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zhèn)髯g的基本原則_第1頁
交替?zhèn)髯g的基本原則_第2頁
交替?zhèn)髯g的基本原則_第3頁
交替?zhèn)髯g的基本原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交替?zhèn)髯g的基本原則想要清楚、有效地表述思想,首先,必須在頭腦中已經有了清晰的想法。由此可知,在不可能逐字重復,卻需要復述別人的想法時(這正是譯員的處境),就得對它做一個清晰、結構化分析,而想要做這樣的分析就必須理解單個語義--構成發(fā)言人邏輯思路的基本結構單元。因此,依次地,交傳的工作就是三個基本階段--理解、分析和復述。這三件事只能依次進行。理解這里所說的'理解’是指意思而非單詞,因為只有意思才需要去翻譯。顯然,你要是不懂發(fā)言人用的詞,也不可能明白他所說的意思?;蚴且驗閷τ诎l(fā)言人的所用語言的語法和句法沒有充分的了解,從而跟不上他的思路。想要將'不認識的單詞'聯(lián)系起來,這里最好是用會議譯員經常被非譯員最常問到的兩個問題來表述:'在發(fā)言中,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單詞時該怎么辦,或者你不知道這個詞組時怎么辦?’我們說過譯員需要翻譯的是意思,而非單詞時,其實已部分回答了這兩個問題。譯員完全可能理解發(fā)言人的意思,不用去知道發(fā)言人說的每一個單詞和詞組,也不必將這些措詞全部譯出。想像一個代表說道:我認為咨詢委員會并非討論這個問題的適當論壇,重要的是技術工作組應當作好基礎工作,為執(zhí)行委員會做出決定打下基礎。讓我們假定一種不大可能的情形,即譯員既不懂'論壇'也不懂'基礎'這兩個詞。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理解(1)咨詢委員會并非討論這個問題的適當場合,以及(2)技術工作組應當就該問題,為執(zhí)行委員會進行適當準備。譯員是有可能做到,在不知道所有單詞的情況下,卻不改變其意義的。但在某些場合,有的詞太重要不能這樣回避。比如說在說道挪威的高速公路網時提及:國家的特定地形,使得高速公路網的建造費用非常昂貴,挪威人便以強制收通行費的方式解決資金問題。這些通行費數(shù)額頗高。公路建造精良,四周風景優(yōu)美,馳騁在公路上可謂快事一樁;但在結束旅程后,可憐的司機發(fā)現(xiàn)必須支付的通行費令錢包癟了。這里的關鍵詞是通行費,如果譯員不知道的話,是不大能忽略過去的。但交傳的好處是,在譯員開始翻譯時,他已聽完了整個發(fā)言,并應該能從中得到若干線索,能夠從上下文中推斷出通行費這個詞的意思。這個例子充分、準確地表明了,譯員不必事先知道發(fā)言人所使用的所有詞匯,也可以有令人滿意的翻譯表現(xiàn)。有兩件事應當進一步說明。一是,譯員必須接受會有很多次他們不知道一個單詞或一個詞組的情況,這個詞或詞組既不能忽略,也不能通過上下文推斷詞義,結果就被卡住了。面對這樣的窘境,尤其在交傳這種與代表有直接的私人交流情況下,譯員應當承認其無知,并且如有必要,應當與代表澄清該問題。不能指望譯員是活的多語言詞典加百科全書,譯員當然有權不知道某些事物;另一方面,譯員也無權遺漏或猜測發(fā)言來'背叛'代表,以掩飾其無知。第二,無論如何譯員都應當對自己的被動語言有充分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不知道所有詞條的情況下理解意思,并通過上下文推斷詞義。應當說明的是,在不知道所有單詞的情況下的翻譯不能曲解成譯員不需要完全知道他們的被動語言。再回到'理解’這個問題上來,我們得強調純語言的理解(或者說'理解力’)盡管重要,并非譯員以另一種語言有效地復述原意的充分條件。譯員必須在不到一秒的時間里抓住語言,因此要不斷主動、專心地聽,并一直問自己'發(fā)言人這么說是什么意思?’。這種主動、專心的聽與其他聽法大為不同,譯員必須學會這樣去聽。首先,將主動的聽一段對話與日常生活中被動的聽收音機和電視相比,想像下面是廣播里的一段話:盡管政府對于最新提議的促進經濟的措施表面上充滿信心,可市場仍舊信心不足,消費環(huán)境低迷。一個人在大街上聽到這段廣播,可能會注意到政府的新措施來促進經濟,并很可能認為這些措施已經實行(盡管記者說了這些只是提議)但并未見效(完全是在亂想)。除了對于新聞的錯誤'理解'之外,這些休閑聽眾還會忽略對政府態(tài)度和對經濟蕭條狀態(tài)的細節(jié)描述。這就是被動的聽。我們假定同樣的在現(xiàn)場廣播訪談中記者對一位政府官員說了這段話。政府官員可不會被動的只是聽聽,他會主動的聽,并且完全出于維護政府立場的目的上去聽,他會揪住記者說的任何對他有利的字眼,作出如下回應:如你所言,這只是最新的提議。這些提議是偉大的全面總動員中的一部分,是政府全部努力工作中的一部分,事實上是全民的努力...這位政客的回答是故意的、照搬字面的,對記者話中,出于政府利益應當忽視的評論充耳不聞。這也是主動的聽的一種形式,但是是特例,這時聽者只是從話語中挑選出來一部分,為的是有助于他們的回答。這種聽法對于政客來說毫無限制,也沒必要對抗。在商業(yè)中的商務往來、外交談判、和工會的工資談判中,與會者只在談論到關鍵信息的時刻時,他們的觸角才會認識和注意到它。譯員可就沒那么舒服了。無論發(fā)言人說什么,都要注意地聽,仔細地選,即使最后-確實不可避免的-譯員得出結論發(fā)言中的某些部分并不重要。還是上面的例子,為了方便,再重寫一遍:盡管政府對于最新提議的促進經濟的措施表面上充滿信心,可市場仍舊信心不足,消費環(huán)境低迷。開頭的四個單詞包含了三個可能都很重要的意思,應當引起譯員的關注:(1)政府的信心('信心');(2)只是好像有信心('表面上');(3)暗示講話者與政府意見相左('盡管').首先這三點在翻譯中都應當有所體現(xiàn),(例子中大街上的人三點都沒注意到而政客選擇忽略它們)其次,依據內容和發(fā)言人的語氣等,譯員可以確定其中一點特別重要,比如說第二點,于是譯員這樣解釋道:政府好像對于它最新促進經濟的提議充滿信心,但是...等等,發(fā)言中的全部要點,經過譯員的處理,都有意識地表達了出來。但不能從分析中得出--譯員要思考細節(jié)每個獨立的單詞,這樣的結論。恰恰相反,譯員不能把單詞只當成單個的詞匯,而是要聽整個發(fā)言的意思,認識到通過詞匯(只不過是表達意思的媒介,其本身對譯員并沒有用)所要表達的觀點。此外,要知道,譯員是實時翻譯的。發(fā)言人會以常速說話,沒有給譯員留什么余地,而譯員卻要在發(fā)言結束后立刻翻譯:在這種激烈運轉的時刻,譯員無暇進行細致、清醒、邏輯的分析。不論怎樣,這個例子表明了有必要連續(xù)、主動的聽。譯員要聽清每件事,并且一直自問:'發(fā)言人是什么意思?他想要表達什么?’這種聽法不是天賦而是后天的學習和訓練。即使學會了主動的聽,還需要有強大的專注力和持久力,即使是極短的交傳會議。因此,譯員需要一直有所準備并保持頭腦敏捷。分析分析發(fā)言類型主動的聽了以后,譯員可以開始分析發(fā)言。首先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正在應對的是什么形式的發(fā)言。發(fā)言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果是邏輯說理的發(fā)言,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邏輯辯論,代表了就一個問題的兩種觀點,在權衡了利弊后,得出綜合的結論;另一種是一連串的邏輯推理后得出的唯一的可能結論(從發(fā)言人的觀點來看)。另一方面,發(fā)言也可以是敘述的,完全是按照時間先后排列的一連串的事件。這些發(fā)言可以是描述性的,可以是描述一段場景,也可以是一個事件或是詳細的數(shù)據報表,比如公司或工業(yè)部門的財務狀況。辯論性的發(fā)言中,發(fā)言人會因執(zhí)著于說服聽眾而損害發(fā)言的邏輯、客套甚至是坦誠。在注重修辭的發(fā)言中,內容的細節(jié)是次要的,甚至是不相干的;發(fā)言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顯而易見的優(yōu)雅的方式和若干文化典故,讓人聽了印象深刻,多半是為了贊美某個人或機構(比如說向會議的東道主國家致謝晚宴上的發(fā)言)。'發(fā)言’甚至可以是堵石墻,發(fā)言人說了相當長的一段話,為的是想要隱藏他們的觀點或想對信息有所保留,這樣的講話方式-肯定會相當?shù)拈L,這可給譯員出了難題,譯員必須先意識到這樣的發(fā)言類型并同相的含糊其詞。這些發(fā)言的種類并不全面,但卻可能是譯員最常面對的。對發(fā)言做分析對譯員來說很重要,因為這會對影響到譯員對聽的內容和最重要的-翻譯風格和內容做出微調。請看以下幾點:首先,如果發(fā)言人說的是一段辯論的,有邏輯思路的發(fā)言,這時譯員應當特別留意語意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如果是一段權衡利弊的發(fā)言,譯員必須知道何是利何為弊,意識到何時是轉折點:所有用到但是,無論如何,另一方面等詞匯的地方就是對譯員的警示信號。在這種類型的發(fā)言中,發(fā)言人基本上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在兩種觀點之間來來回回的審視,另一種是在完全的表明一種觀點之后,有個較大的停頓,再來表明另一種觀點。無論屬于何種情況,譯員必須跟上發(fā)言人的動向。在前一種情況中,譯員要密切注意觀點的曲折表述,并要將哪個觀點對應在哪,向聽眾表達的非常清楚;要不然就會翻譯成一團漿糊,對代表毫無用處。舉例說明,一位社會學家就是否應當發(fā)展科技應用于農業(yè)進步,所發(fā)表的評論。機械化、殺蟲劑、除草劑、化肥的廣泛應用無疑使歐洲和北美的人們脫離了食物短缺和饑餓之苦;但問題同時也產生了,顯而易見的如社會生態(tài)學問題。與其他洲相比,我們能自覺是幸運的,但是否有一天價格會太高呢?我們是否過度生產,弄得既不經濟又不環(huán)保?可是,如果世界上還有饑荒的存在,我們當然要利用一切可能開發(fā),讓別人分享我們的富裕...(等等,又繼續(xù)了五分鐘).你也許會認為這不一個特別好的發(fā)言人,但這樣的發(fā)言是無數(shù)將來要翻譯的語篇的典型。幾乎每一句句子都在和前面一句唱反調,而且也沒有必要的方便標志(如但是)每次來提醒我們。第三句句子(我們能..)并不是一句明顯和第二句矛盾的句子,但從內容上明白無疑是反對第二句的。起初的句子,象是在表明'反對科技發(fā)展'的觀點,接下來正相反,是兩個反問句又用來表達贊同的觀點。毫無疑問,這是一種無固定表達方式的非線性思維,譯員必須要將其全部分解,注明各個意思之間的關系并使用明確的標志使翻譯變的容易些。我們說過,權衡利弊的發(fā)言會表達的更明白些,首先是事物的一方面,然后是另一方面。在權衡利弊的發(fā)言中,至關重要的是譯員要識別(并正確復述)發(fā)言的關鍵。若是譯員用了兩分鐘辯解一個觀點,然后再花兩分鐘解釋另一個與之的觀點,而不事先告知聽眾這是二選一的,那么這些依靠翻譯的聽眾就會相當難以理解。不能假定,代表一定會好心的強調自己正在轉換方向的事實。幸運的話,譯員會聽到但是或盡管我之前所言,這樣現(xiàn)成送上來的話。但是,如明顯地、明白地、事實上、這樣的單詞和短語,也會在提出一個矛盾的觀點中隨意使用。這種情況下,譯員更要加倍警覺。首先,譯員必須意識到這是發(fā)言人轉換方向的轉折點;第二,當翻譯時,譯員必須確保這個轉折,聽眾完全明白。如果發(fā)言人在說黑,插入明顯地,然后開始說白的時候,對譯員來說是合情合理,求之不得的機會;譯員說了黑之后,做一個明顯的停頓,讓人們知道一段發(fā)言的完了,然后明確說:但是有的人持相反的觀點....再開始說白。這并沒有違背發(fā)言人的意思,也讓聽眾容易懂。請注意在這個方面,很多交傳的翻譯要比原話更好。第二種邏輯說理的發(fā)言類型是一種單方面的觀點,用的是推理和演繹來證明一個觀點。如果表達的恰當,邏輯說理的發(fā)言從定義上來說是應該是相當容易翻譯的,因為它是條理清楚、容易理解的觀點。但是,想要充分了解發(fā)言,譯員仍舊必須十分警覺,特別要留意發(fā)言中銜接邏輯關系的詞:由于、假定、因此、所以、因為、從此等都是關鍵詞。這一類的發(fā)言,難就難在,正因為其緊密的邏輯關系,從A推出B再推出C等等,若是譯員出了差錯或是少了一個推理階段;那么即使是對原話只字不懂的聽眾,也會發(fā)現(xiàn)翻譯出了問題。這就是為什么要細心留意邏輯關系的原因。在這類發(fā)言中,發(fā)言人會為了它更清楚而給出明確的框架,為觀點和部分標上數(shù)字或字母。這樣的天賜良機可要牢牢抓住,充分利用。如果,常有的事,發(fā)言人沒有完全忠于自己列出的要點--比如說,說了有三點為什么的理由之后卻表述了四點,譯員可以直接簡單地說有四個理由,或是先不說有幾條理由而是圍繞著實際給出的理由進行翻譯。最后指出發(fā)言人的前后差異,難堪他一下!觀點應當由發(fā)言人提出,除非譯員確實存有疑問必須要加以說明和澄清。當然,發(fā)言人可能不會給出如此方便的結構;但譯員,已完全明白了發(fā)言,仍然要能夠將觀點編號。這種情況下,譯員絕對有權明確發(fā)言框架,以便聽眾更容易明白。例如,發(fā)言人一口氣說了三個論證以支持先前的觀點,卻沒給論證編號,譯員就可以這樣起頭:原因有三,并為觀點編號:第一...第二...第三...第三種發(fā)言是敘述性的,按時間順序的發(fā)言。按時間順序的敘述性發(fā)言,可以是歷史,國家故事,或是五十多年的國際組織。也可以是大會主席總結最近的會議成果,此后的會議程序,包括小組委員會的各項活動和對于當前后續(xù)步驟的設想。不論敘述性發(fā)言的主題是什么,不用說,譯員應當注意時間短語,日期和動詞時態(tài)。人們想要知道什么時候發(fā)生了什么.如果滾珠軸承潤滑劑委員會提交或將提交報告,世界就是另一個樣子了。Ifaspeakerdoesnotrespectchronologyintheoriginal,itisuptotheinterpreterotdecidewhetherthisisdeliberateorinvoluntaryonthepartofthespeaker.IfthereisareferencebacktotheLeagueofNationwhenthecreationoftheUNhasalreadybeendiscussed,forpurposesofcomparison,thentheinterpretermaychoosetofollowthespeaker.IftheaccessionofGreecetothe(then)EuropeanCommunityisbroughtinafterthatofSpainandPortugalinawaythatisconfusingandcanonlybeascribedtothespeaker'shav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