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推薦金庸小說簡介_第1頁
經(jīng)典推薦金庸小說簡介_第2頁
經(jīng)典推薦金庸小說簡介_第3頁
經(jīng)典推薦金庸小說簡介_第4頁
經(jīng)典推薦金庸小說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jīng)典推薦]金庸小說簡介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個越女劍

寶刀相間歡,柔情恨無常--《飛狐外傳》

人間自有真情在--《雪山飛狐》

拔劍四顧心茫然--《連城訣》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天龍八部》

為草莽英雄作“春秋”--《射雕英雄傳》

天鈴鳥依然在唱歌--《白馬嘯西風》

非武非俠,亦史亦奇--《鹿鼎記》

達非兼濟天下,窮難獨善其身--《笑傲江湖》

開頭是錯,結尾還是錯--《書劍恩仇錄》

問世間,情為何物--《神雕俠侶》

敘事迷宮和寓言世界--《俠客行》

從英雄神曲到人性傳奇--《倚天屠龍記》

亂世情仇亂世衰--《碧血劍》

趣中有趣曲里藏曲--《鴛鴦刀》

歷史情懷與人性悲歌--《越女劍》

金庸于三十一歲時(一九五五年)創(chuàng)作出了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最后一部《越女劍》則創(chuàng)作于一九七○年,十五部長短篇小說寫了十五年(《鹿鼎記》于一九七二年連載完畢后,四十八歲的他宣布封筆)。其后,金庸又花了十年功夫,對作品進行逐字斟酌的全面修訂,終于完成了十五部共計三十六冊的《金庸作品集》。

《飛狐外傳》

本書開幕那場“惡戰(zhàn)商家堡”,可稱得上金庸武俠小說中最精彩的片斷之一。全書記錄了胡斐個人的成長過程,是他的第二段命運。其中,還包括主人翁胡斐對袁紫衣念念不忘,卻了無因緣的一段愛情;程靈素因深愛胡斐,甚至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去換他的“生”的無私愛戀;苗人鳳、南蘭與田歸農(nóng),馬春花、徐錚、商寶震和福康安等等各有曲折的愛戀。

胡斐的童年是流浪飄泊的。他為父母的慘死與苗人鳳全力卯上,并和袁紫衣因而長途較技,情根深種,卻又因為求醫(yī)于“毒手藥王”之關門女弟子程靈素,而轉(zhuǎn)成三人糾纏的戀情。所愛之人發(fā)誓出家、永不還俗、飄然遠去,存有兄妹之情的人偏偏又為他心甘情愿赴死。另外,苗人鳳和妻子、田歸農(nóng)之間也是一出家庭大悲劇。

雖然有始有終的胡斐不失為一個俠,但經(jīng)歷生離死別后,要個俠之虛名,又有何用?不過是狐獨罷了。

本書的成功,不單單是這部書懸念迭起、情節(jié)精彩紛呈,還因為作者第一次完成了一個既有俠義心腸又具有一般人弱點的少年英雄角色的塑造。胡斐的天真、調(diào)皮、機智和不拘小節(jié),顯示了一個少年人的特點,但他在大是大非上卻又是善惡分明。

金庸在后記中說:“這部小說的文字風格,比較遠離中國舊小說傳統(tǒng)?!?/p>

《雪山飛狐》

本書更成功、更完美地運用了回述形式。對書中主角之一苗人鳳的倒敘,又通過各個不同的人物站在不同的角度來描述,也就增加了苗大俠的立體感。書中情節(jié)撲朔迷離,但懸念解開之后卻又合情合理。至于故事的結局,作者留給讀者去想象,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安排。

此書發(fā)表于五十年代后期,敘述的是很典型的中國人在大敵當前還要來個窩里反的故事。這本書的主角其實是胡斐的父母胡一刀夫婦,作者用巧妙的倒敘手法帶出整段故事的來龍去脈,依著個人不同的立場及一廂情愿的想法,鋪陳出事情始末,但卻將分辨是非的工作交給讀者。從父執(zhí)輩到后代子孫無人不以復仇為畢生之志,卻只為了一個誤會,而這個誤會也造成了諸多不能挽回的悲劇。本故事還牽扯到闖王軍刀寶藏的秘密,有點接續(xù)《碧血劍》的味道。

一個“貪”字讓一群自命為英雄的人為了求大利而忘大義;一個“恨”字讓胡斐終于找到了他的殺父大仇“打遍天下無敵手”苗人鳳,卻又愛上了仇人的女兒……

這本書在絕無退路、立判生死的一刻即畫下休止符,留給胡斐及讀者一個大難題,他這一刀到底是劈還是不劈呢?

《連城訣》

本書是一部內(nèi)容最殘酷,基調(diào)最沉悶,回味最苦澀的作品。爾虞我詐、借刀殺人、貓笑老鼠、慘絕人寰,凡此種種,透溢在字里行間。圈套中的圈套,陰謀中的陰謀,叫人領略人性之惡,原來是如此卑鄙、無恥、陰鷙、刁猾、殘忍與虛偽、貪婪丑惡的世態(tài)萬象。

本部書最初發(fā)行時以《素心劍》為名,是由金庸先生以小時候一段回憶為主而發(fā)展出來的故事:疼愛他的家中長工因為冤獄郁郁一生,心中的委屈直至垂死方才吐露于他。

《連城訣》以一部劍訣及其中的寶藏秘密揭露了人性貪婪的一面,寫人的“壞”,這本書可說是第一把交椅。狼心狗肺的丈夫,心機深沉疑心重重的師父,還有逼死自己女兒的父親等等;憨直的鄉(xiāng)下小子狄云,落入一個個圈套中,他失去了心愛的師妹,還有對人心的信賴。

但是,從這本書看來,當壞人也不是都很好過的,像有人半夜夢中爬起來還堆尸砌墻,有人為了金銀財寶發(fā)了狂等等。撇開這些可厭的事,丁典和凌霜華短暫的綠菊之戀,雖然淡淡如一陣幽香,卻是全書最凄美的一段。

《天龍八部》

本書是一部成功的悲喜劇。金庸以佛教中的“大悲大憫”來破孽化癡,用佛教的思想來開導讀者,增加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與哲學內(nèi)涵。書中的三個主角,段譽、喬峰、虛竹——公子、英雄、和尚,三人身分不同,性格不同,但又各占一臺戲,既前后交錯,又相互映襯;既層次鮮明,又一氣呵成。

它主要是糾結兩代恩仇及大宋、契丹誓死不兩立的故事?!疤忑埌瞬俊币辉~源自佛經(jīng),是八種人間以外、各有神通的眾生,象征著書中出現(xiàn)的各種人物,性格獨特、明顯且各有奇遇。但,這些高人一等的另類人,卻也承受著與平凡人一樣的歡喜與悲苦,逃也逃不了。

明確的年代及真實的場景描繪,對北宋、大理、遼、西夏、西藏及亡國大燕等國的王公臣僧等人物及其生活,都有極生動的敘述,亦政治亦江湖的人,更是在書中層出不窮。如段譽本是大理王子,第一順位繼承人,卻流浪江湖,甘心為王語嫣的一顰一笑來去生死;雖然不愛武功,卻也以凌波微步及六脈神劍等絕藝聞名。大理以佛立國,使段譽對佛經(jīng)十分喜愛,領悟力也很高,但也終究為了參不透的“情”字而吃盡苦頭。

虛竹原是少林寺和尚,這個普通的小和尚是命運之神惡作劇的對象。厚道傻氣的他,只想當個無情無欲的小和尚了卻殘生,卻誤打誤撞學了什么逍遙派的神功,又當了縹緲峰一群女人的頭頭,還毫無抵抗力的被招為西夏國的駙馬。

最大起大落的是身為丐幫幫主的喬峰。本是大家尊敬的武林高手,一夕之間卻成了人人喊打的契丹狗;好不容易有了阿朱這樣一個體貼的小姑娘為知己,又因仇恨而親手誤殺了她。一路潦倒,再豪氣干云的英雄也受不了如此打擊。最后雖然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成了遼國大王,但又為民族的歧見兩相為難而以自殺為終。

這三個命運不同、身世同樣撲朔迷離的人卻在很巧妙的時刻結為異姓兄弟,并與其他人發(fā)生或恩、或仇、或怨、或情等各式各樣的關系。這本書中出現(xiàn)了許多很特殊的人,象處處留情處處真情的段正淳、愛聽馬屁法鑼的星宿老怪丁春秋、四大惡人、天山童姥、大智大慧的藏僧鳩摩智、一心復國不擇手段的慕容父子,以及犯戒的少林高僧,還有很多既美貌、又癡情、還廣覽博學的女子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該或不該愛的人。

書中也有很多厲害的武功,包括六脈神劍、北冥神功、化功大法和成了逃跑專用的凌波微步等。貪嗔癡愚等各種欲望都包括在書里,整個劇情充滿了難言的殘酷美,卻印證并啟迪了大徹大悟、有因有果的佛性。金庸先生澎湃洶涌的想像力盡在其中。

《射雕英雄傳》

本書在藝術上顯示了金庸大手筆的氣度,作品以豐富的想象,瑰麗的文筆和壯闊的場面,展示了武俠世界的神奇魅力。金庸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充分運用文字手段,寫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傳奇故事,以筆掀驚濤的巧妙安排和細膩入微的心理描寫,使武俠小說變成一種令人讀之不忍釋卷、回味再三、擊掌叫好的藝術品。

自幼家破人亡的郭靖,隨母流落蒙古大漠。這傻頭傻腦但有情有義的小伙子倒也挺有福氣,他不但習得了江南六怪的絕藝、全真教馬鈺的內(nèi)功、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雙手互博之術、九陰真經(jīng)等蓋世武功,還讓古靈精怪的小美女黃蓉這輩子跟定了他。

這部原名《大漠英雄傳》的小說是金庸小說中最廣為普通大眾接受、傳頌的一部。其中有許多有名又奇特的人物,象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還有武功靈光、腦袋不靈光的老頑童周伯通。他們有特立獨行的性格、作為和人生觀,讓人嘆為觀止。

書中對歷史多有著墨,與劇情絲絲入扣。中原武林及蒙古大漠的生活情形隨著人物的生長環(huán)境變遷而有不同的敘述,異族統(tǒng)治之下的小老百姓心情寫來動人心弦。但是,本書對情的感覺也是非常廣泛的,其中郭靖與拖雷、華箏無猜的童年之誼、他與江南六怪的師生之誼等等,還有全真七子中長春子丘處機的俠義行為,及其與郭楊二人風雪中的一段情誼,亦有很豪氣的敘述。而神算子瑛姑及一燈大師和周伯通的一場孽戀,是最出乎人意料的一段,成人世界的戀情可比小兒女的青澀愛戀還復雜許多。

郭靖以拙勝巧的人生經(jīng)歷和“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儒俠風范,也是書中最大的要點。距離這本書完成的時間已有四十多年了,書中的單純、質(zhì)樸的人物性格還深深的留在讀者心中。另外,本書故事也多次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等,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白馬嘯西風》

本書在新派武俠小說上有其獨特的地位,它是一篇別具一格的武俠散文詩,其主題比傳統(tǒng)武俠小說中那種快意恩仇的主題深刻。全書自始至終以情孽為主線,情節(jié)雖不夠曲折,但處處有伏筆。人物形象鮮明,不僅書中主角李文秀的遭遇寫得極其感人,而且寫蘇普與阿曼一家四人也皆有個性。

“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尤其是“愛而不得其所愛”這種單相思的死胡同,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走出來的。以金庸小說來看,這故事算是個短篇:一位漢族少女李文秀和一名哈薩克少年蘇普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因異族之觀念差異,阻礙了他們的交往。長大后,蘇普就愛上同族的女孩,但李文秀卻未因此忘情,心事浩茫,相思苦戀,而她又被一喬裝改扮在她身邊的馬家駿暗戀。李文秀的母親也是同樣被師兄單戀,因師兄“戀之不可得”導致與其父白馬李三落得“同歸于盡”。

有人在這種感情中選擇自我犧牲,有人在怨恨中決定開始報復,這“情”字,真是苦煞人也。

《鹿鼎記》

此書是金庸小說的封筆之作,也是武俠小說中的“四不象”作品。它超出了江湖恩怨、武林奪寶的舊模式,通過壯闊的畫面與多彩的人物個性,運用調(diào)侃的語言,去表現(xiàn)中國“國民的悲劇”與“文化悲劇”,并將韋小寶的機智、油滑以及無賴的本色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這部小說講的是一個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小孩韋小寶,他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tài)闖蕩江湖各大幫會、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間,并奉旨遠征云南、俄羅斯等地的故事。書中充滿精彩絕倫的對白及逆向思考的事件,多讀幾遍搞不好可以“仙福永享、壽與天齊”呢!韋小寶笑稱自己“不學無術卻處處有術”,卻靠著這不學之術在太監(jiān)、欽命大臣、幫會堂主、和尚、甚至七個美女的共同老公這些職務上勝任愉快。這樣的人挑戰(zhàn)了真實的人性,證明武功和權利不是這世上唯一可取之道,并大大推翻前面幾部那樣摧心裂肺的愛情觀念,來了個七美大團圓,人人都有獎!

金庸先生將韋小寶的個人經(jīng)歷與歷史緊密結合,大玩歷史哈哈鏡的手法,令人贊嘆,幾乎信以為真。而小寶的做人方法及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階層黑暗面的這種做法,使得這部書成了不是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到了“無劍勝有劍”的境地。其實,韋小寶是個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邊的那些人一樣。

這是金先生最后一部小說,也是登峰造極之作。

《笑傲江湖》

本書成功的塑造了武林中最出眾而最平凡、最誠實而又最聰明的大英雄——令狐沖。他武功不是最高、外貌不是最俊、氣度不是最高貴、智謀不是最出眾,但他卻超越傳統(tǒng)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又不為道教的清規(guī)戒律所束縛,于是,他在自由自在中體現(xiàn)了武學的最高境界。

令狐沖是一個很可愛的人物,他雖然和采花賊、魔教中人做朋友,嗜酒懶惰我行我素,但是他依著自己的天性行事,不理別人的想法、議論,為自己而活。他的氣質(zhì)飛揚佻達,但情感真摯熱烈、豪邁任性,是君子眼中的邪徒,卻又是邪徒眼中的真君子,生性活潑,卻又意志堅定。他對小師妹岳靈珊情真愛摯,但因誤會而讓師妹被林平之那個偽君子搶走,可不改瀟灑本性的他卻贏得恒山派小尼姑對他的信任、五毒教藍鳳凰的傾心及魔教公主任盈盈對他的愛,雖然身處險境,卻還是處之泰然。

書中的人物刻劃出中國人最丑陋真實的嘴臉,如一路假裝的偽君子岳不群、自私自大的任我行及害人反害已的東方不敗等人,還有形形色色、表里不一的武林人物。他們不僅各自有正面的沖突斗爭,更有私底下的矛盾糾葛,首先為辟邪劍譜勾心斗角,又為葵花寶典爭權奪利,誰都想一統(tǒng)江湖、千秋萬載,但又沒有廣闊的胸襟。

令狐沖在被關思過時習得蕩氣回腸的獨孤九劍,在江湖飄泊時得到《笑傲江湖》曲譜,這兩樣是與他最相配的東西了。書中將各人的習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除了上述可怕的野心人士揮刀自宮,冷面奸詐的性格,也有很滑稽胡鬧的桃谷六仙,更有為知己而死的魔教長老曲洋及正派人士劉正風,還有目前最流行的話題:同性戀的存在。此外,梅莊四友的黃鐘公、黑白子、丹青生、禿筆翁幾位古代藝術家也很有看頭。

正未必正,邪亦非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而已。本書沒有任何歷史背景,金庸先生以完全的創(chuàng)作才華,水落石出的道出一連串曲折的奸謀,并很適時適地的掀開了偽君子的真面目。有時候,覺得真小人還比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來得不可怕!

《書劍恩仇錄》

此書為金庸武俠小說之處女作。通過描寫書與劍的沖突,江山與江湖的對抗,史實與藝術的結合,武學與奇情的交融,顯出金庸的出手不凡。其語言之生動流暢、人物群像之多姿多采,都超出了一般舊派武俠小說的水準。要認識新派武俠小說的本來面目,此書不可不讀。

這本書中最令人扼腕浩嘆的就是“愛”,就是香香公主為了陳家洛而自我犧牲,以及霍青桐為了成全他人而傷了自己的勇氣。還有金笛書生余魚同對駱冰的那段癡傻單戀,以至后來毀容亦無悔。之中的千回百折,讓人覺得愛情實在是一種殘酷至極的甜蜜。

另外,乾隆的身世之謎也是書中的一段爭辯不已的懸案。所謂的“換太子”懸案在野史中的歷歷描繪,與乾隆皇帝喜著漢裝等等記載,更讓這段歷史的疑問清楚地浮現(xiàn)臺面。

當然,紅花會眾當家武功高強、智計百出、為民除害、反清復明等英勇壯烈的事跡,在書中也有極江湖與戲劇性的說法。大反派張召重的貫穿全場,朝廷高官的女兒李沅芷為情為義,寧愿放棄安適生活,投身于江湖之中,更是將宮廷與江湖、派系與師門之間的恩怨清楚顯現(xiàn)。

主角陳家洛往來中原及回疆、翻覆朝廷及民間的故事,在本書中的數(shù)場打斗中后帶到最高點。數(shù)不盡的民族情結及愛恨糾纏,造就了這個最廣為流傳的滿漢故事。這就是金庸作品集的第一部著作——《書劍恩仇錄》。

《神雕俠侶》

其實,該書的主題就是一個“情”字。這說明金庸小說除了表現(xiàn)傳統(tǒng)武俠小說的“忠、奸”,“恩、仇”的主題外又有了新的變化。他塑造了社會叛逆楊過與任情而為的小龍女,并通過楊過與郭靖等人的矛盾沖突,去表現(xiàn)社會與人的本性的不同。

楊過和小龍女這段不食人間煙火,自然而成又彌堅不渝的情愛,是全書最扣人心弦的地方?!皢柺篱g,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始終貫穿全書,為眾多冤家的糾葛之源。楊過、小龍女為了他們的愛情歷經(jīng)重重波折、次次磨難,幾回將近喪了命、失了魂,但強敵、社會輿論,甚至時間都不能分隔他們。

這本書除了有楊過悲慘苦痛的童年,還有很多對于兩性、親人之情的細膩描寫。情關何其難過?不禁令人黯然銷魂。悲劇英雄楊過練功的過程十分艱辛,黃蓉壓根不想教他武功,全真教人只是欺侮他,流浪江湖使他變得輕浮流氣,苦難侮虐使他變得憤世嫉俗,真正對他好的只有孫婆婆及姑姑小龍女,真正厲害的武功是來自劍魔獨孤大俠的遺教及一只通靈神雕的督促。最后,他終于能揚眉吐氣,擊斃蒙古皇帝,但他從幸運習武到不幸斷臂,又和對他最好最癡情的小龍女分別了十六年,如此大起大落、無可奈何至極的人生一路走來,似乎什么美好結局對他而言都是一場空。

這部書寫的愛情看來既純真又可怕,尤其以情花來闡釋愛情一節(jié),真是字字讀來痛擊心弦,令人低回不已。因情生恨,將滿腹委曲發(fā)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的例子在這里真是不少,如李莫愁、郭芙等,可真是個情魔世界。

《俠客行》

本書以一對極其相像的雙胞胎的活動構成故事線索,描繪出一出出悲喜劇。被稱為“狗雜種”的石中堅,從小失去母愛,卻在歲月磨練中成為一代大俠。而深受父母寵愛的石中玉,卻成為一個無恥小人。兩兄弟的奇遇,引出一連串的奇人奇事。

主人翁“狗雜種”其實是一個身世不明的可憐人。他被誤認為另一個可能是他孿生兄弟的人,代其受過許多磨難,又因被謝煙客欺騙而逆練了陰陽不容的兩種內(nèi)功,身心飽受煎熬。幸好,一些因緣使他逢兇化吉、否極泰來,又因其仁心寬厚、毫無機巧,習得了俠客島上的神功。

其實,武林間的善惡豈是區(qū)區(qū)賞善罰惡二使可以了結的?而叵測難料的復雜人心,又怎能參透最最簡單的道理?主角帶著一顆憨直的心去闖蕩江湖,雖然吃了不少苦,但終得奇功及美人青睞,可見得人情世事的變化是說不準的。想不透就到俠客島喝碗用“斷腸蝕骨腐心草”特制的“臘八粥”吧,或許可以洗凈壞心肺、惡肚腸。

這部書是金庸先生為數(shù)較少的沒有用到歷史背景,可能發(fā)生在任何年代的故事。

《倚天屠龍記》

本書出場人物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而且獨具個性者不勝枚舉。最震憾人心弦的,是作者巧妙運用情節(jié)去表現(xiàn)那種無奈的悲劇氛圍。這種場面并非兵刃相見,又比刀光劍影的拼死一搏更叫人蕩氣回腸,感嘆不已,是通過個性與偶然性來展示人生世界的復雜性。

書中不僅詳細描述了各大名門正派滿口仁義,卻為一己之利不顧他人生死的自私心理,還明白點出邪教中人也有至情至性、生死相許的真心真意,更告訴人們愛情是沒有什么正邪之分及任何道理可言的。就如搶奪屠龍刀時那股貪勁、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那要滅絕一切的狠勁,還有隱于少林寺、導演一出出悲劇的惡和尚成昆之陰險,在正派人士殺紅了眼時,跟邪派人是沒有什么兩樣的。

當張無忌開始父母雙亡兼寒毒侵身的失怙童年后,個性優(yōu)柔復雜的他歷經(jīng)困難,因緣習得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后,終于在光明頂上大展身手——昔日被欺凌的小毛頭,成了眾人眼中的第一高手。和表妹殷離、明教圣女小昭及峨嵋派弟子周芷若譜出的幾段似有若無、沒有結果的戀情,造成這些女子完全不同的結局,到最后不顧一切和數(shù)度患難與共的異族女子趙敏共享畫眉之樂,并解開了十六字真言中隱含的大秘密。

從江湖事跡又牽連到與改元朝換明朝的歷史人物陳友諒、朱元璋、徐達等人的一段淵源等等,張無忌的一生其實還算幸運的。雖然最后被朱元璋擺了一道,但是對他來說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全書對于明教有諸多著墨,包括其創(chuàng)教由來及四分五裂的內(nèi)斗,而明教四大護教法王:紫衫龍王、白眉鷹王、金毛獅王及青翼蝠王不僅武功獨步,也是富有個性的人物。此外,還有光明左右使楊逍和范遙,對情之處理及對教之忠心,以及小昭那首寓意深刻的曲子,都讓讀者不自覺的將心偏向所謂的“魔教”那一邊,真是個出眾的教派!

《碧血劍》

該書是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從摸索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金庸吸取外國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在他的武俠小說中運用倒敘形式來展示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