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最新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學課件配套版記桃花源記9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洞內寬敞明亮,洞中有天。東晉末年,長期隱居農村的陶淵明來到這里后,有感于農村現實,忽發(fā)奇想,虛構了一個美麗神奇的傳奇故事——世外桃源。在桃源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真的有這么一個“世外桃源”嗎?桃源人是人還是仙?今天,我們就去拜訪一下這個世外桃源吧!掌握省略句以及“皆、咸”“具、俱、并”等文言虛詞,認識“妻子、交通、無論、鮮美、絕境”等古今異義詞。2.疏通文意,理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3.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重點)(重點)(難點)
陶淵明(約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卒后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辭賦以《歸去來兮辭》最有名,有《陶淵明集》傳世。其詩文語言質樸、自然又頗為精練,具有獨特風格。
本文大約寫于公元421年,當時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其時陶淵明已歸隱多年,對于戰(zhàn)亂造成的苦難,有著深切的感受,但他無法改變現狀,只好借助創(chuàng)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短一ㄔ从洝肪褪窃谶@樣的背景之下產生的。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敘事、描寫、狀物,也可抒情、議論、說明,通常的寫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敘事、寫景、狀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記
陶淵明是東晉后期的大詩人、文學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開國功臣;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東晉末期,朝政日益腐敗,官場黑暗。陶淵明生性淡泊,他在家境貧困、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讀書作詩。由于淡泊功名,為官清正,不愿與腐敗官場同流合污,所以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最后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他到任時間不長就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不為五斗米折腰劉云,以兇狠貪婪遠近聞名。縣吏讓陶淵明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币馑际牵骸拔以跄転榱丝h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闭f完,掛冠而去,辭職歸鄉(xiāng)。此后,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躬耕隴畝。他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jié),成為中國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一
讀一讀字音qiānmòhuòyāotiáoyǎnjīn豁然開朗
屋舍儼然黃發(fā)垂髫
便要還家阡陌交通
無人問津二
寫一寫字形語間詣驥jiàn
(
)隔
yì(
)太守
劉子jì(
)此中人yù(
)云三
文言知識積累(一)通假字
便要還家
(“要”通“邀”,邀請)
(二)古今異義
1.芳草鮮美
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仿佛若有光
古義: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今義:似乎,好像。3.屋舍儼然
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4.阡陌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原是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統(tǒng)稱,
現僅指運輸事業(yè)。5.率妻子邑人
古義:妻子和兒女。
今義:男女兩人結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6.來此絕境
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7.無論魏晉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連詞,表示在任何條件下結果都不會改變。8.不足為外人道也
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充足。9.遂與外人間隔
古義:隔絕不通音信。
今義:事物在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
(三)一詞多義
1.出
不復出焉(動詞,出去)
皆出酒食(動詞,拿出)
2.尋
尋向所志(動詞,尋找)
尋病終(副詞,隨即,不久)3.之
忘路之遠近(助詞,的)
漁人甚異之(代詞,這種景況)
具答之(代詞,代指對方的問題)
處處志之(助詞,不譯)
聞之,欣然規(guī)往(代詞,這件事)4.舍
便舍船(離開,動詞)
屋舍儼然(房屋,名詞)5.為
捕魚為業(yè)(作為,動詞)
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介詞)(四)詞類活用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復前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欲窮其林(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
此中人語云(名詞作動詞,告訴)
處處志之(名詞作動詞,做標記)(五)文言句式1.判斷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2.省略句(1)省略主語①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從口入。(分別省略主語“小口”“武陵人”)②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其中”后省略主語“人們”)③(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分別省略主語“村中人”“漁人”)(2)省略賓語①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問”“要”后省略賓語“漁人”)②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為”后面省略賓語“之”)③余人各復延至其家。(“延”后省略賓語“漁人”)(3)省略介詞
林盡水源。(“盡”后面省略介詞“于”)(六)成語積累
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例句:這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處。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民風淳樸。我們到此,真有點兒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覺。2.豁然開朗:比喻對某一問題長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例句:我們迷茫時,有些話可以啟迪我們的心靈,讓我們豁然開朗。3.怡然自樂:形容和悅而得意的樣子。
例句:在桃源縣想看到黃發(fā)垂髫怡然自樂的光景,
并不容易。4.無人問津:比喻無人過問而十分冷落。
例句:菜市場上,那個阿姨的菜看著不是很新鮮,
所以無人問津。5.落英繽紛:形容落花紛紛飄落的美麗情景。
例句:公園里的梅花伴著夕陽,落英繽紛,景致非常迷人。6.雞犬相聞: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指人煙稠密。相聞,可以互相聽見,表示很近的距離,也表示一種和睦的景象。7.黃發(fā)垂髫:借指老人和兒童。(七)名句積累
1.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3.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導思1.漁人是如何發(fā)現桃花林的?他看到了哪些美景?導思2:漁人看到了怎樣的桃花源?發(fā)現桃花林進入桃花源導思4.后來,人們尋找桃花源未果說明了什么?尋找桃花源關鍵詞:美好理想導思3.漁人離開桃花源時,村民們是如何表現的?離開桃花源
請同學們聽讀課文,并在課本上及時做好旁批和圈點。體會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風格。
《桃花源記》課文朗讀。1.劃分文章部分、層次分別用雙豎線、單豎線。2.認為用得好的詞語用方框。3.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4.有疑問的地方,用問號標注。圈點要求第一部分(①):第二部分(②、③):寫漁人發(fā)現桃花林的經過。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感受。第三部分(④、⑤):漁人再訪桃花源“不復得路”和劉子驥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注釋:
為:作為。芳草:香草。
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繽紛:繁多而錯雜的樣子。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前: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緣:沿著,順著。鮮美:鮮艷美麗。窮: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一個以捕魚為業(yè)的人。(有一天)他劃船沿著小溪往前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長達數百步,中間沒有其他的樹,(這里的)香草鮮艷美麗,飄落的花瓣繁多。漁人(對桃花林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xù)前行,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譯文:
原文: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極:非常。才:僅?;砣婚_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注釋:
屬:類。
桃花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于是離船上岸,從洞口進入。起初,洞非常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向前走了數十步,突然(變得)寬闊明亮了。(這里)土地平坦寬闊,屋舍都很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譯文:
原文: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注釋:
阡陌:田間小路。相:互相,指雙方。悉:都。黃發(fā)垂髫:指老人和孩子。是借代手法。并:都。
怡然:快樂的樣子。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能互相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田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著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個個都安閑快樂。譯文:
原文: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注釋:
乃:竟然。具:詳細。要:通“邀”,邀請。咸:都。
(桃花源人)見了漁人,竟十分驚訝,問(漁人)從哪里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有人)便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中聽說來了這么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譯文:
原文: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云:說。先世:先代,祖先。妻子:妻子和兒女。邑人:同鄉(xiāng)。復:再,又。注釋:
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譯文:
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戰(zhàn)亂,帶領妻子兒女及同鄉(xiāng)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再也沒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桃花源人)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要說魏、晉兩朝了。原文: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注釋:
延:邀請。去:離開。語:告訴。不足:不值得。至:到。為:介詞,向,對。
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聽了)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飯食(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就告別離開了。桃花源人告訴(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說啊?!弊g文:
原文: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
迷,不復得路。注釋:
既:已經。
志:名詞作動詞,做標記。
所志:所做的標記。遂:終于。扶:沿、順著。
及:到。
(漁人)出了山洞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原來的路(回去),到處做標記。到了武陵郡城,拜見了太守,述說了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最終還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譯文:
原文: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注釋:
規(guī):計劃。
果:實現。
尋:隨即,不久。問津:問路,這里指探求、訪求。津:渡口。
南陽的劉子驥,是個清高的隱士,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要去(探訪桃花源)。計劃還未實現,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從此以后就再也沒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譯文:
1.開篇對桃花源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答案】這里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圖景作鋪墊。2.作者是怎樣描繪桃花源的?有怎樣的用意?【答案】為了突出主旨,作者從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兩方面描繪了美麗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鄙钋榫埃骸捌渲型鶃矸N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弊髡咚枥L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圖景,寄托著作者的社會理想。3.桃花源人來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這個原因
有何作用?
【答案】“自云先世避秦時亂”交代了桃花源人
來到此地的原因。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表現了
桃花源人對戰(zhàn)亂的厭惡、痛恨及對美好生活的向
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寫了作者對秦漢以來,特
別是對東晉黑暗腐朽社會的否定。4.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嘆惋”?
【答案】漁人講完秦末以來的歷史及當前社會
狀況,桃花源人為外面世界如此動亂、黑暗
而嘆惋,為桃花源外人一直過著痛苦的生活
而嘆惋。5.“處處志之”與“尋向所志”,“遂迷,不復
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答案】不矛盾。作者這樣寫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桃花源只不過是作者一個美好的社會理想罷了。
重點品析4、5段6.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結尾寫劉子驥是否多余?【答案】這樣寫并不多余。結尾寫劉子驥這位真實的歷史人物探訪桃花源沒有成行,是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尋覓,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樣的社會理想是無法實現的。閱讀方法解密內容是否多余分析法。
此類題一般考查的是看似與課文主要內容無關的段落,解題的關鍵要看其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否多余的標準是看其是否能夠體現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否為文章的中心服務。答題步驟:先擺出自己的明確觀點,認同還是否定;再說該內容多余或者不多余的理由,即其所起的作用、效果。重難點小結
文章最后寫找不到桃花源其實是一種隱喻,隱喻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是不存在的,桃花源只不過是作者虛構的理想社會,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
以今天普遍提倡的“誠信”道德觀而論,漁人言而無信;但漁人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心想了解這個美麗的世界,說明了他的向往,這也是一般老百姓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答案】作者虛構了這樣一個理想社會:這里景色優(yōu)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這個理想社會的虛構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zhàn)爭的愿望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達了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批判。這樣一個理想社會在階級社會中只能是一種空想,是不可能實現的。1.【難點探究】在本文中,作者虛構了一個怎樣的理想社會?
我們應當怎樣看待?【答案】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但并未確切指出年份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是個漁人,不著姓名,使這些都無從查考。2.【難點探究】本文雖然只有幾百字,但是讀來卻波瀾橫生,這得益于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請結合文本對層層設疑的寫法作簡析。作者接著寫桃花林奇景,似為人間所有又似為人間所無,也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為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去桃花源的通道更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漁人進入桃花源后,眼前出現的是一幅田園生活的圖景??墒牵髞頋O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后再虛寫一筆,說劉子驥“欣然規(guī)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劉子驥又“未果”而“病終”。這樣一來,桃花源這個虛實難定的世界就真的成為“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fā)讀者的興趣。桃花源記發(fā)現桃花源再尋桃花源訪問桃花源景色優(yōu)美所見所聞所歷不得幽美祥和與世隔絕熱情淳樸
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描述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和平安寧、環(huán)境優(yōu)美、民風淳樸的世外桃源,表現了他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愿望,反映出百姓厭惡戰(zhàn)爭,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1.線索明確,層次清晰。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從發(fā)現桃花林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一線貫穿,層次分明,但并不平鋪直敘,而是曲折回環(huán),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2.構思巧妙。本文是一篇記,構思巧妙,富有小說色彩。作者寫進入桃花源的經過,給讀者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在故事發(fā)展中,又不斷設置懸念。作者就是這樣層層設下懸念,又逐層析開,緊緊地吸引讀者。3.詳略得當。本文開頭、結尾寫得簡略,中間寫得詳細。這是由文章所表達的中心來決定的。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通過桃花源的生活情狀來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反映廣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間部分詳寫。開頭和結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有關,所以寫得簡單。1.古今詩詞詠桃源(1)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王維《桃源行》)(2)飛花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謝枋得《慶全庵桃花》)(3)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毛澤東)2.當代歌曲唱桃源夢入桃花源(歌詞)作詞:石煌遠
高懸瀑布遠疊山,動聽雀鳴靜聽蟬,不知松竹誰先綠,難辨水天哪最藍。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紅團,花蝶戲流泉;桃花源頭隨夢遠,忽在天際忽眼前,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一、略。點撥:注意在原文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添加一些過渡環(huán)節(jié),要有畫面感,場景、細節(jié)要美。桃花林屬于自然環(huán)境美: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些鮮艷的桃花,在溪流的兩岸格外惹眼,它們在春風中搖曳生姿。桃花源中重點是人文美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這里是一派祥和的景象。百姓善良、好客,他們在享受著桃花源中幸福、和睦的生活的同時,擔心受到外界的打擾。這些都讓我們在羨慕桃花源人生活的同時,也在替現實生活中的百姓擔憂。點撥:可以先從原文中找到相關的描寫,然后再進一步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組織語言。注意兩部分的異同點。二、1.第一問:漁人“具言”,主要是回答桃花源中人的問題“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如:今是晉,秦之后尚有漢、魏,魏之后方為晉。點撥:作者不正面詳細敘述這一對話過程,卻用總述的方式把它濃縮在“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中,很好地反映了陶淵明文章的語言風格。第二問:桃花源中人感慨時光流逝之快,政權變更之頻繁,百姓們會遭受無窮的苦難。因為桃花源中人就是“避秦時亂”來此的,表明了桃花源中人“嘆惋”的原因。三、2.第一問:“如此”包括自己(漁人)發(fā)現桃花源的過程,進入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整個桃花源中和諧、寧靜、幸福、太平的生活氛圍。第二問:如果把這些內容一一寫出來,就顯得有些啰唆與重復了,因為這些內容前面已經交代過了;同時這樣安排也增強了桃花源的神秘感,也為后來“遂迷,不復得路”埋下伏筆。點撥:結合原文不難弄明白漁人所說的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即可。表達效果可以從表現主題,與下文的關系等方面來考慮。1.作為;向。2.離開;房屋。3.于是,就;竟然。點撥:針對一詞多義,需要結合原句加以理解,重點是加點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會有所不同。1.鮮美:古義,新鮮美好;今義,(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指運輸事業(yè)。3.妻子:古義,妻子兒女;今義,指男子的配偶。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指沒有出路的境地。四、五、4.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表示在任何條件下結果都不會改變。點撥:在文言文中有很多詞隨著語言的不斷豐富,意思已經發(fā)生了變化。這就造成了一詞多義的現象,在翻譯和體會時,要根據句子和全文的內容,具體全面地去考慮其含義,切不可望文生義?!笆劳馓以础蔽说牡胤剑孩偬一ㄔ粗械拿谰?,(自然美景和人文美景);②桃花源中人幸福、和諧的生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人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到處是一派幸福、快樂的景象;③沒有戰(zhàn)亂、剝削和壓迫,人人平等。作者借桃花源表達了希望能生活在一個沒有剝削壓迫、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桃花源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理想社會。點撥:回答時,需要結合課文原文以及《桃花源詩》中的相關信息,然后再從不同角度,分點進行表述,作者的社會理想在文章與詩中是統(tǒng)一的,即沒有戰(zhàn)爭、人們自得其樂。六、9.桃花源記八年級語文?下(R版)第三單元1.下面加點字詞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嘆惋(wǎn) 林盡水源(yuán) 屋舍儼然(yǎn)B.間隔(jiān) 豁然開朗(huò) 怡然自樂(yí)C.郡下(jùn) 黃發(fā)垂髫(táo) 阡陌交通(qiānmò)D.邑人(yì) 劉子驥(jì) 便要還家(yào)?????????????點撥B項“間”應讀jiàn,C項“髫”應讀tiáo,D項“要”是通假字,同“邀”,應讀yāo。A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緣溪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落英繽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漁人甚異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屋舍儼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咸來問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欣然規(guī)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后遂無問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著,順著。繁多的樣子。對……感到驚異。田間小路。整齊的樣子。全,都。沿著、順著。打算,計劃。渡口。3.下面句中加點字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A.男女衣著,悉如外人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C.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D.后遂無問津者????C點撥C項“要”同“邀”,邀請。4.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義。(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絕境: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2)無論魏晉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芳草鮮美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阡陌交通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運輸事業(yè)妻子兒女男子的配偶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出路的境地不要說,更不必說表示在任何條件下結果都不會改變新鮮美好(菜肴、瓜果等)滋味好交錯相通?
??
??
??
??
?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便舍船,從口入
屋舍儼然B.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C.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不足為外人道也D.見漁人,乃大驚
乃不知有漢B????????點撥A項兩個“舍”分別為“舍棄,放下”“房舍”;B項兩個“林”都為“桃林”;C項兩個“為”分別為“作為”“向”;D項兩個“乃”分別為“于是,就”“竟然,居然”。6.(2017?天津)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項是(
)A.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B.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C.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D.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點撥B項應為“(桃花源中的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C項應為“(漁人)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D項應為“此人一一為(桃花源中的人)具言所聞”。A7.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文中描寫桃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寫桃花源中人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桃花源記》中出現了許多成語,如文中與陸游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個成語是____________,源于本文且借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__。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一、課文研讀(2018·白銀)桃花源記陶淵明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③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雹芗瘸?,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⑤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8.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現象。請依照示例,任選一種現象,從文中舉例并解釋。示例:意同字不同:“緣溪行”的“緣”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著、順著”的意思。字同意不同:“忘路之遠近”“聞之,欣然規(guī)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詞“的”;后者是代詞,代“發(fā)現桃花源一事”。示例:意同字不同:“具答之”的“具”和“咸來問訊”中的“咸”意思相同,均為“全、都”。(答“悉”“皆”亦可)“便要還家”中的“要”,同“邀”,邀請;“各復延至其家”中的“延”,邀請。字同意不同:“尋向所志”中的“尋”意思是“尋找”;“尋病終”的“尋”是“隨即,不久”?!疤幪幹局薄皩は蛩尽敝械摹爸尽?,前者是動詞“做記號”,后者是名詞“記號”。9.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10.出自本文的成語較多,請選擇兩個寫在田字格中。世外桃源落英繽紛(他們的祖先)帶領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11.從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樣的社會理想?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zhàn)亂,安寧和樂,自由平等,豐衣足食的社會理想。(意對即可)二、比較閱讀(2017·瀘州改編)【甲】見“課文研讀”?!疽摇坑尴娦?節(jié)選)柳宗元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蛟唬骸叭绞蠂L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被蛟唬骸翱梢匀疽?,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庇嘁杂抻|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猶龂龂①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余,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余得專而名焉?!咀ⅰ竣冽圐嚕籂庌q的樣子。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B.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C.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D.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B1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延:邀請B.詣太守,說如此
詣:拜訪C.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故:緣故D.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
利:利益D點撥利:對……有好處。????14.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桃花源中的人們生活在“土地平曠”“阡陌交通”的地方,他們與世隔絕,過著一種怡然自得、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B.太守派人隨漁人一起前往桃花源最終迷路一事,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又暗示了桃花源式的生活在當時的現實中是不存在的。C.寧武子“邦無道則愚”,顏子“終日不違如愚”,作者認為他們都是聰明睿智之人假裝愚蠢,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愚蠢。D.兩文都寫到了小溪周邊的景物,【甲】文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乙】文以“愚”為線索,兩文均以描寫和議論為主,表明作者的超然物外之志。D點撥“兩文均以描寫和議論為主”的說法不正確,《桃花源記》沒有“議論”,且“表明作者的超然物外之志”的理解也不正確。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2)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做記號。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fā)現一處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了家。三、拓展閱讀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逼渥孕蛉绱?,時人謂之實錄。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①融然②。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張,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節(jié)選自《晉書》,有改動)【注】①適:滿足。②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與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標志。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潛亦無所辭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亦雅詠不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推辭。停止。只要懂得琴中的雅趣(就行了),何必非要彈奏出美妙的音樂呢?18.從本文中畫出與《桃花源記》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19.(2018·巴中)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蹦承>拍昙夐_展“家·國·夢”的主題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活動。(1)【家】幸福的家感受親情、孝親敬老,讓愛住我家。請根據示例,為活動再設計兩個內容。①聽成長放事②看新舊照片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憶點滴關愛集孝親名言(2)【國】強盛的國無悔青春,無憾人生,挺起國之脊梁。請根據下面的材料,補寫對聯。黃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2009年,他毅然放棄國外優(yōu)越條件回到祖國,赤膽忠心,殫精竭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動了我國的“深探”(地球深層探測)事業(yè),用5年時間走完了發(fā)達國家20年的道路,項目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技術研發(fā)實現彎道超車,完成了跨代飛躍,書寫了在地球深層探測領域的傳奇,展示了歸國科學家至誠報國的風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僅58歲。上聯:憶往昔,鄧稼先鞠躬盡瘁“兩彈”揚國威。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今朝,黃大年殫精竭慮“深探”寫傳奇。(3)【夢】復興的民族細流匯江,江河成海,我們凝聚力量,描繪民族復興的藍圖。厲害了,我的國!作為追夢少年的你,寫一句座右銘,激勵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略。點撥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要精練,具有激勵、警醒之意。游記小石潭記10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經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游記,合稱《永州八記》柳宗元。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永州的小石潭看看,被貶后的詩人為擺脫抑郁悲憤之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間,有一天他來到了小石潭,寫下了《小石潭記》。3.體會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1.借助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詞匯。2.學習抓住景物特征,鮮明生動地寫景狀物的寫法。(重點)(難點)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世稱“柳河東”。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以明道”,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柳河東集》。
柳宗元因受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團牽累,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的十年間,他以山水為寄托,遍游附近的奇山異水,寫下了文筆清秀、富有詩情畫意的游記作品“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就是其中之一。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它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表達作者的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記”分為碑記、游記等。記
柳宗元“永州八記”部分遺址西山:指瀟水西岸南自朝陽巖起,北接黃茅嶺,長亙數里起伏的山丘,即現今的娘子嶺一帶。鈷潭:在永州市柳子街柳子廟右側愚溪西北面。古代稱熨斗為鈷,鈷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頭,凹陷甚深,潭面像古代熨斗,故名之。鈷潭西小丘:在柳子街至永州市人民醫(yī)院后的公路下側,愚溪旁。柳宗元“永州八記”部分遺址早已成為居民住宅。沿溪一帶尚有竹叢,竹叢下有許多石頭如齒狀互相推擠,倒映水中,當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馬之飲于溪”了。小石潭:愚溪旁,下游興建水電站后,水位提高,雖是清瑩澄澈,但舊址已被淹沒,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寫的“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2002年,永州市為保護文化遺產,炸掉水壩,還小石潭“全石以為底”的原貌。一
讀一讀字音篁竹為坻為嵁
龔古翠蔓
佁然俶爾寂寥wànhuánggōngkānchíchùyǐliáo二
寫一寫字形qiǎochuànɡ()幽
suì()
cēncī()搖zhuì()xī()忽悄愴邃參差綴翕三
文言知識積累(一)通假字日光下澈“澈”通“徹”,穿過,透。(二)古今異義1.全石以為底
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2.乃記之而去
古義:離開;今義:往3.崔氏二小生
古義:青年,后生;今義: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4.不可久居
古義:停留;今義:住(三)一詞多義1.清: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詞)以其境過清(凄清,冷清,形容詞)2.可: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副詞)不可久居(能夠,動詞)3.環(huán):如鳴佩環(huán)(玉環(huán),名詞)竹樹環(huán)合(環(huán)繞,動詞)4.以:全石以為底(把,介詞)
以其境過清(因為,介詞)5.從: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詞)隸而從者(跟從,動詞)6.差:參差披拂(長短、高低、大小不齊,形容詞)其岸勢犬牙差互(交錯,動詞)(四)詞類活用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2.皆若空游無所依
名詞作狀語,在空中3.斗折蛇行
名詞作狀語,斗,像北斗七星那樣;蛇,像蛇爬
行那樣4.凄神寒骨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凄,使……凄涼;寒,使……感到寒冷5.心樂之意動用法,以……為樂6.其岸勢犬牙差互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那樣7.近岸形容詞作動詞,靠近(五)文言句式1.倒裝句卷石底以出。(主謂倒裝,即“石底卷以出”,意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來,高出水面”。)全石以為底。(賓語前置,即“以全石為底”,意為“以整塊石頭為底”。)2.省略句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省略主語,即“(余)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乃記之而去?!保┏烧Z積累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2.犬牙差互:形容地形交界處像狗的牙齒一樣互相交錯。(七)名句積累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2.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4.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導思1.作者描寫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怎樣的特點?環(huán)境氛圍景關鍵詞:孤寂悲涼憂傷抑郁導思2.本文營造了怎樣的氛圍?環(huán)境氛圍小石潭導思4:本文的“景”與“情”是怎樣融為一體的?情景交融導思3.課文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
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情
請同學們聽讀課文,并在課本上及時做好旁批和圈點。體會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風格。
《小石潭記》課文朗讀。1.劃分文章部分、層次分別用雙豎線、單豎線。2.認為用得好的詞語用方框。3.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4.有疑問的地方,用問號標注。圈點要求原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篁竹:成林的竹子。篁(huánɡ),竹林。如鳴佩環(huán):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碰撞發(fā)出的聲音。佩、環(huán),都是玉制的裝飾品。清冽:清涼。冽(liè),寒冷。注釋: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碰撞發(fā)出的聲音,心里很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往下看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涼。譯文:
原文: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為底。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來,高出水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坻(chí),水中高地。嶼(yǔ),小島。嵁(kān),不平的巖石。蒙絡搖綴,參差披拂:覆蓋、纏繞、搖晃、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蕩。注釋:
(潭)以整塊的大石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來,高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和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晃、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蕩。譯文:
原文: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砂僭S頭:大約有一百來條??桑硎竟烙嫈的?。許,表示數目不確定。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澈,穿過,透?,F在寫作“徹”。佁然不動:呆呆地一動不動。佁(yǐ)然,愣住的樣子。俶爾遠逝:忽然間游到遠處去了。俶(chù)爾,忽然。往來翕(xī)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注釋: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托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動不動;又忽然間游到遠處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逗樂。譯文:
原文: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注釋: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樣彎曲。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溪岸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無法知道它的源頭在哪里。譯文:
原文: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悄愴,寂靜得讓人感到憂傷。邃(suì),深。清:凄清,冷清。注釋:
坐在小石潭邊上,四面竹子樹林圍繞著,寂靜寥落,沒有旁人,使人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記下了這番景致就離開了。譯文:
原文: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隨從我的人,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隸,隨從。注釋:
一同去游覽的人: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隨從我的人,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名叫恕己,一個名叫奉壹。譯文:
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寫發(fā)現小石潭的經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
【答案】寫了空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fā)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huán)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2.第二自然段所寫潭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答案】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3.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案】作者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佁然”就是呆呆的樣子。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钴S,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4.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滅可見”?
【答案】因為小溪是那樣曲折,所以望過去一段看
得見,一段看不見??吹靡姷囊欢嗡娣从持旃?/p>
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
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重點品析第4段5.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不僅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環(huán)境清幽的特點,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凄苦的心境,寓情于景,是全文的點睛之筆。6.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答案】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思想感情的主調。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所以這里的樂只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閱讀方法解密結合背景分析情感法。
閱讀古文,理解作者情感一定要結合時代背景和寫作背景,知人論世而后解文。本文寫于作者改革失敗被貶之時,心境孤凄悲涼。重難點小結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
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進步文人的痛苦心情?!敬鸢浮?/p>
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1.【難點探究】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和“似與游者相
樂”,后面又寫“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
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答案】(1)點面結合。寫石“全石以為底”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是點。(2)動靜結合。寫魚“影布石上,佁然不動”是靜,“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是動,靜中有動,更顯環(huán)境的雅靜。(3)虛實結合。“潭中魚可百許頭……似與游者相樂”,表面寫魚,其實也在寫水,魚為實,水為虛,以實寫虛。2.【難點探究】文中作者運用多種方法繪景,試舉例說明。小石潭記發(fā)現小石潭潭中及潭四周景物小石潭源流潭周圍氣氛景物:幽美、寂寥被貶:失意、孤寂移步換景特寫鏡頭形象比喻寓情于景
本文通過對小石潭優(yōu)美、幽深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孤寂悲涼、憂傷抑郁的情感。1.曲折采用“移步換景”和“定點特寫”相結合的寫法描繪景物。作者在第一段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在移動中帶領人們領略不同景物,具有極強的動態(tài)畫面感。第二段采用“定點特寫”的寫法描寫潭中游魚的美景,表現水的清澈。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寫景物時,滲透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凄清的環(huán)境激起了作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作者由“樂”到“憂”,透露出被貶謫的凄苦心情。1.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柳宗元《鈷潭西小丘記》【譯文】枕石席地而臥,清澈明凈的溪水使我眼目舒適,潺潺的水聲分外悅耳,那悠遠寥廓恬靜幽深的境界使人心曠神怡。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墩撜Z》【譯文】有智慧的人喜歡水,有仁德的人喜歡山。有智慧的人好動,有仁德的人好靜。有智慧的人快樂,有仁德的人長壽。一、游記的線索:發(fā)現小潭(聞聲見形)→潭中景物(水石樹魚)→小潭源流(溪身岸勢)→潭中氣氛(氣氛感受)背誦略。點撥:文章緊緊圍繞“小潭”組織材料,仔細閱讀文章,從中找出圍繞“小潭”都寫了哪些內容,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組織材料的。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由“樂”到“憂”。“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的感情基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點撥:文章前后內容的感情基調非常明確,關鍵是結合作者的經歷來理解作者當時的情感狀態(tài),然后再分析這種表面上“樂”與實際上“憂”的情感。二、示例:小石潭給人“美”的享受:小石潭自身的美,周圍環(huán)境的美,潭中景物的美,小石潭源流的美。感受略。點撥:小石潭的美文中比較集中清楚地交代了,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即可。由于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心境不一,所以感受也不盡相同,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三、1.西: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2.斗:名詞作狀語,向北斗星那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那樣。3.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那樣。4.凄、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凄涼;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四、這段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屬于“定點特寫”。在這幅極美的畫面中,作者寫魚,從字面上看是在寫魚,但透過字面,卻令我們不能不對清澈的潭水留下極深的印象。這種游魚和潭水相互映襯的寫法,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同時,游動的魚一會兒靜止不動,一會兒忽然游向遠處,好像同游人一同享受著快樂。讀到這里,我們又不能不從游魚聯想到作者的歡悅心情。這種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寫法極具感染力。五、譯文: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魚呆呆的,一動不動,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逗樂。點撥:體會妙處可以抓住語段所描寫的事物——魚,以及實際描寫的事物——水,二者是怎樣相互映襯的,再擴展到情??稍跍蚀_理解這段文字的基礎上來分析。10.小石潭記八年級語文?下(R版)第三單元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佁然不動(yǐ) 俶爾遠逝(shū)B.為坻(chí) 為嵁(kān) 心樂之(lè) 往來翕忽(xī)C.幽邃(suì) 珮環(huán)(pèi) 犬牙差互(cī) 隸而從者(dì)D.悄愴(chàng) 寂寥(liáo) 參差披拂(cēn) 蒙絡搖綴(zhuì)????????????????點撥A項“俶”應讀chù,C項“隸”應讀lì,D項“愴”應讀chuàng。B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俶爾遠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往來翕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悄愴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涼。大約。忽然。輕快敏捷的樣子。憂傷。??全石以為底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卷石底以出以其境過清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可 B.為C.以 D.清潭中魚可百許頭高可二黍許????A點撥A項中“可”均解釋為“大約”;B項中“為”分別解釋為“作為”和“成為”;C項中“以”分別解釋為“而”和“因為”;D項中“清”分別解釋為“清澈”和“凄清”。水尤清冽以其境過清????4.下列對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皆若空游無所依(名詞作狀語,在空中)B.心樂之(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樂)C.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詞作狀語,向西)D.凄神寒骨(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感到凄涼)????點撥此處“樂”應為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B5.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B.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C.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D.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C點撥A項應為: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B項應為: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D項應為: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6.按提示寫出課文中的相應語句。(1)作者描寫小石潭周圍樹木青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與朱元思書》一文以“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江水的澄澈,課文中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7.下列對課文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作者把幽僻的小石潭作為描寫對象,意在借荒遠之景,寓貶謫之怨,訴抑郁之情。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叭瑛Q珮環(huán)”的水聲、“蒙絡搖綴”的翠蔓、似空游無依的魚兒、“斗折蛇行”的小溪……把小石潭描繪成一幅美妙的圖畫。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D.本文語言凝練。寫“卷石底以出”的形態(tài)各異,僅用了“坻”“嶼”“嵁”“巖”四字刻畫;寫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寫環(huán)境的清新和心緒的煩躁,也僅用了“過清”二字加以揭示。D一、課文研讀(2017·長春改編)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8.本文作者__________(人名),________(朝代)文學家。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佁然不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隸而從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唐代靜止不動的樣子。跟隨。10.第一段作者從哪些方面描繪了小石潭的美?11.“影布石上”的意思是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請結合第二段內容,說說產生這一效果的原因有哪些。小石潭的位置、小石潭的環(huán)境及小石潭的外形。小石潭的水清澈見底,天氣晴朗,陽光充足,游魚佁然不動。12.統(tǒng)觀全文,小石潭和作者的境遇有哪些相似之處?這些相似之處給作者帶來了怎樣的感受?小石潭處幽僻之地,充滿生機卻無人賞識以及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氛圍與作者的境遇相似。這些相似之處使作者感到悄愴悲涼,心情變得壓抑,也含蓄地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清白堂記①(節(jié)選)【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獲廢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觀其好惡,曰:“嘉泉也”。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視。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淵然丈余,綆④不可竭。當大暑時,飲之若餌⑤白雪,咀輕冰,凜如也。當嚴冬時,若遇愛日,得陽春,溫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渾蓋山澤通氣應于名源矣。又引嘉賓,以建溪、日鑄、臥龍、龍門之茗試之,則甘液華滋,悅人襟靈。二、拓展閱讀(2018·紹興改編)予愛其清白而有德義,可為官師之規(guī)。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構亭于其側,曰:“清白亭”。庶幾居斯堂,登斯亭,而無忝⑥其名哉!寶元二年記?!咀⑨尅竣偾灏滋茫涸诮B興府山上。②芟(shān):除草。③扃(jiōng):關鎖。④綆(gěng):原指井繩,此指提水。⑤餌:吃。⑥忝(tiǎn):玷污。1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綆不可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日而后汲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悅人襟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盡。打水,取水。使(人的心情)愉悅14.給文中畫橫線部分斷句。(用“/”斷三處)
其
或
雨
作
云
蒸
醇
醇
而
渾
蓋
山
澤
通
氣
應
于
名
源
矣。15.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曲線句子的意思。
予愛其清白而有德義,可為官師之規(guī)。
【參考】規(guī):①謀劃,規(guī)劃;②典范,榜樣;③規(guī)勸,諫諍。(《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譯文:我喜愛它的清白和有德義,(它)可以成為官吏們效法的榜樣。16.文中的“嘉泉”有何特點?作者為何詳寫“嘉泉”之“嘉”?根據文意簡要回答?!凹稳碧攸c:晶瑩澄清,味道甘美,淵然不竭;暑凜冬暖,應于名源;以茗試之,甘液華滋,悅人襟靈。詳寫“嘉泉”之“嘉”是為了突出它的美好品質,表達對它的喜愛之情,為下文作者闡述為官之道作必要的鋪墊。17.下面的句子意蘊豐富,你從中讀到了一個怎樣的范仲淹?請簡要分析。
庶幾居斯堂,登斯亭,而無忝其名哉!
【參考】庶幾:①或許,可能;②但愿,希望。(《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讀到了一個愛國愛民、有著高尚為官節(jié)操和遠大政治理想的范仲淹。這句是個感嘆句,作者極力希望自己沒有玷污“清白”這個名節(jié),努力做一名清明廉潔、克己奉公的好官?;⑶鹩?節(jié)選)袁宏道虎丘①去城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人教版階段練習(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小學語文國培培訓心得體會5篇
- 工會拔河活動總結
- 英語期中考試總結(25篇)
- 一年級數學計算題專項練習1000題集錦
- 四年級數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匯編
- 五年級數學(小數乘除法)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
- 2024年度企業(yè)并購合同收購價格及交割細節(jié)
- 2024年教育培訓:講師聘請合同范本
- 《專利侵權判定》課件
- 小學體育水平一《走與游戲》教學設計
- 秋日私語(完整精確版)克萊德曼(原版)鋼琴雙手簡譜 鋼琴譜
- 辦公室室內裝修工程技術規(guī)范
- 鹽酸安全知識培訓
- 萬盛關于成立醫(yī)療設備公司組建方案(參考模板)
- 消防安全巡查記錄臺帳(共2頁)
- 科技特派員工作調研報告
- 中波廣播發(fā)送系統(tǒng)概述
- 縣疾控中心中層干部競聘上崗實施方案
- 急性心肌梗死精美PPt完整版
- 物業(yè)日常巡查記錄表.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