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遼寧省葫蘆島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二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年遼寧省葫蘆島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二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年遼寧省葫蘆島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二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2年遼寧省葫蘆島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二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遼寧省葫蘆島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二輪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一戰(zhàn)后,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的是()

A.美國、日本B.美國、英國C.日本、德國D.法國、日本

2.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的主要條件是()

A.北方農民的大批南遷B.士族勢力的擴大C.中外交流的加強D.民族融合的加強

3.圖6①、②、③、④各地貌景觀中,主要由風蝕作用塑造而成的是()

圖6A.A.①B.②C.③D.④

4.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的大會是()

A.“八七”會議B.遵義會議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5.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標志是()

A.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C.甲午中日戰(zhàn)爭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6.我國煤炭和石油資源都很豐富的省區(qū)是()

A.湖北、河南B.遼寧、山東C.黑龍江、山西D.安徽、吉林

7.圖6示意我國某省鐵路的分布。該省在古代就是全國重要驛道和漕運必經之地。如今鐵路四通八達,地方鐵路里程居全國各省(市、區(qū))之首。據(jù)此完成33~35題。古人對該區(qū)域位置重要性的評價是()。A.九省通衢之地B.襟山望海,畿輔之地C.文化匯流,絲綢之路要沖D.得中原者得天下

8.1949年,美、英、法、荷、比等12國的代表在華盛頓簽訂的是

A.《北大西洋公約》B.《歐洲聯(lián)盟條約》C.《聯(lián)合國憲章》D.《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9.下列四條大河中,流經一個國家的是()A.亞馬孫河B.尼羅河C.多瑙河D.密西西比河

10.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這一運動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割占臺灣B.八國聯(lián)軍侵華C.巴黎和會外交失敗D.九一八事變

11.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的體裁是()A.A.紀傳體

B.編年體

C.紀事本末體

D.典制體

12.下列各項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A.祖沖之是我國西漢著名的數(shù)學家

B.《齊民要術》是北魏時期農學家賈思勰的著作

C.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書法家

D.《神滅論》是反對佛教的

13.圖8—3是經濟因素對工業(yè)布局影響示意圖,其主導因素(圖中較大圓)正確的是()A.A.A圖B.B圖C.C圖D.圖D

14.有效改善我國當前能源供應緊張狀況的對策是()A.A.積極開發(fā),降低能耗

B.大量建設核電站

C.全面推行使用新能源

D.迅速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15.青藏高原糧食作物單位產量高的原因是()

A.氣溫偏低B.降水量大C.海拔高D.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

16.列寧說:"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無產階級同農民的聯(lián)盟,是先鋒隊無產階級同廣大農民群眾的結合。"理解列寧所說,最能體現(xiàn)這一"實質"的是()

A.廢除實物配給制B.恢復市場經濟C.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D.實行工資級別制

17.華北地區(qū)發(fā)展經濟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礦產資源B.地形條件C.交通條件D.水資源

18.下列事件發(fā)生于1943年的有()①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結束②中途島戰(zhàn)役③意大利投降④德黑蘭會議召開⑤《開羅宣言》發(fā)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9.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在虎門抗擊英軍而犧牲的清軍將領是

A.鄧廷楨B.關天培C.陳化成D.葛云飛

20.1115年建立金政權的女真族首領是()

A.元昊B.松贊干布C.完顏阿骨打D.努爾哈赤

二、簡答題(2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經濟發(fā)展的全部跡象表明,在19世紀上半葉,事實上存在著兩個美國:北方的美國和南方的美國。這兩個美國以不同的體制和不同的速度向前發(fā)展著,從而在這個國家內部孕育著一種不可抑制的沖突。它最終對美國的歷史進程發(fā)生了深遠的影響,構成美國建國以來的歷史轉折點。——羅榮渠《美國歷史通論》概述美國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及影響。

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獨龍族聚居的獨龍江流域(圖7)自然資源豐富,被稱為“野生生物天然博物館”。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農業(yè)生產以刀耕火種為主。水冬瓜地農業(yè)生產是獨龍族傳統(tǒng)農耕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種生產方式。水冬瓜是一種亞熱帶落葉闊葉樹,生長快,落葉量大,喜光喜濕,固氮能力強。圖8示意獨龍族水冬瓜地的土地利用時序。新中國成立后,獨龍族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進入21世紀,國家對該民族實行重點扶持,目前該族已整族脫貧。(1)獨龍族人口較少,居住相封閉。指出獨龍族與外界聯(lián)系不便的自然原因。(5分)(2)根據(jù)圖8示意的土地利用時序,分析該生產方式的農業(yè)生態(tài)價值。(6分)(3)為了促進獨龍族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你的合理建議。(6分)

三、圖表題(2題)23.下圖表示我國各省級行政區(qū)水土流失的面積,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大于1000萬公頃的省級行政區(qū)主要有()、()、()、()、()、(2)新疆面積較大,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3)陜西省面積較小,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植被覆蓋差,夏季多暴雨。

24.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中伊朗的阿巴丹至日本橫濱的航海線,沿途經過的重要海域和海峽名稱,依次有()(2)圖中港口D為()港,港口C為()港。(3)—艘油輪由阿巴丹出發(fā),沿途經過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北海,到波羅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沿途經過的海峽、運河依次有()(4)日本橫濱某客輪跨太平洋去B海港,沿途是順風順水還是逆風逆水?請說明原因。

四、非選擇題(5題)25.讀圖3—9,完成以下要求:(12分)

(1)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氣溫大致呈________趨勢,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年。

(2)造成氣溫的變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為原因。按照因果關系將下列選項的字母代號填在下圖的方框內。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層出現(xiàn)熱膨脹

C.極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沒

E.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高

F.大量燃燒礦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氣溫上升H.大量森林被破壞和砍伐

(3)圖中各項之間的關系體現(xiàn)了地理環(huán)境的性。

(4)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將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A.我國的熱帶將向北移

B.山地永久積雪的下界上升

C.一月0℃等溫線將向秦嶺一淮河以南移動

D.臺灣島的面積將增大

26.圖10示意某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讀圖10,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寫出該國及其首都的名稱。(4分)(2)指出M河注入的海洋。(2分)(3)指出M河流域的氣候類型,并說明該氣候類型的特點。(6分)

27.簡述從1953年到1956年我國如何實現(xiàn)了由新民主主義時期向社會主義時期的過渡.(12分)

28.讀圖6,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主要水域的名稱:甲圖_____,乙圖_____。(2)試列舉兩圖所示區(qū)域的地理位置上的相同點:_____。(3)圖中a、b、c、d四條河流中,外流河是_____,內流河是_____。(寫字母)(4)寫出兩地的氣候類型名稱:甲_____,乙_____。(5)兩地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共同限制性因素是_____,因此應采取的可行措施是_____。

29.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五、問答題(2題)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對一個在強大鄰邦壓境下的小國不論抱有多大同情:但總不能僅僅為了它不顧一切地使整個大不列顛帝國卷入一場戰(zhàn)爭。

——張伯倫1938年9月27日廣播講話

材料二

過去兩年的經驗已經無疑地證明,任何國家都不能姑息納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撫摸來把老虎馴服成小貓。不能姑息殘忍的行為……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只能以徹底投降為代價才能同納粹有和平。

——1940年12月29日羅斯福的“爐邊談話”

(1)材料一中的“鄰邦”和“小國”各指誰?張伯倫所說犧牲了“小國”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國”是否達到了目的?

(2)材料二中所說“姑息納粹”、“徹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實各是什么?根據(jù)這些史實對英法對德國的政策進行簡單評論。

31.讀沿40°N亞歐大陸的1月和7月氣溫變化曲線圖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圖(圖3),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什么?

(2)圖中各地氣溫年較差最小的是_______

。原因是什么?

(3)C地所在的半球是_______

(填東或西)半球。B地所在的國家是_______

,其發(fā)展工業(yè)有利的自然條件和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是什么?

參考答案

1.A

2.A表題考查了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的主要條件。西晉末年。北方農民大{比向南遷移,帶去了較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車技術,這為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發(fā)展刨造了主要條件。

3.A

4.C這是所學的關于中國共產黨的會議中除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以外最重要的第四次會議。中共七大的內容、召開時間、歷史影響都是應該掌握的內容。從解題的角度來分析:“八七”會議時毛澤東在黨內還沒有成為重要領導人,遵義會議時毛澤東才被初步確立為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都不可能到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的程度。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已經是一次為建設新中國作準備的會議,在那時毛澤東思想的地位早已經確立了。由此可知,C項是正確答案。

5.A【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我國近代史開端的標志?!緫囍笇А盔f片戰(zhàn)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的社會性質、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務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6.B本題考查我國能源(煤炭和石油)的分布等知識點。四個選項中,湖北的煤炭和石油儲量都不豐富;山西的煤炭儲量大,但石油儲量并不豐富;安徽的石油儲量不豐富。正確答案為B。

7.D本題考查中國行政區(qū)劃。由圖可知是河南省,河南位于中原地區(qū),古人對該地區(qū)位置的重要性評價為“得中原者得天下”。

8.A本題考查了《北大西洋公約》的簽署。以美國為首的西方12國代表于1949年4月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

9.D

10.C本題考查五四運動。中國作為戰(zhàn)勝國在巴黎和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撤退外國在中國的軍隊和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義要求,但巴黎和會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要求,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各界人士群情激憤,相繼開展罷課、罷工游行示威,要求中國政府堅持國家主權。

11.B

12.A本題考查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祖沖之是我國南朝時期的數(shù)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shù)值準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七位數(shù)字。

13.A該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影響工業(yè)布局經濟諸因素知識的全面認識,以及閱讀試題附圖的能力。試題所列四種工業(yè)布局的主導因素分別為甜菜制糖——原料,家具制造——市場,選紙廠——原料,化學工業(yè)——能源。由于制糖廠的原料容易變質和減少出糖率的原因,不便遠距離運輸,適宜建在原料產地。故A選項正確。

14.A當前我國難以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大量建設和全面推行使用包括核能在內的新能源不切合我國實際;積極開發(fā)新能源,調整產業(yè)結構,提高科技水平,節(jié)約能源,降低能耗是緩解我國當前能源供產緊張狀況的可行之策.

15.D青藏高原由于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作物積累養(yǎng)分,所以農作物穗大粒重單產高。

16.C本題考查的是對新經濟政策主要措施在政治意義方面的理解。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關鍵的一點就是放松對農民的束縛,通過經濟上的交流,在工人階級和農民群眾、城市與農村之間架起橋梁。正是由于實行了糧食稅,農民可以自由處理多余產品,才能調動其積極性,使其擁護蘇維埃政權,從而鞏固工農聯(lián)盟。A項和D項是稍后實行的政策,并且主要適用于城市居民和工業(yè)領域,與農民關系不大;與列寧此話意思不符。B項不是這時在蘇俄實行的政策。

17.D本題考查有關華北地區(qū)的發(fā)展條件。華北地區(qū)是我國人口密集、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的地區(qū)。但華北地區(qū)年降水量少,加上人類活動的需求量較大,導致水資源成為制約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18.C②發(fā)生在1942年,其余四項都是在1943年發(fā)生的事件。

19.B本題考查了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戰(zhàn)死虎門的愛國將領。鴉片戰(zhàn)爭中,清朝的許多愛國官兵英勇奮戰(zhàn),拼死抵抗。在1841年2月,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zhàn)死虎門。

20.C【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金政權的建立者。【應試指導】1115年,女真部的完顏阿骨打在會寧稱皇帝,國號金。

21.(1)爆發(fā)的原因:領土的擴張加劇了南北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廢奴運動推動了戰(zhàn)爭的爆發(fā);對聯(lián)邦政府控制權的爭奪加劇了南北既存的矛盾。(6分)(2)南北戰(zhàn)爭的影響:南北戰(zhàn)爭摧毀了奴隸制,但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它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fā)展掃清了道路,并為美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5分)

22.(1)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東西交通不便;地質破碎,多滑坡、泥石流;冬季大雪封山,獨龍江與外界聯(lián)系中斷;北高南低,河流流速快,水運不便。(5分)(2)水冬瓜生長迅速,涵養(yǎng)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強;大量落葉,提供土壤肥力;根瘤菌發(fā)達,固氮能力強,提高土壤肥力.,采用輪作和休耕方式,可以讓土地得以恢復;還可以防止雜草叢生和病蟲害問題。(6分)(3)改善當?shù)氐慕煌l件,便于與外界聯(lián)系;大力發(fā)展綠色生態(tài)農業(yè);延長農業(yè)產業(yè)鏈,增加產品附加值。(6分)

23.(1)甘肅四川重慶內蒙古自治區(qū)陜西(簡稱也可)(2)氣候干旱(3)地處黃土高原根據(jù)各省級行政區(qū)水土流失面積圖和圖例可知,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大于1000萬公頃的地區(qū)在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主要有內蒙古自治區(qū)、陜西省、甘肅省、四川省和重慶市;地處西北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以干旱為主,降水稀少。陜西省水土流失面積較大的原因是地處黃土高原,這里的黃土土質疏松,地面植被貧乏,并且夏季暴雨集中,降水強度大,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24.(1)阿巴丹→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妊蟆R六甲海峽→南?!褪亢{→太平洋→橫濱⑵孟買開普敦(3)阿巴丹→霍爾木茲海峽→曼德海峽→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多佛爾海峽→北?!_的海運河(基爾運河)→圣彼得堡(4)順風順水。原因:日本橫濱與B海港位于北半球的西風帶,在西風吹拂下形成了由西向東的北太平洋暖流。所以由橫濱向東去B海港,是順風順水航行。本題考查考生對世界主要大洋、海域、海峽、運河空間位置的識記能力,同時還考查洋流流向和風向與遠洋航行的關系等知識及相應的判斷能力。

25.(1)上升1998

(2)

注:F、H的位置可以互換;C、B的位置可以互換

(3)整體

(4)AB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有關全球變暖的知識,圍繞全球變暖產生的原因及影響進行考查。要求考生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對全球變暖的過程進行梳理,從而完成結構圖及相應問題。

第(1)題,通過讀圖即可得到答案。

第(2)題,考查全球變暖的原因,由于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同時森林的破壞,導致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減少,進一步增加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從而使溫室效應增強,全球氣溫升高,導致冰川融化、海水膨脹,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區(qū)被淹沒,依據(jù)此過程,從給出的E和A兩框入手,即可繪出正確的框圖。

第(3)題,這種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特點。

第(4)題,全球變暖會導致熱量帶向兩極方向移動的結果,山地因溫度上升,海拔較低的冰雪會融化,導致雪線上升,因而A、B兩項正確;臺灣島的面積會由于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地區(qū)被淹沒而減少。

26.(1)法國(2分)巴黎(2分)(2)大西洋(2分)(3)溫帶海洋性氣候(2分)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較小);年降水量較多,季節(jié)分配比較均勻。(4分)

27.(1)1953年黨公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規(guī)定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逐步實現(xiàn)國家對農業(yè)、手丁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2)1953~l957年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為過渡奠定了經濟基礎.(3)1903~l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實現(xiàn)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樯鐣髁x公有制,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性勝利.(4)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民共和國憲法》,使社會主義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確認.至此,我們完成了由新民主注意階段向社會主義階段的過渡,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