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bb9ec6ee90583a9f4dd9438b243b4e/0bbb9ec6ee90583a9f4dd9438b243b4e1.gif)
![《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bb9ec6ee90583a9f4dd9438b243b4e/0bbb9ec6ee90583a9f4dd9438b243b4e2.gif)
![《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bb9ec6ee90583a9f4dd9438b243b4e/0bbb9ec6ee90583a9f4dd9438b243b4e3.gif)
![《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bb9ec6ee90583a9f4dd9438b243b4e/0bbb9ec6ee90583a9f4dd9438b243b4e4.gif)
![《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bb9ec6ee90583a9f4dd9438b243b4e/0bbb9ec6ee90583a9f4dd9438b243b4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屆高三總復習古代詩歌鑒賞高考真題·選擇題2020屆高三總復習古代詩歌鑒賞1題許道寧畫[注]陳與義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注]許道寧:北宋畫家。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題畫詩寫景兼抒情,并未刻意進行雕琢,卻能夠于簡淡中見新奇。B.山水是這幅畫的主要元素,特別是江水,占據了畫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領略其表現的遼闊萬里之勢。D.頸聯(lián)具體寫到蒼茫暮色中的樹木與浮云,也蘊含了欣賞者的主觀感受。C“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錯,原意是作者贊美許道寧通過一扇小窗大小的畫作,表達出遼闊萬里之勢。2019全國卷1題許道寧畫[注]C“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錯,原意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投長沙裴侍郎杜荀鶴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只望至公將卷讀[注],不求朝士致書論。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魂。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注]至公: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人表示,雖然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但對儒家思想的信奉堅定不移。B.“朱門”“孔門”分別代指世俗的權勢與精神的歸依,形成鮮明的對比。C.詩人希望自己能憑借真才實學通過正常渠道進身,而不愿去尋找捷徑。D.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待恩惠的態(tài)度,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受恩必報。D“受恩必報”在詩中并沒有根據。2019全國卷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D“受恩必報”在詩中并沒有根據。3
閱讀唐詩,完成題目。野歌李賀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寒風又變?yōu)榇毫?,條條看即煙濛濛。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彎弓射鴻、麻衣沖風、飲酒高歌都是詩人排解心頭苦悶與抑郁的方式。B.詩人雖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但意志并不消沉,氣概仍然豪邁。C.詩中形容春柳的方式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相同,較為常見。D.本詩前半描寫場景,后半感事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聯(lián),脈絡清晰。B“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錯,詩歌中的“窮”意味“身受壓抑遭遇理想困窘,處境艱難”,又如“窮且益堅”。2018全國卷1閱讀唐詩,完成題目。B“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錯,詩歌中的4閱讀唐詩,完成各小題。精衛(wèi)詞王建精衛(wèi)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口穿豈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朝在樹頭暮海里,飛多羽折時墮水。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因此用提問的方式來開啟全篇。B.詩的第三、四句設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魚龍也會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著力描寫精衛(wèi)填海的艱辛,不僅奔波勞碌而且遍體鱗傷。D.這首詩的語言質樸無華,平白如話,與白居易的《觀刈麥》一詩相近。A從“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可看出作者對精衛(wèi)的贊美,因此“作者對精衛(wèi)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說法有誤。2018全國卷3閱讀唐詩,完成各小題。A從“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52017全國卷1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鄉(xiāng)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A.詩的第一句寫出了考場肅穆而又怡人的環(huán)境,襯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B.第三句重點在表現考生們奮勇爭先、一往無前,所以把他們比作戰(zhàn)士。C.參加禮部考試的考生都由各地選送而來,道德品行是選送的首要依據。D.朝廷對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E.作者承認自己體弱多病的事實,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BE)B為突出考場的安靜肅穆E是作者自謙之語《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2017全國卷1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62017全國卷214.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本聯(lián)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軾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從李揆的典故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蘇軾告訴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E.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BD
送子由使契丹
蘇
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應夢武林春②。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咀ⅰ竣偾褰夯蕦m。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2017全國卷214.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7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試題分析》解讀《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試題分析》解讀《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8
閱讀宋詞,完成下列小題。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棄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2)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注釋:(1)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閑居江西上饒。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監(jiān)察等事務。(2)繡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4)銅鞮dī陌:代指襄陽。2018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閱讀宋詞,完成下列小題。2018北京卷《語9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棄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2)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開頭四句,先寫對方行程,再寫自己的多病與離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悵。B.李正之即將遠赴蜀地擔任要職,作者滿含深情地稱許友人才華出眾,巨筆如椽。C.作者認為荊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詩的好素材,如廬山景、赤壁浪、襄陽月。D.詞的結尾兩句,懷念過去與李正之雪中賞梅的情景,表達對友誼的珍惜與贊美。D“懷念過去”錯?!罢坊ㄈf里雪深”,是說正是梅花花開、大雪紛飛季節(jié),“梅花”是朋友傳遞消息的象征。如“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2018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棄疾D“懷念過去10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棄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2)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辛棄疾詞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來抒情達意。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東北看驚諸葛表”,借用諸葛亮上表出師的典故,勉勵友人報國立功。B.“赤壁磯頭千古浪”,借用蘇軾游覽赤壁的典故,抒發(fā)人生短暫的感慨。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表達對友人的擔憂,望其早歸。D.“兒女淚,君休滴”,化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表現宦游漂泊的凄苦。A/B.是寫赤壁磯景色的壯麗;C.“望其早歸”意,在詩中沒有體現;D.“凄苦”之說有錯?!墩Z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棄疾A/B.是11奉陪鄭駙馬韋曲①杜甫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②春。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咀ⅰ竣夙f曲:唐代長安游覽勝地。杜甫作此詩
時,求仕于長安而未果。②禁:消受。(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的首句和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兩處“無賴”都傳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B.三、四句意謂韋曲的滿眼春色,讓自感老去的詩人也覺得應借酒釋懷,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過“石角鉤衣”“藤梢刺眼”的細致描寫,狀寫韋曲春去夏來的美景。D.此詩運用了“反言”,如“惱煞人”,實際是愛煞人,正話反說,有相反相成之趣。C(詩中花正好,藤梢新,是典型的春景;“白發(fā)好禁春”是詩人要享受這春意,沒有“春去”,更無“夏來”,故C項錯誤。)2014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C(詩中花正好,藤梢新,是典型的春景;“白發(fā)好禁春”是詩人要12
奉陪鄭駙馬韋曲①杜甫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②春。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2)詩家常借“韋曲”寓興亡之感。下列詩句寓有興亡之感的兩項是(4分)(
)A.杜甫詩中韋曲花,至今無賴尚豪家。
(唐·羅隱《寄南城韋逸人》)B.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宋·張炎《高陽臺》)C.莫夸韋曲花無賴,獨擅終南雨后青。
(元·虞集《題南野亭》)D.花氣上林春浩渺,酒香韋曲晚氤氳。
(明·胡應麟《寄朱可大進士》)E.韋曲杜陵文物盡,眼中多少可兒墳。
(清·王象巽《游曲江》)B
E(B項是說當年的燕子也尋不到它的舊巢,因為這里苔深草盛,繁華不再。E項“韋曲”“杜陵”都是唐代長安城郊的游覽勝地,而今“文物盡”,且很多“可兒墳”映入眼簾,沒有熱鬧,盡顯荒涼,正是“興亡之感”。A、D項都在贊春景之美;C項在借杜詩說終南隱居之事,也沒有“興亡之感”。)2014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奉陪鄭駙馬韋曲①杜甫BE(B項是13奉陪鄭駙馬韋曲①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②春。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咀ⅰ竣夙f曲:唐代長安游覽勝地。杜甫作此詩時,求仕于長安而未果。②禁:消受。(3)前人引《南史》注詩中“小烏巾”:“劉巖隱逸不仕,常著緇衣小烏巾?!苯Y合這一注解,說說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①借向往隱居生活,表達對韋曲春景的喜愛。(或:因韋曲春色美景而生隱居山林之情)(2分)
②隱含求仕未果的復雜心情。(2分)從“小烏巾”的注解,可知詩人因為韋曲春景之美而心生歸隱之意。而詩歌后面的注釋表明了作詩背景“求仕于長安而未果”,求仕不得,難免心灰意冷,于是說上幾句歸隱之語自然之極,這種情感很復雜,說是要歸隱,未必真歸隱,發(fā)發(fā)牢騷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不過對自然美景的不舍倒是真實可感。補充鏈接:古代詩詞中,表示隱居、隱逸的典故小烏巾,許由,伯夷叔齊(首陽山,采薇),漁父,陶朱(范蠡,五湖扁舟,乘扁舟浮于江湖),嚴子陵(釣臺),東山(謝安),林逋(梅妻鶴子),菊花(淵明),終南山2014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奉陪鄭駙馬韋曲①①借向往隱居生活,表達對韋曲春景的喜愛。(或14奉陪鄭駙馬韋曲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春。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對韋曲春景而動歸隱之懷。上四,惜花之情反言以志勝。下四,尋幽之意托言以寄慨。時蓋獻賦不遇,有感而發(fā)歟?
《杜臆》:此詩全是反言以形容其佳勝。曰無賴,正見其有趣;曰惱殺人,正見其愛殺人;曰好禁春,正是無奈春何;曰鉤衣刺眼,本可憎而轉覺可喜。說得抑揚頓挫,極生動之致。2014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奉陪鄭駙馬韋曲2014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15
醉翁操蘇軾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
注釋:【1】據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瑯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zhí)K軾填詞?!?】蕢:草筐?!墩撜Z·憲問》:“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3】童巔: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徽:琴徽,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2015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醉翁操蘇軾2015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16
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
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
B.“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贊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
C.“醉翁去后”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瑯琊后,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思念之情。
D.詞作最后三句是說醉翁雖已離世,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卻仍然得以留存人間。C“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是說醉翁離開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聲響,但此自然聲響,朝夕吟詠,似帶有怨恨情緒?!墩Z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17
詞作開篇幾句“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運用了以聲寫聲的手法,用玉聲形容泉聲的清亮圓潤。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題。(5分)
①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3分)
A.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bìlì歌》)
B.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劉長卿《聽笛聲留別鄭協(xié)律》)
C.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韋莊《聽趙秀才彈琴》)
D.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王仁?!肚G南席上詠胡琴妓》)
B“商”和“羽”屬于五音——宮、商、角、徵、羽之列,是笛子發(fā)出的聲音?!墩Z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詞作開篇幾句“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運用18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題目。示秬秸【宋】張耒
北鄰賣餅兒,每五鼓未旦,即街繞呼賣,雖大寒烈風不廢,而時略不少差也。因為作詩,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注】秬jù秸jiē:張耒二子張秬、張秸。2011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題目?!咀ⅰ慷€jù秸jiē:張19
1、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前小序交代了本詩寫作的起因和目的,凸顯了詩作內容的真實性。
B.“歌一聲”,是說賣餅兒沿街呼賣時有腔有調,生動形象并富于童趣。
C.賣餅兒衣著單薄,凜冽的寒風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卻擔憂餅冷難賣。
D.作者在詩的最后,對兩個兒子提出了諄諄告誡,點明了本詩的題旨。
B應為突出賣餅兒起得早,一聲呼喊吆喝,響亮有力并令人警醒。示秬秸【宋】張耒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2011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1、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前小序20月亮從城頭落下去,早晨的霜厚得像雪一樣;更鼓從樓上響起來,聲音冷澀得仿佛要斷絕。捧著裝餅的盤子,走出家門,拖著長聲叫賣。這時候,街市上從東到西,一個人還沒有呢!
寒冷的北風吹來,像箭一樣射在餅上。擔心的不是自己衣服穿得少,而是我的餅會冷掉!孩子們啊,人們從事的職業(yè)并無高低貴賤,但意志都必須堅強。男子漢要自食其力,哪能做游手好閑的懶漢呢!示秬秸
【宋】張耒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2011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月亮從城頭落下去,早晨的霜厚得像雪一樣;更鼓從樓上響起來,聲21人生艱難,
何來童趣?《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人生艱難,
何來童趣?《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22移居(其二)陶淵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此理將①不勝,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②,力耕不吾欺。
【注】①將:豈;②紀:jì經營。(1)對這首詩的理解,恰當的兩項是(3分)
A.全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佳日登高賦詩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與友人邊飲酒邊斟酌詩句。
C.“相思則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無為忽去茲”意思是不要急著離開這種生活。
E.最后兩句是說應該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解決衣食問題。2006北京卷(DE)
《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移居(其二)陶淵明2006北京卷(DE)《語文古代詩歌23解析
A題干是對整首詩的理解,從全詩看,主要內容是寫與鄰人相處的和諧,登高賦詩只是交往中的一個片段;B題干錯在對斟酌對象的詮釋,是有鄰人過門,便大呼小叫,進來喝酒,而不是斟酌詩;C題干錯在是披衣言笑而不是披衣起彷徨;D、E正確。解析24春江晚景張九齡江林皆秀發(fā),云日復相鮮。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興來只自得,佳處莫能傳。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廣闊遼遠的樣子。2012年上海卷2012年上海卷25春江晚景張九齡江林皆秀發(fā),云日復相鮮。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興來只自得,佳處莫能傳。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廣闊遼遠的樣子。(1)與詩歌題目中“江”字直接照應的詞語有“江林”、“____”和“客船”。(1分)津亭無人問津月迷津渡天津2012年上海卷津亭無人問津2012年上海卷26
春江晚景張九齡江林皆秀發(fā),云日復相鮮。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興來只自得,佳處莫能傳。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2)對本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詩用典與寫實相結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詩以詠物為題材,脈絡清晰而且順暢。
C.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工整,符合律詩的要求。
D.全詩的語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樸實之風。D“云日復相鮮”已直接化用謝靈運的詩句:“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符合用典的定義?!对伭贰豆卵恪?012年上海卷春江晚景張九齡D“云日復相鮮”已直接化用謝靈運的詩27
春江晚景張九齡江林皆秀發(fā),云日復相鮮。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興來只自得,佳處莫能傳。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廣闊遼遠的樣子。(3)從情景關系的角度,賞析本詩前兩聯(lián)是如何表達作者情感的。(4分)本詩首聯(lián)描繪了樹木繁茂、落霞與夕陽交相輝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艷麗,含蓄地傳達出作者喜悅的心情。頷聯(lián)則直接抒發(fā)作者在征路上見到美景時喜出望外的心情。兩聯(lián)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兩者關系1分)2012年上海卷春江晚景張九齡本詩首聯(lián)描繪了樹木繁茂、落霞與夕陽交28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王維松菊荒三徑,圖書共五車。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貧家。鵲乳先春草,鶯啼過落花。自憐黃發(fā)暮,一倍惜年華。
這首律詩共有幾聯(lián)對仗?回答正確的一項是()(1分)
A.一聯(lián)B.兩聯(lián)
C.三聯(lián)D.四聯(lián)C2013年上海卷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C2013年上海卷29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王維松菊荒三徑,圖書共五車。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貧家。鵲乳先春草,鶯啼過落花。自憐黃發(fā)暮,一倍惜年華。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用典貼切,反映了詩人的精神追求。B.頷聯(lián)流露出詩人因家貧待客不周的歉意。C.全詩將寫景、敘事、抒情三者融為一體。D.全詩的語言清晰流暢,不見雕琢的痕跡。B見過見贈見寄2013年上海卷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王維B見過2013年上海卷30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注】①引領:伸頸遠望
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明月何皎皎”這一句運用了比興手法。B.“客行雖云樂”在詩中有以樂襯哀的效果。C.詩人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來謀篇布局。D.本詩語言淺顯,樸素自然,而余味無窮。11上海卷A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比兼興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鄉(xiāng)
——李白明月何皎皎11上海卷A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1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托须m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咀ⅰ竣僖I:伸頸遠望16.本詩通過一連串的動作刻畫來傳達思想感情,從這一角度加以賞析。(4分)2011上海卷“我”攬衣而起,出門徘徊,伸頸遠望,回房落淚;這些動作寫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狀態(tài);流露出憂愁、孤獨的情緒,表達了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動作1分;狀態(tài)1分;情緒1分;情感1分)明月何皎皎2011上海卷“我”攬衣而起,出門徘徊,伸32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托须m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咀ⅰ竣僖I:伸頸遠望從體裁上看,這是一首五言□□詩。(1分)古體2011上海卷明月何皎皎古體2011上海卷33本篇詩歌突出表現了細致的動作、心理描寫,刻畫了一個久客異鄉(xiāng)、愁思輾轉、夜不能寐的游子(抒情主人公,一說是思婦詩)形象。閱讀詩歌,完成題目。(8分)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wéi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注】①引領:伸頸遠望
①羅床幃:羅帳。②寐:入睡。
③攬衣:猶言“披衣”
④旋歸;回歸,歸家。
⑤裳衣:一作“衣裳”。2011上海卷本篇詩歌突出表現了細致的動作、心理描寫,刻畫了一個久客異鄉(xiāng)、34[黃鐘]人月圓山中書事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琢謫棠?,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1.“黃鐘”是這首小令的曲調,“人月圓”是
。(1分)曲牌閱讀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3題。(8分)
2006上海卷[黃鐘]人月圓山中書事曲牌閱讀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335[黃鐘]人月圓山中書事張可久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琢謫棠荆瑓菍m蔓草,楚廟寒鴉。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2.對作品賞析恰當的一項是(3分)A.作品語言委婉,結構嚴謹,虛實結合,意境闊大,余韻耐人尋味。B.首句以歷史盛衰來表達作者對歷代王朝的繁華只是瞬間一夢的感慨。C.“孔林”、“吳宮”、“楚廟”三句意在贊頌儒家圣賢與英雄豪杰。D.末尾緊扣“山中何事”的疑問作答,描摹了釀酒飲茶的舒適生活。
B/A“意境闊大”錯;C“贊頌”說法錯;D“舒適生活”表述不當2006上海卷[黃鐘]人月圓山中書事B/A“意境闊大”錯;C“贊頌”說36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②潮。巾發(fā)雪爭出,鏡顏朱早凋。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咀ⅰ竣俸常呵迕髑耙惶欤ㄒ徽f前兩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臨長江。對作品賞析恰當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從楊柳和春風寫起,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美景B頷聯(lián)以“傾”、“漲”夸張地抒發(fā)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尾聯(lián)寫出了作者因過早衰老,只能辭官歸隱的遺憾D詩歌以“客思”貫穿全篇,表現了客居他鄉(xiāng)的哀傷。2008上海卷B壬辰寒食①王安石2008上海卷B37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句從水中月影寫起,描寫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與“江清月近人”這句詩異曲同工。B.第三句寫白鷺屈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上,意境安謐、和平。C.二、四兩句分寫了江風吹打桅燈、大魚躍出水面的“動”,與一、三兩句的“靜”對比鮮明。D.全詩通過寫夜泊時的所見所聞,透露出詩人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向往。c1999全國卷高考鏈接風燈:有罩子、能防風的燈漫成一首杜38【臺灣高考】“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漢代流行的歌謠,下列文句,與其意義最接近的是:(A)人棄我取,人取我予(B)入鄉(xiāng)問禁,入境隨俗(C)風行草偃,變本加厲(D)追求時髦,風尚互異C風一吹草就倒下。后遂以“風行草偃”等比喻道德文教能感化人?!九_灣高考】“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39(2009臺灣)斟酌下引律詩的詩境,□內的語詞最適宜填入的選項是:獨有宦游人,偏□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淑氣催黃鳥,□□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欲沾襟。(A)驚/春/晴光/歸思(B)逢/明/晴光/離愁(C)驚/明/南風/歸思(D)逢/春/南風/離愁A(2009臺灣)斟酌下引律詩的詩境,□內的語詞最適宜填入的選40(2009臺灣)關于下引詞作文意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李清照《如夢令》)
(A)隱含日暮花殘的感傷
(B)記述醉酒迷航的驚惶
(C)敘寫忘情游賞的愉悅
(D)描繪天真無邪的童趣C(2009臺灣)關于下引詞作文意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C41(2013臺灣)“關城樹色催寒近”、“亂花漸欲迷人眼”、“滄??蜌w珠迸淚”、“翠華想像空山里”分別為四首詩中的對仗句的上句,選出其下句依序對應正確的選項:
A.玉殿虛無野寺中/淺草才能沒馬蹄/草臺人去骨遺香/御苑砧聲向晚多
B.草臺人去骨遺香/玉殿虛無野寺中/淺草才能沒馬蹄/御苑砧聲向晚多
C.淺草才能沒馬蹄/御苑砧聲向晚多/玉殿虛無野寺中/草臺人去骨遺香
D.御苑砧聲向晚多/淺草才能沒馬蹄/草臺人去骨遺香/玉殿虛無野寺中D(2013臺灣)“關城樹色催寒近”、“亂花漸欲迷人眼”、“42(2014臺灣)桃花因顏色鮮艷美麗,故詩人常借以比喻美麗的女子。下列詩歌中的桃花,不具此喻意的選項是:A.一夜清風動扇愁,背時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淚,忍到更深枕上流B.每坐臺前見玉容,今朝不與昨朝同。良人一夜出門宿,減卻桃花一半紅C.淺色桃花亞短墻,不因風送也聞香。凝情盡日君知否,還似紅兒淡薄汝D.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D(2014臺灣)桃花因顏色鮮艷美麗,故詩人常借以比喻美麗的女43(2014臺灣)閱讀下文,選出最接近其意旨的選項:堅信一首詩的沉默比所有的擴音器加起來更清晰,比機槍的口才野炮的雄辯更持久。堅信文字的冰庫能冷藏最燙的激情最新鮮的想象。時間,你帶得走歌者帶不走歌。(余光中《青青邊愁》)(A)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B)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D)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C(2014臺灣)閱讀下文,選出最接近其意旨的選項:C44“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漢代流行的歌謠,下列文句,與其意義最接近的是:(A)人棄我取,人取我予(B)入鄉(xiāng)問禁,入境隨俗(C)風行草偃,變本加厲(D)追求時髦,風尚互異C風一吹草就倒下。后遂以“風行草偃”等比喻道德文教能感化人?!俺侵泻酶喵伲姆礁咭怀?;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45(2014臺灣)唐代詩人特展的宣傳廣告牌有詩句如下,可作為此詩人特展解說標題的選項是:被廷爭疏離君主/被戰(zhàn)爭逐出長安/蜀道這條玄宗倉皇出奔的路/你奔,就苦于上青天了/麗人行的低吟/悲陳陶的吶喊/哀江頭的吞聲/沒感動任何當局/你的詩只有酒壺聽懂(A)流放夜郎(B)天上謫仙人(C)成都浣花草堂(D)見證安史之亂(E)繼承新樂府運動CD(2014臺灣)唐代詩人特展的宣傳廣告牌有詩句如下,可作為此46(2009臺灣)下列詩句均是文學史上名家詩篇的名句摘錄,請仔細閱讀,并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乙、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丙、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丁、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庚、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A)乙戊己都是宋詩
(B)甲戊己原詩皆為絕句
(C)乙丁庚都是對仗的詩句
(D)其中有三項是杜甫的名句
(E)甲丙庚都是李白的作品BCD(2009臺灣)下列詩句均是文學史上名家詩篇的名句摘錄,請仔47請翻開《名師導學》自己做詩歌鑒賞練習請翻開《名師導學》48《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49《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50《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51《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52《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532020屆高三總復習古代詩歌鑒賞高考真題·選擇題2020屆高三總復習古代詩歌鑒賞54題許道寧畫[注]陳與義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注]許道寧:北宋畫家。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題畫詩寫景兼抒情,并未刻意進行雕琢,卻能夠于簡淡中見新奇。B.山水是這幅畫的主要元素,特別是江水,占據了畫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領略其表現的遼闊萬里之勢。D.頸聯(lián)具體寫到蒼茫暮色中的樹木與浮云,也蘊含了欣賞者的主觀感受。C“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錯,原意是作者贊美許道寧通過一扇小窗大小的畫作,表達出遼闊萬里之勢。2019全國卷1題許道寧畫[注]C“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錯,原意5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投長沙裴侍郎杜荀鶴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只望至公將卷讀[注],不求朝士致書論。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魂。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注]至公: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人表示,雖然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但對儒家思想的信奉堅定不移。B.“朱門”“孔門”分別代指世俗的權勢與精神的歸依,形成鮮明的對比。C.詩人希望自己能憑借真才實學通過正常渠道進身,而不愿去尋找捷徑。D.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待恩惠的態(tài)度,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受恩必報。D“受恩必報”在詩中并沒有根據。2019全國卷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D“受恩必報”在詩中并沒有根據。56
閱讀唐詩,完成題目。野歌李賀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寒風又變?yōu)榇毫?,條條看即煙濛濛。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彎弓射鴻、麻衣沖風、飲酒高歌都是詩人排解心頭苦悶與抑郁的方式。B.詩人雖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但意志并不消沉,氣概仍然豪邁。C.詩中形容春柳的方式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相同,較為常見。D.本詩前半描寫場景,后半感事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聯(lián),脈絡清晰。B“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錯,詩歌中的“窮”意味“身受壓抑遭遇理想困窘,處境艱難”,又如“窮且益堅”。2018全國卷1閱讀唐詩,完成題目。B“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錯,詩歌中的57閱讀唐詩,完成各小題。精衛(wèi)詞王建精衛(wèi)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口穿豈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朝在樹頭暮海里,飛多羽折時墮水。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因此用提問的方式來開啟全篇。B.詩的第三、四句設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魚龍也會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著力描寫精衛(wèi)填海的艱辛,不僅奔波勞碌而且遍體鱗傷。D.這首詩的語言質樸無華,平白如話,與白居易的《觀刈麥》一詩相近。A從“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可看出作者對精衛(wèi)的贊美,因此“作者對精衛(wèi)填海的動機感到困惑”說法有誤。2018全國卷3閱讀唐詩,完成各小題。A從“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582017全國卷1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鄉(xiāng)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A.詩的第一句寫出了考場肅穆而又怡人的環(huán)境,襯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B.第三句重點在表現考生們奮勇爭先、一往無前,所以把他們比作戰(zhàn)士。C.參加禮部考試的考生都由各地選送而來,道德品行是選送的首要依據。D.朝廷對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E.作者承認自己體弱多病的事實,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BE)B為突出考場的安靜肅穆E是作者自謙之語《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2017全國卷1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592017全國卷214.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本聯(lián)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軾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從李揆的典故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蘇軾告訴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E.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BD
送子由使契丹
蘇
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應夢武林春②。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咀ⅰ竣偾褰夯蕦m。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2017全國卷214.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60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試題分析》解讀《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試題分析》解讀《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61
閱讀宋詞,完成下列小題。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棄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2)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注釋:(1)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閑居江西上饒。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監(jiān)察等事務。(2)繡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4)銅鞮dī陌:代指襄陽。2018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閱讀宋詞,完成下列小題。2018北京卷《語62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棄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2)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開頭四句,先寫對方行程,再寫自己的多病與離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悵。B.李正之即將遠赴蜀地擔任要職,作者滿含深情地稱許友人才華出眾,巨筆如椽。C.作者認為荊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詩的好素材,如廬山景、赤壁浪、襄陽月。D.詞的結尾兩句,懷念過去與李正之雪中賞梅的情景,表達對友誼的珍惜與贊美。D“懷念過去”錯?!罢坊ㄈf里雪深”,是說正是梅花花開、大雪紛飛季節(jié),“梅花”是朋友傳遞消息的象征。如“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2018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棄疾D“懷念過去63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棄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2)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辛棄疾詞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來抒情達意。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東北看驚諸葛表”,借用諸葛亮上表出師的典故,勉勵友人報國立功。B.“赤壁磯頭千古浪”,借用蘇軾游覽赤壁的典故,抒發(fā)人生短暫的感慨。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表達對友人的擔憂,望其早歸。D.“兒女淚,君休滴”,化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表現宦游漂泊的凄苦。A/B.是寫赤壁磯景色的壯麗;C.“望其早歸”意,在詩中沒有體現;D.“凄苦”之說有錯?!墩Z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棄疾A/B.是64奉陪鄭駙馬韋曲①杜甫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②春。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注】①韋曲:唐代長安游覽勝地。杜甫作此詩
時,求仕于長安而未果。②禁:消受。(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的首句和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兩處“無賴”都傳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B.三、四句意謂韋曲的滿眼春色,讓自感老去的詩人也覺得應借酒釋懷,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過“石角鉤衣”“藤梢刺眼”的細致描寫,狀寫韋曲春去夏來的美景。D.此詩運用了“反言”,如“惱煞人”,實際是愛煞人,正話反說,有相反相成之趣。C(詩中花正好,藤梢新,是典型的春景;“白發(fā)好禁春”是詩人要享受這春意,沒有“春去”,更無“夏來”,故C項錯誤。)2014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C(詩中花正好,藤梢新,是典型的春景;“白發(fā)好禁春”是詩人要65
奉陪鄭駙馬韋曲①杜甫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②春。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2)詩家常借“韋曲”寓興亡之感。下列詩句寓有興亡之感的兩項是(4分)(
)A.杜甫詩中韋曲花,至今無賴尚豪家。
(唐·羅隱《寄南城韋逸人》)B.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宋·張炎《高陽臺》)C.莫夸韋曲花無賴,獨擅終南雨后青。
(元·虞集《題南野亭》)D.花氣上林春浩渺,酒香韋曲晚氤氳。
(明·胡應麟《寄朱可大進士》)E.韋曲杜陵文物盡,眼中多少可兒墳。
(清·王象巽《游曲江》)B
E(B項是說當年的燕子也尋不到它的舊巢,因為這里苔深草盛,繁華不再。E項“韋曲”“杜陵”都是唐代長安城郊的游覽勝地,而今“文物盡”,且很多“可兒墳”映入眼簾,沒有熱鬧,盡顯荒涼,正是“興亡之感”。A、D項都在贊春景之美;C項在借杜詩說終南隱居之事,也沒有“興亡之感”。)2014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奉陪鄭駙馬韋曲①杜甫BE(B項是66奉陪鄭駙馬韋曲①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②春。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注】①韋曲:唐代長安游覽勝地。杜甫作此詩時,求仕于長安而未果。②禁:消受。(3)前人引《南史》注詩中“小烏巾”:“劉巖隱逸不仕,常著緇衣小烏巾?!苯Y合這一注解,說說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①借向往隱居生活,表達對韋曲春景的喜愛。(或:因韋曲春色美景而生隱居山林之情)(2分)
②隱含求仕未果的復雜心情。(2分)從“小烏巾”的注解,可知詩人因為韋曲春景之美而心生歸隱之意。而詩歌后面的注釋表明了作詩背景“求仕于長安而未果”,求仕不得,難免心灰意冷,于是說上幾句歸隱之語自然之極,這種情感很復雜,說是要歸隱,未必真歸隱,發(fā)發(fā)牢騷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不過對自然美景的不舍倒是真實可感。補充鏈接:古代詩詞中,表示隱居、隱逸的典故小烏巾,許由,伯夷叔齊(首陽山,采薇),漁父,陶朱(范蠡,五湖扁舟,乘扁舟浮于江湖),嚴子陵(釣臺),東山(謝安),林逋(梅妻鶴子),菊花(淵明),終南山2014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奉陪鄭駙馬韋曲①①借向往隱居生活,表達對韋曲春景的喜愛。(或67奉陪鄭駙馬韋曲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春。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對韋曲春景而動歸隱之懷。上四,惜花之情反言以志勝。下四,尋幽之意托言以寄慨。時蓋獻賦不遇,有感而發(fā)歟?
《杜臆》:此詩全是反言以形容其佳勝。曰無賴,正見其有趣;曰惱殺人,正見其愛殺人;曰好禁春,正是無奈春何;曰鉤衣刺眼,本可憎而轉覺可喜。說得抑揚頓挫,極生動之致。2014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奉陪鄭駙馬韋曲2014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68
醉翁操蘇軾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
注釋:【1】據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瑯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zhí)K軾填詞?!?】蕢:草筐?!墩撜Z·憲問》:“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3】童巔: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2015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醉翁操蘇軾2015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69
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
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
B.“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贊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
C.“醉翁去后”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瑯琊后,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思念之情。
D.詞作最后三句是說醉翁雖已離世,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卻仍然得以留存人間。C“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是說醉翁離開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聲響,但此自然聲響,朝夕吟詠,似帶有怨恨情緒?!墩Z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70
詞作開篇幾句“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運用了以聲寫聲的手法,用玉聲形容泉聲的清亮圓潤。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題。(5分)
①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3分)
A.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bìlì歌》)
B.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劉長卿《聽笛聲留別鄭協(xié)律》)
C.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韋莊《聽趙秀才彈琴》)
D.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王仁?!肚G南席上詠胡琴妓》)
B“商”和“羽”屬于五音——宮、商、角、徵、羽之列,是笛子發(fā)出的聲音?!墩Z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詞作開篇幾句“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運用7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題目。示秬秸【宋】張耒
北鄰賣餅兒,每五鼓未旦,即街繞呼賣,雖大寒烈風不廢,而時略不少差也。因為作詩,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注】秬jù秸jiē:張耒二子張秬、張秸。2011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題目?!咀ⅰ慷€jù秸jiē:張72
1、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前小序交代了本詩寫作的起因和目的,凸顯了詩作內容的真實性。
B.“歌一聲”,是說賣餅兒沿街呼賣時有腔有調,生動形象并富于童趣。
C.賣餅兒衣著單薄,凜冽的寒風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卻擔憂餅冷難賣。
D.作者在詩的最后,對兩個兒子提出了諄諄告誡,點明了本詩的題旨。
B應為突出賣餅兒起得早,一聲呼喊吆喝,響亮有力并令人警醒。示秬秸【宋】張耒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2011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1、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前小序73月亮從城頭落下去,早晨的霜厚得像雪一樣;更鼓從樓上響起來,聲音冷澀得仿佛要斷絕。捧著裝餅的盤子,走出家門,拖著長聲叫賣。這時候,街市上從東到西,一個人還沒有呢!
寒冷的北風吹來,像箭一樣射在餅上。擔心的不是自己衣服穿得少,而是我的餅會冷掉!孩子們啊,人們從事的職業(yè)并無高低貴賤,但意志都必須堅強。男子漢要自食其力,哪能做游手好閑的懶漢呢!示秬秸
【宋】張耒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2011北京卷《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月亮從城頭落下去,早晨的霜厚得像雪一樣;更鼓從樓上響起來,聲74人生艱難,
何來童趣?《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人生艱難,
何來童趣?《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75移居(其二)陶淵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此理將①不勝,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②,力耕不吾欺。
【注】①將:豈;②紀:jì經營。(1)對這首詩的理解,恰當的兩項是(3分)
A.全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佳日登高賦詩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與友人邊飲酒邊斟酌詩句。
C.“相思則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無為忽去茲”意思是不要急著離開這種生活。
E.最后兩句是說應該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解決衣食問題。2006北京卷(DE)
《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語文古代詩歌鑒賞之高考選擇題》課件(共53張)移居(其二)陶淵明2006北京卷(DE)《語文古代詩歌76解析
A題干是對整首詩的理解,從全詩看,主要內容是寫與鄰人相處的和諧,登高賦詩只是交往中的一個片段;B題干錯在對斟酌對象的詮釋,是有鄰人過門,便大呼小叫,進來喝酒,而不是斟酌詩;C題干錯在是披衣言笑而不是披衣起彷徨;D、E正確。解析77春江晚景張九齡江林皆秀發(fā),云日復相鮮。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興來只自得,佳處莫能傳。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廣闊遼遠的樣子。2012年上海卷2012年上海卷78春江晚景張九齡江林皆秀發(fā),云日復相鮮。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興來只自得,佳處莫能傳。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廣闊遼遠的樣子。(1)與詩歌題目中“江”字直接照應的詞語有“江林”、“____”和“客船”。(1分)津亭無人問津月迷津渡天津2012年上海卷津亭無人問津2012年上海卷79
春江晚景張九齡江林皆秀發(fā),云日復相鮮。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興來只自得,佳處莫能傳。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2)對本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詩用典與寫實相結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詩以詠物為題材,脈絡清晰而且順暢。
C.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工整,符合律詩的要求。
D.全詩的語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樸實之風。D“云日復相鮮”已直接化用謝靈運的詩句:“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狈嫌玫涞亩x?!对伭贰豆卵恪?012年上海卷春江晚景張九齡D“云日復相鮮”已直接化用謝靈運的詩80
春江晚景張九齡江林皆秀發(fā),云日復相鮮。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興來只自得,佳處莫能傳。薄暮津亭下,余花滿客船。[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廣闊遼遠的樣子。(3)從情景關系的角度,賞析本詩前兩聯(lián)是如何表達作者情感的。(4分)本詩首聯(lián)描繪了樹木繁茂、落霞與夕陽交相輝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艷麗,含蓄地傳達出作者喜悅的心情。頷聯(lián)則直接抒發(fā)作者在征路上見到美景時喜出望外的心情。兩聯(lián)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兩者關系1分)2012年上海卷春江晚景張九齡本詩首聯(lián)描繪了樹木繁茂、落霞與夕陽交81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王維松菊荒三徑,圖書共五車。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貧家。鵲乳先春草,鶯啼過落花。自憐黃發(fā)暮,一倍惜年華。
這首律詩共有幾聯(lián)對仗?回答正確的一項是()(1分)
A.一聯(lián)B.兩聯(lián)
C.三聯(lián)D.四聯(lián)C2013年上海卷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C2013年上海卷82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王維松菊荒三徑,圖書共五車。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貧家。鵲乳先春草,鶯啼過落花。自憐黃發(fā)暮,一倍惜年華。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用典貼切,反映了詩人的精神追求。B.頷聯(lián)流露出詩人因家貧待客不周的歉意。C.全詩將寫景、敘事、抒情三者融為一體。D.全詩的語言清晰流暢,不見雕琢的痕跡。B見過見贈見寄2013年上海卷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王維B見過2013年上海卷83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咀ⅰ竣僖I:伸頸遠望
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明月何皎皎”這一句運用了比興手法。B.“客行雖云樂”在詩中有以樂襯哀的效果。C.詩人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來謀篇布局。D.本詩語言淺顯,樸素自然,而余味無窮。11上海卷A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比兼興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鄉(xiāng)
——李白明月何皎皎11上海卷A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84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咀ⅰ竣僖I:伸頸遠望16.本詩通過一連串的動作刻畫來傳達思想感情,從這一角度加以賞析。(4分)2011上海卷“我”攬衣而起,出門徘徊,伸頸遠望,回房落淚;這些動作寫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狀態(tài);流露出憂愁、孤獨的情緒,表達了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情感。(動作1分;狀態(tài)1分;情緒1分;情感1分)明月何皎皎2011上海卷“我”攬衣而起,出門徘徊,伸85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托须m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咀ⅰ竣僖I:伸頸遠望從體裁上看,這是一首五言□□詩。(1分)古體2011上海卷明月何皎皎古體2011上海卷86本篇詩歌突出表現了細致的動作、心理描寫,刻畫了一個久客異鄉(xiāng)、愁思輾轉、夜不能寐的游子(抒情主人公,一說是思婦詩)形象。閱讀詩歌,完成題目。(8分)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wéi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三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you Unit 3 Are you Kitty說課稿 牛津滬教版(三起)
- 21《古詩三首》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001
- 6《摸一摸》說課稿-2024-2025學年科學一年級上冊青島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 第1節(jié) 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說課稿 新人教版必修3001
- 2024年五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7 Unit 2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說課稿 外研版(三起)
- 2025住宅裝修物業(yè)管理合同(合同范本)
- 8《池子與河流》(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2025鍋爐拆除安全施工合同
- 2025有關電梯廣告的合同范本
- Unit 6 Disaster and Hope Understanding ideas 說課稿-2023-2024學年外研版高中英語(2019)必修第三冊
- 2024年農村述職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減肥連鎖市場發(fā)展前景調研及投資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2024年湖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女性私密項目培訓
- 2025年麗水龍泉市招商局招考招商引資工作人員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加拿大概況》課件
- 期末復習之一般疑問句、否定句、特殊疑問句練習(畫線部分提問)(無答案)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TD-T 1048-2016耕作層土壤剝離利用技術規(guī)范
- 抖音賬號租賃合同協(xié)議
- 2024年高考真題-化學(重慶卷) 含解析
- 三甲醫(yī)院臨床試驗機構-31 V00 專業(yè)組備案及考核SOP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