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小學(xué)古詩詞解析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a3dddace9d81337aeef391aecd54ec/47a3dddace9d81337aeef391aecd54ec1.gif)
![國培-小學(xué)古詩詞解析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a3dddace9d81337aeef391aecd54ec/47a3dddace9d81337aeef391aecd54ec2.gif)
![國培-小學(xué)古詩詞解析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a3dddace9d81337aeef391aecd54ec/47a3dddace9d81337aeef391aecd54ec3.gif)
![國培-小學(xué)古詩詞解析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a3dddace9d81337aeef391aecd54ec/47a3dddace9d81337aeef391aecd54ec4.gif)
![國培-小學(xué)古詩詞解析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a3dddace9d81337aeef391aecd54ec/47a3dddace9d81337aeef391aecd54ec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小學(xué)古詩詞解析
(人教版)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宗慧堅
古代詩歌的語言是特殊的語言。王安石稱這種語言為“詩家語”。詩家語要求凝練,敘述可以跳躍,語序可以顛倒,詞語可以省略。詩家語要求含蓄。言中有深意,弦外有余音,字少而韻遠,語淺而情,耐人尋味。詩家語要求形象。情理都在形象之中。不言情而有情,不說理而有理。讓讀者透過形象自去領(lǐng)會?!拘W(xué)一年級】上冊:(P74)《靜夜思》李白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理由一:辭書有注。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P1149)“疑”的第7個義項,寫著:似,好像。舉例如下:
北周庾信《舟中望月》:“山明疑有雪,岸白不關(guān)沙。”
宋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疑”字的第9個義項下寫道:類似;好像。
宋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薄笆恰保菏前涤鞯谋扔髟~之一,如“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逼渲械摹笆恰辈⒎潜硎九袛?,而只是表示相似,譯為“好像”。見宋·王觀《卜bǔ算子·送鮑bào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薄耙墒恰钡慕忉專ū扔鳎汉孟?、好似。疑,好像。是,好像。(見宋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屬于同義復(fù)用。
張謂《早梅》:“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春雪未銷。”
白居易《寄王質(zhì)夫》:“舊游疑是夢,往事思如昨?!?/p>
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薄拘W(xué)一年級】下冊:《春曉》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見》袁枚,《小池》楊萬里
春曉(P12)(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解“處”:處,除當“處所、到處”講外,還可表示時間,作用與時間名詞略同,有“……時”“……際”的意思。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處”往往與“時”互文,其“時”義最為明顯。
王昌齡《山中別龐十》:“吟時白云合,釣處玄潭清?!毖葬灥臅r候。
盧綸《送渭南崔少府歸徐郎中幕》:“夜寒逢雪處,日暖到村時?!狈暄┨?,言遇雪時?!稘h語大字典》(P1178)(二):chù時刻,時間。
宋柳永《雨霖鈴》:“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p>
宋岳飛《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薄疤幪帯奔础疤帯钡寞B用,同樣表示“時時,時候”。古詩詞中這一用法也較常見。
如唐白居易《遺愛寺》:“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詩中的“處處”均與“時時”構(gòu)成互文,“處處”應(yīng)注釋為“時時”。
村居(P13)高鼎
草長zhǎng鶯yīng飛二月天,
拂fú堤dī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sàn學(xué)歸來早,
忙趁chèn東風(fēng)放紙鳶yuān。
注釋:楊柳:“楊”,“柳”,即柳樹注釋:
楊柳:指柳樹(偏義復(fù)詞:是指一個復(fù)音詞由兩個意義相關(guān)或相反的語素構(gòu)成,但整個復(fù)音詞的意思只取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而另一個語素只是作為陪襯,只有一個形式,只起到構(gòu)詞的作用,相當于一塊化石,又叫化石語素
)。
《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唐溫庭筠《題柳》詩:“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收。”漢語植物詞——“柳”的文化積淀
早在《詩經(jīng)》中,古人就已經(jīng)用“柳”來作惜別與飄忽不定的意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保ā缎⊙拧げ赊薄罚?。柳枝柔弱、隨風(fēng)不定之貌寫盡了戍邊兵士對故鄉(xiāng)的依戀和遠別家室的苦楚。但在這里,柳似乎還僅僅是個別詩人的意象,尚未產(chǎn)生固定的聯(lián)想意義。至漢代,據(jù)《三輔黃圖·橋》(《三輔黃圖》一書,相傳為六朝人撰寫,作者姓名佚失。它是研究秦漢歷史,特別是研究秦漢長安、咸陽歷史地理的可貴資料。
)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折柳贈別”當時漢代的長安人的一種習(xí)俗,具體究竟產(chǎn)生于何時已不可考,大約是因“柳”、“留”同音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但因此“柳”的這一聯(lián)想被固定下來了?!傲痹诠旁娢闹袕拇伺c“惜別”正式掛上了鉤:“楊柳東風(fēng)樹,青青央御河。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薄鯚ㄖ端蛣e》不僅柳本身,甚至柳橋、柳岸、灞橋、章臺等詞也都與惜別之意有關(guān)?!罢屡_”本是秦宮中的一臺名,唐朝時章臺種了許多柳樹,故以“章臺”代柳,常用以詠別離。李商隱當年考中進士離開長安時寫了一首《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中有:“灞陵柳色無離恨,莫枉長條贈所思。”后世“灞陵”也成了“柳”的代名詞。所見(P59)袁枚
牧童騎qí黃牛,
歌聲振林樾yuè。
意欲捕bǔ鳴蟬,
忽然閉口立。小池(P60)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lù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注釋:
1.照水:倒映在水中。
2.晴柔:明麗柔和。【小學(xué)二年級】上冊:
《贈劉景文》蘇軾,《山行》杜牧,
《回鄉(xiāng)偶書》賀知章,《贈汪倫》李白
贈劉景文(P15)蘇軾
荷盡已無擎qíng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注釋:
1.擎:舉,向上托(擎雨蓋:喻指荷葉)
2.傲霜:不怕霜凍,堅強不屈。3.最:一作“正”。副詞。猶正;恰。唐芮挺章《江南弄》:“春江可憐事,最在美人家。”
比喻:本體——荷葉,喻體——擎雨蓋。山行(P16)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j(luò)ìng斜xié,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詞語解析:
1.古今同形異義詞。(字形相同,而古代和現(xiàn)今意義用法不一樣的詞,叫古今同形異義詞。)“坐”在此處應(yīng)譯作“因為”、“由于”、“為著”。
“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意思是:我把車子停下來,是因為喜愛這傍晚時成片的楓樹。
2.“于(於)”字的解釋(比喻)有兩種說法:①一般看作介詞,解釋為“比”。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逼渲小坝?於)”字。②看作比喻詞,“如”。
“于(於)”作比喻詞用,一直延續(xù)到唐代。
a性靈閑似鶴,顏狀古於松。(白居易《寄白頭蛇》)
b轉(zhuǎn)似秋蓬無定處,長於春夢幾多時?(白居易《蕭相公宅遇自遠禪師有感而贈》)“於”一作“如”,可知“於”的意思同“如”。蕭相公宅遇自遠禪師有感而贈
宦途堪笑不勝悲,昨日榮華今日衰。
轉(zhuǎn)似秋蓬無定處,長于春夢幾多時。
半頭白發(fā)慚蕭相,滿面紅塵問遠師。
應(yīng)是世間緣未盡,欲拋官去尚遲疑。
【秋蓬】秋季的蓬草。因已干枯,易隨風(fēng)飄飛,故亦以喻飄泊不定。
【春夢】1.春天的夢。
2.喻易逝的榮華和無常的世事。
(宦途的艱難,榮辱的無定,)就像旋轉(zhuǎn)的秋季的蓬草飄泊不定,就像那長長的春天的夢又能做多長時間呢?(以“春夢”喻其短,以“秋蓬”狀其幻,宦途榮華好比春夢,再長又能有多少歲月,好似秋蓬漂泊不定。
)句a、b中的“於”分別與“如”“似”是互文,可知“於”與“如”、“似”同義,是比喻詞無疑。據(jù)此,“霜葉紅于二月花”中的“于(於)”也應(yīng)作“如”解,該句是比喻而不是夸張。注釋:
1.山行:山中漫游。
2.寒山:深秋時節(jié)的山。
3.石徑斜:石頭鋪成的小路彎曲而
上。斜,今音xié,舊讀xiá。
4.坐:因為。
5.紅于二月花:如同二月的花一樣紅
艷。
葉xié音法:古代本身的一種錯讀法。一種應(yīng)該否定的注音法,古人認為押韻可以臨時改變讀音,以求和諧,這是沒有根據(jù)的?;剜l(xiāng)偶書(P115)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背景介紹:賀知章早年就離開家鄉(xiāng),寫這
詩時,他是86歲,離家已經(jīng)50
多年了。他是因身體不行了,
才告老還鄉(xiāng)的。
注釋:
1.衰:舊讀cuī:稀疏零落。
2.書:寫。偶書:偶然地隨意寫下。
3.客:指作者自己。
4.鬢毛:面頰旁耳邊的頭發(fā)。
5.兩個“相”:副詞,我,指賀知章。
贈汪倫(P116)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踏歌是一種列隊成行,舞者手牽著手,臂相連,邊歌唱邊雙腳踩拍的群體歌舞。
這種表演形式在中國史書上較早地出現(xiàn)于《后漢書》東夷傳中:“五月田竟祭鬼神,晝夜酒會群聚歌舞,舞輒數(shù)十人,相隨踏地為節(jié),十月農(nóng)功畢亦復(fù)如之。”這種“踏地為節(jié)”的踏歌形式在后來的史籍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東晉的《西京雜記》卷3中記載:“十月十五日,共入靈女廟,以豚黍樂神,吹笛擊筑,歌上靈之曲。既而相與連臂踏地為節(jié),歌赤鳳凰來?!边@種“連臂踏地為節(jié)”的踏歌表演,后來逐漸步入宮廷,并成了皇帝、大臣們與宮女共歡樂舞的一種重要體裁。在中國后來的史籍中多處可見。但“踏歌”一詞在史書中的真正出現(xiàn)大約是在隋末唐初年間。特別在唐朝的文獻中,踏歌這一樂舞已經(jīng)在民間和宮廷十分盛行了。李白的《贈汪淪》詩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鳖櫅r(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拜訪過的著名詩人)的《聽山鷓鴣》中則有:“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曉?!边@些形象生動的記載反映了當時踏歌在民間十分盛行的情景。所以,踏歌不是指踏著地打拍子,而是不少人手牽著手,臂相連,邊歌唱邊雙腳踩拍的歌舞??梢?,送李白的不僅汪倫一人,而是汪倫領(lǐng)著好多人手牽著手,邊唱邊跳地前來相送的。解詞:
踏歌,指行吟;邊走邊歌。《漢語大詞典》比喻:較喻,又稱強喻,是指本體不僅像喻體,而且超過喻體,是用比較形式構(gòu)成的比喻。把本體與喻體放在一起比較,既承認它的相似點,又顯出在程度上的差別,格式上常用“比”、“不及(及:追上,趕上。)”等詞語。用“比”字的如李清照《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用“不及”的如: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寫潭水已深達千尺,那么汪倫送詩人的情誼更有多深呢?兩句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鮮明地表達了汪倫對詩人的真摯純潔的深情。【小學(xué)二年級】下冊:《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望廬山瀑布》李白,《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
賦得古原草送別(草)(P5)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芳侵qīn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qī萋滿別情。注釋:
1.賦得:唐代科舉考試規(guī)定:凡按指
定、限定的題目作詩,前面要加“賦得”二字。
2.離離:野草繁茂的樣子。
3.榮:茂盛。
4.遠芳:蔓延到遠方的青草。侵,蔓延,長滿。
5.晴草:陽光照在草上反射出的碧綠光色。引用:“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背鲎浴冻o·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引用:(《漢語語法修辭詞典》中的解釋)辭格之一,話語文章中運用現(xiàn)成的語句或典故來達意,表達上常用明引和暗用兩式。明引:指明所引語句或典故出處的是明引。暗用:暗里引用典故的方法。(典故:有來歷出處的故事或語句,稱為事典和語典)
宿sù新市徐公店(P6)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注釋:
1.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zhèn)。新市又為宋代釀酒中心。楊萬里迷戀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飲大醉。留住新市姓徐的人家開的酒店。
2.急走:快速奔跑。望廬山瀑布(P76)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注釋:
1.廬山:今江西省北部。
2.香爐:指香爐峰,廬山西北部的高
峰?!短藉居钣洝罚ㄋ翁谮w炅
(jiǒng)時地理總志。二百卷。樂
史(930~1007)撰。)云:“(香爐
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
聚散,如博山(地名)香爐之
狀。”
3.疑是:好像,比喻詞。疑:好像,是:好像,同義復(fù)用。絕句(P77)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lǐng千秋雪,
門泊bó東吳萬里船。狀語后置中的省略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中的“鳴翠柳”,即“鳴于翠柳”,翻譯時可將“于翠柳”調(diào)到“鳴”前作狀語,句意為: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著。狀語后置句中省略的“于”,常譯為“在、比”:其前是動詞,譯為“在”,如“鳴翠柳”中的“鳴”是動詞;其前是形容詞,譯為“比”,如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曠天低樹”的“低”是形容詞。句意:原野空曠遠處的天空顯得比樹還低?!拘W(xué)三年級】上冊:《夜書所見》葉紹翁,《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王維,《望天門山》李白,《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夜書所見(P35)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注釋:
1.蕭蕭:風(fēng)聲
2.挑(書中沒有注釋聲調(diào)應(yīng)讀tiǎo):捉
3.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qū)叫蛐
蛐。
4.籬落:籬笆(bā)(普通話必讀
輕聲詞語及詞典中的表示方式,書中注釋錯誤)如:籬笆、價錢、居民關(guān)于“挑”的注音:
《漢語大辭典》
挑[tiǎoㄊㄧㄠˇ]
2.挖;掘。《墨子·非儒下》:“挑鼠穴,探滌dí器?!?/p>
《漢語大字典》1872頁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P36)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題:
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周易卦爻,以九代表陽爻,以六代表陰爻,故九為陽,兩個九重在一起,故云重陽節(jié),或曰重九)
古時奇數(shù)重疊曾被認為是兇日,如“三月初三”、“五月初五”及“九月初九”。所以古重陽節(jié)起初并非現(xiàn)代人常說的佳節(jié)。
梁吳均《續(xù)齊諧記》中有一則故事:(漢代)汝南人桓huán景隨費長房學(xué)道。一日,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zāi),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里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
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他們因外出而安然無恙。
這個故事透露了重陽節(jié)的早期意義。魏晉以后,人們以此日登高飲酒,賞菊游宴,已經(jīng)改變了原先的習(xí)俗,變成了一個“佳節(jié)”;惟有佩茱萸以避邪,仍保留了早期意義。
重陽節(jié)這天人們身插茱萸、登高、飲菊花酒,使我們聯(lián)想到端午節(jié)的懸艾葉、劃龍舟、飲雄黃酒的習(xí)俗。其實,端午節(jié)是春夏交替之時,重陽節(jié)是秋冬交替之時,都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時節(jié)。這說明我們祖先有預(yù)防疾病的科學(xué)思想。茱萸是中藥?!吨袊帉W(xué)大辭典》解釋,本品南北皆可,入藥以“吳地”為佳,所以又稱吳茱萸。古代有重陽節(jié)佩帶茱萸囊,登高、飲菊花酒可以避災(zāi)之說。
背景:
山東,華山以東,故稱山東。王維故鄉(xiāng)在蒲州,當時王維隨父親去長安拜訪名人,故云“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是詩人十七歲時所寫。作者: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注釋:
1.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古人有在重
陽節(jié)登高、佩帶茱萸、飲菊花酒
的習(xí)俗。
2.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xiāng)就
在這一帶。
3.茱萸:一種有濃烈香氣的植物。注釋:
4.登高:登上高山。
5.兄弟:弟弟,詩人共兄弟五人,
他是老大。
6.處:時也。“登高處”應(yīng)斷為“登
高、處”而非“登、高處”。教學(xué)參考書:錯解為“登到高的地方”。望天門山(P84)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注釋:
1.天門山:在今安徽省當涂縣南長江兩岸。岸東叫東梁山,古代叫博望山,屬當涂縣;西岸叫西梁山,屬和縣,兩山合稱天門山。山形對峙,像天上設(shè)的門戶。
2.楚江:指長江流經(jīng)安徽的一段。安徽省是古代楚國的地域。
3.至此回:國為東西梁山夾峙在長江兩岸,江水流經(jīng)這里打回旋。
4.孤帆:一只小船。帆:船上掛在桅桿的布篷,常被用來代指船。飲湖上初晴后雨(P85)(北宋)蘇軾
水光瀲liàn滟yàn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注釋:
1.瀲滟:波光閃動的樣子。
2.空蒙:云霧迷茫的樣子。
3.奇:奇妙。
4.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
背景:西湖是天然美景,西施是絕代佳人,天生麗質(zhì)是共同的特色,比喻貼切自然。西湖也由此而得到美名,叫“西子湖”
比喻:西湖像西施那樣美。
解詞:
瀲滟:陽光照在水面上紅光閃閃的樣子。
空蒙:朦朧不清的樣子。
方:正
總:都
宜:適合
【小學(xué)三年級】下冊:《詠柳》賀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
《嫦娥》李商隱
詠柳(P5)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tāo。
不知細葉誰shuí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注釋:
1.妝:打扮。
2.絳:用絲編成的帶子。
背景:“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絳”,“綠絲絳”引出了“誰裁出”,是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的。
注釋:1.碧玉:青綠色的玉。柳樹的嫩葉和枝條呈現(xiàn)晶瑩碧綠的色澤。碧玉表狀柳葉的光澤?!氨逃瘛辈粏涡稳萘€是文學(xué)中的人物形象,南朝(宋)樂府清商曲辭《碧玉歌三首》,其三云:“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jié)金蘭。”還有梁元帝蕭繹《采蓮曲》:“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睂懙亩际恰氨逃裥〖遗?,還說碧玉是宋汝南王的妾名。后來比喻成為美女的泛稱。(這里用碧玉模擬柳樹:碧玉梳妝打扮起來,有一樹那么高,柳樹便獲得修長美人那樣婷婷裊裊的身段和風(fēng)姿。萬條垂下綠絲絳,碧玉的服飾還有周身的碧綠絲絳,在春風(fēng)中搖曳款擺,婀娜多姿,富于青春活力。)春日(P6)朱熹
勝日尋芳泗sì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學(xué)家,
教育家、詩人。
注釋:
1.勝日:好日子。(注釋歧義)
2.泗水:河流名,在山東省中部,源于泗水縣,流入淮河。
3.光景:風(fēng)光景物。
4.等閑:隨意。
注釋:
1.勝日:親友相聚或風(fēng)光美好的日子(漢語大詞典)。
2.“尋芳”:游賞美景(漢語大詞典)。
3.一時:同時
4.總:都乞qǐ巧(P122)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注釋:
1.乞巧:古代節(jié)日,在農(nóng)歷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背景知識:林杰,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被推舉為神童。卒,年僅十七?!度圃姟反嫫湓妰墒??!镀蚯伞肥翘拼娙肆纸苊鑼懨耖g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镀蚯伞繁磉_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農(nóng)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jié)”“少女節(jié)”。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xí)俗唐宋最盛?!捌呦裣隹幢滔?,牽??椗珊訕??!薄氨滔觥敝负棋珶o際的青天。嫦娥(P123)李商隱
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解題:
本詩諷刺信神仙而求長生者。以嫦娥為例。說她偷吃不死之藥成仙以后,在月宮里永遠品味著孤獨寂寞的滋味。
李商隱的合稱有: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溫李”:李商隱、溫庭筠注釋:
1.云母屏風(fēng):用云母(云母為何物并未注釋)做的屏風(fēng)。
2.長河:銀河,天河。
3.云母:礦物名。主要成分是硅酸鹽的一種礦物質(zhì)。古代用為門扉、屏風(fēng)等之裝飾品?!段骶╇s記》記趙飛燕為皇后,其女弟在昭陽殿,上遺wèi云母屏風(fēng)。嫦娥二句:借天上嫦娥,寫相思的綿綿無盡。《淮南子·覽冥訓(xùn)》:“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备哒T注:“姮héng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眾?,即嫦娥。
古代的詩人們曾給予嫦娥許多不同的名稱,如:“素娥”、“瑤娥”、“月娥”、“恒娥”、“姮娥”、“嫦娥”。
嫦娥之作恒娥,《淮南子·覽冥》篇:『譬若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恒娥竊以奔月?!唬ù烁哒T注本,許慎注本則作“?!薄#┮驖h朝避漢文帝劉恒諱,把傳說中月宮里的“恒娥”改名為“常娥”,即易“恒”為“?!保笕艘云錇轸嗥?,乃加女旁為“嫦”與“姮”耳。見《漢書·地理志》張晏注,則恒娥為嫦娥矣,“姮娥”《說文》皆無其字,蓋俗體也,姮音恒,見《廣韻》。
再舉一避諱例:
宋朝宋真宗名趙恒,
因為要避“恒”字諱,
把“恒山”改為“常山”。漢語自然詞——“月”的文化意蘊
月亮自古以來在中國人心目中就有著特殊的意義。嫦娥奔月、吳剛伐桂、蟾蜍(傳說月亮里有三條腿的蟾蜍chánchú)玉兔等優(yōu)美動人的神話傳說,給月亮涂上了一層無比美麗的色彩。產(chǎn)生了許多涵義豐富的文化詞語,例如:廣寒、蟾宮、桂輪、嬋娟、太陰、金鏡、玉兔、嫦娥、素娥、銀闕、珠宮。
然而,“月”聯(lián)想?yún)s比較消極。嫦娥偷食后羿的仙藥而升天是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但她成為月宮仙子之后,也從此與高寒、寂寞、冷清、孤獨相伴,走上了與世隔絕的漫漫長路?!版隙饝?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保ɡ钌屉[《嫦娥》)在古人心目中,“月”與愁思、孤寂難分難解: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欄干?!保f莊《浣溪沙》其五)“伴人無寐,秦淮應(yīng)是孤月?!保ㄎ奶煜椤鄂猯èi江月》)
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更是將愁思上升到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明月永恒,人生短暫。吟詠此詩,令人細品春江月夜美景之同時,頓生哀傷之感。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寂寞的人便免不了睹月而生相思之苦,思人、思鄉(xiāng),總關(guān)離愁別緒,這是“月”的又一聯(lián)想。李白《靜夜思》是思鄉(xiāng),溫庭筠《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笔撬既恕?/p>
月的陰晴圓缺還令人聯(lián)想到人間的悲歡離合,蘇軾《水調(diào)歌頭》。
月亮也有積極方面的象征,它畢竟也有“月圓”之時。所以八月中秋月圓之夜,一向是中國人團圓的節(jié)日?!拘W(xué)四年級】上冊:《題西林壁》蘇軾,《游山西村》陸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題西林壁(P22)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注釋:1.題:書寫,題寫。2.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3.緣:因為。
解詞:
橫看:正面看
成嶺:山嶺綿延起伏
成峰:巍然聳立的高峰。
賞析:全詩寓哲理于寫景之中,意在說明:如果對復(fù)雜的事物不作全面深入調(diào)查,就容易因為個人的局限被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對事物就難有全面正確的認識。七律·長征(毛澤東)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游山西村(P23)宋·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là酒渾hún,
豐年留客足雞豚tún。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
陸游存詩9000多首,是我國現(xiàn)有存詩最多的詩人。
課文注釋:
1.山西村:村莊名,在今浙江紹興。
2.臘酒:這里指臘月釀的酒。
3.豚:豬。
4.疑:以為,懷疑。(這里錯解為懷疑,應(yīng)解為好象,好似,漢語大詞典)
全詩:
《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引用:
南宋詩人陸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聯(lián),這情景理俱佳的詩句是陸游在繼承、借鑒前人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新的結(jié)果。
唐人盧綸《送吉中孚歸楚州》“暗入無路山,心知有花處”是其先聲。唐人耿湋《仙山行》“花落尋無徑,雞鳴覺近村”光大其聲。強彥文“遠山初見疑無路,曲徑徐行漸有村”之句已形成了“……疑無路,……村”的句式。王安石《江上》“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寓理于景,跟陸游的詩句也很相近。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P100)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注釋:
1.黃鶴樓:樓名,在今湖北武漢。
2.之:去,到。
3.故人:這里指老朋友。
4.煙花:形容花開得繁茂,像浮動的煙霧。(“泛指綺麗的春景?!薄稘h語大詞典》)
詞類活用:方位名詞作狀語?!肮嗜宋鬓o黃鶴樓”中的“西”字,是方位名詞直接作動詞“辭”的狀語
送元二使安西(P101)
唐·王維
渭城朝zhāo雨浥yì輕塵,
客舍shè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注釋:1.使:出使。2.浥:濕潤。3.更盡:再飲完。
背景:琴歌《陽關(guān)三疊》,最初產(chǎn)生唐代。是根據(jù)唐代著名詩人兼音樂家王維的名著《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因詩中有“陽關(guān)”和“渭城”兩個地名,所以,用這首詩譜寫的歌曲就叫做《陽關(guān)曲》或《渭城曲》。又因為當時演唱時,曾將某些詩句重復(fù)詠唱三遍,所以稱作《陽關(guān)三疊》。典故:
陽關(guān):位于河西走廊的西頭,和它北面的玉門關(guān)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nèi)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后來就把送別時唱的歌曲稱作“陽關(guān)”或“陽關(guān)三疊”。例如:
張先《蝶戀花》:“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guān)》,真?zhèn)€腸先斷?!眲r中《雁兒落過得勝令·送別》:“長亭,咫尺人孤另;愁聽,陽關(guān)第四聲。”【小學(xué)四年級】下冊:《獨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劉禹錫,《憶江南》白居易,
《鄉(xiāng)村四月》翁卷,《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漁歌子》張志和
獨坐敬亭山(P2)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注釋:
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2.閑:形容云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
3.厭:滿足。
擬人:把山當人來寫的詩歌,如李白《獨坐敬亭山》中“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痹娙税丫赐ど阶鳛橛兴枷胗懈星榈娜藖韺?。
兩不厭:作者和敬亭山
望洞庭(P3)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luó。注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2.和:和諧,在這里指水色和山色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
4.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解釋不清)
鏡未磨:古代鏡子是用銅做的,磨了才能光亮。
青螺:青螺髻,古代婦女的一種發(fā)形。
憶江南(P4)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ān。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注釋:
1.憶江南:詞牌名。原題下有詞三首,這里是第一首。
2.諳:熟悉。
3.藍:一種植物,葉藍綠色,可提取青藍色染料。
“勝”字的解釋(比喻,互文)
其中的“勝”字,一般解釋為“勝過,超過”,說“紅勝火”是“比火還要紅”,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并不是越紅越美,何況火也不是很紅的東西,說江花比火還要紅,實際上并沒有什么意義。這兩句詞意思說:“春天到了,江岸的鮮花在旭日的映照下,紅得像一片火……”
這里的“勝”是比喻詞,它與下句的“如”是互文同義。
古往今來,人們都常用火比喻紅艷的美色。
如“火紅的太陽”,“紅勝火”句是以火的紅艷喻江花之美?!皠佟弊鞅扔髟~用在古詩中是可以找到旁證的。如:舞衫回袖勝春風(fēng),歌扇當窗似秋月。(徐陵《雜曲》)這例是“勝”與比喻詞“似”互文同義。徐仁甫《廣釋詞》中“勝”有“猶‘似’,比喻連詞”這一義項,還舉有其他例證。這里不贅。
鄉(xiāng)村四月(P108)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注釋: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滿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川,平地。3.子規(guī):杜鵑鳥。4.了:結(jié)束。四時田園雜興(xìng)(P109)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jì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gòng耕織,
也傍bàng桑陰學(xué)種瓜。注釋:
1.雜興:各種興致。
2.耘田:除去田里的雜草。
3.績麻:把麻搓成線。
4.未解:不懂。
5.供:從事。
6.傍:靠近。
7.供:供gòng奉,伺候。這里指參加、從事注釋:
8.四時田園雜興:詩人晚年寫了一組四季田園雜感詩,共60首,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時五組,每組12首。都是描寫的鄉(xiāng)村生活。這里選的是“夏日”詩一首。漁歌子(P110)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guì魚肥。
青箬ruò笠lì,
綠蓑suō衣,
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注釋:
1.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2.鱖魚:一種淡水魚,味道鮮美。
3.箬笠:用竹篾miè、箬葉編制的斗笠。
4.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雨用具?!拘W(xué)五年級】上冊:《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張籍,《長相思》
(山一程)納蘭性德
泊船瓜洲(P21)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注釋:
1.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面。
2.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
3.鐘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詞類活用:形容詞用作動詞。
引用:王安石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引用李白的“春風(fēng)又綠瀛洲草”和唐人丘為的“春風(fēng)何時至,又綠湖上山”。
詞類活用:形容詞用作動詞。
使動句:“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本是形容詞,這里活用為動詞,一般翻譯為:“使……變綠”。這兩句詩就應(yīng)譯為:“和暖的春風(fēng)又使江南岸變綠,出現(xiàn)了一片生機蓬勃的春光。遙看天上的明月啊(啊的音變),什么時候才能照耀著我的身影送我回歸故鄉(xiāng)?秋思(P22)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注釋:1.意萬重:形容要表達的意思很多。2.行人:這里指捎信的人。3.開封:把封好的信拆開。
背景:“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晉書·張翰傳》載:張翰“因見秋風(fēng)起,乃思吳中菰gū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弊髡咭蚍N種原因,不能像張翰那樣“命駕而歸”,只好寫一封家書來寄托思鄉(xiāng)情感。長相思(P23)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
聒guō碎鄉(xiāng)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注釋:
1.榆關(guān):山海關(guān)。
2.那畔:那邊,此處指關(guān)外。
3.聒:聲音嘈雜。
4.更:gēng,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個小時解詞:更計時對照表: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sì
午未申酉yǒu
戌xū亥hài十二段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二十四小時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十時段三更三鼓丙夜四更四鼓丁夜五更五鼓戊夜一更一鼓甲夜二更二鼓乙夜解題:
表達了詞人對故鄉(xiāng)的深深依戀,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借兒女情長的手法曲折隱晦地反映自己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拘W(xué)五年級】下冊:《牧童》呂巖,《舟過安仁》楊萬里,《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辛棄疾
牧童(P22)唐·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fēng)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
不脫蓑衣臥月明。
作者:呂巖,字洞賓,一名巖客。禮部侍郎渭之孫,河中府永樂(一云蒲坂)縣人。世傳“八仙”之一,號純陽子。據(jù)宋代記載,稱他“關(guān)中逸人”
或“關(guān)右人”。
注釋:
1.弄:逗弄。
2.蓑衣:棕或草編的外衣,用來遮風(fēng)擋雨。
舟過安仁(P23)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gāo停棹zhào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fēng)。注釋:
1.安仁:縣名。在湖南省東南部,宋時設(shè)縣。
2.篙:撐船用的竹竿或木桿。
3.棹:船槳。
4.怪生:怪不得。賞析:
一二句是作者的所見: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
三四句是作者所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額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fēng)讓船前進?。∏迤綐穣uè·村居(P24)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fā)誰家翁媼ǎo?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wú賴,
溪頭臥剝bāo蓮蓬。
注釋:
1.清平樂:詞牌名,“樂”讀yuè.
2.茅檐:茅屋的屋檐。
3.吳音:吳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
言。
4.相媚好:這里指相互逗趣、取樂。
5.翁媼:老翁、老婦。
6.亡賴:同“無賴”,“亡”讀wú,這里指頑皮、淘氣。蓮蓬:古詩中讀原調(diào),現(xiàn)代漢語中
必讀輕聲詞。
古今同形異義詞:無賴
今:1)動詞,放刁撒潑,蠻不講理;
2)名詞,游手好閑,品行不端的人。
古:1)無所依靠;2)無聊;
3)指似憎而實愛,含親昵意【小學(xué)六年級】上冊:未收古詩
下冊:
七步詩(P144)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gēng,
漉lù菽shū以為汁。
萁qí在釜fǔ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jiān何太急?注釋:
1.持:用來。
2.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3.漉:過濾。
4.菽:豆。這句的意思是說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做羹。
5.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
6.釜:鍋。
7.相煎:煎我,加害我。
句意:為什么急迫的加害我呢?
背景:
據(jù)記載,詩人七步之內(nèi)寫成了這首詩,使曹丕失去了迫害他的借口。盡管曹丕看了詩人也心有所動,感到慚愧,但是始終害怕詩人與他爭奪王位,一直把他軟禁終生。
鳥鳴澗(P145)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注釋:
1.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
2.閑:安靜。
3.時:時而,偶爾。
狀語后置句中的省略句:鳴于春澗中于:在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p>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1.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城樓。
2.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3.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
以稱這一帶為吳。
4.連:遍,滿。
5.平明:清晨。
6.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代的山為楚山。
7.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
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人的純潔。解詞:平明計時對照表: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sì
午未申酉yǒu
戌xū亥hài十二段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二十四小時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十時段三更三鼓丙夜四更四鼓丁夜五更五鼓戊夜一更一鼓甲夜二更二鼓乙夜附:十二時的各個時辰的部分別稱
夜半:子夜夜分中夜未旦宵分
雞鳴:荒雞
平旦: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昧旦早晨早夜早朝昧爽旦日旦時
日出:日上日生日始日晞xī旭日破曉
食時:早食宴食蚤食
隅yú中:日禺yú禺中日禺
日中:日正日午日高正午亭午日當午
日昳dié:日昃zè日仄日側(cè)日跌日斜
晡bū時:馎bó時日馎日稷日夕夕食
日入:日沒日沉日西日落日逝日晏日旴xù日晦傍晚
黃昏:日夕日末日暮日晚日闇(àn暗)日墮日曛xūn曛黃
人定:定昏夤yín夜
夜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保◤埨^《楓橋夜泊》)“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保ɡ钌屉[《賈生》)。雞鳴:“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詩經(jīng)·風(fēng)雨》)晡時:古人還常常以“晡”這個字來代替“晡時”而寫入作品中,如杜甫的《徐步》:“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卑拙右椎摹端薅徘ㄏ隆罚骸暗Т簩⑼?,寧愁日漸晡?!逼矫鳎禾啤ね醪g《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解詞:
連:
《漢語大詞典》第12個義項:遍;滿
唐李頎《古從軍行》:“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p>
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九首》其六:“蕃軍遙見漢家營,滿谷連山遍哭聲?!薄斑B山”和“滿谷”是向內(nèi)偶對,“連山”猶“滿山”。引用:王昌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引用南朝鮑照的“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比喻:用“冰心”比喻自己內(nèi)心思想的高尚、純潔。江畔獨步尋花
(P147)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xī,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yīng恰恰啼。注釋:
1.江畔:江邊。
2.獨步尋花:一個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3.黃四娘:杜甫住草堂附近的鄰居。4.蹊:小路。
5.留連:同流連,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不止,舍不得離去。
6.恰恰:這里形容鳥叫聲和諧動聽。背景注釋:
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里,他獨自沿浣花溪散步,寫成《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組詩。這一組詩共七首,這里選的是其第六首。
賞析:然而,這兩句詩所表現(xiàn)的對象,非蝶非鶯,而是黃四娘家“千朵萬朵壓枝低”的鮮花。倒裝:
留連與戲蝶倒裝,自由和嬌鶯倒裝;理由是為了平仄符合詩律。其實戲蝶和嬌鶯也是倒裝:蝶在戲耍,鶯在撒嬌。
句意:
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
嬌小的黃鶯自由自在地叫著叫聲宛轉(zhuǎn)動人。
襯托:前兩句寫花,后兩句是襯托花的,用來說明花多花香花艷。
石灰吟(P148)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作者: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漢族。字廷益,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一說桐鄉(xiāng))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西湖三杰”:宋岳飛、明于謙、清張蒼水。注釋:
1.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若:好像。
3.等閑:平常。
4.清白:指高尚節(jié)操。
背景:傳說這是于謙12歲時的作品。
擬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p>
比喻:借喻: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xiàn)。直接把甲說成已。把自己說成是石灰。借詠石灰,表現(xiàn)自己不畏艱難,堅貞不屈,甘為民眾的利益作犧牲的高尚精神。竹石(P149)
清·鄭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jìn,
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注釋:
1、鄭燮:(公元1693-1765年)――字克柔,號板橋,清代畫家。興華(今江蘇興華市)人。是“揚州八怪”之一。
2.任:任憑。
3.爾:你。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P150)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jì北,
初聞涕tì淚滿衣裳cháng。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xiāng陽向洛陽。注釋:
1.聞:聽說。
2.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
3.漫:隨意地,胡亂地。
4.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還鄉(xiāng),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夸張:“涕淚滿衣裳”,“喜欲狂”都是擴大夸張。
互文:適用古詩文格律的需要的互文。
“白日”即“春日”,與下聯(lián)“青春”同義,構(gòu)成互文。這里利用互文形成對仗,“即”“便”互文,
譯為“隨即”?!凹础卞e解為“就”?!凹础薄氨恪被ノ牡墓旁姡?.《絕句漫興九首》之一:“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2.白居易《勉閑游》:“不是塵埃便風(fēng)雨,若非疾病即悲憂?!痹~語解析:1.青春: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綠,故稱青春?!扒啻骸币辉~原指季節(jié)中的春季。它始于漢代,為文史學(xué)家劉向首先使用。據(jù)劉向《楚辭·大招》載:“青春受謝,白日昭(日明)只?!币饧创杭窘蹬R,萬物復(fù)蘇,呈現(xiàn)勃勃生機。此后七百多年間,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詞都是這個詞意。如杜甫的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唐玄宗時期,詩人王維賦予“青春”一詞新的含義,泛指人的青年時期。他寫了《洛陽女兒行》一詩,其中有兩句:“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于是,“青春”一詞逐漸失去春季的詞意,成為青年的代稱了。
2.衣裳:cháng古時衣指上衣,裳cháng指下裙?,F(xiàn)代漢語才讀衣裳shang(必讀輕聲詞匯)八年級上冊《三峽》:“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便:錯解為“就”,應(yīng)為“隨即”古今同形異義詞:杜甫的七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字詞的意義看和今天不一樣的有八處。這八處按古義和今義解分別是:①聞:古義:聽到、聽說;今義:用鼻子嗅。②河南河北:古義:河:黃河。河南:黃河以南,河北:黃河以北。今義:指河南省、河北省。③涕淚:古義: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游戲行業(yè)客服工作總結(jié)
- 2025年中考英語一輪復(fù)習(xí)之一般過去時
- 手工藝品店前臺服務(wù)感悟
- 醫(yī)療行業(yè)專業(yè)技能培訓(xùn)總結(jié)
- 酒店行業(yè)服務(wù)員工作概述
- 銀行工作總結(jié)嚴謹高效服務(wù)至上
- 餐廚垃圾處理工作總結(jié)
- 畜牧行業(yè)安全工作總結(jié)
- 2024年秋葉的教案
- 2025屆張家口市高三語文上學(xué)期期末質(zhì)量監(jiān)測試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能源托管服務(wù)投標方案(技術(shù)方案)
- 2024年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乳頭混淆疾病演示課件
- 高速公路涉路施工許可技術(shù)審查指南(一)
- 海南物流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安全運維配置檢查
- 移相變壓器計算程序標準版
- 期末測試(試題)-三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人教版
- 藥劑科門診中成西藥房利用PDCA循環(huán)降低門診藥房調(diào)劑內(nèi)差發(fā)生率品管圈QCC成果匯報
- 物料員工作計劃與總結(ji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