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紗廠創(chuàng)辦初期檔案(1896-1907)”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_第1頁
“大生紗廠創(chuàng)辦初期檔案(1896-1907)”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_第2頁
“大生紗廠創(chuàng)辦初期檔案(1896-1907)”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生紗廠創(chuàng)辦初期檔案(1896—1907)”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大生紗廠股票

資料圖片南通11月27日電(記者蘇雁)據(jù)江蘇省南通市檔案館消息,2022年11月24日至26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在韓國安東舉行,由中國提名的“大生紗廠創(chuàng)辦初期檔案(1896—1907)”通過評審,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按笊啅S創(chuàng)辦初期檔案(1896—1907)”共205卷,保存在江蘇省南通市檔案館。這批檔案形成于1896年至1907年,包含手稿、賬冊、地圖等,是大生紗廠在早期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自然形成的歷史記錄,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大生紗廠從1895年籌辦、集股到1899年開車、盈利,直到1907年召開第一次股東會議的全過程。清末狀元、企業(yè)家張謇1895年創(chuàng)建的大生紗廠,是中國及東亞棉紡業(yè)萌芽期的龍頭企業(yè)。張謇具有較強的檔案意識,在大生紗廠籌建之初就明確企業(yè)的檔案管理部門和負責人。大生紗廠形成和積累了大量反映企業(yè)經營管理的檔案,其中目前保存于南通市檔案館的就有近萬卷。南通市檔案館館長陳海兵介紹,“大生紗廠創(chuàng)辦初期檔案(1896—1907)”是大生檔案中最珍貴的部分?!按笊啅S創(chuàng)辦初期檔案(1896—1907)”形成于大生滬所。大生滬所是大生紗廠駐滬辦事機構的統(tǒng)稱,1896年3月中旬,籌建中的大生紗廠設立大生上海公所,之后多次改名。大生滬所負責大生紗廠資金的籌措,聘請外國工程師,置辦大生紗廠所需的各種機器和物料,把官府投入的紡紗機器從上海運送到南通,與江海關溝通,為通州師范學校聘請教師、購買圖書、設備等。在此過程中形成的檔案一直被大生滬所員工精心保管,1953年大生滬所撤銷,這批檔案運回南通。張謇留存的文書集館閣體、行草、行楷等于一體,盡顯中國傳統(tǒng)書法藝術的審美價值。檔案中的股票、廠房設計圖紙,彰顯工業(yè)美學的風格。大生檔案通過幾代人的接力保護,由企業(yè)的資產轉化為社會的共同記憶,成為南通近代史乃至中國近代史的重要依據(jù)。南通市檔案館研究館員朱江全程參與此次申報工作,他告訴記者,此次大生檔案申報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吳良鏞、虞和平、田彤等專家學者出任名錄申報顧問。“大生紗廠創(chuàng)辦初期檔案(1896—1907)”是一個自成系統(tǒng)的完整性歷史文獻,其價值已經超過單純的企業(yè)史而富于多元的意義,成為中國民眾共同的歷史記憶。華中師范大學教授田彤認為,這部分大生檔案的獨特價值在于記載了張謇實踐創(chuàng)新與社會責任并重的現(xiàn)代企業(yè)家精神的終極思考,是珍稀、不可替代的文獻。張謇嫡孫、94歲的張緒武先生獲知消息后,給南通市檔案館工作人員發(fā)來感言,他說,“大生紗廠創(chuàng)辦初期檔案(1896—1907)”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頗感欣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