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韶關(guān)市統(tǒng)招專升本語文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廣東省韶關(guān)市統(tǒng)招專升本語文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廣東省韶關(guān)市統(tǒng)招專升本語文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廣東省韶關(guān)市統(tǒng)招專升本語文自考預測試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0題)1.李斯《諫逐客書》上書的對象是()

A.秦王B.魏王C.楚王D.齊王

2.《大同》中提及的三代之英是指()

A.伏羲、神農(nóng)、黃帝B.帝嚳、堯、舜C.堯、舜、夏禹D.夏禹、商湯與周之文王、武王

3.下列不是余秋雨作品的是()

A.《文化苦旅》B.《千年一嘆》C.《文明的碎片》D.《文化之旅》

4.年輕時就立下上馬擊狂胡的壯志的宋代文人是()

A.辛棄疾B.張孝祥C.陸游D.范成大

5.下列人物中不屬于戰(zhàn)國四君子的是()

A.春申君B.信陵君C.孟嘗君D.馮諼君

6.在余秋雨的散文《洞庭一角》中,被看作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的是()

A.人文關(guān)懷B.科舉制度C.貶官文化D.山水情懷

7.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為形容詞意動用法的一項是()

A.單于壯其節(jié)(《漢書·蘇武傳》)

B.詘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學,則百己者至。(《戰(zhàn)國策·燕昭王求士》)

C.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D.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詩經(jīng)·小雅·采薇》)

8.《西湖七月半》是一篇()

A.議論文B.人物傳記C.說理散文D.游記散文

9.《鄭伯克段于鄢》: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這段話中含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是()

A.寤B.驚C.遂D.惡

10.《長亭送別》選自王實甫的雜?。ǎ?/p>

A.《竇娥冤》B.《西廂記》C.《桃花扇》D.《牡丹亭》

11.下列文集中,屬于柳宗元的是()

A.《柳河東集》B.《昌黎先生集》C.《東坡樂府》D.《壯悔堂文集》

1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所體現(xiàn)的詩人心態(tài)是()

A.在水一方,可望難即B.鄙棄功名,虛靜忘世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D.潛心感悟,得意忘言

13.《種樹郭橐駝傳》用種樹之道諷刺了封建官吏()

A.橫征暴斂B.草菅人命C.好煩其令D.貪贓枉法

14.公文區(qū)別于其他信息記錄的特點是()。

A.傳播知識B.具備查考知識C.書面文字材料D.具備法定的權(quán)威性

15.《諫逐客書》進諫的對象是()

A.秦穆公B.秦始皇C.秦惠王D.秦二世

16.合理安排公文正文結(jié)構(gòu),使層次清晰,條分縷析,言之有序,是為了()

A.突出主題B.不事曲筆C.突出特色D.撰文要求

17.在《前赤壁賦》中,蘇軾用來解脫精神苦悶的哲理是()

A.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B.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C.變與不變是相對的D.登仙、長終是不可能的

18.《春燈集》一文的作者是()

A.傅雷B.沈從文C.魯迅D.宗璞

19.下列劃線字屬于名詞活用為動詞的是()

A.后孟嘗君出記B.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fā)C.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D.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20.東山魁夷在《心靈的鏡子》中多次將大地比作()

A.戀人B.國家C.父親D.母親

21.王蒙創(chuàng)作小說《春之聲》所運用的現(xiàn)代表現(xiàn)手法是()

A.印象主義B.意識流C.荒誕主義D.象征主義

22.()的詩題材廣闊,現(xiàn)實性強,洋溢著濃烈的戰(zhàn)斗激情和悲憤情緒,是古代作家中最多產(chǎn)的詩人

A.白居易B.李白C.陸游D.辛棄疾

23.下列作品屬于蒲松齡的是()

A.《馬伶?zhèn)鳌稡.《嬰寧》C.《石崇與王愷爭豪》D.《祭十二郎文》

24.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

A.《前赤壁賦》B.《滕王閣序》C.《西廂記》D.《小石潭記》

25.《都江堰》一文的體裁屬于記敘文中的()

A.寓言B.人物傳記C.游記D.筆記

26.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詞句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A.象征、比喻B.象征、擬人C.雙關(guān)、比喻D.擬人、比喻

27.下列語句中的事字用作動詞的是()

A.對月五六人,管弦三兩事B.初,廣之從弟李蔡與廣俱事孝文帝C.無功而受事,無爵而顯榮D.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28.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

A.韓愈B.歐陽修C.白居易D.蘇軾

29.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是()

A.杜甫B.李白C.韓愈D.白居易

30.下列關(guān)于陶淵明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個大量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詩人

B.主要生活于漢魏時期

C.《山居秋暝》《桃花源記》是其代表作

D.宅前有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

二、填空題(20題)31.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____

32.____,而無車馬喧

33.口之宣言也,____。《召公諫厲王弭謗》

34.《燕昭王求士》記敘了郭隗幫助燕昭王定計____、振興燕國的故事

35.竹喧歸浣女,____

36.____,長河落日圓

37.漢賦四大家指漢代以創(chuàng)作大賦出名的____、楊雄、____、張衡四人

38.杜甫《秋興八首》(其一):____,孤舟一系故園心

39.舞幽壑之潛蛟,____

40.六軍不發(fā)無奈何,____?!堕L恨歌》

41.青青河畔草,____

42.被稱為雨巷詩人的中國現(xiàn)代詩人是____

43.曹操《短歌行》(其一)一詩中運用了周公典故的詩句是____

44.《關(guān)山月》:____,幾處今宵垂淚痕

45.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____。(《詩經(jīng)·采薇》)

46.山氣日夕佳,____

47.縱一葦之所如,____。(蘇軾《前赤壁賦》)

48.《我愿意是激流》是一首____

49.恍恍與之去,____?!豆棚L》(其十九)

50.胡適的《____》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

三、判斷題(10題)51.《前赤壁賦》繼承了賦家常用的主客問答,伸主抑客的表現(xiàn)手法()

A.否B.是

52.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是現(xiàn)代白話文的發(fā)軔之作()

A.否B.是

53.《燈下漫筆》是魯迅的一篇雜文,后收入他的雜文集《南腔北調(diào)集》中()

A.否B.是

54.《論語》是先秦時期一部歷史散文集()

A.否B.是

55.《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都是魯迅的小說集()

A.否B.是

56.馬致遠的【雙調(diào)】《夜行船·秋思》是寫秋思的名曲,被譽為秋思之祖()

A.否B.是

57.述職報告的落款包括署名和成文時間()

A.否B.是

58.《米龍老爹》描寫的故事背景是1870年的普法戰(zhàn)爭()

A.否B.是

59.孟子《寡人之于國也》圍繞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問題展開論述()

A.否B.是

60.《揀麥穗》一文體現(xiàn)了張潔早期散文清麗婉約的風格特點()

A.否B.是

四、詞語解釋題(5題)61.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62.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63.尚書固負若屬耶?

64.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

65.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五、古文閱讀題(2題)66.解釋文中加點字詞的含義

67.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辏瑧n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詞中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化用的典故是()

A.東晉張翰思念故鄉(xiāng)吳中的鱸魚,辭官歸隱

B.西晉張翰思念故鄉(xiāng)吳中的鱸魚,辭官歸隱

C.三國許汜思念故鄉(xiāng)吳中的鱸魚,辭官歸隱

D.三國陳登思念故鄉(xiāng)吳中的鱸魚,辭官歸隱

六、作文題(1題)68.請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文章。

偶像,指人們心中仰慕的對象,我們有時需要崇拜它,有時需要打破它。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①選好角度,提煉好觀點,自擬標題;

②明確文體(除詩歌外);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guān)信息;

⑤思想健康,情感真摯;

⑥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參考答案

1.A《諫逐客書》是李斯寫給秦王嬴政的奏章。文章從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高度立論,反復闡明驅(qū)逐客卿的錯誤,最終使秦王收回了逐客的成命

2.DD《大同》中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三代之英是指夏禹、商湯與周之文王、武王

3.D

4.C上馬擊狂胡一句出自南宋陸游的詩作《觀大散關(guān)圖有感》。詩人借觀看大散關(guān)作戰(zhàn)地圖,寄托自己的情思,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之情

5.D戰(zhàn)國四君子指的是的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和齊國的孟嘗君田文。馮諼是孟嘗君的門客

6.CC《洞庭一角》一文第一句話便寫道: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

7.A語言類試題,屬于對文言文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考查。意動用法是古代漢語中常見的語法現(xiàn)象,這里略作總結(jié)于下。意動用法包括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和名詞的意動用法。意動用法只限于形容詞用如動詞和名詞用如動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一般可譯為認為……以……為……對……感到……等。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chǎn)生某種動作行為,而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或以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內(nèi)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觀上不一定如此。第一,名詞意動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4: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賓客:本為名詞,這里活用黨意動詞。賓客其父是動賓結(jié)構(gòu),意為以賓客之禮待其父。例2:父利其然也?!秱儆馈防菏敲~活用作意動詞。利其然即認為……有利可圖。例3:侶魚蝦而友麋鹿。——<前赤壁賦》侶,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例4: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禮運>親:以…為親子:以…為子(兩者都指前者)。例5:越國以鄙遠——《燭之武退秦師》鄙:疆界,邊界此為把…作為疆界。例6: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獞?zhàn)國策·秦策一》。第二,形容詞意動用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觀上認為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代表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例1:漁人甚異之?!短一ㄔ从洝樊悾涸瓰樾稳菰~,這里用作意動詞。異之,即以之為異(認為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奇: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奇之,即以之為奇(認為他才能非凡)。例3:且庸人尚羞之,況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列傳》羞: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羞之,即:以之為羞(覺得這件事讓人感到羞恥)。例4:世果群怪聚罵?!洞痦f中立論師道書》怪: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怪后省略韓愈即以韓愈為怪(認為韓愈這個人很怪異)。例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子》例6: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献印けM心下》。第三,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的區(qū)別。使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它是用動賓結(jié)構(gòu)表達使令式的內(nèi)容。意動,認為……怎么樣:余頗易之(我認為甚是簡單)。使動用法指動詞謂語表示主語使賓語怎么樣的用法。有些名詞和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表示使……的意思。有三種:1.動詞的使動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中的勞,意思是使….勞累?!渡趹n患,死于安樂》(孟子)。2.名詞的使動用法。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中的王是使……為王的意思?!妒酚洝罚ㄋ抉R遷)。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如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中的凄、寒是使神骨凄寒的意思。特點是使賓語表示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缎∈队洝罚谠?。意動用法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么樣,或主語把賓語當作什么。有兩種:1.名詞的意動用法。例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以……為王。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例如而恥學于師中的恥,意思是以為恥。

8.D

9.BB驚姜氏中的驚是使動用法,意思是使……受到了驚嚇

10.B《長亭送別》選自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

11.A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東,有《柳河東集》。《昌黎先生集》的作者是韓愈,《東坡樂府》的作者是蘇軾,《壯悔堂文集》的作者是侯方域

12.C陶淵明不慕世俗權(quán)勢,不為五斗米折腰,長期隱居。他在隱居的過程中,體悟自然,達到了超然世外、物我兩忘的境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被稱為是無我之境的經(jīng)典詩句,說的是詩人陶醉自然,物化忘我的心態(tài)

13.CC《種樹郭橐駝傳》用種樹之道諷刺了封建官吏打著愛民、憂民或恤民的幌子進行擾民、殘民或害民,典型地表現(xiàn)了封建官吏的好煩其令

14.D公文區(qū)別于其他信息記錄的特點是具有法定權(quán)威性與現(xiàn)行效用。故本題答案選D。

15.B

16.AA合理安排公文正文結(jié)構(gòu),使層次清晰,條分縷析,言之有序,是為了突出主題

17.C

18.B《春燈集》是沈從文的小說集

19.CCA項,記意為文告;B項,肉意為歌喉;C項,衫是名詞活用為動詞,意為穿長衣;D項,稱意為呼喊

20.DD《心靈的鏡子》運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作者多次將大地比作母親

21.BB小說《春之聲》是王蒙借鑒意識流創(chuàng)作手法的代表作。小說不著重強調(diào)生動的情節(jié),而是著眼于人的意識的流動,通過意識的流動多方面地表現(xiàn)新時期祖國的巨大變化給人們所帶來的新的感受

22.CC陸游生平作詩近萬首,其詩題材廣闊,現(xiàn)實性強,洋溢著濃烈的戰(zhàn)斗激情和悲憤情緒,也有表現(xiàn)日常生活情趣的作品,是古代作家中最多產(chǎn)的詩人

23.B《馬伶?zhèn)鳌肥呛罘接虻淖髌罚秼雽帯肥瞧阉升g的作品,《石崇與王愷爭豪》是劉義慶的作品,《祭十二郎文》是韓愈的作品

24.BB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唐代文學家王勃所作的《滕王閣序》。作者以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四個景象勾勒出一幅寧靜致遠的畫面,歷來被奉為寫景的精妙之句

25.CC《都江堰》屬于記敘文中的游記,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文章描繪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壯觀,對歷史進行審視,對李冰父子興修水利、為民造福的舉措作了高度評價

26.DD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出自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句首先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用獻愁供恨把淪于敵手的祖國河山擬人化。接著又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遠山比喻為美人的玉簪螺髻

27.B管弦三兩事中的事是量詞,件,樣;廣之從弟李蔡與廣俱事孝文帝中的事作動詞,是侍奉的意思;無功而受事中的事是官職,職務的意思;莫府省約文書籍事中的事是事務的意思

28.BB歐陽修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反對宋初浮艷文風,倡導效法韓愈,在散文、詩、詞、評論諸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尤以散文著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9.DD白居易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30.D謝靈運是第一個大量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詩人;陶淵明主要生活在東晉時期;《山居秋暝》是王維的代表作

31.此恨綿綿無絕期

32.結(jié)廬在人境

33.善敗于是乎興

34.報仇雪恥理解類試題,屬對具體作品思想內(nèi)容的考查?!堆嗾淹跚笫俊肥强荚嚧缶V規(guī)定的三十五篇之一。燕昭王即位前,燕國大亂。齊宣王趁機侵略燕國,攻克燕國國都。在這種情況下,公子職,來自魏國的樂毅為燕昭王組織了多國聯(lián)軍,樂毅親率大軍擊齊,先后攻下了70余座城池,將齊國的金銀財寶全部運回了燕國,齊國幾近滅亡。《燕昭王求士》主要記述了燕昭王拜訪并采納謀士郭隗禮賢下士的建議,最終報了殺父破國之仇的故事,表現(xiàn)了郭隗縱橫捭闔的游說才能和燕昭王禮賢下士的美德

35.蓮動下漁舟

36.大漠孤煙直

37.司馬相如

38.叢菊兩開他日淚

39.泣孤舟之嫠婦

40.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

41.綿綿思遠道

42.戴望舒

43.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44.遺民忍死望恢復

45.小人所腓

46.飛鳥相與還

47.凌萬頃之茫然

48.愛情詩

49.駕鴻凌紫冥

50.嘗試集

51.Y

52.N×《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白話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是中國第一篇現(xiàn)代白話文小說,也是現(xiàn)代白話小說的發(fā)軔之作

53.N《燈下漫筆》選自魯迅的雜文集《墳》

54.N《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語錄體散文集

55.Y√《吶喊》《彷徨》《故事新編》三部書都是魯迅的小說集

56.N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寫秋思的名曲,被譽為秋思之祖

57.Y

58.Y

59.Y

60.Y

61.告:祭告

62.具:準備

63.固:豈,難道

64.語:談論

65.本:樹根

66.數(shù):屢次。舉:被推舉。稍:漸漸。然:同燃,燃燒。以:因為

67.BB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化用了西晉張翰莼鱸之思的典故。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而想起吳中的菰菜(茭白)、莼羹和鱸魚膾,便辭官歸家。后來人們就把思念家鄉(xiāng)、棄官歸隱稱為莼鱸之思

68.偶像之思每個人心中都有偶像,或是前輩先賢,或是當世榜樣,應如何對待偶像,無疑能夠引起人們的思考。我們需要崇拜偶像,因為偶像能予人以正確的指引和深遠的教化。我們折服于他們的才華,驚嘆于他們的智慧,更傾倒于他們的品質(zhì)……正直、忠誠、無畏、善良,這些美德我們都可以從偶像身上習得,而且由傾情仰慕生發(fā)出的不自覺地模仿靠近,遠比單純的接受指令更有效果,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