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案】_第1頁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案】_第2頁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案】_第3頁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案】_第4頁
第7課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課程標準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制度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習目標1.結合漢至唐的選官制度,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選官制度變化的原因、趨勢及影響。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漢至唐中樞政務機構的變化及作用。3.結合賦稅制度的變革,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唐代兩稅法改革的背景、內容和影響。學習過程知識點1·選官制度察舉制(1)創(chuàng)立:漢代。(2)特點:由地方向中央推薦人才。九品中正制(1)創(chuàng)立:曹魏。(2)特點:初創(chuàng)時家世和 并重;西晉時主要看重 (3)作用: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婆e制(1)創(chuàng)立:隋朝建立后,廢除九品中正制,同時把 制度中的考試因素加以強化,科舉制度開始形成。(2)發(fā)展:唐代科舉最重要的科目是 ,考試方式為命題寫作詩、賦。(3)特點:自由報名,通過 差額錄取。(4)影響:使一批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加政權擴大了統(tǒng)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 。知識點2·中樞政務機構漢武帝時期:中外朝制度(1)形成以尚書為主的 決策機構,具體事務分由六曹職掌。(2) 逐漸演化為一般的執(zhí)行機構,即“外朝”。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省制尚書臺改稱 ,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共同執(zhí)掌輔助決策和執(zhí)行等權力。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1)概況①形成(2)職能: 負責草擬和頒發(fā)皇帝的詔令; 負責審核詔令;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3)影響①職權分工明確,又彼此制約,有利于加強皇權。知識點3·賦稅制度漢代:賦稅有不同種類,田租較輕,人口稅和更賦很重。魏晉:實行租調制,按 征收糧食和絹帛。北魏:孝文帝改革時,頒布 ,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唐初:租庸調制(1)內容①賦稅征收對象為(2)影響:規(guī)定了農民負擔的上限, 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政府的收入也有了保障。唐中后期:兩稅法(1)背景:安史之亂后,在籍戶口大幅減少,政府財政收入銳降。(2)實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 的建議,實行兩稅法。(3)內容①由(4)影響①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自主檢測1.據史料記載:瑯琊王氏,從東晉的王導到南齊的王儉,“六世名德,海內冠冕”,當宰相的接二連三,甚至連白癡也可出任高官。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A.郡縣制的推行 B.科舉制的設置C.九品中正制的實施 D.中央集權的加強答案C解析由材料“出任高官”可知題干所說是選官制度而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故A項錯誤;材料“甚至連白癡也可出任高官”與科舉制的評價標準不符,故B項錯誤;材料“東晉的王導到南齊的王儉”表明時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材料“六世名德,海內冠冕”說明當官的依據是門第,故C項正確;材料主要涉及選官制度而不是中央集權,故D項錯誤。2.從隋朝到清末,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管理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的制度是()A.世襲制 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答案D解析隋唐創(chuàng)立科舉制,以才能為選官標準,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管理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3.唐太宗看到新科進士魚貫而出,興奮的說:“天下英雄,入吾彀(ɡòu)中矣。”“天下英雄”主動入彀的制度保障是()A.察舉制 B.科舉制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答案B解析科舉制允許自由報考,打破了士族壟斷官位的局面,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基礎,故選B項。4.錢穆說:“隋唐后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人才,以德行和學識為依據,體現(xiàn)了平等的原則而非專斷獨占的作風。”據此可知錢穆認為科舉制()A.有利于強化君主專制 B.加強了思想文化控制C.重視官員的綜合素質 D.抑制了世族門閥勢力答案D解析錢穆提及科舉制的選拔標準和原則,未提及對君主集權的作用,故A項錯誤;德行和學識成為科舉的主要依據,但并未體現(xiàn)出思想文化的控制,故B項錯誤;德行和學識只是官員素質的一個組成部分,故C項錯誤;科舉制選拔標準的公平公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世族門閥勢力,故D項正確。5.“他們因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寵信,又由于皇帝對外朝官不放心而有意識地把商議軍國大事的權力和部分執(zhí)行權交給近臣掌握?!睋伺袛唷八麄儭笔?)A.中朝成員 B.三省長官C.三公 D.九卿答案A解析根據“在日常生活中接近皇帝而受到寵信”“皇帝對外朝官不放心”“交給近臣掌握”等信息可知“他們”是漢武帝時期中朝成員,故A項正確。6.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確立三省的長官為宰相,但其他官員也可臨時差遣到中樞任職,職權堪比宰相。這一做法有利于()A.完善中央官制 B.加強君主專權C.決策更加科學 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據題干材料可知,這一做法實質是分割相權,加強皇權,即有利于加強君主專權,故B項正確。7.政事堂在唐初設于門下省,為宰相議政之所,武周時遷于中書省,改為“中書門下”,成為朝廷最高權力機構,且中書令實際上成為大權獨攬的宰相。據此可知()A.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名存實亡B.宋朝的中書門下體制發(fā)端于唐C.三省之間相互牽制的作用削弱D.三省體制下相權反彈威脅皇權答案C解析“三省六部制名存實亡”與史實不符,故A項錯誤;材料敘述了唐代中書門下的基本情況,不涉及與宋代中書門下的關系,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中書門下’,成為朝廷最高權力機構,且中書令實際上成為大權獨攬的宰相”,結合所學可知,這一現(xiàn)象與三省六部制設計初衷有所違背,相互牽制作用遭到削弱,故C項正確;根據所學,唐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標志之一,故D項錯誤。題組三賦稅制度8.對唐代租庸調制中“庸”的表述,正確的是()①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由女子代役②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③這保證了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④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A.①③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初實行租庸調制,男子不去服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稱為庸,C。9.史書記載:“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边@一稅法實施的直接原因是()A.土地兼并之風盛行 B.均田制被破壞C.租庸調制無法維持 D.封建經濟發(fā)展答案C解析封建經濟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導致均田制瓦解,從而使得租庸調制崩潰。租庸調制崩潰導致財政收入減少,為了增加收入唐朝采取了新的賦稅制度——兩稅法。10.唐代兩稅法成為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體現(xiàn)在()A.一年分夏秋兩次納稅B.稅收主要依據由人丁轉向資產C.把徭役和雜稅分攤到田畝上D.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答案B解析兩稅法將各種名目的賦稅統(tǒng)一并到戶稅和地稅這兩稅中,主要按土地和資產的多少征稅,開始改變了以人丁為主的收稅標準,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11.中國古代官吏的產生經歷了“世襲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過程。下列說法與“科舉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B.“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C.“立嫡以長不以賢”D.“平民社會,窮苦子弟,棲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躍登上第”答案D解析A是九品中正制,B是察舉制,C是世襲制,D是科舉制。12.據統(tǒng)計,魏晉南北朝時期官紳的墓志多數(shù)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貫族源地),而唐代官紳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寫官銜,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現(xiàn)這種變化表明()A.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間的差異B.唐代舊的門閥政治逐漸走向衰落C.宗法制是維持家族郡望的關鍵D.唐代由門第社會向平民社會轉變答案B解析魏晉南北朝時期對應的是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世代把持政權,墓志體現(xiàn)籍貫,與民族融合的問題無關,故A項錯誤;唐朝由于實行科舉制,打擊了士族門閥,故體現(xiàn)籍貫、郡望的較少,故B項正確;C項不符合題意;官紳墓葬跟平民無關,故D項錯誤。13.唐開元十一年(723年)中書令張說奏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并下設吏房、兵房等五房為獨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機構,得到玄宗認可。這反映出當時()A.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B.決策權、審議權分離C.制度變革提高效率 D.中樞體制發(fā)生質變答案C解析三省體制逐步形成是在魏晉時期,故A項錯誤;實行三省六部制時,決策權、審議權就已經分離,題干未提及這一點,故B項錯誤;題干中的機構變革,有利于提高決策和執(zhí)行效率,故C項正確;題干的機構變革是對三省六部制的優(yōu)化,但沒有發(fā)生質變,故D項錯誤。14.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論及唐代制度時說,在地方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的制度。這兩種制度,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政治后一千年的穩(wěn)固基礎?!斑@兩種制度”分別是指()A.分封制和郡縣制 B.郡縣制和三省六部制C.科舉制和郡縣制 D.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答案D解析“選拔人才的制度”是指科舉制,“管理全國行政事務的制度”是指三省六部制,故D正確。15.《便民圖纂》“上倉”圖中有這樣一首詩:“秋成先要納官糧,好米將來送上倉?!闭f明在古代()A.“官糧”是農民唯一的租稅負擔B.封建統(tǒng)治者無情地剝奪農民的勞動果實C.封建國家向每個農民征收地租D.在征收賦稅的過程中國家首先保證農民的生活答案C解析封建社會的農民都要向國家交納地租即土地稅,題干材料即反映了這一事實,故C項正確。農民除交納地租外,還有人頭稅、徭役等其他稅,故A項錯誤;B、D兩項不符合封建社會的事實。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權由上層貴族壟斷,選官看重門第。隋文帝即位以后,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chuàng)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唐太宗時期,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使“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創(chuàng)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摘編自白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