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測試原理解讀_第1頁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測試原理解讀_第2頁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測試原理解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測試原理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由邁克耳遜干涉儀和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組合而成,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邁克耳遜干涉儀的原理。邁克耳遜干涉儀的光路如圖所示,圖中已調到M2與M1垂直。刀是面光源(由被單色光或白光照亮的一塊毛玻璃充當,面上每一點都向各個方向射出光線,又稱擴展光源,圖中只畫出由S點射出光線中的一條來說明光路。這條光線進入分束板 G1后,在半透膜上被分成兩條光線,反射光線①和透射光線②,分別射向M1和M2又被反射回來。反射后,光線①再次進入G1并穿出,光線②再次穿過補償板G2并被G1上的半透膜反射,最后兩條光線平行射向探測器的透鏡E,會聚于焦平面上的一點,探測器也可以是觀測者的眼睛。由于光線①和光線②是用分振幅法獲得的相干光 ,故可產生干涉。光路中加補償板G2的作用是使分束后的光線①和光線②都以相等的光程分別通過G1、G2兩次,補償了只有G1而產生的附加光程差。M2是M2被G1上半透膜反射所成的虛象,在觀測者看來好象M2位于M2的位置并與M1平行,在它們之間形成了一個空氣薄膜。移動M1即可改變空氣膜的厚度,當M1接近M2時厚度減小,直至二者重合時厚度為零,繼續(xù)同向移動,M1還可穿越M2的另一測形成空氣膜。最后通過觀測干涉條紋的分布情況就可以獲得我們所要的信息。如果是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那還要加上對干涉信息的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而最終獲得我們的數(shù)據(jù)圖表。二紫外一可見分光光度計定量分析法的依據(jù)是什么?比耳(Beer確定了吸光度與溶液濃度及液層厚度之間的關系,建立了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定律當溶液濃度一定時,入射光強度與透射光強度之比的對數(shù),即透光率倒數(shù)的對數(shù)與液層厚度成正比。人們定義:溶液對單色光的吸收程度為吸光度。公式表示為A=Lg(IO/lt0色匕耳定律當一束單色光通過液層厚度一定的均勻溶液時,溶液中的吸光物質的濃度增大dC,則透射光強度將減弱dI,-dI與入射光光強度I與dc的積成正比。二-dl*I?de-dl/l=k3?deA=Lg(IO/lt=K4?C這是吸光度與濃度的定量關系,是紫外一可見分光光度分析的定量依據(jù),稱Beer定律,k4 與入射光波長、溶液性質、液層厚度及溫度有關,故當上述條件一定時,吸光度與溶液濃度成正比?3?朗伯--比耳定律若同時考慮液層厚度和溶液濃度對吸光度的影響,即把朗伯定律和比耳定律合并起來得:A=kbCK--與入射光波長、溶液性質及溫度有關的常數(shù)當一束波長為入的單色光通過均勻溶液時,其吸光度與溶液濃度和光線通過的液層厚度的乘積成正比。即為朗伯一一比耳定律。其中K的取值與C、b的單位不同而不同。若C以g/L表示,b以cm表示。則K以a表示,,稱吸光系數(shù),單位L/g.cm二A=abC三.紅外光譜分析中固體式樣的常用制樣方法有哪些 ?1.壓片法。在研缽中研磨成細粉末與干燥的溟化鉀粉末混合均勻 ,裝入模具,在1.壓片機上壓制成片測試。2.糊狀法在研缽中,將干燥的樣品研磨成細粉末。然后滴入1~2滴液體石蠟混研成糊狀涂于KBr或NaCI晶片上測試。四.雙光束分光光度計與單光束分光光度計比有哪些優(yōu)點?雙光束分光光度計比單光束分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