的最常態(tài)就是其產業(yè)化,在市場價競爭中具有極大價值是那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它們的產業(yè)化最為引人關注;但知識生產和運用都離不開作為知識載體的人,故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時,必須有人力資本(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與金融資本(研發(fā)投入、風險投入)的結合。知識消費的特征(一)知識消費的一般特征一般而言,知識消費的特征如下:1、知識消費的重復性和共享性知識可以被一人多次重復消費,且不具磨損性;一旦某人消費了某一個知識,該知識就可能變成其不可剝離的一部分。由于其無形性和可復制

27、性,它可以被多人在同一或不同時間、同一或不同空間為多人所消費。知識消費的無限重復和共享性是其他許多商品所不具備的。而且知識的使用價值在被該人消費中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會在不同載體轉移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造出高于自身價值的價值。就一個社會整體而言,一項新知識通過消費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遠遠高于自身投入的費用,效益遞增;如基因工程改造的農作技術和醫(yī)藥衛(wèi)生的效益,太陽能、光伏技術、受控熱核聚變能等可使經濟增長從依靠稀缺資源轉到富有的自然資源,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2、知識消費的相對整體性更強單一、分散的知識雖然各有其價值,但這些零碎知識合成的有機的知識整體,會產生數倍于單個知識的價值。在有些場合,某些知識被

28、分割后往往一文不名,必須以整體的形態(tài)出現才可顯示出價值。如某一專利技術,如果去掉某一部分可能就毫無價值:即使是從專利的角度看,技術方案是完整的,但如果不結合與其密切相關的專有技術,則該專利也會無價值。這是從更高一個層次來看知識的整體性?,F在很多跨國公司將核心技術不申請專利而作為專有技術持有,就是利用知識的整體性價值來獲取暴利的典型例子:技術受方購得的專利往往價格不高,甚至可以免費獲得(如技術標準中的一部分專利技術),但這些技術的獲得通常無法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往往還需要以昂貴的價格購得專有技術才可實現生產目的,否則所獲專利技術一文不值。3、知識消費的增值性與自我滿足性知識在被消費的過程中

29、,具有不斷增強和豐富的可能性;同樣多的知識,進行不同的組合,或采用不同的使用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價值,多數場合會成倍放大知識的價值。知識消費后,對消費者而言,具有與生俱來的不可剝奪性,在消費者身上隨著不斷消費的知識的積累與沉淀,他自身知識的豐富性會使已經消耗的知識具有更大的價值,如體現在一個人身上的氣質、修養(yǎng)、容智和從容等所帶來的社會認可與經濟價值是一般商品消費所無法產生的。知識消費本身也是一個消費者自我滿足并帶來創(chuàng)新的過程。知識產品消費一般不存在“邊際效用遞減”現象,相反其滿足度呈遞增趨勢,如集郵者隨著一套郵票的收集越來越齊全而獲得的滿足度會越來越大。一個在證明數學公式的學生,在其一步步接近證

30、明成功過程中,其滿足感也在日漸增強。在很多場合,隨著知識的消耗越多,創(chuàng)新新知識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滿足感也會越來越強。實際上,消費者通過知識消費,特別是文化產品的消費,尋求自身滿足感,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出更多新的感悟與觀點,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4、知識消費的多層次性知識經濟下的消費與其他經濟形態(tài)下的消費一樣,不可能做到均貧富,從某種意義上說,其消費雖旨在追求所有人共同分享人類知識成果,但由于人的興趣、知識積累、經驗、生活環(huán)境、智商及努力的程度不同,消費的多層次性和不平等性比物質財富的消費更為突出。在一國之內,由于知識掌握的數量和質量不同,知識消費呈現出無限的多層次性,而且這種多層次性與財富擁有的多

31、少并不成正相關關系。知識經濟依賴的是智力資源,從事高新技術或知識的人員消費的知識居于較高層次,他們消耗知識的同時,也在創(chuàng)造更多更新的知識,他們對社會發(fā)展呈良性循環(huán)態(tài)勢起重大作用;所以社會必須保證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者和高技術創(chuàng)業(yè)者的較高收入,以使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對于一般知識的消費集團而言,它們在普遍意義上對知識經濟的發(fā)展起到基礎性作用,也不能有所忽視。多層次性消費的合理引導、安排和有序,是知識經濟構建的重要標志之一;每個成員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情況,消費相應的知識;各國可依國情制定適宜標準,并依法進行調控。這樣的知識消費,也為知識經濟的生產和分配提供了保證。(二)知識消費和傳統(tǒng)商品消費的其他

32、不同知識消費還有一些難以歸納為“特征”,但和傳統(tǒng)商品消費比較有所不同的地方,現加以羅列,以供參考。(1)公共用品或準公共用品大大增加與傳統(tǒng)的商品消費相比較,由于主要類型知識產權(如專利權、著作權等)的時間性特征會使越來越多的知識進入公有領域,人們使用的公共知識用品部分大大增加,而且公共用品日漸世界化。如中國的消費者可以花較少的費用,甚或免費無償地就可以從因特網上獲取有關知識。圖書館等公用基礎設施為消費者提供了較多便利,其提供的資料和公共服務,能讓消費者以較低廉的價格獲得各種各樣他所需要的知識;如復印有關研究所需的外文參考文獻,就遠比購買所有原版書要便宜、便捷。這類消費多為教育消費和休閑健身娛樂

33、消費,目的是為了消費者提高自身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獲取競爭優(yōu)勢,過質量更高的生活,從而推動整個社會文明水平的進步和發(fā)展。(2)知識產權的確權和保護更顯重要知識產權在知識經濟中的權利歸屬確定及它們受到的保護應比傳統(tǒng)經濟中的有關財產權的保護等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智力成果的無形性及易復制性使其確權顯得十分關鍵,專利制度及商標制度中在特定區(qū)域范圍內的“先申請原則”與“唯一性原則”就是確權重要性的體現,它們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及早申請獲得授權并排除他人獲得權利的可能性。知識產權保護是為了維護創(chuàng)造發(fā)明人或創(chuàng)作人進行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以使他們的投入和付出能夠得到充分的回報,維持創(chuàng)新動力,進而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知識,推動社會進

34、步。雖然知識不會因消費而被損耗掉,但是隨著新知識的出現,原有的知識會貶值,甚至一文不值。一個國家在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保障下的知識創(chuàng)新系統(tǒng)是其智力資源長興不衰、充滿活力的根本保證。為此,創(chuàng)新人才的創(chuàng)新積極性要得到維護的話,相應的法律制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3)知識經濟背景下學習就是一種特殊的“消費”知識的消費和一般商品的消費一樣,并非“免費的午餐”,它們都需要付出代價。然而,對于知識的消費,其前提是消費者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或積累,即他在消費某一知識前,要有必要的學習作為鋪墊,然后才可將新的知識消化進而成為自己的東西;這使其與有形商品的消費區(qū)別開來。這里“必要的學習”是需要成本的。不過,新知識

35、的消費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當然,一個人將知識像商品一樣來消費,消費到何種程度及給他帶來什么樣的收益,往往取決于該人實際運用知識滿足自己消費需求的能力。因此,在知識經濟中每個人能消費多少知識,依賴于該人的知識積累水平及學習和運用能力;所以知識經濟時代高級消費者或富有者,是具有高知識水平和善于學習的人,如網絡高手在網絡時代其消費知識的水平就高于一般人,其獲得的收益無疑也會高于一般人。(4)知識可以引導消費知識引導消費的現象在工業(yè)經濟時代已經出現,礦泉水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當人們了解并相信礦泉水對人體有益的知識以后,礦泉水,就身價百倍,在法國相當于自來水的100倍的價格。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

36、本身就造就了產品,能夠引導了消費,如互聯網消費就是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產生,Iphone是在高新技術發(fā)展后引導出新的消費潮流等均是例證。(5)適度、科學的消費農業(yè)經濟提倡的是節(jié)儉式的低消費,難以刺激和推動經濟的發(fā)展;工業(yè)經濟提倡是物欲橫流的高消費,造成世界資源的耗竭、環(huán)境污染和不可持續(xù)的發(fā)展。這兩者都不是人類理想的消費方式。知識經濟的目標是逐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其指導思想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它提倡的“與自然相和諧的科學消費”方式能夠避開上述兩種消費方式的不足,它既不主張盲目的苦行、節(jié)儉,也不提倡高消費,而認可適度、科學和綠色的消費模式。注冊商標的取得根據我國商標法第3條,經商標局核準注冊的商標

37、為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因此,我國商標法對商標的申請主體和注冊程序及審查標準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1、注冊商標申請的主體我國商標法(2013年修訂)第4條規(guī)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其商品或者服務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標注冊。同時2019年修訂的商標法在原來第4條后面增加“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的規(guī)定,由此可見,凡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任何產品或服務提供者均可以申請商標注冊。理論上,我國注冊商標的申請主體為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但是在實踐中,對于上述主體往往有著復雜的

38、問題。2001年修改之前我國的商標法規(guī)定“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個體工商業(yè)者以及符合條件的外國企業(yè)和個人”為注冊商標申請人,依照此規(guī)定,我國公民個人、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事業(yè)單位、其他組織就不能成為商標注冊的申請人;相反,外國人和外國企業(yè)只要符合條件便可以在我國申請注冊商標,成為商標權人。這就造成了“超國民待遇”現象。同時也將廣大農村種植戶、養(yǎng)殖戶和城鎮(zhèn)自由職業(yè)者排除在外,并不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的繁榮發(fā)展。所以2001年法律對此作了修正。但是2007年商標局頒布的自然人辦理商標注冊申請注意事項,這里的自然人只能是從事合伙、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及其他從事經營活動的人,并且在申請的時候要出示相應的行政機

39、關頒發(fā)的資質證件,這就導致了我國自然人還是沒有申請注冊商標的權利。這是部門規(guī)范性文件與上位法商標法的沖突,應當以商標法的規(guī)定為準。關于共同商標注冊申請,我國商標法第5條規(guī)定: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共同向商標局申請注冊同一商標,共同享有和行使該商標專用權。關于外國商標注冊申請,我國商標法對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yè)有更多要求,實行強制代理制。我國商標法第17條規(guī)定: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yè)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的,應當按其所屬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的協(xié)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辦理,或者按對等原則辦理。第18條第2款規(guī)定: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yè)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和辦理其他商標事宜的,應當委托依法設立的商

40、標代理機構辦理。2、注冊商標的申請(1)確定商品和服務分類我國商標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商標注冊申請人應當按規(guī)定的商品分類表填報使用商標的商品類別和商品名稱,提出注冊申請。商標是區(qū)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一種標志,每一個注冊商標都是指定用于某一商品或服務上的。如提到創(chuàng)維,人們會想到彩色電視機:提到茅臺,人們會想到酒;提到雅頓,人們會想到化妝品等等。應該說,離開商品或服務而獨立存在的商標是不存在的。所以在辦理商標注冊申請時,要先指定商品或服務及其所屬類別。正是為了商標檢索、審查、管理工作的需要,把某些具有共同屬性的商品組合到一起,編為一個類,根據于2014年1月1日起執(zhí)行的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

41、第十版的規(guī)定。目前,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共分為45類,其中商品34類,服務項目11類,共包含一萬多個商品和服務項目。如將“工業(yè)用油及油脂、潤滑劑,吸收、噴灑和黏結灰塵用品,燃料(包括馬達用的汽油)和照明劑,蠟燭燈芯”等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類(第4類);又如,將“外科、醫(yī)療、牙科和獸醫(yī)用儀器及器械,假肢、假眼和假牙、矯形用品、縫合材料”等組合在一起,形成另一個類(第10類)。申請人申請商標注冊也要按照類別提出;商標局發(fā)給注冊人的商標注冊證上也必須注明商品或服務及其所屬類別。商標法第22條第2款規(guī)定:商標注冊申請人可以通過一份申請就多個類別的商品申請注冊同一商標。第23條規(guī)定:注冊商標需要在核定使

42、用范圍之外的商品上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另行提出注冊申請。這里的“核定使用范圍”,是指商標局核準的商標注冊文件中列明的商品類別和商品范圍。同時,注冊商標需要改變其標志的,應當重新提出注冊申請。需要變更注冊人的名義、地址或者其他注冊事項的,應當提出變更申請。(2)商標檢索商標注冊申請前的檢索是指申請人在申請注冊商標前,為了解是否存在與其申請注冊商標可能構成沖突的在先商標,而進行的有關商標信息的查詢。目前,我國商標局提供兩種查詢途徑:網上查詢“中國商標網”提供免費商標查詢信息,任何人都可以登錄“中國商標網”點擊“商標查詢”欄目進行查詢;到商標局的注冊大廳查詢,但需繳納商標查詢費。(3)填寫并遞交申

43、請文件我國商標局在受理商標申請時,有著較為嚴格的格式要求,必須嚴格按照商標局的要求進行填寫,并附有符合商標局規(guī)定格式的標志圖片,申請注冊和使用商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商標使用人應當對其使用商標的商品質量負責。申請人為申請商標注冊,就其所申報的事項和所提供的材料應當真實、準確、完整,不能弄虛作假、不能模糊不清、也不能殘缺不全。在遞交申請時,我國商標法第22條第3款規(guī)定:商標注冊申請等有關文件,可以以書面方式或者數據電文方式提出。以數據電文方式提交商標注冊申請等有關文件,應當按照商標局或者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規(guī)定通過互聯網提交。有要求優(yōu)先權的,應當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4)注冊流

44、程確定了標志指定商品和用途,遞交申請文件后,就可以進入商標注冊流程。如前所述,我國采取商標注冊審查制度,分為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形式審查主要審查提交的申請書和商標圖樣是否符合要求;實質審查是對商標能否成為注冊商標的實質內容進行審查,是我國商標法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關系到商標能否成為注冊商標的最關鍵一部分。簡單地說,如果通過了實質審查,商標局將進行初步審定公告,在公告期間如無異議則將對商標進行注冊;如果沒有通過實質審查或者審定公告期間內有人提出異議且成立,那么商標局將駁回商標申請,申請人可以要求商標評審委員會進行復審,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需要注意的是,注冊流程中每一

45、步都有時限,需要嚴格遵守。3、注冊商標的審查我國商標法第9條規(guī)定: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有顯著特征,便于識別,并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梢?,作為商標的標志應滿足兩個條件:顯著性,即該標志應便于識別,擁有自己的特征,該標志中的文字、圖形、文字圖形的組合、立體標志顏色、聲音應能夠與其他商標或服務標志區(qū)別開來,不產生混淆;合法性,即不與他人的在先權利沖突,例如標志上存在有他人的著作權,那么在未經許可情況下,不得將該標志申請注冊商標。商標法第32條也進一步聲明了這一點,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我國商標法為了保護公共利

46、益,不僅要審查商標應當具有的積極條件,也要從消極條件對申請注冊的商標進行審查,即禁用條件的審查。我國商標法對于禁用條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審查:(1)不得作為商標使用的標志的審查根據我國商標法第10條的規(guī)定,結合我國國情,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國歌、軍旗、軍徽、軍歌、勛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的名稱、標志、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志性建筑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如五星紅旗、八一軍旗、新華門等。以上標志是國家的象征,代表國家尊嚴,不得作為商標使用。其中,國家名稱包括全稱、簡稱、縮寫和翻譯,且不論形狀、字體,如CN/中國;近似指商標的含義、讀

47、音、翻譯或者外觀或者其中含有我國國家名稱,容易被誤認為我國國家名稱的,如“中華”指定使用商品:服裝;但是,也有例外:即客觀存在的事物,如“中華恐龍園”;依法登記的國有企業(yè)和事業(yè)單位名稱,如中國移動,指定使用服務:電信業(yè)務。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國政府同意的除外。我國在國際交往中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尊重外國國家主權,一切與外國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非經該國政府同意,不得作為商標使用。如“美國”,指定商品用途:抽水馬桶。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政府間國際組織如聯合國

48、、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聯盟等。為了體現對這些國際組織的尊重,所有與這些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但經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與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授權的除外。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是政府履行職責,對所監(jiān)管事項作出的認可和保證,具有國家公信力,不宜作為商標使用,否則,將對社會造成誤導,使這種公信力大打折扣。如不得與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標?;蛭覈|量安全標準相同或類似。同“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凹t十字”是國際紅十字會的標志,“紅新月”是紅新月會的標志,在伊斯蘭國家,與國

49、際紅十字會性質相同的組織是紅新月會。兩會都是自愿的國際性的救護救濟組織。根據有關兩會的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和標志不得用于與兩會宗旨無關的活動。帶有民族歧視性的。這主要指商標的任一構成要素對特定的民族或人群進行了丑化或貶低等歧視內容,此時應綜合考慮商標的構成及其指定的商標或服務:如“蒙古人”指定使用商品:獸用藥;但有明確的其他含義,不產生歧義的除外:如“高山”,指定產品為工業(yè)用化學品。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為了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任何帶有民族歧視性的標志禁止作為商標使用。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等特點或者產地產生誤認的。這類商標會誤導消費者,使其

50、在錯誤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消費其利益也就會由此受到損害。如用“健康”“長壽”作保健品的商標,用“睡得香”做安眠類保健品的商標等。為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對帶有欺騙性的、容易產生誤認的標志,禁止作為商標使用。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使用商標不得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是指商標不得含有淫穢、封建迷信、邪教及其他與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相違背的內容,如用“小三”作酒類商標,用“三八”做香煙商標等,都是應當禁止的??h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或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商標由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構成,或者含有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屬于與我國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相同不得作為商標注冊,如“河南”

51、作酒類商標;“煙臺”作香煙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除外。(2)不得作為注冊商標使用的標志的審查商標的基本特征就是它的顯著性,人們借助商標識別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公眾能夠通過商標區(qū)分相關商品,這就要求商標是能夠適應這種功能的。注冊商標是經過核準注冊后的商標,具有商標專用權,這種權利與他人的權利也應當是便于識別的,根據這些基本的要求,商標法規(guī)定申請注冊的商標應具有顯著特征。商標顯著特征的判定應當綜合考慮構成商標的標志本身(含義、呼叫和外觀構成)、商標指定使用商品、商標指定使用商品的相關公眾的認知習慣、商標指定使用商品所屬行業(yè)的實際使用情況等

52、因素。對于不具備顯著性特征的商標,我國商標法規(guī)定不允許作為注冊商標使用。此規(guī)定與前款的區(qū)別在于此款如果當事人將其作為未注冊商標使用是可以的。我國商標法第11條規(guī)定,不具有顯著特征的標志包括: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就是指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規(guī)定的或者約定俗成的名稱、圖形、型號,如高藏白指定使用商品:人參; 指定使用商品:水果。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這是指商標僅由對指定使用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具有直接說明性和描述性的標志構成。如文字商標“花生”,指定使用商品:花生油;“好吃”指定使用商品:餃子。其他缺乏顯著

53、特征的。這是指線條單一、顏色單一或者圖形單一或類似的。如文字“A”,指定使用商品口紅:“501”指定使用商品膠水。但是,如果一標志經過使用取得顯著特征,并便于識別的,可以作為商標注冊。(3)近似、相同商標的審查我國商標法第30條規(guī)定,申請注冊的商標與他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已經注冊的或者初步審定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不予注冊。這就是商標近似、相同審查的淵源。商標相同是指兩商標在視覺上基本無差別,使用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商標近似是指商標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近似,商標圖形的構圖、著色、外觀近似,或者文字和圖形組合的整體排列組合方式和外觀近

54、似,立體商標的三維標志的形狀和外觀近似,顏色商標的顏色或者顏色組合近似,聲音商標的音色或者旋律或其組合近似,使用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上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其中,同一種商品或者服務包括名稱相同和名稱不同但指同一事物或者內容的商品或者服務;類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產部門、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等方面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商品;類似服務,是指在服務的目的、內容、方式、對象等方面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服務。有關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或者服務的認定,以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表類似商品和服務區(qū)分表作為參考。商標相同和近似的判定,首先應認定指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務是否屬于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

55、或者服務;其次應從商標本身的形、音、義和整體表現形式等方面,以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為標準,并采取整體觀察與比對主要部分的方法,判斷商標標志本身是否相同或者近似。(4)惡意搶注商標的審查我國商標法第32條規(guī)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同時第35條也規(guī)定:未經授權,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義將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標進行注冊,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異議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就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與他人在先使用的未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申請人與該他人具有前款規(guī)定以外的合同、業(yè)務往來關系或者其他關系而明知

56、該他人商標存在,該他人提出異議的,不予注冊。這樣的行為違反商標法規(guī)定的申請注冊和使用商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5)地理標志的審查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qū),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qū)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如來自金華的火腿就與其他地區(qū)的火腿在品質上不同。同樣是茶葉,產自杭州西湖的龍井茶就享有西湖龍井的美譽。我國商標法規(guī)定,商標中有商品的地理標志,而該商品并非來源于該標志所標示的地區(qū),誤導公眾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經善意取得注冊的繼續(xù)有效。這是對地理標志的定義及含有地理標志的商標的注冊和使用管理的規(guī)定。注冊商標的續(xù)展、變更、轉讓和使用許可1

57、、注冊商標的續(xù)展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準注冊之日起計算。注冊商標的續(xù)展注冊是指注冊商標所有人依法辦理手續(xù),延長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申請續(xù)展注冊的,應在注冊商標有效期滿前十二個月內提出申請,如果在這個期限內未提出申請的,可給予6個月的寬展期。若寬展期內仍未提出續(xù)展注冊的,商標局將其注冊商標注銷并予公告,注銷后,原商標就不具有法律賦予的權利。注冊商標每次可以延展十年。2、注冊商標的變更轉讓和使用許可(1)注冊商標的變更注冊商標的變更是指變更商標注冊人名義、地址或者其他注冊事項,商標注冊人應當向商標局提交變更申請以及有關的證明材料,由商標局核準后,發(fā)給商標注冊人相應證明,并予以公告。需要注意的是

58、,變更商標注冊人名義或者地址的,商標注冊人應當將其全部注冊商標一并變更:未一并變更的,由商標局通知其限期改正:期滿未改正的,視為放棄變更申請,商標局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2)注冊商標的轉讓我國商標法要求注冊商標轉讓事宜需向商標局提出申請并經其核準。商標法第42條規(guī)定:轉讓注冊商標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簽訂轉讓協(xié)議,并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轉讓注冊商標的,商標注冊人對其在同一種商品上注冊的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注冊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應當一并轉讓。對容易導致混淆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轉讓,商標局不予核準,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轉讓注冊商標經核準后

59、,予以公告。受讓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專用權。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31條第2款的規(guī)定:轉讓注冊商標的,商標注冊人對其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注冊的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應當一并轉讓;未一并轉讓的,由商標局通知其限期改正;期滿不改正的,視為放棄轉讓該注冊商標的申請。并且,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受讓人自商標局就轉讓事宜刊登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專有權。(3)注冊商標的使用許可注冊商標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通過協(xié)議的方式允許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商標注冊人為許可方,使用商標的一方為被許可方。與注冊商標轉讓不同,注冊商標的轉讓導致原商標注冊人喪失了商標的所有權;而商標的使用許可不發(fā)生商標所有

60、權轉移的問題。許可使用權是商標權人的一項重要權利,但商標權人行使其權利時,應遵守商標法的規(guī)定,其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要在商標局備案,也要符合法律規(guī)定。許可人應當監(jiān)督被許可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同時,被許可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經許可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必須在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上標明被許可人的名稱和商品產地。2013年修改商標法時將第三款修改為: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許可人應當將其商標使用許可報商標局備案,由商標局公告。商標使用許可未經備案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使用許可合同的方式一般包括獨占使用許可、排他使用許可和普通使用許可。獨占使用許可合同是許可人承諾在商標使用許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