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7 儒學的流變-以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為視角-2021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_第1頁
專題07 儒學的流變-以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為視角-2021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_第2頁
專題07 儒學的流變-以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為視角-2021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_第3頁
專題07 儒學的流變-以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為視角-2021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_第4頁
專題07 儒學的流變-以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為視角-2021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儒學之流變——以“政統(tǒng)”、“道統(tǒng)”為視角一題之思(2016年全國Ⅰ卷)24.孔子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漢代崇尚儒學,尊《尚書》等五部書為經典,記錄孔子言論的《論語》卻不在“五經”之中。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五經”為闡發(fā)孔子儒學思想而作B.漢代儒學背離了孔子的儒學思想C.儒學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歷史傳統(tǒng)D.儒學傳統(tǒng)由于秦始皇焚書而斷絕思考:①孔子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派,儒家的思想來源于哪里?儒學與“五經”的關系是什么?②漢代儒學還是孔孟宣揚的儒學嗎?儒學是如何流變的?變與不變③儒家學說為什么能夠占據主流,不斷傳承?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或者思想基因中儒學根深蒂固,那么,儒學的當代價值是什么?

中國人民的理想和奮斗,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是始終深深植根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時又是隨著歷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日俱新、與時俱進的?!?014年·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歷史思維反思價值教育價值政治意義一、探源儒學—何謂“道統(tǒng)”?一、探源儒學—何謂“道統(tǒng)”?“周監(jiān)(借鑒)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薄墩撜Z》“天命靡常,惟德是輔?!薄对娊洝の耐酢?.天命觀。①天命轉移,周取代商;②強調德治,相對理性地看待天命。“天降喪于殷,殷既墜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終出于不祥?!薄渡袝ぞ龏]》趁熱打鐵周公強調,天命的轉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實際上是以德的要求來檢驗下界統(tǒng)治者,想要長久保有天命,就必須吸取前代和祖先執(zhí)政的經驗教訓,時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這種天命觀A.意在闡釋周人代商取得統(tǒng)治的合法性

B.強調脫離天命關注現實政治的重要性C.蘊含著中國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國理念

D.成為后世統(tǒng)治者強調仁政的理論來源解析:思維路徑:天命轉移—德治(統(tǒng)治者)—敬天、明德、保民商紂王不符合—文王、武王是符合—西周統(tǒng)治者遵循原則一、探源儒學—何謂“道統(tǒng)”?“皇天無親,唯德是輔?!薄渡袝げ讨僦贰懊窨山豢上?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薄渡袝の遄又琛?.敬天保民。①人文主義精神;(統(tǒng)治者角度)②民本思想;(愛惜百姓、體察民情)“‘明德’即是要求治國者首先加強自我克制,處身行事以‘德’為規(guī)范,同時也要加強對‘民’的思想教育。概括言之,即要在一定程度上施惠于民?!髁P’思想,集中體現在《尚書·康誥》中,主要是周公在借鑒商殘刑酷法教訓的反思及在新形勢下執(zhí)法的思想原則?!薄逗喺撝芄枷爰捌鋵ο惹厝寮业挠绊憽贰啊拔┠素э@考文王,克明德慎罰”?!薄渡袝た嫡a》3.明德慎罰。①重教化;②輕刑罰;一、探源儒學—何謂“道統(tǒng)”?

古人尊禹為神,相信禹平定天下,因此有”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的說法,禹跡也就成了”天下“的代稱?!渡袝び碡暋钒烟煜聞澐譃榧?、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個區(qū)域,稱為九州。"——《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思想的演變及影響》“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薄墩撜Z·季氏》4.“大一統(tǒng)”的思想;儒家思想有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作用;趁熱打鐵關于秦漢一統(tǒng),黃仁宇認為統(tǒng)一的地理基礎也不容忽視。他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專辟一章——“土壤·風向·雨量”,指出黃土、黃河、風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權化大一統(tǒng)的要素。下面與他的觀點相呼應的看法是(

)A.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中國歷史發(fā)展走向B.戰(zhàn)國諸侯以農立國、相互競爭C.氣象因素無法解釋民族國家形成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為中心,推行重農政策

易于耕種的纖細黃土,能帶來豐沛雨量的季候風,和時而潤澤大地,時而泛濫成災的黃河,是影響中國命運的三大因素,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促使中國要采取中央集權式的、農業(yè)形態(tài)的官僚體系。而紛擾的戰(zhàn)國能為秦所統(tǒng)一,無疑的,它們也是幕后的功臣?!吨袊髿v史》“大一統(tǒng)”的客觀性一、探源儒學—何謂“道統(tǒng)”?

“吾所謂道也,非向(先前)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p>

——韓愈·《原道》儒家最基本的理念、思想:德治思想、民本思想、教化思想、大一統(tǒng)思想何謂儒家“道統(tǒng)”?二、禮崩樂壞—生不逢時?二、禮崩樂壞—生不逢時?(一)社會背景:經濟政治文化鐵器牛耕出現,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現;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戰(zhàn)亂紛爭;政治社會環(huán)境相對寬松禮崩樂壞,私學興起,百家爭鳴;階層“士”階層的興起;周秦之變社會處于轉型期: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代命題:重建社會秩序二、禮崩樂壞—生不逢時?(二)儒學創(chuàng)立:“仁”“禮”“孝悌者也,其為仁之本也?!薄墩撜Z》倫理秩序“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薄墩撜Z》德政“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薄墩撜Z·季氏》親親、尊尊,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內在的道德品質外在的社會規(guī)范周游列國從地圖上看,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范圍不出今天的山東省和河南省。大致是從魯國出發(fā),走了衛(wèi)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現今大致路線曲阜——濮陽——長垣——商丘——夏邑——淮陽——周口——上蔡——羅山—)然后原路返回。儒家思想是政治統(tǒng)治不需要,還是時代不需要?晚年結局由于政治理想破滅,孔子整理出《詩》《書》《禮》《易》《樂》《春秋》等典籍。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終。二、禮崩樂壞—生不逢時?(二)孟子與荀子孟子代表儒家理想主義的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現實主義的一翼。

——《中國哲學簡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毙陨普撔詯赫摰赖乱?guī)范:仁、義、禮、智(養(yǎng)浩然之氣)民貴君輕“重禮者,儒家固有之見解,而重法者,荀子隨環(huán)境而變化之一種結果。”——《荀子哲學》仁政禮法并重

法家因法而為統(tǒng)治者所用,儒家因禮樂仁義被排除在統(tǒng)治者的視野之外。主動接近法家,在堅守儒家之本的前提條件下,實現儒家思想表面上的法家化在某種意義上是其貼近現實,進入統(tǒng)治集團的視域的一條捷徑。

——《荀子禮法關系論》思想融合“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存在矛盾趁熱打鐵孔子說:“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泵献诱f:“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笨鬃雍兔献佣紡娬{:A.臣子必須絕對服從君主

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職C.臣子要為君主做出犧牲

D.君臣的“離合”,以道是否相同為前提解析:孔子、孟子對待“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的態(tài)度,“道統(tǒng)”不屈從于“政統(tǒng)”,但是不屈從的結果就是儒學被邊緣化。三、重構儒學—“政”“道”博弈(一)“政統(tǒng)”與“道統(tǒng)”三、重構儒學——“政”“道”博弈漢武帝董仲舒

“以政統(tǒng)言,王侯是主體;以道統(tǒng)言,則師儒是主體?!薄嘤r博弈漢武帝:鞏固政治統(tǒng)治。王國問題;邊患問題;財政問題;統(tǒng)治思想董仲舒:師儒;朝臣新儒學:以儒學為主體和外殼,雜揉道家(黃老之學)、陰陽五行家、法家一些思想,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二)“道統(tǒng)”為“政統(tǒng)”服務1.強化儒家“大一統(tǒng)”思想“《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止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熄,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類。”——《天人策》作用:①維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②確立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三、重構儒學——“政”“道”博弈

文景時期,政治思想上出現了由無為到有為、由道家到儒家的嬗變的趨勢?!吨袊肪V要》(二)“道統(tǒng)”為“政統(tǒng)”服務2.儒學為“政統(tǒng)”提供理論依據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

——《順命》天天人合一“喜怒之禍、哀樂之義,不獨在天,亦在于人?!试?人乃有喜怒哀樂之行,天亦有春夏秋冬之氣者,合類之謂也?!?/p>

“以類合之,天人一也?!?/p>

——《天辨在人》①“天”與“人”本質上是相通的;②天是有意志的(儒學神學化特征)三、重構儒學——“政”“道”博弈(二)“道統(tǒng)”為“政統(tǒng)”服務2.儒學為“政統(tǒng)”提供理論依據天人感應天意與人事交相感應?!罢y(tǒng)”:奉天承運“道統(tǒng)”:替天行道君權神授

君之所受命,天之所大顯也?!督颊Z》王者,天之所予也,則王亦天之子也。

——《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天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作用:“天人感應”起到抑制暴政的作用。三、重構儒學——“政”“道”博弈(二)“道統(tǒng)”為“政統(tǒng)”服務3.儒學教化功能

“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薄妒酚洝ざ偈?zhèn)鳌贰熬秊殛枺紴殛?;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p>

——《春秋繁露·基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薄杜e賢良對策》三綱五常作用:加強君主專制,維護社會倫理秩序。三、重構儒學——“政”“道”博弈(三)“道統(tǒng)”對“政統(tǒng)”的制約三、重構儒學——“政”“道”博弈“天,仁也。天覆育萬物,既化而生之,有養(yǎng)而成之?!薄洞呵锓甭丁ね醯劳ㄈ贰叭柿x制度之數,盡取之于天。”

——《春秋繁露·基義》“國之所為國者德也。”

——《春秋繁露·保位權》“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薄洞呵锓甭丁蛩床簧靡?,湯武不專殺》“天命靡常,惟德是輔?!薄懊窨山?,不可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彼?、宋明理學—推陳出新四、宋明理學—推陳出新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作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大體經歷了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兩漢經學興盛、魏晉南北朝玄學流行、隋唐儒釋道并立、宋明理學發(fā)展等幾個歷史時期。——2014年·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武帝以來,儒學傳授出現了一個昌盛的局面。博士官學中不但經學博士完備,而且由于經學師承的不同,一經兼有數家,各家屢有分合興廢。宣帝末年,《易》有施、孟梁丘,《書》有歐陽、夏侯勝、夏侯建(大小夏侯),《詩》有齊、魯、韓,《禮》有后氏,《春秋》有公羊、穀梁,共12博士。博士就是經師,他們的任務是記誦和解釋儒家經典。他們解經繁密駁雜,有時一經的解釋達百余萬言?!吨袊肪V要》兩漢經學興盛佛教:西漢末年傳入中國。道教:東漢時期形成。四、宋明理學—推陳出新魏晉禮制的制度化“禮者,體也,履也。統(tǒng)之于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薄獤|漢·鄭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1.五禮的內容:吉

嘉吉禮:“吉禮之大,莫過祭祀?!薄稌x書·禮制上》“祭祀是吉禮的主要內容,而祭祀又幾乎是所有封建國家的首要大事,皇帝通過祭天以證實自己天子的身份,證實自己代天行使統(tǒng)治萬民的權力;通過祭地以求萬物豐盛,五谷豐登,從而實現國泰民安;通過祭祖來宣揚孝道,加強最高統(tǒng)治層的凝聚力?!薄墩撐簳x南北朝時期的五禮制度化》理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吉禮”的作用?四、宋明理學—推陳出新兇禮:治喪、喪葬、喪服等儀統(tǒng)稱為兇禮,也是五禮制度確立并實踐的標志。

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初,民間治喪有不遵兇禮之處,其主要表現就是“朝終夕殯,相尚以速”。針對這種情況,徐勉上疏曰:“請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日大斂。如有不奉,加以糾繩?!绷何涞叟鷾柿诉@個奏議?!墩撐簳x南北朝時期的五禮制度化》材料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統(tǒng)治者處于什么目的進行“糾繩”?現象:民間倫理觀念的淡化。目的:強化宗法觀念、儒家倫理綱常,發(fā)揮其教化功能。四、宋明理學—推陳出新“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薄盾髯印ざY論》

2.禮制的特點①重視根本;

在經濟生活中,以農為本是封建社會一貫的傳統(tǒng),吉禮中皇帝的耕籍之禮,皇后的先蠶之禮、朝廷的四時讀令之禮、從中央到地方的祭社之禮等都體現了重農敬本思想。在人倫關系方面,則有“婚姻王化所先,人倫之本”之說。嘉禮中的婚冠之禮則體現了對人倫之本的重視?!墩撐簳x南北朝時期的五禮制度化》

②禮尚往來;

賓禮主要是用來處理國與國之間、政權與政權之間、中原政權與周邊民族之間以及主人與賓客之間的關系。唐有天下,如貞觀、開元間,雖號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風。三綱不正,無父子、君臣、夫婦,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肅宗,便篡。肅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鎮(zhèn)不賓,權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亂。

——(宋)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四、宋明理學—推陳出新(一)“道統(tǒng)”危機

唐、宋之際,長期的戰(zhàn)亂、分裂、民族雜糅,中原價值觀,尤其是儒學價值觀被破壞。從歷史版圖來看,北宋僅有半壁江山,統(tǒng)一了中原,它文化面臨的的一個急切任務就是要重整綱常,用我們今天的話說,要重建中原地區(qū)生民的精神家園,面臨這樣一個問題。面對儒學的衰敗,宋代儒者接續(xù)唐代儒者的理想,繼續(xù)開展儒學復興運動,最終形成理學的興起,即儒學的復興?!@個復興,不是單純的一種回復,他們吸收了一些佛老,就像玄學時代的儒學被稱為“玄學化的儒學”一樣,宋明理學有時候也被稱為“佛老化的儒學”,它確實和先秦時代的儒學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學術上,也有人把宋明理學稱為“新儒學”。

——摘編自彭永捷《漫談唐宋儒學復興運動》

唐宋師儒的時代命題:重建儒學的信仰體系四、宋明理學—推陳出新(一)“道統(tǒng)”危機“理學”產生的背景(1)魏晉以來儒學權威嚴重削弱,并遭到佛道沖擊;(2)唐中后期儒學復興運動發(fā)展的影響;(3)宋代相對寬松的文化政策的社會環(huán)境的推動;(即研習儒經義理;重忠孝、講廉恥、勵氣節(jié)之風形成)四、宋明理學—推陳出新(二)重構儒學信仰——“本體論”問題道教道佛教空儒學?體系不完整—無法哲學化、思辨化周敦頤本體論理念:“無極—太極”邵雍本體論理念:“太極”張載本體論理念:“太虛即氣”(唯物);程頤、程顥本體論理念:“天理”評價:周敦頤:開啟儒學“本體論”思路;程頤、程顥:提出“天理”觀念,正統(tǒng)理學的奠基者。

儒學傳統(tǒng)中,有一個最薄弱與最柔軟的地方特別容易受到挑戰(zhàn):他們未能為自己的思想理路找到終極的立足點.——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

“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p>

——朱熹四、宋明理學—推陳出新①觀點:“理”是世界萬物的本源;②“理”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儒家的“三綱五?!?、“仁義道德”。(用理將儒家的“道統(tǒng)”思想進行了包裝)③“理”實質:封建倫理道德和統(tǒng)治秩序;(為政治統(tǒng)治服務)(三)重構儒學信仰——哲學化四、宋明理學—推陳出新(三)重構儒學信仰——哲學化儒學思想信仰體系重建本體論:修養(yǎng)論:政治理論:“理”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第一性;“仁”者境界強調獲得精神自由,社會責任感道的價值內涵是“三綱五?!?;強調“存天理,滅人欲”;正君心方法論:循序漸進;格物致知仁義道德、忠義節(jié)孝、三綱五常、顏回之樂四、宋明理學—推陳出新(四)重構儒學信仰——世俗化夫童蒙之學,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涓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今逐目條列,名曰童蒙須知。若其修身、治心、事親、接物、與夫窮理盡性之要,自有圣賢典訓,昭然可考。當次第曉達,茲不復詳著云。

——《童蒙須知》葛兆光先生說:“思想成為原則,而原則又成為規(guī)則,而規(guī)則就進入民眾生活,當民眾在這種規(guī)則中生存已久,他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識’,任何違背常識的行為都將成錯誤甚至罪孽?!彼?、宋明理學—推陳出新(五)重構儒學信仰理論體系的完成——陸王心學(1)陸九淵心學(2)“陽明心學”(王守仁)

提出“靈明”就是天理,是本心修養(yǎng)的關鍵:“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學的開創(chuàng)者,提出“心即理也”即本心體悟反對埋首書冊,主張“發(fā)明本心”建立了系統(tǒng)的心學理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別諸生(王守仁)綿綿圣學已千年,兩字良知是口傳。欲識渾淪無斧鑿,須從規(guī)矩出方圓。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握手臨歧更可語?慇勤莫愧別離筵。四、宋明理學—推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